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中国》读书分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书记录了正在转型中的 中原乡村社会,涉及实行 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民
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
证考察著作。
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
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 系的变化现状
主要调查研究思路
本书中的调查涉及农村、 农民、农业、收支、农民 负担、计划生育等诸多方
涉及日益庞大且凌驾于农 村社会之上的地方政府与 分散经营的农民为争食有
下面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读 书感悟
农村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 政府职能变换与乡村治理模式
农村需要怎样的现代化
众所周知,我国城乡发展呈现出二元结构,但是农 村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级差,我们可以看到东部沿海地 区的农村已经逐步实现了农业向工商业的跨越,已经达到 或接近了小康水平。而广大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却依旧处于 较原始的生产生活状态,农民生活也较为艰辛,仿佛市场 经济的风潮并没有真正的改变这里。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思
面;
限的农业剩余而引发的各
种矛盾,涉及传统文化的 力量与现代化努力之间的 强烈对比
调查研究方法
作者的调查方法既继承传 统的蹲点,与农民"三同" 的形式,又运用现代社会
作者不是通过自上而下逐 级召开座谈会,而是通过" 亲友关系网"直达调查现场
学个案访谈、深入ຫໍສະໝຸດ Baidu流的
方式。
--村落、农舍、田间。这
种田野式的访谈,村民没 有疑虑,也无须设防。不 设防的闲谈,最易获得社 会真实,没有任何人为的 包装,内容真实可信。
2000年9月推出的曹锦清先生的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 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这是一本 20世纪末中原腹地农村社会的考察 报告,这本书没有虚饰矫情,基本
上是中国现代化面临问题的观察与
思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现代 化中农民的关怀,而且直接把中国 现代化中的城乡二元的大问题,摆 在了读者的面前。
谢谢欣赏
读书分享
小组成员:叶紫琪 陈金鹏 曾颖莉 计思宇 曾志焯 朱晓珠
《黄河边的 中国》
曹锦清,男,生于1949年2月, 浙江兰溪人,华东理工大学社 会学教授,校长顾问,学位委员 会委员,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阿拉 善基金会学术顾问。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变迁,“三农”问题 研究,近现代西方社会思想史 。
从同光新政算起,中国的工业化历 程近一个半世纪,作者从民间观察 的角度,让读者看到当今的中国社
会是一个基本具有现代化硬件的城
市社会和一个撑托着这个城市文明 的尚在传统向现代艰难的爬行过程 中的农村社会两个部分组成。这个 两个社会群体之间显然有着明显的 身份差别。
选题背景
本书是著名学者曹锦清 1996年5月-11月期间深 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
考,后发地区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模
式,我想单纯的模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农村之间的地区 差异和素质差异是我们制定具体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重要 方面,现代化不是一刀切。而是一种合乎实际的发展过程。
政府职能变换与乡村治理模式
乡镇级别政权以及村委会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形式,但是权小、位卑、责重。从曹氏的调查中可以看 到,农民对于这一级别的干部普遍印象很差,而对于更 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却没有这种感觉。 乡村治理,主要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政绩考核标准, 官员只能以此举作为政绩的投资,这样的成本也只好让 农民承担。曹氏为此提出了乡镇自治、减少行政级别的 意见,但对基层权力扩大之后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没有进 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