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08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PPT课件
A × B=C
计税依据 税率 税额
6
一、税制要素
(一)税制的基本要素
征税对象
税目
税目是在征税对象范围内规定的具体征税类别,是对征税
对象的具体化。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稿酬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经营所得
偶然所得
7
一、税制要素
(一)税制的基本要素
节省 政府在征税时花费的人力和经 费最少,征税费用不能过高。
31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便利 确实
最少征收费用 平等
32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平等 一国国民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 能力,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 享得收入的比例来承担政府的 经费开支。
33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四)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又称为课税技术原则。
确实
便利
节省
42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五)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
公平 原则
税收负担的分配应当 公平,应使每个人支 付合理的份额。
43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五)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
效率 原则
要求对征税方式进行选择, 尽量不影响市场主体的经 济决策,将税收的额外负 担降低到最低程度。
税收不可驱使财富外流。
政府征税不应该导致财富逃出国 外,因此对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财 富征税应慎重考虑。
38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四)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是指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在于组 织财政收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又称为财政 收入原则。
税收原理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掌握不同种类的税收及其 征收方式,了解税收征收的具体操作和管理,为将来从事 财政、税务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02 税收基本概念
税收定义与特点
税收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 律规定的标准,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 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取得的一种财 政收入。
税收结构
税收结构是指各种税种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和相互关系。合理的税收结构能够 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 展。
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有过大的差异或歧视。
指税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尽可能地减 少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资和经济持续发展。
06 税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国际税收制度比较
各国税收制度特点
比较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特点,包括税制结构、 税种设置、税收征管等。
税收制度的差异
分析各国税收制度之间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 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税收制度的趋同性
研究各国税收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同的现象,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社会政策原则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依法进行,税收的开征 、停征以及各种税收的减免等都必须依照 法律的规定执行。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符合国家的社会政策目 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
03 税收制度与政策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定义
税收制度是国家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规定征收的各种税的制度,以 及相应的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缴纳税款而承担的义务和负担,包括经济负 担和心理负担。
税收负担的合理配置
第八章税收原理习题与答案
4、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 ) A、普遍征税 B、公平征税 C、纵向公平征税D、横向公平征税 答案 ABCD 5、税负转嫁是指( ) A、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B、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的自由浮动 • C、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 • D、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主动行为 • 答案 ABCD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人是指( ) A、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B、代扣代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C、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 、委托代征的单位和个人 答案 C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答案 B 3、随课税对象的税基增大而提高的税率是(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名义税率 答案 B 4、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依据是( ) A、课税对象 B、征收标准 C、税收负担 D、征收实体 答案C
• 5、下列税种中,属于共享税的是( )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 答案 A
D、关税
•
• • • • • • • • • • • • • • • •
6、征税的经济效率指的是( ) A、保持税收的宏观中性 B、征税费用与征税收入的比值关系 C、征税应不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 D、降低纳税人与纳税行为的经济支出 答案 B 7、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 ) A、供求关系的变 B、价格变动 C、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价格自由变动 D、指令性计划 答案 C 8、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 A、对供应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B、对供应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C、对供应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D、对供应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答案 A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公需说
“公共福利说”或“公共负担说”,17世纪资本 主义初期,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学者K·克洛 克,“租税倘非出于公共福利需要者,即不得征 收,如果征收,即不能认为是正当租税。所以, 征收租税必须以公共福利需要为理由”,“无代 表不纳税” 。
征的进 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 房产税、
口环节 方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④个人所得 城市房地
增值税 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 产税、车
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⑤ 船税、契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 税、屠宰
其余部分归地方;⑥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 税、筵席
从经济学的角度
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
