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黄河边上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上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上的中国》是一部以黄河为背景的纪录片,展现了黄河流域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部纪录片通过镜头的记录和解说的讲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黄河流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黄河流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黄河流域的壮丽景色所吸引。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它流经的地区,山河壮丽,自然风光独特。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黄河上游的巍峨雪山,下游的平原河流,还有黄河入海口的壮丽景色,这些美丽的风景让我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除了自然风光,这部纪录片还展现了黄河流域地区丰富的人文历史。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黄河流域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还有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这部纪录片还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在黄河流域这片土地上勤劳耕作,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和钦佩。
通过观看《黄河边上的中国》,我对黄河流域地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它的壮丽风光和丰富文化让我深感自豪。
与此同时,我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保护好黄河这条母亲河,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只有让黄河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让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黄河流域地区更加美丽和繁荣。
总的来说,观看《黄河边上的中国》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对黄河流域地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加珍视和热爱这片土地。
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地区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和繁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会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好黄河这条母亲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报告
《黄河边的 中国》
小组成员:
曹锦清,男,生于1949年2月, 浙江兰溪人,华东理工大学社 会学教授,校长顾问,学位委员 会委员,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阿拉 善基金会学术顾问。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变迁,“三农”问题 研究,近现代西方社会思想史 。
2000年9月推出的曹锦清先生的
就是人为地在城乡之间划了一条等级线的前提下, 中国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军工体系和国防。 后来,在国际政治的演变和极端路线的困境中, 决策层感悟到发达国家在市场条件下军事和经济、 技术的进步非苏联模式能比,于是又从计划向市 场转轨,以所谓综合国力为首要目标,一方面试 图建立几个国际级的大都市,并继续在部分军事 科技尖端产品上追赶,另一方面又维持着现有的 低效工业体系和低效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整个 社会可用于发展的财力,大都在上述目标上耗尽, 而农村仍然是国家现代化战略财力所不及的地方。
因此,对农民的摊派各种费用不但是工 业落后的县乡政府财务支出的主要来源, 而且是官员“出政绩”、吃喝贪腐的各 项开支的财务来源。对于单纯靠土地农 耕收入的农民来说,在年人均实际收入 仅有800多元的中原某县乡,从农民身 上提取的各种税费达到了50%左右。已 远超过了农耕社会什一税率,达到了秦 始皇的“泰半之赋”。这样一个片面化 的现代化战略导致的财政制度,只能说 是前现代社会的国家战略财政,而不是 现代国家的社会公共财政。
农村在现代化道路中动力不足
• 曹先生实际上已经看出了中国 农村的现代化根本的出路就是 城市化。但是50年来,中国 决策层始终是沿着一条片面现 代化的战略思路走,城市化的 进程严重滞后。这条现代化战 略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落后就要 挨打,因此首先要让国家具备 现代战略反击能力,并为此组 建自己的工业体系,为了迅速 达到这一目的,用强大的国家 机器把整个社会资源组织起来 为此服务。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前段时间,用了一些时间读了《黄河边的中国》,读完了全书。
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
”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
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
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
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
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
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
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
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
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
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
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根本无法支付职工的医疗费用。
不少农民抬着病人来治病,一听如此高昂的医疗药物费,吓得又把病人抬了回去。
近几年,前来医院治病的人锐减,各医院发生“抢病人”的现象:凡介绍一个有支付能力的病人,医院给一定的回扣。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1《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该文章中集中了作者在开封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主要反映了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本文突出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滥收、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
信奉“山高皇帝远”的官员们仗着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村民的民主管理权力被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真正为民做主、为民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
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力。
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情况。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
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
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
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
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
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本描写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书籍。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世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黄河流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对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作者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壮丽风景和丰富的资源。
