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ppt
合集下载
新编人教版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PPT
壹
主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
旨
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 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壹
重点赏析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 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 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 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 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 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 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 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
之举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王维)
贰
— —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江城子》 苏轼)
头
千但此月人
》(里愿事有有
苏 轼 )
《 水 调 歌
共 娟 。
人 长 久 ,
古 难 全 。
阴 晴 圆 缺
悲 欢 离 合
,,
叁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叁
贰
重点赏析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 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 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
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 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 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 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 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 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走近作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初 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 《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 就最大。
叁
写作背景
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 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 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二首》课件(共51张PPT)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 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重点词语
【1】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树。 【2】漏断:指深夜。 【3】幽人:幽居之人。 【4】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5】孤鸿:孤单的鸿雁。 【6】省(xǐng):知晓。 【7】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整体感知
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 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赏析
上片写幽人,幽人孤独如孤鸿。先写 夜景幽寒,为幽人、孤鸿的出场营造氛围。 接着写幽人孤鸿往来。冷落凄静的夜晚,惟 有孤鸿与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 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
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 品质特点?
整体感知
5.阅读书中提示,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1】写作背景:初到黄州。 【2】词作内容:所见所感。 【3】意象意境:寂寞清冷。 【4】作者情感: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5】写作手法:托物写怀。
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
【乌台诗案】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 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 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 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 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 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枝、沙洲。
3.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 词语来描绘它们?
月——缺,桐——疏,漏——断, 人——幽,鸿——孤,枝——寒,沙洲—— 冷。
整体感知
4.这些意象特点分别涉及哪些艺术手法?蕴含哪些 思想感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蜀州》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板书设计
首联 ——点明地点 意境开阔
依
依
颔联 ——离别原因 坦然面对
惜
别
颈联 ——与友互勉 乐观豁达
的 深
情
尾联 ——宽慰勉励 积极进取
理解性默写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
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2.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
消除孤独的苦闷,表现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以及与友
人深厚的友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
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
诗意理解④
岔路口,古人送行常 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泪沾手巾,形
不要做
容落泪之多。
译:我们不要在岔路口,像恋爱中青年男女那样让 泪水沾湿手巾。
诗意理解②
对人的尊称,相当于 “您”。这里指杜少府
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译:我与你此时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 离乡在外做官的人。
宦游人:做官的人。
拓展链接:王勃此时的职位是“沛府修撰”,这 只不过是寄人篱下的御用文人,并没有实际权力。 杜少府是被外放到蜀州做县尉,这在当时对于一 个有才气、有抱负的文人来说是很不屑的。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最后两句不见离别伤感之情,突显出来的是一股豁然 爽朗之气,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 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 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尾联直抒胸臆,慰勉友人不要泪沾手巾,要心胸
豁达、坦然面对。
诗歌主旨
部编教材《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部编版1
《式 微》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
新课导入
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 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式微》 这首诗。
文学常识
1、《诗经》简介
①《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到 汉代时称为《诗经》, 共305篇。收集 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 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 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1:我看到一个女子在等他的丈夫, 她焦灼不安,眉头紧蹙,不断踮着脚 尖,太阳从她的眼前一点一点消失, 直至不见,她顿时面如死灰,惨白的 脸颊显出痛苦的神情。继而我看到她 对着这黑暗在倾诉她的忧伤。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2:我看到一个男子在田间拄着锄头 叹息,太阳虽已西沉,却仍是汗流浃背, 他抬起头看着夕阳毫不眷恋的下沉却无 能为力,他欲把腿起行,奈何今天的进 程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摇摇头继续干 活。直至黑暗把他们吞没。露水沾湿了 他们的衣裳,污泥爬上了他们的胸膛, 但是他们都无暇顾及。
背读,再享诗意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中考链接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
教学难手点: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①哪句话总领了这部分的内容? 缭绕:回环旋转。
答: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中考链接
4.“式微”和“微君之故”中“微” 的意思分别是( D ) A. 细小;(如果)不是。 B. 昏暗;微妙。 C. 衰微;微妙。 D. 昏暗;(如果)不是。
中考链接
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变 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B. 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主要是为歌颂劳动 人民的勤劳。 C. 全诗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 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D. 这首《式微》“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
新课导入
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 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式微》 这首诗。
文学常识
1、《诗经》简介
①《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到 汉代时称为《诗经》, 共305篇。收集 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 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 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1:我看到一个女子在等他的丈夫, 她焦灼不安,眉头紧蹙,不断踮着脚 尖,太阳从她的眼前一点一点消失, 直至不见,她顿时面如死灰,惨白的 脸颊显出痛苦的神情。继而我看到她 对着这黑暗在倾诉她的忧伤。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2:我看到一个男子在田间拄着锄头 叹息,太阳虽已西沉,却仍是汗流浃背, 他抬起头看着夕阳毫不眷恋的下沉却无 能为力,他欲把腿起行,奈何今天的进 程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摇摇头继续干 活。直至黑暗把他们吞没。露水沾湿了 他们的衣裳,污泥爬上了他们的胸膛, 但是他们都无暇顾及。
背读,再享诗意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中考链接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
