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直方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直方图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直方图教学设计

《直方图》教学设计凉城四中燕妮(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图。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用直方图描述数据,体会直方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建立统计观念,培养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二)本节课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理解,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难点:绘制频分布直方图(三)教学过程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了四个环节。

课前花费2至3分钟时间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树,并引出本节课将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直方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问题:为了参加全校各个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在测得的这组数据中,身高最高的是多少?最矮是多少?相差多少?2.这63名学生在哪个范围内变化?3.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①此情景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②通过问题串,减少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③问题1中的身高最高目的是找最大值,最矮目的是找最小值问题1实质上是为问题2做铺垫,有了问题1的基础,问题2就迎刃而解了问题3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阅读课本145——146页,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组距?如何确定分组数(分组时应注意什么)?什么是频数?2.归纳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3.讨论交流:(1)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应注意什么?(2)你能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得到何种信息?(3)比较原始数据与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各自优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借助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本步骤和关键点、易错点,并且会读频数分布直方图,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得到相关信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是学生在掌握了条形图、折线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图的一种。

直方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让学生对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有更直观的认识。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会直方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图、折线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制直方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频率分布的理解、组距的确定、数据的整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直方图的原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方图的概念、特点及绘制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概念、特点及绘制方法。

2.难点:对频率分布的理解,组距的确定,数据的整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方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直方图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直方图模板、数据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方图,如调查某校七年级某班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让学生观察直方图,总结身高分布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直方图的概念、特点及绘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频率分布、组距等概念。

同时,教师演示如何利用直方图模板绘制直方图,让学生初步掌握绘制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直方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直方图》教案

10.2直方图(1)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到与同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组距和组数、频数及频数分布表教学难点:决定组距和组数解决重难点的方法:1、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习制作这种统计图的方法。

2、结合具体问题,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典型案例“选取广播操参赛者”来介绍直方图二.授新1、极差的概念: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组距和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课堂练习四、小结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列出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五、作业:教科书168页习题10.2第1题10.2直方图(2)教学目标:1、学会用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和折线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2、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教学难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解决重难点的方法:1、在统计过程中学习统计,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2、突出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注意统计思想的渗透与体现。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知识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二.授新讲解教材166页例题三、课堂练习四、小结1、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是描述数据的主要内容,一般直方图是用矩形面积表示频数的,而对于等距分组的情形,为看图与画图方便可以改为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2、怎样利用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五、作业:教科书169页习题10.2第3、4题课题:12.2.2用直方图描述数据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概念,能绘制有关连续型统计量的直方图;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掌握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绘制连续统计量的直方图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我们班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选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那么这个想法可以实现吗?应该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63名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解:(确定组距)最大值为172,最小值为149,他们的差为23(身高x的变化范围在23厘米,)(分组划记)频数分布表:x<152x<155x<158x<161x<167x<170x<173从表中看,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164三组人最多,共41人,所以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之间的学生中选队员(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如课本P72图12.2-3)探究:上面对数据分组时,组距取3,把数据分成8个组,如果组距取2或4,那么数据应分成几个组,这样做能否选出身高比较整齐的队员?分析:如果组距取2,那么分成12组;如果组距取4,那么分成6组。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直方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直方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条形图、折线图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直方图作为一种新的统计图形式,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方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方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能够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直方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直方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例数据、直方图绘制工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合作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引入直方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调查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然后利用直方图绘制工具,生成直方图。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直方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绘制不同统计图,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直方图。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0.2.2直方图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0.2.2直方图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片或问题情境,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引出直方图的概念。
4.简要介绍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系统讲解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包括数据分组、计算频率、绘制直方图等步骤。
2.通过示例演示直方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加深对直方图制作方法的理解。
3.鼓励学生相互倾听、交流、质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和发现。
3.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直方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方图的概念,掌握制作直方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能够通过直方图解读数据的分布特征,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
3.学会使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掌握如何运用直方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4.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
2.设计合作任务,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优势,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第十章:直方图课时二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第十章:直方图课时二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第十章:直方图课时二课程设

一、课程目标
1.了解直方图的概念;
2.学会绘制和分析直方图;
3.掌握直方图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2.直方图的应用。

