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高老头导学案
高中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一单元

必修3语文学科课程纲要第三模块(主题)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古代议论性及科普说明文。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口语交际专题为讨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口语应用,文学作品中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一、课标要求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更具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实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5、在表达和交流活动中,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6、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想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7、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8、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红楼梦》导学案(2)

名著导读《红楼梦》导学案 1学习目标: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初读《红楼梦》,能复述《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3.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重难点: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2.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A级)1、《红楼梦》的地位《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代表作。
她是世界文学中一颗最灿烂的明珠。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
可见她的影响之大。
研究《红楼梦》的学会遍布世界各地。
中国有专门的学术杂志《〈红楼梦〉研究》学刊。
中国清朝有谚语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2、高鹗续书的功与过功劳:①将全书写完,使故事、人物有了完整的结果。
②依据原书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
③部分章节和环境描写很精彩。
问题:①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削弱了《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量。
②某些方面歪曲、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和谐统一。
如黛玉支持宝玉雪八股文。
3、当代续书作者当代影响最大的续书是作家张之续写的《红楼梦新补》,共三十回,依据曹雪芹留下来的后三十回提纲续写而成,但在语言、风格、诗词等方面不如高鹗的续写。
4、《红楼梦》的版本(1)抄本系统(脂评本)①甲戌本16回本(乾隆十九年)。
②己卯本41回加两个半回(乾隆二十四年)。
③庚辰本78回(乾隆二十五年,价值最大的版本)。
戚蓼生序本80 回。
研究《红楼梦》以抄本为主。
(2)印本系统①程甲本。
乾隆五十六,程伟元用排版印刷,高鹗补了四十回。
②程乙本。
程伟元第二次排版印刷,高鹗加工润色。
5、脂砚斋脂砚斋是何许人,姓什么?不得而知。
金太阳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电子版

金太阳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电子版1、《红楼梦》人物“雅号”和人名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怡红公子(贾宝玉)潇湘妃子(林黛玉)B.菱洲(贾迎春)稻香老农(李纨)C.蘅芜君(妙玉)枕霞旧友(史湘云)(正确答案)D.蕉下客(贾探春)藕榭(贾惜春)2、1“朋友,刚才我所说的就是事实,活生生的事实,什么是事实呢?刚才我说的就是事实。
”这句话不够简洁。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61.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欲穷其林。
穷:尽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B、欣然规往。
规:规定。
往来翕乎。
翕乎:轻快敏捷的样子(正确答案)C、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D、矫首昂视。
矫:举。
曾不盈寸。
盈:满。
4、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滑稽(jī)宽宥(yǒu)菡萏(hán)殚精竭虑(dān)B.门槛(kǎn)缄默(jiān)胸脯(pú)间不容发(fà)(正确答案)C.坍塌(tān)锃亮(zèng)怯懦(ruò)信手拈来(diān)D.盘桓(yuán)褴褛(lǚ)拾级(shè)舳舻相接(zhóu)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赘语(zhuì)熨帖(yù)淬火(cuì)B、浩瀚(hàn) 克隆(lóng)感慨(kǎi)C、玄虚(xuán)国粹(cuì) 鱼翅(chì)D、摩登(mó)神祗(qí)裨益(pì)(正确答案)6、“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名著导读高老头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
新课讲授
《高老头》的四条线索
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被两个女儿榨干,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 的阁楼上。
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迈出了向上爬的 第一步。
苦役监逃犯伏脱冷引诱拉斯蒂涅合谋争夺遗产,身份暴露 后被捕。
巴黎贵妇鲍赛昂夫人败于资产阶级妇女手下,凄凉地退出 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社会。
他与纽沁根 泰伊番的区别,后者是有地位的强盗,而 他是没地位的强盗。只要有机会,这种人也会成为有地 位 合法的强盗。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
新课讲授
《高老头》—高老头
高里奥老头是个退休的面粉商人,
为爱女儿,他用钱去买女儿的欢心,替
女儿还债,并帮助女儿偷养情人。这种
不辨事理,失去理智,不顾利害的父爱,
感谢观看
是对社会原则的讽刺性探讨 《婚姻生理学》 《夫妇纠纷》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
新课讲授
风俗研究
私私 人人 生生 活活 场场 景景
外外
巴巴
政政
军军
乡
省省
黎黎
治治
旅旅
村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
活活
活活
活活
活活
活
场场
场场
场场
场场
场
景景
景景
景景
景景
景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
