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字用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学习中的常见字词用法解析

文言文学习中的常见字词用法解析

文言文学习中的常见字词用法解析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学习文言文需要熟悉其中常见字词的用法,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古文。

本文将对文言文学习中的常见字词用法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一、古代词汇的用法1. 令:表示使令、使命的意思,常用于表示命令、要求等。

例如:“令孩儿当行”,即要求孩子要做到。

2. 朕:古代君王自称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例如:“朕亦蒙汝等殷勤”。

3. 臣:指朝廷官员对君王自称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例如:“臣弟”即指称自己是君王的弟弟。

4. 邦:指国家、国土的意思。

例如:“中原之邦”,即指中原地区的国家。

5. 国:指国家、国土的意思,与邦类似。

例如:“中央之国”即指中央地区的国家。

6. 世:指时代、年代的意思。

例如:“世人”即指当时的人们。

7. 政:指治理国家、管理政务的意思。

例如:“政教有常”。

二、古代词语的用法1. 故:表示原因、缘由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为”。

例如:“故天子之所历数也”。

2. 然则: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然而”。

例如:“然则以今之法无益于治也”。

3. 何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哪个”。

例如:“何者更为奇哉”。

4. 此乃:表示强调或是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正是”。

例如:“此乃道德之根本”。

5. 盖:表示推测和论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也可表示原因、目的。

例如:“盖闻明主之知臣也”。

6. 若:常用于条件句,表示假设或条件。

常与“则”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

例如:“若主上得智者”。

三、古代文言文的标点符号用法1. 句号:“。

”常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

2. 问号:“?”常用于表示疑问句。

3. 叹号:“!”常用于表示惊叹、赞叹等强烈的情感。

4. 逗号:“,”常用于表示句子的分隔。

5. 顿号:“、”常用于列举事物或并列词语之间的分隔。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

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二而日参省乎己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文字,它使用的字汇丰富多样。

掌握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对于理解和学习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字义、词组、句法等方面介绍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

一、字义的使用文言文中的字义常常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

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我们需要了解字义的不同运用。

1. 古代用词文言文中常使用一些古代用词,如“汝”、“尔”、“予”等,它们分别表示“你”、“你们”、“我”。

在句子中运用这些古代用词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其具体指代。

例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项脊轩志》)中的“尔曹”指代的是“你们”,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2. 字音字形文言文中的字音字形与现代汉语也有区别。

例如,“尔”在文言文中读作“ěr”,而在现代汉语中读作“ěr”或“nǐ”。

例如:“尔曹”可以理解为“你们”,读作“ěr cáo”或“nǐ cáo”,具体读音需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3. 义项的转变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的义项也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

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要注意理解字词的特定义项。

例如,“忧心”在文言文中除了表示“担心”,还有“伤心”、“烦恼”的意思。

所以,“忧心忡忡”并不只是担心的意思,还代表了深深的忧伤和烦恼。

二、词组的运用1. 近义词的辨析文言文常常使用同义或近义词来丰富句子的表达。

理解这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对于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例如,“通明”和“明亮”都表示光线充足的意思,但“通明”强调全面透亮,而“明亮”则强调亮度较高。

在使用这些近义词时,需要根据文意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2. 成语和典故的应用成语和典故在文言文中经常被使用,它们丰富了句子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

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需要熟悉并理解这些成语和典故的含义。

例如:“庖丁解牛”源自《庖丁解牛》,用来比喻对某项技能熟练到了无需思考的地步。

在运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它所代表的含义和上下文的适应。

(综合知识)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

(综合知识)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文言文常用字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解释本文为您解释文言文常用字的含义与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本。

注意:本文中不会再提及题目,下面将直接进入正文。

一、文言文常用字解释文言文常用字指的是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字词,这些字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了解这些常用字的含义与用法,对于读懂古代文献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常用字解释1. 曰(yuē):表示“说”,通常作为动词使用。

