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醉翁亭记 (共68张PPT)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醉翁亭记 (共68张PPT)

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自学指导: 1、认真听朗读,感受作者感情。 2、结合朗读,将自己读不准的字音标注在书 上。
读出下列词语
林壑 hè 翼然 yì
i 蔚然 wè 晦明 huì
潺潺 chá n 辄醉 zhé
环滁 chú 野蔌 sù 觥筹交错gōng 伛偻 Yŭ lǚ 琅琊 lá ngYá 阴翳 yì
欧阳修
春 意 闹
夏 景 爽
秋 意 浓
雪 景 美
欧 阳 修 手 植 梅
欧 门
“酿泉”
琅琊寺
琅琊寺的外墙
醉翁亭
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 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 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说的就是此亭。 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 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 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 忘。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 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 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已而:不久,后来 翳: 遮盖 树林的上面和下面 去: 上下: 离开 乐: 以……为乐 乐: 乐趣 谓: 为,是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 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 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 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 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 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暝,晦 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 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霏: 雾气 开: 散 聚拢 归: 暝: 昏暗 晦: 阴暗 芳: 花 发: 开 秀: 草木繁盛 繁阴: 浓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课件(共40张PPT)

萧索 的荒 村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故乡》 公开课 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故乡》 公开课 课件
合作探究
描写故乡景色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 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突出故乡的 萧条和衰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故乡》 公开课 课件
按时间顺序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故乡》公开课课件
只是不怕“我” 不到半日,便熟识了 告诉我许多稀奇事 分别时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 送“我”贝壳和很好看的羽毛——建立了 淳朴的友谊 热情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故乡》公开课课件 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拾》《呐喊》、《彷徨》《华盖集》、
秕 谷 打拱 隔膜
jìn 寒噤
niàn dài 廿年 深黛
wǎng 惘然
zìsuī chán 恣睢 潺 潺
生词
1.阴晦: 阴沉昏暗。 2.聚族而居: 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3.无端: 无缘无故。 4.愕然: 吃惊的样子。 5.嗤笑: 讥笑。 6.惘然: 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7.展转: 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 通“辗转”。 8.恣睢: 放纵、凶暴。 9.鄙夷: 看不起。 10.如许:这么些。 11.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12.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外 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故乡》公开课课件 貌 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故乡》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故乡》公开课课件
(2)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课件(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课件(共51张PPT)

动作 语态
手捏钢叉 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 说话脱口而出 滔 滔不绝——活泼机智
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只是摇头 默默地吸烟 说话吞吞吐吐 断断续 续——苦不堪言、麻木迟钝

只是不怕“我” 不到半日, 便熟识了 告诉我许多稀奇 态度恭敬,称“我”为“老爷”—
“我” 事 分别时躲到厨房哭着不 的态 肯出门 送“我”贝壳和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 课件(共 51张PPT)
捕鸟的少年闰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 课件(共 5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 课件(共 5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 课件(共 51张PPT)
中年闰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 课件(共 51张PPT)
故乡
鲁迅
(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
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华盖集》、 《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
《社戏》
谈谈小说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 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长篇
小说分类: 中篇 按篇幅长短 (小小说)
短篇
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故乡
题目解说:“故乡”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 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 特定的场所,题目简洁直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课件(共4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课件(共49张PPT)
塑造其目的 串联全文。(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 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九年 级语文 上册第 14课《 故乡》 课件 (共4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九年 级语文 上册第 14课《 故乡》 课件 (共49张PPT)
故乡
鲁迅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 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 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 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 小说。
(1881—1936)生于浙江
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 《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九年 级语文 上册第 14课《 故乡》 课件 (共49张PPT)
杨二嫂的变化
年轻漂亮端庄文静 豆腐西施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九年 级语文 上册第 14课《 故乡》 课件 (共49张PPT)
泼辣刻薄自私势利 贪婪的圆规
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 《彷徨》《华盖集》、《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
《社戏》
选自《呐喊》
《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朝花夕拾》
整体把握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取而代之的是地主阶级和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 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 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广 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 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 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 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 他思想家的敏锐,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在他许多 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 的剖析、透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二 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 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双重压迫、统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故乡》课件(10)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故乡》课件(10)
第二部分(6-77):
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
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低沉、悲观,而是把希 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结构梳理 依照小说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三部分
回故乡---景
在故乡----人
→ 线索: “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写作背景】
鲁迅的《故乡》反应了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掀翻了清皇朝的统治,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 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后,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 残酷黑暗现实,另外在这个社会中寻求了几十年,于是鲁迅写下 了悲凉沉郁的《故乡》。
文体知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串联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 写来展示社会生活背景以及社会问题。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塑造人物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故乡
部编版语文初中阅读课件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名言赏析】
【作品学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 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 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作品学习】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寓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9. 恣睢: 【释义】放纵,放任。
10.隔膜: 【释义】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课前字词解释】
阴晦huì 竹匾biǎn 嗤chī笑 瓦楞léng 伶líng俐lì 秕bǐ谷 深黛dài 獾huān猪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7课智取生辰纲 (共4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7课智取生辰纲 (共40张PPT)