从法律学的角度
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经济调节说
亦称“市场失灵论”或社会政策说,产生于 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的财政学者瓦格纳和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塞里 格曼。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现代
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税收原则的发展
威廉·配弟——公平负担税收
三条标准:
公平、简便、节省
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攸士第——征税不能 妨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
六大原则:促进主动纳税;不侵犯臣民的合 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 具有明确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 品货物征税;纳税手段简便,税款分期缴纳, 时间安排得当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 用税)
所得税(企业、个人)
财产税和行为税(房地产税、 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陈共《财政学》(第7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八章 税收原理)【圣才出品】
第八章税收原理一、概念题1.税收的强制性答: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在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力: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前者依据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权取得收入,后者凭借政治权力占有收入。
国家运用税收参与这种分配,就意味着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而这种分配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它依据的是政治权力,而且依法征收,任何形式的抗税行为都构成违法行为。
征税中的强制性不是绝对的,当企业和个人明了征税的目的并增强纳税观念以后,强制性则可能转化为自愿性;同时,强制性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的,政府依法征税,公民依法纳税,公民具有监督政府执行税法和税收使用情况的权利。
2.税收的固定性答: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一般说来,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发生了纳税行为,拥有了应税财产,就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不得违反。
同样,政府也只能按预定标准征税,不得随意更改。
税收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课税标准也会变动。
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税收的无偿性答: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针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是不具有偿还性或返还性的。
但若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考察,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这里又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
4.纳税人答: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所谓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如月工资达到应税所得额的我国公民,就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所谓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如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等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在本章中你将——〔〕考察税收如何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了解税收无谓损失的意义和原因考虑为什么一些税收的无谓损失大于另一些税收考察税收和无谓损失如何随税收的规模而变动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
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
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中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
1992年,比尔·克林顿中选的局部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
〞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
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它的价格和销售量,以及供应和需求的力量如何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划分税收负担。
在本章中,我们要扩大这种分析,并考察税收如何影响福利,即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福利。
乍看起来,税收对福利的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征税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这种收入必然来自某人的口袋。
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明的,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的状况都会变坏: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
但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我们应该比拟买者和卖者减少的福利和政府增加的收入量。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工具使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比拟。
分析将说明,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本钱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税收的无谓损失我们从回忆第六章中一个惊人的结论开始:一种物品的税收是向买者征收还是向卖者征收是不重要的。
当向买者征税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当向卖者征税时,供应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
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征收税收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最后,无论如何收税,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图8-l表示这些影响。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尽管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必然有一条曲线移动,但图上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
第8章国际税收
再次,由于所得税首先在来源国 征收,来源国如何计算应税所得、怎 样设计所得税税率等,直接影响着征 税国和纳税人的经济利益。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中,凡具有中 国法人地位、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的 企业作为中国的居民企业,要求其境 内、境外所得要在中国汇总纳税;对 不具有中国法人地位、总机构不设在 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对其实行收入 来源管辖权,仅要求其就来源于中国 境内的所得缴纳所得税。
例如甲国某居民来自国内所得80 万元,来自乙国所得20万元,甲国的 所得税税率为35%,但对本国居民来 源于国外的所得规定适用10%的低税 率征税,乙国的所得税税率为40%。
甲国实征税收: 80×35%+ 20×10% =30(万元) 此方法只能减轻跨国纳税人的负担,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二、消除国际重复征税(double taxation) 的措施 国际上由居住国政府采用的避免 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抵免法(Tax Credit)。税收抵 免法即对跨国纳税人的国内外全部所 得课征所得税时,准许以其在国外已 纳的所得税款,抵充应缴纳的税款, 只就抵充后的余额纳税。
(1)税收直接抵免(Direct Credit) 对同一纳税实体的本国纳税人在 国外缴纳的税款直接给予的抵免,一 般适用于统一核算经济实体的总分支 机构之间。
1.母公司来自子公司的所得: 100+300×1/7= 142.8571(万元) 2.母公司应承担的子公司所得税: 300×1/7 = 42.8571(万元) 3.间接抵免限额: 142.8571× 35% = 50(万元)
