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上海市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产品鉴定办法-
上海市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产品鉴定办法正文:---------------------------------------------------------------------------------------------------------------------------------------------------- 上海市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产品鉴定办法(1996年5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产品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和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新产品推广和应用,根据国家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产品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产品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新产品鉴定工作是主管科技工作的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
第三条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指导和监督全市科技型新产品的鉴定工作.本办法的产品鉴定,由市科委归口管理,具体由市科委综合计划处负责组织实施,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批量生产前试制新产晶的性能、质量、水平、批量生产能力及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四条产品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产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五条产品鉴定是评价新产品水平和质量的方法之一,国家鼓励新产品通过市场竞争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六条本办法鉴定的产品范围是本市和中央在沪各企.事业单位开发.试制、并已列人国家级或上海市级新产品鉴定计划的新产品。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的新产品是指在上海市范围内第一次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新工艺研制生产的科技型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创新性、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使用功能,能提高经济效益,有推广价值的改进型产品。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企业新产品试制和鉴定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内部的新产品试制与鉴定工作。
第三条试制与鉴定工作的定义试制与鉴定是指企业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的样品制作和性能评估工作。
第四条具体申请程序1.申请人应填写《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技术资料、样品原料等;2.审核人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评估;3.批准人对审核通过的申请进行批准,并指定试制鉴定负责人;4.试制鉴定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试制与鉴定工作;5.完成试制与鉴定后,向批准人提交试制鉴定报告。
第二章试制与鉴定管理标准第五条试制与鉴定团队的组建1.试制与鉴定团队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成员组成;2.试制与鉴定团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试制与鉴定过程中密切配合。
第六条试制与鉴定计划的制定1.试制与鉴定负责人应编制试制与鉴定计划,并报批准人审核批准;2.试制与鉴定计划应包括试制目标、试制过程、试制周期等内容。
第七条试制与鉴定的工作流程1.根据试制与鉴定计划,试制与鉴定团队应按照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2.试制与鉴定工作流程包括试制前准备、试制过程、试制结果评估等环节。
第八条样品制作要求1.样品的制作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2.样品的制作过程应记录并留存相关文件,以备查验。
第九条性能评估指标及要求1.对于新产品的性能评估,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要求;2.评估指标和要求应由试制与鉴定负责人进行确定,并报批准人审核批准。
第十条试制与鉴定报告的编制1.试制与鉴定负责人应根据试制与鉴定过程的结果编制试制与鉴定报告;2.试制与鉴定报告应详细记录试制过程、性能评估结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等。
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制度
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食品公司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保持消费者的满意度,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然而,新产品的试制过程需要严格的管理和鉴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规范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鉴定的管理制度,确保每款新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定义• 2.1 新产品试制:指食品公司针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开始开发、试制、调整的全新产品。
• 2.2 鉴定:指对新产品进行逐项检测和评估,确保其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符合要求。
3. 质量安全要求食品公司在试制新产品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 - 3.1 食品安全:新产品应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任何有害成分。
- 3.2 营养成分:新产品应注重营养均衡,并明确标注产品的营养成分表。
- 3.3 添加剂使用:新产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且合理使用。
- 3.4 包装卫生:新产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装过程应保证卫生。
- 3.5 最佳保存期:新产品应明确标注最佳保存期,并通过实验确定。
4. 试制鉴定流程食品公司在试制新产品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鉴定: - 4.1 立项评估:确定试制新产品的目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和项目预算。
- 4.2 配方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资源,开发新产品的食谱和原料配方。
- 4.3 试制样品制备:按照配方开发的结果,制备试制样品。
- 4.4 试制样品检测:对试制样品进行检测,包括感官评估、化验分析等。
- 4.5 产品调整:根据试制样品检测结果,对产品进行调整和改良。
- 4.6 试制产品生产:按照调整后的产品配方和工艺要求,扩大生产试制产品。
