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概述.ppt

合集下载

水循环 (共47张PPT)

水循环  (共47张PPT)

水循环
• 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 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径流、下渗等环节
• 意义: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 更新、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着地表形态
返回
课堂练习
读“水循环图”,分析回答1~2题。
• 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 A:降水 B: 蒸发C:
水D汽:输送
终于我们又汇聚到了一起,欢快的奔流,回到了大海妈妈 的怀抱。
2.类型:
〈1〉 海陆间循环 〈2〉 内陆间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
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这种 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意义:使得陆地上的
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 源得以再生。
水汽输送
降 水
下 渗
长江三峡、云南石林、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实现物质的转移 塑造地表形态
[四]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头脑风暴
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 加影响?
植物蒸腾 和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人工降雨
蒸发
降水
如植树造林 下渗
(毁林开荒)、
兴修水库、退
耕还湖(围湖
造田)
如雨季对地下水
的人工回灌,抽
取地下水
引水灌溉、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促进水体更新
大汽水




产生水能
陆地水
海洋水
实现能量的交换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我国夏季风带来充 沛的降水
它对地表太阳辐射能 的吸收、转化、传输 和调节作用,使赤道 附近降温13℃,高纬 升温19-23℃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 生态

水循环ppt课件

水循环ppt课件

C.⑥④⑤
D.⑥④⑦⑧
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 )
A.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⑧的水量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调出区环节⑤前人类对环节④施加的影响最大
本课结束,谢谢观看
情境回顾 解决问题
• 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作 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 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 根据水循环,海洋上的水受热 ,大量的
水汽通过
到达陆地形成 ,雨水
汇集成流形成
, 形成

最终汇入海洋,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 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和作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 但对内陆地区十分重要 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
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 夏季风、长江
塔里木河
未登录的台风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 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
人类活动
地表径流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填河改陆、围湖造田
地下径流
地下工程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
降水
如人工降雨
蒸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的环节是 地表径流 。

市优质课水循环完整ppt课件

市优质课水循环完整ppt课件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推广低碳生活等方式,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 洪抗旱能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 资源,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加强 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01
02
03
04
凝结定义
水蒸气冷却后重新凝结为水滴 或冰晶的过程。
凝结条件
温度降低、湿度增大、凝结核 等条件可促进凝结。
凝结过程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冷空气或 凝结核,形成水滴或冰晶,最
终形成云或雾。
凝结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凝结核 的多少等条件影响凝结速率。
云的形成与降水
云的形成
水滴或冰晶在空中聚集形成云 ,云的形态和高度取决于水汽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灾害等 问题日益严重,对水资源管理与 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发展和理念更新,水资 源管理与保护领域也面临许多发 展机遇,如节水技术、污水处理 技术、水资源综合管理等。
水循环研究的前沿技术与展望
遥感技术与GIS的应用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水循环的实时监测和数
据获取。
水文模型与数值模拟
02
发展更精确的水文模型,提高对水循环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03
研究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
生态保护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水循环课件ppt

水循环课件ppt
地下水影响因素
地下水受地质结构、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03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温度
01
温度影响水分的蒸发和流失速度。温暖的气候可以促进水分蒸
发和循环,而寒冷的气候则减缓水的循环。
降雨量
02
降雨量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多雨地区通常有更活
跃的水循环,而干旱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
生活用水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如饮食、清洁、洗浴等。
农业用水
农业是水资源的主要用户之一,通过 灌溉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保证 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
工业用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 机器、洗涤产品、制造化学反应等。
生态用水
水还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如湿 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都需要水 来维持生命。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的不稳定性增加,干旱和洪涝灾 害频繁发生,对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
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在不断增加 ,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可利用水资源 量进一步减少。
水循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效节水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效节水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以及生活节水器具等。
降水过程
降水过程包括水蒸气在大 气中冷凝成云雾或雨雪等 不同形式的降水,然后降 落到地表。
降水影响因素
降水受大气环流、气候、 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定义
水汽输送是指水蒸气在大气中长 距离输送的过程。
水汽输送过程