难点
1.数据分组方法;
2.直方图的深度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直方图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导入
通过生活实例,介绍直方图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直方图的实际意义。

3.讲解
讲解直方图的分组方法,包括等距分组法和等频分组法。

讲解直方图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方图的峰态、偏态以及分布密度等。

4.练习
1.练习绘制直方图;
2.练习分析并解释直方图的含义;
3.利用直方图进行数据的错位分析。

5.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回顾直方图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的方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评估;
2.通过课后讨论和互评的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估;
3.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实际应用的效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
评估。

五、教学考虑
1.在讲授直方图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深入理解直方图的含义和
应用;
2.强化学生分析思维,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深度理解直方图的特
点和分布规律;
3.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10.2 第2课时《直方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10.2 第2课时《直方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10.2 第2课时《直方图》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2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图、折线图的基础上,引出直方图,并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直方图表示数据,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条形图、折线图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绘制和解读这两种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直方图的了解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方图的概念,了解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直方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难点:如何绘制直方图,如何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直方图的相关教学素材。

3.分组学习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数学图形来表示这些数据,从而引出直方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直方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作用。

同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直方图来表示数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尝试绘制直方图。

教师在旁边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绘制经验,总结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直方图的绘制要点。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直方图来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直方图》教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直方图》教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直方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是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方图与频数分布表之间的关系,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步骤和方法,并能够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频数分布表的相关知识,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方图的概念,理解直方图与频数分布表之间的关系。

2.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步骤和方法。

3.能够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直方图的概念和性质。

2.绘制直方图的步骤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直方图的概念,例如:“某班级有50名学生,身高分布在140cm到180cm之间,身高分布数据已经整理成频数分布表,请绘制出相应的直方图。

”2.呈现(15分钟)讲解直方图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直方图与频数分布表之间的关系。

通过PPT展示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实例,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出相应的直方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加深对直方图概念和绘制方法的理解。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品的销售额分布在1000元到5000元之间,销售额分布数据已经整理成频数分布表,请绘制出相应的直方图,并分析商品的销售情况。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数学下册10.2直方图教案

人教版七年数学下册10.2直方图教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法,力求让学生掌握直方图的制作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从学生的讨论和实验操作成果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引导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举例解释:在处理分组间隔的难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数据尝试不同的分组间隔,比较直方图的变化,从而理解分组间隔对直方图的影响。在绘制直方图的细节处理上,教师应强调矩形高度与频数的关系,并通过示例展示如何避免常见错误。对于数据分析的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直方图来分析数据,如比较两组数据分布的差异,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直方图的概念:直方图是一种用矩形面积表示各小组频数的统计图,学生需要掌握其定义和基本特征。
-制作直方图的步骤:包括确定数据范围、分组、计算频数、绘制直方图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技能。
-数据分析: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分布的特点,如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
举例解释:例如,在讲解直方图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数据示例,让学生观察直方图的构成,明确各部分含义。在制作直方图的步骤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实践。
2.教学难点
-确定合适的分组间隔:分组间隔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直方图的准确性,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组间隔。
-绘制直方图时的细节处理:如何将频数转换为矩形的高度,以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确绘制直方图。
-数据分析的应用:学生需要能够通过直方图,对数据分布的特点进行准确描述,并能够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1《直方图(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1《直方图(1)》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1《直方图(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1)》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2.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直方图获取数据分布的信息。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但他们对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利用直方图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概念,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直方图获取数据分布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概念,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直方图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直方图示例、练习题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学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概念,以及如何绘制直方图。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际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对应的直方图。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直方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10.2 《直方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10.2 《直方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10.2 《直方图》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配套教案,主要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概念、意义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并能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但他们对直方图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绘制直方图的步骤和方法存在疑惑,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澄清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概念,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能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直方图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如身高、体重、成绩等数据。

2.准备直方图的绘制工具,如纸张、直尺、彩笔等。

3.制作课件,用于展示直方图的绘制过程和应用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学校举办运动会,需要统计参加跳远比赛的学生身高,引入直方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身高数据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布情况。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根据数据绘制直方图,并解释直方图的各部分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组数据,尝试绘制直方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换成果,观察并分析不同组的直方图,讨论直方图绘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总结,强调直方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直方图的定义,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2.能够分析所给数据,绘制出对应的直方图,并能够对图像进行解读和简单分析。

