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一些调整目标,以引导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优化科类结构,实现专业布局的合理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对高等教育的规划和引导,对不同领域和产业的需求进行分析,合理确定专业开设方向。

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也需要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创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我们需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我国学习和研究,并推进出国交流和合作,让更多的国际人才了解和认识我国的高等教育。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

- 1 -。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科类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需求,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目前,我国正从传统的制造业向创新型和服务型经济转型,因此需要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之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类结构的调整应注重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技术专业和人文社科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3.提升人文社科教育地位。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地位。

人文社科学科的培养和发展是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中要注重发展人文社科学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文社科人才。

4.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要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增强学科间的协同创新能力。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问题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因此,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应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合作,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人才。

5.健全并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要注重健全和优化,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类结构。

通过完善科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及优化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举措,来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包容性。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文社科教育地位,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健全并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通过这些调整努力,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及协调性研究

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及协调性研究

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及协调性研究
孙淑军;许晓辉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7)2
【摘要】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选择的需要。

在对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5—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高等教育结构综合指数呈增长态势,且与经济发展逐步融合,相互影响不断加深,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要高于学科结构和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等教育结构应不断调整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及国家战略调整需要等对策建议。

【总页数】8页(P114-121)
【作者】孙淑军;许晓辉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9
【相关文献】
1.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
2.基于协整检验的海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3.高等教育供给结
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性分析4.湖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性研究5.安徽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关键环节,其专业设置与调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专业设置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专业的调控则是高校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深入研究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的理论基础、现状问题、发展趋势以及优化策略。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分析当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专业设置与调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和建议。

展望未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的发展趋势,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阐述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专业设置与调控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科技的迅猛进步、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推进,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专业设置与调控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兴行业、领域和职业不断涌现,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专业设置与调控的挑战。

高校数量的增加、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专业设置与调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分析当前专业设置与调控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走深走实的若干措施

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走深走实的若干措施

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走深走实的若干措施引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学科专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走深走实。

一、加强需求分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与各行业、企业的合作,了解各行业的用人需求和发展趋势。

其次,建立健全的需求分析机制,通过调查、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

最后,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增设新的专业,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二、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综合型人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我们需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跨学科的学院或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鼓励学生在选课时跨专业选修,培养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最后,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推动学术界的创新和突破。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建立与行业合作的实践基地,提供实习机会和实际项目的参与机会。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最后,建立就业导向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支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是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来校任教。

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改革。

五、加强学科评估,提高学科质量学科评估是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学科质量,高校需要加强学科评估工作。

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摘要: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而专业发展特色则是地方高校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的重要方面。

本文以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为研究主题,对地方高校的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分析。

研究发现,地方高校的优势专业发展特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地方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转型与升级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如何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 地方高校专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2.1 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的意义地方高校的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紧密相关。

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区域的产业结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培养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2 地方高校的优势专业地方高校在专业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源优势开展相关专业,并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培养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学生,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

3. 区域产业结构与地方高校专业发展协调发展策略3.1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特色成功实施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规划和调控,推动优质产业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2 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是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科研中心等合作平台,共同研发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特色案例与经验分享4.1 某地方高校绿色环保专业发展案例通过某地方高校绿色环保专业的发展,可以直观地看到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

该专业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中,培养了大批绿色环保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当地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各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组成。

而就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在各个行业或岗位上的分布情况。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措施。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产业结构的变革和发展,直接影响到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某些传统产业可能会逐渐衰落,而新兴产业则会逐渐崛起,这就需要相应的就业结构调整和转变。

就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因为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才和技能,劳动力的结构转变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是指产业结构发展与就业结构变化之间的一种顺畅和适应性。

只有两者间的关系良好,才能保障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就会导致就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匹配,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普遍偏向传统产业,就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很难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更高,这就需要相应的就业结构转变和调整,确保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和就业结构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一些传统的产业可能会逐渐被淘汰,而一些新兴的产业则会逐渐兴起。

这就需要相应的就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摘要】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旨在探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湖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和产业结构情况,然后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探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优化专业设置结构等。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有助于提高湖南省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现状分析、关联性分析、调整建议、结论、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湖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其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调整。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不完全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

有必要开展一项关于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探讨如何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研究将从当前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湖南省产业结构分析、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职教育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协同发展。

1.2 研究目的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引言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地方经济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关系,旨在明确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是否与湖南省现有产业结构相匹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调整建议。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性实证研究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性实证研究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性实证研究作者:王娇娇韩鑫彤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02期摘要专业设置是否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是制约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前端因素。