教学难手点: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①哪句话总领了这部分的内容? 缭绕:回环旋转。
答: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中考链接
4.“式微”和“微君之故”中“微” 的意思分别是( D ) A. 细小;(如果)不是。 B. 昏暗;微妙。 C. 衰微;微妙。 D. 昏暗;(如果)不是。
中考链接
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变 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B. 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主要是为歌颂劳动 人民的勤劳。 C. 全诗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 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D. 这首《式微》“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 (共36张PPT)
4、月亮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 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 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 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三)空间意象: 5、长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 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 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等。 6、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 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 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 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 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此外,“寒蝉”、 “阳关”、“古道”、 “西风”、“春草”、“眼泪” 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 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 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 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 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和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告别地点,景致优美
送 颔联:与友话别,深情关切 友 颈联:对仗工整,情意绵绵 人 尾联:班马长鸣,难舍难分
理解性默写。
(1)《送友人》中写送别地景色的是: ___青__山__郭__外__斜_,__白__水__绕__东_城______。
“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 处落脚,写出了游子旅途漫漫,前途 未定;“浮云”漂浮不定,写出了游 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 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 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3、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1】 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 情; 【2】对友人的漫长孤独旅程和 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之情。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共38张PPT)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混(hùn) 蒸(zhēng )
楫(jí) 羡(xiàn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 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 方的援引。
5、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 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 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 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 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赏析: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 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 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 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 骚。采用了类比的手法,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 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借双关(“济”,渡水, 又有救助、拯救的含义。如“同舟共济”“穷则独善其 身,达则兼济天下”、“直挂云帆济沧海”)委婉地表 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 民谋利,深感惭愧。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男生读)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 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 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 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
“平”字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 之阔;“涵”“混”两字呈现了 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 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精美课件
课 外 古 诗 词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感情。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物保护单位。
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为 寺,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 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
理解诗歌
理解诗歌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明净的水。 为别:分别。 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征:远行。 浮云:飘浮的云。 自兹去:从此离开。兹,此。 萧萧:马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
理解诗歌
译文: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
时常能见幽居之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隐隐约约 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惊起又匆匆回首,心里有恨 却无人知晓。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 独宿于 荒冷的沙洲。
赏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 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 出场作铺垫。接下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 茫的“幽人”形象,随即写到“孤鸿”,使这两个意 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孤鸿 的形象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 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赏析
下片抒情,主要赞美梅花的两种美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 妒”,它的第一种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 冬孤傲开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第二种美德是 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是香气依旧。 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遭贬,因此 他以群花喻指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从而表达了虽 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课件
“清晨”“古寺”两词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 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古寺”“高 林”“清晨”“初日”这四个意象时空并驭,共同营造了 清幽的禅境:旭日初升,光照古木,古寺掩映,心旷神怡。 动词“入”“照”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2.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中“深”字 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4.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此句是从什么 角度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1)从听觉感受方面来表现后禅院的幽静。 (2)运用以动衬静/衬托的手法,以“钟磬”的 清音袅袅来反衬山寺后禅房的幽静,表现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门清静生活的向往,抒发 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流露了作者怀才不 遇的淡淡忧伤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诗歌主旨
? 悟诗情
本诗是一首题壁诗,描写了清晨破山寺寺 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 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时的 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思路导图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隐寄 逸情 之山 情水
的
1、诗中交待出游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深”即“幽深”,生动形象写出了禅院中花木 繁盛、幽深安静的环境。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从炼字的角度赏 “悦”“空”的妙处。
悦”即“使……愉悦”,“空”即“使……空”,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 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悦” “空”两字,表现 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表达了作者欢悦、宁静、空灵的心境。
朗读节奏
题/破山寺/后禅院