- 4.7 质量监控:对试制产品进行定期抽检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5. 鉴定记录和报告• 5.1 鉴定记录:鉴定过程中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试制样品配方、试制过程中的实际使用材料、检测方法和结果等。
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制度
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制度1. 引言食品公司在产品创新和新品开发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试制鉴定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规范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鉴定的各项流程和要求,确保新产品的研发和试制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并最终实现产品的准时上市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 试制鉴定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2.1 目的为了保证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鉴定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确保新产品在市场推广之前通过全面的试制鉴定工作,并达到预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2.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品公司所有新产品试制和鉴定过程。
3. 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流程3.1 项目立项3.1.1 制定项目计划项目立项前,由项目负责人拟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工作内容、时间计划等,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3.1.2 提交项目申请项目负责人将项目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并填写项目申请表格,包括项目名称、预算、人员需求等,并附上项目计划进行审批。
3.2 试制准备3.2.1 试制方案编制根据项目计划,试制团队编制试制方案,包括试制流程、试制方法、试制设备和试制材料等,确保试制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控性。
3.2.2 资源准备根据试制方案和项目计划,采购所需的试制设备和试制材料,并对试制场地进行准备,确保试制所需的资源得到妥善安排和保障。
3.3 试制执行3.3.1 试制操作按照试制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试制操作,确保试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3.2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试制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估试制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4 试制鉴定3.4.1 试制样品收集根据试制计划,收集试制过程中的样品,并按照要求进行保存和标识。
3.4.2 试制样品鉴定由经验丰富、专业的鉴定人员对试制样品进行鉴定,包括外观、口感、安全性等方面,以确保试制样品符合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3.4.3 结果评估和决策根据试制样品的鉴定结果,结合项目目标和市场需求,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结果评估和决策,包括是否继续试制、是否调整试制方案等。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
如有需要,可聘请专业人士对 制度进行解读和指导。
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员工应当 遵守本制度,并按照规定的程
序和要求开展工作。
制度生效日期及修订记录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公司管理层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
修订记录将记录在制度附件中,以供参考。
THANK YOU.
03
产品质量鉴定管理
鉴定流程
提交申请
审核材料
安排鉴定
实施鉴定
汇总报告
研发部门完成新产品研 发后,向质量管理部门 提交产品质量鉴定申请 。
质量管理部门对申请材 料进行审核,确保申请 资料齐全、规范。
审核通过后,质量管理 部门根据产品特点选择 合适的鉴定机构进行产 品质量鉴定。
鉴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 产品质量鉴定,并出具 鉴定报告。
鉴定
03
指对试制出的新产品进行性能检测、试验和评审,以确定其是
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和市场要求。
02
产品试制管理
产品试制管理 产品试制流程
• 需求收集:从市场、客户、竞争者等渠道收集产品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 • 产品概念:根据需求,形成产品概念,包括功能、性能、外观、价格等。 • 设计开发:进行产品设计、开发、试制。 • 样品测试:制作样品,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等。 • 试制计划制定 • 制定试制计划:根据产品开发进度和测试需求,制定试制计划,包括试制数量、时间、人员等。 • 准备试制材料:根据试制计划,准备相应的材料,包括零部件、工艺文件等。 • 试制过程监控 • 监控试制过程:对试制过程进行监控,确保试制按计划进行。 • 问题反馈与处理:对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分析、处理。 • 试制成果评估 • 评估试制结果:对试制结果进行评估,包括产品质量、性能、成本等。 • 总结与反馈:对试制结果进行总结,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产品正式生产提供依据。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新产品的试制与鉴定过程中,如何进行规范的管理成为关键。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新产品试制与鉴定过程的安全、高效、科学,并规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试制与鉴定过程1.试制阶段(1)确定新产品试制的目标和范围。
(2)制定试制方案,明确试制的时间、人员、设备等资源要求。
(3)组建试制团队,明确试制团队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沟通与协调。
(4)分配试制任务,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负责人。
(5)进行试制流程的培训,确保试制人员了解试制流程和规范。
(6)按照试制方案进行试制操作,及时记录并处理试制过程中的问题和质量异常情况。
(7)收集并整理试制过程中的数据和试制样品,进行初步的试验和检测。
(8)进行试制总结和评估,对试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2.鉴定阶段(1)编制鉴定方案,明确鉴定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标准。
(2)组建鉴定专家组,明确专家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专家培训。
(3)开展鉴定会议,对试制结果进行专业评估和讨论,形成鉴定意见。
(4)对试制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和试验,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根据试制目标和鉴定意见,对试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新产品的试制成果。
三、管理要求1.资源管理(1)合理配置试制与鉴定所需的人员、设备和实验材料等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管理。
