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经典)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字词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b3ba4f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7f.png)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字词一、字词释义:属,通“嘱”,劝酒缪,通“缭”,盘绕凭,乘“籍”,通“藉”,狼藉美人古义:思慕的人,美好的理想,古代指君主今义:美貌的人凌古义:越过今义:欺辱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儿子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西望夏口:眺望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盈虚者如彼:月缺其声呜呜然:形容词尾,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歌窈窕之章:唱歌曰:歌词依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乌鹊南飞南,名词做状语,向南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动用,打渔,砍柴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名词的意动,以为侣;以为扣舷而歌之:扣舷,敲着船舷边.击空明兮溯流光:击,划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流光,月光浮动.渺渺兮予怀:予怀,我的心;渺渺,悠远的样子.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伴奏.如怨如慕:怨,哀怨;慕,思慕.不绝如缕:不绝,不断;缕,细丝.愀燃:忧郁凄伧的.样子.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坐立.危,端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于,被.非乎,表否定疑问。
旌旗蔽空:蔽,遮蔽.酾酒临江:酾酒,斟酒;临,面对.横槊赋诗:横,横执;槊,长矛;赋,吟.(白露横江:白露,白茫茫的露水。
横,充满,充溢,这里指笼罩。
)渔樵于江渚之上:渚,江边.寄蜉蝣于天地:寄,寄托;须臾:片刻挟:偕同抱明月而长终:抱,同;长终,永世长存.骤得:多有所得,马上实现.骤,多次,屡次。
托遗响于悲风:托,寄托;遗响,余音,指萧声.逝者如斯:逝,往,流逝;斯,此,指水.盈虚者如彼:盈,月圆;虚,月缺;彼,那样.盖将自其变化者而观之:盖,表议论开始,发语词;自,从。
. 曾不能以一瞬:曾不,连都不;一瞬,一眨眼.且夫:至于,表另起。
物各有主:主,主宰.苟非:假如不是耳得之而为声:得之,听到.为,成为.目遇之而成色:遇之,看到的;色,美景.子之所共食:引申为享受.狼籍:凌乱.枕藉:枕着,靠着.臣以险衅:灾难祸患。
高一上文言文必背词语及解释
![高一上文言文必背词语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acd92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2.png)
高一上文言文必背词语及解释以下是一些高一上学期文言文中的必背词语及其解释,这些词语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课文中,因此解释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每一篇课文。
1. 犹:仍然、还是。
2. 绝:极点。
3. 秀:出众。
4. 奇:不同寻常。
5. 临:来到。
6. 信:确实。
7. 旷:开朗。
8. 怡:愉快。
9. 茂:茂盛。
10. 修:长。
11. 曲:弯弯曲曲。
12. 壁:陡峭的山崖。
13. 颓:下坠。
14. 清:冷。
15. 实:其实。
16. 蔽:遮盖。
17. 源:源头。
18. 患:担忧。
19. 但:只。
20. 顾:回头看。
21. 始:才。
22. 若:像。
23. 发:被任用。
24. 汗:使……出汗。
25. 道:通“导”,引导。
26. 所以:……的原因。
27. 至:极点。
28. 甚:很。
29. 取:获得。
30. 及:趁着。
31. 去:离开。
32. 不如:比不上。
33. 因:于是,就。
34. 为人:被当作人。
35. 为:是。
36. 得:能够。
37. 得志:实现自己的意愿。
38. 安:怎么。
39. 以:把,拿,用,凭,靠,通过,因为,在等。
40. 为之奈何——对于这件事怎么办?41. 无以——没有什么用来……(固定句式)。
42. 请——请求,请问,请你,请允许我,请让我,敬请回赐等(固定句式)。
43. 因——于是,就;趁机,趁势;顺着,随着;因为,由于;依,根据;依托,假托;顺应,顺应于等(固定句式)。
44. 是故——因此,所以;由此看来,由此可见等(固定句式)。
45. 所以——……的原因(固定句式);用以……的、用来……的(表示方法、目的);……的缘故(固定句式);之所以……是因为(固定句式)。
46. 则——就是,才;却;乃,却;却才;只,仅仅;只是;原来;那么;所以等(固定句式)。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及字词复习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及字词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7a7c5d4ce2f0066f53322b4.png)
必修一文言翻译复习《劝学》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能变得笔直,金属(做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能变得锋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变得智慧聪明,在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间的学习(收获多);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处眺望,不如登上高处见到的范围广。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资质、禀性)不是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一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一直不停,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在地上吃到尘土,在地下喝到泉水,因为(它)用心专一。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螯,如果没有蛇、鳝鱼的洞穴就没有能藏身的地方,因为(它)用心浮躁。
《师说》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道理,哪里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轻,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跟从老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很困难了。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知道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不向老师请教,学习小的知识却丢掉大的问题,我看不出他聪明。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感到很耻辱,以地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认为是谄媚讨好。
古代文言文重要字词翻译
![古代文言文重要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093bc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d.png)
一、重要字词翻译1. 乃:于是、就例句:吾乃华夏子孙,当自强不息。
(我是华夏子孙,应当自强不息。
)2. 之:的、之例句:山川之壮,无出其右。
(山川的壮丽,没有能超过它的。
)3. 于:在、对于例句:子路于孔子之门,为弟子之首。
(子路在孔子的门下,是弟子中的佼佼者。
)4. 而:并且、而且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5. 以:用、因为例句:以其无欲,故能成其大。
(因为他没有欲望,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6. 之:的、之例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7. 于:在、对于例句:孟子见梁惠王,言王之政。
(孟子见到梁惠王,谈论王的政治。
)8. 而:并且、而且例句:此所以学者之所以贵也。
(这就是学者之所以可贵的原因。
)9. 以:用、因为例句:以其善也,故能得民心。
(因为他善良,所以能够得到民心。
)10. 之:的、之例句:此所以学者之所以能立功名也。
(这就是学者之所以能够建立功名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1. 乃:表示原因、目的、结果等,相当于“于是”、“就”。
2. 之: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的”;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相当于“之”。
3. 于:表示位置、时间、原因等,相当于“在”、“对于”。
4. 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
5. 以:表示手段、原因、条件等,相当于“用”、“因为”。
通过以上对古代文言文重要字词的翻译和解释,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学习古代知识。
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注意对字词进行准确的翻译和解释,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高一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高一必修一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5b90686e53a580216fcfea9.png)