父爱基督 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表明宗法观念在金钱冲击下的 破灭;高老头的父爱反衬出金钱腐蚀人心到了令人触目 惊心的地步。 父爱被巴尔扎克作为一种情欲加以突出表现,有抽象人 性之嫌。
高老头导学案

《高老头》导学案第一时【学习目标】.了解小说的要紧内容。
2.学习分析高老头等要紧人物。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本源。
4、了解小说的要紧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
2.难点: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习进程:一、导入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有了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咱们的人一辈子之路才走得加倍的稳健和踏实。
可是不是所有的父母之爱都如此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应该是最真挚也最纯粹的了,但是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却连如此的骨血至亲间的情感都靠不住。
今天就让咱们透过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去看看那种奇怪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预习检查:(一)文学常识、文《高老头》选自第六章《父亲的死》,作者是,国闻名作家。
他的要紧小说总称为,其中包括闻名的长篇小说和。
二、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是“”“”。
(二)知识积存:给下面的词注音。
伺候()舔舐()怠()慢溺()爱忤()逆迷惘()千刀万剐()刽()子手威吓()吓()唬埋()怨埋()头顽强()勉强()倔强()伺()候窥伺()三、小说明白得、知人论世了解小说的作者二、介绍故事梗概3、介绍小说的社会背景4、师生一起讨论文要紧从哪些方面揭露了小说的主题、讨论《高老头》的形象——畸形父爱。
六、问题讨论——如何明白得高老头的咒骂女儿。
7、学生讨论,明确小说的社会意义。
八、造成高老头悲剧的本源。
能力应用:选择与自己有关的一个人物,进行一段人物描述。
要求有对话描述,字数不超过400字。
四.布置作业:阅读《欧也妮·葛朗台》,对照《欧也妮·葛朗台》与《高老头》中葛朗台与高老头的形象,谈谈你对这两种父爱的观点。
后反思:。
名著导读《高老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Thank you!
作 业 布 置(任选其一)
1、名著导读”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新增的板块。必修一至必 修五中出现的“名著导读”篇目为:《论语》、《大卫·科波菲 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 《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而《子夜》、《骆驼祥子》、 曹禺剧作等也以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和高深的艺术性成为现代文 学史上的名著。
请为其中的一部名著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 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作 业 布 置(任选其一)
2、高老头在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时候,非常想见自己的 女儿,可是两个女儿觉得自己的父亲已是一块榨干的橘皮,谁 也不理他,高老头带着遗恨死去了。根据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中的这一细节,结合全文,写一个对偶句,表达金钱与父爱、 亲情之间的关系。不超过40字。
是个十分重感情也是个十分自私的人,他的父爱
并不单纯,而是带有阶级的复杂性,他的父爱是交 错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金钱法则的,他认为 父女之爱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又怀着往上爬的虚荣 心,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 手段,结果本来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猥琐。他的 父爱是病态、畸形的,具有自我抹杀性。正如高老 头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 我踩在脚下的。”
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 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马克思、恩格斯称 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 主义大师”。
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法—斯汤达 《红与黑》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莫泊桑 《羊脂球》《项链》
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契柯夫 《套中人》《变色龙》 美—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2、 小说中拉斯蒂涅的甘自腐化是贯穿全书的另一条主线, 他20多岁,是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他来巴黎学习法律专业, 他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刚来巴黎时,他是纯朴节俭青年, 只在贫苦生活中没头没脑学习,希望通过刻苦学习谋求职业 赚钱,期待以后做个勤政正直法官,但是十丈软红的 巴黎上
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主备人:马启娟审阅:张清华孙清君孙秀霞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一、预习导学:1、走近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旁骛()惟其()佝偻()骈进()亵渎()强聒不舍()层累( )3、解释下列词语①断章取义:②不二法门:③安居乐业:④强聒不舍:4、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5、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6、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7、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8、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第二部分(第段):第三部分(第段):9、这是一篇()(文体),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二、探究展示1、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2、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3、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5、品味语言: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6、“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7、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苏教版) 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红楼梦》。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了解作者和《红楼梦》。
