经典模板 (179)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初中教材体系结构
初中语文教材的总体框架、体例结构与特点(人教版)
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4. 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
新编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自学的学本。
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现教材单元组织一般比较单一,或是以文体(记叙文等)或是以统一内容 为主(校园生活,革命生活等)新教材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 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同时新教材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 实到各个单元,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人教版) 初中语文教材的
总体框架、体例结构与特点总体框Fra bibliotek、体例结构与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 • 2.教材应体现时代(现代性)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 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民族性)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 4.教材应符合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 新精神。 •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 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适用性,以学生为本,难度适中,适合教学。有些偏难的文章,希望带给学生思考
的空间。 多样性,以现代文为主,兼顾古代诗文,外国作品也占一定比重。另有科普文章、 实用文本、非连续性文本。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王本华这套教科书是由教育部聘请的主编温儒敏教授主持编写的,组建了由专家、学者、教授、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专业的教材编写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
在主编的带领下,编写组研究多年以来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并慎重对待10余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历时4年,研制编写出这套新的初中语文教材。
指导思想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的教材体系。
总体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新编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把对古今中外优秀文章、作品的学习与母语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民族传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整套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思想教育,新编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顾振彪这套教科书是遵照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
这套教科书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前四册教科书结构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
1. 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遵照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材应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增强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教材中心主义”的倾向。
实际上,语文要贴近生活,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成为流行的口号。
人们认识到,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早在1990年起我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就开始了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的尝试,但当时主要体现在第一册。
现在,从课程生态学的视角,进一步提出语文回归生活,要求教材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关照与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使教材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与生活、与世界的沟通和互动中学习语文,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获得个性的健康发展。
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基本框架内容介绍
是一本凝聚智慧、富于创新的教材,在选文、单 元结构、知识体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课 内外结合等所有方面都有独到的思考和设计。
统编教材的定性
教育部申继亮(教材意见研判会 4月10号)
要求高:教材编写工作由中央直接抓。
• 这种渗透有三个“加强”。
• 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 二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
• 三是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的内容。
总体安排
• 每册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 块,不同单元穿插安排“综合性学习”“名著导 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
• 阅读,每单元4课,全套书144课,共编入193篇课 文(一课内含多篇的,均以单篇计算);写作, 每册安排6个专题,全套书共36个专题;综合性学 习,七—八年级每册安排3次,九年级安排2次, 全套书共安排16次;名著导读,每册安排2次,共 安排12部中外名著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每 册安排2次,每次选入4首古典诗词,共编入48首。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 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
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 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 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 现在全国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意味着 “一纲多本”的时代将会逐渐终结,中小学语文教材将走 向“大一统”。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部 编本”新教材意志的教材,核心价值观、传统 文化、法治、爱国等等,都要在教材中得到充分 体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__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全书共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文、写作指导、综合性学习等内容。
此外,教材还设有附录,收录了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古诗词等内容。
二、课文选编与特点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题材广泛,既有经典名篇,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新作品。
这些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此外,本册教材还注重选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的多样性。
三、单元编排与主题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这些主题包括自然景观、古今异俗、爱国情怀、历史文化、科学与人文等。
通过单元主题的编排,学生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写作指导与实践本册教材注重写作指导与实践的结合。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写作指导,包括写作技巧、作文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如命题作文、自由创作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思维。
五、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本册教材注重综合性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如社会调查、小组讨论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本册教材注重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的培养。
教材收录了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作品,通过阅读与鉴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的精髓,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课外名著导读本册教材还注重课外名著导读的培养。