《智取生辰纲》则采用了“补叙”手法。“这七人端的
是谁?”“却怎地用药?”这些“内幕”是在故事高潮之 后方抖出来的。而此前,“贩枣客人”的身份和用药经过
并不明晰。
考点3:掌握细致生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杨志是一个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考点 的人。 链接 他的精明、能干表现在:因其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 纲的凶险,在路上,根据不同的地形,不断更改行路的时 间,坚决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千方百计阻 拦兵士买酒喝等。 他的急功近利、粗暴蛮横表现在:在有分歧时未能和手 下兵士好好沟通,反而“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激 发矛盾。
要写杨志与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下文作 铺垫。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一层(第5—6自然段):七雄贩枣蒙杨志(发展)。 第二层(第7—9自然段):白胜设计诱官军(进一步 发展)。 第三层(第10自然段):杨志无奈买白酒(高潮)。 第四层(第11自然段):杨志误失生辰纲(结局)。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补叙七人下药智取生辰 纲的秘密(尾声)。
考点2:品味小说的表现技巧
(1)环境描写的作用 《智取生辰纲》节选部分借助对自然环境——天气的 “热”的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 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了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 解决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例如军健们挑着重担走不动,
考点 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 链接 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
开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明暗两条线索在“松林盘问”这一节上相交, 敌我双方矛盾趋向高潮,到杨志允许军健买酒吃, 自己也喝了半瓢酒时,形成了故事情节的高潮。结 尾处,补叙暗线,交代了七人买酒下药的秘密,突

人教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课件(共48张PPT)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 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诗 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背景资料
这首诗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 日)。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 而作,以怀念挚友,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可了解 一般;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表达对儿子 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
衷的喜悦之情。
深层探究 领悟情感
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本诗中第1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 往复之感。第1行中诗人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 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 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表明主题。
花的冠miǎn
你dài
你是夜夜的月圆。
,你是,鲜yán
/百
着,你是/天真,庄严,
答案:娉婷 妍 冕 戴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B.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C.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D. 你 是 一 树 一 树 的 花 开 , 是 燕 / 在 梁 间 呢 喃 。徐梁志从摩

文体知识
新月派
源于新月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
的诗歌流派。新月社1923年以聚餐会形式形
成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启
超、林徽因、闻一多等。1925年由徐志摩编
辑《晨报副刊》,增辟《诗镌》《剧刊》,
提倡现代格律诗和国剧运动。1927年春在上
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PPT课件青春随想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PPT课件青春随想

自我自豪凭自爱换他灿烂
青春心任我七海飞翻 在天空海阔之间 让美梦到无限到无限
返回
青春是什么?有人在想,有人在问。 青春没有规则,人人都有自己的青春, 只是有人将有,有人曾有,有人正拥有。 1、各抒己见,你认为青春是什么? 2、分组朗诵有关青春的的诗或散文。 3、名言接龙,有关歌颂或赞青春的名 言。
下一页
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 自己豁达的性格。 —— 罗素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 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 贝弗里奇 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史蒂文森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 ——莎士比亚
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 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我心狂野》美.1990
在大胆、非常规、混乱的背后是相当传统的情节。 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冲破阻力和阴谋,找到属于 自己的“绿野仙踪”。尼古拉斯.凯奇带来了一个 另类版本的猫王,我们拥有了一部青春的激情史 诗。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1995 姜文为我们讲述了一则有点忧伤又不失快乐的青 春故事。不是每个人都有大院成长的经历,也不是 每个人都会赶上文革,但每个人都经历过十六岁的 夏天,每个人都曾身处在六月正午灿烂的阳光下。 它纪录的是一段未经整理的生命,虽然带着点淡淡 的时代印痕,但更多的是所有走过青春的人都能体 会的灼热,在你的皮肤上炙出成长的伤痕。 返回
《长大成人》 中.1997
讲述音乐青年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成长经历, 十几年时间终于使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寄托,成长的污 浊最终被荡涤得干干净净。像所有弘扬主旋律的影片 那样告诉青年人:人无论在什么样困境中都应该有追求、 有信仰。但它所带有的浓厚浪漫气息和淡淡怀旧色彩 丝毫不带有说教的压迫.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教学课件(共20张PPT).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教学课件(共20张PPT).ppt

