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文案
八上生物第一章第七节教学设计
![八上生物第一章第七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acb2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8.png)
它(1)体温不恒定
(2)卵生(下蛋)
(3)幼仔吃奶(哺乳)
(4)成年鸭嘴兽没有牙齿
为什么国家禁止施用“毒鼠强”等剧毒鼠类药物灭鼠?你认为是否应该将鼠类彻底消灭?
【知识巩固】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指部位的名称:1是2是;3是
(3)图是兔的牙齿,理由是它只分化为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和齿(适于磨碎食物)。
而且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这些都是与兔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狼的牙齿,还有锋利的可用于攻击、捕食、撕裂食物,这是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作业设计】
本节导学案知识巩固,能力提升。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2a39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a.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能够描述哺乳动物的繁殖和保护。
教学重点:
1. 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1. 哺乳动物的繁殖和保护。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
2. 课堂互动环节的准备,如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激发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
讲解:介绍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包括食物来源、栖息地和行为习性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哺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哺乳动物,模拟它们的生活场景,加深对哺乳动物的了解。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哺乳动物的繁殖和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和保护野生动物。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哺乳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受到的威胁,并提出保护建议。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是否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新)人教版生物八上《哺乳动物》教案(一等奖)
![(新)人教版生物八上《哺乳动物》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90b491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1.png)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比较分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方面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及“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分析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局部水生哺乳动物除外〕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练习1.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 D )A.门齿不兴旺,臼齿咀嚼面宽 B.有兴旺的门齿C.犬齿数目很多 D.犬齿锋利锋利,特别兴旺2.家兔适应陆地生活,有兴旺的神经系统和四肢,它的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C)A.脑和脊髓 B.大脑和小脑C.脑、脊髓和神经 D.大脑、脊髓和神经3.以下关于胎生、哺乳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D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4.以下动物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B )A.猎豹 B.响尾蛇 C.企鹅D.大猩猩5.比较以下四种脊椎动物的特征: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将其序号填写在下面表格。
体表:⑴皮肤裸露⑵被毛⑶被覆羽毛⑷大多有鳞片呼吸器官:⑸肺⑹肺和气囊⑺幼体用鳃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⑻终生用鳃呼吸体温:⑼恒定⑽不恒定生殖发育:⑾变态发育⑿胎生,哺乳⒀卵生第三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社会行为。
〔2〕比照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开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开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7 哺乳动物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7 哺乳动物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05c3c152d380eb63946d47.png)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 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
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来解决重点和难点,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完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参。
(二)学生
预习教材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第一章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
![第一章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81ec7f011ca300a6c390ce.png)
《哺乳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辩证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课前准备】搜集图片、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
一大早,鲸鱼、鳄鱼、章鱼、甲鱼、美人鱼、鲈鱼、娃娃鱼、鲍鱼、鲫鱼便纷纷赶来了。
你认为他们中的哪些不能通过资格审查?请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提出问题“美人鱼和鲸鱼属于什么动物呢”?带入新课。
二、新知导学(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出示几种哺乳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哺乳动物吗?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学生分组讨论总结。
教师出示图片,引领学生边看边总结。
教师: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生:说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的体表具有哪些特征,哺乳类的体表具有哪些特征?教师:总结:体表被毛,除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
体毛具有什么作用呢?出示鲸鱼和狼的图片,鲸鱼和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鲸鱼几乎无毛发,而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生:讨论总结:体毛具有保温的作用。
教师: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生:思考回答教师:我们知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爬行类和鸟类的卵的外面都有坚硬的卵壳,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那么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呢?大家来看一下图片。
生:学生观察图片,说明这种生殖方式。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fd17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2.png)
课题第七节哺乳动物第 1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范丽琼复备人:课标分析新课标对初二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通过对上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大体了解本章要学习的知识模式。
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
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分组学习。
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教育。
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模型、教学实体,标本、图像、画面、报告,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能。
教学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对动物的共同特征的分析,提升学生综合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关系教学资源ppt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修改过程性评价一、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幼仔,小动物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请问:与其他抚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优越性?引出课题,今天我明白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广阔,能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ppt展示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激发学生兴趣。
(二) 、哺乳动物的特征图片展示几种动物提示学生能否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提示:1. 外部形态2. 生殖发育3 . 牙齿探究新知,合作升华任务一:体表特点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304c4202d276a200292ec3.png)
第 1 页第七节哺乳动物式相比有什么优越性,使学生对哺乳动物的特点有个初步地认识,为后面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类群动物的本质特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习做铺垫。
教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异很大的哺乳动物,引发学生思考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设计了观察并比较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牙齿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及这些牙齿在处理食物时的重要作用。
