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合集下载

福建山地旅馆课程设计

福建山地旅馆课程设计

福建山地旅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福建山地地理特征及其对旅馆建筑设计的影响。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山地旅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福建地方文化,并将其融入旅馆设计理念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建筑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地旅馆平面布局。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分析地形地貌,合理规划旅馆空间。

3. 学生能够运用草图、模型制作等手法,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和创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尊重地域文化和传统。

2. 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设计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为特点,结合福建山地特点和地方文化,培养学生建筑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对地方文化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关注设计过程中的实用性、环保性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福建山地地理特征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山地地形地貌特点- 气候条件与建筑布局- 生态环境与旅馆设计2. 福建地方文化与旅馆设计- 福建传统建筑风格- 地方民俗与文化元素- 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3. 实用性、环保性与山地旅馆设计- 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 节能减排措施- 环保材料与可持续发展4. 山地旅馆设计实践- 设计原则与方法- 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 设计表达与模型制作5.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福建山地地理特征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第二周:福建地方文化与旅馆设计- 第三周:实用性、环保性与山地旅馆设计- 第四周:山地旅馆设计实践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山地俱乐部设计指导任务书

山地俱乐部设计指导任务书

山地俱乐部设计指导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设计课题为包含住宿、会议、餐饮、娱乐等功能的山地俱乐部。

除了掌握旅馆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及相关规范之外,还应掌握山地建筑的设计方法,如:建筑布局如何与地形相结合,如何充分利用良好的景观朝向,场地设计如何适应地形的变化,如何形成山地建筑造型特色等。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及成果模型,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1.掌握建筑与环境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对建筑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形体组合,并能够进行山地条件下的场地设计。

2.掌握旅馆建筑较复杂的功能流线组织方法和空间设计要点,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3.熟悉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合理选用维护结构材料。

山地建筑的设计方法、复杂功能流线的组织、绿色建筑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现拟在密云县密溪路东侧山谷地段建一规模为100一120床位的山地俱乐部,用地面积约12000㎡,总建筑面积约为6000㎡(±10%),不包括环境景观中的亭、廊等园林建筑。

2.用地条件说明地块位于密云县密云水库、溪翁庄镇以南、立新庄村北侧、密溪路东侧的山谷地段(高程详见地形图)。

基地植被良好,周边有公园,可充分利用其景观价值。

地段范围内由道路分割形成的三块用地,可通过环境分析和设计构思,自行选择其一作为山地俱乐部设计用地。

3.设计要求建筑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融人工于自然,建筑尽量不破坏原有地貌肌理,客房尽可能有良好的景观和朝向。

建筑限高24米,绿地率≥40%。

建筑设计要求:·平面功能合理,旅客、工作人员、货物流线清晰;·空间构成流畅、自然;·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造型与山地密切结合;场地设计要求:·停车位:15—20辆小轿车停车位,2一3辆大客车停车位,2辆后勤用小货车停车位。

(整理)10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整理)10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某地风景旅游区内(见附图)。

南邻城市干道,通向旅游区;西面为湖泊,环境优美;东临城市次干道,交通便捷。

二、设计要求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

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

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4、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三、设计内容要求及使用面积分配(所有面积以轴线计算)(一)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建筑退让南侧道路不小于30m,退让西侧道路不小于20m,退让北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退让东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

2、建筑密度不大于0.35,建筑容积率不大于0.75,绿地率不小于30%。

3、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4、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机动车泊位:不少于0.3辆/客房,共18辆。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doc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doc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某地风景旅游区内(见附图)。

南邻城市干道,通向旅游区;西面为湖泊,环境优美;东临城市次干道,交通便捷。

二、设计要求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

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

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4、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三、设计内容要求及使用面积分配(所有面积以轴线计算)(一)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建筑退让南侧道路不小于30m,退让西侧道路不小于20m,退让北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退让东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

2、建筑密度不大于0.35,建筑容积率不大于0.75,绿地率不小于30%。

3、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4、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机动车泊位:不少于0.3辆/客房,共18辆。

