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第五章 消化系统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学习教案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系统解剖学》中关于消化系统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的结构与特点、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等)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 掌握消化道各部分的解剖特点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 了解消化腺的分布、结构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消化道各部分的特点,消化腺的功能。
难点:消化系统的复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消化腺的详细解剖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消化系统模型、挂图、PPT。
2. 学具:解剖图谱、学习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消化系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讲解消化道各部分的特点及消化腺的功能。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关于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消化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消化道各部分的结构与特点3. 消化腺的分布、结构及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描述消化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分析肝脏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答案:(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
(2)口腔:牙齿和舌头的作用;咽:食物的通道;胃:储存、混合、初步消化食物;小肠:消化、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肛门:排出粪便。
(3)肝脏在消化过程中主要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消化系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在理解消化腺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与指导。
《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盲肠
附着在大肠开始的盲肠附着, 具有免疫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肝脏解剖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是最大的 内脏器官。
功能
肝脏负责产生胆汁、代谢和储存 营养物质、分解毒素和制造血液 凝块因子。
解剖结构
肝脏由四个叶片组成,包括左右 两个叶片和中间的小叶片。
胆囊
1 定位
胆囊位于肝脏下表面,负 责储存胆汁。
2 胆汁
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在消 化过程中由胆囊释放。
3 胆石
胆囊中形成的固体物质, 可导致胆绞痛和胆结石。
胰腺
解剖
胰腺位于胃后方,是消化器官 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
分泌物
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包含酶用 于消化食物。
胰岛素
胰腺还分泌胰岛素,用于调节 血糖水平。
消化系统的神经控制
1
副交感神经
提高消化功能,增加消化器官的血流和活动。
2
交感神经
抑制消化功能,减少消化器官的血流和活动。
3 免疫功能
消化系统与免疫系统紧密相连,协同工作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 能
一、消化系统概述 二、口腔消化系统 三、食管 四、胃
小肠
1
结构
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长度约6-
功能
2
7米。
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传送到血液中。
3
小肠绒毛
绒毛增加小肠表面积,促进有效的吸收。
大肠
结构
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
功能
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 消化的物质排出体外。
3
内在神经系统
通过肠道神经细胞网络来调节消化功能。
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
动脉供应
【系统解剖学-题库】_消化系统(修改稿)
第五章消化系统一、名词解释1.腭扁桃体2.固有口腔3.咽峡4.牙式5.咽隐窝6.咽淋巴环7.幽门窦8.十二指肠大乳头9.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10.集合淋巴滤泡11.结肠带12.回盲瓣13.齿状线14.肛柱15.肛窦16.白线(Hilton线)17.胆囊三角(Calot三角)18.肝门二、填空题1.内脏的中空性器官一般为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和。
2.临床上通常把从到称上消化道,以下称为下消化道。
3.上消化道包括、、、和。
4.口腔以牙弓为界,分为和两部分。
5.口腔与咽的分界称,它是由、、和共同围成。
6.在外形上,每个牙可分为、和三部分。
7. Ⅳ表示牙, 6 表示牙。
8.牙周组织包括、和三部分。
9.舌乳头包括、、和四种。
10.大唾液腺有三对,包括、和。
11.咽是和的共同通道。
12.咽自上而下可分为、和三部。
13.腭扁桃体呈扁卵圆形,位于与间的扁桃体窝内。
14.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其第三狭窄在,距中切牙cm。
15.胃大部分位于,小部分位于,其入口称,出口称。
16.胃可分为、、和四部分。
17.胃幽门部可借将其分为左侧的和右侧的。
18.十二指肠包绕,它依次可分为、、和四部。
19.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的转折处形成,它借悬吊、固定于腹后壁。
20.大肠包括、、、和。
21.盲肠与结肠的三个形态特点是、和。
22.直肠在矢状位上有两个生理弯曲,即:和。
23.肛管的齿状线由和共同围成;白线相当于与的分界处。
24.肝大部分位于和,小部分位于。
25.出入肝门的主要结构是、、和神经、淋巴管等。
26.肝的上面又称面,可借分为和两部。
肝的下面可分为、、和四叶。
27.胆囊可分为、、和四部。
28.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与交界处。
29.胆总管由和合成,在内下降,最后与胰管共同开口于。
30.胰位于的后方,横贴于腹后壁,约平。
可分为、和三部。
三、选择题(一)A型题:1.上消化道是指A.口腔至食管B.口腔至胃C.口腔至十二指肠D.口腔至空肠E.口腔至回肠2.关于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包括牙冠、牙颈、牙根和牙龈B.牙内的腔隙称牙腔,内容牙髓C.牙由釉质和牙质构成D.牙周组织包括牙质、牙槽骨和牙周膜E.磨牙萌出晚,故又称迟牙或智牙3. 6表示A.左上颌第1前磨牙B.左上颌第2前磨牙C.左上颌第1磨牙D.右上颌第1前磨牙E.右上颌第1磨牙4. V表示A.右上颌第1乳磨牙B.右上颌第1前磨牙C.左上颌第1乳磨牙D.左上颌第1前磨牙E.左上颌第2乳磨牙5.关于咽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上窄下宽的肌性管道B.向下至第6颈椎下缘续气管C.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D.咽鼓管咽口位于口咽部E.以上均不正确6.关于颏舌肌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成对的舌内肌B.起于下颌骨的颏隆凸C.止于舌的两侧面D.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后E.一侧收缩使舌伸向对侧7.下颌下腺的导管开口于A.舌下阜B.舌下襞C.舌系带D.颊粘膜E.舌乳头8.梨状隐窝位于A.喉咽B.鼻咽C.口咽D.咽隐窝E.喉腔9.关于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处与咽相续B.位于气管的前方C.下端在第12胸椎处接胃D.第二狭窄处距中切牙40cmE.第三狭窄为食管与胃连续处10.食管的第三个狭窄距中切牙A.15 cmB.25 cmC.40 cmD.50 cmE.75 cm11.