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

合集下载

6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6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复习思考题
1.五代两宋有哪些知名宫廷画家?各有什么代表作
品?
答案:(1)(西蜀):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黄筌,代表
作品《写生珍禽图》,代表作品黄居寀《山鹧
棘雀图》。

(2)五代(南唐):顾闳中,代表作品《韩熙载
夜宴图》。

(3)(北宋):皇帝画家赵佶,代表作品《芙蓉锦
鸡图》,《瑞鹤图》,《听琴图》。

王希孟,代
表作品《千里江山图》。

人物画家武宗元,
代表作品《元朝仙杖图》。

风俗画家张择端
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

(4)(南宋)马远,代表作品《踏歌图》。

夏珪,
代表作品《溪山清远图》。

(5)(宋代)白描大师李公麟,代表作品《五马
图》。

“减笔”写意画家梁楷,代表作品《泼墨
仙人图》。

2.《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与内容是
什么?
答案:(1)《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五代南唐的顾闳中,其内容是描绘南唐被皇帝猜忌的大臣韩熙
载,在一次夜宴中的活动场面。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风俗画家张择
端,其内容是通过对清明节汴河两岸人物情
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
一些侧面。

2.试述宫廷画院的始兴过程和院体画的特点及其对它
应有有的态度?
答案:(1)宫廷画院的始兴过程:
(2)院体画的特点:a.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b.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
对后来的传统绘画带来很好的影响;
c.但由于讲求严格的法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
了一些画家的思想。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以范宽、郭熙为代表的山水画家,将 全景式构图发展到极致,画面气势磅 礴,意境深远。同时,他们还注重画 面的诗意表达,将文学与绘画紧密结 合。
雕塑与建筑艺术
雕塑
北宋雕塑以陵墓雕塑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细节刻画。同时,佛教雕塑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 山西晋祠的圣母殿彩塑等。
建筑
北宋建筑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出现了《营造法式》等建筑著作。北宋建筑注重斗拱的运用 和屋顶曲线的优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同时,园林建筑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苏州的沧浪亭等 。
关注现实生活与人 文关怀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作品多关注 现实生活和人文关怀,对当代 艺术创作启示在于要关注社会 现实和人类命运,创作出具有 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的艺 术作品。
THANK YOU
多元文化的融合
五代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民 族融合的加深,美术也呈现出多元文 化的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美 术风格相互交融。
五代两宋时期概述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但在这个时期里,美术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方和北方的美术风格 开始出现差异,南方以细腻、柔美为主,而北方则以粗犷、豪放为主。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上承唐、五代之余绪,下开元、明、清之先河, 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风格多样,既有继承前代的传统风格,也有创新 发展的独特风格,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推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在技法、题材和审美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 新,推动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
新。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连 环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南唐官员韩 熙载家中的一次夜宴,画面构图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第一章:史前美术一、简释题1.红山文化雕塑2.良渚文化玉琮3.龙山文化黑陶二、论述题1.简述造型艺术的起源以及中国旧石器时代美术的形态。

造型艺术的起源由多方面因素促成,劳动是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因,人类的劳动实践,尤其是制造和使用石质工具的实践,在审美发生和造型艺术起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作为工具的石器造型上,只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少量装饰物和刻纹制品。

2.什么是彩陶?简析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特色。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

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而瓷上作品相当于纸上作品,更具张力,彩陶艺术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有多姿多彩的珍品。

仰:半坡类型彩陶和庙底沟类型彩陶半坡类型器物造型主要为圆底和平底盆装饰图案绘于器表显眼部位或器物内部图案以黑彩为主。

庙底沟类型器物以盆,钵为主,多用黑彩绘制,纹样全部绘于器物表面,未见内壁施彩过。

马: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石岭下型构图疏朗,风格简洁明快。

后三种装饰面大,构图繁密,纹样灵动,色彩热烈。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一、简释题1.三星堆铜塑2.金沙石雕3.楚漆木雕4.商甲骨文5.西周金文二、论述题1.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

随着青铜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铜器的造型从功能上分为:礼器、实用器具、装饰品和雕塑。