《水循环》PPT课件

《水循环》PPT课件

基础·自主
核心·互动
1.水循环的类型判断 (1)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判断
素养凝练
海陆间循环:发生于海洋与陆地之间 海上内循环:发生于海洋上 陆地内循环:发生于陆地上
(2)根据水循环包括的环节判断
海 海上 陆内 间循 循环 环: :主 包要 括包 水括 循蒸 环发 的、 所降 有水 环节 陆地内循环:主要包括蒸发(蒸腾)、降水
03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
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2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C.降水
B.水汽输送
√D.径流
解析 蒸发是地表水以气态的形式进入大气,与海陆间矿物质迁移无关;水汽输送 是指大气中水的移动,降水是大气水变成陆地水或海洋水,也不能实现海陆间矿物 质的迁移;而径流则是汇集成河,由陆地流向海洋,径流中会挟带一些矿物质,故 能实现海陆间矿物质的迁移。
基础·自主
核心·互动
(1)①②③分别模拟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沙堆上的部分沙子被冲到水槽中,反映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 (1)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 (2)水循环促使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的地理意义。
基础·自主
核心·互动
课堂小结
基础·自主
核心·互动
核心要点 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理解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 4.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核心归纳
1.水循环类型及地理意义
类型 发生领域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自然界里的水循环PPT课件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自然界里的水循环PPT课件
小水滴小冰晶
水水蒸气云雨来自雪受热蒸发
遇冷
液化
凝华
聚集在高空
降落到地面
地面温度零度以上
地面温度零度以下
雨和雪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雨是江河、湖泊的主要来源。但雨水过多成洪灾,过少成旱灾。雪对植物有杀虫、保温的作用,但影响交通。人工降雨的科学原理:根据云层的特点以及雨和雪是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原理,用飞机、火箭等在天空中向云里喷洒制冷剂,让天空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增多、变大,从而形成雨或雪。
拓展延伸:
二.如何在沙漠中生存?没有水时怎么办?1.挖一个10cm深,直径为30cm的洞2.在洞中央放一个干净的塑料杯3.用一块干净的塑料薄膜将洞盖住,用石头 固定好4.薄膜中央开个小洞5.等待取水
云雾成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云和雾形成的相同点: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的过程。云和雾形成的不同点:云形成在高空,雾形成在低空。云和雾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云:影响光照,形成雨雪雹。观察云的变化预测天气。雾:影响交通,影响人体健康。
为什么会有雨和雪
下雨前天气有什么特征?猜想:这说明雨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系?生活中什么现象与下雨类似呢? 蒸锅上的流水、浴室里瓷砖或镜子上的流水怎样设计试验来验证你的猜想?你能利用下面的材料制造出“降雨”的现象吗?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思考: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降不完呢?讨论:根据水的三态变化规律以及云雾雨雪的成因等知识,想一想,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请用简笔画、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海洋小循环
陆地小循环
海陆大循环
拓展延伸:
一.霜、露、雹的成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霜: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和植物上。冷冻灾害。露: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植物上液化成小水滴。缺水地区为植物提供水雹:冰雹是由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遇冷聚集而形成的。常造成机械破坏,为灾害。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1)海陆间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陆地之间 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发生范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特点: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答:砂田覆盖层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削减地表 径流,增加下渗量。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 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答:通过对比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曲线,可以 发现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趋势较为 相似,但是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的蒸发 量,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 蒸发量。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体更新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 你的理由。
表3.1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水体
江河 湖泊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深层地 高山 极地 海洋 下水 冰川 冰川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 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 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 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 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 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答:从图3.5可知,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 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综上可知,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 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答:砂田覆盖层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削减地表 径流,增加下渗量。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 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答:通过对比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曲线,可以 发现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趋势较为 相似,但是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的蒸发 量,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 蒸发量。
典例: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3)海上内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蒸发,降水 特点: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的近十倍
典例: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水是如何从大海飞 上天空?又回到海
洋的?
3.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
简图记忆
人类能够干预和控制水循环哪些环节?
(1)海陆间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陆地之间 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发生范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特点: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 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答:从图3.5可知,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 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综上可知,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 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 (5)影响下渗
铺设渗水砖
路面硬化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 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 这就是砂田(图3.3)。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 质较好。

必修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30张PPT)

必修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30张PPT)
调节纬度间的热量料四
黄土高原受流水侵蚀变得千沟 万壑、支离破碎。
塑造地表形态
2019/12/29
三、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2、调节纬度间的热量收支平衡 3、海洋、陆地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总而言之,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 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 地理环境。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东北 。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
与 气温 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
我国
。 西北地区
课堂练习
1、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 )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B )
2019/12/29
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相互联系 存在空间:海洋、陆地、大气
自 的水体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的 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主要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 环节: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 调节纬度间的热量收支平衡
的意义 海洋、陆地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2019/12/29
2019/12/29
不管丰水期还是枯水期都只有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019/12/29
2019/12/29
③ 西北地区: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一年只 有一个汛期,属于单峰型。例如我国最大 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2019/12/29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共43张PPT)