关于胃的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上腹区B.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C.贲门约在第11胸椎的右侧D.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E.胃前壁完全被膈与肋弓掩盖12.关于十二指肠的描述,正确的是A.十二指肠可分为上部、降部和升部B.十二指肠上部,又称十二指肠球,粘膜面光滑C.十二指肠降部沿第1—3腰椎前面下行D.十二指肠降部的右后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E.十二指肠大乳头距中切牙55 cm13.空肠和回肠相比A.空肠管径较细B.回肠无集合淋巴滤泡C.空肠血管较少D.回肠粘膜皱襞密而高E.空肠无集合淋巴滤泡14.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B.脐与右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C.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3cmD.两侧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E.两侧髂结节连线的中、右1/3交点15.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A.肛管B.直肠C.阑尾D.盲肠E.回肠16.关于直肠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为盆部和会阴部B.后面邻骶、尾骨C.有凸向前的骶曲D.有凹向前的会阴曲E.上端平第1骶椎处与乙状结肠相续17.肛梳位于A.齿状线上方B.齿状线下方C.白线D.白线下方E.肛门口18.肝的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相交于A.第4肋B.第4肋间隙C.第5肋D.第6肋E.第6肋间隙19.关于肝圆韧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脐静脉闭锁而成B.由脐动脉闭锁而成C.由静脉导管闭锁而成D.由动脉导管闭锁而成E.由结缔组织及平滑肌构成20.胆囊位于A.肝的脏面肝门左纵沟的前部B.肝的脏面肝门右纵沟的后部C.肝脏面横沟处D.肝的裸区E.以上均不对21.关于胆囊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肝下面,右纵沟后半的胆囊窝内B.呈梨形,可分泌胆汁C.胆囊底可突出肝下缘D.胆囊底与体分界明显E.参与围成胆囊三角22.胆囊三角由A.肝右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B.肝左管、肝右管和肝的脏面围成C.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的脏面围成E.肝总管、肝静脉和肝的脏面围成23.关于胆总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B.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C.位于门静脉的后方D.行于肝胃韧带内E.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24.胰横卧于腹后壁,其位置约平A.第12胸椎体B.第2腰椎间盘C.第1-2腰椎体D.第3腰椎体E.第2-3腰椎体(二)B型题问题1-3A.软腭B.硬腭C.颊粘膜D.上、下牙弓和牙龈E.上、下唇1.围成口裂的是2.有系带的是3.分隔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的是问题4-6A.腭扁桃体B.舌扁桃体C.咽鼓管扁桃体D.咽扁桃体E.咽隐窝4.位于扁桃体窝的是5.位于鼻咽顶后壁粘膜下的是6.位于舌根部粘膜的是问题7-9A.左上颌第2磨牙B.左下颌第3磨牙C.右下颌第2磨牙D.右下颌第1磨牙E.切牙7. 78.终生可能不出的是9.只有一个牙根的是问题10-12A.釉质B.牙质C.牙龈D.牙髓E.牙周膜10.覆盖于牙冠外表面的是11.构成牙大部分的主要物质是12.是口腔粘膜的一部分,覆盖于牙颈和临近的牙槽骨上问题13-15A.舌外肌B.颏舌肌C.舌骨舌肌D.下颌舌骨肌E.舌内肌13.伸舌的肌是14.可改变舌形态的肌为15.可改变舌位置的肌为问题16-18A.会厌谷B.梨状隐窝C.咽扁桃体D.咽鼓管圆枕E.咽鼓管咽口16.位于喉口两侧的结构是17.属口咽的结构是18.与中耳有关的结构是问题19-21A.十二指肠上曲B.十二指肠球部C.十二指肠降部D.十二指肠空肠曲E.十二指肠升部19.十二指肠悬韧带附于20.十二指肠球(部)为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21.胆总管、胰管共同开口于问题22-24A.盲肠B.升结肠C.横结肠D.降结肠E.直肠22.有系膜的是23.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的是24.没有结肠带的是问题25-27A.肛梳B.肛柱C.肛瓣D.齿状线E.(肛)白线25.肛门内括约肌紧缩形成的环状带26.肛管内粘膜形成的纵行皱襞27.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处形成的环形浅沟问题28-30A.镰状韧带B.肝圆韧带C.静脉韧带D.门静脉E.胆囊窝28.把肝的膈面分为左右两叶的结构是29.位于肝尾状叶左边的结构是30.位于肝方叶左边的结构是(三)C型题问题1-2A.尖牙B.切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具有一个牙根的牙是2.具有二个牙根的牙是问题3-4A.舌下襞B.舌下阜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舌下腺开口于4.下颌下腺开口于问题5-6A.鼻咽部B.口咽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咽鼓管咽口位于6.腭扁桃体位于问题7-8A.胸骨角平面B.第4胸椎下缘平面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食管的第一狭窄位于8.食管的第二狭窄位于问题9-10A.孤立淋巴滤泡B.集合淋巴滤泡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9.空肠具有10.回肠具有问题11-12A.结肠带B.结肠袋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直肠上具有12.盲肠上具有问题13-14A.胆总管B.胆囊管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3.输胆管道包括14.胆囊的分部包括问题15-16A.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肝左、右管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5.进肝门的结构为16.属肝门的结构是(四)X型题1.消化管壁共有的结构包括A.粘膜B.粘膜下层C.浆膜D.平滑肌E.肌层2.共同围成咽峡的结构有A.腭垂B.舌根C.腭舌弓D.腭咽弓E.腭帆后缘3.牙周组织包括A.牙髓B.牙龈C.牙质D.牙周膜E.牙槽骨4.大唾液腺包括A.胰腺B.腮腺C.下颌下腺D.舌下腺E.胃腺5.开口于舌下阜的有A.下颌下腺大管B.下颌下腺小管C.下颌下腺D.舌下腺大管E.舌下腺小管6.关于咽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上宽下窄的肌性管道B.位于1-5颈椎的前方C.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D.是消化、呼吸共用通道E.在第5颈椎体下缘续于气管7.食管的第二狭窄处位于A.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B.胸骨角平面处C.气管杈水平D.第四胸椎下缘水平E.距中切牙约25 cm8.关于十二指肠的描述,正确的有A.介于胃与空肠之间B.呈“C”形包绕胰头C.十二指肠球是溃疡的好发部位D.降部左后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E.全长约35 cm9.回肠的特点有:A.管经较细B.动脉弓级数较多,直血管较短C.动脉弓级数较少,直血管较长D.绒毛较密集E.有集合淋巴滤泡10.阑尾常见的位置有A.肝下位B.盲肠后位C.左下腹位D.回肠后位E.盆位11.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的有A.阑尾B.盲肠C.横结肠D.乙状结肠E.直肠12.通过肝门的结构有A.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肝左、右管C.门静脉左、右支D.肝静脉E.下腔静脉13.关于胆囊的描述,正确的有A.位于肝下面右纵沟前部的胆囊窝内B.是腹膜内位器官C.分为底、体、颈三部D.能贮存并浓缩胆汁E.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14.关于胆总管的描述,正确的有A.由胆囊管与肝左,右管合成B.参与胆囊三角的围成C.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下行D.下端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E.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15.