我仿佛置身于黄河边,感受到了那股磅礴的气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让我对黄河这条古老的河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对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作者详细地讲述了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和历史事件,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习俗,让我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这本书还对黄河流域的人文风情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作者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现了黄河流域的人文景观和民生风情。
我仿佛置身于黄河边的村庄和城市,感受到了那份朴实和纯真。
这让我对黄河流域的人文风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的乡村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通过阅读《黄河边的中国》,我对黄河流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
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
”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这本书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上学时候吃黑面馒头到他长大成人后成了一名揽工汉,依然很艰苦。
可是哥哥的工厂又倒闭了,全家好几口人的生活压力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开始他承受不了,可后来他坚持住了,还总结出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他留下了眼泪。
她知道,只有不让敌人得逞,我们才能赢。
敌人发怒了,残忍地用火将她活活烧死。
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她的身影一下子变得那么高大。
本句用第一人称来写,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
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
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2021年-2022年)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曹锦清,1949 年生,82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 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
1996 年,上海学者曹锦清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 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本书。
《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二、研究理念将“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结合起来,观察中国社会。
就是指从传统的角度去审视现化化过程。
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与“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
“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
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的方法1、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
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接感受社会生活本身。
2、“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
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
此次中原调查,我就是沿着市、县党校各位的朋友们所提供的“亲友关系网”而直达村落、农舍的。
四、本书精彩内容(一)、农村现状:A、生活异常贫困。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首先,这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展现出中国人物的善良与坚毅、中国的历史沧桑与现实艰难。
作者亲自去到中国的西北地区,沿着黄河边旅行,目睹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及自然风光。
在书中,作者写到了许多黄河流域的农民,他们生活在偏远孤独的地方,常年与黄河为伍,承受着特殊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
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去描写农民的日常生活,并且通过个案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坚毅不屈的精神与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通过这些日常的描写,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展现了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依旧不放弃追求幸福的信念。
其次,这本书通过对黄河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黄河带来的灾害与挑战。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也是中国人民的希望与灾难。
黄河的泥沙和洪水给黄河流域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但是他们依然热爱着黄河,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在书中,作者描写了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描绘了黄河流域的美景。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黄河的历史与现实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在黄河边生活的艰辛以及黄河给他们带来的灾害。
黄河的存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给了人们一个特殊的历史与文化。
最后,这本书给了我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与勇敢,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激情。
在书中,作者还对中国的现实进行了评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作者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使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相信,只要每个中国人都能像这些在黄河边生活的人一样,坚定信念,不论环境如何恶劣,都可以克服困难,走向幸福。
同时,作者的思考也提醒了我,在追求美好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好我们的土地与环境,为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总之,《黄河边的中国》是一本充满深情与思考的书。
通过对作者的亲身经历的描述,书中向我们展现了黄河边这片土地的壮丽与悲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与坚毅,展现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黄河边上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上的中国读后感在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对中国的深入观察、细腻描绘和真挚情感所打动。
作者以他人的眼光看中国,从而更加真切地揭示了中国的伟大与美丽,同时也毫不回避地展现出中国的问题与困境。
通过他对不同地域的描写,我对中国的多样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景观和特色,有南方的湖光山色,有北方的河山壮丽,有西北的沙漠草原,也有东北的寒冷雪景。
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民情也各不相同,这份多样性正是中国的魅力所在。
在书中,“中国茶道篇”和“胶东半岛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茶道篇”中,作者通过不同茶艺师傅的经验和故事,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
茶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书中描述了很多茶客的生活场景,他们在喝茶的同时享受着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茶道,作者展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而在“胶东半岛篇”中,作者以胶东半岛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海上渔民的故事。
