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商
关于晋商的理解
关于晋商的理解
晋商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出身山西省晋中地区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商人群体。
晋商起源于宋代,发展壮大于明清时期,并在清朝时期达到鼎盛期。
他们以其独特的商业经营模式和文化传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商人群体之一。
晋商的商业经营模式以“齐店、会馆、助兵、剧”,即开设店铺、设立会馆、协助官府兵事、投资戏曲传承等为特点。
他们善于运用商业技巧,从事贸易、借贷、船运、地产等领域,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和商业经验。
晋商还注重家族传承和社会责任,重视家族企业的延续和家族族谱的编纂,积极参与教育、慈善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讲究节俭、重视家族文化和传统礼法,形成独特的晋商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晋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商业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使之成为江南诸商中的佼佼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然而,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晋商逐渐式微,许多家族企业相继衰落或卷入政治漩涡。
但晋商精神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对于今天的商界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体现了华商精神的价值和魅力。
晋商商训的理解
晋商商训的理解晋商商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经验总结,涵盖了晋商在经营管理、商业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智慧。
本文将从晋商商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展现晋商的商业智慧和经验。
晋商商训强调诚信经营。
诚信是商业成功的基石,也是晋商的核心价值观。
晋商认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晋商商训中常常强调“诚信为本”,并敦促商人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出必果。
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稳定可靠的商业关系,实现长期的共赢。
晋商商训注重人际关系。
晋商深知人脉对于商业成功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晋商商训中经常提到“待人以诚信、以人为本”,强调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晋商懂得通过与各界人士的交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商机和资源,并且能够借助人际网络解决问题。
晋商商训中还强调了尊重他人、宽容和谦逊的品质,认为这些品质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晋商商训注重管理和创新。
晋商商训中提到了许多关于管理和创新的智慧。
晋商认为,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良好的管理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晋商商训中强调了管理要科学、创新要勇于尝试的观点。
晋商鼓励商人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晋商商训注重家族传承。
晋商商训中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认为家族企业的传承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晋商商训中提到了一些关于家族传承的经验和原则,如培养合格的继承人、注重家族文化的传承等。
晋商认为,只有通过家族传承,才能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长远发展。
晋商商训是晋商智慧的结晶,涵盖了诚信经营、人际关系、管理创新和家族传承等方面的经验。
晋商商训不仅在当时对晋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今天的商界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从晋商商训中汲取智慧,将其应用于现代商业实践中,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晋商特征
晋商特征综观明清时代的晋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三是利润的封建化。
所谓山西商人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军协饷供应的工具,主要是指其中的大商人,即皇商、官商、大盐商、洋铜商等。
如开中法的实行,就是明政府为北方边镇军队筹集军饷,实行由商人提供边镇军队粮、布饷需,换取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和贩运盐斤。
明政府通过这一办法的实施,既解决了北方边镇军饷,又收到了盐税,而山西商人也因此而兴起。
入清后,清政府则把山西视作“商贾之途”,是“财赋有出”之地,另眼看待。
清王朝在为巩固其政权所进行的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及在镇压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太平天国、捻军起义等的军事行动中,都得到了山西商人在财政上的支持。
在清代的皇商中,最著名、资本最雄厚的是山西介休范氏。
范氏除了为内务府来办宫廷用品外,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又为清政府运送军粮,建立了功勋。
当清廷制钱用铜奇缺时,范氏又作为最大的洋铜商,往返于东土与东瀛间。
山西票号创立后,山西商人又为清廷代垫代办汇兑军协饷、筹借汇兑抵还外债、代理部分省关的财政金库等。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发生,西太后、光绪帝西逃,途经山西时,又由山西商人借银40万两,以解皇室经济开支燃眉之急。
事后,清廷令各省解京饷款,改汇山西票号老庄——平遥、祁县、太谷,顿时山西平、祁、太票号总号成了清廷总出纳。
次年,西太后、光绪帝由陕返京,仍由山西票号继办“回銮差款”汇兑。
所以有人说:“山西票号是清廷的财政部”,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山西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的结托关系,表现形式很多,如明代扬州盐商,商籍有山西而无安徽,正是山西商人与政府有着特殊关系,政府优待山西商人而歧视徽商之明证。
入清后,山西商人在政治方面的优势依然没有动摇,徽商为了争取上风,不得不采取交际方式笼络政府官员。
百年沧桑话晋商
百年沧桑话晋商夏、商、周三代国都的位置大体都在解州盐池的消费附近,盐池可以说是三代文明的经济基础。
大约到了春秋末期,山西人从事商业的开始,至今大约有2500的历史了。
从这个时候起,史籍中有了关于山西人经商的记载,他们活动地域广阔,大大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中国商业的起源,与盐有着密切的关系,河东解州的盐池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产盐区,最早的重要商品就是盐,因此中国最早的商人恐怕就是经营盐业的山西盐商了。
明清以前山西商人就想当活跃,但没有突出地位,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还未形成商人集团。
直到明清以后,山西商人才能为国内一大商帮。
