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亚夫军细柳》课堂实录名师资料合集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周亚夫军细柳》,让学生了解古代军事战术和兵法,领略古人的智慧。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阅读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从中提炼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析:《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了周亚夫领军驻扎细柳营,有效地抵抗了匈奴的入侵。
2. 重点词汇:细柳营、绛侯、周亚夫、匈奴、兵法等。
3. 难点句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周亚夫的背景和细柳营的历史地位。
2. 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3. 讲解:对文本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点词汇和难点句式。
4. 分析:分析周亚夫的军事才能和兵法运用,引导学生从中提炼观点。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重点词汇和难点句式的理解。
2. 结合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周亚夫的其他事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周亚夫在细柳营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其兵法的应用和效果。
2.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军事策略的运用。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军事策略的内涵和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原文及相关注解。
2. 多媒体资源:相关历史背景的视频资料,战争画面的图片等。
3.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学术文章,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
周亚夫军细柳(董一菲)
《周亚夫军细柳》课堂实录执教者:董一菲上课时间:2019年11月10日上课地点: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师(微笑):上课。
(生立)师:同学好!生(齐):老师好!师:请坐。
请一名同学们来读一下课题,注意断句。
生(认真):周亚夫军/细柳。
师:停顿,可以夸张一点。
生:周亚夫/军/细柳。
师:为什么要读成“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是什么词性?生:“军”是动词。
师:“军”是动词,驻军。
“细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呢?生:驻军的地点。
师:“细柳”是驻军所在的地名。
师: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生(齐读):周亚夫军细柳。
师:大家课前已预习了,请同学分别来读读这些文中的字词。
这位同学,请你读第一个词。
生(朗声):“彀”(gòu)。
师:猜一猜,这个词与什么有关系?生:和弓有关系。
师:怎么看出来?生:它的字形里面有个弓。
师:和弓有关系,这是一个动词,注释中对“彀”字的解释为“张开弓”。
请问这位同学,这个“彀”字的右半部分,你知道读什么吗?(生疑惑)师:这其实是一种古代的兵器,读作shū,很像矛,不同的是矛有尖,而它没有。
这个字读什么呢?生(大声):“彀”(gòu)。
师:下一个词读什么?生:骑(jì)。
师:明明是“骑(qí)”,什么时候读“骑(jì)”?生:坐骑(jì)。
师:名词读“骑(jì)”,一人一马为骑(jì)。
请读下一个词。
生:按辔(pèi)。
师:这个“辔”与什么有关系?生:和马鞍有关系。
师:跟马鞍有关系,这个不太有道理。
为什么呢?大家要知道三国之前我们是没有鞍的,所有的马,所有骑手骑马的时候是没有鞍的。
请问司马迁是什么朝代的人?生:西汉时期。
师:那个时代会不会有鞍呢?生:不会。
应该跟车子有关。
师:和车子有关,你说得对!那么和车子的哪个部位有关系呢?生:应该是控制马的缰绳。
师:绳子。
这个字和马的哪个部位有关系呢?生:应该是和马的嘴部有关系。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周亚夫军细柳》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周亚夫军细柳》课堂实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周亚夫军细柳》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写周亚夫率领部队攻占洛阳的历史故事,也是一篇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主要人物。
周亚夫,字太原,明朝名将之一;细柳,焦作人,民间英雄。
在这篇文章中,写了周亚夫指挥部队攻打洛阳,但遇到了袁琼等人的强烈抵抗,战事一度陷入僵局。
这时,细柳跳进了城墙上的洛河水中,身下携带木牌,向周亚夫传达了攻城的方法,最终取得了胜利。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周亚夫和细柳都是非常勇敢的人物,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不少光辉。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信、勇、智等精神。
周亚夫心怀天下,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民间英雄细柳也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了国家的胜利。
同时,这篇文章还强调了团结的力量。
在袁琼等人的强烈抵抗下,周亚夫和他的手下不气馁,而是不断讨论,提出不同的意见,最终攻克了洛阳。
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
最后,我们来谈谈这篇课文的阅读体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周亚夫、细柳等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信、勇、智等精神。
这篇文章并不单纯地讲述了历史故事,更是通过故事中的人物表达了一种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今天的课堂实录。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和不朽历史。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铭记这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精神,这篇课文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敬畏历史和爱国情怀。