(2)加强对试制团队的培训,提高试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2.流程管理(1)制定并执行试制流程与操作规范,规范试制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确保试制的顺利进行。
(2)设立试制过程的质量控制点,对试制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问题。
3.数据管理(1)对试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试制数据库。
(2)确保试制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靠,做到数据的溯源和追踪。
4.安全管理(1)确保试制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设备。
(2)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个人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
新产品开发与试制管理办法
新产品开发与试制管理办法(共16页)批准:审核:校对:编制:xxxxxxxxxx集团xxxx年xx月xx日一、总则1、为使新产品从构思提出到产品试制整个过程的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以保证设计及设计转化的质量,达到新产品的各项性能满足顾客或设计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及试制的全过程控制,非标设备及大型专用工装的设计与试制也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但根据设计开发的输入和新产品的复杂程度等的情况,产品开发的程序可适当剪裁,但剪裁必须满足不影响新产品设计开发整个过程的控制且不影响产品的功能、性能及外观。
3、本办法由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后施行。
二、参考文件科研项目(课题)立项与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三、定义1、新产品:是指在性能、结构、材质或原理等一方面或几方面有重大改进及技术上有突破的产品,2、产品开发:指企业通过对新产品的研制,以扩大和完善产品品种的一系列复杂的系统工作。
四、职责1、市场部门:负责新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调研与预测。
2、技术部门:负责新产品设计、提供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编制新产品试制工艺规范和试制工艺总方案;负责新产品工装夹具、专用工具的设计;负责新产品的样件试验;解决新产品试制中的技术问题。
3、质检部门:负责编制新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新产品试制品质的控制(含原材料、标准件及外购件)。
4、生产部门:负责新产品试制并将试制过程中发现的设计或工艺问题按相关程序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
5、采购等其他部门:按相关技术要求和材料定额及标准件清单采购,提供必要的配合工作,确保新产品开发及试制工作顺利进行。
五、新产品开发程序1、产品立项1.1市场部门根据客户需求信息、市场调研与预测或产品开发人员根据集团发展战略自主创新提出新产品开发建议,形成《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见附件1),经单位(部门)领导审核后报送技术中心科技管理部门。
1.2科技管理部门根据集团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情况对所报《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组织人员进行平衡筛选,筛选结果经技术中心主任审定后形成《项目开题报告》与《项目计划任务书》。
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加快自主创新进程,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国家发改委第43号令,《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同时对完成该产品和技术所安排的投资项目进行验收评价。
第三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新产品的技术审查和标准化审查,提高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新产品在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前,必须组织相应级别的鉴定验收。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技术。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根本性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或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市场前景的产品,或能替代进口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节能降耗等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五条列入国家、省、市项目主管部门计划以及自行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要按分级管理的原则执行。
涉及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贸委)负责综合管理、指导、监督和主持全省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涉及到新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试制生产、产品测试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的关键步骤和要点:1. 产品设计:确定产品的规格、功能、外观等要求,并进行初步的设计。
可以使用CAD等辅助设计工具,进行产品模型绘制和构造分析。
2. 原材料采购:根据产品设计的要求,制定原材料的采购方案,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
确保原材料的品质满足产品的要求。
3. 生产工艺: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图,明确各个工序的操作要点和控制要求。
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试制生产:根据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进行小批量的试制生产。
通过试制生产,测试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5. 产品测试:对试制产品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和鉴定,包括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
可以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测试,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要求。
6. 问题分析和改进:在试制过程中,及时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如产品性能不符合要求、生产过程不稳定等。
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
7. 试制报告和总结:根据试制结果和改进情况,撰写试制报告,总结试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为后续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并积累经验。
8. 批量生产准备:根据试制结果,进行工艺、设备、原材料等方面的调整和准备,为批量生产做好准备工作。
以上是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的一般步骤和要点,每个企业和产品可能会有具体的差异和特殊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技术研发部的管理规章制度
