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课件
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 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 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 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 《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拓展延伸
子心文
上
人 贤
衿人士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如果)不是君主。微:(如果)不是
式微式微,胡不归?
身体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疏通词句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 君主,为什么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 是为了养活你们,为什么还在泥浆中!
朗读诗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 微 [bèi]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句解释
式 语气助词
微 昏暗 何,为什么。
式微式微,胡不归?
(日光)衰微,指天快黑了。
露中 ?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A.避免与下文重复。 B.笔误。 C.倒文以协韵。
课后作业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背诵这两首诗。 2.读读并自学《君子于役》、《氓》。 3.背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历史地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 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 春 秋 中 叶 的 诗 歌 305 篇 。 先 秦 时 叫 作 《 诗 》 或 《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 《诗经》,和《尚书》《礼》《易》《春秋》合 称为“五经”。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子衿》知识点归纳及练习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诗歌】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
二、问题探究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这里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女主人公与恋人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从而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切。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3.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①诗歌前两节运用了心理描写,以假设的语气对男子失约的原因进行猜测,以强烈的反问表达了女子思念心上人却不能见到的惆怅失落心理,爱之深、责之切,跃然纸上。
②最后一节“挑兮达兮”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女子城门徘徊、张望的行为,表达了她对心上人急切的盼望、思念之情。
三、诗歌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因恋人未赴约而失落、惆怅的情感,极其深刻地表达了相思之情。
【过关练习】一、基础知识1.《》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
2.诗句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___?(2)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4首-知识点总结(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式微【劳役者的悲歌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背弃暴政的决心】《邶风·式微》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近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苦于劳役的人发出的怨词,表达了服役之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归的怨愤。
全诗采用设问等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宛转而富有情致,重章换字,韵律和谐,用词精巧,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役之人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背弃暴政的决心。
【创作背景】关于《邶风·式微》的主旨,近现代学者多认为这是人民苦于劳役,对国君发出的怨词。
《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
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
【原文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⑶?微君之故⑷,胡为乎中露⑸!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⑹,胡为乎泥中![1]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
邶,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汤阴南。
⑵式:作语助词。
微:幽暗。
这里指天将黑。
⑶胡:为什么。
⑷微:非,要不是。
故:事,事情。
⑸乎:于,在。
中露:露中。
倒文以协韵。
⑹躬:身体。
一说通“穷”,困穷。
[2-3] [4]翻译: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赏析】《邶风·式微》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设问句起调,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式微》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词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创作一首简短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节课将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同时,结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对古代文化、历史的了解,增强文化底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子衿》和《式微》,让学生深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经》中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古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它们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子衿》和《式微》这两个具体案例。这两首诗词分别展示了古代恋人间的相思之情和社会动荡时的忧虑,体现了古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达。
本节课将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词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古诗词朗读节奏、韵律,能准确表达诗词的情感。
-例如:《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朗读,要求学生注意“青青”与“悠悠”的韵律对应,以及诗句的平仄规律。
2.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学会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外古诗词诵读《诗经—式微》《诗经—子衿》详细版
式 微 《诗经.邶风》
《邶风》,邶国之风也。周灭 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 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汤阴县邶城村, 号邶国。《诗经》中的《邶风》即 为产生、采集、流传于邶国大地的 古老而至今仍荡人心弦的诗篇。
作品简介
《郑风》为《诗经》国风中的内容,十五国 风之一。为先秦时代郑地民间民歌。郑,古 国名,姬姓。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都是歌颂祖 先的功业。有《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 4篇,共40篇。
“风”代表着《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与屈原 的《离骚》并称“风骚”
4、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5﹑比即比喻。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6、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 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 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
接地气,真性情,诉心声。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 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抒发了家人 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对 亲人非人处境的关切,对统治者的满腔愤 懑。
艺术特色一
式微
不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言
怨
故意设问
而
怨 诗词
《诗经》的分类
《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音 乐的种类和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60篇,大多 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 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 乐的不同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 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
深
。