从功能和种类上分:炊具器、饮食器、水器、酒器、工具、乐器、兵器、车马器及其他杂器。

风格:神异动物纹、仿生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画像故事纹,锥刻、刻画、嵌铜、错金银、鎏金等新手法。

2.试论商周青铜礼器的社会功能及象征意义。

礼器就是体现礼治的器物,用于祭祀鬼神和祖先的祭祀工具,久放于王侯贵族宗庙中的祭器。

礼治的核心是通过尊崇王权和明辨等级,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秩序。

因而青铜器也就成为了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的标志和具体象征。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一、北宋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 山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 雄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3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11
标志山水画“以简代密”转变的“米家山水”
12
(三)界画 与青绿山水
界画是指在 作画时使用界尺 引线,适于画建 筑物,其它景物 用工笔技法配合。 通称为“工笔界 画”。
右图:郭忠恕 雪霁江 行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74.1厘米 横69.2厘 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
13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 立轴 绢本墨笔 纵161.5厘米 横105.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技法上创造出蟹爪枝和卷云皴,是 其深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是其 家乡地貌特征的反映。 ❀人与山川的契合达到了空前协调的 程度,含有浓厚的抒情意趣。创造出 “寒林”景象,表现萧条肃杀之气。 ❀与重墨的、沉郁厚重的荆关画法相 比,更注重用笔的精微变化,有惜墨 如金之谓。
4
荒寒的原野、劲拔的 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 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 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 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 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 ,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 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 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 脱,墨法精微”的特色。
第六章 宋代美术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马一
1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全盛时 期,这一时期绘画题材日益丰富,画科进 一步完备,技法更加成熟,是古代绘画艺 术的一个高峰。本章我们学习宋代各绘画 门类的艺术成就,重点了解各个艺术形式 的代表人物极其主要作品。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秾芳诗帖》,绢本墨笔,纵27.2 厘米,横263.8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时期,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士大夫皆无心翰墨,因此书坛较为冷落,
学习要点但及是目五标代文人仍然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 (书1)了解性不书同写文活化动遗中址解陶放器纹出饰来的,特书点法,艺以术及特陶性器的被产进一步强调。法帖的普及使王羲之、 法 生在王美献术之史的上书的法重艺要术地位具;有领绝会对原的始典先范民意经义济生。活 艺 与艺术形宋式代之是间的中依国存书关法系上。的重要发展阶段,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 (术2)了解米史芾前和绘蔡画襄的四产大生家、形。式四及家特之点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但宋代重 (3)掌握要新书石法器家时不代同雕程塑度的造地型受特到点具。有变革意义的中晚唐书法的影响,特别是颜真卿
《五马图》中“照夜白” (局部)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清明上河图》
《骷髅幻戏图》
学习要点及目标 《写生蛱蝶图》,纵27.2 厘米,横100.6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纵28.7 厘米,横335.5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学习要点及目标
(五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琉璃堂人物图》,绢本设色, 纵31.3 厘米,横126.2 厘米,美国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6.中国美术史-五代两宋美术

6.中国美术史-五代两宋美术
15
4、北宋山水画:
李成: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代表作《读碑 窠石图》《寒林平野图》。
范宽:擅画山水,师荆浩、李成,又别出新意,自成一家。传世作品《谿 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雪景寒林图》。
李 成
李 成
范 宽
北 宋
北 宋
北 宋
读 碑 窠 石 图

谿








李成、范宽两家源于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但由于他 们所处地区不同,所写景物和画家的胸襟气质 的差别,而各创门户。他们都在忠实自然的的 基础上,为山水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把北方 山水画派推向新水平。
董源 五代 潇湘图


五 代 秋 山 问 道 图
董源 潇湘图
10
巨然 万壑松风图
11
3、花鸟画:
“徐黄异体”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词,是宋代郭若虚对五代画家徐熙、黄荃 的评论。
徐熙、黄荃同时花鸟画家。黄荃妙在赋色,色彩多次渲染,细致而华丽, 人称“黄家富贵”。徐熙为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多写江湖汀 花野竹、花果禽鱼,人称“徐熙野逸”。