山地旅馆方案

山地旅馆方案

山地旅馆方案1. 引言山地旅馆方案是指在山地地区建立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旅馆。

由于山地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山地旅馆需要满足特定的设计和建筑要求,以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住宿环境。

本文将介绍山地旅馆方案的主要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提供一个具体的山地旅馆方案实例。

2. 特点和设计原则山地旅馆方案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2.1 适应山地环境山地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较为复杂,旅馆的建筑应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例如,旅馆的结构应具备一定的抗震和抗风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和强风天气。

同时,旅馆的建筑应能够充分利用山地地形,提供独特的视角和风景。

2.2 舒适和安全山地旅馆的设计应注重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住宿环境。

首先,旅馆应配置合适的供暖和通风设备,以保证客房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其次,旅馆应设置安全设施,如紧急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2.3 环保和可持续性山地旅馆的建设应遵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旅馆的建筑材料应选择环保可再生材料,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旅馆应配置节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和LED照明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3. 山地旅馆方案实例3.1 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山地绿荫度假村•位置:某山地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客房数:20间3.2 总体设计山地绿荫度假村的设计理念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提供一种与都市生活不同的休闲体验。

建筑采用了环保的木质结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3.3 空间规划•一层:大堂、餐厅、休闲区•二层:客房、会议室、咖啡厅•三层:客房、露台3.4 设施配置•客房:每间客房面积30平方米,配备独立卫生间和阳台,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餐厅:提供山地特色美食,采用有机食材,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

•休闲区:设有健身房、桌球室和图书馆,为客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会议室:配备先进的音视频设备,可满足商务会议和培训需求。

•咖啡厅:提供各类饮品和小吃,为客人提供临时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山地酒店设计任务书-2013

山地酒店设计任务书-2013

山地酒店设计任务书(三年级教学组)2013年11月编号:Ⅲ-02日期:2013.11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开课学期: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三上)题目:山地酒店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设计要求了解酒店建筑的设计特点,掌握建筑如何与地形适应,室外场地如何与原有地形结合,原有绿化、水体如何加以利用和保护,如何形成酒店建筑造型特色等。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培养并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酒店建筑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通过山地建筑设计,理解山地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培养正确的环境观;3、训练和培养对复杂地形条件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建筑群体及空间组合能力;4、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景观的关系。

(二)总体要求:——从场地剖面及其分析切入建筑设计;——功能合理,流线清晰,关注环境景观;——总体布局错落有致、空间构成流畅自然;——造型新颖,或体现主题性、时代感,或具有地域特色;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1、设计任务书拟在昆明世博园附近建一酒店,总建筑面积控制在5000m2左右,不包括室外环境中的亭、廊、榭等景观建筑。

2、设计要求建筑层数不宜高,以4层以内为宜;建筑控制退线要求:沿城市道路退6m,区内道路及其余各边退3 m;绿地率不得小于40%;车行道坡度总体控制在8%以内为宜,局部最高上限12%;室外布置20辆左右停车位,适当考虑中巴、大巴车的停放。

3、建筑组成及面积要求(均为一般要求,根据设计定位可适当调整)(1)客房部分: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面积,总建筑面积约2000m2左右(70床位左右)客房:标准客房约 60%单间及套间客房约40%服务:服务台、值班室更衣室被服库储藏间卫生间包括清洁间,供工作人员用服务部分按服务单元设置,一般每层一服务单元,管理客房以20间左右为宜。

