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类】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地毯质量检测标准

地毯质量检测标准

地毯质量检测标准
地毯质量检测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标准:地毯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例如使用环保材料、无毒无味等。

2. 尺寸标准:地毯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相同规格的地毯中尺寸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 生产工艺标准:地毯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例如纺织工艺、染色工艺、绒面加工工艺等。

4. 拼接标准:如果地毯需要进行拼接,拼接部分应牢固结合,无明显的接缝痕迹和色差。

5. 色牢度标准:地毯的染色牢度应符合相关标准,即颜色不易褪色或渗透至其他物品上。

6. 耐磨性标准:地毯的耐磨性应符合相关标准,经久耐用,不易产生起毛、掉毛等现象。

7. 防火标准:地毯应符合防火安全标准,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

8. 确保无甲醛标准:地毯中不得使用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以上只是地毯质量检测的一些常见标准,具体的检测要求还需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进行确定。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地毯,如羊毛地毯、丝绒地毯等,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最后需要指出,地毯质量检测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地毯符合用户的要求和期望。

轿车地毯总成技术条件

轿车地毯总成技术条件

轿车地毯总成技术条件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地毯总成的性能技术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轿车的地毯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JT1-9900-10-1 汽车内饰零件通用技术条件SJ-NV-19-2008 阻抗管法测材料吸声系数试验方法SJ-NV-20-2008 阻抗管法测材料传声损失试验方法3技术条件3.1地毯总成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外观3.2.1轿车地毯表面颜色应均匀且无污痕,不允许有杂色,面料的样式和表面质量必须与主机厂所选的标准样品一致。

3.2.2轿车地毯表面应平整、无分层、无折皱,孔边切口整齐,外包边处平整、均匀、无折皱,不能有毛边存在。

3.3性能产品性能要求应满足表1要求。

4.1 压缩百分率及压缩弹性率试验方法取宽50mm、长50mm试样三块。

以1.96kPa压30s测量试样厚度t(mm)。

在不移动试样的情况下以98kPa压5min,再测该块试样的厚度t1(mm)。

然后不移动试样,卸去负载,让试样松弛5min后再在该块试样上在1.96kPa下压30s后测量该块试样的厚度t2;(mm)。

用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块试样的压缩百分率和压缩弹性率。

并用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t= (t0-t1)/t×100%,t:压缩百分率;t p =(t2-t1)/(t-t1)×100%,tp:压缩弹性率;4.2耐水色牢度试验方法取宽度40mm、长度50mm试样和白布各三块。

把试样和白布放置在盛有蒸馏水烧杯里保持1h,然后把试样和白布同时取出放在70℃±2℃中干燥1h,并在室温下冷却,比较试验后的试样和白布与原试样和白布的褪色和沾色的级数。

用GB 250和GB 251评定试样褪色和白布沾色的级数。

以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4.3 抗起毛性试验方法按照SAE J1530-A 进行试验H-18 砂轮, 500 g负荷,按照要求进行循环,观察外观变化。

浅谈汽车地毯设计思路

浅谈汽车地毯设计思路
(1)通过人工上料、半自动上料或全自动上料方式将毯坯 传送至烘箱烘烤。(2)设定好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设备参 数,模具成型后定型。(3)地毯模压成型后需按产品图纸切割。 应用广泛的切割方式有模内冲切和高压水切割。模内冲切适 用于型面简单,线条单一的地毯,冲切尺寸稳定,生产效率高, 但模具后续变更成本大,周期长。高压水切割适用于型面复 杂,线条复杂的地毯。水切尺寸不够稳定,生产效率低,但后 续变更成本低,调试周期短。开发过程中可按需选择。(4)衬 垫地毯:将切割好的半成品送至附件黏结工位,黏结塑料件、 吸音棉、减震毡等附件。(5)发泡地毯:将按比例混合的发泡料 注入模具进行发泡。
参考文献: [1] 刘桂全019(7):119~120.
163
1.1 PVC 材质地毯面料
主要由树脂、增塑剂、稳定剂、滑石粉等材料构成。面料 易 清 洁 ,不 易 霉 变 ,安 装 时 可 与 钣 金 形 成 良 好 的 贴 合 ,常 用 3mm 以内的 PVC 发泡材料,通过真空吸塑成型,多用于出租 车、面包车、农用车等车型。
1.2 PET 针刺面料
PET 地毯的主要材料之一为 PET 纤维,根据开松织造不同 簇绒纹理外观的毯面,经过开松、铺层、针刺、涂胶等工艺复合, 根据车身钣金拉伸高度和吸音要求选择各层材料的厚度及克 重。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性能可靠、气味低、环保性能高的特 点,是目前国内外汽车行业首选的主要材料。
2.4 地毯与前围内侧隔热垫的搭接设计
地毯面料与前围内侧隔热垫应有搭接,以避免钣金外露, 搭接量一般在 10mm~20mm 之间。
2019.06
2.5 地毯与副仪表板的搭接设计
地毯总成与副仪表板搭接量一般在 10mm 以上,过盈量一 般为 0mm~2.0mm。与中央隧道两侧的配合不允许有间隙,配 合过渡要协调。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式达到协调性:(1)副仪 表板的侧面增加面料绒高;(2)在地毯局部增加毛毡;(3)在副 仪表板侧面增加与地毯面料相同的绒面;(4)在搭接处增加过 渡凹坑线。

