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计划(3篇)
应急预案编制计划一、编制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潜在的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做好事故、事件应急准备,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和突发事故、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控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可能造成的疾病、伤害、损失和环境影响,故制定本计划。
二、编制依据1、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规定。
2、经理部辖区内的工程项目及施工条件、驻地现场情况等。
3、上级及有关单位的规定和要求。
三、相关职责1、经理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全面控制应急预案编制计划的制定和编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演习和实施。
2、工程技术部为应急预案(准备)和响应的主控部门,按照上级规定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编制部门范围内有关应急预案,并督促、指导其他相应部门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负责督促、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3、物资设备部负责施工现场、生活和办公区应急物资、设备或设施的配置和管理工作。
4、公安派出所负责消防工具、设备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5、安全环保部负责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报告。
6、综合办公室负责伤害性应急准备的管理工作。
四、编制要求1、可能发生事故性质、后果。
2、与外部机构的联系(消防、医院、环保局等),公布内外部联系电话、方法等。
3、报警、联络步骤。
公布内外部报警电话和具体联络的方法和程序等。
4、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
对应急___中有特殊要求的人员,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教育,特别是应急___的关键人员,应具备处理紧急情况和___的能力要求。
如:消防应急成员中义务消防员、现场救护和饮食意外事件应急成员中的救护人员等。
5、指挥中心地点、___机构。
指挥中心设于何处,联系电话和方法,___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组成、分工等。
6、应急物资、设备或设施配备情况。
应急物资、设备或设施的配置数量、清单、存放地点、拟用何处等。
6、可能条件下的事故演习。
消防应急响应、现场人员伤害应急响应须进行演习,其他是否要应急演习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必要时在应急预案中明确规定。
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
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首先,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明确编制队伍、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确保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历史事故案例、本单位基本情况、周边环境、应急资源等。
这些资料将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重要依据。
三、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
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
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依据。
四、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评估内容包括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素质、应急演练效果等。
五、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1.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明确各级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2. 预警及信息报告: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报告突发事件。
3. 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现场处置、应急转移、医疗救护等。
4. 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应急物资、应急资金、应急通信等保障措施,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5.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1. 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发布:评审通过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总之,应急预案编制是一个严谨、系统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的密切配合。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可以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和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和主要内容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应急预案编制概述•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急预案编制示例•应急预案编制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未来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与挑战目录01应急预案编制概述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定义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明确工作流程、响应标准和资源调配方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突发事件。
目的定义与目的1编制依据23根据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根据本单位的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结果借鉴历史事故的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历史事故经验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应急方案。
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应当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和实施。
动态性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全面性应急预案应当涵盖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编制原则02应急预案编制程序03制定编制计划根据编制任务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编制工作计划,包括时间节点、工作内容、人员安排等。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01组织领导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
02成员组成预案编制工作组应包括应急管理、消防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医疗防疫等专业人员。
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01识别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如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机械设备的运行等。
风险评估02对危险源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及主要内容
演练组织与实施
01
02
03
演练组织
成立演练组织机构,明确 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制 定演练方案和计划。
演练实施
按照演练方案和计划,组 织人员进行演练,包括模 拟事故发生、应急处置、 救援等环节。
演练评估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演练效果评估与改进
效果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及主要内 容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应急预案编制概述 • 应急预案编制准备 •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 应急预案更新与修订
01
应急预案编制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 事件或紧急情况,为迅速、有效 、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而预 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 ,应注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现场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04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评审组织与程序
成立评审小组
01
组建由相关领域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小组
,对预案进行专业评审。
明确评审程序
02
制定详细的评审流程,包括预案提交、初步审查、现场评审、
更新周期与时机பைடு நூலகம்
定期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更新,一般至少每年更新一 次。
特殊情况及时更新
在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 行修订和更新。
法律法规变化
应急预案应与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一旦法律法规 发生变化,应急预案也应及时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应急措施和应对流程。
