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案设计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案第1 篇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
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一、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9加几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
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以内加减法的秘诀
以内加减法的秘诀儿童数学手指块算 20以内的加减法Ku62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学前班的宝宝】,怎样能算得快,有简单。
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1、11-20的数可以和孩子玩猜数游戏。
用3种方式描述数:1)个位是2,十位是1 。
2)1个十,5个一。
3)比11大,比13小。
用这些方式描述数,让孩子猜,或者反过来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练。
2、用计数器拨数。
家长说数,孩子拨数。
边拨边说数的组成。
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3、熟练背诵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口诀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九二11 八三11 七四11 六五11九三12 八四12 七五12 两个六12九四13 八五13 七六13九五14 八六14 两个七14九六15 八七15九七16 两个八16九八17两个九18(不用九九18,而用两个九18,同乘法口诀统一起来)注:1、前面两个汉字是加数,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和,这样可以分清哪是加数,哪是和;2、加法口诀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如九三12〉乘法口诀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如三九二十七〉;3、口算达到熟练的程度,不要让孩子数指头,或者固定一个加数往上数数,这样孩子习惯了很不好改。
10以内的加法口诀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诀就是背诵,背诵,背诵。
熟能生巧再配合一些规律的讲解,这样孩子的计算能力才能提高。
4、背诵时间可以随机,不一定非要拿出大块时间来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路上就可以背。
5、每天一定要坚持出口算练习,一天30道题。
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
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
”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例如:17-9=()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评课稿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评课稿
韩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有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韩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韩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
(一)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
因为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在“做数学”中理解数的组成。
(二)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
重组。
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培养幼儿对数学加法的兴趣,以及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数学符号:加号“+”、等于号“=”。
二、教学重点1.学习不进位加法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考虑到幼儿还不具备使用抽象符号进行运算的能力,如何使幼儿理解不进位加法。
2.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以便更好地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什么是不进位加法,为幼儿打好基础,让他们对不进位加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如果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可以对比两者的区别。
2.探究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不进位加法,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讲解和示范,“不进位”指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不进位加法。
说到底,“不进位”是指两数相加的结果在个位数以下时,不需要进位。
3.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让幼儿尝试使用不进位加法的方法计算;教师通过练习,反复强调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计算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并鼓励幼儿反复练习和尝试计算,以增强其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能力和信心。
4.巩固为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园内外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通过示范加法,然后让幼儿尝试自己计算,以此帮助幼儿加强理解并巩固不进位加法的方法。
5.扩展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强的算术游戏增加幼儿对不进位加法的掌握和兴趣。
六、教学反思不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大量使用。
如何使幼儿理解这个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幼儿进行认真细致的引导和解释,注重幼儿思维的启发和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不进位加法的知识,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数学教育创意:不进位加法教案
幼儿数学教育创意:不进位加法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要了。
幼儿数学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不进位加法是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基础知识,对幼儿的数学素养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会介绍一个针对幼儿不进位加法教学的创意教案。
这个教案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不进位加法。
一、不进位加法是什么?不进位加法是整数加法运算中一种较为基础的运算方式。
当两个整数相加的个位数之和小于10时,它们的和就是这两个个位数之和。
当两个整数相加的个位数之和大于等于10时,需要进位。
进位就是指将十位上的数字加1。
不进位加法就是两个整数相加时,只考虑它们的个位数相加,不考虑产生的进位。
不进位加法运算的结果可能会小于10,但是它的结果一定不会产生进位。
二、不进位加法教学的创意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不进位加法的教学,使幼儿能够正确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以及掌握基本的不进位加法运算技巧,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活动设计:(1)教师出示几个数字组合,幼儿通过一起发现、研究和思考得出这些数字的不进位加法答案,进行讨论并互相交流思考。
(2)让幼儿们自己举例检验不进位加法的正确性,并帮助他们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基本技能。
(3)引导和鼓励幼儿在小组内互动合作,共同参与到数字游戏和数学运算中来。
(4)让幼儿用不同的数字组合实际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到不进位加法的优势和实用性。
3.教学要点:(1)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和运算符的不同组合,掌握不进位加法运算技巧。
(2)教师要听取幼儿的解答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3)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效果(1)教学后,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用不进位加法较熟练地解决问题。
(2)教学后,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加强,可以更好地解决数学运算中的难题。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1课时优秀课件
17-5=
13-3=
43;16=19 11+7=18
15-4= 11 19-4= 15 16-4= 12
小结
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加。 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减。 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加减。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
2 想一想,算一算
小明先摆了15根小棒, 送给小红2根小棒。 小明还剩多少根小棒?
列出算式:
15 – 2 =
怎样计算呢?
用 小 棒 表 示
5-2=3 10+3=13
用 算 珠 表 示
十个 位位
从15往前数二 个数,14、13。
还可以怎 样计算呢?