典型汽车用簇绒地毯复合材料性能与构成

典型汽车用簇绒地毯复合材料性能与构成

典型汽车用簇绒地毯复合材料性能与构成汽车用地毯与整车钣金接触面积比较大,因而对于整车的声学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典型汽车用簇绒地毯复合材料性能与构成的阐述,以期为业界开发乘用车簇绒地毯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标签:簇绒地毯声学性能复合材料性能与构成0 引言随着现代纺织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汽车工业大量采用高性能纤维材料,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就目前而言,汽车地毯类主要有针刺地毯及簇绒地毯两大类。

前者所用纤维原料95%以上是聚酰胺纤维,其优点在于优异的回弹和耐磨性。

针刺地毯所用纤维主要是聚酯和聚丙烯,由于聚丙烯价格上的优势,各国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而国内目前针刺地毯主要应用在中低档的小型家轿上,中型及豪华轿车上大都采用了簇绒地毯。

下面就从汽车地毯的几个主要性能要求上,对典型汽车用簇绒地毯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做一简明的阐述。

作为汽车内饰件的地毯,其主要的性能包括:外观、声学、机械性能、气味、排放、阻燃性等。

图1即为一种典型的簇绒地毯复合材料构成,它是一种层迭式的复合结构,通过簇绒、涂胶、热压成型以及发泡等工艺流程制造。

1 簇绒地毯复合材料构成最上层-毯面的外观特性首先,汽车用簇绒地毯外观,需满足人们对于舒适豪华感观上的追求,因而对于最上层结构的毯面设计,就需考虑两个要点:毯面的风格及颜色。

产业用纺织品的纤维原料已经从过去主要采用棉、毛、麻等天然纤维逐步发展到采用粘胶、丙纶、绵纶、腈纶等化纤,从采用常规化纤发展到大量采用各种高强、高模、耐高温、耐酸碱、高氧化、耐水解的高性能纤维,由于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纱线)优异的回弹和耐磨性,它迅速地在汽车簇绒地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各供应商也积极地投入到此纱线的开发中来,目前国内比较大规模开发簇绒尼龙纱线的厂家中有Aquafil,Universal以及Invista等,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近几年的蓬勃发展,高中档家用轿车和商业用车产销两旺,合成化学纤维用量需求越来越大。

汽车地毯工艺技术

汽车地毯工艺技术

汽车地毯工艺技术汽车地毯是指用于汽车内部的地板覆盖物件,能够保护车辆地板免受污垢和磨损。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地毯是一个重要部件,有着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工艺。

首先,制造汽车地毯的工艺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汽车地毯材料主要有纺织品和橡胶两种。

纺织品地毯材料通常采用环保的聚酯纤维制成,具有柔软舒适、吸音隔热、抗磨耐脏的特点。

而橡胶地毯材料则具有耐磨、耐脏、易清洁等特点。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价格考量,制造厂商会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生产。

接着,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地毯的裁剪和拼接。

对于定制车型而言,地毯需要根据车辆的地板尺寸进行裁剪。

而对于批量生产而言,通常是通过模具将地毯材料按照标准尺寸进行一次性裁剪。

然后,将裁剪好的材料进行拼接。

这一过程需要工人具备精准的测量和拼接能力。

接下来是地毯的定型处理。

在地毯的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地毯形状和质地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定型处理。

首先,通过热模具将地毯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地毯细纤维在瞬间软化,然后快速冷却,使地毯呈现出所需的形状。