教材收录了一些经典的名著导读,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名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八、附录内容与功能本册教材的附录内容丰富,包括文学常识、古诗词等。
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此外,附录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拓展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经典模板 (4)语文七年级教科书体系与框架
语文七年级教科书体系与框架七年级教科书每册6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穿插安排“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内容。
(一)阅读阅读单元的组织兼顾人文主题和能力培养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
各单元的“人文主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板块。
所选主题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味,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各单元人文主题排布如下:能力培养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力求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一般的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七年级上册是朗读和默读,七年级下册是精读、略读和浏览。
阅读策略则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
编排的方式则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
各单元阅读能力点安排如下:根据统编教材的编写方案,七、八年级以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等的学习为主,九年级集中学习议论文。
这种安排,符合初中生以感性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发展理性思维的思维发展规律。
七、八年级也适当选入一些议论性文章,以随笔、杂文为主,如《纪念白求恩》《最苦与最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每个阅读单元由4篇课文组成,采用文、白混编的形式。
每单元3篇现代文,1篇古代诗文,在培养一般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浅易文言文。
文、白混编的目的是降低难度,造成一种缓冲,便于与小学语文教材衔接。
各单元的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种类型(目录中,自读课文标有“*”),凸显两种课型不同的功能。
教读课文,课前有“预习”,课后设置“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三个层次的练习,侧重教师引导下的学习,重点落实本单元的语文素养要点。
自读课文,随文有“批注”,课后不设练习,以“阅读提示”的形式,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精要指导;主要由学生根据教读课所学,自主阅读,实践运用。
之所以如此处理,原因有四:(1)“精读”和“略读”都是阅读方法(例如“精读课”也要教“略读”的方法),用作课型名称容易误导教学。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结构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结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单独设定了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呈现。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用6个学习任务群呈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这是我们国家课程标准,历史上首次明确呈现语文课程的内容,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学习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1)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
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2)梳理学过的语言现象,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
学习按照词类梳理字词,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
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学习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整体结构清晰,内容安排合理。
教材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内容。
教材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课文选编原则本册教材的课文选编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和审美性。
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既有经典名篇,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新作品。
选文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同时,选文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三、语文知识系统本册教材的语文知识系统相对完整,涉及了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系统的讲解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写作训练体系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写作训练体系。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见文体的写作训练。
教材通过提供写作指导、范文分析和练习题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
五、综合性学习设计本册教材注重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涉及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小组合作等内容。
这些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同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外古诗词诵读本册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安排了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内容。
选入的古诗词都是经典名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通过诵读这些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解析: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三、教材的体系结构五、教学建议内容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语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最新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内容结构一览表(1)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内容结构一览表《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试题答案[基础达标] (中考判断题改编)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2019年齐齐哈尔市)2、(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2019年怀化市)3、《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2019 年南充市)4、《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其中毛泽东,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带领军民革命改变中国和民众的命运。
(2019 年衢州市)[名著推荐](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
(2019 年遂宁市)「参考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并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
[名著阅读](一)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2 分) (2019 年成都市)A.朱德- 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参考示例」B徐海东(二)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作答。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体系与知识结构示意图课件(共33张PPT)
答题套路:运用了XX论证方法+证明了观点+论证的作用。
归纳论点
标题 文章开头 结尾
中间 自己归纳
对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论点 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 通过论题推断论点
论据
补充人物和事件,内容更充实