例如:“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 乃(nǎi):表示“然后,就”。

常用在句首,引出一个结果或者推断。

例如:“乃知前言不谬”。

3. 所(suǒ):表示处所,可以指人、地点等。

常用在宾语前面,表示被动的动作对象。

例如:“所闻其言”。

4. 者(zhě):表示人或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也可以表示“物”。

例如:“学者”。

5. 仁(rén):表示道德高尚、仁爱的品质。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

例如:“仁者爱人”。

6. 天(tiān):表示自然界和宇宙间的神灵力量。

在古代文献中,天常常用来代指皇帝。

例如:“天命之人”。

7. 圣(shèng):表示思想、道德伟大的人或事物。

常用来形容君主或学者等具有崇高品质的人。

例如:“圣人”。

8. 古(gǔ):表示过去的时期或年代。

常用来形容古代的人、事件或文化。

例如:“古人”。

9. 心(xīn):表示思想、意识和情感的中心。

在古代哲学中,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

例如:“心怀”。

10. 知(zhī):表示知道、了解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知往往具有智慧的含义。

例如:“知行合一”。

三、常用字用法示例1. 以一句来说明“曰”字的用法:曰:“天地之间亦有金石焉,可以欣赏。

”2. 以一句来说明“乃”字的用法:乃至大家纷纷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

3. 以一句来说明“所”字的用法: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4. 以一句来说明“者”字的用法:此人是一位精通古代文化的学者。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完整版)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实词1.<形> 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2.<形> 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动> 养。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所安:养生的东西。

)4.<副> 表疑问或反问。

《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可译为“怎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隆中对》:“君谓计将安出?”《马说》:“安求其能千里也?”5.<代> 表处所。

可译为《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哪里”,“什么地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本 1.<名> 根源,起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

”2.<副> 本来,原来。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比1.<动> 靠近。

《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动> 比较。

《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3.<动> 比拟,认为《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和……一样。

4.<介> 及,等到。

《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鄙 1.<形> 鄙陋,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毕 1.<动> 完毕。

《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

2.<副> 尽;都;全。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口技》:“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文言文常见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词用法倍(1)动词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③通背,背向。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右背山陵。

(《淮阴侯列传》)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论》)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唐雎不辱使命》)(3)副词。

越发,更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⑤通爰,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安(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被(1)名词。

文言文中常见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常见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常见字的用法一、介绍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其文字表达形式独特,运用了许多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常见的字词和用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言文中常见字的用法,并解释其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句末助词“乃”1. 古代汉语中,“乃”是句末助词,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夫妇之爱乃天性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夫妻之间的爱是合乎人类天性的原因。

三、动宾关系中的“之”1. 在现代汉语中,“之”可以作为连词或代词使用,但在文言文中,“之”通常用来引导宾语,并表示被动关系。

例如:“吾父兄皆已死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父兄都已经去世了。

四、名词修饰关系中的“之”1. 在名词修饰关系中,“之”被用来表示所有格或定语关系。

例如:“豪杰之士”即指豪杰士人。

“国家之栋梁”,则表示国家最重要支撑力量。

五、插入语中的“亦”和“乃”1. 在文言文中,“亦”和“乃”常常用于插入语,起到加强语气或补充说明的作用。

“亦”表示转折或补充:“人无完人,君临天下之帝王亦不例外。

” “乃”则表示强调或解释:“儿行千里母担忧,况游说之日乎?”六、句式结构中的“焉”1. “焉”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作疑问副词,也可作指示副词。

例如:“君何以知其然焉?”意思是,“你怎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七、连词“而”的用法1. “而”是一种常见的连词,在文言文中形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而”可以连接并列的动词、形容词或句子,并表示转折、递进或并列关系。

例如:“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梦为胡蝶与否。

”其中,“而”连接了两个并列的动词。

八、名词间修饰关系中的助词“之”1. 在文言文中,“之”通常出现在名词前,表示被修饰名词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片冰心在玉壶,而李白之才未必有西施之姿。

”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李白的才华再高,也未必有西施那样的美貌。

九、“以”的多重用法1. 在文言文中,“以”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功能性的字。