基于对浙江50所高等职业院校(包含2所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浙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匹配,但随着新时期产业发展定位的调整变化,二者的契合性仍存在结构化问题突出、梯度化差异显著、特色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统筹规划、锚定错位发展、注重特色发展、健全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从需求侧推动专业设置优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契合性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02-0034-06作者简介王娇娇(1988- ),女,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政策(杭州,310012);韩鑫彤(1990- ),女,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基金项目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博士后研究课题“基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研究”(202209A0066),主持人:王娇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22年度前期项目研究“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202209A0163),主持人:潘瑜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统筹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其中,“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国家发展过程的迫切诉求”[1]。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多项政策均关注到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

专业设置是否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前提,关系到能否提供契合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同时,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亦是一种动态契合的关系,对二者之间的契合性需要进行持续性、多角度的关注与研究。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摘要】本文围绕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展开研究,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引出研究主题。

接着对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其匹配性及关联性,进而分析专业设置与区域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本文还讨论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教育规划的一体化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启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教育规划、匹配性、关联性、一体化、启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职专业设置则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探讨其匹配性和关联性,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的研究,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匹配性,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针对性,满足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

研究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可以为培养适应当地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理论指导,促进人才流动和就业。

探讨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教育规划的一体化,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专业设置过于冗杂、就业和培养质量不匹配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包括精简专业设置、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

文章还探讨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如师资队伍不足、校企合作困难等。

在总结中,强调了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展望未来,希望高校能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优化自身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策略、现实难题、对策探讨、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在面向未来、适应社会需求的也面临着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等诸多问题。

对高校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高校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专业设置单一、育人模式落后、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探讨现实难题及对策,最终总结出对未来的展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促进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改善。

通过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核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方高校学科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地方高校学科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地方高校学科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一、引言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校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已日趋完善。

一方面,以优势学科或主干学科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学科集群围绕产业集群主导发展方向,在专业人才培养、高新知识转化、科研成果应用等方面对产业集群形成有效支撑,满足区域产业集群快速深入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的空间集中性特点吸引大量知识、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为地方高校在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空间依托。

但从实践来看,地方高校学科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还存在协调性和适配性的问题,因此,研究和分析地方高校学科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间的互动关系,不仅能为培育和提升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能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而且对推动地方高校加强学科集群内部的交叉融合,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集群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地方高校与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集群高度耦合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于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随后他又在1998年发表的文章《集群与新经济竞争》中进一步阐述了关于产业集群的涵义,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我国产业整体布局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国学者姜晶又对该定义进行发展和扩充,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4]。

随着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相关学者关于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吐故纳新,一种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组织形式——学科集群应运而生。

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报告

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报告

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报告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报告目录:1. 引言2. 背景与现状2.1 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2.2 当前本科学科专业结构的问题与挑战3. 调整优化的原则与方法3.1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探索方式3.2 多方参与与合作3.3 整体优化与个体需求的平衡4. 调整优化的实施策略4.1 定期评估与调整4.2 引进新兴学科专业4.3 深化专业交叉与融合5. 结论与展望1. 引言高校本科教育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才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而本科学科专业结构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观点。

2. 背景与现状2.1 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动专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可能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2.2 当前本科学科专业结构的问题与挑战目前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些学科专业重复冗余,导致资源浪费和竞争激烈。

一些传统学科专业日益落后,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模糊,一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不足,影响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3.1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探索方式在探索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选择一些具有潜力和优势的学科专业进行重点发展和扶持。

逐步深化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2 多方参与与合作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需要多方参与与合作。

高校、教育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方面应该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新疆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新疆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新疆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马萍;白涵;刘斌
【期刊名称】《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4(15)1
【摘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契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分析近三年新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现状,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不高,第二产业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较好,专业布局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契合度不足,对新兴产业支撑有限,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部分专业布点过剩。

因此,政府要统筹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合理调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协作等,促进新疆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契合。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马萍;白涵;刘斌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8.5
【相关文献】
1.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契合度研究——以唐山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为例
3.新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
4.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5.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以食品类专业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耦合研究①

温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耦合研究①

温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耦合研究①叶林子,杨菲力,蔡进昆(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24)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18年1月31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1]。

2019年,又启动了第一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

该计划明确指出要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提出职业教育作为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一环,肩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的重担。

从职业教育改革本身来看,产教融合目前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方面,产教融合能够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存在“一头热”“两张皮”“独角戏”现象,合作层次浅、形式单一。

究其核心原因是供需不匹配、贡献不对等、主体不明晰、文化不融通[4]。

因此,关于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深度耦合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温州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探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耦合情况,并提出二者耦合发展的相应对策,以促进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二、现状分析(一)温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现状从高职院校数量来看,由于近几年受到政府重视,温州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

自1999年温州成立第一所高职院校至今,目前已建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不断增长,并在2021年突破了6万人。

