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二)”的第6课时,主要内容包括:1. 复习和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计算和转换;2. 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旅游、运动等场景中的数学问题;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计算和转换;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换;2. 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3.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选择。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示例;2. 数学题库或练习册,用于布置作业和练习;3. 计算器,用于计算和验证答案。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通过讲解示例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2. 重点内容: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计算和转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3. 难点内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换;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计算和转换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2. 应用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拓展练习:布置一些拓展性的数学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存在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4. 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 人教版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0页例5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此类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复习旧知1.说一说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本数的37.5%。

(2)美术小组的人数相当于科技小组人数的60%。

(3)冰箱价格的12是洗衣机的价格。

(4)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34,桃树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232.课件出示例5情境: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阅读理解:读一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现在我们只知道每两个月之间价格的变化幅度,但商品原来的价格却未知,想一想可以怎么办呢?你会解答吗?2.分析与解答:(1)可以假设此商品3月份的价格是100元(此时以3月价格为单位1)则4月份价格:100×(1-20%)=80(元)(2)5月价格与几月有关?有什么关系?如何解答?5月份价格:80×(1+20%)=96元(3)比较5月份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理解“变化幅度”是什么意思?(100-96)÷100=4%3.还可以怎样思考解答?(小组继续探究)师可适当提示“也可以直接假设此商品3月的价格是1”1×(1-20%)×(1+20%)=0.96(1-0.96)÷1=4%4.回顾与反思:如果假设此商品3月份的价格是a元,结论是否一致?虽然降价和涨价幅度都是20%,但单位“1”发生了变化,降价和涨价的具体钱数发生了变化。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运用刚性运算解决问题。

–能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刚性运算的运用。

•问题综合分析和解答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刚性运算的运用(40分钟)
1.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刚性运算的概念。

2.讲解刚性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刚性运算解决问题。

第二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50分钟)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个复杂问题的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刚性运算的理解和应用程度有所不足,需要加强训练和巩固。

下节课将重点围绕刚性运算展开更多练习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刚性运算技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总结,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实现教学目标。

南京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百分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百分率的概念,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并能运用百分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百分率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率的概念,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能够运用百分率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百分率的概念和求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率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率的概念和求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打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折扣率,引出百分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百分率的定义和求法,如已知总数和部分数量,如何求百分率。

通过PPT展示实例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百分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百分率问题的小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率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的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百分率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如何运用百分率解决实际问题。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百分率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上《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上《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上《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概念和重要性。

2.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脑、思维敏捷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按照一定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2.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答案。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打折、出行路程计算等。

四、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解决问题”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2. 例题演练•结合课本中的例题,带领学生逐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加深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馈•课堂结束前,进行一次简单的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及时检查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鼓励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反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七、教学评价•通过作业、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程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2)学习目标:1.掌握用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2、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找准单位“1”及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能准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38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掌握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自主学习:(学会画出一个数比另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线段图) 1、直接写出得数。

45 ÷ 23 = 7÷ 25 = 815 ÷ 4 = 25 × 35 = 2、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1)、杨树比柳树少 14 。

2)、柳树比杨树多 14 。

合作探究:( 找准单位“1”;另一个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并总结出解答此类应用题的规律及方法)。

例5、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158,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思路导航: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158,是把( )看作单位“1”,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

(1)自己动手,画线段图表示小明和他爸爸的体重,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注在线段图上,图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 表示。

(2)结合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3)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算完后梳理一下自己整道题的解题思路?(注意解题格式)小结:“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是:拓展练习:一个机械加工厂,九月份生产一种零件1000个,比原计划多生产 14 。

多生产多少个零件?要点提示:解答分数应用题,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还要看清所要求的问题与单位“1”的关系。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解决问题(2)第6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2.使学生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找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根据题意,看图写出代数式。

(1)苹果有akg,西瓜的质量比苹果轻。

西瓜比苹果轻()kg,西瓜重()kg。

(2)鸡有b只,鸭的只数比鸡少。

鸭比鸡少()只,鸭有()只。

指名汇报,并让其他的学生指出应把什么看作单位“1”。

2.根据题意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

(1)六(1)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

六(1)班有多少人?(2)小明的体重是35kg,是爸爸体重的,爸爸体重多少千克?二、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引出例5。

(将上题中第(2)题第二个条件变为“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其他不变,即为例5)2.审题。

(1)看例题的插图,获取信息。

独立填写“阅读与理解”,复述题意,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题意,说说你对“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的理解。