课文理解
为什么少年闰土“不怕我”,且很快“我们便熟识了”?作者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对应15段)
闰土很怕羞,但对同龄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更何况少年 闰土头脑中还没有封建等级观念。这样写表现出少年闰土的纯朴 可爱以及与“我”的亲密关系,与后文闰土对“我”的“恭敬” 形成鲜明的对比。
课文理解
闰土脸上“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同时出现是否矛盾?
故事情节
在严寒的冬天回乡, 卖屋搬家,所见之处 一片萧瑟,作者心情 无比悲凉。
回到故乡
在到家那天,回忆起 了少年闰土,见到了 杨二嫂。
在故乡
在船上谈话,表达自 己的感受。
离故乡
课文理解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课文理解
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来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20年后的闰土
身材增加一倍,灰黄的脸,很 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棉衣,
显得迟钝麻木。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喊 我“老爷”,谦恭而又含糊。
谢谢
my
hometown
by
luxun
大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萧(xiāo)萧索· 箫(xiāo)竹箫
与草有关,草枯为“萧”。 是管乐器,一般为竹制,为“箫”。
词语解释
萧索 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 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瑟缩
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 蜷缩、发抖。
惘然
辗转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 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聚族而居 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L U X U N 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学PPT课件(3篇)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学PPT课件(3篇)
• 1.认识茅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抒发感情的 方法。
•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 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作家作品
茅盾,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
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 》,短篇小说《春蚕》、 《林家铺子》,散文《风 景谈》、《白杨礼赞》。
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 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 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
象征意义
北方的农民
哨兵
抗日精神和意志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傲然挺立
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
由树及人
借物喻人
白杨树有怎样的内在气质?用了怎样的手法?
好女子
拟人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2023/3/28
17
立发 只 保
,展 有 持 这
不, 碗 着 是
折高 那 倔 虽
不到 样 强 在
挠丈 粗 挺 北
,许 细 立 方
对, , 的 风
抗两 它 一 雪
着丈 却 种 的
西, 努 树 压
北参 力 。 迫
风天 向 哪 下
2023/3/28
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
。耸 上 怕 却
• 2.分析抒情句,探究写作线索,思考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 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 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 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 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故本文是 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5.《我看》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5.《我看》课件
“春”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滁州西涧》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文章精讲 5.分析第三节的“你”的内涵,总结作者笔下大自然的特点。
“你”指的是“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特 点
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 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
体现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 心胸里描画,是包容。
“丰润”和“勃发”体
现了生机和活力。
新新课导导入入 整 体 感 知 深 入 探 究 课 堂 小 结 拓 展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布 置 作 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穆旦的《我看》通过对春 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 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 了期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 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第五节
拓展延伸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深入探究——写作借鉴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 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 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 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 发得很强烈。
第四节
课堂小结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 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 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鲁迅《故乡》课件(共72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鲁迅《故乡》课件(共72张PPT)

青年杨二嫂 擦着白粉 外貌
老年杨二嫂
年轻美丽
终日坐着
凸颧骨,薄嘴唇 尖利的怪声,絮絮地 说 ,塞手套进裤袋 圆规形象:自私、 尖刻、贪婪、势利、 爱搬弄是非
动作
总体形象
豆腐西施
分析人物形象———杨二嫂 对比
端庄文静 豆腐西施
泼辣刻薄 自私圆规
社会挤压、扭曲
可笑、可气、可恨、可怜
小结: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 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语言 滔滔不绝的介绍新鲜事。活泼 动作 动作干脆利落有智有勇。
性格
聪明、机灵
淳朴、善良、迟钝、 愚昧、麻木
是什么原因使闰土产 生了这样的变化?
变化原因?
对比
生气勃勃、热情开朗、勇敢 机灵、纯真善良的小英雄
苍老贫困、因循守旧、麻木 迟钝、淳朴善良的木偶人
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社会落后愚昧。
第 自然段到结尾
开头到第
自然段
故事情节
小说以“我”的行踪(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为经,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纬,逐步展开情节。
开 端 发 展 与 高 潮 结 局 回故乡
1-5自然段
回乡时间: 严寒的冬天 回乡原因: 卖屋、搬家 所见景象及心情: 萧索、悲凉 母子见面 到家那天: 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过了三四天: 见到了闰土 又过了九天: 动身启程 船上谈话 “我”的感受
整体感知课文: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 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明确:
约半个月左右
依据:
“第二日”(P55第5自然段),“这样的过了三、 四天”(P62第1自然段),“又过了九日” (P65第7 自然段)等。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故乡》PPT课文课件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故乡》PPT课文课件
线索: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 文章的结构:回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 。
第一部分: 前五段,主要写“我”回故乡,即“我”在故乡所 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 并且交代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 从第六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 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 深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
第三部分: 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文章结尾。 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念。
课堂小结
回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
故乡
在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
离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景象萧条
故 乡
知识卡片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作者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作笔名, 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对“我”的态度: 深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
深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 闰土:是一个愚昧麻木、善良忠厚、勤劳朴实、困苦不堪,不觉悟的代表劳苦民众的木偶人形象
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 故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闰土:是一个愚昧麻木、善良忠厚、勤劳朴实、困苦不堪,
不觉悟的代表劳苦民众的木偶人形象
杨二嫂:是一个尖酸刻薄、自私贪婪、势利庸俗的典型小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1. 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学校开展“走进新首钢,喜迎冬奥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1-5题。