这一章节中充满了对大海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海洋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还孕育了许多英雄和传奇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坚毅的意志。
除了对中国的多样性的描写,作者也多次提到中国的问题和困境。
他在书中多次提到了环境污染问题,比如黄河的水污染、城市的雾霾问题等等。
在描述中国茶道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茶叶工业存在的问题,比如茶叶的农药残留、假茶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是现代中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障碍。
总的来说,读完《黄河边上的中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作者的眼睛,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的美与难题。
作者用文字描绘出了我们祖国的山川,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让我更加热爱中国,更加自豪。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风土人情的纪实性作品,更是一本启发思考的书籍。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中国的多样性和困境,并希望未来的中国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的读后有感首先感动我的是作者严谨的调查态度、深入基层实地走访的调查方法,冷静客观理性的立场。
全书就是把作者的调查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偶尔加上一些作者画龙点睛般的评论,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常常让我又醍醐灌顶的感觉。
比如其中从中国农民需要代言人的角度对于“致富带头人”的分析,确实是对中国农村许多“强村强人”现象的深刻洞察。
看这本调查报告,就像读小说一样,我食不甘味的一周就读完了。
真正对农村有感情,有责任感的人会喜欢这本书的。
对于农村工作者来说,也有实际意义。
作者对乡村社会调查有着自己的理解:(一)对于乡村社会调查来说,第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入场”,第二个大问题是如何保存“现场”。
对于调查者来说,中国逐级划定的行政区划差不多是各级“诸侯封臣”的“封地”,在大小“封疆”上,到处树立着一块无形的“闲人莫入”的告示。
官吏的防范与村民的疑虑足以使陌生的调查者裹足难前。
正式的“入场”方式只有一途,那就是通过官方的许可与支持,自上而下地逐级深入。
这一“入场方式”的缺陷是,“入场”环节太多,应酬耗时太多,且官员陪同入场本身极易“破坏”现场,从而使调查失实。
另一条非正式的“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
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
(二)访谈式的田野调查,既不是单纯地按预先拟定好的理论框架去收集资料,也不是根据调查资料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一切预设的理论框架差不多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译语”。
有了它很可能套裁“事实”,从而歪曲真相;没有它,我们甚至无法发现“社会现实”。
为了解决社会调查过程中必然遇到的这个“两难问题”。
我所采取的方法是: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
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观社会生活本身。
“无知”是相对于“熟悉”而言的,而“熟悉”,或“习以为常”恰恰是理解的最大敌人。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部由著名作家朱自清所著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他在黄河流域所见所闻,展现了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在读完《黄河边的中国》后,我深受感动,对书中所描述的黄河流域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描绘了黄河流域的壮丽景色,以及沿岸的百姓生活。
朱自清通过对黄河流域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同时,书中还记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遗迹,使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朱自清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通过对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和民间传说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所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让我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朱自清对中国人民的性格和情感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对中国人民的性格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黄河边的中国》,我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书中所展现的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让我对中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同时,书中所呈现的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阅读《黄河边的中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书中的描述,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书中所展现的中国人民的性格和情感,也让我对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著作,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杰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读《黄河边的中国》
读《黄河边的中国(上编)》历经多日,对曹老师《黄河边的中国(上编)》的阅读工作终于收官,然其下编更是卷帙浩繁,洋洋洒洒,待日后慢慢品读。
初入中原,曹老师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十多年前的中原农村面貌——吃得上白膜了,民以食为天,那时从吃上我们就能读出一个地方的贫富苦乐。
十多年过去了,曹老师没有再三下中原,现在的中国农村又是什么样的呢?被城市化裹挟的广大农民是否接受了当今的发展原则?中国的农业问题还是水跟土地的问题吗?我们期待又一本“黄河边的中国”的出版。
看完书要写总结,我的总结跟体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二是中部地区发展,三是农村基层政权及自治组织建设。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我们开过此门课程,按说应该知道如何对社会进行调查,但我极力回忆,依然想不出课程学习给我带来什么。
在大二《人类学》课上,知道了“田野工作”这种方法,所谓田野工作,即深入调查一线,亲身观察、体验被调查者的生活,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人类学核心方法。
曹老师在该书中亦采用此种方法。
社会调查,需要解决谁去调查,即调查主体;调查什么,即调查客体;如何调查,即调查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调查主体,毫无疑问就是社会学家,社会学家进入调查目的地,有一个“入场”的问题,即如何成功进入调查点并获取信息。
作为乡村农民眼中的“外人”,怎让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以使其愿意报告信息是调查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曹老师选择了一条在中国古今各地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的途径:启用亲友关系网。
此种方法既能“入场”又能“保存现场”,可谓上策,中国的社会就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循着这张网上的一个接点,就可以到达这张网上的任何地方。
调查客体即社会学家调查的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就是获取调查信息。
曹老师在书中表示,“社会调查的目的是收集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应区分为“社会事件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社会事件容易理解,也是我们经常的调查对象,而社会心理则是社会事件背后人们的主观评价。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0 4
5月27日 农民与乡 村民主问 题
0 5
5月28日 如何理解 “三农” 与地方政 权之...