明清晋商的崛起,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1)明代的开中制,晋商捷足先蹬。
明王朝为了防范蒙古人的侵扰,从东北的鸭绿江到西北的嘉峪关,相继设立了辽东镇(沈阳)、宣府镇(宣化)、蓟镇(蓟县)、大同镇(大同)、偏头镇(偏头)、延绥镇(榆林)、宁夏镇(银川)、固原镇(固原)、甘肃镇(张掖)九个边防重镇,历史上叫九边重镇,这就人为地造就了一个高额的军需消费区。
如此庞大的军队和马匹所需的军粮和马料的数量也是巨大的。
明政府最先想的办法是推行“屯田制”,但是这一带天寒地冻,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不适合开垦农业,没有成功。
明朝洪武三年(1370)山西省行省参政杨宪奏请实行了开中制,开中制简单的说就是商人以出力和实物向封建王朝政府换取食盐的专卖权。
(2)地利位置优越,中国地域辽阔,从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冲,西北面是少数民族游牧经济区,东南是中原汉族的农业、手工业区域,而山西正处于这两个不同的经济的中间地带,是南北区域物资交换的重要场所。
山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明初晋商兴起的一个有利条件。
(3)山西资源丰富,手工业发达。
明代山西盐、铁、煤、潞绸等产品已经初具规模,从而为明代山西商人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山西商人就是立足于山西的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
(4)山西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对晋商的认识
对晋商的认识《对晋商的认识》说起晋商,那可真是了不起啊!就像一群超级厉害的大侠,在商业的江湖里闯出了一片大大的天地。
我有一次去山西平遥旅游,那可真是让我对晋商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走进平遥古城,就像走进了晋商的世界。
那古色古香的街道,两边的店铺,感觉每一块石板都在诉说着晋商的故事。
我参观了一家票号,那就是晋商智慧的结晶啊!就像一个神奇的金融魔法屋。
里面的柜台高高的,伙计们在里面忙活着。
你看那账本,一本本堆在那儿,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账目。
这票号啊,就像现在的银行,以前的商人们把钱存进来,拿着银票就能在别的地方取钱,多方便啊!而且啊,这票号的防伪技术可牛了。
我听导游讲,有的银票上有特殊的水印,还有独特的印章,就像现在的防伪标志一样,那些造假的人根本没办法仿造。
这晋商在那个时候就有这么先进的想法,真是太聪明啦!晋商们还特别团结。
他们有商会,大家互相帮忙。
要是有个晋商在外地遇到了困难,只要亮出自己的身份,当地的晋商就会来帮忙。
就像有个故事说的,有个晋商做生意赔了本,在外地举目无亲,可他找到当地的晋商商会后,大家不仅给他提供住处,还帮他重新做起了生意。
这种团结的精神,就像一群大雁,不管谁掉队了,大家都会拉一把。
晋商的生意可不止在国内,他们还把买卖做到了国外呢!就像走西口,那是一条充满艰辛但又充满希望的路。
他们带着货物,一路风餐露宿,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东西卖到国外,又把国外的好东西带回中国。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晋商们,赶着驼队,在沙漠里艰难前行,那风沙吹得他们满脸尘土,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
在平遥古城里,还有那些晋商的大院。
那些院子大得像迷宫一样,建筑精美得很。
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能看出晋商的富有。
但这富有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他们辛辛苦苦、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
他们诚信经营,重视信誉,所以才能把生意越做越大。
这次平遥之旅,就像打开了一本关于晋商的大书,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辉煌。
晋商,真的是一群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晋商精神的启示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1、具有自己人生规划目标的能力,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很明确,最终目标是什么,目标进行分段和细化,并能制定出实施的计划,如:20岁、30岁、40岁。。。80岁、90岁、100岁;规划、经营、追求的最有意义目标。
2、决策时,具有权衡取舍的魄力和能力。在瞬息万变市场的竞争中,有果断做出决策的能力,这是管理者们智慧与谋略及胆量的结晶。当作出决策时,要求管理者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满意决策”是建立在以对现实条件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种风险较小、较为满意目标方案的决策,是现实性与先进性结合的明智之举。
12、具有项目管理的能力。项目管理是帮助企业处理需要跨领域解决的复杂问题,并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企业经营运作之中,经常需要将大项目进行切割,通过项目管理,可大大地提高效率。
13、具备商务谈判的能力。管理者的世界是张谈判桌,谈判行为是一项很复杂的人类交际行为,它伴随着谈判者的言语互动、行为互动和心理互动等多方面、多维度的错综交往。通过商务谈判所获得的效益,都是企业的纯利润,谈判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个利润区。
关键词:晋商精神大学生创业
晋商精神
何谓晋商精神呢?晋商精神晋商精神就是:“振兴民族,忠义爱国;组帮结会,同舟共济;信誉至上,诚实守义;尊师重教,以人为本;勤奋谨慎,俭约自律;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晋商经商诚信故事
晋商经商诚信故事
晋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人群体之一,他们以经商诚信而闻名。
晋商进入商界的诚信故事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晋商刘仁先。
当时,刘仁先通过经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决定回乡投资兴办教育事业。
于是他在家乡修建了一所小学,聘请了优秀的教师来教育当地的孩子。
刘仁先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学校,表达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乡亲们的情谊。
这一举动不仅为刘仁先赢得了商业上的声誉,也为晋商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另一个著名的晋商经商诚信故事是关于晋商首富裴德兴的。
裴德兴是晋商中一个非常富有和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在商业上非常诚信,从不欺诈和剥削他人。
裴德兴经营着一家官窑瓷器的制作和销售公司,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他的瓷器制作技术精湛,品质稳定,深受顾客的青睐。
裴德兴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总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交货,在数量、质量和交货期上从不拖欠客户。
这种诚信经营的好习惯使得他的客户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与他合作,从而使得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财富不断积累。
这些晋商的经商诚信故事,成为了后来许多商人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诚信经营不仅让他们赢得了商业上的声誉,也使得晋商的商业帝国蒸蒸日上。