山水颇能表现关陕一带山川 的特点和雄伟气势。代表作 品《关山行旅图》《山谿待 渡图》。
匡 庐 图
山 行 旅 图
荆浩 匡庐图
7
关仝 山溪待渡图
8
董源:独创水墨山水。代表作《夏景山口待渡图》 《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 云气蓊郁的特定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巨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笔 墨秀润,为董源画风只嫡传,代表作《万壑松风 图》《秋山问道图》。
刘松年 南宋 四景山水图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董源 潇湘图 “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 皴 文甚少, 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 “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
龙宿郊民图
元代的<画鉴>里记载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 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矾头”,山坡用“披 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
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手法,成功地画出山川远近层次
和烟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董源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 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传世名迹《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前三 图皆为水墨为主,表现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蒙的江南风光。






·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2
3 4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第三节
书法艺术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简 介
五代十国 (907-960) 唐末,籓镇之 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 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 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960年赵匡胤陈 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原、江 南、西蜀(北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政权辽、西夏、金、大理等)

五代宋元美术 优质课件

五代宋元美术 优质课件
开篇首先阐明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 通过山水画欣赏能“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 石啸傲”的精神追求。郭熙强调对真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 验,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要注意不同季节,角度,气候 各条件所形成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四时之景,朝暮之 变态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仪态。画家必须“神于好,精 于勤,饱游沃看”,才能胸有丘壑。他还强调画“可游可居 之境”,画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理想佳境。画论中还论及如 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多方面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 笔墨技巧,其中如”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作品 《早春图》
《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郭熙《早春图》,敏
锐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 苏的细致变化,山间雾气浮 动,阳光和煦,穿插以行旅 待渡等活动,传达出欣欣向 荣的感情。
《韩熙载夜宴图》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
五代一些画家进行深入自然 ,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 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 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荆浩,自号洪谷子,标志着中国画水墨山水画的成熟。在其重要的山
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不但提出“图真”,“搜妙创真”,还提 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代表作《匡庐 图》表现了巍峨山峰及脚下幽居的景象,笔法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 平远、深远兼具,技法上较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
《雪竹图》
徐熙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
«豆花蜻蜓图»
«蘋婆山鸟图 »
五代绘画小结
五代绘画为宋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 在隋唐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政权,两地的统治 者酷爱书画,开创了宫廷画院,绘画上呈现 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其中,西蜀更多的继承 了唐代中原绘画传统,在宗教画和花鸟画方 面颇有建树。南唐绘画发展全面,特别在山 水、花鸟画领域颇有创新。

中国美术简史(五代宋元绘画欣赏)

中国美术简史(五代宋元绘画欣赏)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4.张择端和宋代风俗画
• 《清明上河图》该画卷是北宋 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 精品。 •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 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 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 是独一无二的。 •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 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 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 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 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 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 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 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 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马。它 们毛色不一,姿态各异,但显 得驯养有素,极其温顺。五个 奚官则因身份不同,或骄横, 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 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 • 李公麟虽由吴道子入门,但其 线描功夫,称得上“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 • 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十 八描”之称。 • 李公麟以其“行云流水”般的 线条,飘逸而行止如意,虽只 是白描勾画,却非常具有质感
• 《匡庐图》 五代 荆浩
1.《关山行旅图》画的是北方景 色。 2. 关仝的笔法十分简明,而且取 景很多,但整幅画却气势磅礴 ,意境悠远,此图绘荒山行人。 3. 画幅上方峰峦直矗而又机变百 出,山间云烟弥漫,雾气升腾 ,有寺院古刹隐现其间。 4. 近景峰脚下荒村院落,野店鸡 嚎,酒旗随风舞动,又有驴骡 鸡犬,让人感受到山野间浓郁 的田园气息。图中树木虬枝盘 曲,略去主干,皴写山石,坚 实而富有质感。体现出“关家 山水”的独特画风。


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 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 。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 面有动有静。 • 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 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正或 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 有神,但脸上无一丝笑意, 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 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 了肖像画的性质。 • 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 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 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 设、桌椅床帐多用深棕等凝 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 突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 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十国(907-979) 唐末,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终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这一时期是唐代与宋代的过渡阶段,既是唐末军阀混战的延续,又是北宋统一的前奏。