高一语文课本必修1文言文翻译(需背的)①《劝学》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曲度就合乎圆规。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就直了,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抬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水,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无不同,(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崇高的品德,就能悟到大智慧,圣人的思想也就在自己头脑里具备了。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功绩在于不停止前进。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②《师说》古时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并非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便终究不会解决了。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28df90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0.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①《赤壁赋》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涛不起。
举起羽觞向同伴敬酒,吟诵歌颂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不多时,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飞舞,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羽化。
于是饮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际那方。
”同伴吹起洞箫,按着音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抽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久,丝丝缕缕围绕不绝。
能使埋伏在深潭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何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盛,一片苍翠。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起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微小。
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敬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期望与神仙作伴漫游长空,与一同久长存在。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
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时不产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敬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当具有的,即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8016dc15fbfc77da269b1f3.png)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0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5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1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17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9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0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1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22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2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24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2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26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27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28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9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30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赤壁赋》: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
![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a5a008202d276a200292e69.png)
《木兰诗》1.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梭(suō)子。
4.惟:只5.女:女子,这里指木兰。
6.何所思:想什么。
7忆:思念。
8.军帖:军队的文告。
9.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10.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1.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2.愿为市鞍马:为,为此。
市,名词作动词,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马鞍下的垫子。
13.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4.溅溅:水流声。
15.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
16..旦:早晨。
17.胡骑: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啾啾:形容战马嘶鸣的声音19.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军机,军事。
文中指战争。
20.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关山,关塞和山脉。
度,过。
21.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铜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2.铁衣:铠甲,古时军人穿的带甲的护身服装。
23.天子:指上文的“可汗”24.明堂:古代帝王祭祀祖先、接见诸侯、选拔人才的地方。
25.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zhuǎn),当时官爵分为若干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26.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27.问所欲:询问(木兰)想要什么。
28.不用:不当,不做。
29.尚书郎:尚书省的高级官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下设若干曹,管某一曹事物的官员称尚书郎。
30.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千里足,跑得极快的马。
31.郭:外城。
32.相扶将:相互搀扶。
33.红妆:红色装束,泛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妆,妇女所用的脂粉、衣物等事物。
34.霍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
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306c6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4.png)