(2)大堂公用部分:建筑面积约450m2(3)门厅四季厅、休息、茶吧总服务台(包括服务台办公室、值班室)小件寄存小型超市公共卫生间(4)餐饮部分:建筑面积约700~900 m2(5)西餐厅配餐间(包括中餐、西餐配餐间,应分设)茶室/咖啡厅或酒吧中餐厨房西餐厨房咖啡厨房储藏冷库库房(靠近厨房及货运入口,分2~3间)管理室更衣室(4)康体娱乐部分约800 m2健身房台球厅SPA馆瑜伽馆等(5)会务部分约500 m2设置中、小会议室各两间(大会议室依设计定位也可增设)商务中心(传真、复印、打字等)设备间、休息间、服务间(6)行政管理部分:建筑面积约150-200m2经理室财务室管理办公室小会议室库房职工更衣室卫生间(7)机房、后勤部分:建筑面积约150m2变配电室水泵房卫生间(另注:本项目涉及的公共部分要求无障碍设计)4、图纸内容及要求(部分图纸比例为暂定)(1)图纸内容各类基地分析图、构思立意图总平面图 1:500(全面表达建筑与原有地段关系及周边道路状况)首层平面 1:200-250(包括建筑周边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计)其他各层平面,包括屋顶平面 1:200-250立面2-4个 1:200-250剖面2-4个 1:200-250客房大样图 1:50透视或鸟瞰图若干(外观透视图,不小于40cmX40cm)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2)图纸要求图纸规格:图幅A1,2-4张,表现手法不限。

2010年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推荐下载

2010年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推荐下载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要点(-)基地选择1.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2.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3.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人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二)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以及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

2.主要出人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人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

3.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4.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人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5.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使于维护和检修。

6.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7.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8.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三)建筑设计1.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2.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3.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4.建筑体形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5.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

6.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振等措施。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中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对其中典型的类型----旅馆建筑的设计方法达到熟练掌握程度。

培养综合处理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诸多方面的矛盾统一,完成建筑设计方案的能力。

(二) 教学要求:1.掌握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分区间的关系。

2.掌握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处理好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等方面问题。

3.了解正确地选择结构方案,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方法。

4.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计算机绘制二维及三维图。

二、设计内容:拟建旅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某市(详见P404附图),总建筑面积控制在6000M2。

各使用房间面积指标分配如下:三,设计要求1.合理的功能分区,流线组织要求明确便捷,空间组合紧凑,总体布局合理。

2.管理方便,各功能空间互不干扰;各个房间采光通风良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3.适当运用现代建筑造型手段和建筑构图规律,创造美观、大方、现代的建筑形象。

4. 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和混凝土框架结构,要求合理进行柱网布置。

5. 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6. 满足无障碍设计7.设置服务电梯,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

8.设置室外停车位10个9.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一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2500 m2,建筑最大长度150米。

四、图纸要求:1.总平面图 2.各层平面图3、剖面图:2个4、立面图:2个5.效果图:1个6、分析图: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景观分析图要求电脑出图,Photoshop处理,装订成册,图幅A3。

五,参考书目: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学报 . 各期世界建筑 . 各期世界建筑导报 . 各期。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卓越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卓越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引言旅馆是指为旅客提供住宿、饮食服务以至娱乐活动的公共建筑,主要由居住部分、饮食部分、公共活动部分、管理部分和动力部分组成。

山地旅馆是山地景区旅游的服务设施,应结合山地地形,围绕服务于游客进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

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

二、任务内容面积为5000㎡左右的山地旅馆,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三、设计要求3.1了解旅馆建筑概念、规模、性质、类型、等级;3.2能够较熟练的掌握旅馆建筑设计原理及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空间组合方式,以及它们的使用功能差异。

熟悉功能分区的概念、室内交通联系及流线;3.3充分结合山地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3.4掌握山地建筑附属场地的设计,注意挡土墙、护坡、截洪沟等场地设施的设计,注意场地排水;3.5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3.6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

四、设计内容及建筑面积指标(㎡)五、设计成果要求5.1调研成果展示:至少选取2个以上的旅馆建筑进行调查、分析。

5.2建筑设计图纸平面图:①总平面图:1/500;②各层平面图:l/200(标明柱网及轴线尺寸);平面图应表示的内容◆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墙体位置;◆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立面图:1/200(不少于2个,可不标尺寸);立面图应表示的内容:◆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必要时做彩色立面表现图;◆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山地旅馆课程设计

山地旅馆课程设计

山地旅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山地地理特征及其对旅馆设计的影响,掌握相关地形地貌知识。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山地旅馆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 学生掌握基本的旅馆规划与设计原则,能够结合山地特点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山地地形,提炼关键设计要素。

