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处理原矿200万铁矿选矿厂项目环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处理原矿200万铁矿选矿厂项目环评
报告
目录
前言1 1总则5
1.1评价目的5 1.2编制依据6 1.3评价标准7 1.4评价工作等级11 1.5评价范围12 1.6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目标12 1.7评价工作重点13
2工程概况15
2.1工程概述15 2.2选矿工艺介绍16 2.3设施及设备20 2.4物料、能源消耗22
3工程分析24
3.1产污环节分析24 3.2污染物种类及产生量25 3.3物料平衡分析28 3.4水平衡分析28
4工程建设地区的环境概况29
4.1自然环境概况29 4.2社会环境概况33
5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35
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35 5.2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8 5.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0 5.4生态环境现状42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3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3 6.2运营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44 6.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0 6.4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 6.5运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65 6.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68
7污染防治措施72
7.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及分析72 7.2废水治理措施及分析73 7.3噪声治理措施及分析74 7.4废渣治理措施及分析74
8厂址合理性分析76
8.1厂址比选分析76 8.2拟建厂址合理性分析78
9清洁生产与污染物总量控制81
9.1清洁生产81 9.2污染物总量控制85
10风险评价86
10.1风险因素分析86 10.2风险源分析86 10.2风险防范措施89
11建设项目“三效”分析92
11.1社会效益分析92 11.2经济效益分析92
11.3环境效益分析93
1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95
12.1环境管理95 12.2对选矿厂的监测计划97
13公众参与98
13.1公众参与的目的、形式和内容98 13.2调查结果和建议99 13.3结论102
*14水土保持评价104
14.1厂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104 14.2工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分析104 14.3水土流失防治方案106
15评价结论108
15.1工程分析结论108 15.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09 15.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10 15.4厂区选址合理性评价结论113 15.5其它评价结论113 15.6综合评价结论114
附件一:本项目环评委托书
附件二:建设方与克州水管处签订的用水协议书
附件三: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关于亚星矿产资源集团选矿厂工程设计尾矿库服务年限问题的函
前言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
部,辖3县1市。阿图什市是克州首府,城市人口约5万人。拟建项目厂址行政区划属阿图什市。
拟建项目为新疆克州亚星矿产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切列克其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使用磁选工艺对铁矿石进行加工,设计年处理原矿200万t,生产铁精矿114.12万t/a。拟建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当地矿产经济发展,加深、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选矿厂前期工作已经开展,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新疆克州亚星矿产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我们组织项目组成员首先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有关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基础资料,随后对项目区及其周围区域的大气、水、生态环境及声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在此工作基础上,按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总则
1.1评价目的
①本评价通过对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环境质量现状了解、调查和监测,取得拟建项目区的背景资料,分析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②分析拟建项目建设期、营运期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等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③根据项目污染特征和相关的行业管理规定分析厂址选择、厂区平面布置及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④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分析设计中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建设项目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的基础上,论证其环境、经济、社会效益三效益的协调性;
⑤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明确的评价结论,并提出控制、减缓污染影响和防范环境破坏的对策与建议,反馈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
⑥建立“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的目标体系,为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8.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12)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1.2.2技术规范
(1) 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97);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8)《关于加强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