2.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中“深”字 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4.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此句是从什么 角度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1)从听觉感受方面来表现后禅院的幽静。 (2)运用以动衬静/衬托的手法,以“钟磬”的 清音袅袅来反衬山寺后禅房的幽静,表现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门清静生活的向往,抒发 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流露了作者怀才不 遇的淡淡忧伤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诗歌主旨
? 悟诗情
本诗是一首题壁诗,描写了清晨破山寺寺 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 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时的 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思路导图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隐寄 逸情 之山 情水
的
1、诗中交待出游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深”即“幽深”,生动形象写出了禅院中花木 繁盛、幽深安静的环境。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从炼字的角度赏 “悦”“空”的妙处。
悦”即“使……愉悦”,“空”即“使……空”,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 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悦” “空”两字,表现 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表达了作者欢悦、宁静、空灵的心境。
朗读节奏
题/破山寺/后禅院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加以赏析
早晨的太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译:清晨,我走进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 的树林。
首联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时间,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院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 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 扬的情绪。“古寺”“高林” 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 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寿阳曲.烟寺 【元】马致远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有人说这首元曲所描绘出来的意境可以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相媲美,请你结合这首 元曲作简要分析。
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座古寺清幽寂静的环境。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所描绘的意境有 异曲同工之妙。开头三句,作者用了“寒”“古”“细”“清”等形容词,极力渲染古寺清幽 宁静的氛围。“寒烟柳”,先是写空中之景,缕缕寒烟缭绕在古寺上空。“古”与“清”体现 了这座古寺的幽深与清静。紧接着写佛人离去,寺内一片寂静。这三句从正面层层对古寺宁静 的氛围作了描绘。最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古寺的清幽,倒不是钟声 太响,而是古寺太静。总之,全曲营造了一个清幽寂静的意境。
理解型默写
5、写悠长的钟磬音,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 6、中华民族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 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7、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悦情悦心,读一读《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让我们在清幽的环境中享受内心的宁静。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全套)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 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 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 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 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诗歌赏析
课件PPT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 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 下册
课件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式微
《诗经·邶风》
课件PPT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词语解释
课件PPT
(1)式微,意为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2)邶(bèi)风,邶地的民歌。邶,今河南淇县 北部一带。 (3)胡:何,为什么。 (4)微:非,这里有“若非”的意思。 (5)君:这里指贵族统治者。 (6)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7)微君之躬:若非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词语解释
课件PPT
⑴子衿(jī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2)悠悠:深思的样子。 (3)宁(nìng):岂,难道。 (4)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5)佩:指佩玉的绶带。 (6)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 见的样子。 (7)城阙:城门两旁的高台。
诗歌赏析
课件PPT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 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 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 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子衿
《诗经·郑风》
诗歌赏析
课件PPT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 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 下册
课件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式微
《诗经·邶风》
课件PPT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词语解释
课件PPT
(1)式微,意为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2)邶(bèi)风,邶地的民歌。邶,今河南淇县 北部一带。 (3)胡:何,为什么。 (4)微:非,这里有“若非”的意思。 (5)君:这里指贵族统治者。 (6)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7)微君之躬:若非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词语解释
课件PPT
⑴子衿(jī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2)悠悠:深思的样子。 (3)宁(nìng):岂,难道。 (4)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5)佩:指佩玉的绶带。 (6)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 见的样子。 (7)城阙:城门两旁的高台。
诗歌赏析
课件PPT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 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 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 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子衿
《诗经·郑风》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
品析诗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的写作内容?
• 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 理形势。
• 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 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对朋友的关切。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写的是什么?
• 从正面写离情而转为劝勉。
劝勉朋友什么?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 劝勉朋友不要悲伤,体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子衿
R·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经词。 2.品读诗经,体会作者感情。
新课导入
点击图片播放
《子 衿》
走近作者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 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 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 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 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 百科全书。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 心声,成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 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 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 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 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整体感知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 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教学目录
01 走近作者 02 创作背景 03 朗读指导
04 词意速通 05 诗词主旨 06 诗词赏析
题目解析
卜算子,词牌名。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本首词 的题目。定慧院,苏轼初贬到黄州,一家人曾 寓居定慧院中。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 文学家,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唐宋八 大家”之一。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知晓
栖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译文:残月高挂在枝叶稀疏的桐树上,滴漏声 断了,夜深人静。有谁见到幽居之人独自往 来,万物销声匿迹,只有“孤鸿”隐约掠过。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译文:它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又频频回头, 心里有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冷的树枝不 肯栖息,却栖息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
谢谢欣赏
特点:生长环境的恶劣、无人欣赏 的寂寞;无意争抢春光,不在乎被 排挤中伤,坚贞不屈,高洁自守。
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 神。梅花与词人陆游有什么联系?