2. 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创意的山地旅馆规划图。

3.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等环节,提升项目实施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尊重和利用山地特色进行设计。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倾听意见、有效沟通,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地形与建筑”的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山地地理特征分析- 地形地貌分类与特点- 山地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山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2. 山地旅馆建筑风格与结构特点- 国内外典型山地旅馆案例分析- 建筑风格与山地环境的和谐统一- 结构特点及适应性设计3. 旅馆规划与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与理念- 功能布局与流线组织- 环境景观与生态保护4. 实践项目:山地旅馆设计- 小组合作,明确设计任务- 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 方案设计与展示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山地地理特征分析第二周:山地旅馆建筑风格与结构特点第三周:旅馆规划与设计原则第四周:实践项目启动,分组讨论与实地考察第五周:设计方案制作与修改第六周: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掌握山地旅馆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旅馆任务书

旅馆任务书

建筑设计基础Ⅲ&Ⅳ建筑设计任务指导书旅馆建筑设计任务指导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巩固和提高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在二年级初步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中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旅馆建筑设计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熟悉现行宾馆等级分类与要求。

提高综合把握影响建筑的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功能等诸多因素的能力。

2、培养建筑设计的创意与表达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方案创作、图纸表达及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熟悉公共建筑、宾馆建筑设计的表达方法与内容要求。

希望在设计中综合运用生态设计的理念,巧妙利用各种生态设计的要素,在满足建筑生态要求的同时,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形式和空间。

3、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师的职业技巧培养学生了解建筑师从接受任务书到完成工作的一整套流程,包括建筑师的基本制图技巧、表现技巧;模型的制作和指导设计技巧;以及实地调研工作的过程和内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利用资料、调查研究、集体配合等工作方法。

4、培养学生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城市宾馆、旅馆、快捷酒店的专题调研及问题总结分析,培养学生调查分析、综合思考问题及调研报告撰写能力;使学生熟悉当前宾馆(旅馆)的功能、交通等诸多问题5、建立建筑消防设计、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概念。

结合本课题设计要求学生建立起公共建筑的消防与无障碍意识,建筑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建筑设计中对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环境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二、建筑设计选题要求1、该建筑设计选题规模不得小于3000 m2,地形图信息完整,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要求或周边现状、规划道路明确,为便于学生现场调研,地块最好位于合肥或周边城市;2、为体现不同地区的不同处理风格与手法,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同一班级不同地块课题不得少于四个;3、鉴于建筑设计市场化程度高,发展速度快,建议指导教师定期更新建筑设计课题;4、鼓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结合实际工程选题,但学生设计成果内容及深度必须符合院教学管理要求。

山地旅馆设计说明

山地旅馆设计说明

山地旅馆设计说明篇一:山地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山地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山地旅馆的设计使学生能适当了解并掌握以下几点:1)了解旅馆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成要求;2)学习并掌握旅馆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有机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以及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合理处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衔接过渡、单体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3)学习并掌握旅馆建筑的功能要求、结构要求、消防要求等;建立建筑、技术、构造等基本概念4)结合山地进行建筑设计,处理环境与建筑的和谐关系。