0 6
5月29日 杨教授的 “黄河课”
下编 再入中原(1996年9月6 日—11...
0 1
9月6日 历史与理 论坐标上 的社会调 查
0 2
9月7日 商谈第二 期调查事 宜
0 5
9月16日 劳民伤财 的度假村
0 1
9月18日 乡村婚俗: “压床” 与“塞颗 豆...
0 2
9月19日 出师未捷 身先死— —游武侯 祠
0 3
9月20日 捉襟见肘 的县财政
0 4
9月21日 一个走出 传统封闭 乡村的女 性
0 5
9月22日 访开封县 委书记 “杨青天”
0 6
9月23日 再访朱仙 镇
0 2
5月19日 亲临黄河
0 3
5月20日 在河南大 学讲演— —再谈传 统与...
0 4
5月21日 中原乡村 调查第一 站——D 乡L...
0 5
5月22日 刘家年收 支明细账
0 6
5月23日 一场意想 不到的风 波
0 1
5月24日 “护身符” 与“明白 人”
0 2
5月25日 再访村会 计
0 3
增补本说明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黄河边的中国》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目录
01 上编 初入中原 (1996年5月12 日—6...
03 增补本说明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是一部以黄河为主线,展现中国多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纪
录片。
通过影像和文字的结合,作者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让观众领略到了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受触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悠
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影片中展现的黄河流域的壮美山川、磅礴河水,让我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片中对黄河流域的多民族文化进行了生动的展现,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感受到了中国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片中展现的黄河壶口瀑布
的壮美景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片中对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的展现,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这些细节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更加珍惜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黄
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好黄河,传承好黄河文明,让黄河永远流淌下去。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让我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
的大好河山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希望通过这样的影视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黄河,让黄河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愿黄河在中国大地上永远流淌,永远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35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35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徐远珊
; 《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开封文章中集中了作
者在该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
主要反映了在面向未来潮流体现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 ; 本文突出王美岩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
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机构滥收、作弊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
信奉“山高皇帝远”的
官员们仗着政要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官员村民的民主化管理权力被
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全然为民做主、自强
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
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
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屈服自己
的民主权力。
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
情况。
; ; 对此感到悲哀的同时,又引起我对背后真正根本原因的思索。
这
种现象的本质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习惯与法制的变形,就是当代中
国在无法完全舍弃完全传统又无法与现代监督机制完全融合时所陷入
的困境。
追究到底还是我们时候在中国进行大变革之时操之过急,还
没没法真正明白该如前进却拼命猛冲。
这也提醒我们在改革的公路上
不必一路提醒高歌猛进,不时的放慢脚步,回头看看,也是相当重要
的。
正如当今中国改革新思维进人新常态,自觉放慢GDP增长的速度,而更加注重GDP增长的质量,更多关心民生、环境问题,由此取得了
非凡的成果。
最新整理《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1500字范文.docx
图书简介本书是著名学者曹锦清20xx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
全书记录了正在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社会,涉及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现状;涉及农村、农民、农业、收支、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涉及日益庞大且凌驾于农村社会之上的地方政府与分散经营的农民为争食有限的农业剩余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涉及作为一种显示力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
作者所思考的问题、所提示的种种矛盾,均是中国农村在转型期内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均是高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在努力描述中原乡村社会事实的同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作者简介曹锦清,男,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这段时间,我阅读的书有《菊与刀》、《黄河边的中国》和其他一些小说,我这次想讲一下《黄河边的中国》这本书,《黄河边的中国》是著名学者曹锦清20xx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黄河边的中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作者深入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九十年代的黄河边上的农村的真实情况。
尽管当时改革开放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中的很多弊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各个家族之间的争斗,农民对于村官的不满,村官腐败的盛行,农民缺乏医疗保障,计划生育屡禁不止等问题还是十分突出。
农民在充分享受到新制度带给他们的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高昂的税收、不断上涨的教育和医疗费用等。
2020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黄河边的中国》是著名学者曹锦清先生的一大著作,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于1996年5月至11月期间深入河南乡村地区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