参照教育部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分析发现,2021年温州五所高职院校新增招生人数合计7493人,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招生1892人,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招生1839人,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招生674人,其他大类专业招生总计为3088人。

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解析

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解析

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解析[摘要]文章从江苏省南通市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角度,分析了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人力资源现状、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专业规划、专业设置、专业服务三个维度描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的现状,从规模适应、结构适应、质量适应三个维度揭示了问题所在,提出了规划契合、主体契合、微观契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契合度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必须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行业、产业分布及结构,努力提高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契合度。

温家宝指出,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

而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协调好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从契合的角度深入挖掘二者的对接点,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概况(一)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江苏南通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即国际港口城市、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特大城市以及幸福舒适、生态标准一流的宜居城市”的战略定位,基本形成了以传统轻纺为主体,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电力、船舶、冶金等多门类配套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打造国家级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长三角新材料研发转化生产基地,加快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成长型产业;推动船舶及重装备、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能源、石油化工、精品钢材等基础产业,建设国内重要的现代能源产业基地的新战略。

2012年南通市生产总值为4558.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19.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414.1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1825.5亿元,增长12.3%。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1 引言产业结构协调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意味着产业结构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分工。

以区域的协调发展为例,区域是为管理社会、经济等活动的应用性整体,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区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彼此相连,相互之间存在各种关系。

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和谐则会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摩擦和冲突。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国民经济却并不等于各区域经济的简单累加。

区域经济协调则会产生1+1>2的效果,反之,若区域经济之间摩擦和冲突不断则结果往往是1+1<2[1]。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直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非平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地区协调来实现。

目前正处于转轨期的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的干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产业结构区际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利益抬头、产品的过剩与短缺并存、产业过度竞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我国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此,研究探索产业结构协调的理论,以减少或协调产业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产业结构协调的重要性2.1 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都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对一国来讲,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国民经济要实现持续稳步增长,产业之间的发展必须协调,即在再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注意保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这种内在联系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每个部门和行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同类产品生产的各部门和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等,产业结构协调意味着从产业的角度看这些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协调的。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运行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产业结构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特征,反映出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分布情况,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

就业结构则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资源利用情况,是实现就业全面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因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当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渐成熟和多样化时,其就业结构应当呈现同步变化。

如果产业和就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就会出现较高的失业率和劳动力短缺等经济问题。

具体来说,以下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分析:首先,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可以通过行业间的就业弹性来衡量。

就业弹性指的是各个行业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的比率,可以反映出某个行业对总就业人数的影响程度。

当一个产业占据大部分就业人数时,其就业弹性为正,反之为负。

当各个行业的就业弹性大致相等时,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协调。

其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可以通过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等指标来衡量。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越发达,通常其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而长期以来,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员往往会从事更容易形成高附加值的行业。

因此,就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证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较高。

最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还可以通过失业率来衡量。

如果一个地区的失业率较高,通常说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协调性。

当产业和就业之间协调性较高时,失业率应该较为稳定,且可以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相应上升或下降。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是一个表明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全面的重要指标。

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协调度较高时,经济发展会更加稳健和有力地支撑就业。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以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对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引言1.1 概述概述: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领域,在许多研究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科结构涉及到学科的分类、组织和发展,而产业结构则关注于各个产业的组成、布局和演变。

这两个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在于确定学科的划分和发展方向。

学科结构是通过对相关知识领域进行分类和组织,以便更好地研究和传授知识。

它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学科结构的变化也会不断地推动新的学科的兴起,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体现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方面。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对于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

通过对产业结构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也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协作和经济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学科作为知识的划分和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革。

不同学科的发展水平和重要性会直接影响到相应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同时,产业的需求和发展也会反过来对学科的划分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学科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对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解析二者的互动机制,为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对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学科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创新的方向,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研究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还能够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的实践。

综上所述,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为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截至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有2824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

[1]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同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愈加激烈,以知识创新为核心要素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已经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离不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才供给,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是影响人才供给类型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如美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由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专门研制开发以保证科学性与专业性。

[2]高等教育学科结构集中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增强科技竞争力。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的支撑,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逐年增多的高校毕业生却存在结构性失业,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学非所用”、“学历贬值”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在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亟需大批专业人才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发展现状如何?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程度如何?如何通过学科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学科结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不断调整与优化,我国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与专业设置调整工作,2016年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11个增加至12个,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至92个;专业由635种调整为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

学科目录与专业设置的调整增强了普通高等学校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适应了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有利于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设置,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表1所示,工学设置169种专业数;专业布点数达到15024个,占专业布点总数的3222%;在校生数4953334人,占学生总数的3645%,均位居第一位。