技术研发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新产品开发工作是指运用国内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生产过程等一切非常规性质的技术工作.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我厂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产品开发必须严格遵循产品开发的科学管理程序、即选题(构思、调研和方案论证) 样(模)试批试正式投产前的准备这些重要步骤.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一)调查研究: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二)可行性分析: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三)决策: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1.)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2)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厂总师办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的研究定稿后,报厂长批准,由计划科下达执行.2.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和生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2)开展哪些对产品升级换代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件攻关,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研究;(3)开展哪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4)科研规划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交总师办组织有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签字报厂长批准后由计划科综合下达.二、产品设计管理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一)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状、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的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必性.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8.标准化综合要求:(1)应符合产品系统标准化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9.技术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制周期和经费估算.(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7.对技术任务书提出某些容进行审查和修正;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三)工作图设计: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1.绘制产品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1)零件图:图样格式、视图、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热处理要求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标准;(2)部件装配图:除保证图样规格外,包括装配、焊接、加工、检验的必要数据和技术要求;(3)总装配图:给出反映产品结构概况,组成部分的总图,总装加工和检验的技术要求,给出总体尺寸;2.产品零件、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外协件目录.3.产品技术条件包括:(1)技术要求(2)试验方法(3)检验规则(4)包装标志与储运.4.编制试制鉴定大纲(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是样品及小批试帛用必备技术文件.要求大纲具备:(1)能考核和考验样品(或小批产品)技术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规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2)能考核样品在规定的极限情况下使可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能提供分析产品核心功能指标的基本数据.(4)批试鉴定大纲还必须提出工艺、工装、设备、检测手段等与生产要求、质量保证、成本、安全环保等相适应的要求.5.编写文件目录和图样目录.(1)文件目录包括:图样目录;明细表;通(借)用件;外购件;标准件汇总表;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其它.(2)图样目录:总装配图;原理图和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物图及包装图;安装图(只用于成套设备);6.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含内、外包装及美术装璜和贴布纸等);7.随机出厂图样及文件;8.产品主广告宣传备样及文件;9.标准化审查报告:指产品工作图设计全部完成,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经标准化审查后,由标准化部门编写的文件,以便对新设计的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总的评价,是产品鉴定的重要文件,标准化审查报告分样品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和小批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1.试制总结;2.型式试验报告;3.试用(运行)报告;(二)试制工作程序: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2.进行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制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料、检验科进行.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试制总结,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备应晒四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3)随产品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鉴定结论表见附表一),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各阶段庆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四新产品试制经费: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中按规定拨给经费;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五)新产品证书办理:1.新产品证书归口由总师办负责办理.2.研究所负责提供办理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总师办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投批手续.四、新产品开发周期(一)对于简单产品,工厂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开发周期定为1~3个月.(二)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开发周期定为2~5个月.