“以”可以用作介词、连词、副词等多种语法成分。

文言文实词常见用法汇总

文言文实词常见用法汇总

文言文实词常见用法汇总1、爱:①爱,亲爱,友爱。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

”②亲爱的,心爱的。

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③爱护,爱戴。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怜惜,爱惜。

《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

”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⑤舍不得,吝啬。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又:“吾何爱一牛?”⑥喜爱,爱好。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按:àn ①用手摁压。

《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②抚,握。

《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

”③控制,抑止;放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④查看,巡察。

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⑤核查,查验。

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语”即本此义。

3、白:bái ①白色。

《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

”[白丁]无功名的人。

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

”②光亮,明亮。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③纯洁,皎洁。

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明白;洗雪。

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⑤禀告,告诉。

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bài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

《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②拜访,拜见。

《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③拜谢。

《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④授予官职。

《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接受官职。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文言文常用字词

文言文常用字词

文言文常用字词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智慧。

要读懂文言文,掌握一些常用字词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字词。

“之”字,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极高。

它可以作动词,有“到、去”的意思,如“吾欲之南海”;作代词,代指人、事、物,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之”代指所学的知识;还能作助词,有“的”的意思,像“忘路之远近”,也能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而”字的用法也较为多样。

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也能表承接关系,意思是“然后、就”,比如“温故而知新”;还可表转折关系,“而”字翻译为“但是、却”,像“人不知而不愠”;甚至能表修饰关系,“而”字无实义,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字常见的用法有,作介词,“把、用、凭借”等意思,如“以刀劈狼首”“以君之力”;作连词,有“因为、来”等含义,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属予作文以记之”;有时还作动词,是“认为”的意思,例如“皆以美于徐公”。

“于”字通常作介词使用。

表示“在”,如“战于长勺”;表示“到”,像“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表示“对、对于”,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还表示“从”,比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其”字作为代词使用时,可代指第三人称“他(她、它)”“他(她、它)们”,像“择其善者而从之”;也可代指第一人称“我”“自己”,比如“蹲其身,使与台齐”;还能作指示代词“那、那些”,如“其人视端容寂”。

作语气副词时,加强揣测语气,译为“大概”,如“其真不知马也”;加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像“其真无马邪”。

“者”字常作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比如“京中有善口技者”;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像“或异二者之为”。

“乃”字作副词,有“于是、就”的意思,如“乃重修岳阳楼”;也有“才”的含义,像“乃悟前狼假寐”;还能表示“竟然、居然”,例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言文中字的用法及例句及翻译

文言文中字的用法及例句及翻译

文言文中字的用法及例句及翻译一、文言文中字的用法及例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形式,其文字使用规范严谨,取意深远。

在文言文中,字的用法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不仅仅具有意义,还能传达情感和思想。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字的用法,并举例说明其在古文中的应用。

1. 谦虚之“卑”“卑”即为渺小、低下之意,在古代作家笔下常用来表现谦虚之情。

《论语·阳货》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事事,可不谓卑也?”这里,“卑”形象地揭示了小人懒散无为、品行低劣之特点。

2. 严肃之“庄”“庄”代表着庄重、严肃之态度,在文章中经常被用于强调主题或者表达对某种事物敬畏的情感。

比如《孟子·公孙丑上》中写道:“君子动而丝纶张;出则多藏诲于群臣。

”这里,“庄”凸显了君子应该以庄重自持为美德的观念。

3. 悲伤之“哀”“哀”即为悲伤、哀痛,它常常用于表达对人事物的悼念与痛惜。

《史记·屈原贾生传》中就提到了:“九江皆列其日去哀之。

”这里,“哀”体现了人们对屈原去世的深深悲伤。

4. 忠诚之“忍”“忍”寓意着忍受、承担,用以形容一个人能够坚持正义或者经得起考验。

在《孟子·告子下》中有这样一句话:“不以仁义相待,而以廉洁自守,亦可谓士也。

”这里,“忍”传达了一个士人应该具备的坚守正道的品质。

二、例句及翻译下面给出一些具体例句,并附上相应的汉语翻译,供大家参考理解。

1. 《论语·阳货》:子曰:君子弗憔悴以害者,郎啸而不辍。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费心劳神去伤害他人,这是郎啸所不能做到的。