减法各部分名称
15 – 2 = 13
被减数 减数 差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1课时
看谁算得快!
3+2= 4 10+5=15 7+2= 9 4+3= 7
8+10=18 6-5= 1
5-2= 3 4+2= 6
1 摆一摆,算一算
小明先摆了13根小棒, 又摆了2根小棒。 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列出算式:
13 + 2 =
怎样计算呢?
用小棒表示
3+2=5 10+5=15
用 算 珠 表 示
十个
位位
13,接着数 14,15。
还可以怎 样计算呢?
加法各部分名称
13 + 2 = 15
加数 加数 和
14+3= 13+5=
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加。
谁最棒! 14+3= 17
11+8= 19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活动目标: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活动重点: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难点:正确进行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准备:情境图,计算棒。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计算棒。
)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我拿了多少根计算棒?(10根。
)教师:现在小朋友们请看,我把这10根计算棒捆成一捆,一捆就是10个。
二、探索新知1.十加几(1)教师出示一束有10朵花的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请说一说这一束花中有几朵?(10朵。
)教师再出示一张有5朵花的图片。
教师:这张图上有几朵花?(5朵。
)两张图上一共有几朵花?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幼儿列出算式。
(2)教师再出示图片,图片上第一排站了10位小朋友,第二排站了3位小朋友。
请小朋友列出算式,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3)请幼儿观察教材第46页的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每一捆有几根小棍?(10根。
)教师:10根小棍再加2根小棍是多少根小棍呢?(12根。
)教师:10根小棍再加3根小棍是多少根小棍呢?(13根。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十几加几就等于十几。
教师:有两捆小棍怎么算呢?两捆小棍是多少?请你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
幼儿:每一捆小棍是10根,两个十是20。
(4)请小朋友们完成“做一做”。
教师:1捆小棍加上6根小棍是多少根小棍?1捆小棍加上7根小棍是多少根小棍?把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方块中。
2.十几加几(1)教师:小黑兔和小白兔采蘑菇,小黑兔采了13个蘑菇,小白兔采了2个蘑菇,小黑兔和小白兔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2)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3+2”怎样算,我们先用计算棒摆一摆,请小朋友们先拿出13根计算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根计算棒摆在桌子上,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根。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 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2. 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运算;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3. 相关练习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 提问:当我们进行加法运算时,如果两个数的和超过了10,会发生什么?如果进行减法运算时,被减数小于减数,会发生什么?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如果两个数的和不超过10,我们不需要进位,这就是不进位加法;2. 讲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果被减数大于或等于减数,我们不需要退位,这就是不退位减法;3. 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三、运算方法讲解(10分钟)1. 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将两个数相加,如果和不超过10,直接写出结果;如果和超过10,只保留个位数,十位数进位;2. 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将两个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大于或等于减数,直接写出结果;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借位,然后进行减法运算;3.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这两种运算方法。
四、练习题(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 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理解;2. 强调这两种运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3.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进位加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进位加法》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程是针对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
本节课程将实在实践“不进位加法”的学习,以提升幼儿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本领。
二、教学目标1. 学习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和方法。
2. 把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式。
3. 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本领。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
2. 黑板、笔、练习册。
3. 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1. 老师简单介绍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和方法。
同学可以理解不进位加法是不考虑进位,只计算个位数上的数值。
例如:18 + 12,则先算各位数相加如:8+2=10,再算十位数:1+1=2,因此18+12=30、2. 带着同学完成一个加法练习,通过实际的运算过程加深同学的认得。
例如:32 + 28 = 60、3. 老师分发数字卡片和练习册,要求同学在练习册上写下十道不进位加法的题目,并要求同学在黑板前依次公布答案,同时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添同学的喜好,提升同学的思维。
4. 辅导与引导。
在同学完成练习后,老师将有一部分同学的练习提起来逐一矫正,让同学在实际操作中把握正确方法,确保同学没有把握不进位加法出错的习惯。
5. 评估。
老师出5道不进位加法的题目,要求同学在1分钟内完成,评估同学的计算速度,是否把握不进位加法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经过本次教学,大部分同学已经把握了不进位加法,并且在计算速度和精准度上有所提高。
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把握不好不进位加减法,老师要加强个别教学和矫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方法。
2.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孩子简单显现马虎的错误,而且集中在一起时个别孩子常常干扰其他孩子。
这也是老师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 下一步教学计划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是应用不进位加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价格、调配物品以及对同学进行进一步的错误矫正和个别教学。
另外,还要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和合作,让家长布置孩子完成更多的练习来加强孩子的计算本领。
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打印
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打印1. 简介20以内不进位加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基础知识之一,掌握了这一项基础技能,对学生之后学习数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给学生提供一些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来练习,对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都非常有益。
本文将提供一些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并附上打印模板,供教师或家长使用。