它是组织、企业或个人在面临危机时有效进行救援和管理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性、编制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性应急预案编制是组织、企业或个人应对灾难或紧急情况的基础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性:1. 提前规划:应急预案编制能够提前规划应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流程,减少突发事件对组织、企业或个人造成的损失。
2. 快速响应:应急预案编制能够使相关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迅速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事态扩大化的风险。
3. 整合资源:应急预案编制能够合理调度和整合相关资源,实现多部门、多方力量的协同作战,提高应对灾难的效率和成功率。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过程应急预案编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风险评估:对组织、企业或个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事故风险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应对重点和重要性。
2. 目标确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目标和任务,明确所要达到的应对效果和防范目标。
3. 编制框架:根据目标确定,建立应急预案的框架结构,明确编制的内容、要点和组织机构。
4. 信息收集:收集相关的应急管理和应对措施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案例分析等。
5. 编写措施:根据信息收集,编写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应急预案的调度、组织、指挥和应对流程等。
6. 审核修订:将编写好的应急预案进行内部审核和修订,确保准确完整,并参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7. 培训演练: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各级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8. 定期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应急预案,适应社会变化和技术进步。
三、应急预案编制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充分调研: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要充分了解组织、企业或个人所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确保预案与实际情况相符。
应急预案编制(图文)
1)应急预案定义事故应急预案是事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害进行预测,而预先制定的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的有关救援措施、计划或方案。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2)我国应急预案编制概况目前,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制定了本地区和本行业的应急预案,企业基本上都编制了相配套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国家制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编制了与企业应急预案范本。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制定发布了相关类别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但在编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1)应急预案过于简单、粗略有些预案只是一般的管理规章,应急救援方面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内容,将应急预案与应急条例混淆。
应急预案未按科学的程序制定,缺乏充分的应急能力和风险评估、资源评估等。
2)应急预案缺乏系统性上下级预案、同级预案、政府与企业或者相邻地区之间的预案没有很好的衔接,从组织机构、处理程序到职责划分存在盲点、重叠和矛盾,缺乏相关部门之间必要的协调,常会造成事故应急行动时职责不清、指挥不力、操作混乱等局面。
3)应急预案缺乏完整性目前很多预案并未按科学的程序制定,比如缺乏充分的应急能力评估和风险评估、资源评估等,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和应急功能描述不全,不能满足应急活动的需求。
4)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很多预案的的应急方法和措施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和应急能力的实际,没有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的调查。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哪8个步骤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哪8个步骤
1.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背景和目的: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需要明确
编制预案的目的和背景,了解组织或单位所处的风险环境和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
2.组织编制团队:设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确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
任务分工,包括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实施人员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3.风险评估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包
括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确定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4.确定应急响应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响
应方案,包括应对措施、人员调度、资源调配等,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
5.方案编制和修订:根据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完整的应急
预案,包括具体的流程、措施和责任分工,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6.应急预案的测试和演练: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测试
和验证,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7.应急培训和意识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其对应急预
案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应变意识。
8.定期评估和改进:建立应急预案的评估机制,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
况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持续提高应急响应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以上8个步骤的全面规划和实施,组织或单位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紧急情况,保障生产、生活和财产的安全。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1 编制准备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全面分析企业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2 编制程序2。
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2 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2。
4 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能够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2.5 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编制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近年来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法律法规基础;一、应急预案编制基本要求,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重大危险源等;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具体过程参见第四章;1危险分析危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过程;在危险因素辨识分析、评价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区域或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的类型、影响范围和后果等,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2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包括应急资源应急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应急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它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应急能力评估就是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应急资源的准备状况充分性和从事应急救援活动所具备的能力评估,以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为应急预案的编制奠定基础;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当在评估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3.