周文矩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句容人(今南京)。

工画人物、冕服、车器,尤擅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兼精车马、楼观,仕女画师从周昉,作风比周昉更加纤丽繁复。

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晋王景遂、齐王景达、江王景过会棋的情景。

头戴高帽居中观棋的长者即中主李璟, 他比其他人都显得高大, 手持盘合, 两眼前视, 若有所思; 两个侧身坐胡床边对奕者为景达和景过, 他们相互观察着对方; 中主旁边的观棋者即景遂。

胡床后边的榻上置投壶、棋盒, 环境简洁静雅。

背后竖一长方形直角大屏风, 屏风上画唐代诗人白居易《偶眠》诗意图, 描写一老翁倚床而卧, 一妇后立, 三侍女捧褥铺毡, 床后又立一三折屏风, 上绘山水。

因此图画“会棋”而又在屏风中画屏风, 故名《重屏会棋图》。

人物写实神情刻画精细, 清秀儒雅的共性中又有各自身份和心理活动的区别。

线描细劲曲折, 略带起伏顿挫, 即史载之所谓“战笔”。

画中的两组屏风,一直一曲,不显单调,而又体现出画中有画的境界,显示了画家善于巧思和别出新意的艺术才智。

同时,屏风上的人物及周围的陈设给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宫中图此图是描绘宫中妇女生活的长卷,存残卷四段,画八十余人周文矩精于画仕女,并说他作仕女时不用颤笔这一卷除个别处施淡彩外,都用白描,也许是一卷未完成的稿本。

线描熟练而富于结构感,人物神情微妙,而形象的丰肌高髻,也如唐风。

全卷被分割成三段,分别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顾闳中,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章节题库 第6单元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章节题库 第6单元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6单元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公元907年至1279年)一、名词解释1.灵岩寺彩塑答:灵岩寺彩塑为中国古代寺庙著名彩绘泥塑,存于山东济南市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内,共有四十尊彩塑罗汉。

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

他们高与真人等,形貌上可看出不同年龄、阅历及性格特征,眉目神情生动入微,呼之欲出。

此外,人体与衣饰的关系处理也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的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

这些彩塑罗汉像体现了宋塑高度的写生水平,塑像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而较少“佛性”,体现了宗教雕塑的世俗化倾向。

2.晋祠圣母殿彩塑答:晋祠圣母殿彩塑为塑造于宋代晋祠圣母殿内的彩绘泥塑,是为祭祀西周武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所建。

在圣母殿中塑圣母及四十二个侍从像,殿内正中帐内为圣母坐像:圣母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显得特别端庄。

塑像既吸收了佛教造像的传统,又据不同题材有所变化。

座后屏风皆绘以水波纹装饰,也是宋代流行的手法。

侍从相中有侍女三十三尊,手中各持一物,各守职事。

她们面庞丰满,眉宇间细微的起伏都显露出少女的妩媚,且随年龄的长幼,各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和风度。

她们有的持巾俯首,有的持物而立,细致的身姿动态的处理,使人物富有生气,体现了宋代雕塑高超的写实技巧和塑造生活形象的高度水平。

衣纹的塑造也体现出雕塑家高超的技艺。

3.《李白行吟图》答:《李白行吟图》是南宋画家梁楷的作品。

原藏于圆明园,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画采用减笔技法,仅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洒脱放达的诗仙形象。

《李白行吟图》体现了大胆的画风,虽用笔简练豪放,纯以线描表现,但诗人疏放不羁的个性,以及边吟边行的姿态却刻划得生动传神,令人叫绝。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PPT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PPT