之后,教材介绍了哺乳动物对人类生活的益处和害处,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教学中,可以始终采取“综合和概括”的方法,从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入手,尽量准备形态差别大的、生活环境差别大的动物,请同学们识别并思考为什么这些有很大差异的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初步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接下来可以从外到内,从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学生一个个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
在分析时与其他类群动物的相关特征比较,这样不仅对前面所学知识复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加深了对本节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也应出示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从驯养的家畜到野生哺乳动物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人类生活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关注哺乳动物的重要性,在分析哺乳动物对人类的害处时,可以分析“洞庭湖人鼠大战”的新闻等,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对人类有害的哺乳动物进行合理防控?最终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目标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1.总体思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哺乳动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重点关注哺乳动物的呼吸方式、牙齿和神经系统的内容,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八年级上册《1.7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两篇)
![八年级上册《1.7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4caacee45c3b3567ec8ba2.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哺乳动物的一般特征。
2、尝试进行哺乳动物的观察。
3、进一步增强对生物体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得理解。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加以总结。
【教学媒体】家兔,家兔浸制标本、常见家畜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家兔二、哺乳动物的特征《第七节哺乳动物》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家畜的形态。
2.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4.概述研究动物科学的一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及资料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及过程。
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饲养家兔等其他常见的小动物。
情感目标1.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建立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媒体】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在农村,农家庭院里饲养着猪、牛、羊、兔等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叫作家畜。
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来认识一下家畜。
新课教学:教师:所谓家畜,是指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
最常见的家畜有哪些呢?学生:猪、牛、羊、兔等。
教师:现在我们对照图示,结合家兔的标本,按照从头部到尾部的先后顺序观察家兔的外形,分析并讨论家兔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是如何适应的。
学生:家兔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头部有一对长长的可以灵活转动的耳廓,一对不大的眼睛,一张三片嘴,一对鼻孔,还有胡须。
学生:我觉得兔子的长耳朵使它的听觉很灵敏,可以及时感觉到危险,并及时躲避。
学生:眼睛虽然不大,但视力很好,对它的陆地生活也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c20babe1e650e53ea999d.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②、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哺乳动物,明确人与哺乳动物的共处。
二、重点: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三、难点: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四、教具:几种动物的脑的标本、鸭嘴兽模型、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鸟类的主要特征,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
2、问题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哺乳动物4、出示学习目标:①、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②、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③、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认识几种哺乳动物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特点:体表被毛(2)、生殖特点:胎生、哺乳(3)、牙齿特点: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合作探究】课本38页的“观察与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兔和狼的牙齿图片,完成以下讨论:①、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②、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③、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小组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有利方面:(2)、有害方面:(三)、课堂小结: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练习:课本39页1、2、3题六、作业布置:课本39页第4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人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b25d19fdc281e53a5802ffe8.png)
《哺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2.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 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生活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概括哺乳动物的的共同特征,阐明家兔和狼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保护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内容要点导入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图片)教师展示多照片那个哺乳动物的图片,包括奔跑的马、漫步的大象、攀缘的猕猴、游泳的海豚、挖洞的鼹鼠、飞翔的蝙蝠等。
提问:这些动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是哺乳动物呢?因为它们都符合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欣赏、认知自然界中的哺乳动物。
对哺乳动物有初步的认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进行回答.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6~38的五段文字,大致了解并通过信息提取,对哺乳动物的特征有初步认识。
(一)展示哺乳动物的图片,除一两个水生哺乳动物的图片外,其他图片的哺乳动物要有明显的体毛。
总结: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少数水生种类除外。
自主阅读,尝试归纳.欣赏图片,总结归纳哺乳动物的特征一:体表被毛由学生总结。
欣赏图片,总结归纳哺乳动物的特征二:胎生、哺乳(二)依次展示图片如下:怀孕的母象,象的胚胎;猕猴、狗哺乳图片.观察图片,和人一样,其他哺乳动物大多具有什么共同特征?总结:胎生、哺乳。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提问:胎生、哺乳对哺乳动物有什么意义?教师以鱼、青蛙、海龟、鸟、猎豹为例,介绍它们不同的繁殖方式、后代数量及其成活率等。
最好提供准确的数据。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da3ad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1.png)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了哺乳动物的特征后,学生可能会对哺乳动物的分类和适应性特征感到困惑。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适应性特征,如北极熊的白色毛发和脂肪层等,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适应意义。此外,学生可能对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理解存在困难,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下列哪个不是哺乳动物的适应性特征?(A.毛发B.脂肪层C.翅膀D.呼吸系统)
4.简答题: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分类。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5.论述题:
-请论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新人教版_第七节_哺乳动物_教案
![新人教版_第七节_哺乳动物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a7280ba76e58fafab00371.png)
情境
台山市任远中学 甄笑笑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计
【学习任务一】引导学生看课本 36 页,总结哺乳动物的两个特 征 1.体表被毛(少数水生种类除外) 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2.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 播 放 水 生 哺 乳 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动物的图片作 自主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 探究 下成长。 证。 合作 【思考】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回想恒温动物 交流 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 师: 展示兔子和狼的牙齿图片, 引导生观察并讨论课本上的问题, 并总结哺乳动物的第三个特征 播放视频介绍 展示 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哺乳动物牙齿 成果 【学习任务三】引导学生看课本 37 页,总结哺乳动物的最后一 的作用 质疑 个特征 深化 4.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能灵敏感知外界 展示: 兔子的神 环境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经系统的图片 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学习任务四】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引导学生看课本 37 页,总结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并思考鼠类猖獗应该怎么办?
