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讲解及练习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1课时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1课时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任务2 无菌操作
活动2 明确消毒的原理和方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请观看疫情期间,护士在离开病区后进行自我清洁的视频,以及普通人对食物、快递的外包装和电梯的墙壁等外表面、空气进行消毒的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对食物、快递的外包装和电梯的墙壁等外表面、空气进行消毒分别用什么方法?
1.培养物、纯培养物与纯培养的概念
项目
概念
培养物
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
纯培养物
由⑫__________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
纯培养
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
2.过程制备培养基(配制培养基→⑬______→倒平板)→⑭______→分离→培养。
单一个体
灭菌
接种
3.酵母菌的纯培养
归纳总结
营养物质
定义
作用
主要来源
氮源
凡能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无机氮源: 、 、铵盐等;有机氮源:尿素、蛋白胨等
生长因子
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
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续表
营养物质
定义
作用
主要来源


是良好的溶剂,参与化学反应
培养基、空气、代谢产物
纯培养的原理
由⑮__________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⑯__________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纯培养方法
⑰____________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纯培养过程
制备培养基
⑱____________→灭菌→⑲________
接种和分离酵母菌
用⑳__________法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酵母菌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必记知识点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必记知识点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案说课讲解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案说课讲解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案说课讲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十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微生物的培养基制备、接种方法、培养条件及其观察;微生物在食品制作、环境保护、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及培养条件的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接种针、消毒棉球、实验室用具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操作手册、实验记录表、微生物图片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食品腐败、疾病传播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介绍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微生物培养实验,包括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步骤。

4. 观察与记录:学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条件3. 微生物的应用:食品制作、环境保护、疾病治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微生物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答案: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良好,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解析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1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难点精讲】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无菌技术例题:(2018·全国Ⅱ,37)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________,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__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2)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3)破坏DNA结构消毒液(4)氯气(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解析】(1)干热灭菌是指将物品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 ℃条件下加热1~2 h。

耐高温、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

(2)巴氏消毒法是在70~75 ℃条件下煮30 min或在80 ℃条件下煮15 min,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在使用前,可以用紫外线照射30 min,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溶液等消毒液,可以强化消毒效果。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6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训练含解析新人教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6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训练含解析新人教

第36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无菌技术1,52.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2,3,4,63.微生物的筛选和计数74.综合考查81.(2019·河北衡水月考)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

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 000个。

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分析回答:(1)图中步骤①称为 消毒法。

步骤②是 。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

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 。

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 附近进行。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 同时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

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 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 个/mL。

牛奶稀释倍数102103104平板1菌落数87101平板2菌落数83121平板3菌落数85100解析:(1)80 ℃恒温水浴15 min是巴氏消毒法,步骤②是进行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③是接种,因为需要计数,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是涂布器;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87+83+85)÷3×102=8 500(个)。

答案:(1)巴氏 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2)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B 酒精灯火焰(3)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 102 8 5002.(2014·全国Ⅰ卷)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 R)时,C 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和微型原生动物等。

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和应用价值,因此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成为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总结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一、微生物培养的基本原理1. 培养基选择: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常见的培养基有富营养基、简单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不同生理功能的专门培养基。

2. 培养条件:微生物培养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pH值,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微生物培养方法1. 素养平板法:将微生物悬液均匀地涂抹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单个菌落的形态和数量,从而进行纯化分离。

2. 液体培养:将微生物悬液加入到培养基中,静置或振荡培养,用于观察微生物在液体中的生长和代谢特性。

3. 发酵法: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提供适宜的滋养物质,使微生物产生有用的代谢产物,如乳酸、酒精和抗生素等。

三、微生物应用领域1. 医学上的应用:微生物在药物生产、抗菌素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工业上的应用:微生物在发酵工业、食品加工、环境保护和生产化工产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3. 农业上的应用: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转基因作物技术的发展,使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土壤修复、水质净化、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能源生产等环境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微生物应用的新趋势1. 微生物资源的发掘:利用微生物多样性资源,寻求更多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以发展新型微生物产品或提高传统微生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的功能基因,探索其在代谢途径、抗性机制和生态适应的规律,为微生物工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3.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发展生物防治、生物修复和生物能源等新技术。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答案)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答案)

课题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一、培养基(1)培养基成分必须添加: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根据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又称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1.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有( )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2.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4.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能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5.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2)培养基的分类A.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B.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目的微生物生长鉴定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形成特殊的特征通用培养基:所有微生物都能生长C.根据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7.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①尿素②有机氮化物③无机盐④有机碳化物⑤水⑥无机碳化物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8.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和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和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和应用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元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为制成固体培养基往往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答案】B【解析】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有的还有生长因子,以CO2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还必须提供氮源、水、无机盐。