这一过程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地毯受损。

最后是地毯的后处理,主要包括剪毛、修边和清洁等。

剪毛是将地毯表面多余的细纤维进行修剪,使地毯更加整齐美观。

修边是将地毯四边进行整齐修整,使地毯边缘平整、不松脱。

清洁是将地毯进行清洗、烘干等处理,确保地毯干净无尘。

在整个汽车地毯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尤其是在裁剪、拼接和定型等环节,需要严密的操作和精细的观察,以确保地毯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地毯的选材、设计和款式也是考量的因素,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车辆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总之,汽车地毯的制造工艺涉及材料选择、裁剪拼接、定型处理和后处理等多个环节。

这些工艺技术的良好运用,可以为汽车地毯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保证,满足消费者对于舒适、美观和耐用性的需求。

汽车地毯行业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提升,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地毯检测标准

地毯检测标准

地毯检测标准
地毯检测标准可以包括多个方面,例如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毯检测标准的示例:
1. 质量标准:地毯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 重量和厚度:地毯的重量和厚度可以用来评估其密度和耐久性。

- 线头:检查地毯表面是否有松散的线头或开裂的纤维。

- 缝合:检查地毯的缝合是否结实,没有明显的松动或开裂。

2. 环境标准:地毯的环境标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地毯应符合相关法规中规定的VOC排放限制,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 甲醛释放:地毯中甲醛的释放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 放射性物质:地毯材料应在放射性物质含量上符合相关规定。

3. 安全标准:地毯的安全性标准可涉及以下方面:
- 防滑性能:地毯的防滑性能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以防止使用者滑倒。

- 火灾安全性:地毯应符合相关防火标准,以降低火灾蔓延的风险。

- 耐磨性:地毯的耐磨性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请注意,具体的地毯检测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您对特定的地毯产品有相关的检测需求,建议咨询专业机构或相关标准组织以获取最新和适用的地毯检测标准。

汽车地毯及地板革技术条件

汽车地毯及地板革技术条件

汽车地毯及地板革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规则是一项基本要求,各类检验具体实施时允许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但其抽样方法、判定原则、检验项目至少不能低于本标准检验规则的相应规定。

汽车地毯及地板革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地毯及地板革的技术要求,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设计开发的汽车地毯及地板革,其他用途的同类产品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5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2.1—2009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B/T 6529—2008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7573—2009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4085-2005半硬质聚氯乙烯块状地板GB/T 8427—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 17592—2011 纺织品禁用偶氨染料的测定GB/T 1040.1-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 16578.2-2009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埃莱门多夫(Elmendor)法QC/T 29089-1992 汽车软化仪表板表皮QB/T 1647-1992 无基材聚氯乙烯塑料卷材地板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583—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料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QC/T 15—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QC/T 17—1992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Q/FD TSA5 001 汽车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要求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毯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地毯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地毯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1)保证项目地毯的品种、规格、质量、胶料及辅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地毯的基底工程必须符合标准。

(2)基本项目地毯面层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地毯固定牢固,毯面平挺不起鼓,不起皱,不翘边,拼缝处对花对线拼接密实平整,不显露拼缝,绒面毛顺光一致;收边合理,表面干净,无油污染物。

优良:地毯固定牢固,毯面平挺不起鼓,不起皱,不翘边,拼缝处对花对线拼接吻合密实平整,不显露拼缝,绒面毛顺光一致;异形房间花纹顺直端正,裁割合理,收边平正,无毛边。

地毯同其它地面交接处和收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地毯同其它地面交接处和收口应顺直,压紧、压实。

优良:地毯同其它地面交接处和收口顺直,压紧、压实,接口处相邻部位地面要齐平,脚感舒适。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地毯铺装施工及验收标准无论采用何种地毯铺装方法,地毯铺装后都要求表面平整、洁净,无松弛、起鼓、裙皱、翘边等现象F接缝处应牢固、严密,无离缝,无明显接茬,无倒绒,颜色、光泽一致,无错花、错格现象;门口及其他收口处应收口顺直二严实,踢脚板下塞边严密、封口平整。

地毯铺装出现质量问题,应返工重铺。

地毯铺装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地毯铺装常见的质量缺陷有起鼓、裙皱、色泽不一致和地毯松动。