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梅花与词 人巧妙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傲然 不屈的梅花,也暗喻了自己终生 坎坷却坚贞不屈的精神。
抓住事物的特殊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 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 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 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 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 的意趣。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教学目录
01 走近作者 02 创作背景 03 朗读指导
04 词意速通 05 诗词主旨 06 诗词赏析
题目解析
卜算子,词牌名。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本首词 的题目。定慧院,苏轼初贬到黄州,一家人曾 寓居定慧院中。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 文学家,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唐宋八 大家”之一。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知晓
栖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译文:残月高挂在枝叶稀疏的桐树上,滴漏声 断了,夜深人静。有谁见到幽居之人独自往 来,万物销声匿迹,只有“孤鸿”隐约掠过。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译文:它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又频频回头, 心里有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冷的树枝不 肯栖息,却栖息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
谢谢欣赏
特点:生长环境的恶劣、无人欣赏 的寂寞;无意争抢春光,不在乎被 排挤中伤,坚贞不屈,高洁自守。
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 神。梅花与词人陆游有什么联系?
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梅花与词 人巧妙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傲然 不屈的梅花,也暗喻了自己终生 坎坷却坚贞不屈的精神。
抓住事物的特殊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 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 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 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 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 的意趣。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 1 )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 处。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 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或: 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 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储蓄,“撼”字衬 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 意思对即可 ) (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 希望自己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 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9.( 资阳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2 )诗中两句“纵我不往”有什么作用? 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发出了强烈的反问。 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涌潮,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 8.( 广州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第三单元
•pMrUkz16l7zcvbm,mrtdpMrUkz16l7zcvbm,mrt长期发展进程中,中国国画还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绘画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西方油画的影响要比受印度绘画的影响更大。但是,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并未因此荡然无存,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更好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再看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名字来自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内容是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 世界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英国诗人拜伦的《曼弗雷德》,显然受到德国文学家歌德《浮士德》影响,但作品中并没有一点德国精神,而是洋溢着英国精神。 •文化的民族性又和文化的世界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它们是一对同生共长的属性,呈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此,许多思想家都有过论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形成多种多样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是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又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无疑可以让各国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摘编自吴元迈《文化在多 样性基础上交流互鉴》) •(摘编自吴元迈《文化在多样性基础上交流互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共45页)
主题
《国风· 邶风· 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 诗歌。反映人民的疾苦,深刻的反应了 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有人认为是一首爱 情诗。
创作背景
• 《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 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郑国衰乱不修 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 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 责去者之辞也。”朱熹《诗集传》云:“此亦淫 奔之诗。”这些观点今人多不从。现代学者一 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 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 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 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
修辞手法
•
反问——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 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 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反问 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 人以思。 • 隐语——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为这些修 辞手法的巧妙使用, 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 语之外, 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 互文——“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写作背景
•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 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 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 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 作为施政的参考。这首《式微》即是深刻 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
注释
• ⑴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 昏或曰天黑。 ⑵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⑶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⑷躬:身体。 •
注释
• • • • • 子:男子的美称。 衿(jīn) :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音:传音讯。嗣,通“贻”, 音yí ,给,寄的意思。 • 挑达:音tiāo tà,独自来回走 动。 • 城阙:城门楼。
部编版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19页)
简析: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写出古 寺清新幽静的环境。
明诗意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弯曲的小路 幽静的深处
曲径通幽处,
僧人居住的房舍。
禅房花木深。
今译: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 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简析:颔联用小径的曲折,禅房的幽深 渲染了古寺所特有的幽静氛围。
明诗意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新知讲解
解释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题意思:通过 对“后 禅院〞的描写,抒 发的是作者忘却世 俗、寄情山水的隐 逸胸怀。
新知讲解
读准字音
chán 禅院
lài 万籁
qìng 钟磬
新知讲解
读诗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出色赏析
新知讲解
7、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 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 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 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为什么只有老河 兵的方法是对的?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 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 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 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 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新知讲解
知作者
常建:唐代大诗人。开元十五年 〔公元72年〕进士,仕途坎坷,直到 天宝年间才被授予县尉,后辞职还乡。 今存诗五十七首。他的诗歌往往以山 林寺观为描写对象,善于用光和影构成 幽静的境界。
新知讲解
常建题诗时的兴福寺,风貌肯定与今 日不同,但自然环境的特点,如高林、 竹径,山光、潭景等,尚可一一指出, 让人们从中体会到常建诗中所传达出的 意境。常熟虞山是苏南风光名区,现已 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36张PPT)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楼台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①子:你。 ②衿:衣领。 ③悠悠:深思的样子。
④宁:岂,难道。 ⑤嗣:接续,继续。 ⑥佩:指佩玉的带子。⑦挑兮达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 ⑧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
子衿 《诗经·郑风》
送 别 诗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离别啊!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一个常见的主题。由 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 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但古人写的送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唐】 王勃
王勃(650~675年),唐代诗人。 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之冠。《滕王阁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壹 章 作者名片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 (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 人。与王维合称“王孟”,代表作有《过故人庄》 《春晓》等。
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
青 青 子 衿,悠 悠 我 心。纵 我 不 往,子 宁 不 嗣 音?