3.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断。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 教学内容1.直方图的定义2.直方图的绘制方法3.直方图的相关术语介绍和解读4.直方图的实际应用2. 重难点1.直方图的绘制方法2.直方图的相关术语介绍和解读3.直方图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提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直方图?你们对直方图有什么了解?在哪些领域下我们可以应用直方图?通过导入话题,引发学生对直方图的初步认识。

(2)讲授直方图的定义和绘制方法•展示直方图的概念和定义,并通过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认识。

•介绍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包括调整区间宽度和选取合适的分组。

(3)讲解直方图的相关术语和解读方法•介绍直方图的构成,包括横轴和纵轴,以及柱状图的构成。

•介绍直方图的相关术语,包括分组区间、频数、频率等,以及如何进行解读和理解。

(4)绘制直方图安排课堂时间,进行直方图绘制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中解读直方图。

(5)直方图的实际应用•引入现实应用例子,如年龄分布、身高分布等,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应用直方图的实际方法和步骤。

(6)巩固练习为学生准备巩固练习,包括课堂上的小测验和课外的作业内容,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直方图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练习赏析法:通过实际绘制和分析直方图,加深学生对直方图的印象和理解。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解答,使学生对话题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3. 注意事项•在授课的时候应注意必要的图表和例子的使用,尽可能地使思想和数字量化、可视化。

•绘制的直方图应该准确、美观,要记录清楚所使用的数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10.2(直方图)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10.2(直方图)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10.2(直方图)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直方图。

2.了解直方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3.初步会用直方图来描述数据分布情况。

4.能从直方图中获取有关停息,并能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用直方图来描述数据,体会数据,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理解直方图的特点。

2.让学生捕捉生活中数据信息,能从直方图中获取有关信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

二、重点:初步会用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三、难点:理解直方图特点,根据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

四、学法:看法、看图表,讨论、分析、归纳、练习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三种统计图?
答: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

除了已学过的这三种统计图外,是否还有其他统计图?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直方图》。

2、自主学习:
读一读:书P163问题4.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统计表,并填写有关数据。

2)把学生的身高按范围分成8组,两组的两端点的差都是23。

3)什么叫组数、组距和频数分布表?
书164,表1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第十章:直方图课时一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第十章:直方图课时一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第十章:直方图课时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直方图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2.能够根据数据绘制一定量级数的相对频数直方图,绘制出具有意义的直方图并从中提取信息。

二、教学内容1.直方图的概念与应用;2.直方图制作要点;3.相对频数直方图的制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1.直方图的概念与制作方法;2.相对频数直方图的制作。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引入直方图这一概念,包括什么是直方图,什么时候需要绘制直方图,以及直方图的作用。

2.讲解理论知识(15分钟)1.教师介绍相对频数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并且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如何根据数据绘制相对频数直方图。

2.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讨论在给定数据范围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数据分组,并给出分组方法及原因,同时需要将分组图画出来,给出相对频率的直方图。

3.实际操作(20分钟)教师将一份数据发给同学,让他们自动形成小组讨论,然后通过相对频数直方图的方法,解决该数据所需的直方图制作过程。

教师在此期间及时提醒和指导。

4.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收获和反馈情况,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在此过程中接受学生提问和补充。

五、课堂作业1.每个学生应找到一份有意义的数据并制作直方图(可以由老师提供模板)。

2.根据本次授课的内容,总结并对作业反思。

六、教学反思1.本次课程采用半开放式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基本教学目标。

2.课程中老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题材的机会,顺应学习发展的趋势,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是,本课的时间安排略为紧凑,需要更好地利用课程时间,充分开展活动。