(1)起鼓、榴皱:除地毯在铺装前未铺展平外,主要原因是铺装时撑子张平松紧不匀及倒刺板中倒刺个别的没有抓住所致。

如地毯打开时,出现鼓起现象,应将地毯反过来卷一下后,铺展平整。

铺装时撑子用力要均匀,张平后立即装入倒刺板,用扁铲敲打,保证所有倒刺都能抓住地毯。

(2)色泽不一致:原因除材料的质量不好外,还包括基层表面潮湿或渗水使地毯吸水后变色,以及日光暴晒使地毯表面部分发自变浅。

注意在购买时要挑选质量好、颜色一致的地毯。

使用中要避免地毯着水,易着水的地面,不要铺装地毯。

应避免日光直照或在有害气体环境中施工,日常使用中也应避免阳光直照。

(3)地毯位移松动:主要原因是倒刺板上的倒刺固定不住所致。

MS300-35地毯-标准测试方法

MS300-35地毯-标准测试方法

应用范围:所有类型安徽江淮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第1页共12页标准号:MS 300-35制定:汽车研究所材料标准标题:地毯-标准测试方法目录1. 范围2.试验项目3.一般试验条件4. 试验5. 其他标记更改文件号更改内容修订页修订日期修订者编制审核批准1.试验项目本标准所要求的试验项目见表2,如果试验项目和条件超过本标准范围,应由双方协商认可。

2.一般试验条件3.1 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一般试验室条件温度应为20±2℃,相对湿度为65±5%。

开始试验前,试样应在一般试验条件下放置24小时。

若在其它条件下进行试验,应另外注明试验条件。

3.2 取样地毯试样应在离边缘50mm以外、经纱和纬纱不同处随机取样。

3.3 试样类型和形状(见表1)表1 单位:mm 试样号形状和尺寸试验项目1 织造地毯○厚度○绒毛长度○外观2 ○重量(○绒毛长度)(○外观)3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4 ○撕破强力5 ○绒纱剥离强力6 ○压缩弹性(未完)单位:mm 试样号形状和尺寸试验项目7 ○耐磨性8 ○缩水率9 ○耐水洗色牢度○烘箱老化性○耐低温性10 ○干布摩擦色牢度11 ○耐褪色牢度12 ○燃烧性13 ○抗折皱率14 ○吸音率15 ○降噪度3.4 试验结果说明(1)试验报告内容见表2。

(2)试验结果中如果含有数值,则按JIS Z 8401(数值舍入规则)进行舍入。

(3)若结果无法用数值表示,则采用文字描述。

表2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说明试验方法外观—— 4.1 厚度 mm 1位小数 4.2 绒毛长度 mm 1位小数 4.3 重量 g/m2整数 4.4 抗拉强度 kg/50mm 1位小数4.5 延伸率 % 1位小数撕破强力 kg 1位小数 4.6 剥离强力 g 整数 4.7 压缩弹性%1位小数 4.8耐磨性表面特征变化整数4.9 重量损失 mg 整数缩水率 % 1位小数 4.10耐水洗色牢度整数 4.11干布摩擦色牢度整数 4.12耐褪色牢度整数 4.13烘箱老化性—— 4.14耐低温性—— 4.15燃烧性 mm/min 整数 4.16抗折皱率 % 整数 4.17吸音率 % 整数 4.18降噪度 dB 1位小数 4.193.试验4.1 外观(1)设备(a)标准试样(2)试样表1中的1号或2号试样。

汽车地毯生产线技术要求

汽车地毯生产线技术要求

****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地毯生产线技术要求二0一0年八月一、概述:本生产线适合同时采用无纺布、EVA片材及针刺地毯面料三种材料生产汽车内地毯的生产过程。

生产线组成:该生产线由上料平台(上料段)、辐射式加热炉(加热段)、成型压机(成型段)、自动卸料装置(下件段)、输送夹持系统及其它辅助装置组成。

二:设备基本技术要求:1、上料平台(上料段)上料平台为一宽度可调的工作台,台面离地高度为800mm。

可夹持面料幅宽1500-2100mm无级可调。

2、加热系统(加热段)加热系统主要由上加热器、下加热器及抽风系统组成。

上加热器由机械丝杆手动调整高度,下加热器由液压驱动其高度,材料加热时下加热器处于高位置,加热结束后下加热器下降到设定位置。

上加热器背面设置隔热层确保加热器的接线部位温度不致过高缩短加热器寿命,上加热器顶部设置抽风罩,并安装管道式轴流风机,使聚集在加热炉上部的热量及产生的有害气体能排出室外。

最大加热面积: 2700mm(纵向)×2000mm(横向);加热元件:下加热器:埋入电热铝板接触式加热(表面有特氟龙布防粘保护);上加热器:石英发热板。

温区分布:下加热器分为前后两个加热区域;上加热器分为前后两个加热区域,每个区域分为16个加热区。

温控范围:室温~300℃;控温方式:多区域时间比例发热量控制方式;加热功率:约****KW;3、热压成型系统(成型段)(1)压机采用分体框架上下滑块双动结构,滑块导向采用导柱或直线导轨导向,结构件采用钢板焊接件,振动时效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液压油箱安装于压机顶部。