周亚夫和他的手下在打洛阳的战斗中,不仅是为了争取胜利,更是为了振兴国家,恢复国家的荣光。
他们的目的不仅是让个人获得荣誉,更是为了让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体会文章对比衬托、正面侧面结合表现人物的方法一、导入:上次课,我们对文言文作了简单梳理,大家对这篇文章基本内容有了一个整把握,这节课我有两件事,需要拜托两个小组来完成:1.为大家讲《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
2.回顾、再现上节课的板书。
看哪两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完美合作展示给大家?(讲故事和板书同时进行。
)二、活动探究生:讲故事略。
组员评价①:他讲得很生动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面一样。
但是有一处我不同意,“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中的“改容”,我认为是改变了原来的神态,原来可能很严肃、不满,认为霸上棘门军玩忽职守,现在满意了。
他刚才翻译成“改变了容貌”我认为不对。
师:你分析得很对。
组员评价②:我认为讲故事应该用现代汉语完全翻译出来,刚才军门都尉的话,他用的是原文而没有翻译出来。
应该翻译为:在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讲故事的学生站起来反驳:我不是不会翻译才用原文的,我之所以那么翻译是不想破坏将军的原话。
大家仔细看书,军门都尉在传达将军的话时是一字不差地重复,因为文章用的是直接引语,一个小尉官能把周亚夫的命令牢牢记在心里,可见周亚夫治军严明,军令如山,深受士兵爱戴。
(大家鼓掌)师:我很佩服你的洞察力,能看出字面底下的意思来。
(教师板书“治军严明”,同时点评另一小组合作完成的上节课板书,帮助学生唤起记忆。
)师:大家仔细看课文题目《周亚夫军细柳》,这是用要素法起的题,人物加事件加地点,事件、地点为人物服务,在细柳这个特殊的地点驻军而发生的事,能突出周亚夫什么样的形象呢?请大家再次走进课文,揣测作者创作思路,希望能象刚才那名同学一样,看出字面底下的意思来。
把你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求同存异,然后咱们再集中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气氛热烈)小组汇报①:我们组认为周亚夫还有忠于职守的品质,就连“天子劳军”这一刻都不懈怠,他的士兵们是“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探人格之真悟细柳军魂——《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教学设想】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的思想应该是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思想,有言有文,言文共生,随文学言,言中学文。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它是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银河系中的一粒大恒星。
周亚夫只说了一句话,何以被文帝盛赞为真将军?内蕴丰富,耐人咂摸。
尤其是鲁迅先生那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评价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能否通过管窥本课的语言让学生也爱上读《史记》?由一篇文爱上一部书?基于以上思考,我想把本文定为诵读型+思辨性文本,因为通过整合信息,我发现文中好多地方都能用数字“三”来概括解读,所以想把数字“三”作为通向本文的隧道入口,让学生自读自悟,解读出自己心目中的“真将军”基因到底是什么。
【素养目标】1. 借助注释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 通过诵读思辨把握真将军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正侧描写的写人技巧3. 随堂练笔,感悟“细柳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教学重点】1. 借助注释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 通过诵读思辨把握真将军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正侧描写的写人技巧。
【教学难点】3.随堂练笔,感悟“细柳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先齐读一首诗龙门地杰出人灵,生为文豪死鬼雄。
皇宫陈情淆忠奸,蚕室苟活知轻重。
笔擎千秋信史铸,书传万代镜鉴弘。
史家绝唱无韵骚,长歌一奠古今恸。
师: 这是山西省名师郗晓波老师写的一首诗,我很喜欢。
大家猜一猜写的是哪位史学家?生: 司马迁。
师:对了,他原来的标题就是《咏司马迁》,你从哪看出来?生:“史家绝唱无韵骚”师:是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高度评价。
强调了不仅有史料价值,更有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史记》中的节选文章《周亚夫军细柳》,体会作者写人艺术之妙。
师:大家先自读阅读提示及课文下的注释①②,迅速勾画识记相关重要信息。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周亚夫军细柳》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修辞手法;(3)了解周亚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军人英勇善战、忠诚报国的崇高品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2)周亚夫人物形象的把握;(3)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和修辞手法的解析。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2)古代军事制度的了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解析关键词句;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情感;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介绍课文作者和创作背景;(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个历史事件?主人公是谁?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情感;(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3)解答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解析关键词句;(2)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知识点;(2)强调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设计意图】《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主要记叙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