属于消化腺的有A.肝B.胰C.脾D.甲状腺E.腮腺16.关于胰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人体内的大消化腺之一B.胰头被十二指肠所包绕C.胰横居于腹后壁,约平对第1—2腰椎体的前方D.胰尾抵达左肾门E.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17.在肝外管道中哪些部位有括约肌包绕A.胰管末端B.肝左、右管C.胆总管末端D.胆囊管末端E.肝胰壶腹18.下列腹部分区中,包括肝的有A.左季肋区B.右季肋区C.腹上区D.右腰区E.左腰区19.关于口腔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借口裂与外界相通B.可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C.侧壁为唇D.上壁为腭E.下壁为舌及封闭口底的软组织20.关于腭的描述正确的有A.腭是口腔的顶,分隔鼻腔与口腔B.前2/3为硬腭,后1/3为软腭C.软腭的后缘游离D.腭咽弓在腭舌弓之前E.粘膜形成两对弓形皱襞21.含有味蕾的舌乳头有A.轮廓乳头B.叶状乳头C.丝状乳头D.菌状乳头E.以上均不是22.属于肝门结构的有A.门静脉B.肝固有动脉C.肝管D.神经淋巴管E.肝静脉23.肛门指检时能触到的结构有A.前列腺B.精囊腺C.卵巢D.子宫颈E.直肠子宫凹陷24.关于胰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人体内大消化腺之一B.可分头、体、尾三部C.可分泌胰液及胰岛素D.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E.胰液及胰岛素经胰管排入十二指肠降部四、问答题1.舌乳头的形态、分布及功能?2.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和开口部位?3.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重要形态结构?4.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距中切牙的距离及意义?5.胃的形态和分布?6.十二指肠悬韧带的构成及作用?7.空、回肠的主要区别?8.回盲瓣的构成及作用?9.结肠的分部和特点?10.直肠的位置、形态及结构?11.肛管齿状线上、下部的主要区别?12.输胆管道的合成与行程?13.胆囊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14.肝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15.胆汁的产生部位及排泄?16.胰的位置、分部和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位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的淋巴组织、具有防御功能。
人体解剖学中的消化系统解剖学考点
牙齿的构造与功能
01
02
03
牙冠
牙齿暴露在口腔的部分, 主要起到咀嚼食物的作用 。
牙根
牙齿深入牙槽骨的部分, 起到固定牙齿的作用。
牙釉质
牙齿外层的硬质组织,具 有保护牙齿内部结构的作 用。
舌头的构造与功能
舌体
舌的主要部分,具有感受味觉、搅拌食物和辅助吞咽的作用。
舌系带
连接舌体和口底的薄膜,可以控制舌的位置和活动。
胰腺
胰腺主要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等激素,参与消化和血糖调节。
肝、胆囊和胰腺的疾病与病变
肝炎
01
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可能是由于病毒、药物或酒精等因素引
起的。
胆囊炎
02
胆囊炎是指胆囊的炎症,通常与胆结石有关,表现为右上腹疼
痛、恶心等症状。
胰腺炎
03
胰腺炎是指胰腺的炎症,可能是由于胆道疾病、酗酒或高脂血
症等因素引起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
胆囊
胆囊是一个梨形的囊状器官,主要位于肝脏的胆 囊窝内,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胰腺
胰腺是一个狭长的腺体,横跨第一至第二腰椎前 方,由头部、体部和尾部组成。
肝、胆囊和胰腺的功能
肝
肝脏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泌胆汁、代谢物质、合成蛋白质和凝 血因子等。
胆囊
胆囊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并在需要时排入十二指肠,帮助 消化脂肪。
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管
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 负责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
小肠
小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
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负 责食物的摄取和咀嚼。
胃
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负 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解剖学 5消化系统学习题
消化系统1上消化道是(C )A 、从口腔到食管B 、从口腔到胃C 、从口腔到于二指肠D 、从口腔到空肠E 、从咽峡到于二指肠2属于上消化道的结杓是(A )A 、于二指肠B、空肠C、回肠D 、结肠E、直肠3下消化道的起始部(B )A 、于二指肠升部B 、于二指肠空肠曲C 、于二指肠球部D 、空肠末端E 、于二指肠下部4口腔以(A)A 、经咽峡与咽相通B 、是上、下牙弓和牙龈所围成的空间C、是唇和颊与牙及牙龈之间的空隙D 、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互不相通E、以上都错5不参与咽峡组成的结杓是(D )A 、腭垂(悬雍垂)B 、腭舌弓C 、腭帆后缘D 、腭咽弓E 、舌根6关于咽峡的正确描述是(D )A 、是咽腔最窄处B 、其上界为硬腭C 、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处D 、下界为舌根E 、两侧有咽扁桃体7牙式L6 表示()A 、左上颌第1 乳磨牙B 、左上颌第1 恒磨牙C 、有上颌第1 乳磨牙D 、右上颌第1 恒磨牙E 、右上颌第2 恒磨牙8牙式+n表示()A 、右下颌第1 乳磨牙B 、右下颌第1 恒磨牙C 、左下颌第2 乳磨牙D 、左下颌第1 恒磨牙E 、左下颌第1 乳磨牙9关于牙齿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乳牙无臼齿B 、上颌第二磨牙为双根牙C 、磨牙都有三个根D 、牙的最外层被牙周膜包绕E 、下颌牙齿牙髓的主要成分来自下牙槽的血管和神经10牙周组织有(C )A 、釉质B 、牙齿民C 、牙髓D 、牙腔E 、牙骨质11不含味蕾的结杓是(D )A 、轮廓乳头B 、菌状乳头C 、软腭的粘膜上皮D 、丝状乳头E 、会厌的粘膜上皮12颌舌肌(D )A 、是成对的舌内肌B 、起于下颌骨的颌结节C 、止于舌的两侧D 、两侧收缩时可拉舌向前下E 、单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同侧13一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对侧的肌是(A )A 、颌舌肌B 、舌骨舌肌C 、茎突舌肌D 、腭舌肌E 、以上都不是14关于大唾液腺的正确描述是(E )A 、腮腺管位于颧弓下方,横过颊肌,穿过咬肌B 、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C 、舌下阜是舌下腺管的唯一开口D 、下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璧E 、腮腺为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15腮腺开口于DA 、舌下阜B 、舌下璧C 、适对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D 、舌系带E 、舌根16腮腺管(D )A 、发自腺的前缘下份B 、在颧弓下2 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C 、开口于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D 、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E 、穿咬肌开口于腮腺管乳头17左腮腺导管开口于所对应的颊粘膜处(C )A 、+5B 、+7C 、+8D 、6 +E 、5 +18下颌下腺开口于(A )A 、舌下阜B 、舌下璧C 、口腔前庭颊孰膜D 、开口于颊孰膜E 、上述都不对19食管的第二个狭窄约距中切牙(B )A 、15cmB、25cmC、40cmD 、45cmE、50cm20食管的第三个狭窄约平(C )A 、第8 胸椎B 、第9 胸椎C 、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 、第12 胸椎21关于食管的错误描述是(E )A 、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B 、食管上段肌层由骨髂肌杓成C 、全长约25cmD 、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有狭窄E 、向下续于于二指肠22胃A 、在中等充盖时,位于右季肋区B 、分为胃弯、胃体和胃窦C 、角切迹将胃窦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D 、幽门窦与幽门管之间有中间沟E 、胃入口称幽门,出口称喷门23胃的分部不包括(E )A 、喷门部B 、胃底C 、胃体D 、幽门部E 、角切迹24有关胃的错误说法是(C )A 、入口为喷门,出口为幽门B 、胃壁肌是平滑肌,外膜是浆膜C 、胃主要位于腹上区D 、幽门前方可见幽门前静脉E 、胃分四部分25当行胃镜检查时,为避免胃镜进入呼吸道,常需嘱病人作:DA 、咳嗽动作B 、发“啊”音C 、转动头部位置D 、吞咽动作E 、深呼吸26对小肠的错误描述是(C )A 、上端接幽门B 、下端续于盲肠C 、分空肠、回肠两部分D 、是最长的一段消化管E 、借小肠系膜将空肠、回肠连于腹后壁27于二指肠(D )A .