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习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具准备:配套教与学的平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解方程8x ÷ 2 =28 7(x+3)÷ 2 =282(x +17 )=40 6(5+x)÷ 2 =362.任意选择一题进行检验。
3.复习以前学过的公式:C=2(a+b)C=4a S=ab S=ah÷2 S=(a+b)h÷2 ……4.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1)[说明:复习部分安排解方程,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方程的合理解法;另一方面也对方程的检验格式稍作复习,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同时,适当地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计算公式,这样导入新课比较自然,也有助于展开后续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用一根长为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多少厘米?(1)学生尝试。
(抽生板演)(2)分析、交流先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再找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
)(3)板书:解: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2(8 +x )=288+x =14x =6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
(4)比较算术与方程的解法。
(建议学生,选择方程的方法。
)(5)检验。
2.补充例题:一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是900平方米,高36米,它的底边长多少米?问:(1)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2)能不能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高。
(3)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方程,未知数高怎样表示?学生练习并交流。
3.小结:根据计算公式列方程解应用题。
202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3、让学生感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数射线上放一放下面各数,并选两个数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2、在○里填上“=”○○○3、揭题:小数的大小比较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数射线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这是四(3)班同学在进行跳远比赛呢?徐夏豪的成绩是:2.90米。
沈珺的成绩是:3.60米。
夏陈的成绩是:3.45米。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学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3、练一练: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小数,并比较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二)脑子里比大小。
1、出示沈佳妮的成绩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绩是:2.89米。
顾雨菲的成绩是:3.05米。
离开数射线,把三张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交流说出她们排列的名次。
(三)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1、还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吗?2、小组讨论3、交流并出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4、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三、巩固运用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3.14○4.130.473○0.465.0192○5.01297.281○8.0012、综合运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真激烈!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是12.97秒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1).提问: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独立思考:有哪些好办法能很清楚地比较出这三个小数的大小?(3).学生交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3、集体讨论法。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
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__,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
例如:0.72×5,先算72×5 = 360,因数0.72有两位小数,所以从360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3.6。
2. 小数乘小数。
- 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1×0.8表示2.1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1.2×0.8,先算12×8 = 96,因数1.2有一位小数,0.8有一位小数,共两位小数,从96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96。
3. 积的近似数。
-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例如:0.78×1.3 = 1.014,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数字1,舍去,结果约是1.0。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 交换律:a× b = b× a,例如:0.25×0.4 = 0.4×0.25。
- 结合律:(a× b)× c=a×(b× c),例如:(0.25×0.4)×0.3 = 0.25×(0.4×0.3)。
- 分配律:a×(b + c)=a× b+a× c,例如:2.5×(0.4 + 0.8)=2.5×0.4+2.5×0.8。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配教案2024精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配教案2024精写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本册书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平均数、数的改写、圆的周长和面积、分数的意义、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小数和分数的基本运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和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仍存在困难,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平均数、数的改写、圆的周长和面积、分数的意义、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平均数、数的改写、圆的周长和面积、分数的意义、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具:为学生准备适量的小数卡片、圆的模型、平行四边形的模型等学具。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难点
五年级上册重难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小数末尾0去掉。
如3.2=4×0.8 积有一位小数,因数中一共也有一位小数。
0.25×4=12、位数不够0补足3、倍数应用题,求多的用×,求少的用÷,求多少倍用÷4、一个数(0除外)×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1.01×0.99>0.992.6×0.99<2.65、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保留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如果所看位置上比5小(4,3,2,1,0)则全舍,反之满5(5,6,7,8,9)要向前一位进一。
6、最大是4也要舍去,最小是5也要进一,四舍五入是5.24的三位小数最大是5.244,末尾写4,最小是5.235,末尾写5,前一位减1。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了10倍,增加了9倍,如果增加了36,36÷9=4,原数是4。
8、a×b=b×a (a×b) ×c=a×(b×c) (a+b) ×c=a×c+b×c (a-b)xc=ac-bc4.7×24÷2.4 40÷2.5÷0.4 102×0.45=4.7×(24÷2.4) =40÷(2.5×0.4) =100×0.45+2×0.45=4.7×10 =40÷1 =45+0.9=47 =40 =45.99、一个因数扩大了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了ab倍。
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同时扩大20倍,积扩大400倍,20×20=400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整数算,商的小数点是关键,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对齐,哪一位不够除,用0来占位子,如果有余数添0继续除。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P83页《旋转三要素》。
本课计划1个课时。
2、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二、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花样滑冰选手金妍儿的旋转舞蹈视频。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她在不停地旋转。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小数乘法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的应用题。
1.3 教学步骤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演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计算。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1.4 练习题完成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
第二章:小数除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应用题。
2.3 教学步骤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演示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计算。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4 练习题完成一些小数除法的计算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第三章:分数的加减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分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