巧用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部编本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歌赏析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 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我和你都是离 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 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 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赏析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 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 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 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 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 得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阙辅三秦, 城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参考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 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 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 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参考译文
诗歌赏析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 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 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 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词语解释
⑴子衿(jī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2)悠悠:深思的样子。 (3)宁(nìng):岂,难道。 (4)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5)佩:指佩玉的绶带。 (6)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 见的样子。 (7)城阙:城门两旁的高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式微》教学设计
《子衿》《式微》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
《式微》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
《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子衿》出自《诗经·郑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子衿》一.展示“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重点)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难点)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重点)二.了解《诗经》《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
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称“诗”,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艺”:所谓《诗经》中的“六艺”,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桃夭》、《柏舟》、《君子偕老》、《伐檀》、《硕鼠》、《氓》、《七月》等。
)2﹑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3﹑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部编八下语文诗经《式微》《子衿》知识点+图文解读指导+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诗经.邶风.式微》知识点(这是一首劳苦奴隶控诉奴隶主奴役压迫劳动人民的先秦时代的诗歌。
在奴隶社会,服劳役的奴隶常年累月地在雨露泥水中受尽折磨痛苦,暗无天日地劳作,日暮黄昏还不能回家,他们愤愤不平,以自问自叹的口吻控诉不幸的遭遇。
)【第一节原文】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今译】日光暗淡,天色灰濛!天很晚了,天都黑了,为何不能回家中?要不是服侍大贵人,不然咱岂会这么晚了还顶风冒雨奔波在雨中?天已暮,天已暮!为何不能回家住?如果不是服侍你,哪会露中吃尽苦?!天色愈来愈黑,为什么还不回家?若不是为了主子的事,怎么会身沾露水?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不是为了官家事,怎会顶风又饮露!【第二节原文】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今译】日暮黄昏,苍天冥冥,天很晚了,天都黑了,为何还难以回家中?要不为老爷养贵体,服侍贵人身,咱岂会这么晚了还趟水跋涉在泥水中?天已暮,天已暮!为何不能回家住?如果不是服侍你,哪会泥中服劳务?!天色愈来愈黑,为什么还没往家回?若不是为了主子的贵体,怎么会在泥水中受苦累?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不是为了老爷们,怎会污泥沾满身?【赏析】这首诗歌写的是夜幕降临时发生的事。
“式”是发语词,没有实在意思。
“微”,这里指天色昏暗,夜幕降临。
这首诗的主旨:这是一首役夫们的怨歌,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牢骚的小诗。
一群古代劳工,长期服役于主子,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有家难归,于是他们用一种辛辣的问答方式,唱出了这支控诉之歌,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平,讥讽那些养尊处优的权贵。
他们起早摸黑,顶风冒露,在泥水中不停地劳作,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当权者的驱使?还不是为着老爷们贵体的安康?这首民歌采用“对歌”的方式。
“对歌”是从《诗经》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民歌演唱方式。
汉乐府中有“相和歌”,即一唱一和,或一人唱众人和,可以说是这种演唱方式的延续和发展。
“式微,式微,胡不归”这是对方有意的设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是役夫们直接而干脆的回答:官府的徭役太多,不然怎么会这么晚了还在顶风冒露!这首歌在题材上也很有特色。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你。 衿(jīn):衣领 。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不:犹“何不”。 嗣(sì):继续。 嗣音:继续通音讯。 佩:指佩玉的带子。
【背景信息】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 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 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 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 其情思。
• 《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
• (所谓“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反复、排比的方 法。
• 比,就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使被比 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 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 相当于托物言志(情),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式微
《诗经·邶风》
语气助词 • 式 微 昏暗 • 《诗经·邶(bèi )风》
品味赏析
赏析“微君之故,胡为乎泥 中”。
这两句与“微君之故,胡 为乎中露”构成互文,在表达 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又能押 韵和谐,字数整齐。
写法探究
在语言上,这首诗重章叠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 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此外,兼有长短句式,包含了三 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 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 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 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 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句来自三千多年前的古话浅白且铿锵,其 来自于《诗经》中的《国风·秦风·无衣》一 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
子衿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 识。朗读和背诵诗歌,了 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诗中主要运用的修 辞手法和心理描写。
3.体会精彩的文句,学习 一些赏析文学文本的方法, 提高对文学艺术的领悟能 力。
《诗经》复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总集 本称“诗”,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 才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 305 篇诗歌,又称“诗三百”。
周南、召南、邶风、
风
鄘风、卫风、王风、 郑风、齐风、魏风、 唐风、秦风、陈风、
16 0
《风》“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 160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 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桧风、曹风、豳风
雅
小雅 大雅
74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 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
感受诗歌音韵美