为腹膜外位器官B .全部由腹腔动脉分支供血C .只接受胃液和胆汁注入D .呈“C ”形包绕胰头E .以上全错28于二指肠大乳头位于(B )A 、上部B 、将部C 、水平部D 、升部E 、于二指肠空肠曲29结肠带存在于(D )A 、肛管B 、直肠C 、阑尾D 、盲肠E 、小肠30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D )A 、直肠B 、阑尾C 、空肠D 、结肠E 、回肠31大肠中最短的一段是(A )A 、盲肠B 、直肠C 、升结肠D 、横结肠E 、降结肠32消化腺包括( E )A 、肝、脾、大唾液腺B 、肝、胰、胆囊C 、肝、胰、腭扁桃体D 、肝、胰、脾、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E 、肝、胰、大唾液腺、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33关于肝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位于肝的方叶与左叶之间B 、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神经通过C 、第二肝门有肝小静脉走出D 、肝固有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左前方E 、门静脉为出肝门的血管34关于肝的正确的描述是:A 、上面借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B 、下面借右纵沟分为左、右两叶C 、方叶位于肝门的前方D 、肝静脉经肝门出肝E 、左纵沟后份又称第二肝门35肝的上在左锁骨中线相交于(D )A 、第4 肋B、第4 肋间隙C 、第5 肋D 、第5 肋间隙E、第6 肋36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A .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B .位于肝于二指肠韧带内C .是胆囊管的延续D .开口于于二指肠上部E .为右肝管的延续37肝圆韧带由―而成A .脐动脉B .脐静脉C .动脉导管D .静脉韧带E .静脉导管38对于胆总管的不正确描述是A .走在肝于二指肠韧带内B .下降于于二指肠与胰头之间C .斜穿于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D .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E .与胰管汇合,其管腔扩大叫于二指肠大乳头38肝门通过物不包括:A .肝固有动脉分支B .门静脉及其分支C .左肝管D .肝静脉E .右肝管39下列结杓含有味蕾,除外()A .扮状乳头B .茵状乳头C .叶状乳头D .轮廓乳头E .软腭、会厌的粘膜内40颌舌肌( )A .是成对的舌内肌B .起于颌隆凸,止于舌两侧C .单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同侧D .两侧收缩可拉舌向后内E .单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41下颌下腺导管开口于()A .舌下璧B .舌下阜C .口腔前庭D .舌系带E .舌盲孔42腮腺()A .全部位于咬肌表面B .腮腺管在颧弓下2 横指处可摸到C .腮腺管穿颊肌,开口于固有口腔D .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2 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E .腮腺管经咬肌的深面,开口于口腔前庭43咽()A .上借咽峡续口腔B .下平第6 颈椎上缘处移行于食管C .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D .腭扁桃体位于口腔内E .仅是消化道的通路44鼻咽癌的好发部位(E )A 、口咽B 、喉咽C 、梨状隐窝D 、咽后壁E 、咽隐窝45咽鼓管咽口位于()A .鼻咽的侧壁B .喉咽的侧壁C .咽鼓管圆枕的上方D .蝶筛隐窝处E .中鼻甲的后方46咽峡()A .是鼻咽和口咽的分界B.是口咽和喉咽的分界C.腭垂(悬雍垂)、腭舌弓和舌根所围成D.悬雍垂、腭咽弓和舌根所围成E.前方有扁桃体窝47咽隐窝() *A .粘膜深面有咽扁桃体B .其后方为咽鼓管因枕C .咽鼓管咽口位于其后方D .容纳腭扁桃体E .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48腭扁桃体()A .是粘膜下散在的淋巴组织B .位于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C .在舌根的粘膜内D .位于口腔内E .不参与咽淋巴环的组成49下列结杓位于口咽内,除外()A .梨状隐窝B .舌会厌正中璧C .会厌谷D .腭扁桃体E .腭咽弓50关于喉咽的描述,何者正确()A .位于软腭和喉口之间B .位于会厌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C .内含前庭璧和声璧D .喉口的两侧为梨状隐窝E .喉口的两侧有会厌谷51食管()A .位于气管的前方B .上端在第6 颈椎下缘处与咽相接C .下端在第9 胸椎水平穿隔肌D .由中切牙至喷门约25cmE .肌层均为横纹肌52关于食管的描述,何者错误()A .可分为颈部和胸部两部分B .有3 个狭窄部C .肌层由横纹肌和平滑肌杓成D .全长约为25cmE .由中切牙至贡门为40cm53食管的3 个狭窄部,错误的描述是()A .第1 狭窄部位于咽与食管相接处B .第2 狭窄部位于气管权水平C .有主支气管跨越第二狭窄部的前方D .第2 狭窄部常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E .第3 狭窄部位于隔的食管裂孔处54食管的第3 狭窄部约平(C )A 、第8 胸椎B、第9 胸惟C、第10 胸椎D 、第11 胸椎E、第12 胸推55胃(E )A 、在中等充盖时,位于右季肋区B 、分为胃底、胃体和幽门窦C 、角切迹分隔幽门窦和幽门管D 、幽门窦和幽门管之间有幽门括约肌E 、以上都不是56关于胃,错误的描述是(D )A 、上、下口分别称喷门和幽门B 、胃底位于喷门切迹水平以上C 、幽门部可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D 、大弯处的角切迹是胃体与幽门部的分界E 、分为胃底、胃体、幽门部和贡门部57于二指肠(D )A 、属于下消化道的一部分B 、在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细C 、可分为降部、水平部和升部D 、有胰管和胆总管的开口E 、l 洋部的外侧壁有于二指肠大乳头58空肠和回肠(C )A 、空肠占小肠的3 / 5 ,回肠占2 / 5B 、空肠粘膜环状皱璧密而高,而回肠疏而低C 、空肠粘膜层中有集合淋巴滤泡D 、回肠血供比空肠丰富,颜色较红E 、空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59空肠的特点(A )A 、血管弓少B 、管径较小C 、色泽较淡D 、管壁较薄E 、富含集合淋巴小结60关于MeCkel 室,错误的描述是(A )A 、新生元都有MeCkel 憨室B 、出现于距回盲瓣0 . 3 一Icm 范围内C 、自回肠壁向外突出D 、是胚胎时卵黄蒂未完全消失形成的E 、憨室的炎症或合并穿孔,症状与阑尾炎相似61大肠不包括(A )A 、回肠B 、盲肠C 、阑尾D 、直肠E 、肛管62关于回盲瓣,错误的描述是(C )A 、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B .有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瓣C .环形肌增厚形成括约肌D .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E .