(2)压机上下滑块四角配备平衡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保证滑块运动平衡精度。

(3)压机上滑块油缸采用单缸结构,保证压制均匀一致,缸体及柱塞采用整体锻钢件,消除由于柱塞头脱落而产生的危险。

柱塞表面采用淬火处理,表面耐磨美观。

压机下滑块采用两只倒装式油缸向上拉动的方式进行传动。

(4)压机的液压及电气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控制,具有自动、手动和调整三种操作模式,每个动作都可以单独操作。

地毯阻燃检测标准

地毯阻燃检测标准

地毯阻燃检测标准一、引言地毯作为家居装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地毯阻燃性能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毯阻燃性能测试内容地毯阻燃性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来进行评估:1. 火焰传播性测试:在一定的测试环境下,测试地毯的火焰蔓延速度和扩散范围,评估地毯的火灾安全性能。

2. 燃烧性测试:测试地毯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包括着火时间、火焰高度、燃烧结束时间等指标。

3. 烟雾产生测试:测试地毯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评估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三、地毯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地毯阻燃性能测试的标准应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两个方面。

1. 国际标准:国际地毯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应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可作为国际间地毯阻燃性能的参考依据。

2. 国内标准:国内地毯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应由国家标准化组织及相关技术机构制定,并应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符合国情和市场需求。

四、地毯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地毯阻燃性能测试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地毯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包括以下内容:1. 试样准备:对地毯材料进行标准化的试样制备工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火焰传播性测试:采用适用的火焰传播性测试设备,模拟地毯在火灾条件下的火焰扩散情况。

3. 燃烧性测试:在标准化的测试环境下,对地毯进行燃烧性能测试,记录燃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4. 烟雾产生测试:根据烟雾产生的相应标准,采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对地毯材料进行烟雾测试。

五、地毯阻燃性能测试标准的应用地毯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质量监督:作为地毯产品质量监督的依据,对市场上的地毯产品进行阻燃性能检测,并将测试结果作为产品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新产品开发:在地毯新产品开发阶段,可参考阻燃性能测试标准,提前对产品进行技术评估和安全性能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轿车用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技术要求

轿车用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技术要求

轿车用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技术要求Q/CAF01 0300 P-75-2008前言为规范轿车用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技术要求以保证获得合格的产品质量,特制定此标准。

Q/CAF01 0300 P-75-2008 轿车用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轿车用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的技术要求。

2 分类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按照其加工形式和材料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3 材料代号的组成结构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的材料代号组成结构应如下所示:3.1 织物(例如)F—S W材料的分类加工形式织物、针刺毯和车用无纺织物的标识3.2 针刺毯和车用无纺织物(例如)F—U N ○○后缀(数字)材料的分类加工形式织物、针刺毯和车用无纺织物的标识Q/CAF01 0300 P-75-2008 4 质量4.1 外观质量(1)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不应有如颜色不均衡、瑕疵、裂纹和线丝磨破等可能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而且应与标准样板一致。

(2)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的表面条件,如颜色、纹理和光泽应由制造商和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商决定。

4.2 性能(1)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的试验结果要满足表2中规定的所有要求。

(2)在图纸上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的用途项目后面,应标上增加或省略的试验项目,或基于要求质量的改变而改变的标准值。

Q/CAF01 0300 P-75-2008 表2 织物、针刺毯和车用无纺织物的特性(1 / 6)3Q/CAF01 0300 P-75-2008 表2 织物、针刺毯和车用无纺织物的特性(2 / 6)4Q/CAF01 0300 P-75-20085Q/CAF01 0300 P-75-20086Q/CAF01 0300 P-75-2008 表2 织物、针刺毯和车用无纺织物的特性(5 / 6)Q/CAF01 0300 P-75-2008Q/CAF01 0300 P-75-20085、检验5.1对织物、针刺毯和无纺布的检验结果应满足4节(质量)中规定的要求。

地毯技术要求

地毯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整体成型地毯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车针刺为主要原材料的整体成型地毯总成。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216-1996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8410-1994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3基本参数3.1 产品规格:前地毯2450*1500 后地毯900*15003.2 产品厚度:前地毯4-5 毫米后地毯11-12 毫米。

4技术要求(本项应规定产品的外观表面要求、规格尺寸要求、形状公差要求以及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工作环境及温度要求、产品的材质要求、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耐久性要求等。

)4.1地毯总成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产品外形、尺寸应符合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数模的要求。