(3)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图表示父子两人体重的数量关系。

3.分析、解答。

(1)出示线段图。

(2)说说数量关系。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5)阅读课本例5的“分析与解答”过程。

4.改变例5。

“回顾与反思”:看看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轻,怎样检验?课件出示,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

(2)根据图意解答。

(3)启发学生与例5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上面用方程解答例5的思路与分数乘法问题的思路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好好理解、运用它。

三、实践应用1.看图口头编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分析线段图,然后独立做,最后指名尝试编,集体订正。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6课时 解决问题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6课时  解决问题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6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经历综合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自主解决什锦糖问题的过程。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能说明方案的合理性。

3. 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配制方案,对配制什锦糖问题有自己想法和建议。

教学重点: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自主解决什锦糖问题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吃糖啊?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配制什锦糖。

出示课题:解决问题二、讲授新课(一)出示例题从下面四种糖中任选三种,按 2:3:5 配成什锦糖 50 千克。

每种糖各需多少千克?每千克什锦糖多少钱?学生读题,了解数学信息和有关要求。

师:从四种糖中选三种有多少种选法?师:至少写出三种方案。

师:如果我选用奶糖、酥糖和巧克力糖,应该怎样计算呢?让学生独立计算,鼓励学生做出至少三种方案。

(二)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配制方案及计算过程和结果。

(三)议一议提出问题(1)怎样配制什锦糖价格最高?怎样配制价格最低?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总结:价格贵的占的比例大,什锦糖的价格就高;反过来,价钱便宜的占得比例大,什锦糖的价格就低。

提出问题(2)关于配制什锦糖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让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第 9 题:一种鲜橙汁有三种包装,比较鲜橙汁的净含量和售价,购买哪种更合算?师生共同分析题目。

师:要比较哪种包装的鲜橙汁价格便宜,就要比较单位容量的鲜橙汁的价格。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四、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全面地理解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将课堂内外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提出、发现并解决问题,然后再汇总各组的信息,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问题解决(2)第6课时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第6~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红玫瑰种植面积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并画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分析分率句,找出单位“1”的量和其他相关信息。

(1)三峡工程的5/7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2)学校总面积的2/9是绿地。

2.分别说出两个分数的单位“1”的量。

全校的4/7是男生,一年级男生占全校男生的2/9。

教师出示第1、2题。

学生观察后,独立思考。

抽学生回答,第1题让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和几分之几对应的量,根据分率句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分析信息,弄清题意。

教师出示例2,学生齐读题目。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提问:从题中我们发现这里有两个分数,这两个分数的单位“1”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呢?抽学生回答,强调:3/4是把20公顷土地看作单位“1”,而3/5是把玫瑰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20公顷土地,你能画图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吗?学生画图,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2.尝试解决,发现方法。

教师提问:要求种了多少公顷红玫瑰,该怎么解决呢?结合图,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指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先算种玫瑰的面积,再算种红玫瑰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百分数(一)-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前几课时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掌握百分数的转化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进一步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化关系。

难点:1.灵活运用百分数进行各种问题的解决。

2.查漏补缺,找出学生在百分数运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1.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法。

2.探讨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关系。

3.进行相关练习和讲解。

4.整理和复习第6单元的知识点。

课时安排:•第1课时: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法。

•第2课时:探讨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关系。

•第3课时:进行相关练习和讲解。

•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第6单元的知识点。

四、教学活动设计第1课时:1.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及相关运用。

2.学生展示不同场景下的百分数应用。

第2课时:1.分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化方法。

2.带领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整理总结。

第3课时: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要求用百分数解决。

2.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老师点评。

第4课时:1.学生自主复习第6单元内容并互相答疑。

2.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巩固和弥补。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本节课旨在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百分数的转化和实际应用还存在困难。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灵活运用百分数知识。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和熟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两个量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两个量的关系)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两个量的关系)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信息窗3第二个红点内容及第11—12页第10、11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对分数的认识,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两个量的关系)的实际问题,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并能有条理地、清晰的阐述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让学生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4.合作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的逻辑思维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一体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示标1.创情导课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帮助一班求出了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男生作品的件数,今天二班女生又请我们来帮忙,同学们愿意吗?(出示信息窗3情境图)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二班男生制作了12件,女生做的是男生的5 6。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两个量的关系)(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一体机出示):【(1)进一步学会找单位“1”,尝试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并形成解题策略。