3.3 教学步骤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演示分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计算。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4 练习题完成一些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第四章:几何图形的认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几何图形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几何图形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
4.3 教学步骤介绍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教材上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4. 稍复杂方程: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
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教案即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那么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二、探究新知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完成25页习题五、全课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材分析】梯形而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人教版5年级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5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将小数展开成整数;根据整数乘法定律计算乘积;看看因子里有多少位小数,从乘积的右边数出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将小数展开成整数;根据整数乘法定律计算乘积;看看因子里有多少位小数,从乘积的右边数出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算钱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表示分算完了。
保留一个小数位,表示计算角度。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全册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全册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全册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p 、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历,培养独立考虑,主动与别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提问:如今的天平是平衡的,假如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如今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根底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如今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4、提问:刚刚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例如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稳固练习1、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7篇)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想象。
教学准备:每生准备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框架;师准备教学道具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图形了,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最简单的图形,请你们快速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点,一条直线)生:点、线师:我的这个点和线都画在一个什么上生:黑板、面师:对,都画在一个面上。
现在请你们拿出身边的长方体,找一找长方体中的点、线、面。
师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二、新授师:长方体中的线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棱”,长方体中的点也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顶点”。
师:我们现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长方体,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师:大家提出的既有关于面、棱、顶点数量的问题,又有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件中给出的这些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面1、长方体有几个面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棱1、长方体有几条棱2、哪些棱长度相等顶点1、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棱是怎么形成的顶点是怎么形成的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顶点生:8个师:怎样有序地数生:可以先依次数上面的四个,再依次数下面的四个。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2、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还在苦恼没有小学五年级的知识点总结吗?在日常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1、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 S=ah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注明:求三角形的底或高和梯形的上下底或高时,可根据公式列方程求解。
这样容易列出方程,也好理解。
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下册概念及公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下册概念及公式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一个因数乘另一个因数;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有几位;积就有几位。
例如:3.45×6.29=21.7005但是如果乘得的积小数末尾是零;零就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3.65×6.72=24.528第二单元:小数的除法一个数(零除外)除以小于一的数;商比被除数大。
一个数(零除外)除以大于一的数;商比被除数小。
例如:30÷0.5=6030÷5= 6两数相除;除数是小数;被除数也是小数;除数将小数点向右移成整数;移了几位;被除数也就向右移动几位;相互抵消。
例如:2.36÷0.02=236÷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0.232323……就是一个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 功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功效= 时间工作总量÷时间= 功效例如:王师傅一小时加工8个零件;他工作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解:设王师傅工作一天加工x 个零件功效×时间=工作总量X=24×8X=192答:王师傅工作一天加工192个零件。
2.路程=时间×速度用字母表示为:s=vt例如:小明和小红家相距560米;学校在两家的中央; 小明和小红在校门口分手;七分钟后他们同时到家;小明平均每分钟走45米;问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解:设小红平均每分钟走x米.路程=时间×速度560=(x+45)×7560÷7=x+45X=35答:小红平均每分钟走35米。
等式不变的规律: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ah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为:s=a 的平方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ab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h) ÷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一个长方形木条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改变。
人教版 五年级 数学 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位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位数的概念、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并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他们对平均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中位数的概念和求法对于他们来说是新的,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需要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使学生能运用中位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位数的概念和求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练习题、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某班级有 50 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们的成绩互不相同,那么这个班级学生的成绩中位数是多少?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中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用课件展示中位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中位数的意义。
然后,让学生尝试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求中位数的方法。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统计、比赛评分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交流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习题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我们俩相 差28岁
我比你矮5cm
小明x岁,爸爸40岁 152cm y厘米
我一个星期
跑了2.8km
a颗
平均分给25个小朋友,
小方每天跑s米。每人得3颗,正好分完。
课堂检测习题 答案
1、解:x+28=40
x+28-28=40-28
X=12
2、解: y+5=152
y+5-5=152-5
y=147
3、解: 2.8km=2800m 7S=2800
7s÷7=2800÷7
s=400 4、解: a÷3=25
a÷3×3=25×3 a=75
4
谢 谢!
x=60
答:每分钟滴60克水。
小丽拿桶接了半个小时,共接了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 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并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代入原方程),并写出答案。
小明去年的身高+比去年长高的8cm=今年的身高 小明今年的身高-小明去年的身高=8cm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用方程解决问题
你知道一个滴水 的水龙头每分钟 浪费多少水吗?
小丽拿桶接了半个小时,共接了1.8kg水。
每分钟滴的水×30=半小时滴的水
解:设每分钟滴x克水。
你知道一个滴
1.8kg=1800g
水的水龙头每
30x=1800
分钟浪费多少30x÷30=1800÷30(等式的性质)
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