北宋山水画
❖ 李成性爱山水,弄笔自适。其山水多寒林平远之 景,下笔有神。勾勒不多,形极层迭,皴擦甚少, 骨干自坚,又惜墨如金,给人以气象萧疏,烟林 清旷的感觉。《读碑窠石图》图中乔木老树画得 非常劲拔,爽润秀丽的笔锋画出寒林树杈,俗称 “蟹爪”。
❖ 范宽初学李成,后师造化,常危坐终日,纵目四 顾,以求其趣。《溪山行旅图》以顶天立地的章 法表现雄伟壮观的气势,生动真实的展现了北方 山水的壮美景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 传神”。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五代山水四家
❖ 中晚唐之际山水画已有明显的进步。五代时期一 些画家进而深入自然,创作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 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 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了两种不 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 成就。
❖ 荆浩笔下山水大多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 势宏伟而壮观。他在唐代发展起来的水墨山水的 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匡庐图》技法明 显的提高,表现了巍峨山峰及山脚下的幽居景象, 笔墨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深远、平远兼具。 在《笔法记》中他提出图真,六要等观念并在山 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 郭熙虽是李成画派,但能博采众长,对山川自然 有着敏锐的感受,描绘出云烟出没,峰峦显隐之 态。他重视意境,无论长图大障,还是平原小景, 取景布置都富有新意。他的画受到当时士大夫如 苏轼,欧阳修等的赋诗赞美。现存代表作品《早 春图》敏锐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变 化,传达出欣欣向荣的感情。
❖ 董源的追随者巨然的山水画笔墨秀润,充满田园 自然风致。现存《层峦丛树图》等。
董 源
寒 林 重 汀 图
董 源 洞 天 山 堂 图
巨 然 秋 山
问 道

巨 然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宋官窑粉青鬲式炉
宋官窑洗(流失日本)
宋官窑粉青梅花杯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 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拒历史传 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 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 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 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 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 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题 听 琴 图 诗 蔡 襄
张先十咏图 手卷 北宋 张先
自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地以 1980万元收购北宋张先《十咏图》后,国 内众多的机构和大企业开始介入艺术市场。 如北京文物公司、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 馆、上海图书馆、保利集团、大连万达、 南京王朝、绍兴小小集团、金轮集团、天 地集团等等。由于机构和企业的介入,使 得大量的外围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艺术市 场,并推动了艺术品价格的不断上扬。
晴 春 蝶 戏 图

佚 名
海棠蛱蝶图 宋 佚名
寒雀图 北宋 崔白
崔白《寒雀图》赏析
崔白的《寒雀图》描写隆冬时节一 群吱吱喳喳的麻雀,依然在叶子已经落 尽的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情态各异, 充满活力,画出了麻雀好动的特性。同 时,画家运用对比、变换等形式美法则, 如老树干的横斜平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 柔润、直与曲等对比,使作品更具有艺 术魅力。
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
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 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 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 应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 谓之 “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 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 良好的影响;院画也有其局限性, “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
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a. 院 画 的 创 作 提 倡 “ 形 似 ” 、 “格法”,要求画家具有相当的写实 功底力,对物象作尽精入微的描绘, 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

五代宋元的美术(新)

五代宋元的美术(新)