4.可抵免税额: 母公司已纳(承担)国外税额 42.8571万元,不足抵免限额,故可按 国外已纳税额全部抵免, 即可抵免税 额42.8571万元 5.母公司实缴甲国所得税: 50-42.8571 = 7.1429(万元)
第8章国际税收协定
8.2.2 两个范本的基本内容
一、国际税收协定适用的范围 • 1.协定涉及的纳税人范围
– 在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的两个范本中,都把协定包括的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公司、社团以及基 金会等)限制在缔约国一方或同时成为缔约国双方的居民。
– 两个协定范本规定:除了协定的个别条款(无差别待遇条款、税收情报交换和政府职员的退休 金等)外,非缔约国居民不能享受协定的待遇。
常设机构的分类
物理性常设机构的具体形式通常包括: ①管理机构; ②分支机构; ③工厂;④车 间(或作业场所); ⑤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⑥建筑工地或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及有关监督活动和劳务活动等。
– 代理性常设机构是指一个实体代表企业进行活动并有权在缔约国家以企业的名义对外缔结合同。 这种权限必须经常行使而不仅仅是在个别案件中行使。
常设机构的分类
• 常设机构的分类:物理性常设机构和代理性常设机构。 • 物理性常设机构: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 • 营业场所:企业用于从事营业活动的任何房屋场地、设施和设备,不管该房屋场地、设施和设备是否
完全用于进行营业活动这个目的。 – (1)无完整性要求 – (2)可以是自有或租赁的 – (3)包括适合于营业活动的任何重要、有形物体(但排除轻便和可携带的机器设备、工具;排 除证券或银行帐户;排除专利和软件。) – (4)在另一国租用的服务器或网址构成营业场所
– 在税收协定中严格规定“人的范围” 的重要意义在于限制纳税人不当地使用税收协定。
2.协定涉及的税种范围
– 在两个税收协定范本中均规定协定仅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征收的各种直接税。 – 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涵盖的税种主要是两个所得税,即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含义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一)税收性质属分配范畴,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二)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三)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一)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令的形式强制课征的,应纳税者必须履行缴纳义务,按照税法的规定照章纳税,违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直接的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三)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等税制要素,纳税人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政府也只能按预先的规定征税,不得随意更改。
三、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生产领域的影响1、所谓税收效应,指的是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
2、收入效应,即受税收的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为维持原有收入和消费水平,迫使人们增加劳动,减少闲暇;3、替代效应,即政府课税使劳动与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而使闲暇的相对效应增加,从而引起个人以闲暇替代的行为。
(二)税收对分配领域的影响1、对企业利润分配的调节,如通过流转课税和所得课税,使一般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都只能获得合理的适度利润;通过差别税负政策,发挥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节效应。
2、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在分配环节课征累进的综合个人所得税,使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承担较重的税收,并且能够随着不同个人的收入增减变化,灵活调节其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三)税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1、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投资和消费;2、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又可以通过增税来压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投资和消费。
四、税收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1、商品课税商品课税也称流转课税,是指对纳税人的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课征的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税收原理
3、财产税类
以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财产税分类
课征范围
财产税性质
1.稳定性强,适宜 地方征收; 遗特 产别 税税 财 和产 赠税 与: 置产 一 税税 般 、、 财 契车 产 税辆 税 等购 房 :
2.不易转嫁,属于 直接税种;
3.有一定程度的公 平作用。
4、资源税类
以纳税人使用国有资源 产生的级差收益为征税 对象的税种
9.违章处理
对 违 反 税 法 的 行 为 的 规 定
欠 税
滞纳金 滞纳金
罚金和绳之于法
漏 税
偷 税 抗 税
罚金和绳之于法
四、税收主要的分类
税 收 管 理 权 分 类
征 税 依 据 分 类 法
税 收 与 价 格 关 系 分 类
税 收 转 嫁 分 类 法
课 税 对 象 分 类 法
(一)课税对象分类法
3.3 定额税率
• 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 接规定固定税额。
定额税率的特点: 1.计算方便 2.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3.税负不尽合理
4.起征点与免征额
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
起征点
开始征税的起点 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 到或超过的全额计税
对策--将起征点 降至足够低的水平
个别优惠特点。在起征 点附近税负分配不公平
免征额
免于征税的数额
未达免征额不征税,超过 此点只就超过部分征税
适用于所得课税
普遍优惠的特点。税负 分配比较公平源自300×税率 200×税率
起征点
不征 0
100 200 300 400
(300-200)×税率 免征
免征额
免征
0
财政学_郭庆旺_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1. 税收的基本属性
税收的基本属性,同其他经济范畴一样,通常要从两方面来剖析:一方面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殊规定性,即不考虑税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差别,剖析税收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是剖析不同社会或不同国家的税收的特殊性。
2. 税收的"三性"
处于两难的选择,因此,把税制的设计同本国的具体情况和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的税收原则,才是对公平与效率两者更深层次和更高层次的兼顾。
2. 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1)公平类税收原则,又分为: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
(2)效率类税收原则,又分为: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
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涉及税制本身问题,所以又称税收的制度原则。
3. 税收中性问题
(1)概念。
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了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行为,或改变了生产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税前)的资源配置状况,这种改变就被视为税收的非中性。
(2)明确税收超额负担或称无谓负担问题是理解中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财政学-税收基本知识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把税收界定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一般认为主要溯源于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
”后来,经过洛克、休谟、边沁以及斯密等人提出的社会契约说、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利益交换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逐渐提出了新税收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之外,还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如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