在专业数上,文学76种、管理学46种、医学44种,位居二、三、四位,前四位共计占专业总数的7084%。

在专业布点数上,管理学13235个、文学4727个、理学4716个,位居二、三、四位,前四位共计占专业总数的8089%。

在校生数量上,同样是管理学、文学、理学占据二、三、四位,在校生数量分别为2750404人、1479974人、1076027人,前四位共计占在校生总数的755%。

历史学、哲学在专业数、专业布点数和在校生数量上均位居末位。

从表2中看出,在1999年高校扩招的宏观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工学规模位居第一位,由1999年的195354人增长到2016年的1058768人,年均增长率为1283%。

哲学、历史学等偏基础性学科一般规模较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1%、693%,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工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偏应用性学科一般规模较大,增长速度分别为1283%、1896%、2084%,增长速度较快。

可见偏基础性学科社会需求小,重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偏应用性学科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数增长速度较快。

同时根据12个学科门类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可知,主要面向第一产业的学科毕业生数增长速度缓慢,如农学年均增长率为906%;面向第二产业的学科毕业生数增长速度居中,如工学年均增长率为1283%,理学年均增长率为1348%;面向第三产业的学科毕业生数增长速度最快,如文学年均增长率为2084%、经济管理年均增长率为1896%、法学年均增长率为1548%、教育年均增长率为1462%。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自1978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的态势。

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6年的10%,下降了182个百分点。

在第一产业内部,传统农业比重由1978年的80%下降到5309%,传统的农业主导地位正逐步下降,同时林、牧、渔业发展迅速,成为第一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79%下降到2016年的439%,仅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从1978年的441%下降到2016年的37%,下降了7个百分点。

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占据第二产业的8438%,在工业内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2546家,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与供应业在不断优化结构。

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239%迅速联盟上升至461%,上升了22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结构内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均实现了快速发展,1978-2016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39%、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从业人员的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业人员呈现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由表4可知,2016年全社会从业人员76977万人,比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了3682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88%。

其中第一产业24171万人,减少4147万人;第二产业23170万人,增加16675万人,年均增长率37%;第三产业29636万人,增加24746万人,年均增长率528%。

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由1978年的70∶17∶122变为2016年的31∶301 ∶385。

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了39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分别增加了128和263个百分点。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会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之向第三产业转移。

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之间转移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差距造成的。

目前,经济学和人口学评估中,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衡量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对称状态的核心指标之一,指的是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百分比与产业产值所占百分比之差。

[3]偏离度越大说明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低;偏离度为零说明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完全对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由图1可以看出,1978年至今我国第一产业始终处于正偏离状态,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产业效益较低,存在就业人口转出的可能性;第二、三产业处于负偏离状态,存在就业人口转入的可能性。

同时可以看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均在缩小,说明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称程度在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加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正处于从“二、三、一”向“三、二、一”格局演变,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也随产业结构的变动有所调整,哲学、历史学等偏基础性学科一般规模较小,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工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偏应用性学科一般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

农学等主要面向第一产业的学科毕业生数增长速度缓慢;工学、理学等面向第二产业的学科毕业生数增长速度居中;文学、经济管理、法学、教育学等面向第三产业的的学科毕业生数增长速度最快。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存在继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因此第一产业重点在于增加适合现代农业体系的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第二、三产业在劳动力转入的同时,要积极推动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设置,促进复合型、创新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三、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内在的激励、制约、调节机制。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主要通过人力资本供给对产业结构产生促进作用;反之,产业结构会通过社会经济各部门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引发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变革与调整。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主要通过人力资本供给对产业结构产生促进作用。

人力资本的供给即各类人才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高等教育各学科人才的规模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规模发展速度过快,超过了产业结构的承受能力,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发展速度过慢,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因此,只有保持发展规模适度,才能实现产业发展的各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高等教育各学科人才的质量是指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情况,同时也强调毕业生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学科类型,即理科、工科、文科、农科、医学等学科专业的组成结构。

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

我国分别在1987、1993、1998和2016年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我国学科建设要通过学科结构的不断优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才能对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教育层次主要指各学科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自所占的比例。

对趋向衰落或成熟的产业,主要加强专科生、本科生等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加强硕、博士研究生等研究型人才的供给。

图2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产业结构通过社会经济各部门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进而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产生影响,社会经济各部门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会在劳动力市场上产生一种信号,即就业机会以及与特定知识和技能相关的工资收入水平。

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产业发展对某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时,企业就会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来吸引这类人才,进而会影响高校扩大对该类学科专业的招生;与之相对,当产业发展对某类人才的需求降低时,该类人才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会逐渐丧失,企业会缩小就业岗位提供的数量,并降低其工资待遇,进而会导致高校对该类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缩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