2、设计内容现拟定在湖南城市学院校园内修建一中型旅馆,建筑面积约7000㎡(上下浮动不超过10%)。

因用地为山地,因此设计时必须保留地形特色,合理处理高差关系,要求功能合理,流线清晰,造型优美,体现环境特色。

2.1面积分配与要求:(1)公共服务部分:门厅:100㎡(含前台、休息区)商务中心:50㎡小会议室:50㎡*2大会议室:120㎡便利超市:80㎡书吧:80㎡美容美发中心:100㎡小型酒吧:120㎡棋牌室:20㎡*4(2)餐饮部分:中餐厅:200㎡包厢:30㎡*4西餐咖啡厅:150㎡厨房:300㎡(3)客房部分双床间:36—40㎡*80套间:72-80㎡*6单床间:30㎡*20客房各层设置服务员工作间、储藏间及服务人员卫生间,每个服务单元面积约30㎡(4)行政管理用房管理办公室:20㎡*6员工餐厅:50㎡库房:50㎡*2男女更衣室/淋浴间:60㎡(5)设备用房及其他锅炉房:60㎡配电间:40㎡洗衣房:60㎡包括水平、垂直交通面积,公共休息空间、卫生间及其他必要的辅助空间:450-500㎡2.1图纸内容与要求(1)总平面图(1:500)及设计说明、技术指标;(2)各层平面图1:200(3)各向立面图1:200(4)剖面图1:200 2个(5)彩色效果图1-2个(6)分析图若干3、参考书目(1)建筑设计资料集(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旅馆建筑(4)城市旅馆建筑:建筑图集(5)全国大学生竞赛方案选集4、参考地形(附后)注:两个地形可任选一个。

课题十酒店设计任务书

课题十酒店设计任务书

课题十:自然的建造---小型山地度假酒店设计任务书1.课题要求:通过课程前一阶段下乡调研,结合对各种自然建造方式及材料的认知和理解,考虑如何在一个山坡地型上实现自然的建造。

2.规模:基地面湖背山,用地面积在15亩左右(10000平米左右),建筑面积控制在4000平米左右(并考虑将来安期扩建的可能性),客房数在30间左右,以标房及大床房(30平米)左右为主,结合部分套房(50平米)左右,建筑层数控制在4层以内,并考虑30个左右的停车位。

3.基地总平面布局:考虑山地建筑的特点,可选用院落围合式、单体退台式、单体分散式等类型。

同时要考虑基地原有植被及水体如何被最大可能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因为山坡地型条件所带来的土方总体平衡及造价控制。

4.客房部分:(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部分)建筑面积控制在1500-1800平米左右,其中服务部分按单元设置,每单元或每层设置一处服务间60-80平米左右(包括工作间、被服库、储藏间、供服务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5.公共部分:建筑面积控制在500-600平米左右大堂:150-200平米服务台办公间:20平米小型商店:30-40平米商务中心:25-30平米大堂吧:80-100平米行李间:25-30平米美容美发:25-30平米公共卫生间:15-20平米其它:60-100平米6.餐饮部分:建筑面积控制在500-600平米左右特色餐厅大厅:200平米,可单独对外营业特色餐厅包间:10间左右,应设卫生间咖啡厅或酒吧:100平米,包含制作间,可单独对外营业职工餐厅:50平米特色餐厅厨房:180平米(包含冷藏室及库房)职工餐厅厨房:30平米管理室:15平米更衣室:20平米,男女分设7.会议部分:建筑面积控制在300-400平米左右多功能厅(大型会议室):200平米,最好与厨房相连可举办大型宴会中型会议室:80平米小型会议室:30平米8.行政部分:建筑面积控制在200-250平米左右管理办公室:100平米,可分为若干间财务室:15平米小会议室:40平米库房:20-30平米职工更衣室:30平米,男女分设职工休息室:30平米卫生间:20-30平米9.机房后勤部分:建筑面积控制在150-200平米左右变配电室:40-60平米卫生间:20-30平米洗衣房:60平米锅炉房:60平米。

山地旅游旅馆设计任务书

山地旅游旅馆设计任务书

山地旅游旅馆设计任务书(三年级)山地旅游旅馆设计任务书课题目标:本课题以传统建筑文化和地域建筑文化传承、建筑技术初步整合为导向,进一步开拓学生设计视野:1进一步培养环境意识,具备中国属性的环境设计认识和理解能力。

本课题希望将建筑的意识建立在对环境的充分理解之上,借鉴中国传统环境处理手法来处理复杂的场地环境。

2具备中国属性和地域属性的建筑设计和处理能力。

本课题希望从中国传统庭院空间和园林空间中汲取营养并结合地方特色来认识和处理自己的设计任务。

3初步具备系统的工程技术整合能力,包括结构、材料、设备等。

任务一:庭院空间、园林空间解读及与之相关的山地旅游旅馆调研一、内容: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读书笔记一份,做好相关理论知识储备;调研自己所住城市周边两个或以上的典型庭院空间或园林空间(不一定是古代庭院或园林)、一个或以上山地(或坡地)旅游旅馆(或酒店,必须是是庭院或园林空间组织形式),并完成调研报告一份。