编制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结合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等信息,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9,使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流程参如图3-2所示;2指挥与控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往往需要多个救援机构共同处置,因此,对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便于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从而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决策,建立现场工作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等;3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做出自我保护响应;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紧急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4通信通信是应急指挥、协调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在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通信网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通信网络畅通,并设立备用通信系统;5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建立对事故现场,维9公共关系重大事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应保证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明确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和信息批准、发布的程序,避免信息的不一致性;同时,还应处理好公众的有关咨询,接待和安抚受害者家属;10应急人员安全重大事故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11抢险与救援抢险与救援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泄漏、火灾事故,其消防和抢险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十分巨大,应对消防和抢险的器材和物资、人员的培训、方法和策略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12危险物质控制危险物质的泄漏或失控,将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对工人和设备等造成严重危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生产经营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中提出,应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旦超出厂界或超出本单位自身的应急能力,就需要社会及政府的应急援助;因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与所在区域和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有效衔接,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成效,如发生事故后的及时上报,向政府的救援请求,外部应急救援队伍到现场后的协同作战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应急预案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备案,使政府有关部门掌握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同时,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应急救援工作能顺畅开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的应急预案是以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为基础,政府部门在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事故先期处置后,及时启动政府应急预案,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指挥、协调、处理等;因此,政府部门应掌握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的信息,并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备案,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有效衔接;,同,,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确保应急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特别是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应急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分门别类制修订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2.应急预案相互衔接方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切实防范、有效应对重特大事故,控制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提出要推动“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及应急管理体系、队伍、装备建设,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关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同时,政府预案中应综合考虑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体系中增加重大危险源厂外应急措施以及可提供大型救援装备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员;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切实履行先期处置的职责,负责对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初期组织和指挥;随着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展,当地政府应当迅速和生产经单位应急指挥机构一起建立应急处理指挥体系,按照统一部署,负责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应急物资和装备等的调度与配置应急资源物资和装备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能否成功救援的关键;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在应急物资和装备等的调度与配置方面形成有效衔接;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救援装备;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专业的特种救援装备情况,各专业队伍按规程配备救援装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网络建设,配备相应的物资、技术和装备等,保证应急物资、设施及装备等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当地政府,掌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各种媒体提供相关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负责本地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生产经营单位与所在地政府、社区建立互动机制,向周边群众宣传相关应急知识;有关部门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的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有关部门、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内容列入行政干部培训的课程;各专业应急机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习;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联合演习;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演习;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应急预案要求共同进行应急演习;2非常态时应急预案之间衔接1信息报告和沟通在应急预案体系中,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政府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应建立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报告和信息沟通机制,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发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报告和沟通,确保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能够协调一致地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行动;在政府主管部门内部,要建立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报告机制,下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在,由营单位应当根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好先期处理工作;3应急处置社会联动应急预案中应当建立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协调调用事发地以外的有关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增援时,地方人民政府要为其提供各种必要保障;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与计划、交通、商务、卫生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协同行动,扎实工作,按照各自职责,为保证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物资、装备、医疗、生活以及交通、通信等物质的生产、运输、供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期间,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与街道、乡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情报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疏散隔离、重点地区交通管制工作,并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知识;第四节应急预案管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救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是降低事故风险,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来1.