(三)属于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大的改变的研究以及新的类别产品的开发,开发周期一般规定为6~7个月最长为一年(特别情况不得超过一年半时间),具体程序周期规定为: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1个月;复杂产品 1.5个月.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2个月工艺(含工装)设计周期:1~2个月产品试制(含工装制造)周期:样试1~2个月(含样品鉴定)批试2~3.5个月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1个月五、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一)新产品(科研)成果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我厂“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议”办理报审手续.(二)为节省开支,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三)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四)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总师办研究所共同商定后报总工程师批准执行.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一)总则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审、会签后进行样试,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生产图标记为“B”.A和B的标记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会议确定.2.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3.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来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试、批试均由总工程师主持如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确定投产后与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如开有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质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凰,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附表二),经备方签字.(二)技术资料验收: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2.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更多资料请访问()三联家电绩效管理规程2002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总则一目的1.核心目的为了建立和优化三联家电的绩效考核体系,使绩效考核成为管理者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提高过程管理的能力;为了促进薪酬管理动态、持续的发展,提高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为三联家电的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保证三联家电的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特制订本方案。
新产品研发试制管理规定
新产品研发试制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对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声誉,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新产品的试制任务,特制定本标准。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按顾客提供的图样、样品开发新产品的过程。
包括公司已生产的、顾客要求进行技术更改的产品,其控制程序按本标准执行。
3、职责3.1 业务部:a)负责履行合同评审程序。
在合同评审单中,应明确地预测产品的市场前景、表述顾客的要求(如质量、时间、数量);b)给技术中心提供新产品的图样、样件或更改指令,如果顾客或预见到市场对产品有特殊的要求,应提供详细的说明文件;c)适时地监控合同进程,对偏离合同评审要求的部门和责任人,有权做出处理并提出纠偏的要求;及时地与顾客沟通、协调,使公司的声誉不被损伤;d)负责新产品的送样、报验、结果反馈。
3.2 技术中心:a)负责参与合同评审,预算投资、确认公司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时间满足合同的要求;b)根据评审通过的合同制定产品的开发计划、质量计划(需要时)、工艺方案、编制技术文件(包括外委模具的工艺方案确定)及模具设计,其余工作由外协厂家完成。
c)及时地检查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不能按计划要求完成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即时做出处理并制定补救方案;对切实不能完成的计划,要及时反馈业务部推迟的时间并征得客户的确认,否则必须采取措施、满足顾客的需求;d)按时打样、报验、完善工装和技术资料。
3.3 采购部负责按期完成产品和工装所需材料、标准件的协作和采购等工作。
3.4 制造部负责及时完成试制用料、样品生产、模具调试和验收等工作。
3.5 品保部负责及时出具样件和模具验收的检验报告。
3.6 美达负责按期完成产品试制用原材料的准备和下料等工作。
3.7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预见过程的不确定因素。
若不能按确定的时间完成的工作均应至少提前三天书面反馈原因,否则承担因此而带来的任何不良结果。
4、定义5、程序5.1 新产品开发工作流程图:业务部负责提供产品图样、样件及合同评审单技术中心负责技术经理或技术中心主任外协单位或技术中心负责外协单位或模具车间负责,采购部负责标准件和材料模具车间负责、制造部协同完成模具车间 、技术中心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已完成技术下发样件通知单、制造部组织完成、品保部业务部负责 模具、技术、品保、制造部验收模具模具车间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5.2业务部负责把通过合同评审的各项要求和图样等资料提供给技术中心。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是企业推出新产品的必要环节,是新产品能否成功上市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的内容、意义及管理方法。
一、新产品试制新产品试制是指企业按照产品设计方案或技术标准研制产品的过程。
试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进行。
试制阶段主要包括制造试制样品、生产工艺试验、技术试验、工艺流程控制等。
试制期间,需要对产品进行多次试验和检测,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
试制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为后续的批量生产提供工艺和技术基础。
如果试制顺利,产品的性能、功能和质量都符合预期,那么产品就可以进入鉴定环节。
二、新产品鉴定新产品鉴定是对试制产品的性能、功能、技术标准、安全性等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鉴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需要涉及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环保、标准规范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大量的实验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鉴定的结果是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正式生产的重要评估。