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
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晋商,泛指旧时的山西商人。
山西人自始善于经商,这在史书中屡有记载。
据《易系辞》记载,早在尧舜禹时代晋商就开始出现了。
据《国路晋语》记载,晋文公时,山西的榆次、安邑(今运城)就是有名的商业重镇;秦汉时代,山西的太原、平遥、汾阳、临汾、平陆等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市场;隋唐五代又出现了泽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商业城镇。
《马可波罗行记》载称,当时元朝的“太原到平阳(今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入明时,平阳、泽州(今长治、晋城)富豪甲天下。
尤其在明清以来五百年间,晋商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当时流传着“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说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1、群体精神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
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
如明代曲沃人李明性,青年时常感慨:“夫为弟子壮不能勤力,将坐而食父兄乎?”于是“挟资贾秦陇间”,由于他在商场上“精敏有心计”而致富,又“内行周慎,孝睦于父兄。
仲兄卒,无子,以己次子后之。
治家甚严,族子甲出钱收息过当,召而责之,手裂其券,自是举宗凛凛。
”明代襄陵人乔承统,“其父中盐卒于扬州,遂弃儒而贾。
内监杨某督鹾两淮,承统弟承经以事得罪杨某而逃亡,杨捕之急,承统挺身出就狱,所受之刑,五毒备至,终不言弟所在,且为行贿千金,得释。
弟归家,破析己财之半予之”。
介休冀氏马太夫人主持家政时,“族戚邻里之待以举火者,无虑数十百家,皆太夫人赞助成之”,“又待伙极厚,故人皆乐为尽力”。
祁县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把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映霞喻义让众兄弟团结互助。
关于晋商的书
关于晋商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晋商的书籍推荐:
1. 《晋商:中国商业文明研究》- 王劲松
这本书是对晋商的深入研究,涵盖了晋商的起源、发展、商业模式、文化传承等方面,并分析了晋商在中国商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晋商研究》- 冯兰
这本书是一部晋商的专题研究作品,涵盖了晋商的历史背景、商业模式、家族传承等方面,并结合大量实例和资料,展示了晋商的商业智慧和成就。
3. 《晋商丛书》- 王左民
这是一套以晋商为主题的系列图书,包括《晋商秘诀》、《晋商智慧》等多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晋商的商业经验、智慧和成功之道。
4. 《晋商品书》- 焦自平
这本书是晋商研究的经典之作,全面介绍了晋商的历史沿革、商业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并通过讲述晋商家族的典型故事,展现了晋商的商业智慧和价值观。
5. 《晋商传奇》- 罗志海
这本书主要以晋商家族为线索,讲述了晋商的发展历程、商业成就、家族传承等方面,并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人物故事,揭示了晋商的商业智慧和成功之道。
以上书籍都深入探讨了晋商的历史、商业模式、文化传承等方面,对于了解晋商及其在中国商业历史中的地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有关晋商的资料
有关晋商的资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商贸活动日益繁荣,而晋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商帮之一,至今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晋商起源于中国山西省,其商业版图遍及全国乃至海外,曾经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状态。
晋商以其诚实守信、慷慨豪爽的商业风格,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并为中国商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晋商的兴起主要与山西省的煤矿资源有关。
山西省是中国最早开发煤矿的地区之一,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商贸重镇之一。
晋商的祖先从事矿产开发和运输业,通过对煤炭、盐等资源的开采和交易赚取了第一桶金,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支庞大的商业势力。
晋商在商业活动中以“讲信誉”著称。
他们重视信用和诚信,一言九鼎,以此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一位晋商不仅要有商业头脑和技巧,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声誉。
晋商们懂得利用人脉资源,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晋商还以慷慨豪爽、乐善好施而著称。
在当时社会, 慷慨赠与财物被视为一种美德。
晋商大多富裕,愿意回报社会,赞助学校、修路办塘,舍粮施食。
他们的慷慨行为受到当地百姓的尊重和爱戴,也加强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
晋商在商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他们不仅在煤炭、盐业等传统行业有所建树,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外国商人进行交流并开辟海外市场。
晋商以其丰富的商业经验和良好的商誉,逐渐成为了中国商贸中的佼佼者。
晋商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发展军火、盐业等产业,并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时代的变迁,晋商的风光不再。
清朝末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动荡,晋商的繁荣生意开始走下坡路。
而20世纪初,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帝制被推翻,晋商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受到了冲击。
加上国内外形势变化,晋商走向没落,许多家族渐渐式微,不再具有昔日的影响力。
虽然晋商如今已经式微,但其不朽的商业精神依然影响着我们。
他们的诚信、慷慨和创新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晋商所创造的商业传统和商业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晋商研究报告
晋商商业研究报告总述:晋商发迹于明初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其发展主要依靠明初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商品经济的支持才有晋商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催生了晋商这个职业,而晋商在经商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构成了晋商文化的体系。
而晋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商帮文化和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