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63关于阑尾的正确描述是(D )A 、是腹膜间位器官B 、没有系膜C 、以回肠前位多见D 、结肠带是找阑尾的标志E 、由腹腔干供血64阑尾(E )A 、经阑尾孔开口于盲肠下端B 、位于右髂窝,是腹膜间位器官C 、表面可见到3 条结肠带D 、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内1 / 3 交界处E 、沿结肠带追踪,可找到阑尾65阑尾(B )A 、附于结肠起始部B 、根部是3 条结肠带集中处C 、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D 、属腹膜间位器官E 、McBulnev 点是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 / 3 交点6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A )A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 / 3 交点处B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内1 / 3 交点处C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D 、两侧髂结节连线的中、右1 / 3 交点处E 、脐与右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外1 / 3 交点处66横结肠(C )A 、于脾曲处续于升结肠B 、通常系膜较短,活动度不大C 、主要由中结肠动脉供血营养D 、小网膜附于其上E 、属腹膜间位器官67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的消化管是(E )A 、大肠B 、直肠C 、回肠D 、空肠E 、结肠68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存在于(D )A 、大肠B 、直肠C 、阑尾D 、结肠E 、以上都不是69没有结肠带的肠管是(E )A 、盲肠B 、升、降结肠C 、横结肠D 、乙状结肠E 、直肠70肛管腔面粘膜与皮肤的分界标志A 、肛白线B 、肛梳C 、痔环D 、齿状线E 、直肠横璧71关于直肠的正确描述是(C )A 、分为盆部和会阴部B 、有凸向前的骶曲C 、有凹向前的会阴曲D 、在第1 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续E 、中间的直肠横璧最大且恒定72关于直肠,错误的描述是(B )A 、直肠和肛管的分界是盆隔B 、具有结肠的3 个特征C 、既曲凸向后D 、直肠横璧由粘膜及环行肌杓成E 、齿状线是内、外胚层发生的分界线73关于肛管,错误的描述是()A 、位于盆隔以下B 、肛门内括约肌是肠壁环行肌增厚形成C 、内面纵行的粘膜皱璧称肛梳D 、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齿状线E 、白线位于痔环的下缘74肛门指检时不能触到(B )A 、前列腺B 、阴道C 、卵巢D 、子宫颈E 、直肠子宫陷凹75正常情况下肛门指检时,不能触到(B )A 、前列腺B 、精囊腺C 、卵巢D 、子宫颈E 、直肠子宫凹陷76肝的形态(E )A 、肝的隔面由冠状韧带分左、右两叶B 、肝裸区与胰头相邻C 、左侧纵沟前部有镰状韧带D 、右侧纵沟后部有静脉韧带E 、肝的下面横沟后方是尾状叶77关于肝,错误的描述是(E )A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B 、上界于右锁骨中线达第5 肋C 、腔静脉沟位于右纵沟的后半部D 、肝裸区无腹膜覆盖E 、肝门的前方是尾状叶78肝的体表投影,不正确的描述是(E )A 、肝上界与隔穹隆一致B 、右锁骨中线上达第5 肋C 、在左锁骨中线稍内侧达第5 肋间D 、在剑突下3 一5cm 范围内E 、幼元的肝下缘露出于右肋弓下均属病理性肿大79肝右叶、左叶的分界标志(B )A 、肝门B 、镰状韧带C 、冠状韧带D 、三角韧带E 、肝圆韧带80关于肝体表投影,错误的说法是(D )A 、肝上界与隔穷隆一致B 、肝左界可达左锁骨中线内侧C 、腹上区可触到肝D 、肝下界超过右肋弓必是肝肿大E 、7 岁以下小孩肝下界可低于右肋弓81肝门(A)A 、肝左、右管由此穿出B、胆总管由此穿出C 、肝静脉的左、右支由此穿出D 、肝动脉的左、右支由此穿出E、门静脉的左、右支由此穿出82肝圆韧带(A )A 、由脐动脉闭锁而成B、由脐静脉闭锁而成C 、由动脉导管闭锁而成D 、由静脉导管闭锁而成E、位于右侧纵沟的后方83肝外胆道不包括A 、肝左管B、肝右管C 、胆囊管D 、胰管E、肝总管84胆囊A 、位于肝左纵沟前部的胆囊窝内B 、底的体表投影在左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C 、分泌胆汁D 、分为胆囊底、体、颈、管四部E 、胆囊管与胰管汇合开口于于二指肠乳头85胆总管(B )A 、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B、位于肝于二指肠韧带内C 、行经于二指肠上部的前方D 、管径大于IcmE、单独开口于于二指肠大乳头86胆囊三角(CalDt 三角)(A )A 、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B、由肝左、右管和肝的脏面围成C 、由肝右管、胆囊管和尾状叶围成D 、由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的脏面围成E、由肝总管、门静脉和方叶围成87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E )A 、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B 、位于门静脉后方C 、位于肝胃韧带内D 、位于于二指肠降部的前面E 、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于于二指肠大乳头88胰腺(A )A 、有内分泌功能B 、颈的后方有门静脉C 、胰管和肝总管汇合开口于于二指肠乳头D 、空肠环绕胰头E 、钩突和胰头之间夹有肠系膜下动脉和静脉89关于胰,正确的叙述是(A )A 、胰管开口于于二指肠B 、胰尾和肝门邻接C 、胰头后方有门静脉D 、其血供直接发自腹主动脉E 、是内分泌腺。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大课
V-形的界沟 舌乳头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
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 粘膜有味蕾
Features of dorsum of tongue
舌的腹面(下面) 舌系带 舌下阜 舌下襞
舌肌 MUSCLES OF TONGUE
舌内肌改变舌的形状 舌外肌改变舌的位置
颏舌肌的功能: 一侧收缩,舌尖伸向对
分部
颈部cervical part 胸部thoracic part 腹部abdominal part
食管的狭窄
第一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 平第6颈椎的下缘,距中切牙 15cm;
第二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 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胸椎下 缘,距中切牙25cm;
第三处:位于食管穿膈的食 管裂孔处,平第10胸椎,距 中切牙40cm。
73
(一) 胆囊 gallbladder
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长约 8~12cm,宽约3~5cm,容量约50ml。
分底、体、颈、管四部。
胆囊底:位于胆囊切迹处,与腹前壁相接触。 胆囊体 胆囊颈:细而弯曲,起始部略膨大,称 Hartmann囊,胆结石常滞留于此。 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约0.3cm。
2 空肠 jejunum 和回肠 ileum
上端起自十二指肠空 肠曲,下端接续盲肠。 空、回肠共长5-6米,借 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又 称系膜小肠。系膜附着 的边缘称系膜缘,相对 缘称游离缘。
外观 肠系膜 组织结构
位置
管径 管壁 血管 颜色 动脉弓级数 直血管 黏膜皱襞
淋巴滤泡
空肠
系膜小肠的近侧2/5, 位于左腰区和脐区
(三)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由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
直肠壶腹:直肠下部管腔的膨大。 直肠横襞(Houston瓣):直肠内面有三个直肠横襞,由黏膜及环形肌构成,具有阻挡粪 便下移的作用。以中间的位于右壁者最大,且恒定,距肛门7cm。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内容
医学
24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医学
25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为骨骼肌的1/4—1/20;;收缩过程都由钙 离子激活。 2、伸展性:伸展性大。 3、紧张性
医学
10
4、自律性:
基本电节律(慢波电位):是消化道平 滑肌特有的电变化,是细胞自发性节律 性去极化形成的。慢波起源于纵行肌, 它是局部电位,不能直接引起平滑肌收 缩,但动作电位只能在慢波的基础上产 生,因此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 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
医学
6
2)固有膜 结构:胃、肠的固有膜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
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组织、神 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淋巴组织散分布或集 合成淋巴小结。 功能: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 免疫作用。 3)粘膜肌层 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 行两层。 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 的吸收,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医学