应急预案评审类型应急预案草案应经过所有要求执行该预案的机构或为应急预案执行提供支持的机构的评审;同时,应急预案作为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文件,一经发布,又具有相当权威性;因此,应急管理部门或编制单位应通过应急预案评审过程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根据评审性质、评审人员和评审目标的不同,将评审过程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两类,如表3-3所示;表3-3 应急预案评审类型门的专家;③本地区熟悉应急救援工作的其他专家;2上级评审上级评审是指由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将所起草的应急预案交由其上一级组织机构进行的评审,一般在同行评审及相应的修订工作完成之后进行;重大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装备包括个体防护设备、财政等资源的支持,所有应急功能职能的相关方应确保上述资源保持随时可用状态;实施上级评审的目标是确保有关责任人或组织机构对应急预案中要求的资源予以授权和做出相应的承诺;3社区评议社区评议是指在应急预案审批阶段,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组织公众对应急预案进行评议;公众参与应急预案评审不仅可以改善应急预案的完整性,也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应急预案的理解,使其被周围各社区正式接受,从而提高对事故的有效预防;4政府评审政府评审是指由城市政府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编制单位所编写的应急预案实施审查批准,并予以备案的过程;政府对于重大事故应急准备或响应过程的管理不仅体现在应急预案编制上,还应参与应急预案的评审过程;政府评审的目的是确认该应急预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上级政府有关规定的要求,并与其他应急预案协调一致;一般来说,政府部;;,变化不断进行修订防洪预案;综上所述,应急预案的评审、修订时机和频次可以遵循如下规则:1定期评审、修订;2随时针对培训和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对应急预案实施评审、修订;3评审重大事故灾害的应急过程,吸取相应的经验和教训,修订应急预案;4国家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时,评审、修订应急预案;5危险源有较大变化时,评审、修订应急预案;6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评审、修订应急预案;3.评审项目为确保应急预案内容完整、信息准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性组织有关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性材料中,都十分强调应急预案评审或评价的作用,部分资料更是对应急预案评审的项目及各项目的评价指标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美国国家应急响应领导小组National Response Team,NRT1988年颁布的危险物品应急预案评审标准NRT-1A中按照该组织危险物品应急预案编制指南NRT-1,1987年出版中提出的应急预案格式,提出29个评审项目;A9教育、培训与演练A10与其他应急预案关系A11互助协议A12预案管理B 应急功能设置评审B1接警与通知B2指挥与控制B3警报和紧急公告B4通讯B5事态监测与评估应急预案类别评审项目评审结果备注B6警戒与管制B7人群疏散B8人群安置B9医疗与卫生B10公共关系B11应急人员安全B12消防和抢险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储运单位的应急预案,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核、城市公用事业、道路交通、火灾、铁路、民航、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以及特种设备、电网安全等事故的应急预案,依据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抄报安全监管部门;三、应急预案宣传教育与培训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安监总应急〔2007〕34号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应急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人员提高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应急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确保所有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应急技能、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水平;,突;要机构应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检验、更新和完善,以便及时更换变化或过时的信息,并解决演习、实施中反映出的问题;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1法律、法规的变化;2需对应急组织和政策作相应的调整和完善;3机构或部门、人员调整;4通过日常演习和实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反应取得了启发性经验;5需对应急反应的内容进行修订;6应急预案生效并执行时间超过五年时间;7其他情况;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应根据应急预案评审的结果、应急演习的结果及日常发现的问题,组织人员对应急预案修订、更新,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持续适宜性;同时,修订、更新的应急预案应通过有关负责人员的认可,并及时进行发布和备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概述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减轻或消除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流程、内容和方法。
二、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预防为主: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注重预防工作,通过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手段,提前发现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3.依法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合规性。
4.协同配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5.动态管理: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注重实际操作,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三、编制流程1.成立编制小组:成立由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
2.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因素,评估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确定应急目标和任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明确应急预案的应急目标和任务,包括应急响应、救援、恢复和重建等。
4.编制应急预案:根据应急目标和任务,编制应急预案,包括组织体系、预警与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救援、恢复和重建等内容。
5.征求意见:将编制好的应急预案征求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6.审批发布:将征求意见后的应急预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实施。
四、编制内容1.组织体系: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队伍等应急组织体系,确保应急指挥和协调的有效性。
应急预案编制流程和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流程和要点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方案和措施。
它是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下面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流程和要点。
一、应急预案编制流程1. 确定编制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编制的需求和重要性。
这一步需要明确预案的编制对象,例如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等。
2. 组织编制工作:确定编制预案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编制工作小组。
该小组应包括各相关部门的代表,以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3. 收集信息:收集与编制对象相关的信息,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了解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其特点,以便制定相应的预案内容。
4. 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各类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通过评估结果,确定编制预案的重点和优先级。
5. 制定预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案内容。
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应急流程、资源调配、信息通信、应急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6. 审核和修改:编制完成后,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应邀请专家或第三方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