读书笔记内容:(1)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卢济威,王海松著.山地建筑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调研报告内容:(1)所调研典型庭院空间或园林空间区位图,比例1/5000,重点表达对象周边环境,手绘,并配以照片、文字等重点描述调研对象是如何应对周边环境的。

(3)所调研典型庭院空间或园林空间总平面图,比例1/500,标注指北针,现状道路、景观等需要如实绘制,手绘。

(4)所调研典型庭院空间或园林空间的空间元素、空间结构、空间层次、空间序列等的分析,图示,手绘,配以照片、文字等说明。

(5)所调研山地旅游旅馆总平面图,比例1/500,标注指北针,现状道路、景观等需要如实绘制,手绘,并配以照片、文字等重点描述调研对象是如何应对周边环境的。

(6)所调研山地旅游旅馆各层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流线组织分析图、剖面图、比例1/200,标注尺寸,手绘,配以照片、文字等说明,并在平面图中特别标明各设备用房名称。

修改版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修改版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要点(-)基地选择1.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2.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3.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人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二)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以及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

2.主要出人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人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

3.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4.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人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5.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使于维护和检修。

6.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7.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8.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三)建筑设计1.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2.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3.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4.建筑体形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5.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

6.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振等措施。

山地旅馆设计优秀作业山地旅馆设计说明

山地旅馆设计优秀作业山地旅馆设计说明

山地旅馆设计优秀作业山地旅馆设计说明山地旅馆设计说明地形描述:本次的旅馆设计为一山地建筑,在地形中,地形随着山势的起伏而变化。

有清澈的小溪、湍急的河流、成团而茂密古树、穿山而过的公路,由这些组成了优美的地理环境。

设计依据:根据《山地旅馆设计说明书》和《建筑设计资料集》设计思路:作为山地建筑,要尽可能的保持地形原貌,保证不破坏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建筑融入环境之中,依山势而建,尽少的填、挖土方~要减少填、挖土量,那么就会有框架结构之下形成许多的灰色空间,在处理这些灰色空间的时候,根据建筑功能所需,将这些灰色空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将这些灰色空间做成停车场、仓库等,形成许多有趣的空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最终是供人居住的,在设计之中,实用和美观是同等重要的,1而且往往是先考虑实用,再考虑造型。

设计并不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最终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空间。

美化是设计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我们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环境、空间等方面问题,完整地分配、布局。

在这之后才进入美化的阶段。

美化的理念也要根据客户的不同个案来进行调整。

例如酒店是各色人等共处的场所,在设计上就要采取中庸之道,使进入这里的每个人都不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要尽量利用每一个空间,使之能合理化地分割,然后按不同功能,配衬上合适的设备和装置,并加以美化、修饰,营造出与之调和的氛围。

当然,美化的程度有深有浅,更有不同的风格,做得好不好就看设计师的功力了。

设计没有固定的方程式,空间的处理手法是变化多端的。

同一空间里存在不同的元素,互相影响,互相配合。

即先要考虑实用,再研究造型。

总平面设计:这次的旅馆建筑位于穿山公路南侧,横跨小溪之上。

让建筑临水而依,仿佛是漂浮在水上一般,“随水而动”~建筑周围有茂密的古树和清澈的小溪,让建筑处处生活在幽静之中,游客在这里忘却那忙碌而孤单的城市生活,感受田园风光带来的悠闲,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舒畅~沿穿山公路即可到达建筑的主入口,由主入口进入“迎宾大道”,大道的右侧是停车场,停车场周围都有茂密的草丛,左侧是茂密的古树和各种美丽的花卉,让游客亲切的感受田2园生活的自由。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设计二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为处于山地的小型旅馆.本次作业除进一步了解旅馆建筑的设计特点外,重点掌握山地建筑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如何与地形适应,室外场地如何与原有地形结合,原有绿化、水体如何加以利用和保护,如何减少土石方与工程造价,如何形成山地建筑造型特色等。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培养并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通过小型旅馆建筑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重点热悉井解决建筑的竖向关系以及坡地建筑的设计特点;3.训练和培养学生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4.综合考虑建筑与竖向地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拟在某山地景区的山谷地带建一规模在100~120床位的山地旅馆,总用地面积约为1.23h㎡,总建筑面积约为4800㎡(正负10%),不包括环境景观中心的亭、廊、榭等园林建筑。