2、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 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
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
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頫因牵连其间,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
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
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只能从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
《红楼梦》共12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
到了18世末纪,高鹗(è)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所以说《红楼梦》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是曹雪芹饱含血泪写成的。
2.《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
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高老头教学设计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黄石二中曹霞一、导入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
人世间,依赖血缘纽带,演绎出了许多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亲情故事。
然而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却连这种骨肉至亲间的情感都靠不住。
今天就让我们透过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那锐利的笔端去看看《高老头》中人间百态。
二、结构前面我们已经用精读、略读、跳读等方法熟悉了一下文本,并对本书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情节做了一下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下面就请大家迅速的梳理出本书的五条线索?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用双线平行交叉结构,以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后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和维多莉·泰伊番小姐的故事。
几条线索看似错综复杂,实则主次分明、有条不紊。
三、人物形象——拉斯蒂涅一部小说,最引人入胜的当属情节,最感人肺腑的当属人物。
《高老头》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是穷大学生拉斯蒂涅。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在小说的开端部分,对拉斯蒂涅的印象和他的具体情况?拉斯蒂涅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热情而有才气,雄心勃勃,想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寒窗苦读,做一个清廉正直的大法官,用丰厚的收入来报答家人。
《高老头》只是拉斯蒂涅人生轨迹的开始,在被誉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的《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用“人物再现”的方法在后面的20多部作品中全面的展现了拉斯蒂涅的发迹史:他成为了副国务秘书、贵族院议员,利用政治情报,大搞交易所投机,成了百万富翁。
在《贝姨》中还被封为伯爵。
两个妹妹都嫁给了有钱人,弟弟27岁就当上了主教。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究竟是哪些人和事使他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拉斯蒂涅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蜕变的?第一课:鲍塞昂夫人语言你得以牙还牙对付这个社会。
你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
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精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苏教版) 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
1、在文章中找出描写林黛玉、贾宝玉的句子。
2、分析塑造林黛玉、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方法。
3、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塑造林黛玉、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方法。
(重)
2、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识记:
【合作学习】
一、分析林黛玉人物形象
1、林黛玉为什么会“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反映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在文中找出依据。
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二、分析贾宝玉人物形象。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第三单元 宝黛初会3-2

导学案-—---《宝黛初会2》
班级姓
名
小
组
评价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家作品,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体会文中典型的环境描写,领悟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宝玉的叛逆性格和黛玉寄人篱下的敏感心理,体会《红楼梦》这部文学
巨著的美学价值
重点
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学法
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
一、导入略
二、思议
(一)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
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
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反思纠错/个人特色。
《高老头》情节模式的美学意义

《高老头》情节模式的美学意义
刘亚珍
【期刊名称】《琼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1)001