《直方图》教案 人教数学七年级下册

《直方图》教案 人教数学七年级下册

10.2 直方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频数、直方图的概念.2.明确频数直方图制作的步骤,会绘制频数直方图.3.能从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中获取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入数学学习的情境,理解概念,掌握分析数据的具体过程和方法.2.能够通过简单的互助,完成数据处理的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处理现实问题中数据的好奇心,了解数据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兴趣.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3.本单元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会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没有接触过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学生构建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场景,使他们能够融入其中,按照自己一定的方式去理解每个概念,吃透概念.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58158160168159159151158159168158 154158154169158158159167170153160160 159159160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 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155156165 166156154166164165156157153165159157 155164156166要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我们应该怎样整理数据?(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4-10,探究频数直方图教师出示问题: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58158160168159159151158159 168158154158154169158158158 159167170153160160159159160 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 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 155156165166156154166164165 156157153165159157155164156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参加呢?学生答:应该选择身高相差不多的同学参加.这样比较整齐.教师问: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你知道怎样做才能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比较少.)学生答:数据较多,很难选取.教师问:数据给你什么印象?学生答:数据多而且乱,都在150-170之间.教师问:数据较为杂乱,而且不能完全概括为150-170之间,有少数数据在此范围外.应该如何处理数据?师生一起解答:为了使选取的选手身高较为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同学比较多,哪些身高范围的同学比较少.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教师问:要分组,需要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请同学们找一找,算一算.学生答:本组数据中,最大值为172,最小值为149,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2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学生问:如何确定分组的数呢?教师答: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组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问题中我们采用等距分组.学生问:怎样确定每组的数据个数呢?教师答:在本问题中,因为最大值减最小值为23,如果从最小值开始,每隔3作为一组,要将数据分成8组.教师问:能否用刚学的不等式知识,将8组数据的范围表示出来?学生答:所以要将数据分成8组:149≤x<152,152≤x<155,…,170≤x<173.这里组数和组距分别是8和3.教师讲解:分组中要注意的问题:①把所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叫做组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直方图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3.能使用Excel绘制直方图,并对其进行简单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1.直方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2.如何利用Excel绘制直方图,并进行简单分析。

三、教学过程1.引入学生们可能已经了解了很多种方法来展示数据,例如表格、折线图等等,但一般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直方图。

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是直方图,它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Excel绘制直方图。

2.认识直方图a.定义直方图是一种用矩形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形,它是由数据分布情况的图形变换而来的。

b.特点•每个矩形代表的是一段数据的范围。

•矩形的高度代表的是该范围内数据出现的频数。

c.示例比如说,我们以一段班级中某科目的成绩为例,我们准备将成绩分成10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分数范围是相等的。

然后在纵轴上画出每个等级的频数,即这个等级内的人数。

接着,我们在横轴上标上成绩区间,例如60-69,70-79等,每个区间的长度也是相等的。

那么,这个图像就是我们所绘制的直方图。

3.Excel绘制直方图并进行简单分析a.数据的处理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具体的数据,来帮助我们绘制直方图。

这里以班级中某科目某次考试成绩的数据为例image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了。

具体的步骤如下:•将原始成绩数据按照等级分类,计算每个等级内的频数。

•将数据汇总到一个数据表格中,从而方便进行直方图绘制。

b.绘制直方图Excel中的绘制直方图的功能十分强大,我们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执行即可:•选择数据表格中的数据,打开Excel图表。

•选择直方图类型的图表,并点击“下一步”。

•根据需要设置直方图的外观样式。

•点击“完成”即可生成直方图。

c.直方图的分析通过对所绘制的直方图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比如说,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班级中成绩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他们的成绩是处于哪些等级中比较多的?等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2《 直方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2《 直方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2《直方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2节《直方图》是统计学的一部分,主要介绍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方图的构成原理,掌握绘制直方图的基本步骤,并能运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直方图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直观感受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能运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

2.难点:直方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直方图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探究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直方图,提高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直方图模板、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引入直方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身高分布的直方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直方图的定义、性质和绘制步骤。

通过PPT展示直方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直方图的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组数据,根据所学方法绘制直方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直方图有哪些特点?如何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直方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直方图》教学设计

《直方图》教课方案一、内容和内容分析(一)内容:直方图(二)内容分析这节课使学生认识描绘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用直方图能够直观展现数据在某一地区的散布状态,用于对整体的散布特色进行推测,直方图的绘制能否合理、正确,直接对数据剖析造成影响,要画一组数据的频数散布图,第一要获得这组数据的频数散布表,其次要选用适合的组数与组距.在统计中,用来描绘数据特色的统计图,除了直方图,往常还有条形图、折线图等,将直方图与比较近似的条形图进行比较,有助于对直方图特色及合用范围的认识.鉴于以上剖析,可知本节课的要点:正确地画出一组数据的频数直方图.二、目标和目标分析(一)教课目的认识直方图,能画直方图。