但是晋商的发展以及衰落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偶然,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晋商作为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其存在本身就是历史进步的反应,值得肯定。
随着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客观的环境下,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从传统的晋商文化中汲取符合现代商业发展的时代元素,以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论述(近二十年晋商研究简述以及史料研读的成果;晋商文化及其价值观;晋商文化的传承)一、综观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史料的研读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探晋商崛起、发展至衰败的原由。
张正明在其专著《晋商兴衰史》中对明清晋商的兴起中作了这样几点归纳:第一,明政府为北边各镇筹集军饷而推行开中制,为晋商兴起提供了契机;第二,西地中与北游牧民族地区物资交流要冲,晋商兴起的地理条件;第三,明代山西盐铁等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为晋商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第四,明代晋省南部地狭人稠,是晋人外出经商谋生的重要原因;第五,晋人勤俭、礼让、诚信的民风是晋商兴起的人文因素。
黄鉴晖也撰文论述了晋商兴起的原因,他认为,晋商兴盛的重要原因是山西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如盐铁业、丝棉织品生产业、烟草业的发展,为山西商人贩卖外出、开铺设店提供了条件。
渠绍淼在其《晋商兴盛溯源》中对晋商兴起的主客观因素作了分析,他特别强调了晋商对艰苦创业、崇尚信誉、捕捉商机、严于管理、商帮团结、应变图存的主观因素对晋商兴起的重要作用。
关于晋商衰败的原因,张正明在其《晋商与经营文化》中指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封建政府的腐败和内乱外患,封建政府肆意压榨,近代交通发展引起的贸易线路的改变诸方面是造成晋商衰落的客观因素;商依附于清廷,“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是其衰落的主观因素。
平遥的晋商故事
平遥的晋商故事
平遥是山西的一个古城,历史上一直是晋商的重要基地。
以下是关于平遥晋商的几个故事:
1、乔家第四位当家人乔致庸:乔家是晋商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乔致庸是乔家的第四位当家人。
他因为出色的商业头脑和经营能力,使得乔家的生意达到了巅峰。
他坚持“以德经商,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深得顾客和商界的信任。
2、旅蒙晋商王相卿:王相卿是平遥人,他是清朝晋商中著名的旅蒙商号“大盛魁”的创始人。
他因为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人称“王二疤子”。
他通过经营蒙古地区的贸易,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
3、渠家大院票号鼻祖雷履泰:雷履泰是平遥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的创始人。
他通过创新的经营方式,使得票号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他的成功也使得平遥的商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曹三喜独闯关东:曹三喜是平遥人,他是明清时期晋商中唯一一个从农民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
他独闯关东,获利甚丰,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他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带动了整个晋商的发展。
这些故事展示了晋商的智慧和拼搏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商业氛围和经济发展状况。
关于晋商精神的小故事
关于晋商精神的小故事
晋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群体,曾在明清时期创造了辉煌的商业传奇。
他们所秉持的精神理念,如诚信、勤奋、创新、团结,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以下是一个关于晋商精神的小故事。
故事标题:一碗诚信面
在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山西省某小镇上,有一位名叫王实的晋商。
他在镇上经营着一家面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其诚信经营,深受顾客喜爱。
这一天,一位穿着破旧的老人走进了王实的面馆,他颤抖着说:“老板,行行好,给我一碗面吧。
”王实见状,立刻让徒弟给老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老人吃完面条后,感激地说:“老板,我没有钱付账,但我有一把祖传的银锁,可以抵押给你。
”王实微笑着说:“老人家,你误会了,这碗面是我送给你的,不用付账。
”老人感动不已,连声道谢。
然而,在老人离开后不久,王实的徒弟发现那把银锁竟然是纯金的。
徒弟劝王实去追赶老人,把金锁换回来。
但王实坚决地说:“我们晋商以诚信为本,既然已经答应了老人家,就不能反悔。
这把金锁就当作我送给他的礼物吧。
”
不久后,这位老人的家人找到了王实的面馆,原来老人是附近村子的富户,因为患有老年痴呆症,才会流落至此。
他们感激王实的善举,不仅归还了金锁,还与王实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个故事传遍了整个小镇,王实的面馆生意越发兴隆。
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将晋商精神发扬光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晋商精神的核心,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晋商文化:成功之道
晋商文化:成功之道以下是国学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的晋商文化:成功之道,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www.)查看。
晋商文化:成功之道【一】心智素养人们把有文化素养的商人称为儒商,明清山西商人中有不少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从而对经商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形成了他们的新文化观。
一、儒贾相通观对于儒和贾,明清社会上的一般看法是“儒为名高,贾为厚利”,认为儒、贾追求目标不一。
但一些山西商人却提出了儒贾相通观,他们认为行贾也可习儒,儒可贾,贾可仕,仕可不失贾业。
例如,明代蒲州商人王瑶,就是“行货而教义,转输积而手不离简册”。
明代蒲州商人杨光博,“生而秀慧,有立志,幼治《周易》,日夜考考,用心甚苦,以家累不获卒业,然志在是也,虽挟资远游,所至必以篇简自随,遇贤嘉言则手录之,久久成帙,题之曰《日用录》。
”蒲州商人韩玻“尤好观古今书籍,故虽牵车服贾,能以心计通货贿而擅其盈,然必以义施,以廉受”。
蒲州人沈邦良“幼知学,进取甚锐,后以家务服贾,……放南帆扬越,西历关陇,乘时废居用,能拓产殖家,而所至必携《小学通鉴》,时诵习之,遇事辄有援证。
工楷书,喜为近体诗,盈于囊箧,其嗜好然也”。
清代蒲州人薛英贤“鬻烟纸于市,夜辄苦读”。
还有一位明代代州商人杨近泉,“独喜与士人游,更相过从,上下议论,其所厚善,至为具笔札费,后多举科第、仕显宦者。
于是江淮数千里间,皆籍籍重翁名。
无敢以贾目翁矣。
一日部使者视盐荚,有所咨问,诸贾人咸蓄缩不能应,翁前画便宜占对如响,诸贾人自谓不及翁才,因共推翁为盐荚祭酒”。
蒲州盐商展玉泉,捐数百金,得投归德商邱驿丞,对经营之沦盐,命其子掌之。
临行时,高兴地对其子说:“我仕矣,得间或视汝。
”展玉泉虽然花钱买了个小小驿丞,但受到了同业者的羡慕,他们“荣其贵而能仕,仕而不失其世业”。
河津贾人史记言,“寻至运城,为诸生所辱,归始发愤读书”,后竟然科举中万历年戊戌进士,知河南济源县。