2.设计要求充分考虑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融人工于自然,体现朴实、灵巧、活泼、丰富的建筑风格。

建筑不允许破坏山溪景观的完整性,应尽量保留高大乔木。

忌设计为城市旅馆模式。

建筑层数不宜高,以4层以内为宜.建筑控制线退红线要求:沿路退6m,其余各边退3m。

建筑容积率不得大于0.5,建筑密度不得大于22%,绿地率不得小于40%。

建筑要求:·平面功能合理,流线清晰;.空间构成流畅、自然;.立面注意特色、造型新颖,具有地方特色;·处理好建筑与山地环境的关系。

3.建筑组成及要求(1)客房部分:(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面积),总建筑面积2100~2200㎡,共100~120床。

人客房部分:双床标准间使用面积14~16㎡,单床间使用面积9~10㎡。

.单床客房15%一20%.双床客房80%.双套间客房5%每套客房应有单独卫生间,应配置有:卫生设备:1.7m以上浴盆、带梳妆台脸盆、坐式马桶,面积3~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二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为处于山地的小型旅馆.本次作业除进一步了解旅馆建筑的设计特点外,重点掌握山地建筑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如何与地形适应,室外场地如何与原有地形结合,原有绿化、水体如何加以利用和保护,如何减少土石方与工程造价,如何形成山地建筑造型特色
等。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培养并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通过小型旅馆建筑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重点热悉井解决建筑的竖向关系以及坡地建筑的设计特点;
3.训练和培养学生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
4.综合考虑建筑与竖向地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拟在某山地景区的山谷地带建一规模在100~120床位的山地旅馆,总用地面积约为1.23h㎡,总建筑面积约为4800㎡(正负10%),不包括环境景观中心的亭、廊、榭等园林建筑。

2.设计要求
充分考虑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融人工于自然,体现朴实、灵巧、活泼、丰富的建筑风格。

建筑不允许破坏山溪景观的完整性,应尽量保留高大乔木。

忌设计为城市旅馆模式。

建筑层数不宜高,以4层以内为宜.
建筑控制线退红线要求:沿路退6m,其余各边退3m。

建筑容积率不得大于0.5,建筑密度不得大于22%,绿地率不得小于40%。

建筑要求:
·平面功能合理,流线清晰;
.空间构成流畅、自然;
.立面注意特色、造型新颖,具有地方特色;
·处理好建筑与山地环境的关系。

3.建筑组成及要求
(1)客房部分:(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面积),总建筑面积
2100~2200㎡,共100~120床。

人客房部分:双床标准间使用面积14~16㎡,单床间使用面积9~10㎡。

.单床客房15%一20%
.双床客房80%
.双套间客房5%
每套客房应有单独卫生间,应配置有:
卫生设备:1.7m以上浴盆、带梳妆台脸盆、坐式马桶,面积3~3.5㎡。

(也可淋浴房,0.9mX0.9m ) 家具设备:每人一床、床头柜、茶几、沙发、电视等;双套间另增三人沙发。

且服务部分:建筑面积83~110㎡。

·服务台、值班室30~40㎡
·更衣室15~20㎡
·被服库15~20㎡
·储藏间15~20㎡
·卫生间包括清洁间,供工作人员用4~5㎡
服务部分按服务单元设置,一般每层一服务单元,管理用房以30~50间为宜。