4.2外观质量及表面要求4.2."1 地毯总成的颜色及表面的条文性状应与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标准样品基本一致。

4.2."2 地毯总成的轮廓线条清晰美观,修边应圆顺无缺,表面不应有超过10X10毫米的褶皱,并且清洁美观,与衬层混纺毡粘接良好,无剥离现象。

4.2."3 地毯总成的表面的涤纶纤维允许被压平,但是压平的总面积不超过整个地毯总成总面积的10%。

4.2."4 地毯总成的外形轮廓应按照规定的形状剪裁,公差不超过5 毫米,孔位按照规定的位置冲裁,公差不超过2 毫米。

4.2."5 地毯总成的成型效果良好,与地板减震垫的贴合铁盒良好,安装座椅后无褶皱,在前围中部及拉伸较大的部位允许有悬空,但悬空的距离不允许超过15 毫米。

转向盘的外包泡沫塑料表皮的表面应质地均匀,表面颜色及花纹应均匀一致,并应符合样品的要求,表面不允许有毛刺、凸起、凹陷、飞边、气泡及杂质等缺陷存在。

汽车地毯结构与性能研究

汽车地毯结构与性能研究

汽车地毯结构与性能研究提要:汽车地毯作为汽车内饰覆盖件的关键零部件,因其外观覆盖,增强车内美观,还有吸音、隔热、防尘、防水、防滑、阻燃等作用而受到主机厂关注。

针对此种情况,此文在地毯分类,匹配结构和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论证了地毯关键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同时重点阐述了地毯在生产过程中的所需要保证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汽车顶棚;装车褶皱;材质;结构;一引言汽车地毯作为汽车内饰覆盖件的关键零部件,安装在汽车底板钣金内壁上,除了外观覆盖,脚踩时的软触感,增强车内美观舒适之外,还有吸音、隔热、防尘、防水、防滑、阻燃等作用,另外也遮盖了车厢内的螺钉、空穴和零部件的尖角部位,使驾乘人员更加安全,同时还是主要的声学包零部件,对整车的NVH和感官舒适性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汽车地毯的成型工艺,匹配结构和关键特性等势在必行。

本文在阐述地毯结构和匹配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毯的加工条件和加工工艺,从而论证产品的关键保证措施和关键性能要求。

二地毯的分类地毯按照材料分类可以分为PVC合成树脂类地毯,单层PET植绒针刺地毯,PET/EVA/PET复合簇绒地毯,PA/PET发泡地毯[1]。

● PVC合成树脂类地毯。

材料的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主要包含树脂,增塑剂,稳定剂,滑石粉等。

材料由良好的拉伸延展性,优点为好清洗,不容易霉变,安装贴合钣金,适合人货两用。

通常皮质厚度为1~3mm,根据要求粘贴XPE/EVA/PET等增加脚踏舒适性及与与周围件的匹配。

●单层PET植绒针刺地毯。

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或涤纶纤维,根据需求开松织造不同簇绒纹理外观的毯面,中间层主要为定型胶和背层PE淋膜,材料经过开松,铺层,针刺,涂胶符合而成。

● PET/EVA/PET复合簇绒地毯。

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或者涤纶纤维,中间层为EVA,保持地毯的型面,底层为PET和无纺布的组合,用来减缓成型拉伸,增加成型性能,同时起到表面保护,防水,防污的作用。

目前捷途系列地毯主要采用此结构。

QHMAC_103[1].368-204-2005_汽车地毯技术要求___

QHMAC_103[1].368-204-2005_汽车地毯技术要求___
Q/HMAC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MAC 103.368-204-2005
汽车地毯技术要求
2005-07-15 发布
2005-08-01 实施
—————————————————————————————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Q/HMAC103.368-204-2005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包缝 ............................................................................ 1 3.2 背面衬垫材料 .................................................................... 1 3.3 尼龙扣 .......................................................................... 1 3.4 侧边钩 .......................................................................... 1 3.5 订书钉 .......................................................................... 1 3.6 尾料垫 .......................................................................... 1 3.7 脚趾垫 .......................................................................... 2 3.8 脚垫 ............................................................................ 2 3.9 公差、间距、波纹等 .............................................................. 2 3.10 P-VC .......................................................................... 2 3.11 织品暴露 ....................................................................... 2 4 评价结果报告 ...................................................................... 2 5 图纸中需要标注的技术要求 .......................................................... 2 6 评价标准 .......................................................................... 2 7 评价方法 .......................................................................... 4 7.1 一般评价条件 .................................................................... 4 7.2 外观品质 ........................................................................ 5 7.3 强度和刚度 ...................................................................... 5 7.4 表皮的物理性能 .................................................................. 8 7.5 绒毡的物理性能 ................................................................. 11 7.6 聚酯的物理性能 ................................................................. 11 8 图纸的标识 ....................................................................... 11 附录 A ............................................................................. 12