【详解】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A正确;B、该碳源是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B错误;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正确;D、琼脂的作用是在固体及半固体培养基中充当凝固剂,D正确。

故选B。

2.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错误的是()①干热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③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④涂布平板时所用的涂布器需酒精浸泡后灼烧灭菌⑤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⑥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A.①②⑤B.②④C.①③⑥D.④⑥【答案】C【解析】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等。

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和用(含解析)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和用(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71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组成: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3)种类: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2.无菌技术(1)含义: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2)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3)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连线)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①操作步骤→→→→②倒平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a.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正确的倒平板操作流程:丙→乙→甲→丁。

b.甲、乙、丙中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

c.丁中的操作需要等待平板冷却凝固才能进行。

(2)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①纯化培养原理:想方设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②纯化大肠杆菌的关键步骤是接种。

③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a.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b.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系列稀释操作(如图所示):涂布平板操作(如图所示):(3)菌种的保存方法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原理: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3)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

5.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①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33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解析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33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解析

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C)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菌落数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解析]当两个或多个活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计数,密度过大会使计数结果偏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至少涂布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取其平均值计数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2.下列是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是(C)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

1 mL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解析]在分离土壤中某细菌时,应先选取土样(10 g),然后加无菌水获得土壤浸出液,并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最后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和计数.3.(2019·甘肃武威十八中高三月考)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B)A.在配制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维生素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解析]培养基除需要满足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几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A 正确;B错误;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C正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D正确.4.(2020·北京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D)A.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解析]常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液体培养基无法分离,A错误;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前进行,B错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法直接计数单个菌落数,C错误;平板倒置是避免冷凝的液体掉到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D正确.5.(2018·上海高三)下表是培养某种细菌的培养基。

第38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

第38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

第38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基础巩固1.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2.2013·屯溪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3.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C.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位置是随机的D.在挑取菌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4.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有()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利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鉴定时,加入刚果红可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细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比实际值高B.比实际值低C.和实际值一致D.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能力提升7.[2012·上海联考] 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_。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和__________________,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__________左右,在__________附近操作。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发酵工程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即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

(P9)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要求:(1)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培养基)。

(2)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无菌技术)。

(P9)(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P9)2.培养基作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P9)3.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分类)(P9)(1)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如琼脂),呈液体状态。

用途:扩大培养获得大量菌种、常用于工业生产。

(2)固体培养基:含凝固剂(如琼脂),呈固体状态。

用途:分离、计数、鉴定等。

拓展了解:培养基的分类(按照化学成分分类)(1)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用途:工业生产。

(2)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

用途:分类、鉴定。

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用途分类)(1)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用途: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

(2)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用途:鉴别不同种类微生物。

4.怎样将液体培养基制成固体培养基?加入适量琼脂。

(P9)5.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琼脂固体培养基。

(P9)6.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菌落。

(P9)7.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的需求。

(P10)质,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8.碳源:(1)概念: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2)分类:无机碳源,如CO2、CO32-、HCO3-等。

有机氮源,如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等。

(3)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添加无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自养微生物;添加有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异养微生物。

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图形解说知识点

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图形解说知识点

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图形解说知识点3.掌握控制杂菌的措施(1)通过发酵条件控制杂菌①无氧发酵时的无氧环境可以抑制好氧菌。

②乳酸菌发酵、酒精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抑制杂菌繁殖。

(2)利用盐控制杂菌:如腐乳的制作。

(3)利用酒精控制杂菌:如果酒、腐乳的制作。

(4)利用香辛料控制杂菌:如腐乳、泡菜的制作。

4.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操作技术5.培养基制备与微生物纯化技术6.掌握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的两个实例(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①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

②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

③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④鉴定方法:用含酚红指示剂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说明该菌能分解尿素。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①原理②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基→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a.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有时需要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选择对象在样液中的浓度,以确保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别时确实能得到所需菌种。

b.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7.有关选择培养基作用原理的3个易错点(1)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例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里的“加入”是在主要营养成分完备的基础上进行的。

(2)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出固氮微生物;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时,可以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3)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例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下培养,可以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培养基的分类、组成、功能及配制。

2、掌握无菌技术的内容和无菌操作技术。

3、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4、掌握分离、纯化特定微生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掌握从土壤中分理处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技术的操作过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①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

如培养基可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生产用培养则可加入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培养基必须加入已知化学成分的物质。

②营养要协调。

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③pH要适宜。

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

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生长的最适pH分别为:6.5~7.5、7.5~8.5和5.0~6.0。

(2)培养基的种类和用途(3)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应用实例(4)培养基中的营养要素要点诠释:①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