7. 发布和培训:经过审核和修改后,将预案正式发布,并进行培训,确保各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
培训应包括预案的基本知识、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设备操作等内容。
8. 定期演练和修订: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演练结果和实际应急工作中的经验,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二、应急预案编制要点1. 明确目标和任务:预案应明确应对突发事件的目标和任务,如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类型事件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2. 制定应急组织机构: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对工作。
3. 确定资源保障:预案应明确资源调配的原则和方式,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动和利用各类资源,满足应急工作的需要。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背景。
应急预案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协调相关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行动计划。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为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编制目的。
1. 为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 为了规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3. 为了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和任务,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
三、编制原则。
1. 综合性原则,应急预案要综合考虑各种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紧急性原则,应急预案要能够迅速启动,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3. 灵活性原则,应急预案要能够根据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4. 协调性原则,应急预案要能够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实现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
四、编制内容。
1.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划分,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和级别划分。
2. 应急响应预案,针对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包括启动条件、启动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
3. 应急资源保障预案,明确各类应急资源的来源和调配方式,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调配和利用资源。
4. 应急指挥协调预案,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指挥和协调体系,确保指挥系统的顺畅运行。
5. 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对人员伤亡、失踪、困难群众的救援和救助措施。
6. 应急信息发布预案,明确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五、编制流程。
1. 确定编制组织,由相关主管部门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组织,明确责任人和分工。
2. 调研分析,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和重点。
3. 制定方案,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制定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案,明确编制的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是企事业单位重要的应急准备工作之一,它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预定的行动计划,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做出反应,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可能的损失。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 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确定负责人和参与人员。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应由各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确保各方面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演练。
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风险,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进行安全演练,检验现有的应急措施和应对能力。
3. 收集相关信息和准备资源。
收集与企业运营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联系方式、供应商信息、物资储备情况等,并做好资源的准备工作。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1. 预案的基本信息。
包括预案的名称、批准部门、编制日期、生效日期等基本信息,确保预案的可辨识性和时效性。
2. 突发事件分析和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风险等级、可能造成的损失、应对措施等,为应急响应提供有效依据。
3.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指定各部门的应急负责人和具体的职责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组织和协调应急工作。
4. 应急响应程序。
明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步骤,包括灾害事故报告、指挥调度、救援救护、资源调配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5. 通讯与报警系统。
建立健全的通讯与报警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紧急情况的及时通报,方便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6. 物资和装备准备。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用和使用。
三、预案编制的具体步骤1. 建立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和目标。
2. 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历史灾害数据、企业运营情况、可用资源等。
3. 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演练,确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应对措施。
4.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预案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编制应急预案策划书3篇
编制应急预案策划书3篇篇一编制应急预案策划书一、策划背景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策划书。
二、策划目标1.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3. 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三、策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 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四、策划内容(一)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各成员的职责。
2. 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和兼职救援队伍。
3.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协作关系。
(二)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1. 对企业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主要风险源和风险等级。
2. 制定预防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等。
3. 定期进行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三)应急预案1. 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 明确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流程和处置措施。
3. 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和评估。
(四)应急保障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2. 保障应急通信畅通,建立应急通信保障机制。
3. 提供应急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培训与宣传教育1. 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2.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应急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监督与管理1. 建立应急管理监督机制,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在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不履行职责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五、策划实施1. 成立策划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策划和编制工作。
应急预案_编制指南
一、前言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特制定本指南。