此后,山西商人还在河东盐池为其子弟设立了运学,在两淮盐区其子弟独有商籍,而徽商无。
学习晋商文化的体会
学习晋商文化的体会晋商的辉煌刚过去不到百年,人们就对其知之甚少了。
甚至有人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
直至《乔家大院》的演出,人们才通过乔致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理解晋商的冲动。
是啊,人们对晋商的理解都是从电视开场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票号》再到《乔家大院》,人们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
作为一个有着各种梦想的人,我期待在研究晋商们的奋斗历程中能给自己些许启示。
我常想:生活中,有些地方是合适赏玩,而有些地方是合适发愣的。
在山西,这个孕育了晋商、写下了商业传奇的省份里,每一条街道,都应该合适呷茶遐想、驻足遐思的,最适宜温酒、促膝、席地而交谈。
在阳光温暖的午后,或是在夜空里升起清风明月的时候,行走在任何一座古城的街头上,似乎只要拐进某条小巷,走进某个院子,就仿佛扣开了岁月的重门,步入了历史的天空。
每一道门槛上的磨痕和屋檐上的沧桑,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温婉动人,或曲折回肠。
就在你发愣的时刻,冷不丁地便会有一个穿着长衫的身影,从深巷中走来,从历史中走来,穿行过车马喧杂的大街,突兀地映入眼帘,又攸忽地飘然而逝。
然而,循着山西商人的足迹,在地图上去寻找他们的曾经穿行到和曾经留下许多故事的地方时,才渐渐地滋生出许多崇敬,而且愈来愈强烈,愈来愈震撼。
在这块土地上,不仅能出陈永贵和大寨村,更能出雷履泰和日升昌、乔致庸和乔家大院。
直至近代,提起孔祥熙、霍英东的名字,相信人们一定又会浮想起许多商界的传奇。
人们常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中国看西安,五千中国看山西。
” 讲述山西的故事,就如翻开了一坛陈年老酒,醇香辛辣都能品出不同的风味。
道光四年〔1824 年〕,雷履泰在平遥创办了中国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在此后的一百余年间,票号就成了这座古城历史中最为厚实的一局部。
有关晋商的资料
有关晋商的资料
晋商是指明清时期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的山西商人群体,他们以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活动而闻名。
具体如下:
1. 历史背景:晋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晋商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两代,这一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
2. 主要业务:晋商的主要业务包括盐业和票号。
票号是晋商的一大创新,它类似于现代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存储、汇兑等服务。
3. 文化特点:晋商家族具有鲜明的商业烙印,他们在经商的同时,也注重家族的文化传承和教育。
晋商家族不同于一般的官绅家族,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也带动了家族的繁荣。
4. 建筑遗产:晋商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如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晋商的财富,也反映了当时的商业文化和社会风貌。
5. 史料研究:《晋商史料集成》是一部关于晋商历史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八十八册,内容丰富,包括合约、股票、兑换券、诉状、广告等零散资料,以及规章、著述等成册文献,为研究晋商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晋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商人群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商业实践、家族管理以及对后代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晋商兴起原因探析
晋商兴起原因探析自明代中叶起,晋商正式形成了一个商帮。
所谓商帮,就是以地邻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种商人集团。
它主要由有一定贸易自由的贩运商人组成。
明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与人说:“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结果是当时全国十七家列入,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两姓。
”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史料文献和实物佐证都能够说明至少在明朝中叶的嘉靖万历之时,晋商已经开始在经营范围和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崭露头角。
到了清代,晋商就进入了鼎盛时期,尤其在清代创立票号之后,商品经营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一度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
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晋商一直是地主制经济运转过程中的主体集团之一。
在重要商品的地域性买卖以及全国性商品运销、对外贸易、金融汇兑,乃至在政府军事物资供应、饷源以及财政支持等方面,晋商都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骄傲地以明清晋商而“自夸于世界人之前”。
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出发,探析晋商兴起的原因。
一、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优势是晋商成功的客观原因。
我国的农业经济生态区可以分为两大块。
从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冲,画一条东北-西南向的斜线,这条线的西北是游牧经济区域,而东南是中原汉族广大农业、手工业区域,它们是两类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两类农业生态系统分界线,在北方大体与长城平行。
而山西背靠蒙古草原,南接中州河南,右连陕西,左屏河北,位于这两种经济区域之间。
因此,山西就自然而然充当了促进相互联系和彼此互补的这一角色。
作为农耕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中原地区,自古需求游牧经济文化的某些补充。
比如游牧地区的特产马、羊、骆驼及皮毛、药材等,这是农耕生活所必不可少的。
因此,蒙古游牧地区对中原农耕社会和生活的补充是全面的,而非某一时、某一地、某一物的交换。
只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域,就存在着这种互补。
同样,中原先进的农耕社会对蒙古游牧地区在各个方面的“汉化”和补充性更强,也更全面。
关于晋商文化的古诗
关于晋商文化的古诗
以下是三条关于晋商文化的古诗的诗句及相关内容:
1. “晋商万里贩茶忙,风雨兼程走四方。
”出自民间流传。
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晋商不辞辛劳,奔波万里去贩卖茶叶的情景。
就像那时候的晋商们,不畏惧路途遥远和各种艰难险阻,一心只为了生意啊!例子:你想想,他们背着重重的货物,一步步前行,那是多么有毅力呀!这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2. “票号开基立世长,晋商智慧绽光芒。
”这也是民间对晋商的赞誉之词。
它强调了晋商开创票号这一伟大创举,展现了他们的非凡智慧。
你看,那票号的建立,可不就是晋商聪明才智的结晶嘛!例子:好比现在的一些创新企业,不也是靠着独特的智慧才发展起来的吗?晋商当年可不就是这样的厉害角色!