第三章 第一节水循环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共43张PPT)

(1)、水体的类型 气态水: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①从形态分
液态水: 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冰川
(1)、水体的类型
②从空间分布分
海洋水: 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 大气水: 占0.001%; 陆地水:约占3.47%,供应人类所需淡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图中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有哪些环节?(填序号)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各环节施加影响最多的
是 ——地—表— 径流? 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该海循陆环间发循生环的领域是______和______海之洋间。 陆地





总结:
存在形态:液态 固态 气态
坎儿井
问题探究:
坎儿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古代吐鲁番人民利 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份组成。竖井,主要是 为挖暗渠和维修人员出入出土用的。 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明渠 是暗渠出水出到农田之间的水渠。涝坝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个 蓄水池,积蓄一定水量,然后灌溉农田。
大气降水 降雨
湖沼水
枯丰 水水 期期
河流水
丰枯 水水 期期
地下水
冰川
融化
季节性 积雪
降雪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 运动的过程。
2.类型: 〈1〉 海陆间循环 〈2〉 陆地内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

水循环简介ppt

水循环简介ppt

水循环的作用
主要作用:
① 水是所有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
用的作用; 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 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农业对于水循环的影响:
1、抽取地下水资源 2、地表灌溉蒸发 3、农田施肥残留流入地表径流影响水质 4、养殖排污影响水质。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 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 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 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 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 川流动至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速度越快,周期就越短, 可开发利用的水量就越大。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 水循环与全球气候 水循环与地貌形态 水循环与生态平衡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循环与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
水圈中的水,通过循环运动,积极 参与了地球表层圈层之间界面活动, 并且深入4大圈层内部,将它们耦 合在一起。
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冲刷、侵蚀 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 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底上重 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形态。
水循环与生态平衡
水循环的强度及其时空变化,是制 约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调的 关键。
水循环强度过大,可能引发洪涝灾 害;循环过弱,可能产生水资源不 足,形成旱灾。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分交换都很明显。 大陆内流区小循环以垂向水分交换
为主。
全球水循环系统的层次结构
全球海、陆一级大循环 各大洲二级水循环 各大洋二级水循环 外流区三 内流区三级 级水循环 水循环
流 域 四 级 水 循 环 边缘海、内海三级水循环
思考:
乌江流域属于几级水循环系统? 珠江流域属于几级水循环系统?
水体的更替周期
想一想:可利用水资源量是有限的还是无
限的?为什么?
水资源更新速度和补给量要受到水循环 强度、循环周期长短的制约。
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分析
想一想 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断获得更新,才能永续 利用。
水循环与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 科发展的关系
水循环是地球上一切水文现象的根源。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研究引导了以往水
水循环与全球气候的关系
水循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 流活动的影响。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深刻制 约全球气候。
水循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 和转化者。
水循环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矛盾得 到缓解。
水循环的强弱及其路径,直接影响到各地 的天气过程 。
水循环与地貌形态
面相反。 海洋的有效水汽输送。
想一想:
海陆大循环(外循环)的意义
海洋小循环
水汽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少哪些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小循环
水汽来源 水循环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大陆外流区小循环的垂向和横向水
文学科的发展,亦将指导水文学的未来, 并正从宏观与微观双向尺度上,不断拓 宽与加深水文学科。
谢 谢!
概念 计算公式:T = W/△W 例子:海水更替周期的计算 (1)平均情况 (2)特殊情况
水体更替周期与水循环强度、水 资源利用的关系
水体的更替周期是反映水循环强度的 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水资源可利用率 的基本参数。
可利用水资源量的界定:
指积极参与水循环的那部分水量。
例如,冰川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只 为其总储水量的1/100。
水循环概述
水循环的内涵
自然驱动力 水的相态转换 五个环节 动态大系统
水循环机理
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原理 水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与重力作
用 水循环范围广阔 局部开放系统与全球闭合系统并存 水中溶质不参与水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
海陆大循环 海洋小循环 陆地小循环
海陆大循环的特点
水分的垂向交换与横向交换。 海面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