二、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隐患排查,强化防范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3.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反应、高效处置。
4. 科学规范,持续改进。
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的原则,不断优化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编制内容1. 应急预案概述(1)编制目的和依据(2)适用范围(3)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2. 应急组织体系(1)应急指挥部及职责(2)应急工作组及职责(3)应急队伍及职责3. 应急预案体系(1)总体应急预案(2)专项应急预案(3)现场处置方案4. 应急预防与预警(1)风险识别与评估(2)预防措施与防范(3)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5. 应急响应(1)应急响应级别划分(2)应急响应流程(3)应急响应措施6.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2)医疗救治(3)善后处理7. 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2)人员保障(3)技术保障(4)经费保障8. 应急预案管理(1)预案修订(2)预案演练(3)预案宣传与培训四、编制要求1. 编制应急预案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规范。
2.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启动、高效实施。
3.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突发事件发生的新情况、新特点。
4.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和公众的意见,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附则1.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编制应急预案。
2. 本指南由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编制应急预案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和指挥各项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500字)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制预案的目的和范围。
目的是确定编制预案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应急预案的主要作用是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范围是指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和涉及的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范围,如企业应急预案、城市应急预案等。
在确定目的和范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预案适用对象: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对象,如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社区等;2. 预案适用场景:确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场景,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3. 预案适用时间:确定应急预案适用的时间范围,如24小时全天候、工作日等;4. 预案适用地点:确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地点范围,如国内、特定地区、特定场所。
第二步:制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500字)在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之后,需要制定应急组织机构和明确各组织成员的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是指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工作的组织框架和人员分工。
组织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通常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各级领导小组和各职能部门。
在制定组织机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应急指挥部:确定应急指挥部的设置位置、组织结构和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2. 应急办公室:确定应急办公室的设置位置、组织结构和主要职责,负责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3. 领导小组:确定领导小组的成员、职责和工作分工,负责决策和协调各项工作;4. 职能部门: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各职能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负责实施具体的应急工作。
第三步: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500字)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以了解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评估是指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
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1. 确定编制小组的成立背景和目的。
2. 明确小组成员,包括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相关企业代表等。
3. 选举小组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二、收集资料,进行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1. 收集各类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资料。
2.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危险分析,包括事故类型、事故规模、事故发生概率等。
3. 评估单位或区域的应急能力,包括应急队伍、物资装备、通信设施、技术支持等。
三、编制应急预案1. 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如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
2. 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应急保障等。
3. 详细阐述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包括:a.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b. 预防与预警机制;c. 应急响应程序;d. 应急处置措施;e. 应急保障;f. 后期处置与预案管理。
四、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1. 组织评审小组,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2. 评审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等。
3. 根据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 发布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1.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对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
3.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修订,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4. 加强应急培训和宣传,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应急预案的备案与管理1. 按照相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上级部门备案。
2. 建立应急预案管理档案,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实施等情况进行记录。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总之,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是一个系统、严谨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的编制、严格的评审、有效的实施,才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和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应急预案编写
应急预案编写考点:应急预案编制第一节应急预案概述应急预案就是所指对单位火灾出现后救火救援有关问题做出预先筹划和精心安排的计划精心安排文书,做为应付突发性火灾事故的行动方案和依据,在处理事故时充分发挥着关键促进作用。
一、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针对预设的火灾事故的相同类型、规模及社会单位情况,合理调动、分配单位内部员工共同组成的救火救援力量,恰当使用各种技术和手段,顺利地实行救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增加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二、编制应急预案的意义1.有助于掌控科学救人的主动权2.有利于促进单位内部相互熟悉3.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演练的针对性第二节应急预案编制一、应急预案的基本建设依据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三类:1)法规制度依据,包含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牵涉消防安全的有关法律规定和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
2)客观依据,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等。
3)主观依据,包含员工的变化程度、消防安全素质和防雷救火技能等。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主要包含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新建重点工程、其他须要制定应急预案的单位或场所。