【摘要】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有两明两暗四条线索,构成了荣枯沉浮的同一情节模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即建构情节、展示性格、揭示主题,表现出作家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刘亚珍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伊春市黑龙江大学分校中文系文学教研室,黑龙江,伊
春,1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7;O6
【相关文献】
1.象征美学的发展与创新——《红楼梦》与《高老头》的象征美学之比较 [J], 何劲虹
2.《三国演义》中"七复情节"的运用及其美学意义 [J], 刘铭
3.浅谈《高老头》一文中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及意义 [J], 丁禹丹;庞美琪;尹梦玉
4.连接神话与现实的桥梁——论牛女故事中乌鹊架桥情节的形成及其美学意义 [J], 赵逵夫
5.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 [J], 杜贵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一语文名著导读《高老头》赏析

• 同时他又殷勤周到,坦白直率,和善亲热,让人捉 摸不透。
• 最后因被出卖重入监狱。
■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 伏盖公寓,形似牢狱的黄色屋子,到处散发着“闭塞的、霉烂
的、酸腐的气味”,塞满了肮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这 是下层人物的寄居之地。
两个女儿家,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毫无气 派的回廊”,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却“装饰得像咖啡馆”,这显 示了作为新贵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们俗不可耐的排场。
巴尔扎克不仅塑造了高里奥、拉斯蒂涅、鲍
赛昂夫人、伏脱冷等典型形象,而且在其他人物
形象的塑造中也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雷斯
多伯爵夫妇和纽沁根男爵夫妇虽然有贵族的头衔,
实际上都是资产者。他们既有追求个人私利的共
同特性,又都是独具个性的典型。银行家纽沁根
心目中只有金钱,他对待妻子寻求外遇的态度很
明朗:“我允许你胡搅,你也得让我犯罪,教那
拉斯蒂涅找到了进入上 流社会的捷径
高老头死后,拉斯蒂 涅向社会宣战
• 简要概述拉斯蒂涅的形象。
• 答:拉斯蒂涅是一个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社 会原则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
• 初到巴黎时是一个穷苦窘迫的大学生,只希望 通过苦读去取得他功名利禄与美好前程。后来 从高老头的惨死和伏脱冷的教诲中,由纯朴的 青年变成寡廉鲜耻的野心家,拉斯蒂涅的蜕变 是从善良到邪恶、从正直到无耻的变化。
的猛烈膨胀,而且表明不管是赫赫声威的豪门大户还是穷酸暗淡的 陋室客栈,一样充斥着拜金主义,一样存在着卑劣无耻。
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文质彬彬,一个直言不讳,但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了同样的道 理,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成为反衬, 更加深了悲剧的意味。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

四、
探究文本
1、请学生介绍《高老头》的创作背景。
2、请学生介绍《高老头》的情节结构。
学生举手发言,并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答案。
考查学概括信息的能力和转述信息的能力。
五、活动探究
1、师生共同来为高老头制作一张简历表。
2、请学生概述高老头葬礼的基本情况。
3、请学生分组谈论,探究高老头的死因。
4、请学生阐述自己在高老头死亡这件事情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为高老头制作简历,并概述高老头葬礼的基本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高老头的死因,并阐述自己这这件事情上得到的启示。
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六、
写作实践
1、请学生给自己的父母留一个便条,说出自己很久都想说,而没有说出口的话。
2、明确便条的格式。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1.优美语言导入课题:
穿越百年,走Leabharlann 经典。准备导学案。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二、
明确学习任务
1、了解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人间喜剧》的相关内容。
2、研究造成高老头悲剧的根源,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认识小说的社会意义,分析小说对现今社会、对我们学生的影响。
3.最后老师给学生中肯的建议。
教
学
方
法
1、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
2、讲授法。
3、合作探究法,师生共同探究高老头的死因。
4、设置活动法,设置活动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中的信息。
教
学
资
源
名著《高老头》
幻灯片和导学案
视频文件“听妈妈的话”
红楼梦导学案一(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使用日期:2019 年3 月6 日编号:8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经历。
2.初步了解《红楼梦》,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3.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重难点: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2.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过程:一、关于曹雪芹1、曹雪芹的家世汉军正白旗“簪缨之族”高祖曹振彦,官至两浙盐法道曾祖曹玺,江宁织造祖父曹寅(1658-1712)父辈曹顒(yóng)(1689-1714)曹頫(fǔ,寅之弟宣之四子)“诗礼之家”家势中衰2、关于曹雪芹曹雪芹,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东北辽阳,约生于 1724 年,卒于 1763 年。
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曾祖母是康熙乳母,祖父曹寅为康熙“侍读”。
祖孙三代任江宁织造。
康熙南巡六次,五次驻跸(bì)曹家。
雍正即位曹家失势,遭抄没,迁回北京。
雪芹晚年贫居北京西山,“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只写成80 回稿。
二、《红楼梦》简介《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三环五学导学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答案