如果评估结果符合要求,产品可以进入试生产和批量生产阶段;如果评估结果不符合要求,产品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的意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管理环节,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试制和鉴定,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
其次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
新产品试制和鉴定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在产品上市后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
再次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试制和鉴定,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用户体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四、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的方法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管理制度。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试制和鉴定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细化每个环节的操作和管理要求。
其次是健全试制和鉴定的技术支撑系统。
企业需要投入足够的技术人员、设备和资金,建立起合理的试制和鉴定技术支撑体系,保障试制和鉴定工作的高效、快速和准确。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产品的研发和试制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新产品的试制与鉴定过程,成为各企业面临的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探讨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1.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的重要性新产品的试制与鉴定是将研发出的概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产品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质量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够成功上市,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利润。
因此,建立科学的试制与鉴定管理机制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2. 建立试制与鉴定管理团队在新产品试制与鉴定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
该团队应包括研发人员、工艺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等。
他们共同协作,确保试制与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确定试制与鉴定的目标与计划在试制与鉴定之前,应制定明确的目标与计划。
目标可以是产品性能的提升、成本的控制或市场需求的满足等。
计划包括时间进度、资源分配和人员任务等。
目标与计划的明确性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
4. 进行试制与鉴定的实施试制与鉴定的实施是将产品概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广泛调动各方资源,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工艺流程的设计和生产线的组织等。
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对试制产品进行鉴定测试试制完成后,应对产品进行鉴定测试,以评估产品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测试项目包括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性能指标等。
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可以得出客观的结果,并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6. 完善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试制与鉴定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和指导。
制度应包括项目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这样可以确保试制与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企业的技术积累提供保障。
7. 持续优化与改进新产品的试制与鉴定是一个不断优化与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背景新产品研发与试制是企业实现创新、推动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规范和提升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外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的管理,包括研发团队、试制部门以及相关合作伙伴。
三、职责和权限1.研发团队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试制工作,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等。
2.试制部门负责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工作,包括试制过程控制、鉴定测试、试验数据分析等。
3.相关合作伙伴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试制工作。
四、流程和要求1.新产品研发阶段:(1)研发团队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确定新产品的研发目标和要求。
(2)研发团队进行技术调研和试验验证,确认新产品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研发团队制定新产品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并组织相关检测和评估。
2.试制阶段:(1)试制部门根据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组织生产试制样品。
(2)试制部门对试制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的达标。
(3)试制部门根据新产品的鉴定要求,进行鉴定测试和试验数据的收集。
(4)试制部门对试制阶段的工艺、质量、成本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3.鉴定阶段:(1)试制部门根据鉴定要求,组织对新产品的性能、质量、可靠性等进行鉴定测试。
(2)试制部门进行鉴定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提供鉴定报告和相关数据。
(3)研发团队和试制部门根据鉴定结果,对新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
五、监督和评估1.企业领导通过定期会议、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新产品试制与鉴定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试制部门和研发团队定期评估新产品试制与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3.试制部门和研发团队要保留试制过程和鉴定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六、奖惩机制1.对于新产品试制和鉴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和表彰。