三、应急预案的分类1.多层建筑类2.高层建筑类3.地下建筑类4.一般的工矿企业类5.化工类6.其他类四、应急预案制定的程序1.明确范围,明确重点部位2.调查研究,搜集资料3.科学计算,确定人员力量和器材装备4.确认救火救援应急行动意图5.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善必要时还应非政府专业技术人员充份论证并通过演练展开检验。
五、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一)单位的基本情况(二)应急组织机构(1)火场指挥部。
(2)灭火行动组。
(3)撤离鼓励组。
(4)安全防护救护组。
(5)火灾现场警戒组。
(6)后勤保障组。
(7)机动组。
(三)火情预想(四)报警、接报处理程序(1)报警。
以快捷方便为原则确定发现火灾后的报警方式,如口头报警、有线报警、无线报警等,报警的对象为“”火警台(“三台合一”的地区为“”指挥中心)、单位值班领导、消防控制中心等。
编制应急预案策划书3篇
编制应急预案策划书3篇篇一《编制应急预案策划书》一、引言应急预案的编制对于保障组织或单位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减少损失,维护人员安全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策划书旨在明确编制应急预案的目标、原则、流程和具体内容,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本策划书的编制目的是:1. 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2. 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编制流程,确保编制工作的有序进行。
3. 确定应急预案的内容框架,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4. 提高组织或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编制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始终把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
2.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强化预防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同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实现平时与战时的有机结合。
3. 依法依规,科学规范。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科学合理地编制应急预案,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4.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组织领导上实行统一指挥,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相应的应急工作。
5.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6. 资源整合,保障有力。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编制流程1. 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组建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的编制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开展风险评估对组织或单位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源、风险影响范围和程度等。
3. 制定应急预案框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的框架,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内容。
4. 编写应急预案文本在框架的基础上,详细编写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文本,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措施和责任分工等。
5. 组织评审与修订邀请专家和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订和完善。
应急预案编步骤包括
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1. 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发布和实施等工作。
2. 确定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二、明确应急预案编制范围和目标1.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
2. 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包括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影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
三、收集相关资料1. 收集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政策等与应急预案编制相关的资料。
2. 收集企业内部相关制度、流程、资源等资料。
3. 收集周边环境、气象、地质等资料。
四、分析风险和危害1.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识别,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2. 分析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
3. 评估各类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五、制定应急预案内容1. 编制应急预案总则,包括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
2. 制定应急预案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3. 编制应急处置流程,包括预警、响应、处置、恢复等环节。
4. 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人员疏散、救援、物资调配、医疗救护等。
5. 制定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方案。
6. 制定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
六、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1. 组织专家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根据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将评审通过的应急预案报上级部门备案,并正式发布。
七、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对企业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 根据演练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八、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2. 收集新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案例等资料,及时更新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篇一应急预案和相关实施程序要每年进行审查以保证符合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的应急预案。
必要时至少每3年更新一次。
1、应急预案的复检本应急反应预案应在企业经理指导下,每年进行一次审查。
审查应包括预案、应急程序、培训与训练情况,应急设备以及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沟通。
要根据以下方面来进行修改:(1)训练和演习的书面评价,这种记录可识别出缺陷或提出更合适的方法、程序或组;织,建议改动的后续行动也要审查;(2)组织或程序中的关键人员的'变动;(3)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动;(4)支援机构的能力或功能的变动;(5)国家或地方政府法规的变化;(6)影响到应急预案的企业的变动;(7)来自其他组织、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建议;(8)生产工艺或操作状况的变化。
审查的结果要由审查人存档并交给企业经理。
建立备忘录说明审查的区域和每个区域的审查结果以及采取纠正的行动。
如果审查表明改变是必要的,审查人员要系统阐述建议的改动,并把它们送交给企业经理审查。
2、应急程序的复检应急反应程序要修订以反映出应急预案的变动。
此外,除了每年预案审查,根据企业管理惯例,应急反应程序也要审查和修订。
列出应急电话号码的专门程序至少要每季度审查和更新一次。
应急预案编制篇二1预案编制的目的和范围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就是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适用范围就是它在对人、地域、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效力。
也就是说,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践性。
在编制预案时一定要明确界定其适用范围,以确保预防事故的针对性。
2预案的编制步骤从资料整理到预案的编制、完善,直至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经历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包括:编制准备;预案编制;审定、实施;预案的演练;预案的修订与完善5个步骤。
(1)编制准备。
在编制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有:①成立编写组织机构;②制定编制计划;③搜集整理信息;④初始评估;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⑥能力与资源评估。
(2)预案编制。
这是编制预案的重点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
预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施的效果,即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损失的程度。
编写时按照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应急响应程序、预案的'内容以及预案的级别(六级)和层次(综合、专项、现场)要求进行编写。
(3)审定、实施。
完成预案编写以后,要进行科学评价和审核、审定。
编制的预案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救援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危害等,都需要经过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评定。