(二)目标分析达到目标的标记是:给定一组数据,学生会集理地确立组距与组数,会制作频数散布表,会绘制频数散布直方图.三、教课识题诊疗和剖析本节课采纳的是分组整理数据,剖析数据的频数散布,利用频数散布规律来解决问题的统计过程,为了获得一组数据的频数散布,需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一组数据分红多少组适合呢 ?这不单与数据的多少相关,也与数据自己的特色相关,组数的多少要适中,若组数太多,数据散布会过于分别,若组数太少,数据散布就过于集中,这些都不便于察看数据的散布特色和规律.组数的多少才适合,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试试过程和概括过程.鉴于以上剖析,可知本节课的教课难点:决定组距和组数.四、教课过程设计(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问题 1: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竞赛,七年级准备从63 名同学中挑身世高相差不多的40 名同学参加竞赛,你知道如何选择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要获得这63 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追问:采纳什么样的检查方式采集这些数据呢?问题 2:已知 63 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要挑身世相差不多的40 名同学参加竞赛,我们应当如何整理数据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指出:为了使选用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齐整,需要知道数据散布状况,即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所以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合的分组整理.设计企图: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认识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经验,利用频数散布确立当选方法,使学生认识用直方图描绘数据的意义和作用.(二)研究新知问题 3:终究分几组比较适合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提示: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要依据详细问题来确立,原则上 100 个数据之内分 5~12 组较为适合,且组数为正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方图》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内容:直方图(二)内容解析这节课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用直方图可以直观展示数据在某一区域的分布状态,用于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直方图的绘制是否合理、准确,直接对数据分析造成影响,要画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图,首先要获取这组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其次要选取恰当的组数与组距.在统计中,用来描述数据特征的统计图,除了直方图,通常还有条形图、折线图等,将直方图与比较类似的条形图进行比较,有助于对直方图特点及适用范围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正确地画出一组数据的频数直方图.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认识直方图,能画直方图。

(二)目标解析达到目标的标志是:给定一组数据,学生会合理地确定组距与组数,会制作频数分布表,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三、教学问题诊断和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是分组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利用频数分布规律来解决问题的统计过程,为了得到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需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一组数据分成多少组合适呢?这不仅与数据的多少有关,也与数据本身的特点有关,组数的多少要适中,若组数太多,数据分布会过于分散,若组数太少,数据分布就过于集中,这些都不便于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组数的多少才合适,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尝试过程和归纳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决定组距和组数.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你知道怎样选择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要取得这63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追问: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收集这些数据呢?问题2:已知63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要挑出身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我们应该怎样整理数据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指出: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分布情况,即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设计意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经验,利用频数分布确定入选方法,使学生了解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意义和作用.(二)探究新知问题3:究竟分几组比较合适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提醒: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原则上100个数据以内分5~12组较为合适,且组数为正整数。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组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4:组数的多少由什么决定?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回答:组数多少由组距决定,组距越大,组数就越少,组距越小,组数就越大.教师直接给出如下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这说明身高变化范围是23cm(2)决定组距和组数如组距选为3cm,则组数=(组)合适(3)列频数分布表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在各小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整理就得到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师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并向学生讲解.①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距的比值,如图:②小长形面积的意义小长方的面积,因此,小长方形面积就是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大小.③用等距离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在等距离分组中,由于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该组的频数,因此在作频数分布图时,小长方形的高完全可以用频数来代替.(三)初步应用,巩固新知(1)问题4:学习教材第148页例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出例题数据,学生分小组完成本例题.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分组是否合理,同时注意提醒学生在列频数分布表过程中要认真仔细,不能有任何差错.学生完成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画频数分布图步骤的掌握,以及在统计过程中要严谨,要有耐心.(2)教材第149页练习。