学期总编号:第一章
第七节 哺乳动物 教案 第一章 第七节 哺乳动物 教案
1.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功能的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2. 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 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培养学生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
![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4c6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3.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教案标题: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 理解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3. 掌握一些典型的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1.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 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2. 掌握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哺乳动物的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入哺乳动物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有何不同。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如有毛发、乳腺等;2. 分类讲解:按照生活环境和食性分类,如陆生哺乳动物、水生哺乳动物等;3.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哺乳动物,讨论并介绍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哺乳动物,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活动,观察和记录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例如鸟类觅食、繁殖等。
总结(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让学生总结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意义;2. 设计小组或个人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某个特定的哺乳动物,并进行展示。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小组展示和户外活动记录的质量和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知识讲解、讨论与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评估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小组展示的质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设计3:5.1.7哺乳动物
![教学设计3:5.1.7哺乳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4ac78e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f.png)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4.培养学生小结和归纳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保护哺乳动物的栖息地.【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教学难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草原上驰骋的野马,原野上依然漫步的非洲象,森林里攀援自如的猕猴,海洋中的鲸,挖洞的鼹鼠,飞翔的蝙蝠……这些都是哺乳动物.它们的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二.新课讲解(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播放小老鼠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形态上说出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2.播放狗哺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殖、发育说出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引导学生思考胎生哺乳的优越性,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3.出示狼和兔子的牙齿结构的图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38页的讨论:(1)兔和狼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说出哺乳动物的特征: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4.利用图片,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想一想,哺乳动物有哪些重要用途?学生小组讨论,各小组选一名学生回答有利的方面:总结得出1.提供动物蛋白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4.人类得力的助手有害的方面:总结得出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1.7哺乳动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7哺乳动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d99a99be45c3b3566ec8bc2.png)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备课人岑玉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明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2、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语言要进一步精炼达意,避免无谓的重复,避免口语化;
2、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误解;
3、没有强调考试的一些重点和一些词的规范性,如门齿、臼齿、犬齿,齿不能写
成牙等;
4、引导性不够强;
5、语气语调起伏不大,走动过多,视线范围只在前几排,没有关注到后面的学生。
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尽最大的努力改正这些不足。
【公开课教案】《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
![【公开课教案】《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7c8ed07cd184254a35354f.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5分钟)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
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5分钟)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
准备生活在非洲等热带地区的河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
物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5分钟)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
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5分钟)
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
【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
准备生活在非洲等热带地区的河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
3.除了体表被毛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请学生看“想一想,议一议”,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准备奶制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数据照片,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奶水可以为幼崽提供最好的营养?补充考拉、袋鼠等有袋目的哺乳动物,加深学生对哺乳动物“哺乳”这一重要特征的理解。
为什么
说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补充鸭嘴兽卵生的例子,说明其虽为卵生,但是用乳汁哺育后代,属于“原始”的哺乳动物。
使学生对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突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可提高后代成活率的优越性。
4.与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可以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它们的牙齿有什么特点呢?请学生参与教材38页的“观察与思考”活动,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比较兔、狼的牙齿,思考教材上的讨论问题。
通过此活动,学生会发现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请同学互相看一下同桌的门齿、犬齿和臼齿,想一想门齿、犬齿和臼齿各自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能会想到门齿啃咬或切断食物,臼齿主要是磨碎食物,犬齿主要是撕裂肉食。
牙齿的分化使得哺乳动物能更好地摄取和消化食物。
【设计意图】对比草食哺乳动物和肉食哺乳动物牙齿分化的不同,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提供捕食者猎豹,被捕食者牛马等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哺乳动物灵敏的动作,请学生思考哺乳动物是靠哪个系统对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作出反应的?学生会想到是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教师总结: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此外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很发达。
【设计意图】观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灵敏的动作,体会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三)辩证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0分钟)
哺乳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想一想,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用途?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我们吃的猪肉、羊肉、牛肉等都来自哺乳动物。
各种各样的宠物猫、宠物狗都属于哺乳动物。
警犬、导盲犬等帮助人们破案和照顾盲人生活等。
野生动物离我们的生活较远,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野生哺乳动物由于其皮毛特有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猎取的对象,疯狂的捕猎导致部分野生哺乳动物种类数量锐减,有的已濒临灭绝。
我国很多林区新建了自然保护区,人们选择人工驯养、养殖的方法,如养殖狐、貂等。
有些动物对人类生活有害,我们是否应该彻底消灭它们呢?我国洞庭湖曾爆发人鼠大战,想一想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人类应该怎样将有害动物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为什么国家禁止施用“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灭鼠?你认为是否应该将鼠类彻底消灭?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哺乳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综合和概括动物的主要特征(5分钟)
引导学生关注技能训练,认真思考还有什么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引导学生从细胞结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方面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对动物部分的学习进行提升和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概括动物的基本特征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提升。
六、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5.体温恒定
二、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