青 青 子 佩,悠 悠 我 思。纵 我 不 往,子 宁 不 来?
挑 兮 达 兮,在 城 阙 兮。一 日 不 见,如 三 月 兮!
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古今对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三秦辅卫着长安,
风烟望五津。
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与君离别意,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 同是宦游人。
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2020/11/14
海内存知己,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天涯若比邻。 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八年级下 《课外古诗词诵读》
2020/11/14
2020/11/14
式微
古今对译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状元成才路 天黑了天黑状元了成才路 ,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
2020/11/14
浆中!
式微: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2020/11/14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 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 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2020/11/14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状元成才路 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日不状元成才路 见,如三月兮!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情,音调爽 状元成才路
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作者名片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 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世称“孟 襄阳”。和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代 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 代指蜀山。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 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口。 沾巾:泪贴手巾,指挥泪告别。
2020/11/14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 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 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
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 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 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 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 精巧。
2020/11/14
子衿
2020/11/14
古今对译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020/11/14
重点赏析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 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 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 强。《式微》诗短短3状元成2才路 个字,就包含了三 言、四言和五言状元成才路 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 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子。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 见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2020/11/14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 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 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坐观垂钓者,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徒有羡鱼情。 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2020/11/14
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无为在歧路,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
儿女共沾巾。 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2020/11/14
少府:县尉的别称。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指长安。 辅:辅卫。 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 地分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状元成才路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重点赏析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 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 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 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 “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 活动,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
2020/11/14
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 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 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 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 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
2020/11/14
重点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友人 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 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 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 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2020/11/14
古今对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秋水大涨,几乎与岸平, 涵虚混太清。
水天含混迷茫,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气蒸云梦泽,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 波撼岳阳城。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2020/11/14
欲济无舟楫, 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
端居耻圣明。 闲居在家,却又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状元成才路
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
状元成才路
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 而得奇。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 (今山西万荣)人,初唐四杰之一。他很小 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 称。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 阁序》等。
古今对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三秦辅卫着长安,
风烟望五津。
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与君离别意,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 同是宦游人。
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2020/11/14
海内存知己,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天涯若比邻。 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八年级下 《课外古诗词诵读》
2020/11/14
2020/11/14
式微
古今对译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状元成才路 天黑了天黑状元了成才路 ,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
2020/11/14
浆中!
式微: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2020/11/14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 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 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2020/11/14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状元成才路 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日不状元成才路 见,如三月兮!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情,音调爽 状元成才路
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作者名片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 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世称“孟 襄阳”。和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代 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 代指蜀山。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 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口。 沾巾:泪贴手巾,指挥泪告别。
2020/11/14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 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 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
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 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 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 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 精巧。
2020/11/14
子衿
2020/11/14
古今对译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020/11/14
重点赏析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 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 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 强。《式微》诗短短3状元成2才路 个字,就包含了三 言、四言和五言状元成才路 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 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子。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 见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2020/11/14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 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 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坐观垂钓者,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徒有羡鱼情。 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2020/11/14
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无为在歧路,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
儿女共沾巾。 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2020/11/14
少府:县尉的别称。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指长安。 辅:辅卫。 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 地分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状元成才路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重点赏析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 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 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 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 “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 活动,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
2020/11/14
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 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 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 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 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
2020/11/14
重点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友人 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 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 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 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2020/11/14
古今对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秋水大涨,几乎与岸平, 涵虚混太清。
水天含混迷茫,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气蒸云梦泽,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 波撼岳阳城。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2020/11/14
欲济无舟楫, 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
端居耻圣明。 闲居在家,却又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状元成才路
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
状元成才路
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 而得奇。
2020/11/14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020/11/14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 (今山西万荣)人,初唐四杰之一。他很小 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 称。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 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