3. “诚信为本传千古,晋商精神永流芳。
”同样来自民间流传。
它突出了晋商以诚信作为根本,这种精神一直流传至今。
哎呀呀,诚信多重要啊,晋商就是靠着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例子:我们现在不也强调诚信吗,这不就是晋商精神的传承嘛,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吗?
我的观点结论:晋商文化真的是非常了不起,这些古诗诗句就是对他们的赞美和铭记,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和感受晋商文化的魅力啊!。
发扬晋商精神
发扬晋商精神,传承晋商文化精髓「摘要」晋商是指14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以擅长商业经营活动而著称于世的山西商人。
在明清时期,一代又一代山西商人,以敢为人先的商业胆识、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万里行贾,勤俭经商,在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经济环境中,建立起一种秩序井然、自由灵动的经济模式,形成了自身卓越不群的文化特色,涵育了深厚广博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晋商文化晋商精神现实意义一.晋商的来源及文化精神晋商是指14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以擅长商业经营活动而著称于世的山西商人。
在明清时期,一代又一代山西商人,以敢为人先的商业胆识、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万里行贾,勤俭经商,在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经济环境中,建立起一种秩序井然、自由灵动的经济模式,形成了自身卓越不群的文化特色,涵育了深厚广博的文化精神。
晋商的文化精神,作为晋商文化的深层结构与思想基础,是晋商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也是晋商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
具体来说,它包括如下内涵:1崇商重利的人生选择。
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而确立的价值体系中,商业及商人并不受人推崇。
士农工商四民序列的前后位置,反映出社会大众共同的重士轻商的人生观与价值追求。
而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更是为士人厘定了一条由学而仕的终南捷径。
相对于这条经千年积淀并被大多数读书人视为圭臬的光明大道,晋人弃儒离农从商的人生选择确实为另类。
他们认为:“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故利以义制,名经清修,各守其业,天之鉴也。
”由于这种观念上的独特与前瞻,晋人在行动上就显得坦荡而自信。
在长达500余年商业活动中,究竟有多少山西人涉身商场,今天已无法确切地统计,但在明清时期山西因商而富甲一方则是有史料依据的。
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就曾以“海内最富”四字来指称山西,咸丰初年山西晋中地区家产逾百万者多达数十家,时人估算其额过亿两,比清政府的国库库存量还多。
2.信义并举的道德构建。
诚信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晋商的商业活动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晋商关于和衷共济的故事
晋商关于和衷共济的故事晋商关于和衷共济的故事一、晋商的背景晋商是指古代中国北方的山西商人,他们是满族人和汉族人的混合。
与其他地区商人不同的是,晋商不仅是贸易商,同时拥有投资、筹集资金和提供信贷等多种经济作用。
二、晋商的起源晋商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晋商以马匹贸易为主要业务,与中原地区贸易频繁。
宋代的晋商则发展成为以盐业、丝绸业、商业银行为主的商业巨头。
三、晋商的和衷共济晋商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家族文化和信仰。
无论在商业或者是社会事务中,他们都非常相信团队精神和和衷共济的能力。
在晋商的传统文化中,他们不仅是商业上的伙伴,还是家族上的亲密关系。
家族头领为了维护家族的整体利益,也会在商业事务上实现和衷共济。
这种内部的合作让他们在商业上保持了稳定与强壮。
同时,晋商也非常注重互相之间的友谊和分享。
他们集中在中国北方,很多家族之间都互相认识,互相信任。
在生意场上,他们能够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进行和衷共济。
四、晋商智慧晋商有一种独特的智慧,他们会将商业和教育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文化和制度。
这种制度要建立在良好的品格和家族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包括首领与成员间的关系、规范商业行为的准则和教育后代的方式等。
晋商文化不仅注重个人财富的积累,更注重家族势力的传承。
他们注重商业技能和家族传统的传承,将家风家训作为重要的智慧和遗产,代代相传。
五、晋商的现代化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晋商的精神传统被重新审视和弘扬。
当今的晋商依然以和衷共济、良好的家族关系和卓越的商业战略来取得成功。
晋商企业现在已经多元化,包含了地产、煤炭、化工、医药等产业,而且依旧保持了晋商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总之,晋商用和衷共济的精神打造了一个颇为稳定的商业系统,并成功地传承了家族文化和精神,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承发扬晋商精神山西财经大学教授、晋商研究院院长崔满红在中国商业史上,晋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明清时代,晋商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执全国内外贸易之牛耳,引领了当时的商业革命。
有学者把“明清商业革命时代”称为“晋商时代”,并把晋商放在了世界近代商业文明史的演进中研究,认为晋商是山西的,也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
所以,我更主张用“中国晋商”来代替“山西晋商”“晋中晋商”这样的提法。
继承“晋商精神”构建价值体系在明清时代,中国晋商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在当时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精神,归之为“晋商精神”。