浅谈汽车地毯防霉性检测标准的对比

浅谈汽车地毯防霉性检测标准的对比

doi:10.3969/j.issn.1005-2550.2024.01.006 收稿日期:2023-11-20浅谈汽车地毯防霉性检测标准的对比陈洁玲(广州林骏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广州 511356)摘 要:汽车驾驶舱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部分品牌汽车地毯防霉性的测试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以及对常见地毯材质的防霉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和说明,为整车厂防霉标准的制定及汽车地毯选材提供思路。

关键词:地毯;防霉性;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24)01-0034-04Comparison of Testing Standards for Mold Resistance of AutomotiveCarpetsCHEN Jie-ling(Guangzhou Linjun Co., Ltd, Guangzhou 511356, China)Abstract: Air quality inside the automobiles is increasingly receiving attention from consumer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ld resistance testing methods of carpet from different car brands, as well as compares and explains the results of mold resistance testing of common carpet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setting standards of mold resistance and selecting materials of carpet for car manufacturers.Key Words: Carpet; Mold Resistance; T est Method1 绪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从而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和要求也同步提升。

地毯系列检验作业指导书

地毯系列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地毯系列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 /次:A / 0 更改单号:第1页,共1页生效日期:说明:无特殊要求的产品按此作业指导书操作
文件类型三级文件制作区域工序名受控状态分发号批准审核编制成检部门
地毯系列
检验
工序图片
序号作业流程(如图1- 4 )作业基准检查重点1 2
1 外观及尺寸检查正面向上平铺于台面,量尺寸,
外观保证四角方正、四边平直
边、角、面料
2 正面检查压线处双手扒缝查看,手用力
触摸产品表面的每一处
压线脱线、绣花不良、包边
宽度、角能平放于台面
3 4
3 反面检查从洗标一端开始同上方法检查
反面
洗标内容、包边宽度、污渍、
线头
4 合格后折叠二人对角站立,将产品反面宽
度对折,再长度对折
整齐,洗标朝同一方向,10
条捆扎
备注:此产品不良现象多为角不平、边不直、绣花断线、面料搭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业)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制
定的。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汽车地毯总厂、长春汽车材料研究
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叶芳、朱守恒、陈浩、徐巧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216壹1996
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用未成型的针刺地毯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汽车内饰未成型的针刺地毯。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
标准出版时,所系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50壹84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壹84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6529壹86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8170壹87数值修约规则
GB8410壹94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非织造布
凡不是用传统织、编方法制造出来的布。

3.2针刺地毯
采用梳毛机将纤维梳成网状后,且用针刺机使纤维缠成非织造布,再用塑
料或橡胶等涂于背面而成的地毯。

3.3纵向
卷起的方向。

3.4横向
垂直于卷起的方向。

4技术要求
4.1外观
地毯不应有沾污,色泽不匀、裂缝、破洞、经纬条痕明显等疵点,表面要平整。

地毯不应散发出任何使人难受的气味,也不应含有任何有毒或不利于健康的物质。

4.2性能要求
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5试验总条件
5.1试验室标准大气条件
温度20℃±2℃,相对湿度(65±5)%。

如试验在其它条件下进行,应注
明试验时大气条件。

5.2取样方法
样品应从成卷的地毯中裁取。

在距纵向俩头1m的范围内取整幅和必须的长
度。

5.3试样的制备方法
从样品中取样,要离开幅度宽俩边各150mm。

纵向试样不应从同壹纵向延
伸线裁取。

横向试样不应从同壹横向延伸线裁取。

5.4试样标准条件
每块试样应单个放在如5.1条所述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摆开放置24h,或放置
到直至每隔2h样品的连续称重变化不超过0.25%为止。

5.5试验数值的修约法
试验数值修约按GB8170的规定。

6试验操作方法
6.1单位面积总质量
取宽250mm、长250mm的三块试样。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用精确到0.1g天平
称得每块试样的质量。

计算三块试样的平均值W0,用公式(1)计算试样单位
面积总质量。

6.2厚度
取宽50mm、长50mm试样五块,用厚度仪(精度0.1mm),参照表2的测试参
数测量厚度(mm),在测量中压力保持不变,且计算五块试样的平均厚度值。