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Ability is not the only criterion, but character is the criterion.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烛之武退秦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文:晋文公.秦穆公共同出兵围困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晋国有二心而跟秦国亲近..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文:现在事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利;怎敢那这件事来麻烦您..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5.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减弱了..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译文:借助人家的力量又去损害他;是不仁道的;失掉了同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荆轲刺秦王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译文:现今;那位樊於期将军;秦王正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封地悬赏收买他的头..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译文: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全被杀死或收入官府做奴婢..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译文:今天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是无用的人..4.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译文: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帽子来给他送行..5.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译文:送行的人都怒目圆睁;连头发都愤怒地竖起来顶着帽子..6.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译文:并且按照秦国法律规定;陪侍大殿上的臣子;不得带一点兵器..鸿门宴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我所以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啊..2.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译文:现在由于小人的谗言;让将军和我之间产生隔阂..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干大事不必顾及细小的地方;行大礼不必计较细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肉;还告辞什么呢离骚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文: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兰亭集序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阴历三月初;名士们都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的是做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译文:这里有高大的山岭;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激荡的清澈的水流;辉映围绕在亭子的四周..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译文: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畅快地表达各自幽深内藏的感情..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抬头纵观宇宙的广阔;低头观察万物的繁盛;这样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高兴啊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本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看成完全一样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没有区别的说法完全是妄造的..赤壁赋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译文:我和客人乘着小船;飘飘荡荡;来到赤壁下面游玩..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译文: 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他便按照歌的节奏伴奏起来..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译文:那箫声呜呜的响着;像有所怨念又像有所思念;像在哭泣又像在哀诉;余音婉转悠长;像一缕不断的细丝..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文:使得深谷里的蛟龙听了起舞;使那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边上打鱼砍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用葫芦做的举起相互劝酒..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就像蜉蝣寄住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颗米粒..我哀叹我们人生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7.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译文:如果不是属于我所以的;即使小到一根毫毛也不能归为己有..8.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译文: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见了就成为声音;目光遇到了就成了颜色..9.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文:享受它们;无人禁止;而且永远享受不完;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你能共同享受的..10.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面升起来了;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1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浩浩荡荡好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会飞到那里才停下来;飘飘扬扬好像离开了人世而独立无依;就像身上长出了翅膀在向仙界飞升..游褒禅山记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要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一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文: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广泛..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译文: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游览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然而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文:到了那幽深昏暗、是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佐他;也不能到达..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译文: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没有可以悔恨的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9.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译文:当决定从洞中退出来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10.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译文: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第子在慧褒墓旁的屋舍..。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ab83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5.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野天子:野,指人兽无统治,天子指统治者,喻指无统治的狂放。
野夫:野,指无统治的自由,夫,指手艺人勤劳的汉人。
喻指不受任何统治的自由勤劳的汉人。
大作:大,表示数量,作,指事情,喻指广泛的计划或努力。
霸王:霸王是权臣中拥有王权的一等大臣,喻指拥有政权的当时统治者。
饿莩:饿,指吃饥饿之心,莩,指草木,喻称穷苦的农民。
筋冈:筋,指骨的连结物,冈,指上肢骨,喻指身体骨骼的强壮。
两补:两,表示数量,补,指事情,喻指一面两面补充和完善。
极乐:极,指极端,乐,指喜悦,喻指极端的喜悦。
五柳:五,表示数量,柳,指柳树,喻指看不见来来去去人影。
竟陵:竟,指过去不可想象,陵,指古代的象征君权的一种建筑形式。
喻指令人难以置信的宏伟建筑。
禹贡:禹,指夏朝的第一任皇帝,贡,指贡物,喻指向夏朝第一任皇帝献上的礼物。
时节:时,指时间,节,指节日,喻指不同的节气。
巍巍:巍,表示高耸,喻指非常高耸。
琅琊:琅,表示宫殿,琊,指陵墓,喻指令人震撼的宫殿和陵墓。
贤君:贤,指有才能的人,君,指君主,喻指有才能的君主。
好似:好,指美好,似,指相似,喻指美好的相似度。
功名:功,指事业,名,指声誉,喻指获得的事业的荣誉。
夷狄:夷,指古代少数民族,狄,指古代少数民族,喻指古代少数民族的意外攻击。
垂拱:垂,指向下,拱,指弓,喻指屈膝致敬双手合十的样子。
范蠡:范,指大量,蠡,指测量,喻指大量的用于推算。
麟凤:麟,指狮,凤,指鸟,喻指祥瑞的图案。
丹青:丹,指深红色,青,指浅蓝色,喻指深红色与浅蓝色的艺术作品。
陶词:陶,指陶瓷,词,指歌谣,喻指用于磨炼心灵的歌谣。
裴回:裴,指姓氏,回,指族群,喻指来自同一姓氏的族群。
渊明:渊,指深渊,明,指正直正义,喻指深渊般的正直正义。
暮鼓:暮,指黄昏,鼓,指击鼓,喻指黄昏时击的鼓声。
铿锵:铿,指金属的撞击,锵,指锵的金属声音,喻指金属撞击出的锵的金属声音。
激将:激,指激之情,将,指将士,喻指激动的将士。
高中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翻译
![高中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3077c8402768e9950e73804.png)
v1.0 可编写可改正《劝学》2、吾师道也,夫 / 庸知 /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知道他的年纪比我大仍是比我小呢因此木头用墨绳量过就能变得笔挺,金属( 做成的刀剑 ) 放在磨刀石上 ( 磨) 就能变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得尖利。