文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特点凸显,描写手法灵活。
针对学情,把这堂课定位为诵读型文本加写作型型文本的综合课,全课围绕“读写结合,体会文章写法这一主任务展开,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完成教学。
第一次活动是读懂文字大意,读出人物形象。
这一板块重在诵读,通过“三读”引导学生做好字音字形、文言实词、人物形象的积累。
第二次活动是读出文学意味,品析最灵活的手法。
重点是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第三次活动是读出文化内涵,学会最严谨的表达。
主要通过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会思维严谨地表达。
整堂课,从文言文的文字教学到文学品味,再到文化感悟,循序推进,注重了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生活的打通。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史记》中的《周亚夫军细柳》。
说起《史记》,我们来看屏幕,注意积累。
(屏幕显示,学生自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我们将通过三个活动来诵读、理解、赏析这篇课文。
(屏幕显示)主要活动活动一:读懂文字大意,读出人物形象活动二:读出文学意味,品析最灵活的手法活动三:读出文化内涵,学会最严谨的表达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活动:读懂文字大意,读出人物形象。
一读,读准字音师配乐范读。
师:请注意这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难读字:军棘门jí彀弓弩 gòu按辔徐行pèi曩者霸上nǎnɡ多音字:将以下骑送迎jiànɡ军士吏被甲pī可得而犯邪yé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特别注意停顿,读准节奏。
最新人教部编版《周亚夫军细柳》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三篇 27页
人教部编版《周亚夫军细柳》课堂教学实录之一上课铃声响,师生问好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这是我们今天要上的新课文,首先大家先看一下课本后的思考探究题,它给了你们一些提示,来读读思考探究1.生读: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
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生读课文,准备复述。
第一位同学只说了概括。
第二位同学在前面同学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大致能说出相关细节。
复述,要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讲述给别人听,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
重要细节不能丢失。
再读课文,第三位同学继续补充细节。
第三步,再读课文,说说周亚夫“真将军”之“真”——恪尽职守、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真“严”,真“正”)师:文帝赞道“此真将军矣!”,请问周亚夫将军“真”在何处?生:他治理军队很严格,军令如山。
师:哪里看出,你读读,要读出这种感觉来。
(生读)生:他不因为地方是皇帝,就改变了纪律,都是用正常程序来办事的,刚正不阿。
(生读)……生:忠于职守、不卑不亢……教师板书:真“严”真“正”——真将军第四步,既然是写真将军周亚夫的,文中直接写他的句子有几句呢?学生找,只有两句。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读)你看,写周亚夫的文章,可是直接写他的却只有这两处,那么其他文字都在写什么呢?司马迁是如何写出周亚夫之“真”的呢?生:对比。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
)生: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这个环节的自读都要求学生读出相关语言,读出亚夫将士说话的语气,感受周亚夫之“真”。
结合思考探究2,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理解司马迁的写人艺术。
第五步,探究汉文帝之“真”。
师:所以文帝由衷赞叹。
生读文帝之话“嗟乎,此真将军矣!”。
师:天子成礼而去,他在群臣面前对周亚夫的称赞,周亚夫自是听不到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24.《周亚夫军细柳》名师课件
文学常识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 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 122), 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 政治、经济、军事等)。《史 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 “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 传”,也省称“太史公”。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 固)、《后汉书》(范晔)、 《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 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并称“史学双璧”。
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形象突出, 通过对比衬托更能突出表现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
2. 你认为汉文帝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赞扬周亚夫是“真将军”,表明汉文帝是一个 深明大义、贤明的君主。
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1.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 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 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你认为 是这样的吗?如果是,假如有一天你也像周亚夫那样,成为国 家干部,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那又该怎么样发扬周亚 夫的“真”将军精神呢?