三环五学导学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答案1、1《项链》的作者是莫泊桑,他和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种“好处”指的是()[单选题] *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因为不能朗照,一切显得精美淡雅,无人干扰因为不能朗照,迷迷蒙蒙,光影和谐,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正确答案)因为不能朗照,有助于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3、“间隔”“亲密无间”的“间”读音都是“jiàn”。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与郑人(盟)⑤晋(军)函陵⑥共其(乏困)⑦既(东)封郑[单选题] *A.①③⑥/②⑦/④⑤B.①③⑤/②⑦/④⑥C.①③⑦/②⑥/④⑤(正确答案)D.①③⑦/②④/⑤⑥5、1“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清塘荷韵》中,作者季羡林想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抵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向非专业人士介绍工艺流程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术语,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下列中括号内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杏[仁](rén)火[炽](chì)[暂]时(zàn)(正确答案)B.机[杼](zhù)一[钹](bá)[犬]牙(quǎn)C.[叛]乱(pàn)褴[褛](lǚ)坚[劲](jìn)D.[溶]解(róng) [燕]山(yàn)惆[怅](chàng)9、1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家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必修3《红楼梦》学案高二年级备课组编制:陈霞审核:审批:【学习目标】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初读《红楼梦》,能复述《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3.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重难点】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2.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预习案】1、速读全文,给下列字注音。
霑頫颙寅饫牖椽犀姝蠹毓媛戕撷矜倩2、解释下列词语。
百年望族:一蹶不振: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金玉良缘:钓名饵禄:须眉浊物:沽名钓誉:钟灵毓秀:钟鸣鼎食:名媛淑女:矜奇尚异:3、说说下列语句意思A、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B、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C、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D、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4、请了解下列故事情节A、木石前盟B、林黛玉进贾府C、葫芦僧判断葫芦案5、请列出曹雪芹家的世谱6、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创作《红楼梦》有什么关系?7、《红楼梦》主要情节怎样?中心思想是什么?【探究案】1、《红楼梦》书名如何理解?书名有何变迁?2、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它“异”在何处?3、列出贾府中主要人物关糸4、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人物性格如何?5、《红楼梦》的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6、《红楼梦》的语言值得称道。
试从书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两段细细品味。
7、一般认为高鹗补续的《红楼梦》后40回,描写了贾宝玉应试中举和贾府的“家道复初”等,并不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如果由你来补续,你会怎样安排小说的结局?交流展示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1、《红楼梦》书名如何理解?书名有何变迁?2、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它“异”在何处?3、根据《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关系,理清并列出《红》的主要人物关系表。
4、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人物性格如何?5、《红楼梦》的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6、《红楼梦》的语言值得称道。
试从书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两段细细品味。
7、《红楼梦》艺术上有何特色?8、一般认为高鹗补续的《红楼梦》后40回,描写了贾宝玉应试中举和贾府的“家道复初”等,并不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如果由你来补续,你会怎样安排小说的结局?【检测达标】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穷愁潦倒中写的一部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B.《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数十年,集腋成裘,辛苦创作而成。
C.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拐弯抹角地去看书中塑造的人物。
D.《红楼梦》的好多技巧是后来人不曾好好儿发扬光大的。
2、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
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
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五光十色的荣国府。
这是一个由少数主子和数百奴仆所组成的贵族大家庭。
这些贵族家庭成员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享乐。
就在这个贵族家庭中,曹雪芹塑造出贾宝玉、林黛玉具有光彩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众多的少女形象。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共出现四百五十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3、你读了《红楼梦》以后,你觉得它还有哪些艺术上的成就,请你举出一点分析一下。
高二语文必修3《高老头》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学习分析高老头等主要人物。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4、了解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
