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怀念母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季羡林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感人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生字词的意思,教师点评并纠正。

学生默写生字词,教师检查。

4.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母亲如此怀念?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母爱的美好?你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6.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题目自拟。

学生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开展“母爱主题”的手抄报、绘画、演讲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母爱。

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母爱主题”活动,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文《怀念母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同时培养热爱母亲、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怀念母亲》中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怀念母亲优秀教学设计(共8篇)

怀念母亲优秀教学设计(共8篇)

篇一: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在上课之前,我们一齐来安静地欣赏一首歌曲2、歌曲就听到这里,老师有个小问题,这首歌在歌唱谁呐?(对,歌唱的就是我们最伟大的“母亲”。

板书:母亲)3、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可以说每个母亲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可是,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今天呢,我们一同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百岁老人:季羡林,同他一起来,怀念母亲。

(板书:怀念)二、默读课文,自主学习1、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提出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读完的同学就举起你们的小手来告诉老师。

2、具体分析文章中日记的形式。

三、感情朗读,深入品读我们一起来看到第二自然段,老师想让一位同学站起来,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诵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

1、看看这段文章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的2、看完这段文字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弃养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深入讲解之后,请全班同学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该段落。

那母亲给了季羡林老先生那么多的爱和温暖,当季老留学德国时,远在异国他乡,母亲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的梦里,然而,此时,季老思念的仅仅是他的生身母亲吗?(板书:祖国母亲)一边读一边把文中描写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爱慕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反复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体会,体会深刻的在空白处简单做做批注,如果有问题在旁边做出标2、读完的同学快到小组里去,把你读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提出来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把体会深刻的地方跟他们交流。

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亲的形象,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美好情感。

(2)学会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培养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席慕蓉及其作品风格。

(2)引导学生思考题目“怀念母亲”的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母亲的形象及作者的怀念之情。

4. 品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如何表现母亲的形象。

(2)学生举例说明细节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母亲的形象,分享与母亲相处的点滴。

(2)学生通过发言,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尊敬和感激之情。

四、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母亲的片段。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教学目的】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明白得意思,一部份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琢磨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一样高贵的敬意和真挚的倾心之情。

4、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难点】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验。

【教学进程】一、读题导入读题导入:今天,咱们继续学习《怀念母亲》,请一个同窗来读一下课题。

走近季羡林:咱们提起季羡林,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但是,当咱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你们会发觉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确实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这悔、这恨就从失去母亲开始──二、失母之痛──读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有无你不懂的词。

请同窗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同窗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这次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同窗们自己读了,也听他人读了,相信同窗们必然从内心走近了季羡林,此刻你们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学生依照自己的明白得谈,能够是“悔”,能够是“痛”,课文中为一“恨”字,这是如何的恨?悔恨他恨什么?请你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址你看到了那个“恨”字?学生任意谈自己的明白得与感受:重点明白得: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补充资料深切明白得。

资料补充:资料一:我悄悄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当即迎养母亲;但是……──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资料二:我回抵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季羡林《寸草心──我的母亲》。

学生读资料,深切明白得作者的失母之痛。

此刻,相信同窗们必然能读懂这一段更为痛楚的文字:课件出示《赋得永久的悔》片段:“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人教版六年级上《怀念母亲》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怀念母亲》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怀念母亲》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享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3.2教育学生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1.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怀念母亲》,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怀念”是什么意思吗?(3)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怀念”的意思。

2.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明原因。

4.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分析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分析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5.学习生字词(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请同学们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6.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享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怀念母亲》。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语文词汇量。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良好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深的母爱。

(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培养感恩之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谈论母亲,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背景及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讨论,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主题。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关爱母亲、尊敬母亲的重要性。

(2)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我的母亲”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课后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温馨的背景音乐或展示母亲与孩子相处的图片,营造温馨的氛围,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情境。

2. 情感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与母亲相关的感人故事或经历,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公开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公开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运用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抓住关键词句,学会概括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感受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念过亲人?思念亲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板书课题:怀念母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件事?四、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记忆中的母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引导。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怀念母亲》,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板书课题:怀念母亲。

二、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梦中的母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引导。

三、感悟母爱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四、情感升华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爱。