2. 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示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算术能力,我们提供以下的算式题示例:1) 7 + 5 =2) 12 + 4 =3) 16 + 3 =4) 9 + 8 =5) 18 + 2 =3. 打印模板为了便于教师或家长使用,以下提供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的打印模板:---------------------------------------------------------------| 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 | ---------------------------------------------------------------1) 7 + 5 =2) 12 + 4 =3) 16 + 3 =4) 9 + 8 =5) 18 + 2 =---------------------------------------------------------------4. 如何使用打印模板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印适量的算式题,并将其分发给学生。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练习,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能力。
5. 注意事项在使用20以内不进位加法算式题的打印模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a) 确保打印清晰:打印时选择高质量打印机,保证打印出来的算式题清晰可见;b) 涂改规范:学生在做题时如有涂改,应该保持规范,以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c) 检查和订正:学生做完题目后,应当仔细检查答案,如有错漏,及时订正。
6. 总结20以内不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技能以及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有重要意义。
《20 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20 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 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列式计算。
2、教学难点(1)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以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计数器、小棒等教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兔子采蘑菇,小兔子采了 8 个蘑菇,兔妈妈采了5 个蘑菇,引导学生思考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从而引出加法运算。
(二)讲授新课1、不进位加法(1)利用小棒直观演示 8 + 5 的计算过程,先摆 8 根小棒,再摆 5 根小棒,合在一起是 13 根。
(2)在计数器上拨珠,先在个位上拨 8 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 5个珠子,个位满 10 向十位进 1。
(3)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
2、不退位减法(1)以小朋友分糖果为例,有 15 颗糖果,分给小朋友 3 颗,还剩多少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5 3。
(2)用小棒演示 15 3 的计算过程,从 15 根小棒中拿走 3 根,剩下 12 根。
(3)在计数器上拨珠,先在十位上拨 1 个珠子,个位上拨 5 个珠子,减去 3 个珠子,个位上还剩 2 个珠子,十位不变。
(4)总结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3、进位加法(1)以 9 + 6 为例,引导学生思考 9 再加上几就是 10,把 6 分成1 和 5,先算 9 + 1 = 10,再算 10 + 5 = 15。
(2)强调进位的概念,个位相加满 10 向十位进 1。
4、退位减法(1)以 13 5 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个位上 3 不够减 5 怎么办,从十位借 1 当 10,10 5 = 5,5 + 3 = 8。
小学数学《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我所教学的内容是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竖式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了竖式加法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方法是相同的,所以通过一位数的加法引入了本课,接着教学例题时,考虑竖式的书写格式。
上课时,特意安排了学生摆肖邦操作的环节:先让学生自主摆小棒,这一部分教学反思一:学生操作后可以再选择不同摆法的学生上台演示,集体评价;后来发现实物投影仪不能使用,这个环节就没有操作,在课前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二:学生操作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两位数加一位数“竖式”计算,所以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教师可以再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正确的操作过程;最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
教学用竖式计算,讨论列竖式计算时虽然讲了列式时首先要注意什么,学生也能体会到要把数写到正确的数位上、相同数位对齐,这个部分反思: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相同的数位对齐后,就可以保证“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加,十位上是几个十就写几十。
”开始计算,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两遍:横式一遍、竖式对齐后,读竖式一遍。
再思考从哪一位开始合适,计算总结时,尽量引导学生表达,让他们多经历探索、归纳的过程。
练习部分:我发现学生前面计算完成的还比较好,安排的判断题,主要是让学生辨别,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学生完成的还算不错,在做第三题用竖式计算时,有的学生掌握得不是太好。
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列竖式时,相同数位没有对齐;运算符号写在数位上;竖式与横式上的数不一样。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的反思一: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竖式”,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却相当困难,一定要有一个认识内化的过程。
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知道列竖式的注意事项,自己慢慢探索学习,寻找这一知识的规律,并加以熟练。
同时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总结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巩固反馈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的新知识得到加深和内化。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4、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
学生准备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数数。
2、师: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课件出示)抽生口答3+2= 5-2= 10+7= 10+9=师:同学们真棒!下面再来看一道题。
(课件出示:13)师:在13这个数里面,3在什么位上?生:3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生:表示3个一师:那1在什么位上?生:1在十位上位。
师: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生:表示1个十。
3、师:今天我们就用以前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师:小红到商店里去买铅笔,她先买了13枝铅笔,又买了2只铅笔。
小红一共有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买铅笔图)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3+2= (板书:13+2= )1、摆小棒师:那13+2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2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15根)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
老师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师引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
合起来就是——5个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计数器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3+2。
谁会拨算珠?(抽生上台)先拨13,再加2。
这2颗算珠是加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生:个位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生:2表示2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