2.难点: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预习案】1、速读全文,解释下列词语债台高筑:雄心勃勃:寒窗苦读:冷若冰霜:狼狈不堪:指点迷津:病入膏肓:奄奄一息:2、文学常识常识填空A、《高老头》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国著名作家。
他的主要小说总称为《________》,其中包括小说________部,大致分为________三大部分。
B、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________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恩格斯称赞《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高老头》是《________》的序幕,也是《________》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D 、《高老头》的中心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人物身份或关系A、高老头是位________B、伏脱冷是位________C、高老头长女就是________D、高老头小女就是________E、鲍赛昂夫人认________作表弟。
4、了解《高老头》的故事梗概【探究案】1、介绍小说的社会背景2、《高老头》主要从哪些方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3、为何说《高老头》的父爱是畸形的?4、造成高老头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5、小说有何社会意义?6、《高老头》这部小说的特色是什么?交流展示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1、介绍小说的社会背景2、《高老头》主要从哪些方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3、为何说《高老头》的父爱是畸形的?4、造成高老头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5、小说有何社会意义?6、《高老头》这部小说的特色是什么?【检测达标】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出生在巴黎以南的图尔市。
从1819年至1829年这10年中,巴尔扎克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思想上也有了深刻的变化,艺术上也趋于成熟。
此后,巴尔扎克进入了他创作的旺盛时期。
从1829年到1848年,总共不到20年的时间,他竟创作了80余部中、长篇小说。
巴尔扎克过于辛劳,1850年8月18日即在巴黎逝世,他只活了51岁。
B、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1814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
波旁王朝卷土重来,封建政权复辟。
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
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
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的一部分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
比如拉斯蒂涅。
另一些贵族,自以为出身高贵、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
但到最后,他们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比如鲍赛昂子爵夫人。
C、高老头临死前,渴望着要见女儿的面,但他的两个女儿推三阻四不来。
高老头叹息道“唉!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
”通过高老头临死前一大段交织着爱与恨的哭嚎,撕掉了“父女之爱”的面纱,只剩下金钱的冷酷——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作为小市民出身的高老头,他的宗法观念是很浓厚的。
他爱女儿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的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
同时希望通过女儿,实现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宏愿。
他对女儿的宠爱,耗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出于这个动机。
为了女儿,他出聘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等到她们长大了,又给每人八十万法朗的陪嫁,嫁给社会上的体面人物。
他将大女儿许配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族夫人;将小女儿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当了资本家太太,从而踏进了达宫贵人家的门坎;他为了不失女儿们的体面,还歇了面粉生意搬进了人们称之为“私人救济院”的伏盖公寓;甚至为了女儿们的恣意挥霍,他可以节衣缩食,变卖最后一点财物。
在高老头看来,女儿们能在上流社会立稳脚根,受人尊敬,自己脸上也就有了光,也就会再度受到上流社会的垂青和另眼相看。
他听到拉斯蒂捏提到阿娜斯大齐在元帅府的舞会上成为惹人注目的中心时,高兴地自我陶醉说:“看她们那么漂亮,我多高兴”,“我多高兴”正是这种复杂的双重感情的流露。
E、临死前,高老头还想“拥抱她们”“再看她们一次。
”还担心着“她们的财产遭到了危险,又是落在怎样的丈夫手里!”面对不孝的女儿,他还替女儿辩护:求上帝,说女儿一向孝顺,“归根结底,你们没有罪。
朋友,她们是没有罪的!请你对大家都这样说,别为了我为难她们。
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
”在自己被病折磨得“五脏六腑都在烧”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天哪!我死了,谁替她们挣钱呢?我要为她们上奥特塞去,上奥特塞做面条生意。
”对于女儿的绝情,高老头却怪罪于两个女婿“女婿是毁坏女儿的坏蛋,他把一切都污辱了。
再不要有结婚这回事!结婚抢走我们的女儿,叫我们临死看不见女儿。
”临死前的高老头仍挣扎着说“我祝福她们,祝福她们”一个把爱建筑在金钱之上的父亲,只懂得用金钱去不断维持这种父爱。
F、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
他试图在女儿身上花费大批的金钱而“买”他们的感情“我一向对她们百依百顺。
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她们满足。
十五岁就有了车!要什么有什么。
”为了让两个女儿和她们的丈夫都不敢怠慢他。
两个女儿结婚时,高老头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使高老头暂时获得了“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
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吃饭。
”高老头在处理家庭问题时,由于对女儿建筑在金钱上的畸形的爱而忘了保存自己的金钱的“实力”。
要知道,他的两个女儿是完全用资产阶级道德观培养起来的资产阶级荡妇,她们满脑子便是“金钱万能”什么“天伦之乐”、“父女之情”。
对她们不过是对牛弹琴。
一个把爱建筑在金钱之上的父亲,只懂得用金钱去不断维持这种父爱。
因此,可以说,高老头的父爱是畸形的。
G、造成高老头悲剧的根源。
(1)高老头对女儿畸形的爱(2)社会的利己拜金原则,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2、对下列语言描写进行分析(1)“倘若我还有财产留下,她们会来伺候我,招呼我;我可以听到她们,看到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