1.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我们要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怀念母亲》,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怀念母亲教案 《怀念母亲》教案(优秀5篇)

怀念母亲教案 《怀念母亲》教案(优秀5篇)

怀念母亲教案《怀念母亲》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的5篇《怀念母亲》教案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怀念母亲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怀念母亲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配乐播放图片,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欣赏完毕之后你要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受。

同学们看的都非常专注,我从同学们的姿态和眼神中能看得出来,或许你们有一些感动,或者是温暖,甚至有一些甜蜜,出示ppt那让我们带着这种既感动又温暖又甜蜜的感受来深情的呼唤一声:母亲(板书)轻轻地再来一次,我们每个孩子对于自己的母亲都有着独特的爱,那么在百岁老人季羡林的笔下,他对自己的母亲又有着怎样的情愫呢?课文的题目告诉我们,他对母亲充满了“怀念”(板书)我们齐读课题。

出示ppt这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两张照片。

二、整体认知师:通过预习,我们发现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前学的文章不太一样,你发现了吗?生: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作者以前写的日记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能力太强了。

出示ppt,现在我们快速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1,把字音读准,读正确2,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3,如果能一边读一边想,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那就更棒了。

开始吧。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老师觉得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应该对文章内容有一些自己的理解,那么谁能跟我们大家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ppt 还有不同的内容吗?生:点名回答。

围绕作者的母亲去世了,作者心情悲痛。

作者除了怀念自己的生身母亲,还怀念祖国母亲。

师:“去世”在文中用的是哪个词?弃养,是一种婉辞,指的是父母死亡。

同学们看的非常全面,纵观这篇课文,也就是说季羡林先生怀念的母亲有两个,一个是生身母亲(板书),一个是祖国母亲(板书),出示ppt3张,老师考考你们,哪个自然段集中讲到了这一点意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原文及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原文及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1.3能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2.2通过课文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培养对亲人的敬爱之情。

3.2培养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板书课题《怀念母亲》,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思考: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词语的含义。

3.2学生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互相交流。

4.分析课文结构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4.2学生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5.理解课文内容5.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怀念之情?6.感受作者情感6.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7.小组讨论7.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品质?7.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8.课堂小结8.2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巩固知识。

9.作业布置9.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9.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2.生字词表3.课文结构分析图4.课后练习题六、教学延伸1.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珍惜家庭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情感教育。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怀念母亲》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母亲的了解和认识,引出今天的课文《怀念母亲》。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句子或生字词做上记号,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3. 讲解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讲解生字词的意思,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字词,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理解课文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怀念母亲?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是如何怀念母亲的,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表达感情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可以朗读课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感情。

7. 课堂小结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要懂得感恩,珍惜家庭的美好。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怀念母亲的短文,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借鉴课文中的句子。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教师也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案-《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

《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交流,你们知道“国宝”指什么吗?(是什么?生:熊猫)对,是我们国家的大熊猫被称为国宝,然而在北京大学曾经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也被称为“国宝”,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季羡林)回答得非常正确,正是季羡林老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题目是《怀念母亲》。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走进季羡林对于季老先生,相信同学们应该不陌生。

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曾经学过关于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还有他写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那么,谁能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季羡林先生呢?在了解作者这一个环节中,学生都做了预习,手头有有关季羡林的相关资料。

在做汇报时,师应引导学生放下手头资料,口头表述自己所知道的季羡林,可以简短,可以只说一点,忌学生照着资料读。

【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2~2009.7.11),字希逋(bu,一声),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

国际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

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母亲对自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精读课文《怀念母亲》。

2. 课文分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4. 作文撰写: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怀念母亲的文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相关的短故事或者视频来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课文阅读(20分钟)学生个人或小组阅读课文《怀念母亲》,并思考以下问题:a) 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主要有哪些情感表达?b) 你在课文中看到了哪些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c) 你觉得课文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感慨或者产生共鸣?3. 课文分析(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感受。

4.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作为引导:a) 你对母亲的哪些付出感到特别感谢?b) 你怎么感受到母亲对你的爱与关怀?c) 你是否曾经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如何弥补?5. 作文撰写(25分钟)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撰写一篇关于怀念母亲的文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如母亲的教诲、母亲的温暖、自己的成长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创作。