2.对于试制和鉴定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和整改。
七、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企业负责人和研发团队共同所有。
新 产 品 试 制 试验 鉴定 管 理 办 法
新产品试制、试验、鉴定管理办法1 目的本文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新产品试制、试验的管理,保证新产品试制的进度和质量;确保新产品试验工作的正确性;通过规定新产品鉴定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程序,确保设计工作的正确性。
2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新产品试制、试验的管理与控制。
适用于新产品、合同产品、老产品改进及变形产品的鉴定。
3 引用标准JB/T10136-1999《履带式吊管机》GB/T13330-1991《150t以下履带起重机性能试验方法》JG/T55-1999 《履带起重机结构试验方法》GB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495-2002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QC/T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范》GB/T6068.1~4-1985《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试验规范》JB/T4030.1~3-2000《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试验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7年第3号令)4 职责4.1 生产车间负责新产品的加工制造、装配、调试。
4.2 新产品试验过程的管理由技术质量中心负责。
4.3 技术部门负责现场技术服务。
负责试验过程中的技术服务,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编制试验大纲。
必要时试验大纲需经顾客同意。
4.4 质检部门负责配备检验人员及新产品的检查。
4.5 试验前总工程师组织成立新产品试验小组。
任命具有一定资格人员担当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技术质量中心、生产管理部、生产车间等部门人员组成。
4.6 试验小组负责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负责提供必备的试验仪器并确保试验仪器合格有效。
试验小组对试验工作质量负责。
4.7 生产车间负责协助试验小组完成试验。
4.8 技术质量中心负责组织产品鉴定工作及鉴定资料的管理工作。
4.9 技术质量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相关技术文件的提供与编制,并负责资料汇编与组织初审。
5管理内容与要求5.1 新产品试制的管理5.1.1 新产品试制的要求试制是在新产品研制阶段,依据设计工作图、工艺文件,通过加工制造的技术作业活动以及质量控制,使试制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规定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使公司开发新产品的试制及鉴定管理规范化,有章可循;1.2.适用范围公司开发新产品中的样品试制、小批试制及其鉴定均适用本办法;1.3.权责单位1)开发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2.新产品试制阶段划分2.1.样品试制样品试制是指在新产品移交量产前,为考核产品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达成预期目的而进行的个别产品制作工作,可分为以下几种:1)开发部为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的技术文件的质量,而制作可由制造部协助制作的一件或数件产品;2)为新产品寻求客户订单,应客户或业务部的要求,在设计阶段或产品量产前,制作的一件或数件产品;3)炎进行产品型式试验、寿命试验或其他长期性试验,在产品移交量产前,制作的一件或数件产品;4)为取得产品某项专业认证,在产品移交量产前,制作的一件或数件产品;2.2.小批试制小批试制是指为考核产品的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在新产品正式量产前进行的小批量的试制其批量小视产品种类而定,但需符合既低成本又能达成验证目的之原则;3.试制工作程序3.1.样品试制作业1)根据样品试制通知的要求,由开发部主导试制工作;2)开发部负责各种物料的准备工作,必要时由采购配合;3)开发部新产品设计负责人员在制造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完成样品试制工作;4)样品试制完成后交由品管部依新产品试制鉴定大纲的要求检验、鉴定;3.2.小批试制作业1)开发部新产品设计负责人员与生技部工艺人员合作,进行新产品工艺设计;2)由设计人员主导,制订产品试制作业流程;3)生技部工艺人员主导对作业流程的工艺审查;4)设计人员编制产品试制各工序的作业标准书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片;5)设计人员设计试制所需的工装夹具,生技部协助购买或自制;6)设计人员主导试制所需物料的请购,由采购配合购入;7)生产部负责安排小批试制生产计划,确保试制顺利进行;8)制造部在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新产品的小批试制作业;4.新产品试制后鉴定作业程序4.1.试制鉴定大纳的编制1)开发部根据设计任务书和相关的国际、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制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编制试制鉴定大纲;2)试制鉴定大纲应提出工艺、工装、设备、检测手段等与生产要求、品质保证及成本、安全、环保等相适应的要求;3)品管部对试制鉴定大纲进行审核,并依品质管理相关规范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4)试制鉴定大纲经技术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核准后生效;4.2.样品鉴定作业由开发部、品管部对样品进行鉴定;1)开发部自行审核设计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2)品管部依检验规范鉴定样品之合格性;3)品管部审查新产品设计结构之合理性;4)开发部、品管部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并评价是否可投入小批试制;5)技术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对鉴定最后结论作核示;4.3.小批试制鉴定作业1)开发部审核设计图样的合理、工艺性;2)生技部审核产品生产工艺、工装夹具、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3)采购部审核物料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4)制造部审核产品生产工艺之合理性、可靠性;5)品管部审核产品之合理性,测试设备之合理性、可靠性;6)各部门提出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确定产品是否可投入批量生产;7)技术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对鉴定最后结论作核示;4.4.设计整改作业试制鉴定过程发现的设计问题点,由开发部负责作整改工作;新产品试制鉴定表。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管理规定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已撤销),人事部(已撤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物资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0.10.17•【文号】•【施行日期】1990.10.1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日期:1997年11月29日实施日期:1997年11月29日)废止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管理规定(1990年10月17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人事部、劳动部、物资部、国务院引进智力办公室、国家税务局、国家物价局、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产品的计划管理,发挥计划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以下简称国家级试制计划)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条理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级试制计划是国家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发新产品,进行政策性调控的计划,是实施税收、价格、信贷、替代进口、出口创汇、物资、关税等政策优惠的依据,也是评定国家优秀新产品的基础。