2. 《荀子·劝学篇》:夫人之朋友,皆自以为智而不忍视隘。

孔子曰:忠矣。

翻译:人们的朋友都自认为聪明而不愿意被局限眼界。

孔子说:这是忠诚的表现。

3. 《史记·屈原贾生传》: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翻译:如果斩草不除根,那就会有无穷的后患。

4. 《论语·述而》:三思而后行,再思则可矣。

18个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18个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注:古汉语常用虚词共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让孩子们做参考吧。

还有常用的120个实词,18个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用法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

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一、文言文常用字的用法介绍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语言,其词汇丰富而精确。

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常用字及其用法,对于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字词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具体用法。

二、冶(yě)冶字在文言文中有多义,可以表示“铁器制作”或者“妆饰修饰”的意思。

在古代,冶铁技术十分先进,所以例如《左传》中就有“昔周公谓齐桓公强国也,为盟主也,冶金也。

”这样的表述。

而在《诗经》中,则出现了它表示“妆饰修饰”的含义:“纷彼硕人,既婚姻子;女执懿笄,请言予子。

”这里的“笄”,即指修饰头发所使用的首饰。

三、匠(jiàng)匠字在古时候通常指具备某种特定技艺的工匠,类似于今天的"技工"一词。

在《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一章中提到:"上好之弓,然后乃发。

治人事,然后乃定。

"这里的"治"就是指匠师制作的过程和技能。

而在《史记》中,还可以看到匠师对陶器、铜器等手工制品的制作过程有详细的描述。

四、榷(què)榷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个字,一般用来表示“经营”或者“交易”的意思。

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出现了这样一段:“天子利而榷于四方。

”可见此处的“榷”即指的是天子进行商贸经营,从其中获取利益。

同样地,在《尚书·周书·考均》一则中也有说:“昔我高辛氏相于夏后氏….哀王丧义洗服,榷民庶省。

”这里提到的“榷民庶省”,则表明其经营着民间市场。

五、讹(é)讹字在古代主要指“差错”的意思,在今天的中文中多用来表示“犯错误”、“误传”。

例如《左传》中有这样一句:“齐侯克威,及寅而客不我与寅成美誉矣。

”其中“与寅成美誉矣”一句就是说齐侯克服了差错,重新取得了美誉。

而在《论语·子路》中还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这里的“言可复也”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从事欺诈活动时,如果他承认错误并且充分表明悔意后,他有可能获得原谅。

文言文常见字用法

文言文常见字用法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
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
惟恐或后。――清·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乱(昏乱;惑乱);或疑(怀疑,疑惑;有人怀疑)

huò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莫或兴之。――清·黄宗羲《原君》
(2)
间或,有时[occasionally;sometimes]
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至相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或时(有时)

huò
(1)
通“惑”。迷惑[puzzle]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文言文的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文的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文的字的用法总结字作为语言的符号之一,在文言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掌握好字的用法不仅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对提高对古代文献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字义、音律以及表意三个方面总结文言文字的用法。

一、字义运用1.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些词语,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这些词语称为通假字。

例如,“身”在古代可以表示“我”,“往”可以表示“去”,“于”可以表示“在”的意思。

掌握这些通假字的用法,有助于准确理解古代文章的内容。

2. 象声词象声词在文言文中使用较多,并且与现代汉语中的象声词相似。

例如,“簌簌”、“飒飒”、“哗哗”等都是通过形容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来表达特定含义。

读者在阅读时,应注意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这些象声词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3. 俚语习用俚语习用即指古代某些地区或行业特定的口头表达方式,常见于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