因此无论地位尊贵仍是卑贱,无论年长仍是年青,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在的地方。
君子宽泛地学习而且每日检查反思自己,就会变得智慧明达,内行为上没有过错4、师道之不传也 / 久矣 ! 欲人之无惑也 / 难矣 !了。
随从老师学习的民风不流传好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很困难了。
3、吾尝整天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我以前成天地思虑,不如片晌间的学习( 收获多 ); 我以前踮起脚跟向远处瞭望,不不知道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讨教,有的不向老师讨教,小的方面如登上高处见到的范围广。
学习而大的方面扔掉,我看不出他聪慧。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君子的天分 ( 资质、禀性 ) 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样,不过他们擅长依赖外物罢了。
以地位低的人 ( 为老师 ) 就感觉很羞耻,以地位高的人 ( 为老师 ) 就认为是谄谀讨好。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持之以恒,金石可镂。
7、是故弟子不用不如师,师不用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雕琢 ( 一下 ) 就放弃,腐败的木头也不可以刻断 ; 雕琢向来不断,金石也能雕琢 ( 成功 ) 。
因此弟子不必定不如老师,老师不必定比弟子英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学识6、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
和技术上各有特意的研究,这样而已。
蚯蚓没有尖利的帮凶,没有强壮的筋骨,却能在地上吃到灰尘,在地下喝到泉水,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必修一文言文必背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必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44d3d0c03d8ce2f006623d7.png)
1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 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
路逃走。刘邦(行前)对张良说: “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超过二十 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 你再进去(见项王)。”
14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 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 矣。”
• 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 伯和我有交情,项伯杀了人, 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 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5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 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 姻, • 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 我能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待) 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 立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献上一杯 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结为亲 家,
1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 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 持匕首揕之。
• 荆轲取过地图奉送给秦王, 展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 首就露了出来,于是左手抓 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 着刺他。
12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 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Ⅴ殿下, 非有诏不得上Ⅴ 。
• 并且秦国的法令,侍立在殿 上的群臣,不能带一点兵器; 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 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 命令不能上殿。
• “我死尚且都不怕,一大杯酒又哪里值得推 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 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楚怀王 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 的人让他做关中王(是关中王)。
11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 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455a1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重点句子翻译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重点句子翻译郑州二中王文泉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为: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为: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为: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为:5、夫晋,何厌之有?译为: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为:7、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为: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译为:9、吾其还也。
译为:1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为:1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译为:1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译为:13、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译为:1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王见陵之耻除矣。
译为:15、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译为:16、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译为:17、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为:18、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俱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为:19、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为:20、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译为:2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为:2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为:2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为:2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译为:25、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为:26、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译为:。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字词及部分解释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字词及部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47f6d284254b35eefd3449.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生字词及部分解释第一课《沁园春长沙》qìn lǚ gězhēng rïng chïu chàng沁园春百侣百舸(船)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惆怅:失意,伤感。
màn â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
意思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浪遏飞舟(阻止)liáo kuîqiú寥廓:空旷深远的意思。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