第三条国家级试制计划,是在企、事业单位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筛选其中符合国家级新产品条件的项目所形成的计划。
每年由国家科委会同国家税务局、国家物价局、中国工商银行、物资部、国务院引进智力办等部门组织编制。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的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科研型(全新型)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改进型产品。
用进口散件、零部件组装的国内尚未生产的产品,单纯为军工配套的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单纯改变花色、外观、包装的产品,均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新产品按地域划分为国家级新产品和地区级新产品。
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研制生产的新产品为国家级新产品。
新产品设计评审验证管理规定
产品设计评审验证管理规定1目的为规范产品的设计评审、验证,确保设计输出满足相应阶段设计输入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空调产品的全新项目、改型项目、研究项目。
3职责3.1设计开发部●项目组负责完成设计和组织样机制作,在评审会前完成评审会议所需的书面材料。
●设计三课负责审查评审资料是否完整并组织评审会,项目组编制《评审报告》(报告最终审批者为技术副总)。
3.2品质管理部●负责编制《测试评价方案》。
●负责对样机检查、测试并提供客观证据。
3.3技术工艺部●负责完成工装准备、工艺文件的编制,在评审会前完成评审会所需的书面材料。
3.4制造部●负责完成小批试制。
3.5采购部●负责协助项目组在不符合项整改中与供应商联系,并及时送样。
5.1评审委员会组成组成:主任 ----技术副总经理;副主任 ----技术总监、技术中心主任;委员 ----设计开发部、技术工艺部、制造部、品管部、采购部的正/副部长;其他成员----工艺设计课长、测试课长、总装课长、设计四课课长及相关工程师。
职责:评价项目各阶段成果与设计输入的符合性,评价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评价项目的先进性。
同时评价结构、性能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
5.2 评审通过与不通过的大原则:a、电器安全不合格的不能通过评审;b、实测性能数据未达到内控要求的不能通过评审;c、其它不合格项能否通过评审,需评审会决定。
5.3 试制、试产过程中各部门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发现部门各自整理汇总成规范的“不符合项汇总表”,经部门领导审核后发至开发部,再由项目小组进行最终汇总;提交评审时项目组须同时提交最终汇总的“不符合项汇总表”和各部门的单项“不符合项汇总表”,目的是确保评审时得到完全的不符合信息,从而尽可能减少评审风险。
5.4项目小组在进行问题整改时应根据最终汇总的不符合项汇总表开展整改,并保持相关整改记录,确保试制、试产过程中各部门提出的所有不符合项都得到关闭(不需要整改或没有能力整改的相关问题都必须在整改措施栏里予以注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
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
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
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
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
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
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
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
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
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
(四)新产品试制经费:
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
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按规定拨给经费;
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
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
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五)新产品证书办理:
1.新产品证书归口由总师办负责办理。
2.研究所负责提供办理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总师办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报批手续。
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总则
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签后进行样试。
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生产图标记为“B”。
A和B的标记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会议确定。
2.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3.产品的主要参数、型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
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
样试、批试均由总工程师主持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确定投产后与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有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质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性,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经各方签字。
□技术资料验收
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2.成套图册编号要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
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
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研究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