郑风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衣领。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
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么长。
9
赏析一:
1.重章叠句,反复咏叹。
“重章”、“叠句”的使用构成了回复往返,一唱三叹的艺术 效果,不仅使语言具有了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 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中考题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中考题知识点汇总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阅读理解题中考知识点汇总目录式微《诗经·邶风》XXX《诗经·郑风》送XXX之任蜀川【唐】XXX望洞庭湖赠XXX(XXX)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XXX为乎泥中?1.内容主旨: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2.“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设问的修辞手法,采用故意设问,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日落天黑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劳役者对贵族统治者的愤怒和质问。
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4.这首诗的上下章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其中的几个字,这种表现手法是重章叠句,其作用是衬着氛围,强化感情,加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来去之美。
理解性默写: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XXX为乎中露?微君之躬,XXX为乎泥中?2.《式微》中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3.《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是: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XXX为乎泥中?1XXX《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XXX不嗣音①?XXX,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XXX不来?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内容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体现了XXX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立、平等的思想看法和精神实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译文:七月的桃树茂盛美如画,浓密的叶子闪闪发 光华。花也似的姑娘要出嫁,祝福你全家和睦无 涯!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 诵读》
第二课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走近作者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 荣)人,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 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暗 讽豪门世族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代表作有《滕王阁 序》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岔路口
泪沾手巾,形 容落泪之多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
译文:四海之内有你这个知己,纵然远在天涯 也如近在身边。我们不要在分别的岔路口,像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泪沾手巾。
诗词主旨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 意,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 出诗人高远旷达的志趣。
积累拓展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译文:三月的桃树茂盛美如画,枝头上绽开粉红的 花。花也似的姑娘要出嫁,祝福你建立一个和美的 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译文:五月的桃树茂盛美如画,枝头上累累桃子肥 又大。花也似的姑娘要出嫁,祝福你建立一个幸福 的家!
诗意速通
何,为什么 (如果)不是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君主
露中,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身体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诵读《子衿》
赋。即铺陈、排比。铺排系将一连串 内容紧密 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 物形象和性格 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 一组结构基本相同、 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 腻铺写,又可以一 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 涫染某种环境、 气氛和情绪。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这八句对仗工整,以排比的手法 写出 了对方服饰给“我”留下的 深刻印象,进而淋漓尽致地表现 了“我”对于情人无比的思念。
子:男子的美称,你。 衿:衣领 悠悠:此指深思不断。 宁:音nìng 嗣音:传音讯。嗣,音sì,连接, 继续。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深思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 子佩,悠悠/ 我思。 纵我/ 不往,子宁/ 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深思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子衿
《子衿》,《诗经·郑风》的一篇。为 先秦时代郑地民歌。全诗三章,每章 四句。子衿,本意是你的衣领,但毛传: “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 称学子﹑生员为“子衿”。这是一首爱 情诗,但也有学者认为写情诗只是表面, 实则是在暗暗讽刺当时学校被废除,知 识分子无处可去。
青青/ 子衿,悠悠/ 我心。 纵我/ 不往,子宁/ 不嗣音?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 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在眼前。这 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 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 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 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 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 又不见身影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的独白。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 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 人生出无限想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 巧,造成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 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而本 诗的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 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 开其先河。
【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诗经—式微、子衿》课件共30张
明诗意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指佩玉的带子。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然。
你。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新知讲解
子衿
解诗题
诗题意思:写一个女子在城 楼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 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 情谊深切的真挚感情。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青绿色
深思的样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岂,难道。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纵我不往,子。 宁不嗣音?
今译:青青的是你的衣襟, 悠悠的 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新知讲解
知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 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500年间的305篇 诗歌。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 手法有 赋、比、兴。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 《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 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 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lù 中露 gōng 躬
读准字音
jīn 子衿 nìnɡ 宁
sì 嗣音 tāo 挑兮 tà 达兮 què 城阙
新知讲解
式微
解诗题
诗题意思:描写家人盼望服 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 情,同时也表现征夫的痛苦 和反对徭役的决心。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何,为什么。 回家
式微,式微,胡不归?