37
(1)贲门腺 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
管状腺,分泌物主要是粘 液。 (2)胃底腺 单管腺和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 类型:
壁细胞 主细胞 颈粘液细胞 内分泌细胞
医学
38
壁细胞
分泌盐酸。 胞体较大, 呈三角形或 圆形,细胞 质嗜酸性, 在H-E染色 切片中显红 色。
医学
16
17
人体解剖学中的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维持酸碱平衡
胃酸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酸 碱平衡。
消化酶的作用
分解食物
消化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使其成为小分子物质,便于身体吸收。
提高吸收效率
消化酶能够提高食物的ຫໍສະໝຸດ 收效率,使身体能够更好地利用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维持身体健康
消化酶的分泌量和活性对人体的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都 有重要影响。
03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
秘、便血等。结直肠癌的病因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种
因素有关。
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合理饮食
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规律作息
01
胃炎
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
、呕吐等。胃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不当、胃酸过多、幽门螺杆
菌感染等。
02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胃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部位发生的溃疡,主要症状包
括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胃酸和蛋白酶的消
化有关,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大肠的管壁较厚,内壁没有环形皱襞 和小肠绒毛。
功能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一段时间,吸收多余 的水分和部分电解质后形成粪便,并储存在直肠中。当粪便积累到一定量时,会 刺激直肠产生便意,通过排便动作将粪便排出体外。
04
小肠与大肠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解剖学基础第5章-消化系统
解剖学基础第5章-消化系统第5章-消化系统1. 引言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将食物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本章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解剖学知识。
2.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位于头部。
它包括牙齿、舌头、颌骨和唾液腺等组成部分。
口腔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咀嚼和摄入食物。
唾液腺产生的唾液含有消化酶,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
3. 食管食管是一条长管状结构,连接口腔和胃。
它由平滑肌组织构成,主要功能是将咀嚼后的食物推送到胃部。
食管内有两个括约肌,可防止胃酸逆流进入食管。
4. 胃胃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位于腹部上部。
它具有扩张和收缩的能力,可以容纳大量食物。
胃内有胃液分泌细胞,能产生胃酸和消化酶,帮助食物的消化。
胃的上部与食管相连,下部与小肠相连。
5.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它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小肠分为三段,分别是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它们的长度约为6米,内壁有细小的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小肠内有很多消化酶,能将食物分解成微小的分子,以便吸收。
6. 大肠大肠是小肠的延续,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
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
盲肠内有一个类似“阀门”的器官,叫做阑尾,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7. 肛门肛门是消化系统的末端部分,位于盆腔底部。
它具有肛门环肌,可控制排便的过程。
肛门还有一层皮肤,与外界环境相隔。
8. 结论消化系统的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9. 口腔和消化过程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它起着咀嚼食物、混合食物和分解食物的重要作用。
牙齿是口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咀嚼食物将其破碎成小块。
牙齿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切割牙、尖牙和磨牙,每种类型的牙齿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系统解剖学第五章消化系统 PPT
(三)喉咽 梨状隐窝
鼻咽 口咽 喉咽
14
鼻中隔 下鼻甲
软腭
腭垂 舌根 会厌
梨状隐窝
第三节 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气管
在第6颈椎高度起于咽,穿 过膈后续于胃贲门。
全长可分三段:
颈段、胸段和腹段。 左主支气管
二、食管的狭窄部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
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
舌下腺小管 下颌下腺
第二节 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 起于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 或环状软骨的高度续于食管 。
二、咽的分部 (一)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咽鼓管扁桃体 咽扁桃体
(二) 口咽 舌会厌正中襞
会厌谷 腭扁桃体 咽淋巴环
13
咽鼓管咽口
咽扁桃体 咽隐窝 咽鼓管圆枕 鼻咽 软腭 腭扁桃体 口咽
区别
位置 长度 外观 淋巴滤泡 血管弓
空肠
左腰区,脐区 近侧 2/5 粗,粉红,血管多 孤立 级数较少
Meckel 憩室
肠系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回肠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远侧 3/5 细,粉灰,血管少
集合 级数较多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空肠(内面观) 环状襞
19
回肠(内面观)
第六节 大肠
分为5部分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
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无味蕾 。
舌尖
舌扁桃体
9
舌盲孔 舌扁桃体 轮廓乳头
舌体 丝状乳头
舌系带
舌下阜 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
舌下襞 舌下腺小管开口
舌系带 舌下腺小管开口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汇总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分泌胃液和进 行初步的消化。胃液中的盐酸和消化酶有 助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同时胃的机械 性搅拌作用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小肠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解剖结构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包括十 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内壁有许 多环形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