作为一部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本书还原了黄河地区乡村社会的转型,涵盖农民与土地、地方与政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涉及计划生育、农民收入、乡村发展等各个方面,生动形象记录了当代中国农村在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这些问题极具普遍性和代表性。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花费几周时间读完了这部巨著,在阅读中对黄河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当时的的农村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在阅读中所所获得的一些感悟。
首先,作者曹锦清先生在书的序言中就提出了看问题的两个视点:一是从外向内看,从上往下看。
二是从内向外看,从下往上看1。
其中从内向外看,从下往上看可以从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实现途径及速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与速度所制约的。
其次,作者对乡村社会的调查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入场”,二是如何保存“现场”2,作者他沿着自己的私人亲情朋友的关系网络进入了调查现场。
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亲情关系网络决定的,“村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我们得面对这个状况,尽可能获得现场资料。
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同时流行。
其一是民间语言,主要是百姓所使用的语言,特别是酒席语言尤为突出,这一语言深刻展现了民间社会风貌,体现社会的变化和情绪,这一语言往往活泼生动。
其二是传媒官话,往往注重形式,实则空洞无物。
其三是校园讲义,主要是从西方传入的一种学术语言,但因为没有文化根基,便成为了在知识分子之间漂浮的浮萍。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曹锦清先生对三种语言的描述体现了“上”与“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
关于小农经济特点。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政府各方面的关系。
作者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施以后,小农经济仍然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形式,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满足自身的需要3。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部以黄河为背景的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了黄河流域的壮丽与伟大。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也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这部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了黄河的雄伟壮丽和神奇魅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黄河的源头,清澈见底的河水和美丽的山川,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同时,我也看到了黄河的洪水和泥沙,它们给黄河流域带来了丰富的土壤和水资源,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和挑战。
通过这些景观的描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黄河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也更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其次,这部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人文和历史的描绘,展现出了黄河流域的丰富文化和悠久历史。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悠久的历史遗迹,这些文化和历史的积淀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也看到了黄河流域的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通过这些人文和历史的描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黄河流域的丰富文化和悠久历史,也更加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最后,这部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黄河的保护和治理,他们通过种种努力,让黄河的水质得到了改善,也让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希望能够让黄河成为更加美丽和宜居的地方。
通过这些现状和展望的描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更加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智慧。
总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也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曹锦清,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
1996年,上海学者曹锦清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本书。
《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二、研究理念
将“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结合起来,观察中国社会。
就是指从传统的角度去审视现化化过程。
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与“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
“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
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
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的方法
1、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
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接感受社会生活本身。
2、“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
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
此次中原调查,我就是沿着市、县党校各位的朋友们所提供的“亲友关系网”而直达村落、农舍的。
四、本书精彩内容
(一)、农村现状:
A、生活异常贫困。
农民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基本限于能“吃上白馍”。
一些地方竟依然保留着终年不吃菜的习惯。
“一般农民虽然盖起了新房,但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几样值钱的东西”。
多数农民生活的目标与样式仍然没能超越延续了千年传统——“一生积累,只为了盖房、娶亲这两件事”。
农民经常是“早饭:面汤加红薯,农忙时节加馍。
通常无菜肴,或有一点自制咸菜。
中饭:面条。
面条分两类:一是红薯粉制的面条,一是小麦粉制的面条。
晚饭与早饭相似”。
B、深受四害之苦。
一是自然灾害,二是地方政府之害(“要么不动,要么乱动”,而所做之事大多是“催粮征款、刮宫流产”),三是市场价格波动之害。
四是疾病之害。
“如今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医疗费实在太贵,全家一人重病,这一家肯定要垮下去。
”
C、社会风气下降严重。
“既富之后,吃喝嫖赌之风大盛”。
不少先行富裕起来的农民沉溺于赌博,原本比较朴素保守的乡镇、县城如今也有了光怪陆离、拥红依翠的逍遥去处。
农村中很多地方“鸡叫不论更,男女分不清。
猫狗争着养,公婆扔出门”。
D、小农意识强烈,喜分不善合。
E、地方宗族势力抬头。
案例分析:
一个农民的困惑:
“虽然中央与省市一再要求我们延长土地的承包期限,前些年说是一定30年不动。
这一政策的动机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由于婚嫁、生育、死亡等诸多原因,家家人口及一村户数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每隔五六年或七八年,这个变动就很大了。
那些新增人口的家庭,要求增配土地,一旦这种家庭在村组内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村组干部的家庭新增人口,那就必须进行一次耕地调整。
我们乡政府对这种自发调整行为是无力干预的。
”这是曹锦清在1995年做调查时一位乡镇的领导干部告诉他的。
那么这种现象在今天是否依然存在呢?