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形象生动
部编版初中语文体系与知识
简练、形象,感情真挚,寓意深刻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产生悬念,避免叙述单调
结构
对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论点
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补充人物和事件,内容更充实 结构示意图
成分
单句 疑问句
复句
把事物的发展清楚叙述出来
句子 句式 补充人物和事件,内容更充实
对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论点 答题套路:运用了XX论证方法+证明了观点+论证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伏笔 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产生悬念,避免叙述单调
答题套路:运用了XX论证方法+证明了观点+论证的作用。
答题策略:运用XX说明方法+自身作用+说明了……
烘托 对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论点
补充人物和事件,内容更充实
事实 道理 交待地点,增加真实性;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论据 答题策略:运用XX说明方法+自身作用+说明了……
论据
使用具体事例,使说明的内容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增强读者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体系与知识结构示意图精品课件(共33张)
驳 论
立 论
方式
方法
本
引
论
结
论
论
结构
要素
论
点
论
论
证
据
语言
议
准确 周密
论
文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体 系与知 识结构 示意图 精品课 件(共 3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体 系与知 识结构 示意图 精品课 件(共 3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揭示中心
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 的重点句
结构上有 重要作用
抒情句、 议论句
找和词语相关 的语言信息
分析词语在 句中的意义
该词表达出 的思想情感
结合背景
注意修饰 限制成分
强有力 的动词
富有感 情色彩 形容词
特殊的 副词
抓住中心 运用修辞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体 系与知 识结构 示意图 精品课 件(共 3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句式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体 系与知 识结构 示意图 精品课 件(共 3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实词
文 言 文
古今异义 通假现象 一词多义 词性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虚词
名词活用为状语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体 系与知 识结构 示意图 精品课 件(共 3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句子内容作用
抒情议论句:点明中心 (揭示主旨)
句子结构作用
突出主题,画龙点睛 (或深化中心)
开头
开篇点 题总领
全文
中间
承上 启下
前半部分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整体介绍
阅读体系
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
叶老的教导
•“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 ,我 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 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 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 这 个标的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七上
少年正是读书时 文学部落
主要活动 专题资料搜集 自我介绍 课外阅读专题讨论会
组织学习共同体 编辑班刊
能力培养点
口语交际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介绍
介绍和讲述能力
类别 传统文化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倾听能力;比较分 倾听 析能力;内省力
综合实践类
交流分享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文学阅读与 发言 创作的兴趣;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写作
表达交流
口语
积累
整合
语文素养
探究
诵读 品味 梳理 理解 心得
阅读体系
• 抓住核心问题,做出创新和突破 • 考虑现实问题Hale Waihona Puke 统筹课内、课外阅读 • 主治不读书
多方共建
• 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和精细打磨教材
• 中语室编辑作为编写中坚力量,编研一体 • 审查委员以审助编,以审促编 •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审校(文言、科学等) • 邀请百位特级教师通读教材,确保适切适用 • 两次大范围试教试用,保证教学适用性
课外拓展篇目:1+X
• 比较阅读
• 《散文诗二首》:课外阅读《泰戈尔诗选》和冰心的《繁星》《春水》,感 受他们作品风格的相同之处。
完整)部编2017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完整)部编2017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文介绍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教材的体系结构、编排及单元分析以及具体内容分析。
该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穿插口语交际、综合性研究、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
现代文单元有四个,文言文单元有两个,课文的选编主要按照课程目标来考虑。
第一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包括《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和《灯笼》四篇文章。
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于民俗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单元主要由事理说明文构成,所选的课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三单元是以古诗文为内容,包括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等主题。
研究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学生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撰写演讲稿。
第五单元以旅游为主题,所选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浏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第六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包括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除了以上六个单元的阅读与综合性研究、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外,本册教材还包括课内阅读和名著导读两大板块。
其中,名著导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兴趣,导读的是《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另外,还推荐了与名著类型相似的自主阅读篇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本教材包含综合性研究、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部分。
综合性研究是将语文综合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写作部分则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惯开始,逐步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部分则涵盖了辩论、演讲、朗诵、表演等常见的口语交际技能的培养。
古诗词背诵是本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整体介绍
注释 导读
• 简明有效 • 提供背景
• 精心撰写 • 提供方法
补白:知识补给站
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 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
▪ 语言知识
词义 词汇 词类 短语
补白
▪ 修辞知识
比喻 比拟 排比
▪ 文学常识
2
2020/3/27
2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上
峨眉山月歌/李白
秋词(其一)/刘禹锡
竹里馆/王维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夜雨寄北/李商隐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逢入京使/岑参
潼关/谭嗣同
晚春/韩愈
七下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 万里 约客/赵师秀
关于词 关于律诗 古代戏曲
▪ 文化知识 谦称与敬称
自读旁批
搭建支架,教学生学会自读
旁批设计思路
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 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内容 理解
语言 品析