②对异养微生物来说。

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

③有些培养基不需要添加生长因子,生物自己能合成;而绝大多数微生物培养需要加入生长因子,原因是它们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

2、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概念在微生物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其主要技术是无菌操作。

无菌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物理、化学的手段,防止实验室培养物被外来微生物污染,保持微生物的纯培养的技术,其中包括在微生物的分离、转接、保存等过程中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手段。

无菌技术主要围绕如何避免杂菌污染展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手和衣着,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或接种箱内进行。

④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其他物品相接触。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方法见下表:注意:灭菌所依据的原理基本上都是使菌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3)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①煮沸消毒法:在100℃煮沸5 min~6 min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②巴氏消毒法:在70℃~75℃煮30 min或在80℃煮15 min。

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③化学药剂消毒: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

④紫外线消毒。

要点二、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及纯化大肠杆菌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1)培养基需冷却至50℃左右时开始倒平板①原因:琼脂是一种多糖,在98℃以上熔化,在44℃以下凝固,倒平板时高于50℃则会烫手,低于50℃时若不能及时操作,琼脂会凝固。

②估计培养基温度的方法:培养基从灭菌锅中取出冷却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感觉上以刚不烫手为准。

(2)平板倒置原因:平板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培养基表面的温度也较高,平板倒置后,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注意事项:倒平板时不要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否则此培养基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

2.纯化大肠杆菌可以选用下述方法,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纯化大肠杆菌。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如图所示)。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培养基表面平行或分区划线划线时要注意:①几次灼烧接种环及目的:a.取菌种之前灼烧的目的: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

b.每次划线之前灼烧的目的: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

c.划线结束灼烧的目的: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从第二次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的操作比较复杂,且各个细节均需保证“无菌”,应特别注意:①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

②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

③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使用。

要点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 实验原理(1)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尿素分解菌;有些微生物能产生并分泌脲酶,降解环境中的尿素做为其生长的氮源。

(2)尿素分解菌的鉴定——酸碱指示剂法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被添加到了培养基中,其变色范围是pH6.4~8.2,在酸性情况下呈黄色,碱性情况下呈红色(3)液体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微生物活菌数目 2.培养基LB 全营养细菌培养基配方: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琼脂糖 尿素培养基配方:葡萄糖、NaCl 、K 2HPO 4 、尿素、琼脂糖、酚红要点诠释:琼脂糖和琼脂一样都是作为凝固剂来使用的,不要误以为是和葡萄糖一样提供碳源的。

只是因为琼脂里还含有含氮的物质会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

3.实验流程要点四、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纤维素1x C C +−−−−−→酶酶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葡萄糖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由三种酶组成:C 1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只有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才能被彻底水解成葡萄糖。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原理纤维素+刚果红→红色复合物,刚果红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2)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设计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类型一:培养基的配制和微生物的营养例1、(2014 全国大纲卷)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答案】C【解析】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除去代谢产物,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大肠杆菌的生长环境不断恶化,生存阻力增大,因此种群数量达到稳定期后会出现衰亡期,故甲图对应②,反之丙图则对应①;若培养基里加入葡萄糖和乳糖,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以后,大肠杆菌会经过短期的调整,诱导合成乳糖苷酶,接着继续分解利用乳糖,最后衰亡,因此乙图对应③,故选C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实验。

【举一反三】:【变式一】(2015 江苏卷)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 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答案】D【解析】高压灭菌加热后,先切断电源,使灭菌锅温度降至100摄氏度以下,压力表的指针归零,再打开锅盖,A错误。

倒平板时,培养皿打开缝隙即可,不能完全打开,B错误。

接种环需冷却后再挑取菌落,C错误。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类型二:无菌操作技术和接种技术例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 D.接种针、手、高压锅【答案】C【解析】高压蒸汽灭菌锅是灭菌的一个设备,通常用于培养基的灭菌。

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

火焰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包括消毒和灭菌两大类,分别又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无菌技术的掌握。

【举一反三】:【变式一】下列操作与灭菌无关的是()A.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C.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D.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答案】C【变式二】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答案】A【变式三】关于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针、培养皿,在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在培养箱中【答案】D【解析】在平板划线时,已灭过菌的接种针在每次划线后,都必须用灼烧灭菌法灭菌,以防杂菌污染,A错;盛有菌种的试管在打开或重新塞棉塞前,都需通过火焰灼烧灭菌,B错;在划线过程中,培养皿盖应打开一条缝隙,进行接种,接种完毕后,迅速盖上培养皿盖,以防止杂菌污染,C错;平板凝固后,须将平板倒置。

类型三: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例3、探究如何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与计数。

实验原理农田的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

将用表层土壤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无氮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生长繁殖。

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

材料用具农田的表层土壤、无氮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盛9 mL无菌水的大试管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