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 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 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退出
第三部分从“既出军门”到结尾:写汉文帝深明大义, 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布置作业
整理并归纳本课中重点字词及疑难句子的翻译。
周亚夫军细柳
目录
01导入新课 02熟读课文,走进文本 03析人物,明写法 04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05布置作业
导入新课
复述课文
熟读课文,走进文本
1. 课文开头说“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人边”,皇上派 遣三位将军去守边,目的就是为了防备匈奴入侵,皇帝到部队 慰问将士,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如何?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 况如何?(从原文找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试讲稿 25《周亚夫军细柳》(素材)
部编初中语文试讲稿八上《周亚夫军细柳》一、导入新课老师:当尊贵的君王莅临边关,视察忠勇的战士们,通常士兵们会怎样行礼呢?是的,他们将整齐列队,恭敬地迎接。
然而,当汉文帝刘恒巡视细柳营,探望周亚夫指挥的部队时,周亚夫并未出面迎接圣驾,直到最后才现身,简洁地发表了一句言论。
但是,汉文帝离开军营时,不禁感叹:“此乃真正的将军!”对他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那么,周亚夫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呢?本课我们将跟随史学巨匠司马迁的足迹,探寻周亚夫将军的传奇轨迹。
二、知人论世老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司马迁是如何的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呢?学生: 老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老师: 非常好!《史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吗?学生: 它不仅是史学的范例,还是传记文学的杰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老师: 接下来,我们怎样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呢?学生: 我们可以通过自读课文,使用工具书来解决文中的难字难句,如“祝兹侯”、“棘门”等。
老师: 正确。
朗读时我们应该怎样划分句子节奏呢?学生: 我们可以按照语气和意义来划分,例如“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就是一个句子的节奏。
老师: 很好。
文言文的翻译有什么要点?学生: 我们需要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并在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老师: 最后,我们对文言文中的哪些语言现象给予特别关注呢?学生: 我们关注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现象,比如“被甲”中的“被”同“披”,“军棘门”中的“棘门”名词作动词使用,表示驻军。
老师: 太棒了,这样的讨论和探究让我们对司马迁的《史记》以及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发扬这种探究精神,深化对文学和历史的认识。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老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周亚夫将军展现了怎样的治军方式呢?学生: 周亚夫将军在细柳营实施了非常严格的军纪,他的军队军容严整,常备不懈,即使是天子到来也不例外。
9.《周亚夫军细柳》考点精讲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精讲集训
5.作者描写周亚夫拜见皇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6.分析第二段是如何塑造周亚夫“真将军”形象的。
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着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文帝的先行引导的人员到了营门前,不能进入。先导人员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驾到,也无法进入军营。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文帝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严明?
【答案】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可见周亚夫军营戒备森严,战士们严阵以待,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无论是面对皇帝的先行引导的人员,还是皇帝本人,都阻止入内,一定要得到将军的命令才打开营门,没有丝毫通融和商量的余地,可见其治军严明。
层意第二部分(第2段):写皇帝劳军的情况。
●内容理解
1.“上自劳军”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双减名师公开课】《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逐字稿
【双减名师公开课】《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逐字稿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我们之前学过许许多多关于沙场点兵的诗句,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再比如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们今天一起来共话“细柳”故事,认识一位西汉的传奇将军,他是谁呢?生:周亚夫展示PPT1课题——周亚夫军细柳并板书课题师:周亚夫是人名,军,何解?生:驻军,驻扎师:细柳是地名,课题意为周亚夫驻扎在细柳,我们读课题的时候,“军”要稍微停顿一下,老师做示范,学生再齐读。
展示PPT2师:我们来看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起头——生齐读: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对比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3.感悟人物精神。
师:我们这节课首先要了解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接着要了解故事主人公周亚夫的人物形象,最后感受周亚夫人物精神。
展示PPT3我们上节课已经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明了细柳之事。
展示PPT4师:首先我们先请三名同学朗读本篇课文,古有将军周亚夫,今有朗读者谁呢?(鼓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生1、生2、生3师:这三位同学在读的时候,其他同学仔细听,看这三位同学读音是否准确,断句是否得当。
生1:读第一段生2:读第二段生3:读第三段师:正音,如:彀、辔……生:齐读易错字音师:我们一起来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生听读课文展示PPT5时间:文帝之后六年(齐答)背景:匈奴大入边(齐答)人、事:汉文帝慰劳三军将士,在霸上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将士极为恭敬。
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守军令。
文帝出营门,称赞了周亚夫。
(点名归纳,老师引导补充)再带着学生说一说这则故事,总结概括故事的方法:时间+背景+人+事师:这篇课文选自《史记》这本书,鲁迅先生对这本书有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司马迁在写这篇文章时,是不是平分笔墨呢?生摇头:不是师:那一部分是详写的呢?生:汉文帝慰劳细柳军的这一部分详写师:请同学们回归到课本,看一看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部分的?生思考后答:已而之细柳军……成礼而去。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结构解析语言特色鉴赏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探讨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周亚夫军细柳》文学价值的认识。
文中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特色的分析。
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提炼。
2.2 教学难点文中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人物内心活动的揣摩。
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课文背景、作者、人物形象等进行讲解。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情节的看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语言特色和道德教育。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角色情感。
作业与测试:布置相关作业和进行课堂测试,巩固学习成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周亚夫军细柳》的背景和作者。
课文朗读: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人物形象分析: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解析:讲解课文情节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发展。