学界对晋商精神达成的共识,由晋商研究专家孔祥毅概述为: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艰苦卓绝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这种精神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晋商精神不仅是中国近代商人的一种优秀品质,也是中国商人的核心价值观。
今天的新晋商形象塑造工程正承接一个历史文化遗产,就是把历史上的中国晋商精神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结合起来,构建当代中国商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正是眼下新晋商形象塑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太原市为中国承担起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就是构建商业领域的社会价值标准,这项工作理应由晋商的发祥地山西或晋商之都太原来完成。
构建当代中国商人的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在于,是我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三十年后,在市场领域中出现了很多和人类生存、发展不和谐的因素,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社会价值判断标准。
人类是社会属性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经济行为也不例外。
每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可能获得爱,获得幸福,获得快乐,获得成功!怎样才能算真正的“爱”?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对利他”,而“相对利他”的基础就是我们要追寻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
约束社会人行为的所谓制度,应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类。
回溯历史,就会发现,最终真正起作用的其实不是有形的法律,而是无形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
法律只能“治表”,而只有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才能“治本”。
制定形象标准评选“新晋商”为了完成社会主义商人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受市委市政府委托,我和一些专家正在制定一个新晋商形象的评价标准,然后依据标准评选新晋商,最后,评选出来的人士将组建一个“新晋商联盟”。
新晋商形象评价标准将为当代企业和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经济行为提供一个基本道德标准。
这也是当代企业和企业家的经济行为“可以不高尚,但是不能无耻”的一个标准。
提出一个新晋商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业主、企业家,新晋商的形象也将明晰起来。
而对于“新晋商”这一称号,社会也将愿意接受,并把它作为一个经济领域道德层面的评价标准。
而作为晋商一脉相承的“新晋商”们,应该明白自己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把晋商精神植入自己的事业,把晋商精神变成自己的精神支柱,使晋商精神重新成为当代“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的精髓。
那么,对于社会上有些冠名“新晋商”的业主们,我们应该怎么看呢?“新晋商”的帽子不是随意可以戴的。
近几年,全国掀起了一场造“商”运动,只要赚了钱的,就被冠以“新某商”的称号。
但事实上,在造“商”的过程中,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功利主义,目的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和获取微薄的利益。
这种现象贻害多多,并不利于社会造就真正的当代商人阶层。
另一方面,很多人自称或者已经被社会上某些团体冠之以“新晋商”,相当一些人只能被称为“业主”的一个阶层,他们有产业,却不能称为现代企业,因为他们的“摊子”不具备现代企业的基本属性和要素;他们有钱,却不能称为现代企业家,因为他们有敏锐地把握机遇的灵气,却没有综合驾驭现代企业的能力。
有钱不会用钱,几乎成了共性。
甚至有些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们只有钱。
近几年媒体对这一阶层关注最多的是畸形消费、奢华生活,而这是最为社会所看低的。
山西的企业家还不能被称之为“新晋商”。
历史上的晋商是一个阶层,是一个群体,是一个企业与企业家一体化的社会群体,这个阶层和群体,展现了一种企业与企业家的人格,而现在的企业家还没有形成这样一个群体、阶层。
最根本的是,他们和他们的企业身上缺失“晋商精神”这个“商人人格”和“商人灵魂”。
这样评价他们,并没有任何贬低他们的意思。
并不否认,现在的业主,通过合法经营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他们应该都是个人道德高尚的商人,在将来,他们中会有很多人成长为“新晋商”之翘楚,引领“新晋商”之风骚。
发扬“晋商精神”业主需有“七气”“新晋商”要想再次缔造祖上之辉煌,成为引领中国当代商人精神之领袖,道虽很宽,路却很长。
“新晋商”需要把晋商精神融入自己的精神气质中,然后加以发扬,我认为,新晋商需要从本源做起,具备“七气”。
一是“开疆拓土之霸气”。
晋商是历史上走出去创业成功的典范。
在当代,“新晋商”最重要的也是要走出山西,投入全球化的社会产业大分工中去,在全球化的战略中构筑起“新晋商”的“茶马之路”。
二是“唯才是举之王气”。
晋商的王者之气,来自他的唯才是举。
山西基本完成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主,大部分缺乏现代企业家素质,要想尽快把自己变成现代企业家,应该把企业交给当代“雷履泰”,把企业和业主“东家”,变成“新晋商”。
三是“诚笃信义之豪气”。
诚信是晋商精神的灵魂。
在全球化的格局中与世界商人合作,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中打造自己的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造就“新晋商”的形象,需要有当代社会的诚信操守。
四是“敏锐机变之才气”。
当今世界国际市场就在自己家门口,缺少了“雷履泰”左右上海“三分天下”的睿智和机变的能力,是无法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格局中占领先机的。