●税收的“三性”1.税收的强制性在社会产品分配中存在两种权力即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证。
2.税收的无偿性政府征税以后,税款即为政府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同政府债务所具有的偿还性不同。
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并存。
3.税收的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税收的权威性来源于国家政权的权威性。
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税收术语——纳税人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与纳税人有关的一个概念是负税人。
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一、单选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累进税率下,每一级税率就是相应级距的课税对象数额的( A )。
A.边际税率B.平均税率C.比例税率D.累退税率2.下列税率形式更能体现从税收公平的是( B )。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累退税率D.边际税率3.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这种税负转嫁称为( B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4.能够导致税收全部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身上的情形是( A )。
A.需求完全无弹性B.需求完全有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5.当某商品的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时,其税负转嫁情况是( A )。
A.易转嫁B.不易转嫁C. 和税负转嫁无关D. 不确定6.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D )。
A.营业税B.增值税C.消费税D.房地产税7.从税收效率角度看,下列税率形式作用最弱的是( B )。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累退税率D.边际税率8.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这种税负转嫁方式称为( C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9.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形式是( A )。
A.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C.累退税率D.定额税10.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这种转嫁方式称为( D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11.在下列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增值税B.公司所得税C.消费税D.营业税12.下述有关从价税表述正确的是( B )。
A.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B.比例税是从价税C.定额税是从价税D.从价税与商品流转额无关13.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C )。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税收收入
T = 税收规模 Q = 物品销售量
TQ = 政府的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
Price
Price buyers pay
无谓损失
Supply
PS
0
Q2
Q1
Demand
Quantity
Deadweight Loss and Tax Revenue...
Price
PB
(c) 大额税
无谓损失
Supply
PS 0 Q2
Demand
Q1
Quantity
无谓损失与税收收入
对小额税而言,税收收入少,无谓 损失少。 当税收规模增加时,税收收入增加 ,无谓损失也增加。 但当税收规模继续增加,税收收入 则下降,因为高税收大大减少了市 场规模,产生非常大的无谓损失。
税收扭曲与弹性...
Price
(a) 供给缺乏弹性 Supply
税收 规模
0
当供给比较缺乏弹性时 ,税收的无谓损失较小 .
Demand
Quantity
Tax Distortions and Elasticities...
Price
Size of tax
(b) 供给富有弹性
当供给比较富有弹性时 ,税收的无谓损失较大 .
是富有弹性的。
The Deadweight Loss Debate
工人对激励反应较大的例子: 许多工人可以调整他们工作的时间 一些家庭有第二个赚钱人(已婚妇女选 择从事家务还是工作挣钱) 许多老年人可以选择什么时候退休 一些人考虑从事地下经济活动 (i.e. 他们 从事非法经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术语、税收分类、税负转嫁等税收原理性知识点。
本章重点和难点:税收的特征、税收分类、税负转嫁的方式。
一、税收的概念二、税收的基本特征三、税收术语四、税收的分类五、税收的原则六、税负的转嫁和归宿七、税收效应八、国际税收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国民收入中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规范形式。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the nature of taxation)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指征税以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和课征额度,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三、税收术语The terminology of taxation1. 征税主体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
我国的征税主体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
2.纳税人与负税人纳税人(纳税主体)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人3.课税对象又指征税客体,指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
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财产三大类。
4.税目课税品目,是征税客体的具体化,代表着征税界限或征税范围的广度。
资源税税目税额明细表5.税源税收收入的源泉。
是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形成的纳税人的各种收入。
课税对象是课税的直接依据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最终来源6.税基据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包括实物量与价值量两类。
狭义上税基指计税依据7.税率税率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
(1)定额税率, 按照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
(2)比例税率(proportional tax rate),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规定相同的征税比例。
(3)累进税率、累退税率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累退税率(regressive tax rate)与之相反,是边际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加而递减的税率。
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8.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课税对象的数额达到和超过起征点的应按其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则不征税。
起征点的规定是对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一种税收照顾。
凡税法中规定有免征额的,只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免征额的规定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最低生活和费用开支需要。
四、税收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ation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分为:(1)流转税,指以生产流通的商品销售收入额或提供劳务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现行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2)所得税(Taxes on incomes),指以纳税人的纯收益额或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3)财产税(taxes on assets),指以特定财产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如车船税、车辆购置税、房产税和契税。
(4)行为税,指以特定的行为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如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等。