而且,预案必须通过审核、批准、实施,这也是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4)预案的演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教育、应急训练和演习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
应急演练应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其他训练等,通过演练、评审,为预案的完善创造条件。
(5)预案的修订与完善。
修订与完善是实现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持续改进的重要步骤。
应急预案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又具有法规权威性,故必须通过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之进行评审,针对煤矿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3预案的编制要求(1)煤矿事故救援应遵循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预案编制应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
(3)煤矿必须对潜在的重大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①冒顶、片帮、边坡滑落和地表塌陷事故;②重大瓦斯爆炸事故;③重大煤尘爆炸事故;④冲击地压、重大地质灾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⑤重大水灾事故;⑥重大火灾(包括自然发火)事故;⑦重大机电事故;⑧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⑩其他危害事故。
(4)预案编制应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的编制要求。
(5)预案在编制和实施中不能损害相临矿井的利益。
(6)预案编制要充分依据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评估等方面调查、分析的结果。
同时要对预案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
(7)切实做好预案编制的组织保障工作。
(8)预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应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指导书) 、记录(应急行动的记录)四级文件体系。
(9)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认真履行审核、批准、发布、实施、评审、修改等管理程序。
4预案编制的内容及格式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其编制的主要内容为: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附件等。
预案编制的格式:封面包括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 、公章,目录,引言、概况,术语、符号和代号,预案内容,附录,附加说明等。
5结语通过平煤集团四矿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应用的实践,从预案编制的目的、范围、步骤、编制要求、编制内容及格式、程序、文件体系等方面完善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原则、方法和要求,指导编制了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应急救援预案。
这些技术性标准对于平煤集团四矿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煤炭行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应急预案编制篇三一、编制步骤(一)资料收集(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一)四级体系:1、预案(手册,综合性描述)1)、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2)、预案的目标3)、应急组织4)、责任:由一系列为实现紧急管理政策和预案目标而制定的紧急情况管理程序组成,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现场应急、恢复的程序以及训练程序,事故后果评价程序等。
2、程序(二级文件,核心)1)、内容:行动的目的;行动的范围2)、模式:5W1H—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谁去做who,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如何做how3)、目的:为应急行动提供信息参考和行动指导4)、格式: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二者的组合等3、说明书(三级文件)对程序中的。
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4、应急行动记录(四级文件)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作的通讯记录,应急队员进出事故危险区的记录,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的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三、应急预案的程序结构1、预案概况: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进行综合描述和说明2、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确认并采取减缓的措施3、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4、基本应急程序:给出事故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序5、特殊危险应急程序:针对特殊事故危险性的应急程序6、恢复程序: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四、三大程序1、准备程序(培训程序、训练演习程序、应急资源评价程序等)2、基本应急程序(核心:报警程序、疏散程序、通讯程序、禁戒和管制程序、医疗救援程序、公共关系程序)3、特殊危险应急程序(行动程序)五、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一)、一般灾害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方法:1、应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2、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生命第一原则、损失最小化原则、及时性、有效性、第一响应等)3、报警与报告程序4、生产和技术处理(停机、关闸、停产等明确的规定)5、灾害控制与扑救6、伤员的救护7、警戒疏散与交通管制8、应急物资准备与供应9、救援与救助(寻求什么样的外援、公安、消防、医疗、军队、政府等)10、生产恢复11、应急演练(二)、一般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锅炉、塔吊、吊车、压力容器等)编制方法:1、应急处理的知识2、事故的部位及类型3、引发事故的原因4、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5、主要操作程序及要点6、报警、报告与救护7、生产恢复8、应急演练(三)化工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化工厂厂级应急预案,格式固定)编制方法:1、厂区的基本情况2、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及其分布图3、指挥机构的设备及职责4、资金保障及通讯联络的方式5、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6、预防事故的措施7、事故处理8、工程抢救抢修9、现场医疗救护10、紧急安全疏散11、社会支援六、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的协调应急预案编制篇四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极易引发群体伤亡的危险源之一。
20xx年某月,上海市某正在浇筑混凝土的锅炉房工程屋面平台突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57.5万元。
事故的技术原因主要是:屋面设计标高较大,支撑竖向高度较大,水平间距明显过大,没有设置连续的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导致支撑系统整体性极差,即没有形成可靠的空间受力结构。
在未计入施工中泵送砼直接对模板支撑的冲击力时,支撑立杆受力大大超过设计强度值和屈服强度值。
在我国,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支模方式,但缺少相对应的设计计算标准,使现有的设计计算存在着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为预防模板坍塌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是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即确定最不利状态,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绘制预案实施网络图;应随施工情况的变化而及时修订。
由于模板支撑架坍塌发生后,施工人员常发生因异物吸入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本文案例11个死亡人员中因异物吸入致死的8人,占73%。
从中可知事故发生后不能有效施救是造成惨案的又一原因。
因此,紧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是减少伤亡的有效措施。
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应包括:紧急设施,包括事故报警系统、支撑应力监测及自动预警系统、紧急救援工具、应急照明、紧急医疗工具。
紧急联络与通讯,包括发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时,除起动工地报警系统外,应拨打119报警和医疗救护120。
同时按预案规定的。
通讯方法向有关部门联络。
紧急撤离方法,即一旦事故发生,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撤离时以人员安全为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撤离。
紧急工作组:紧急工作组的组成目的是对工地内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作出响应。
其工作宗旨是减少人员伤亡,并关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经过紧急医疗救护和事故预案等紧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紧急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1)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质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救援障碍。
(2)事故处理组:按事故预案使用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