语言特色鉴赏: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如修辞手法、词句运用等。
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4.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课文朗读:10分钟人物形象分析:15分钟情节结构解析:20分钟语言特色鉴赏:15分钟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探讨: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的情况。
作业与测试:学生作业和课堂测试的成绩。
朗读与表达:学生在朗读和表达中的表现。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周亚夫军细柳》的基本内容,了解周亚夫其人及其事迹。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职守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周亚夫军细柳》的阅读与理解。
2. 周亚夫生平介绍及其事迹的分析。
3. 课文中的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周亚夫军细柳》的阅读与理解。
2. 周亚夫生平事迹的掌握。
3. 课文中的文言文知识点。
2.2 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 周亚夫事迹的深入分析。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周亚夫事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周亚夫军细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手段,生动展示课文内容。
2.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周亚夫的背景和历史。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课文内容讲解所需的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周亚夫的事迹。
4.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周亚夫的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课文,分析重点句子和文言文知识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周亚夫军细柳的原因和意义。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2 评价方式1. 课后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课后感悟分享:了解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周亚夫军细柳》名师教案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周亚夫事迹对当代的意义。
肖培东《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教学过程回顾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建议与展望
教学背景介绍 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特色亮点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背景介绍
课文背景
课文出处:出自《史记》 课文内容:讲述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 历史背景:汉文帝时期,匈奴入侵,周亚夫领军防守细柳 人物形象: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
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 《周亚夫军细柳》中的知识点和 技能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是否 通过学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 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过程方法目标:学生是否通过学 习,掌握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 方法和技巧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 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 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 思维,鼓励个性化表达和交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主题和意义
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表达的
思 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课堂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回答 课堂互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总结环节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总结教学思路和方法
强调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和思考题
0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汉文帝对周亚夫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周亚夫的严谨治军、忠于职守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
肖培东老师的教 学理念
《周亚夫军细柳》 的背景介绍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 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 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 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 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 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 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 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 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 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 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 • 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 壁:营垒。 • 车骑:车马。 • 驱驰:策马疾驰。 • 按辔(pèi):控制住车马。辔,马缰绳。徐:慢,缓慢。 • 持兵揖(yī):手持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 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
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 为动:被感动。 • 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 • 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原文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 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 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 ,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 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 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初中用的还是鄂教版,我要教的《周亚夫军细柳》他们都没有读过,教材是下午课前五分钟发给他们的。
真好,这样很真实。
我也没教过一次,这样就更好了。
我们一起学习!
有的时候,我就是把自己清零了再去思考教学的——把自己当做学生。
“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开心地说的。
这样“孩子”气的语文老师,岁月的刀能在他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他的心上的。
“因为童心未泯,所以我备课时,常常觉得自己是两个人——一个是‘老师的我’,一个是‘学生的我’。
‘老师的我’的任何一种想法,都会遭到‘学生的我’的质疑;获得了‘学生的我’的同意之后,才能写在备课本上,才能实施。
不但备课,就是上课、处理学生的问题,安排学生活动时,‘学生的我’也常常站出来,给我提个醒,告诉我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前辈们真懂教书!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写的是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军营慰问军士的事。
这周亚夫,可真是厉害。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
可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
司马迁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
这“细柳”也因此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嗟乎,此真将军矣!”文帝这样赞叹,还“称善者久之”,了不起!