意思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第二课诗两首c hēng páng huáng撑着彷徨:徘徊,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
或者说犹豫不决,没有方向。
l iáo chì chùshēng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
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笙箫:两种不同的乐器。
pǐzǎo diàn lán颓圮:倒塌;堕落;败坏。
浮藻沉淀斑斓:斑,形容颜色纷杂。
斓,斑驳陆离。
是指色彩绚丽多彩。
或者说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x iâcāo tāi jī bîbōzhîu chì冰屑粗糙青苔团箕(簸箕)火钵:火盘。
咒语叱骂:叱责,责骂。
sù漫溯:很随意的逆流而上。
或者说很随心地向着水中某个目标前进。
漫,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的意思。
溯,是逆流而上的意思。
líng wǔniǔní niǎn 凌侮:欺负侮辱。
忸怩:形容羞愧,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碾碎。
语文必修一课本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归纳
![语文必修一课本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d09cc532b160b4e767fcf70.png)
高一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1、木直中.绳:合于,符合2、金就砺.则利:磨刀石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的学习,广博的学习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明:明达5、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6、而见者远: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7、假.舆马者:借助8、非利.足也:使……快9、而绝.江河:横渡;渡10、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性,禀性11、风雨兴焉.:兼词,在这里12、而.神明自得:表因果13、故不积跬步..:半步14、锲.而不舍:雕刻15、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16、用.心一也:因为1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托付古今异义18、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1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受通“授”教授2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21、是故..无贵无.贱:因此无论22、吾师.道也:学习23、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语气,大概2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25、或.师焉,或否焉:有的26、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学习27、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28、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29、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30、少焉.:形容词词尾31、纵一苇之所如.:往32、倚.歌而和之:按着33、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意动用法34、顺流而东.也:东下,名词作动词35、固.一世之雄也:本来3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然,简直37、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38、始指异.之:认为……奇异39、穷山之高.而止:最高峰形容词作名词40、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这样以后41、故为之文以志.:记42、萦青.缭白.:形容词作名词青山白水补充:1、輮.以为轮:使……弯曲2、虽有槁暴...:通“又”槁:枯暴:通“曝’晒干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检验反省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形容词作名词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难道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8、而耻.学于师:以……为耻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11、或不.焉:通“否”不从师12、吾子不齿..:不屑一提13、圣人无常.师:固定的14、郯子之徒.:一类人15、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研究,学习1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赞赏赠送17、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越过18、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20、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21、倚歌而和.之:唱和22、正.襟危坐:使……端正整理23、山川相缪.:通“缭”盘绕2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破攻下:斟酒横执长矛2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6、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渔砍柴名词作动词28、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29、寄蜉蝣..于天地:像蜉蝣一样30、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轻易得到3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最终3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3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食”享用3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怨:哀怨。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字词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beab87a852458fb770b5677.png)
烛之武退秦师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
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必修一文言文及注释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及注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cb9cb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9.png)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 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2. 学而:学习了知识之后。
3. 时习之:按照时间安排,反复练习。
4. 说:通“悦”,高兴、喜悦。
5. 朋:朋友。
6. 自远方来:从远方来。
7. 乐:快乐、高兴。
8. 不愠:不生气、不恼怒。
9. 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时间安排,反复练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怕困难。
同时,也表达了人际关系中要珍惜友谊、宽容待人的道理。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1. 学习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学习之后,要按照时间安排,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2. 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无价的,有朋友从远方来,应该感到高兴和快乐。
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要珍惜友谊,关心朋友。
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误解和不理解。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要有宽容的心态,不生气、不恼怒。
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道德水平。
4. 君子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们能够做到学习、交友、宽容等方面。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要在学习、交友、宽容等方面下功夫。
总之,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友谊、宽容和修养的重要性,为我们提供了人生道路上的指导。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铭记这句话,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 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 微:假如没有
.