教师布置练习,将全班同学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同学只完成其中的一个小题,并针对该结果提出自己看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分组不同,对结果的决策看法也会有所差异.(四)小结与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说出绘制直方图的步骤?(2)直方图和条形图有哪些异同点?(3)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统计图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总结直方图的有关内容。

作业:教科书习题10.2第1、3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的个数如下(单位:个):117 122 124 129 138 107 117 130 122 125 108 131 125117 122 133 126 122 118 108 110 118 123 126 133 134120 123 118 112 112 134 127 123 119 113 127 123 127135 137 114 120 128 124 115 139 128 124 121请列出这些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估计这50名工人日生产零件个数的分布情况.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掌握,以及由频数分布直方图获取数据分布的信息.《直方图》同步测试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频数分布中()A.横轴必须从0开始,纵轴不受这个限制B.纵轴必须从0开始,横轴不受这个限制C.横轴与纵轴都必须从0开始D.横轴与纵轴都不必从0开始分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结构可知B是正确的.解答:解:由于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面积=组距×频数可知,纵轴必须从0开始,横轴不受这个限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作图.2.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A.与频数成正比B.是该组的频率C.是该组对应的频数D.是该组的组距分析:根据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由于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故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频数分布直分图是一种以频数为纵向指标的条形统计图.3.样本容量为2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数为()分析:由已知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利用[6,10)的纵坐标(矩形的高)乘以组距得到[6,10)的频率;利用频率乘以样本容量即可求出频数;解答:解: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率为0.08×4=0.32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数为0.32×200=6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矩形的纵坐标(矩形的高)=频数÷样本容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细心填一填(把正确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4.数据分布的直方图的总面积为.分析:频率分布直方图各个小矩形的面积表示各个范围内的频率,整个直方图包含了所有的数据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总面积为1.解答:解:频率分布直方图各个小矩形的面积表示各个范围内的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总面积为1,故答案为:1点评:解决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问题,要注意直方图的纵坐标为频率/组距,各个小矩形的面积表示各个范围内的频率,整个直方图包含了所有的数据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总面积为1.5.一个样本的容量为50,分成若干组,在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面积为直方图中所有小矩形面积的16%,则落在该组的频数为.分析:首先根据该小组相应的小矩形的面积占直方图中所有矩形面积的比例,求得该组的频率,然后利用频数、频率、数据总数的关系来求出该组的频数.解答:解:根据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面积为直方图中所有小矩形面积的比值即这小组的频率,可知这组的频率是0.16,且样本的容量为50,故该组的频数为50×0.16=8.点评:本题考查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的求法.解本题要懂得频率分布直分图的意义,了解频率分布直分图是一种以频数为纵向指标的条形统计图,(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面积为直方图中所有小矩形面积的比值即这小组的频率).频率= 频数/数据总和.6.如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图.若补上人数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则空缺的长方形所表示的人数为.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乘车人数是25人,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乘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即可求得总人数;再根据总人数,以及步行所占的比例是20%,即可求得步行的人数,从而确定图形中空缺的长方形表示的人数.解答:解:因为该班有学生:25÷50%=50(人),所以步行的人数:50-25-15=10(人),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三、专心解一解(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7.八年级若干名学生参加“学雷峰活动”的歌唱比赛,比赛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请根据这个直方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是人;(2)数据分组时,组距是分;(3)在该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画出频数分布折线图;(4)估计这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析:(1)把各组频数相加,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组距等于相邻两个数的差值计算即可得解;(3)取各组的中间值,然后根据各组的频数画出折线图;(4)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参加比赛的总人数为:2+4+6+5+3=20;(2)组距为:60-50=10;(3)频数分布折线图如图;(4)===71.5(分).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8.为了解某班学生参加敬老活动的情况,对全班每一名学生参加活动的次数(单请你根据统计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统计表;(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参加敬老活动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分析:(1)根据直方图可以得到据此求出参加活动次数为2次的人数即可;(2)根据统计表得到参加3~4次活动的人数后补全直方图即可;(3)根据统计表求出所有人数的和即可.解答:解:(1)由直方图可知参加1~2次活动的有4人,由统计表可知参加1次活动的有1人,∴参加2次活动的人数为:4-1=3人;(2)如图;(3)1+3+3+3+3+4+9+6+1=33名.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