赏析诗句
新知讲解
古诗赏析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 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 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 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 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 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完整版
《子衿》解读
《子衿》这首诗写一位少女与心上人约会,久等不来,
急得团团转,似乎一天没有见着心上人,好像隔了三个月一 样。她想得入神,以致仿佛看见了心上人得青色衣领和配饰。 此时她一腔怨情油然而生,免不得要埋怨心上人不捎信来, 让她久等。首用倒叙的手法,很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 少女缠绵幽怨的心情。
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 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 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 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 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 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 盛名的诗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辅:护卫。津:渡口。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 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 “城阙”,指京城长安;五津”,是杜少府要去之地。为 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式 微
郑 风
诗 经
子 矜
导入
二、新授:经典欣赏《子衿》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3?
青青子佩4,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5,在城阙兮6。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重点词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 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 你,难道你不能捎个音信?
①子衿:你的衣领。子,你。
衿,衣领。
②悠悠:深思的样子。 ③宁: 岂,难道。
④嗣音: 继续通音信。嗣, 继续。
重点词语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佩: 指佩玉的带子。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 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 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重点词语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人教部编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艺术特点
1.设问。诗中带有强烈怨恨的设问。宛转地表达诗人被统治者的压 迫,夜以继日地劳作,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怨恨。
2. 韵脚烘托情感气氛。全诗共两节,一节一韵贯之,读来节奏急切 短促,深刻表达被奴役的苦痛心情。
子衿
诗经·郑风
子衿
佚名 〔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nìng)不嗣(sì)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tāo)兮达(tà)兮,在城阙(què)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 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 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 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 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 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 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 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 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 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 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课件(共29张PPT)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 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 可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 会,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 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 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 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 三个月那么漫长。
读一首诗,讲一个故事 体会诗歌的意蕴美
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诗歌呈现的故事 主旨 (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事件)
1.劝君归国说
《毛诗序》:“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 刘向《烈女传▪贞德篇》: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所纳, 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 此诗以明志。
2.燕昵之情说
式 微
《 诗 经
邶 风 》
·
读一首诗,感知内容
式微
诗经·邶 bèi 风
式微: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式微,式微,胡不归?
胡:何,为 什么。
微:(如果)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中露:露 不是。 式微,式微,胡不归? 中,露水
之中。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躬:身体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古今对译
• 式微式微,胡不归? •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 式微式微,胡不归? •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式微》《子衿》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重点)
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难点)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
2、多媒体出示《诗经》知识链接。
《式微》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
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主旨内容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重点赏析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子衿
古今对译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音:继续通音信。
嗣:继续。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重点赏析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活动,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
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板书:
式微:劳动人民遭受压迫苦不堪言
子衿:对恋人的焦灼思念作业:背诵并默写
第2课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熟读成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3、学会赏析
重点: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
难点: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出示作者名片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初唐四杰之一。
他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
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2、感知整体内容,古今对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
三秦辅卫着长安,
风烟望五津。
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与君离别意,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
同是宦游人。
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海内存知己,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天涯若比邻。
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无为在歧路,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
儿女共沾巾。
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少府:县尉的别称。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指长安。
辅:辅卫。
三秦:指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代指蜀山。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全国各地。
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口。
沾巾:泪贴手巾,指挥泪告别。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
重点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情,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板书:心意相通远隔天涯也如近在咫尺
乐观胸襟真挚情谊
作业:背诵并默写
第3课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熟读成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3.学会赏析
重点: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
难点: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出示作者名片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
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
和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古今对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秋水大涨,几乎与岸平,
涵虚混太清。
水天含混迷茫,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气蒸云梦泽,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
波撼岳阳城。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欲济无舟楫,
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
端居耻圣明。
闲居在家,却又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坐观垂钓者,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徒有羡鱼情。
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涵虚:指水映天空。
虚:天空。
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
太清:天空。
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撼:撼动。
济:渡。
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
坐观:坐视,旁观。
主旨归纳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希望张九龄给予援引之意,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赏析
作为投赠之作,诗人却没有直说。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
静态的景物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诗歌后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喻。
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满怀壮志,却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
“端居耻圣明”,意谓在这个伟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闲居无聊。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
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
最后两句,诗人借了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创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钓鱼者”
暗指当政掌权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而言。
板书设计:临渊羡鱼渴望援引
作业:背诵并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