】3.自学指导: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面请自学指导来帮助。

(一体机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0--11页第二个“红点”内容,认真看线段图。

思考:①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什么?②这题为什么画两条线段?画图时先画哪个量?为什么?③求女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怎样列式?6分钟后,比比谁能汇报清楚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并学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6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6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6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百分率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并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百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求百分率,并能运用百分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求百分率的方法及运用。

2.难点:如何将百分率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如:“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20名是女生,男生占全班的百分率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百分率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与百分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如:“一家超市举行优惠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求百分率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几个与百分率相关的实际问题。

如:“某校六一班有50名学生,其中25名是贫困生,贫困生占全班的百分率是多少?”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三)》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三)》  人教版

设计说明“工程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实际问题,但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解决形形色色的“工程问题”,而是要借助此例题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应注重以下两点:1.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分数来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用题。

但就其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而言,它同整数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一脉相承,仍然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复习引导中,应重视复习题与例题之间的比较,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是精心设计导学的步骤,有意识地展示学习过程;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加以总结归纳,或启发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教师适当地指点,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和谐的统一。

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提高了学生从媒体上获取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复习题。

修一条长1400米的道路,第一小队每天能修150米,第二小队每天能修200米,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修完?2.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

3.请同学说说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用除法计算,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工程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的工程问题,为学生学习新知打好基础;通过比较例7与复习题的不同,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知。

⊙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42页例7情境图。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一)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一)

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24页。

◆教学提示学生已具备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你能力。

本课时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将数学知识学习与体验、情感态度、能力等融合起来,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配制方案的过程,对配制什锦糖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能说明方案的合理性。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播放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师:这是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现在我们也作为一名顾客到超市去购买糖好吗?生:好的。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下图)师:同学们,超市标出了以上几种糖果及其单价,你们想买哪种糖?生l:我爱吃奶糖,我买奶糖。

生2:我买酥糖,因为它最便宜。

生3:我买巧克力糖。

师:如果我们任选其中三种,配成什锦糖,可选哪三种糖果呢?生l: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酥糖配成什锦糖。

生2: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奶糖配成什锦糖。

生3:还可选巧克力糖、酥糖和奶糖配制什锦糖。

师:同学们做出了三种不同的配制什锦糖方案,很棒!如果我对配制的什锦糖中各种糖果的比例和什锦糖的总量提出要求,你们能帮老师去采购吗?生: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教科书第38页例5及第40页练习八第6~8题。

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找等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一、自主预习1.看图回答问题。

(1)谁和谁比?(2)多13是什么意思? (3)桃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4)桃树有多少棵?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商店有洗衣粉120箱,香皂比洗衣粉多16,商店有香皂多少箱? 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1.课件出示例5。

2.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探讨“比爸爸的体重轻815”的含义。

小结:该题把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小明的体重比爸爸少的数量占爸爸体重的815。

3.指导学生试画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思考: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1-815=7155.列出数量关系式:爸爸的体重×(1-815)=小明的体重 x ×(1-815)=35 715x =35 x =35×157x =756.根据等式关系列方程解答问题。

7.探究一题多解:(1)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该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2)引导学生列出等量关系式:爸爸的体重-爸爸比小明重的部分=小明的体重(3)学生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

x -815x =35 715x =35 x =35×157x =75(4)用算术方法解答: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关系式为:小明体重÷(1-815)=爸爸体重 35÷(1-815)=75(kg) 三、应用反馈完成练习第7、8题。

组织学生读题,找出单位“1”,然后列方程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解决问题课题办理标题(3)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抓住重点语句剖析题意,理清数量干系。

传授中,在学生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议决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挖掘此中隐含的数学条件,从而理清数量干系式,找到解题思路。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列式解答。

在学生理清数量干系后,放手让学生根据数量干系列出关系式,根据干系式独立列出方程举行解答。

整个传授都是在师生合作、探索交流、自主思考的历程中完成的,真正表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目标1.理解单位“1”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倍数或分数干系,会用方程法解答此类标题。

并能将这样的干系转化成各个部分与单位“1”之间的分数干系,即各个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2.议决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育学生整理信息、剖析标题、办理标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精致德惯。

学习重点能够正确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干系,列方程办理标题。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轻便要领举行谋略。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部署1课时传授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温习导入。