春雨“洗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 确写出雨的不同特点。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
பைடு நூலகம்
问题的提出来自于细致的观察。 猜想和假设往往是科学发现的“桥梁”。 假设需要实验去验证。
以部分旁批为主要教学 问题,设计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问题探究
利用一个或几个旁批, 设置课外探究题目,引 导学生拓展探究。
Thank you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朱于国
请介绍说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
请介绍说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 框架结构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按照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和
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层次感。
其主要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程:包括拼音、部首、笔画、词语、语法、修辞、阅读理解、作文等;
(2)阅读与写作: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作文等;
(3)综合课程:包括文言文、词汇、文化常识、成语、名言警句、古诗文等;
(4)拓展课程:包括文学名著、名人传记、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
2. 编写特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科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
(2)贴近学生实际:教科书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到易懂易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重视语言应用:教科书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
(4)体现文化内涵:教科书不仅注重语言本身的表达,还注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
(5)注重实践应用:教科书注重实践应用,在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等方面都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语言应用,体现文化内涵,注重实践应用,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王本华这套教科书是由教育部聘请的主编温儒敏教授主持编写的,组建了由专家、学者、教授、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专业的教材编写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
在主编的带领下,编写组研究多年以来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并慎重对待10余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历时4年,研制编写出这套新的初中语文教材。
指导思想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的教材体系。
总体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新编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把对古今中外优秀文章、作品的学习与母语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民族传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整套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思想教育,新编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介绍
综合性学习内容
册
专题
主要活动
能力培有朋自远方来
专题资料搜集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
传统文化类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读书问题讨论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倾听;比较分析;内省力
综合实践类
文学部落
读书交流会,编辑班刊
交流分享,组织策划;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语文生活类
七
下
天下国家
故事会、朗诵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与能力;资料搜集与研读
传统文化类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主题活动:孝亲敬老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组织策划;实用文写作
综合实践类
我的语文生活
调查访问;搜集整理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当代文化参与
2.自读课文:“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
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部编七年级初中语文教科书介绍
一.教材的整体结构:
1、教材共6册,每册6单元,24篇课文,由不同的板块综合构成。
2、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阅读部分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培养写作一般性文章和应用类文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初中教材体系结构本套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册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不同单元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
阅读,每单元4课,全套书144课,共编入190余篇课文(一课内含多篇的,均以单篇计算);写作,每册安排6个专题,全套书共36个专题;口语交际由综合学习过渡到专题训练,八年级以后每册安排1-2次;综合性学习,七—八年级每册安排3次,九年级安排2次,全套书共安排16次;名著导读,每册推荐2部并4部自主阅读篇目,全套书共推荐36部,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课外古诗词诵读,每册安排2次,每次选入4首古典诗词,全套书共编入48首。
(一)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
1.阅读按双线组织单元,即阅读单元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能力培养(通过语文要素加以落实)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
各单元的“人文主题”,如“四季美景”“至爱亲情”“人生之舟”等,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板块。
所选主题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味,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语文能力”培养通过不同的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加以落实,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力求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的培养在七至九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七年级以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例如七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是朗读和默读,七年级下册是精读和略读;在阅读策略方面则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排布,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
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
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科普作品、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总之,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但纯以人文主题组元,往往忽视语文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呈现出课程内容的无序性,无法体现教材循序渐进的难易序列,最终无助于学生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
因此,另外选取语文能力要素这条线索与人文主题相配合,既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又能使学生减少语文学习的盲目性,切实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必备的语文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
双线组元的方式可能会带来两条线索互相掣肘的情形,对此编写时也做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力求保证两条线索的协调配合,统筹兼顾。
七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七—九年级”学段的起始阶段,基于该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选择的单元主题都是一些感性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并不涉及高深的人文话题,诸如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动物与人、凡人小事之类的主题,均取自学生身边,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
