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
九年级上古诗阅读

古诗阅读考试内容1、理解词义和句意2、划分朗读节奏3、欣赏词语和句子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九年级上古诗阅读1天净沙秋思诗人朝代散曲作家、戏曲家写,。
,,。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 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它被誉为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3、一切景语皆情语。
全诗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___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_______情绪。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2、春望杜甫1.《春望》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实际是写,抒发了诗人2.《春望》中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表达作者睹物伤情的句子是,.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诗的,我们想到杜甫忧国伤心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3、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
,。
,。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旅途思乡之作,主要写诗人清晨在江面上的所见所感,作者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为北固山下壮美秀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由生起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
开头两句先写北固山的地势,分为水路和陆路。
作者清晨在江岸边远眺所见景物: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疾驶而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漫无边际涨,江面也变得宽阔了,风势正顺,船帆高悬,一轮旭日升起。
作者置身于青山绿水中,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
“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理解性默写及其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1.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2.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题解】: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
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
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3.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1〕,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咸阳城东楼》许浑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1.内容主旨:这首诗是咏史怀古诗,是许浑登临怀古的代表作,通过对在咸阳西楼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
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概。
2.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愁,思乡,怀古。
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3.请简要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的表达效果。
答:“一上高城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成阳城东楼满怀愁肠的忧情。
“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诗人巧用数字,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发端,意远而势雄,尤显情韵之不俗,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4.开篇之“愁”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请简括诗中写到了哪些愁?(思乡之愁、对唐王朝颓势之愁、昔盛今衰之愁、人世沧桑之愁。
)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5.《诗境浅说》评“山雨欲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周围的群山雨意越越浓,大雨即将到,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临的情景,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
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这首酬谢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痛苦和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怀念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故友,表达诗人对故人已逝的悲痛;"烂柯人",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回乡所见,既暗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又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示例:化用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4.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暗含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两句情感由之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因此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5.尾联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长精神”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收束全诗,点明酬赠题意,不仅表现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诗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诗词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诗词11、《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洛水沄沄天上动,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
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侯颂。
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
娟娟残月照波翻,习习暖风吃鸟哢。
何处高帆落文鷁,谁家骏马嘶征鞚。
柳枝芳草恨连天,暮雨朝云同昨梦。
借问亭名制者谁,留守王公才望重。
胸中云梦吞-,日解千牛节皆中。
祥符相公实曾祖,庭列三槐多伯仲。
承明厌直出荆州,转守此都行大用。
此都去天才尺五,交广荆扬归引控。
兔园事迹化黄埃,清泠文雅堪长恸。
舳舻衔尾车挂轊,昨日出迎今日送。
送故迎新无已时,古往今来相戏弄。
亭下嶔崎淮海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一樽明日难重持,岂恤官期後芒种。
今年气候颇云早,夭矫梅花春欲纵。
行见亭中祖帐开,千乘送公归法从。
2、《龙华山寺寓居十首》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3、《梅雨五绝》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4、《伊犁记事诗》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5、《偈十二首》天道运行,节气频更。
五日为候,十日为旬。
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
一日一日,因循因循。
五九尽,又逢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诗词21、《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2、《北固晚眺》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3、《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
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
初中语文九上必背15篇古诗文+译文

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
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 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 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 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 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 生机勃发。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九上全册古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行香子/无题/咸阳城东楼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内容主旨:《行路难》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2.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运用比喻修辞,把“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生动形象的写出奸倭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1想无法实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难过和渺茫。
3.古人常引典故表达愿望,请从本诗中找出两处,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典故:吕尚九十遇文王、伊尹梦到自己乘舟绕日不久被重用。
用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为自己增加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4.“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运用比喻修辞,把坚定的念比喻为“长风破浪”“济沧海”,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冲破困难的心。
抒发诗人倔强、自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乐观的风致。
5.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7db1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4.png)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商隐2.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指的是什么?()A. 官员B. 平民C. 将军D. 皇帝3. 以下哪首诗是王维创作的?()A. 《登鹳雀楼》B. 《鸟鸣涧》C. 《夜泊牛渚怀古》D. 《凉州词》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晏殊5.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A. 潮汐B. 草木荣枯C. 雨雪D. 风云变幻6.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指鹿为马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高兴C. 讲解D. 说服8.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 屈原B. 宋玉C. 嵇康D. 陶渊明9.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诗经》?()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发生在哪个章节?()A. 第一回B. 第七回C. 第十四回D. 第二十一回二、判断题: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2.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家为僧。
()3. 《师说》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4. 《满江红》是岳飞表达抗金救国壮志的词作。
()三、填空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______”。
3. 《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______”。
4. 《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的下一句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大连市古诗文阅读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二)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
②卫鞅:人名,即商鞅。
③虔;人名。
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1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2.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
(2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2分)
1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答案:8.(1)到、靠近(2)的 (2分。
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
每小题1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11.C(2分)
1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2
分。
画对后3处得2分,画对后3处中的2处得1分,画对后3处中的1处不得分) 13.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
(2分。
全句连贯、顺畅得1
分,“怪”字翻译正确得1分)
14.取信于民。
(1分。
写“讲求诚信、违法必究、执法严明、效果明显”等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