比如,“皇甫”表示妻子,“守成不化”表示人固执不变。

了解这些俚语习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描写和对话。

二、音律运用1. 平仄格律文言文的平仄格律是指使用平声和仄声两种抑扬顿挫来控制文章的韵律和节奏。

平声指第一声和轻声,仄声指第二、三、四声。

合理运用平仄格律可以使文章音调和谐,给读者带来舒适感。

2. 押韵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词语或句式,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有节奏感。

押韵则是在相邻的诗句或句子中运用相同的音韵来进行呼应。

在文言文中,这种技巧常常被应用于演讲词、记叙描写等场景。

三、表意运用1. 示例造句为了更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示例造句来阐明观点或说明问题。

在概念含义不清晰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开说明,使读者更加明确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2. 并列表述并列是文言文中常用的写作方式之一。

将相关内容并列排在句子中,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关系明确。

同时使用“且”、“而”等连接词,将多个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连接起来,增加了文章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中考 常考13个文言文 字的用法

中考 常考13个文言文 字的用法

中考常考13个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以1.(动词)认为,以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以为妙绝。

——《口技》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2.(介词)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①可译为“用”“拿”。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山市》徐喷以烟。

——《童趣》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投以骨。

/ 以刀劈狼首。

——《狼》或以钱币乞之。

——《伤仲永》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核舟记》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成,将以攻宋。

——《公输》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唐雎不辱使命》②可译为“靠”“凭”“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隆中对》何以战?/ 可以一战。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曹刿论战》③可译为“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必以信。

——《曹刿论战》3.(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宅边有五柳树,引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二个“以”)——《送东阳马生序》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以君之所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一个“以”)——《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

文言文中的字的用法是什么

文言文中的字的用法是什么

文言文中的字的用法是什么推荐文章文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是什么热度:文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是什么热度:我心永恒的英文是什么热度:爱笑会议室的英文歌歌名是什么热度:莱姆病是什么艾薇儿莱姆病好了吗热度:“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文言文中的字的用法是什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中的字的用法是什么,欢迎阅读文言文中的字作为副词的用法1.确实;实在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秦观《淮海集》2.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3.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文言文中的字作为名词的用法1.(形声。

本作“旳”,从日,勺声。

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2.箭靶的中心目标。

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3.鲜明的样子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文言文中的字作为助词的用法1.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3.〈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

如:卖菜的;吃的4.助词。

“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

如:推的推,拉的拉5.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6.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7.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8.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9.表示相乘。

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10.〈方〉∶表示相加。

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11.同“得”,后面带补语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

——《老残游记》。

文言文里字的用法和解释

文言文里字的用法和解释

文言文里字的用法和解释一、字的本义和用法在文言文中,字是指汉字的意义,也可以泛指字符。

字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运用方式和意义。

首先,字可用于表示事物的名称或代号。

例如,“静者思其纪”(《礼记·中庸》),这里“静”就是表示一个人名或称谓;“东望西望”(《红楼梦》),这里“东”和“西”指方向。

其次,字还可以表示动作、情感或状态等语义。

例如,“哀哭之声震天地”的“哀”表示悲伤;“立志守道”的“立”表示站立或表明决心;“感矣!时维乎?”(《左传·襄公十五年》),这里的“时维乎?”是琐碎烦乱之意。

此外,字在文言文中常被用于表示数量单位和计数方式。

例如,“五马牧于北原之上,六骥从于车后佩以锦衣。

”(《资治通鉴·卷三百四十三》),“五”和“六”在这两句话中都指数量。

二、字的修辞手法除了基本的使用方式外,文言文中还存在许多特殊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丰富文本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字的修辞手法。

1. 倍数助词:“皆认其善”(《左传·襄公十三年》)。

文中的“皆”表示全体,增强了叙事的力度和广度。

2. 比喻:文言文中常用字进行应用比喻,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例如,“如振湿帨而疾风至”(《孝经》),此处将“振湿帨”比作疾风来形容迅速。