据此选择的课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可读性,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在保证语文能力要素的各个点均衡排布、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会根据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设定相应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点。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四季美景”,所选4篇课文,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物,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最适合朗读。
所以我们将阅读策略定位于朗读,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调配语气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汉语之美。
可以说人文主题和阅读策略做到了协调配合。
七年级各单元的主题及语文能力点安排如下:2.教读、自读两类课型的区分,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
阅读每单元一般4课,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并与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起,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框架。
现行教材以阅读方法——“精读”和“略读”区分课文类型,这样容易误导教学。
改为“教读”和“自读”,从课型上看更贴切,其中“教读”作为教学重点,与“自读”和“课外阅读”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框架。
教材力图通过这样的区分改变以下三种状况:强调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精读、略读不分,几乎全都讲成精读课的状况;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改变过于强调单篇阅读的状况,更好地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改变现在普遍读书太少的状况。
3.加大“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区分度,体现由教师引导学习到自主学习的理念,体现叶老一贯倡导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这种区分度,主要是通过设置不同的助读系统来体现的。
(1)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主要由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两部分组成,重点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预习板块的设置在教学中受到极大欢迎,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课外绝少关注语文学习的状况。
“预习”每课2道,兼有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等。
比如《春》的“预习”:课后练习又分为“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层次,体现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
“思考探究”题,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练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思考作品主题,解决疑难问题。
“积累拓展”题,“积累”重在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拓展”则侧重拓展延伸,或仿写、续写、改写,或课外实践,或讨论话题,或比较阅读,力求让学生将文本与文本以外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这样的作业系统贯穿整套教科书始终,从课前预习到课后练习,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理解到语言积累,再到课外拓展,多层次,多途径,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配合课文的精读,培养和建构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2)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是本套教材着力改革的内容,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没有设置练习,目的是加大自主阅读的力度。
旁批,随文设置,主要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
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既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同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例如略读课文《窃读记》后的“阅读提示”:这篇文章比较长,作者通过富有悬念的起笔、中间的插叙、突然的转折及深化主题的结尾,把文章写得起伏有致,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开头连续设置悬念,让读者不断地追问“她要干什么”,谜底揭开一角时,却又突生变故;结尾,读者预感要发生什么时,又有出人意料的转折。
可以根据本单元的默读要求,一气呵成读完全文,并在你想问“为什么”或“以为会怎样”的地方做个记号。
读完后再想想,这些悬念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对结局的揭示有什么好的效果。
这样的写法在我们自己写记叙文或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学着用一用。
读书是一种高雅的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本文通过对窃读时“我”的动作、心理的细腻描写,真实再现了小主人公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求,读来让我们感动。
名家谈早年读书经历的文章很多,可以找几篇来读一读,比如冰心的《忆读书》、冯亦代的《书癖》、柯灵的《书的抒情》等。
4.教材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大古诗文的比重,合理编排古诗文的相关内容。
为了与小学阶段衔接,降低难度,七年级采用文白混编的形式,每单元根据单元主题选择一课古诗文进行学习。
八年级以后,增加古诗文阅读比重,每册集中安排两个单元;为了分散学习难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改变以往集中放在最后两个单元的做法,分别安排在第三和第六单元。
除了单元安排,再加上每册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全套书一共选编古代诗文124篇(首),约占总篇目数的51.5%。
此外,每册的综合性学习中有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既提供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也引导学生为完成专题活动自己去查找相应的材料。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古诗文的选择重在培育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例如谭嗣同《潼关》首次入选教材,都是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的。
古诗文的学习,除了重视诵读的基本要求、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文本内容的把握外,格外强调引导学生理解诗文中的思想精髓,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此外,教材注重加强革命传统教育,选入反映革命传统的篇目20余篇,如《纪念白求恩》《沁园春·雪》等;加大体现国家主权意识篇目的开发和编写,并注意体现法治教育的精神,均选入了若干篇目,如《土地的誓言》《人应当坚持正义》《出师表》等。
5.根据课标对识字量的规定,本套教材重视生字、词语的积累,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意识。
这一方面内容是通过课文后边“读读写写”栏目实现的,有几点需要说明:(1)“读读写写”是以词语形式体现的,词语当中包含着要求掌握的生字,比如单字成词主要照顾的是生字; (2)这些要求掌握的词语主要是参照课标中的《字表(二)》,用专门设计的软件筛选出来的,避免了以往教材的随意性;(3)所有词语是专门请国内知名的硬笔书法家专门书写的,七年级是正楷,八年级以后是行楷,落实课标对书写方面的要求,增加审美的因素;(4)有的词语看起来很简单,但因涉及要求在本阶段掌握的生字,所以收录;(5)有些词语看起来要求掌握更好,但因其中的生字在本阶段未要求掌握,所以未收录。
(二)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本套教材的写作专题,尽量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配合,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逐步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及游记、书信、小传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如“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文从字顺”),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论证要合理”等;二是改编式写作,主要是学习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润色”“有创意地表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