8.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秦王一定很高兴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 太子。必:一定;说:同“悦”,喜欢, 高兴。
.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 2.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希望您再 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
▪ 3. 顾计不知所出耳(正常语序为:顾不知 计所出耳)(顾:只,仅仅):只是不知 道报仇的计策该从哪里出罢了!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被;陵: 欺侮,凌辱):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 就报了,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 了。
▪ 2. 敢以烦执事:【敢:岂敢(怎敢);执事: 敬称,您】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 3. 越国以鄙远:(鄙:把……当做边邑; 远:边远的国家)越过别的国家把边远的 地方当做边邑。
.
▪ 4.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 变薄弱)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 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赐,
恩惠,好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 6.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
公)许诺给您焦、瑕两邑,(但他)早上 (渡过黄河)上岸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 8.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 “封”:使……成为疆界;肆:扩张;第 二个“封”: 疆界)(晋国)已经在东边 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 边境。
.
▪ 9.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夫人: 这个人)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这 个地位(或有今天)。
▪ 10.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依仗, 依靠;敝:损害)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 害人家,不仁慈;
▪ 11.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知” 通“智”,明智)失掉了自己所结交的(同 盟国),不明智;
.
▪ 19.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从郦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跑。道:取
道;间:抄小路。 ▪ ▪ 20.沛公安在? ▪ 沛公在哪里? 安:哪里;整个句子是宾
语前置句。
.
《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句子翻译
▪ 1.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并且在 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或并 且(背着秦晋两国)又向楚国称臣】。
▪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 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 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 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 亲附;知:通“智”;其:表商量语气, 还是。
.
1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 侯张良。(判断句)
▪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 侯张良要好。善:交好。
▪ 1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沛公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安康,又跟他约定
结为儿女亲家。婚姻:儿女亲家。
.
1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给官 吏和百姓造册登记,封存官库,等待项将 军的到来。
.
▪ 11.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知” 通“智”,明智)失掉了自己所结交的 (同盟国),不明智;
▪ 12.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用战 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是不勇武的。
▪ 13.吾其还也(其:还是):我们还是回去 吧!
.
《荆轲刺秦王》重难点句子翻译
▪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请)即 使没有太子说的这番话,我也希望向您请 求赴秦了。
▪ 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 厌:满 足。
.
பைடு நூலகம்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
▪ 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 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是使秦国土地减少, (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
▪ 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使动;阙: 侵损、削减;焉:哪里。
.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语句
简阳阳安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
1.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行李之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 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 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
▪ 若:如果;行李:出使的人。共:通 “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
2.夫晋,何厌之有?
.
▪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 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今:如今) 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抓 着自己的手腕走上前说:“这是我日日夜 夜咬牙切齿拍自己的胸膛表示痛心啊,如 今得以听到教诲。
▪ 籍:登记,给……登记造册。
.
1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常也。
▪ 我派遣部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 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 所以:……的原因;非常:意外事故。 ▪
.
1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 之。(判断句)
▪ 现在有人有大功却去进攻他这是不合道义 的。不如趁他来拜会好好款待他。因:趁 机。
.
1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为:被。 ▪ ▪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
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干大事不必拘泥小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辞别什么 呢? 何辞为:宾语前置,为不翻译,正常语序 是:辞何。 ▪
▪ 划线为定语后置句 ▪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
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 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不久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 厚地赠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读 wèi,赠送。
.
1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明天犒劳士兵,替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 为:替。
.
▪ 9.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夫人: 这个人)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 这个地位(或有今天)。
▪ 10.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依仗, 依靠;敝:损害)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 伤害人家,不仁慈;
▪ 11.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知” 通“智”,明智)失掉了自己所结交的 (同盟国),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