春山瑞松园-北宋-米芾-纸本 设色 立轴
潇湘奇观图(局部) 南宋 米友仁
千里江山图(局部1)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2) 北宋 王希孟
▪ 到南宋时期,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如果说北宋山水画具有散文化的风格, 那么追求诗意的美便成为南宋山水画的特 质,水墨苍劲,刚健峻锐,构图追求一边 半角,与北宋意趣大有不同。这与南宋的 政治衰弱也有一定的联系。
重屏会棋图 五代 周文矩
2.五代花鸟画及其代表画家
▪ 五代的花鸟画,适应贵族生活的需要, 进一步摆脱了唐代花鸟画作为装饰艺术 的要求,向写实方向发展。在技法上有 所突破,创立“没骨法”和“勾勒法” 两个学派。
▪ 花鸟画自唐代兴起,至五代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黄筌和徐熙两家风格迥异,有 “黄家富贵,徐家野逸” 之说
青卞隐居图 元 王蒙
2.元代人物画
▪ 元代人物画,远不如山水、花鸟画兴盛,与前代相比, 呈式微状态。 由于尖锐、复杂的民族、阶级,社会
矛盾,使大多数画家消极避世,漠视人生。尤其是 文人士大夫画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 抒志,疏于表现人事。因此,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 人物画极少。随着宗教的风行,在佛道人物画方面, 有一定提高。艺术方面,有些画家汲取文人画的笔 墨技巧,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元代人物画家中, 赵孟頫为一代大家,他善画人物、鞍马,师法晋唐 和北宋李公麟,善用铁线描和游丝描,笔法劲健, 设色清雅,格调古朴浑穆,面貌多样。
八十七神仙图卷局部(之3)-宋-柳宗元
五马图卷(之一)-李公麟
五马图卷(之二)-李公麟
五马图卷(之三)-李公麟
五马图卷(之四)-李公麟
五马图卷(之五)-李公麟
二祖调心图-北宋-石恪-纸本 墨笔 横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 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 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 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 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 宴的全过程。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中原地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 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 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 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2
3 4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第三节
书法艺术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简 介
五代十国 (907-960) 唐末,籓镇之 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 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 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960年赵匡胤陈 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原、江 南、西蜀(北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政权辽、西夏、金、大理等)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主要指 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 因历史上是华 夏文明主要发源地 至少在西晋以前都是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现在所指狭 义仍是河南及其临近很少一点地方 广义可指华中地区 即 江西安徽湖南湖 北河南五省地区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概况
五代两宋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中原地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 河南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简 介
宋朝 是中国历代朝代中,经济最 发达的,国民文化最兴旺的,科 技创新成果最多的,人口基数增 长最健康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 量最高的, 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 繁荣鼎盛朝代 。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 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 为北宋 (960年—1127年,首都 开封)与南宋 (1127年—1279年, 首都杭州),合称兩宋。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一方面,绘画自身的形式意义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另一方面,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
(如:文学,书法等)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宋代文学:宋词 陆游、辛弃疾、
李清照等) 宋代绘画的活动中心是皇家画院,成就突出的是花鸟画和山水画,画家注重对形象的 深入了解详尽观察精确描绘,务求真实生动并注意写实与传神,向现实主义道路上大大 前进了一步,著名画家有崔白、郭熙、赵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 与唐代相比,五代两皇家画院的创立,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以及适应民 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的兴盛 宋绘画艺术的变化表现在:。山水、花鸟画的成熟与地位的上升,水墨画的发展,各课 画家对“真”的致力与“形似”能力的提高,诗歌、书法对文人士大夫绘画以及宫廷绘 画的渗入,作品由偏重描写客体到有意识的展现主体,集中地体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的 发展变异。
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பைடு நூலகம்
名画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卷以时间为序列,共分五段,每段以屏风巧妙隔开,前 后相连又各自独立,图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构思,体现了作者敏锐细腻的 观察力和纯熟畅达的表现力。从全图的结构上看,画家分别利用三件大的 立屏将画面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内的空间深度感又通过斜置的榻、几案、 屏风等物件的对称布局来表现;全图共绘了49人(女21人,男28人), 有些人物频繁出现,各自的形象十分统一。韩熙载在画中出现五次,有左 侧、右侧和四分之三正面,但形神不改;他气宇不凡,眉头紧蹙,忧心如 焚。随着晚宴情节的发展,韩公从穿黑袍(听乐),发展到脱去黄衫(击鼓), 再穿上黑袍(休息),后转入只剩一件内衣(清吹),最后又穿上黄衫(送客), 韩熙载屡次更衣 。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五代绘画-人物画 周文矩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工画人物、冕服、车器,尤擅仕女,多以宫廷贵
族生活为题材,兼精车马、楼观,画风近于周昉,但其纤丽过之,画衣纹多作颤笔,独 创“战笔”描法;
重屏会棋图
《重屏会棋图 》
• 此图描绘南唐中主李景与其弟景遂,景达 ,景过会棋情景。头戴高帽,手持盘盒, 居中观棋者为中主李景,对弈者是齐王景 达和江王景过,人物容貌写实,个性迥异 。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挫抖动(战笔描 ) 。四人身后屏风上画白居易“偶眠”诗 意,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故画名日 “重屏”。
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面有动有静。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 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但脸上无一丝 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 了肖像画的性质。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 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出了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五代绘画-人物画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顾闳中 ,五代十国中南唐 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 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 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 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 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 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 夜宴。
韩熙载夜宴图
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绘写南 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
《 文 苑 图 》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五代绘画-人物画 周文矩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画家。工画人物、冕服、车器, 尤擅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 题材,兼精车马、楼观,画风近 于周昉,但其纤丽过之,画衣纹 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
宫中图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