(7分钟)1.师生发言。

师:同砚们喜欢玩篮球吗?你们知道一场篮球比赛一共多长时间吗?这些时间是怎样分派的呢?2.导入新课。

师:篮球比赛的分数中也蕴涵着数学标题,本日我们就来互助探究办理。

1.交流对篮球的喜爱之情,汇报自己比拟赛时间分派标题的明白。

2.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1.列式谋略。

(1)35的2/7是几多?答案:35×2/7=10(2)比35少2/7的数是几多?答案:35-35×2/7=35-10=25二、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谋略要领及算理。

(20分钟)1.课件出示例6。

师:请同砚们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标题。

2.阅读与理解。

(1)根据“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怎样表示两个半场得分的干系呢?(2)根据上半场与下半场的得分干系理清题中的数量干系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课时,主题是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这节课位于分数除法单元的最后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如何列式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含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我会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次,我会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最后,我会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条理性和美观性。板书布局上,我会将课题、核心知识点、计算方法和步骤等分布在黑板的不同区域,以清晰的区域划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内容上,我会突出分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用简洁的文字和符号表达,辅以必要的图示和模型,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板书风格上,我会采用规范的书写和合理的空间布局,使板书既美观又易于阅读。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料,同时也能帮助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们觉得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存在哪些困惑?”让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求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部分面积。

2、理解圆的直径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发现直径与边长的等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求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部分面积。

难点: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发现直径与边长的等量关系。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

还剩下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没用?2、用铁皮剪成一个圆环,内圆半径4厘米,环宽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情景导入】下图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1米,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新知探究】阅读与理解生1: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米生2:左图是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右图是求…分析与解答:在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

从图中可以看出:2×2=43.14×1×1=3.144-3.14=0.86回顾与反思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呢?左图=0.86r的平方; 右图=1.14r的平方当r=1时,和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知识梳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随堂练习】1、我国唐代有一块外圆内方的铜镜。

它的直径是24厘米,外部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2、有一根31.4米长的绳子,三名同学分别想用这根绳子在操场上围出一块地,怎样围面积最大?【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对以前学过的正方形、圆形等图形面积的灵活运用。

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对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究解决“外方内圆”“外圆内方”等类似问题的方法,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某服装店将两件不同的衣服都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与进价相比,结果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

服装店老板出售这两件衣服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或亏了)多少元?2.求实小学原来男、女生人数之比为16:13,这学期又转来几名女生,这样男、女生人数之比为6:5,这时男、女生人数共有880人,转来的女生有多少人?3.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B站不停.去时的车速是每小时48km.(1)A站到C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如图是光明小学的运动场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跑道.求跑道的占地面积.5.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重叠而成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0平方米,若以O点为圆心,分别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作半径,画出一个圆环,这个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1)某大酒店里有一种方圆两用餐桌(即外圆中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百分数(一)
第6课时解决问题(5)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比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理解先降低百分之几后又提高百分之几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分析解答。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沟通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应的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难点:单位“1”前后不一致时,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用投影仪显示下列一组信息:
(1)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

(2)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2.学生口述上述信息,并根据这两条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与上述两条信息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2)学生独立解答此题,解答后订正,并提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3)教师:“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屏幕上闪动这句话)
学生回答后,屏幕上将变为12%。

(4)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自主探究
1.投影出示例4。

(1)学生完整读题,获取信息。

(2)讨论:这道题与刚才的复习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如何解这道题?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a.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b.数量关系变了吗?
c.12%是谁的12%?
(4)先自己独立解答,再和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解法一:400+1400×12%解法二:1400×(1+12%)=1400+168=1400×112%
=1568(册)=1568(册)(5)比较归纳: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2.补充练习。

一个县去年有在校小学生800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

这个县今年有在校小学生多少人?
(1)引导比较。

与例4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自己独立解答。

想出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解答。

(3)交流欣赏,教师适时板书:
解法一:80000-80000×0.5%解法二:80000×(1-0.5%)=80000-400=80000×
99.5%
=79600(人)=79600(人)(4)通过观察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3.教学例5。

(1)阅读与理解:引导理解,要求……原来的价格未知,怎么办?
(2)分析与解答。

①可假设商品3月的价格是100元。

②你能分别求出降低20%后的价格和又涨20%后的价格吗?学生尝试解答。

③也可以直接假设商品3月的价格是1,你又怎么求?
(3)回顾与反思:想一想怎么验证结论。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1~3题。

独立练习,小组互相检查。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1题。

(1)先交流思路,(2)后尝试解答。

四、课堂小结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吗?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
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
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