(2)公用部分:建筑面积540~670㎡。

·门厅100~120㎡
·休息、会客40~60㎡
·总服务台20㎡,包括服务台办公室
·小型超市30~40㎡
·银行、邮电(可与总台合并) 20~30㎡
·商务中心(传真、复印、打字等) 25~30㎡,可与邮电合设
·冷饮、网吧、茶座、小酒吧80~l00㎡,可单设或在大厅中
·多功能大厅120~1500㎡,可作会场或餐厅,与厨房有联系·小件寄存30㎡,可与服务台合设,宜有一物品存放间·美容美发室15~20㎡
·医务室15~20㎡
·公共卫生间15—20㎡
·其他60㎡
(3)餐饮部分:建筑面积1010~1100㎡。

·中餐厅150㎡,;可对外营业
·西餐厅50㎡
·5~6问人小包间80~100㎡,应设卫生间
·配餐间60㎡,包括中餐、西餐、职于餐厅配餐间,应分没
·咖啡厅和舞厅150㎡。

可分没
·酒吧间80㎡
·职工餐厅l00㎡
·中餐厨房l00㎡
·西餐厨房30~50㎡
·咖啡厨房15㎡
·职工厨房50~60㎡
·储藏冷库20㎡
·库房50~60㎡,靠近厨房处货运入口,分2~3间
·职工休息室20~-30㎡
·管理室15~20㎡
·更衣室20~-30㎡,男女分设
(4)行政部分:建筑面积250~350㎡。

·经理室30~40㎡,2间,分正副经理
·财务室15㎡,1间
·管理办公室60㎡,可分为大房间或分2~3间
·小会议室45㎡
·库房30~40㎡,可分2~3间或1大间
·职工休息娱乐室40㎡
·职工更衣间30㎡,男女分没
·卫生间20~30㎡,男女分没
·开水间15㎡
·职工医务室15~18㎡
·电话总机房30㎡,2间
(5) 工程维修、机房、后勤部分:建筑面积450㎡。

·办公室20~30㎡,2~3间
·木工30㎡
·管、钳、电工房30㎡
·电梯机房(没有电梯时考虑,面积按电梯型号确定)
·变配电室40~60㎡
·职工浴室100㎡
·卫生间20~30㎡
·车库60~80㎡
·水泵房30㎡
·洗衣房60㎡
注:木工、管工、钳工、电工房,车库、水泵房、锅炉店、洗衣房每均可不
设在主体建筑内,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其位置即可.
4.图纸内容及要求
(1)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300—l:500
全面表达建筑与原有地段关系从周边道路状况。

并绘出场地设计剖面1—2个)
·首层平画1:100或1:200(包括建筑川边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计)
·其他各层平面,包括屋顶平面1 :100或1:200
·立面2~3个1:100或1:200
·剖面1~2个1:100或1:200
·成果模型制作,模型照片附于A1图纸上(注意构图效果)
·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
(2)图纸要求
·图纸规格:纸张为A1绘图纸,表现自定
·每张图要有图名(或主题)、姓名、班级、指导教师
5.地形图
用地条件说明:
(1)该山地位于福建武夷山区的天峪谷或假定为其他地区,总用地面积为12339.5㎡
(2)用地位于天峪谷中段,西侧有旅游专线道路,沿路北上至山谷深处有十余个旅游度假村及众多的自然景观。

路西侧约50m为天峪河,水面宽10m,水流湍急,景色宜人。

(3) 用地为坡地,高程见下图,基地植被良好,多为杂生灌木.中为高大乔木,有良好的景观价值,应尽量予以保留。

基地内有山溪穿过.终年长流,水质极佳,,溪中多石,错落有致,溪水形成约3m 高的瀑布,冲击成水潭,深约1m。

(4)旅游专线道路宽12m,其中车行道8m,两侧路肩各为2米。

(二)教学进度与要求
进度安排:
1.讲授原理课,分析任务书及设计条件。

2.讲解设计任务书。

参观有关旅馆建筑(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并做调研报告)
第九周分析任务书、收集资料、调研;第十周调研报告,一草
第十一周一草;第十二周二草
第十三周体块模型推敲第十四周工具草图
第十五周成果模型正图;第十六周交图,评图
(三)地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