(5)资源税(Taxes on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指对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就资源和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有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6)关税,主要对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
2.税收的其它分类(1)国外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进行分类,可将税收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
(2)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属于直接税。
(3)以课税权的归属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税,指税收征管权和税收收入归中央政府拥有的税种。
地方税,指税收征管权和税收收入归地方政府拥有的税种。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指税收征管权与税收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享的税种。
(4)以课税标准分,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使用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积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种为从量税。
使用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种为从价税。
(5)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指税金构成价格的组成部分,其计税依据为含税价格。
价外税指税金附加在价格之外,其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格。
增值税五、税收的原则Principle of tax(一)税收原则的创立与发展1.亚当.斯密(公平、确定、便利、节省原则)2.瓦格纳(财政收入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税务行政原则)3.马斯格雷夫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equity and efficiency for tax )(二)税收公平原则1.税收公平原则的定义公平原则,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
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指经济条件相同的人负担数额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指经济条件不同的人负担数额不同的税收。
(三)税收效率原则1.税收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效率。
2.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税收经济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
检验标准是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
提高税收经济效率的途径:尽可能压低税收的征税数额,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度;二是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并在市场失灵时,将税收作为调节杠杆加以有效纠正。
税收中性(tax neutrality )税收中性,是要求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应征税数额为限,减少纳税人或社会遭到的额外负担;政府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运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
税收中性的理论基础在于确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有充分效率,倡导税收中性的目的在于避免税收对于市场机制的干扰或扭曲,而让市场在不受干扰或扭曲的条件下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运行。
税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之一,在什么情况下保持中性,什么情况下为非中性,要看是否有利于经济有效运转来决定。
3.税收行政效率原则在征税过程中,一般会发生两类费用:管理费用(政府部门在实施各种税收计划、征管各个税种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和执行费用(又称奉行纳税费用,指企业和个人在依法纳税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提高税收行政效率的途径:运用先进科学的方法管理税务,以节省管理费用;简化税制,使纳税人易于理解掌握;尽可能将奉行费用转化为管理费用,减少纳税人负担,增加税务支出的透明度。
(四)适度原则税收适度原则,指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兼顾需要和可能,做到取之有度。
(五)法治原则指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税收政策的运用和整个税收管理,应以法律为依据,以法治税。
六、税负的转嫁和归宿The tax shifting and the tax incidence(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与形式1.什么是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款转移给别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或过程)。
税负归宿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是税收负担的实际承受者。
2.税负转嫁的形式(methods of tax shifting )(1)前转(顺转),提高销售价格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购买者的一种形式;(2)后转(逆转),降低购进价格后转(backward shifting):也称逆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一种形式;一般发生在生产要素的课税上。
(3)混转(散转),前转、后转兼而有之(4)税收资本化,将所购物品未来可预见的应纳税款从所购物品价格中作一次性扣除。
(5)消转,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二)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制约税收转嫁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税种。
流转税或间接税容易转嫁,所得税难以转嫁。
2.课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弹性结论:课税商品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税收负担容易转嫁,反之亦然。
3.课税商品生产与销售的竞争程度。
垄断性商品比竞争性商品税负转嫁容易。
4.其他课税范围越广,税负越易转嫁。
七、税收效应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征税而在商品抉择、劳动投入和储蓄方面作出的反应。
这种经济影响一般可归纳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the income effect )税收的替代效应(the substitution effect )税收的经济影响税收与消费者行为1.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图形分析)替代效应表现为国家对商品征税,会使被征税的商品价格上涨,造成消费者减少课税商品购买量,而增加非课税商品或轻税商品购买量。
2.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图形分析)收入效应表现为国家征税会使纳税人收入下降,从而使其减少商品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
八国际税收international taxation(一)国际税收的含义1.国际税收的含义国际税收是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交往中因行使各自国家的税收管辖权而发生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不是一个独立的税种。
2.国际税收的内容国际税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消除或缓解国际双重征税,如何协调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和消除对外国纳税人的税收歧视,如何鼓励国际投资,如何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国际税收协定等。
(二)税收管辖权1、定义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行使征税的权力,是国家根据主权原则依法拥有确定纳税主体的义务、纳税客体的范围以及如何行使征税权等方面的权力。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主要内容之一。
2.税收管辖权的两个基本原则(1)属人原则,产生的税收管辖权为公民税收管辖权(citizen jurisdiction to tax)以及居民税收管辖权(resident jurisdiction to tax),其含义是国家有权就居民(公民)来自于境内和境外的所得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