1.下面是同学为启动仪式发言准备的文稿,阅读文稿,完成(1)-(2)题。

(共4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开始与夏季奥运会相间.两年举行,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参与国分布在欧、非、美、亚、大洋五大zhōu()。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举行。

这是中国举办的首个冬奥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中国举办的第三个奥运赛事。

北京、张家口同为本届冬奥会的主办城市。

北京冬奥组委会的首钢办公区由首钢老厂区改造而来,是本届冬奥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范例之一。

办公区建筑外部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室内却是明亮的现代办公空间。

核心办公区占地约5.2公顷,主要利用原有厂房、筒仓等建筑改造而成。

厂房改造遵循绿色生态理念,①尊重原有工业架构,②考虑到奥运会后再利用问题。

筒仓改造保留了原有外立面,在筒仓壁开洞采光,同时加建钢结构楼板,在筒仓之间新建景观电梯。

在阳光照耀下,改造后的建筑群,以美妙的光影勾勒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奇丽画面。

办公区的南面坐落着北京冬奥会唯一处.于市区内的雪上项目比赛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

放眼望去,水光潋滟的群明湖畔,五彩镶边的大跳台与它身旁高高矗立的银灰色晾水塔③,后面是绿意盎然的石景山,这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光彩绚丽的画卷之中。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间(jiàn) zhōu(州)处(chǔ)B.间(jiàn) zhōu(洲)处(chǔ)C.间(jiān) zhōu(州)处(chù)D.间(jiān) zhōu(洲)处(chù)(2)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与其②不如③交相辉映B.①与其②不如③遥相呼应C.①既②又③交相辉映D.①既②又③遥相呼应2.为准备活动展板,同学们编写了一些材料。

阅读这些材料,完成(1)-(2)题。

(共4分)(1)下面是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图文资料,请将文字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分)2019年10月31日,融入了“飞天”元素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正式建成。

它宛如一条从敦煌壁画中幻化出来的飞天飘带,舞动在群明湖畔的碧水蓝天之间,让人不禁想起①代(填朝代)大词人②(填人名)词中的名句“起舞弄清影”。

(2)下面是介绍园区“绿色冬奥”理念的文字材料,其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述不够妥当,请加以修改。

(2分)北京水资源匮乏,所以冬奥首钢园区的绿化用水主要来自中水和雨水。

园区的雨水调蓄设施,以雨水调蓄池为主,以下凹绿地和透水砖路面为辅。

采用透水砖铺设路面,可以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有效补充此前流失的地下水,提高这一区域水资源的均衡,全面解决园区的用水问题。

答:3.在了解前往园区的交通线路时,一位同学查阅到新首钢大桥通车的资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2019年9月29日,新首钢大桥正式开通,人们去往冬奥组委会和首钢滑雪大跳台又多了一条新途径。

这座大桥通体白色,桥身被一高一矮两座钢塔牢牢抓住,从高空俯瞰,两座钢塔仿佛两个对坐的巨人,脚抵着脚,手拉着手,和睦互助,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感。

同时,从远处看,微微向外倾斜的弧形钢塔又好像两弯拱门,中间那一根根钢缆则如同竖琴的琴弦,宽阔的桥身连通了永定河两岸的城市与山乡,这一切仿佛是一曲流畅自然的乐章。

正因如此,这一造型设计被称为“和力之门”。

有关人士介绍,根据《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综合规划》①陆续颁布的新首钢发展建设系列规划②以及2022年冬奥会功能需求,新首钢大桥将实现承载城市交通、提升环境质量、构建多元活动空间等多种重要功能。

(1)填入文中①②处的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2)新首钢大桥造型方案被称为“和力之门”,如果要借助汉字书法艺术引出对这座大桥造型之美的介绍,你会选择下面哪一个“和”字?请填写选项序号并补全理由。