功能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 在小肠内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 进一步消化,同时小肠绒毛吸收营养 物质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 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 协调的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 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 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 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 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结构
消化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与功能相适应的。食物一旦进入 消化道,就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被机 体吸收利用。这些变化包括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 消化两个方面。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活 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 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化学性消化是指通 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分解为 可以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04 大肠与肛门
大肠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围绕在小肠周围,形成“M”型结构。
功能
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同时,大肠内细菌可发酵和腐败食物残渣,产生维 生素K、维生素B等有益物质。
肛门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结构
肛门位于人体消化道末端,由内外括约 肌和提肛肌等肌肉组成,具有收缩和舒 张功能。
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
气管
颈部: 外膜
食管 胸部
三段
浆膜 左
腹部
食管 颈中部 右
胸前口
牛:全为横纹肌。 猪:仅靠近胃处为平滑肌。 马:前2/3为横纹肌,向后过度到平滑肌。
食管裂口
二、胃
是食管走末端的膨大部分,具有收纳 食物、混合食物及分泌胃液等功能。
胃壁因为肌肉发达,空虚时能收缩 变小,充满食物和水时可扩大到原来的 数倍。
(二)分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齿弓) (三)功能:采食、吸吮、泌涎、味觉、咀嚼、吞咽
猪口腔
硬 腭
牛鼻唇镜
鼻唇镜:牛上唇
中部和两鼻孔之间 的无毛区,内有鼻 唇腺,分泌液体经 导管通到鼻唇镜上 呈现露珠状。
羊鼻镜
猪吻突
猪的颊部较短,口裂 大,唇的活动性小, 上唇与鼻连在一起构 成吻突,有掘地觅 食作用。
任务五 消化系统
组成
消化管
口 腔
咽
食 管
胃
小 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大 肠
盲肠 结肠 直肠
肛 门
消化腺
唾液腺
壁外腺 肝脏
胰脏 食管腺
壁内腺 肠腺
胃腺
功能
1.采食 2.消化: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消化 3.吸收:吸收营养物质入体内 4.排泄:将残渣排出体外 5.保证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牛的消化系统 盲肠
舌乳头: 丝状、锥状、豆状、 菌状(边缘)、轮廓(两侧) (牛羊)
马: 猪、叶状
丝状、锥状、菌状、轮廓、叶状
味觉乳头
舌背粘膜
舌背粘膜 舌圆枕前方的舌背
舌圆枕 舌圆枕后部两侧
羊舌黏膜上锥状乳头
5.齿
齿的种类: 切齿、犬齿和臼齿:牛羊无上切齿,犬齿; 猪公马有上下犬齿 母马有时仅下颌有犬齿 长冠齿和短冠齿:齿冠的长短,齿冠外侧为齿骨质
中专护理、助产、康复专业《解剖学基础》题库:第5章 消化系统
第5章消化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段消化管不属于上消化道( )A.从口腔到咽B.从口腔到胃C.从口腔到空肠D.从口腔到食管2.除口腔外,消化管壁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 )A.上皮、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B.上皮、固有层、肌层和外膜C.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和外膜D.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3.围成咽峡的结构是( )A.腭垂、两侧的腭咽弓和舌根B.腭垂、舌扁桃体和舌根C.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及腭咽弓D.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4.∟6 表示( )A.左下颌第1磨牙B.左下颌第1乳磨牙C.左上颌第1磨牙D. 右下颌第1乳磨牙5.腮腺导管开口于( )相对应的颊粘膜上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上颌第二磨牙6.下颌下腺的导管开口于( )A.舌下襞B.舌下阜C.舌系带D.舌扁桃体7.腭扁桃体位于()A.口腔内B.口咽部C.咽隐窝内D.腭舌弓前方8.关于咽的说法,错误的是()A.上起颅底B.与鼓室相通C.下至第 6 颈椎下缘D.喉咽部下方接喉9.关于食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颈、胸、腹 3 段B.具有 3 个狭窄C.全程均被有腹膜D.全长约 25cm10.食管三处狭窄距切牙的距离分别是:( )A.15cm 20cm 40cmB.15cm 20cm 45cmC.20cm 25cm 40cmD.15cm 25cm 40cm11.腔面衬以复层扁平上皮的消化管是( )A.十二指肠B.结肠C.回肠D.食管12.中等充盈时,胃大部分位于( )A.腹上区B.右季肋区C.左季肋区D.左季肋区和腹上区13.角切迹( )A.是食管与胃底之间的夹角B.是胃体和幽门部的分界C.是胃大弯的最低处D.是幽门窦和幽门管的分界14.对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两壁、两口、两缘B.后壁邻网膜囊C.属腹膜内位器官D.大弯侧有一角切迹15.胃体部的腺称( )A.贲门腺B.胃底腺C.幽门腺D.胃体腺16.盐酸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 )A.主细胞B.B.壁细胞C.杯形细胞D.帕内特细胞17.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 )A.主细胞B.杯形细胞C.帕内特细胞D.壁细胞18.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 )A.上部B.降部C.十二指肠壶腹D.水平部19.胆总管和胰管经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A.十二指肠上部B.十二指肠降部C.十二指肠水平部D.十二指肠升部20.由粘膜的上皮和固有层向管腔内突起而形成的结构是( )A.皱襞B.绒毛C.微绒毛D.纤毛21.营养物质的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A.食管B.胃C.小肠D.口腔22.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的消化管是( )A.全部大肠B.直肠和肛管C.盲肠和结肠D.空肠和回肠23.肛管腔面,粘膜与皮肤的分界标志是()A.白线B.肛梳C.盆膈D.齿状线24.阑尾()A.附于结肠起始部B.根部是3 条结肠带集中之处C.开口于盲肠前内侧壁D.属腹膜间位器官25.下列关于成人肝的位置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B.上界的最高点在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C.下界可达右肋弓下方2cmD.下界在剑突下5cm以内26.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肝板B.肝细胞C.肝窦D.肝小叶27.不经肝门出入的结构是()A.肝固有动脉B.肝门静脉C.肝静脉D.肝管28.胆总管( )A.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B.由肝总管和胆囊管合成C.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下降D.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上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胃 胃是消化管的最膨大部分,有容纳和初步消化 食物等功能。 (一)形态和分部 形态:有入、出两口(贲门、幽门),上、下 两缘(胃小弯、胃大弯)和前、后两壁。胃小弯的 最低点为角切迹。