3. 修饰补充:字能够修饰或补充前面所述,进一步阐明细节,增加语境。

例如,“可乘般般也”(《史记·苏秦列传》),这里的“可乘般般也”对前面描述进行详细解释。

4. 排比:运用多个字连结成排并列,以突出所描述对象的特征或增加语境层次。

例如,“轻装则行之,则不足以方其泽;重装则行之,则不足以图其动。

”(《论语·微子》),此处通过使用两个相对词来对比凸显动态与静谧的区别。

5. 双关:“奇士会觅事而载佩之”(《孟子·梁惠王上》)。

此处的“载佩之”,既可以表示携带,又可以表示承担责任。

两种意义相互映衬,使文本更富有趣味和深度。

三、字的解释和辨析在文言文中,有些字经常被写作同一种形式,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却有不同的含义。

字的用法总结文言文版

字的用法总结文言文版

字的用法总结文言文版一、字的定义与分类文言文中,字是指用来记载语言文字形状的基本单位。

它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单个的汉字。

在文言文中,字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使用规则。

1. 字的分类(1)姓氏:如「曹操」、「刘备」等。

(2)名词:用于表示人、物或事物名称。

(3)动词:表示行为或状态变化。

(4)形容词:用以描述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情绪等。

(5)副词: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6)介词:用以表示位置、方向或关系。

二、字的运用技巧合理运用字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丰富,增强表达效果和艺术感。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字的运用技巧:1. 对仗法对仗法指同一句子或不同句子中使用意义相近但音韵相近或结构相似的字,以增强句子整体效果。

例如,《论语》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排比法排比法是指将具有相同结构和意义但词语不同的多个并列片段连缀起来,以突出修辞效果。

例如:“天净沙·秋思”中有云:“菊花开尽,百草凋落;乌啼声断,人在天涯。

”3. 复用法复用法是指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字或者固定的字组合,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紧凑和有层次感。

例如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的“宝玉”一词。

4. 意象法意象法是指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生活化的字,创造具有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效果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联想体验。

例如唐代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赠严满侍人寄言》一诗:“箱床倚玉壁,帷帐待香风。

”诗句中运用了“箱床”和“帷帐”等字,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

三、常见字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字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 基础字义与引申义同一个字可能存在基础字义和引申义之分,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字义,避免使用错误的字义。

2. 字的读音文言文中,同一个汉字可能有多个读音,因此在使用字时要注意选择正确的读音。

可以参考相关辞典或古代文献进行辅助查询。

3. 词语搭配虽然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但它和其他词语之间的搭配是有规律可循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
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3)
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if]。如:或若(假使,倘或)

huò
(1)
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perphaps]。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你仔细找一找,或能找到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2)
间或,有时[occasionally;sometimes]
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至相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或时(有时)

huò
(1)
通“惑”。迷惑[puzzle]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擅创为令,迷或其君。――《管子·回称》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或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1)
用作虚词[or] (1)∶表示选择或列举。如:或是(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或乃(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如:有病或无病,他不都应该在这里(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内(4)∶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等义或替换的性质
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小李或者小张

huòㄏㄨㄛˋ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多半是“有时”啦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文言文中“乃”字有哪些用法?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文言文中“之”字有哪些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
[maybe;perhaps]也许
或者其于道不远矣。――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或者曰。――清·洪亮吉《治平篇》
你赶快走,或者还能赶上末班车
或者
huòzhě
(1)
[or]∶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决定学医或者学法律
(2)
[either…or…]∶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从两种以上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
莫或除之。
或许
huòxǔ
(1)
[perhaps]∶可能但不肯定;也许
他或许没有赶上火车
(2)
[maybe]∶不一定
他或许能来
或曰
huòyuē
[someone says]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或则
huòzé
[or]或许(表选ຫໍສະໝຸດ )明天我或则去图书城,或则去图书馆
或者
huòzhě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
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
惟恐或后。――清·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乱(昏乱;惑乱);或疑(怀疑,疑惑;有人怀疑)

huò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莫或兴之。――清·黄宗羲《原君》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