山东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兴林村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业的农业村落。
最近几年,由于政府已将原来使用土地需要交纳的费用一一免去,加之棉花种植有利可图(每斤3元左右),那些新增人口的家庭,要求增配土地。
这种家庭(乙方)在村组内占有的比例并不太高(但人数不少),但是带头人却是村组干部。
他们利用在村委会的职权,先是从每家地中抽出一部分地作为集体地。
然后又强行耕种了这部分土地。
乡政府对此亦无力干预。
2006年10月,这一部分被占土地者(甲方)作为原告将抢地的村干部等人告上法庭,几乎甲方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会胜诉。
必竟土地原来由自己种着。
但是审判的结果却出乎每个原告的意料。
法院裁决:土地的所有权既不归甲方也不归乙方,而归村委会所有。
两者的纠纷应由村委会协调解决。
而把持着村委会的乙方裁决:“谁抢到归谁!”对此,甲方的百姓困惑不已。
怎么按国家政策种的地反倒不是自己的了?
(二)、干部现状:
A观念与作风不正。
在上者“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在下者“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
B缺少权力的制约,官员腐败严重。
不少干部“早上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
各乡镇书记与乡镇长,通常在县城里有私家别墅,且县级主要官员在地市拥有自己的楼房、别墅。
这不仅在驻马店各县乡如此,在整个河南也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
河南某县的刘县长更把“唯物主义”精彩诠释为“唯财物主义”,更似揭示出了某种真谛。
这位县长追问道:“举世若狂,围着金钱转,何能独独叫有权的大小官吏守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而甘居清贫?”。
C干部编制不断增加。
就一县而言,如今党、政、群三块所属机构总共六七十个,人员接近一千。
若加上全县19个乡镇的党、政群人员,那就更多了。
如今县乡两级党、政、群人员比1983年(公社制改乡镇制在1983年)增加了3倍多。
D、管理方式粗暴。
从这个计划生育口号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锯树牵牛;上吊给绳,喝药给瓶;宁肯家破,不要国亡。
E、管理乡镇实行条块化管理。
凡是收钱的部门都抓到条的手中,凡是用钱的机构都推给块管。
使乡镇政府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乡村两级成为上级部门和农民批评的共同对象。
案例分析:
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叹息:
就拿我乡来说,光党政各部门的在职人员就有160名,加上离退休干部30余人,共计近200人。
他们都得吃饭拿工资。
上面还每年给我们下达指标,必须安排十几名复退军人与大中专毕业生,这是政府部门承担硬性规定的就业任务。
使得乡镇财政喘不过气来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日趋庞大的党政部门,更在于教育负担。
中央规定,每级政府负担各自辖区内的教育,这样,中小学的教育经费差不多全由乡镇一级政府来承担。
我乡财政收入的60-70%都被教育这一块占去了。
这里指的还主要是全乡300名教师的工资,尚不计校舍与教学设备的投入。
这对于依然以农业为主的内地乡镇来说,行政与教育的自身压力就几乎把我们压垮了。
更要命的还有上面各部门的利益。
宣传部门每年要我们订几十种报刊杂志,这十几万元还不是最终摊到农民头上吗?去年,电力部门要在我乡建一所变电站,也要乡政府出钱,乡政府又不是摇钱树,这笔钱不也落到农民头上吗?每度电按规定只有四五毛,实收八九毛,这个差价给他们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在内地不少的乡政府除了“催粮征款、刮宫流产”外,很少有余力办其他事情了。
五、读书感想
经过120余天的调查,作者对黄河边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
并用那些悬置的理论对发生于社会中的一系列现象作出了一定的解释。
但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并没有找到能够有效地解释农村社会并指明现代化出路的理论。
”如何更好的解释这些发生于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如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寻找可行的出路。
也逐渐成为困扰我内心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