11
(二)位臵 胃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 位于腹上区。 (三)胃壁的微细结构特点 1.黏膜 表面形成许多皱襞,有大量胃小凹 。 (1)上皮 为单层柱状上皮,分泌黏液,保 护黏膜。 (2)固有层 有大量腺体,分胃底腺、贲门 腺和幽门腺。 2.肌层 分为内斜、中环(幽门处增厚成幽 门括约肌)、外纵三层。
12
六、小肠 成人长5~7m,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分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长约25cm,呈“C”形包绕胰头 。 上部:近幽门处壁薄腔大,为十二指肠球,是 十二指肠溃疡的多发部位。 降部:后内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总管 和胰管共同开口。 水平部:向左横过第3腰椎体的前方,移行为 升部。 升部:十二指肠空肠曲连有十二指肠悬韧带。 13
15
3.小肠腺 主要有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潘 氏细胞。 潘氏细胞:常三五成群布于腺底部,呈锥体形 ,胞质顶部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内含溶菌酶。 4.淋巴滤泡 为固有层内的淋巴组织。 5.十二指肠腺 在黏膜下层内,分泌黏液, 起保护作用。
16
七、大肠 大肠长约1.5m,包绕在空、回肠的周围, 分5部分。 盲肠和结肠的特征性结构:
第五章 消化系统
内容提要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 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 肠、直肠、肛管)。口腔至十二指肠叫上消化道 ;空肠至肛管叫下消化道。
1
(一)胸部标志线 胸部标志线主要有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中 线、肩胛线、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 1.九分法 分为左、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左 、右腹外侧区和脐区,左、右腹股沟区和腹下区。 2.四分法 分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 右下腹4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 口腔。 (一)腭 腭可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软腭后缘中央有腭垂,腭垂两侧有向外下行的腭舌 弓和腭咽弓。 咽峡: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围成的狭窄 区域,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5
(二)舌 舌由骨骼肌和黏膜构成,有搅拌食物、协助吞 咽、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1.形态 舌的前2/3为舌体,后1/3为 舌根,舌体的前端叫舌尖,舌的上面为舌背。 2.舌黏膜 舌背的黏膜有许多小的突起,称 舌乳头,按其形状可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 廓乳头等。
17
(一)盲肠 位臵:位于右髂窝内。 形态:大肠起始处的膨大盲端,长6~8cm 。 回盲瓣:回肠开口于盲肠处的两片黏膜皱襞, 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
18
(二)阑尾 形态:蚯蚓状盲管,长6~8cm。 位臵:位于右髂窝,盲端位臵不恒定,根部位 臵恒定,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3条结肠带汇集处 。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即脐与右髂 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19
(三)结肠 位臵:包绕在空、回肠周围。 分部: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四)直肠 位臵:位于盆腔内。 形态:直肠并不直,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直 肠骶曲凸向后;直肠会阴曲凸向前。 直肠壶腹:为直肠膨大的下部。
20
(五)肛管 位臵:上接直肠,下端终于肛门,长3~4c m。 结构:肛柱为肛管内面的6~10条纵行的黏 膜皱襞。肛瓣为相邻两个肛柱下端之间的半月形皱 襞。肛窦是肛瓣与相邻两个肛柱下端围成的开口向 上的小窝。齿状线是各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的 锯齿状的环形线,是皮肤和黏膜移行的分界线,其 上、下的动脉来源、静脉回流、神经支配各不相同 。
2
第一节
消化管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一)黏膜 1.上皮 大部分消化管为单层柱状上皮,以 消化吸收功能为主,但口腔、咽、食管和肛门则为 复层扁平上皮,有保护功能。 2.固有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小消化腺、 血管、淋巴组织。 3.黏膜肌层 为薄层平滑肌。
3
(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较大的血管、 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等。食管和十二指肠分别有 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三)肌层 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等处的肌层为骨骼 肌,其余各部为平滑肌。平滑肌一般呈内环、外纵 排列,两层间有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外膜分浆膜(间皮和结缔组织)和纤维膜(薄 层结缔组织)。
8
三、咽 形态: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管道。 位臵:颈椎前方,上达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 缘高度。
9
四、食管 形态:呈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长约25cm 。 位臵:位于脊柱前方,上端与咽相连,下端连 于胃。 分部: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 三处狭窄:第一狭窄在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 约15cm;第二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狭窄在食管穿膈处, 距中切牙约40cm。
(二)空肠和回肠 空肠:在腹腔左上部,占近侧的2/5,管径 较大,管壁较厚,血供较丰富,环形皱襞高而密, 有孤立淋巴滤泡。 回肠:在腹腔右下部,占远侧的3/5,管径 较小,管壁较薄,血供较差,环形皱襞低而疏,有 集合和孤立淋巴滤泡。
14
(三)小肠壁的形态和微细结构特点 1.环形皱襞 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内突 起形成。 2.肠绒毛 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 成。中轴为固有层结缔组织,含中央乳糜管和毛细 血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主要为吸收细胞和杯 状细胞。吸收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大量微绒毛排 列成纹状缘。
6
3.舌肌 为骨骼肌。
(三)牙 1.形态和构造 形态:每个牙均分为牙冠、牙根、牙颈3部分 。牙内部的腔隙称牙腔。 构造:每个牙均由釉质、牙质、牙骨质、牙髓 构成。
7
2.种类和排列 种类:第一套牙称乳牙(6个月开始萌出,6 岁开始脱落),共20个,分切牙、尖牙和磨牙3 类。第二套牙称恒牙,共32个,分切牙、尖牙、 前磨牙和磨牙4类。 排列:分为上、下颌的左、右侧,由前内向后 外排列。 3.牙周组织 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