阅读先要扫清字词障碍。
看看注解,再想想,哪些字词得加深印象?
“军细柳”的“军”,驻军,是个动词,这词可得先明白,“军细柳”是“军于细柳”之意。
“将以下骑送迎”可能会读破,学生会读成“将以下/骑送迎”,其实是“将/以下骑/送迎”。
“之细柳军”的“之”和“称善者久之”的“之”得清楚各自意思和用法。
“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这句中号几个动词要记住。
“天子且至”的“且”,“居无何”,“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奇怪了,难读的都是写汉文帝的语言,看来,天子就是威风!
怎么教呢?
一看目录,哈,自读课文!开心了,教学生自己读呗!
再一看思考探究题,又哈了,四个题目就是最好的自读提示,最好的教学设计。
1、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故事。
想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2、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一词多义“军”“劳”“之”“居”
4、课外读《史记》中的人物。
这四个题目涵盖了文章的大多数内容和知识点,教学简单明朗。
教材会提供给你诸多教学资源,学会利用!
第一步,介绍《史记》,自读课文,解决难读字、难写字,解释词义。
(思考探究3,文中其他难懂的字词句)
(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自己找出“曩”“辔”“彀”“揖”“介胄”“棘门”“被甲”等字词的读音、字形加以巩固,当场完成音形义的掌握。
学生自己找出“军”的两种意思的理解,“之细柳”和“久之”的“之”,“使使持节”的两个“使”,“被甲”“锐兵刃”“天子且至”“固可袭而虏也”等字词的词义理解,并结合思考探究3加以巩固。
)
第二步,自读课文,试着复述文中故事。
(让两个学生脱离文本复述,听的同学注意听,看看会省略哪些细节。
思考探究1)
实录如下
师:其实,这节课上,最好的老师不是我,是?
生:我们自己。
师:是的,你们自己,还有一位老师就是课本后的思考探究题,它呀,在给你们做提示!来,读读思考探究1。
生读: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
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生读课文,准备复述。
第一位同学只说了概括。
第二位同学在前面同学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大致能说出相关细节。
复述,要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讲述给别人听,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
重要细节不能丢失。
再读课文,第三位同学继续补充细节。
第三步,再读课文,说说周亚夫“真将军”之“真”——恪尽职守、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真“严”,真“正”)
师:文帝赞道“此真将军矣!”,请问周亚夫将军“真”在何处?
生:他治理军队很严格,军令如山。
师:哪里看出,你读读,要读出这种感觉来。
(生读)
生:他不因为地方是皇帝,就改变了纪律,都是用正常程序来办事的,刚正不阿。
(生读)……
生:忠于职守、不卑不亢……
教师板书:真“严”真“正”——真将军
第四步,既然是写真将军周亚夫的,文中直接写他的句子有几句呢?
学生找,只有两句。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读)
你看,写周亚夫的文章,可是直接写他的却只有这两处,那么其他文字都在写什么呢?司马迁是如何写出周亚夫之“真”的呢?
生:对比。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
)
生: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这个环节的自读都要求学生读出相关语言,读出亚夫将士说话的语气,感受周亚夫之“真”。
结合思考探究2,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理解司马迁的写人艺术。
第五步,探究汉文帝之“真”。
师:所以文帝由衷赞叹。
生读文帝之话“嗟乎,此真将军矣!”。
师:天子成礼而去,他在群臣面前对周亚夫的称赞,周亚夫自是听不到的。
但我想,望着文帝离去的背影,望着他们离去的车队,周亚夫对这位天子一定也有感叹。
他会怎么说?你来说说看!
生:嗟乎,此圣君矣!
生:嗟乎,此真天子矣!
师:这篇文章,周亚夫自然熠熠生辉,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文帝。
那么,请问文帝“真天子”,他的“真”又在哪里?
生读相关语句,讨论。
得出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师:真将军,真天子,所以,就有了以后的《史记》故事。
教师背诵:月馀,三军皆罢。
乃拜亚夫为中尉。
孝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极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以后可以用PPT展示)
第六步,小结。
你看,司马迁写《史记》写人厉害吧!好了,你是不是得读读《史记》了?看看思考探究题4,课外再去阅读《史记》中某一人,想想做人的道理,感悟司马迁写人艺术。
此时,正好到点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