6.3压缩百分率及压缩弹性率
取宽50mm、长50mm试样三块。

以1.96kPa压30s测量试样厚度t0(mm)。

在不移动试样的情况下以98kPa压5min,再测该块试样的厚度t1(mm)。

然后
不移动试样,卸去负载,让试样松弛5min后再在该块试样上在1.96kPa下压30s 后测量该块试样的厚度t0;(mm)。

用公式(2)、(3)分别计算每块试样的
压缩百分率和压缩弹性率。

且用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6.4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从纵向和横向各取宽50mm、长350mm试样五块,用拉伸强力仪测试,试样所
用预加张力参照表3。

试样夹持长200mm,拉伸速度200mm/min。

启动强力仪测得最大的断裂
强力和断裂伸长值。

以五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断裂伸长率(%)用公式(4)
计算:
6.5梯形法撕破强力
梯形的纵向撕破强力是指切断地毯纵向纱线的强力(见图1),横向撕破强
力是指切断地毯横向纱线的强力(见图2)。

梯形长边为150mm、短边为100mm。

在短边正中处剪壹个垂直于短边10mm、
长的切口。

试样在拉伸强力仪上二夹具间距离为100mm。

夹头沿图3虚线夹紧,使梯形
长边呈松弛状态。

拉伸速度为200mm/min,启动强力仪测得试样沿切口延长线上断裂时的最
大张力(N)即是该块试样的梯形法撕破强力。

以五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6.6耐磨耗试验
取面积为100cm2的圆形试样三块,每块试样先称重(G0)后在耐磨仪上进
行试验。

磨耗面为50cm2,凸出高度5mm,下压力为9.3N。

用AP400型砂纸,磨耗100次后取下试样用吸尘器吸清后称重(G1)(精确至0.001g),然后再安装
在磨耗试验仪上磨耗2500次后取下称重(G2)。

以磨擦100次和2500次后的失重(mg)为该块试样的耐磨耗性能。

以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以公式(5)、(6)计算失重:
6.7燃烧特性
按GB8410进行试验。

以三块试样燃烧速率的最大值来表示,按表4规定确定燃烧特性(级)。

6.8耐光色牢度
取宽度40mm、长度120mm试样四块。

在150型氙弧试验仪中进行试验。


黑板控制板温度为55℃~60℃照射试样480h后取出试样,存放2h后比较试样和原样的变色情况(级)。

按照GB250评定四块试样的变色情况。

以四块试样的
平均值表示。

6.9耐磨色牢度
取圆形试样三块,将试样安装在耐磨仪平面上,把白布安装在耐磨仪上面,
在9.8N压力下,试样和白布互相磨擦1000次后。

用试验后的试样和白布和原试样和白布比较褪色和沾色。

用GB250和GB251评定试样褪色和白布沾色的级数。

以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6.10耐水色牢度
取宽度40mm、长度50mm试样和白布各三块。

把试样和白布放置在盛有蒸馏
水烧杯里保持1h,然后把试样和白布同时取出放在70℃±2℃中干燥1h,且在室温下冷却,比较试验后的试样和白布和原试样和白布的褪色和沾色的级数。

用GB250和GB251评定试样褪色和白布沾色的级数。

以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6.11吸水尺寸变化率
取边长为250mm的正方形试样三块,按图4所示在试样的中心划出边长为200 mm的正方形的测量线。

将每块试佯的纵、横向正方形测量线上的中心连接成中心测量线。

先量出纵向三个测量线和横向三个测量线的尺寸(mm),且算好纵、横向三个测量线的平均值,将试样水平地放在水温为20℃±2℃的水里1h,在不引起尺寸变化的情况下,使试样主要表面朝外用脱水机脱水2min,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干燥24h。

再在测量线上量出原先量的纵向三个测量线和横向三个测量线的尺寸,且
算好纵、横向三点的平均值,用公式(7)计算吸水尺寸变化率。

且用三块试样
吸水尺寸变化率的平均值表示。

6.12受热尺寸变化率
取边长为250mm的正方形试样三块。

按图4所示在试样的中心划出边长为
200mm的正方形测量线。

在每块试样的测量线上的中心连接成中心测量线,在
测量线上先量出纵向三个和横向三个的尺寸(mm),且算好纵、横向各三个测
量线的平均数。

把试样面向上平放在温度为80℃±2℃热空气循环的恒温箱内放
置5h,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在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24h,再在测量线上量出原先量的纵向三点和横向三点的尺寸。

且算好纵、横向各三点的平均数,用公式(8)计算受热尺寸变化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