6. 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自愿朗读自己写的文章,或者将文章交给其他同学阅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同时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包括课前的思考和提问,以及对课文内容和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内容的完整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6《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6《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歌或歌曲,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母爱的伟大,自然导入课文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理解课文奠定感基础。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力。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b.作者在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c.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价值观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4.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情感,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长辈、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珍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歌或歌曲引入新课,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母爱的伟大。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为学习《怀念母亲》做好情感铺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学会关爱他人,形成健康、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优秀5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优秀5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观摩课《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观摩课《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观摩课《怀念母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怀念母亲》。

能够分析和欣赏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怀念母亲》,使学生对母亲的爱和孝敬有更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护母亲。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怀念母亲》的主要内容介绍课文《怀念母亲》是一篇描写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思念的文章。

文章通过回忆和描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点滴往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母爱的珍视。

2.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如“怀念”、“母亲”、“孝敬”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如“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永远怀念母亲的爱和关怀”,帮助学生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一张母爱的图片或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歌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3.2 阅读理解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3 情感表达学生通过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唱歌、表演等,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思念。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学生情感表达的评价通过学生写的关于母亲的短文,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通过学生的绘画、唱歌或表演,评价学生对母亲的祝福和思念的表达方式。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母爱主题的延伸活动学生可以进行一次关于母爱的主题活动,如制作一张关于母亲的贺卡,写一封给母亲的信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母爱的伟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复述、仿写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本案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互动交流,使他们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3.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母爱的伟大。同时,通过朗读、仿写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共同完成对课文的分析、讨论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还能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课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共同成长。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给予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内涵。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启发他们思考母爱的深层意义。通过问题导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年级第六课《怀念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六课《怀念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六课《思念母亲》优秀教学设计六年级第六课《思念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根底知识积累】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防止、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思想】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重、难点突破】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

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展教学。

【教学过程】两课时一、导入新课在7月11日,我国的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与世长辞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寿的老人,他对于自己的母亲却有着极为深切与细腻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抒情散文——《思念母亲》板书课题:思念母亲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看看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体会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教学提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抒情情散文一个特有的写作特点:开头点题,提示文章的中心;结尾总结全文,再次提示文中的中心;首尾照应,更是增强作者情感的表达。

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的基调,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试着以作者的角度,用作者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蕴含于文字中的深深的母子之情——对母亲和祖国的思念,“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三、找出描写“生母”的部分,试着以作者的身份与感情去自由地朗读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抓住关键的词语与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1、思考:这一段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怎样的思念之情?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与大家一起交流。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提示:要生一定带着感情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说出自己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怀念母亲》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怀念母亲》人教新课标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升自我认知。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反思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母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等。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在反思与评价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母爱的伟大和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2.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自我。
3.强调本节课的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热爱母亲、珍惜亲情,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重长辈的美好情感,学会珍惜和感恩。
2.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乐、坚强,传递正能量。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孝道美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提升,而且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也能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5.反思与评价提升学生自我认知
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他们总结所学内容,提升自我认知。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个性发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 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A案课件:季羡林相关资料谈话导入1.了解作者。

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2.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品读课文(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2.朗读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课前准备】季羡林生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回顾以前学过的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谁?他就是在北京大学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季羡林。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⑴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⑵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⑶出示课题。

(读出“怀念”的情感)
⑷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三、品读思母之情重点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

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⑴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⑵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 (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交流自己的理解。

②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
自责、愧疚之情。


③补充资料,谈感受: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3、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四、作业
1、摘抄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亲生母亲”,感受敬慕
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二、品读思国之情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第一则日记(1 9 3 5年11月16日)
⑴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⑵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⑶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想象说话:如,因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⑷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
学生交流。

想象说话: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
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⑸朗读其他相关内容:
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

(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

)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11月2 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
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11月2 8日……
想象说话: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觉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三、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

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让我们纵情读一读《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
3、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 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4、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
四、拓展升华
1、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

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

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

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

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

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

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
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

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祖国母亲怎么能不称之为“宝”呢?
五、阅读资料补充季羡林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
短。

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
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
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
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

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

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
么幸福,什
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