机变能力,大局战略是当代企业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
五是“选贤任能之大气”。
回顾晋商,成也家族化,败也家族化。
山西的本土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化的,家族化管理是当代山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桎梏。
“新晋商”应汲取晋商的教训,打破家族化的经营理念,把企业交给“专家”治理。
六是“劳资分离之勇气”。
昔日的晋商已经在企业中实行了“顶身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避开家族化企业短命的风险,是几百年前晋商就证明的成功经验。
加上引入的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业主们照着规范的运作模式做就可以了。
七是“变银为票之灵气”。
在社会大转型中把握企业转型的机遇,是雷履泰们成就伟业的商业灵气和智慧所在。
号准时代的脉搏,带领自己的企业成功转型,需要当代企业家们的大智慧和绝顶灵气。
建设晋商之都政府应该做什么晋商之都该如何建设?一句话,两个方面,即为太原市的企业发展和企业家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曾接触过一些企业家,企业家抱怨说,他们为山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社会,包括政府并没有把尊重企业、尊重纳税人作为基本理念。
完善企业的生存环境,是政府要做的头等大事。
对于企业来说,太原的投资环境比以往好了很多,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政府什么时候把“我们的事业是企业”的理念融入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具体到每一项措施,让企业感受到全社会是把支持企业当成头等大事时,太原的晋商之都建设才真正有了成效。
当年晋中把晋商遗留的物质财富做成了一个产业,希望太原市政府把为企业、企业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做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如果塑造新晋商形象工程,打造晋商之都的理想能实现,大太原经济圈在不久的将来将真正崛起一支雄踞天下的“新晋商”。
执笔/贾尚志摄影/杨斌呼唤晋商精神《人民法院报》杨宜中最早让乔家大院声名鹊起的是导演张艺谋,早年他在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就被乔家大院的气魄所吸引,选它做了实景拍摄场地,通过张艺谋的电影,乔家大院第一次为人们所广泛了解。
但这种了解似乎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
15年过去了,真正让世人领略到乔家大院深邃内涵的当数著名女导演胡玫。
她历时半年之久拍摄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晋商文化的浓厚兴趣。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以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为背景,讲述的是祁县乔家堡著名商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怀抱以商救民、以商报国的梦想,为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宏愿,历经艰辛,终于早于外国银行进入之前就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愿,使中国商业自此有条件进入以信贷为基础的现代金融环境,为民族商业建树了不朽的功勋。
女导演胡玫直言,她拍这么一部电视剧并不是仅仅要讲述一代晋商的发展史,而是想让人明白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诚信”二字,这也是现在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
该剧贯穿始终的正是这种诚实守信、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
就拿乔致庸和牧民做生意这一节说吧。
乔致庸从恰克图返回,经过蒙古草原,把货卖给牧民们,许多没有银子的牧民要用一匹马或几头羊换他们的一尺布。
对商人来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但乔致庸却“该多少价算多少价”,这样一来,牧民们以他们意想不到的实惠价格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与此同时,乔家“公平交易,让利于民”的信誉也在牧民们心中扎下了根。
据有关资料记载,乔家最鼎盛的时候,家产已经达到了3000万两白银,而清政府那时候一年的税收也不过才700万两而已。
即使就是这样,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乔致庸也没有光想着自己,他让管家翻出旧账,专门查找在自己父辈和大哥致广经营家业时欠下别人或相与的账,不论多少,一律清偿。
多家债主早已不在人世,但乔致庸仍然指派家人尽最大努力设法找到其后人,把钱还给人家。
还是这位乔致庸,到南方贩茶时让人把一斤重的茶块都做成了一斤一两,为的是长途颠簸万一有损耗,辜负了投资者对自己的信任时好有最好的补救。
真是宁愿自己受损,也不愿别人因为自己而吃亏,乔致庸把人世间的诚信讲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除了诚信,该剧还展现了一种以人为本、胸怀天下的儒商情怀。
包头复字号的小伙计马荀要辞职,乔致庸弄清原委后,决定从此把伙计和掌柜的相提并论,每人顶一份身股。
这就如同我们今天的股份制公司,打杂跑腿的小伙计们从此也成了股东,这在当时恐怕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明知占有自己家股份的人多了,自己的收入就减少了,可乔致庸仍然决然地这么做,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当时是多么难能可贵。
看到战乱使南北方的茶路与绸路中断,乔致庸挺身而出,穿越九死一生的险境,终于为那些以茶绸为生的百姓和商户打通了生活之路。
当茶农们考虑到乔致庸顶着掉脑袋的危险不远千里来贩自己的茶,决定收以往三分之一的价钱时,乔致庸没有考虑自己能多赚钱的问题,他想的是这么多的茶农已经连续多年因为卖不出茶而穷困潦倒,于是他不但没有压价收购,还把带来的银子全都买了积压的茶。
大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商情怀。
靠诚信仁义获利,依守法公平赚钱。
这是纵横天下五百年、跨越欧亚九万里的晋商的成功之本,值得后人永远研读。
他们以义制利、勇于开拓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