(2分)【甲】取自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取自唐代颜真卿《颜勤礼碑》 选择:【 ①】理由:这是 ② (从“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中选一个填写)书,可以借它的书法艺术引出对新首钢大桥造型 ③ 之美的介绍。

4.合唱团的同学要学唱一首冬奥歌曲《晴雪飞虹》,下列对歌词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纯洁的白雪温暖心胸,苍茫的大地绽放笑容。

燃烧的激情热血奔涌,张开翅膀海阔天空。

追梦的身影惊艳苍穹,当流星划破夜空,许愿不如行动。

只要努力就能出众,所有愿望都有可能。

每一个梦想都有人懂, 平凡的人生不可平庸。

真情的陪伴勇敢前冲, 纵情飞翔晴雪飞虹。

追梦的身影惊艳苍穹, 当流星划破夜空,许愿不如行动。

梦想成就四海英雄, 精彩握在你我手中。

A.这首歌词运用白雪、大地、飞虹、四海等形象,真切生动地呈现出北京冬奥会的盛况。

B.“苍茫的大地绽放笑容”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冬奥会给中华大地带来的喜悦之情。

C.“纵情飞翔晴雪飞虹”令人仿佛看到了运动健儿的矫健英姿,感受到他们那种拼搏精神。

D.歌词反复咏唱“当流星划破夜空,许愿不如行动”,激励人们用行动实现梦想,寓意深远。

5.为了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上联,下面同学们对出的下联中,内容和形式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上联:冰雪北京,静候体坛盛会下联:A. 苍茫大地,笑容靓丽绽放B.飞天舞袖,笑看跳台健儿C. 湖山新厂,喜迎冬奥群英D.首钢跳台,有我追梦身影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

(共4分)6.古文中常用四字短语来写日光流转之景,如《岳阳楼记》用“①”来描述洞庭湖早晚的气象,《醉翁亭记》用“②”来总说琅琊山晨昏的光影。

(2分)7.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8.“家”是人们心中温暖的港湾,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含有“家”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一句是“”。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

(共5分)【甲】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①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③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④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②[栖迟]停留,居留。

③[汉文]指汉文帝刘恒。

④[吊]凭吊。

贾谊曾在此作《吊屈原赋》。

9.李白空有绝世之才,百般努力却仍被“赐金放还”免除官职,所以诗人深感行路之难;刘长卿第二次被贬谪降职时,正好经过长沙贾谊故居,寒秋之景自然让他心生强烈感慨。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遭遇①的痛苦经历之后所写,一开始都表现出②的情感,而【甲】诗在结尾处转向③的情绪,别创一番境界。

(3分)10.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两首诗均为唐人律诗,句式整齐,韵律谐调,富有格律之美。

B. 【甲】诗中诗人因不能做到悠闲地在碧溪上垂钓和乘着小船做白日梦而感叹“行路难”。

C. 【乙】诗最后两句,诗人用“怜君”含蓄地透露出“自怜”之意。

D.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首诗都借写眼前古迹而发心中真情,完美地做到了情景交融。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共7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物是.人非B.湖中人鸟声俱.绝声泪俱.下面面俱.到C.余.拏一小舟见余.大喜余.音绕梁D.更.有痴似相公者自力更.生更.胜一筹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翻译:(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理解:这句用细腻华丽的语言描绘出西湖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的景象,直接交待了作者出游的原因。

【乙】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翻译:(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理解:这句可谓神来之笔。

写对方的惊喜,其实也就是写自己的惊讶,短短一句,却写出了双方的内心波澜,言简意丰。

1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张岱的喜好趣味,并简要说明这种喜好趣味在下面的链接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3分)【链接材料】杭人游湖,巳①出酉②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③,逐队争出,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④,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⑤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⑥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⑦,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⑧舟近岸。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⑨,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⑩人,清梦甚惬。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注:①[巳]约上午九至十一时。

②[酉]约下午五至七时。

③[是夕好名]七月十五日这天夜晚,人们喜欢这个名目。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民间有祭祖、放河灯等习俗。

④[断桥]西湖名胜之一。

⑤[二鼓]二更,约夜里九至十一时。

⑥[皂隶喝道]衙门差役吆喝为官员出行开道。

⑦[赶门]赶在关城门之前回城。

⑧[舣(yǐ)]移动船使之停靠岸边。

⑨[颒(huì)面]洗脸。

指湖面重新呈现出明洁的样子。

⑩[拍]扑。

答:三、名著阅读(5分)14.同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论语》等思想文化著作,在阅读方法上会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