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贫困理论学科化的依据、价值与实现路径
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
一、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贫困原因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农村贫困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水平低:许多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更谈不 上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质量。
2、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水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基 本的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等。
2、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 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 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改善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村经济发 展创造良好环境。
3、缺乏发展机会:贫困地区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就业机会,导致农民 难以脱贫致富。
4、抵御风险能力弱:贫困人口往往缺乏有效的资产积累,面对自然灾害、 市场波动等风险时显得十分脆弱。
二、现有反贫困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在反贫困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发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 扶贫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这些实践案例的成功表明,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创新我国农村反贫困模 式是可行的。通过加强资产建设和能力提升,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可以实 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然而,仍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来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
感谢观看
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
目录
01 一、我国农村贫困现 状
03 三、资产建设反贫困 理论的应用和创新
02
二、现有反贫困模式 存在的问题
04 四、实践案例和成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较为突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采取 有效措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本次演示将围绕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展开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探讨如何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战略
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战略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战略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贫困问题愈发凸显,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更加突出。
对于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贫困化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反贫困战略,以期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的解决。
一、贫困化理论的概述1.1 结构性调整观点结构性调整理论认为,贫困问题源于发展中国家内部社会经济结构的矛盾和不平衡。
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可能导致一部分劳动力失业和收入下降,从而使贫困化问题加剧。
此理论强调了在实施反贫困战略时需要重视结构性调整以保护弱势群体。
1.2 资源峪论资源峪论主张资源分配不均导致贫困。
发展中国家贫困化问题因为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
因此,解决贫困化问题就要通过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弱势群体的获得资源的机会。
1.3 人力资本峪论人力资本峪论认为,缺乏教育和培训机会导致贫困。
发展中国家在基础教育、医疗保健以及技术培训等领域的投入不足,限制了人们实现自身潜力的能力,进而导致贫困化问题的加剧。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是解决贫困的关键。
二、反贫困战略的探索2.1 经济发展战略根据结构性调整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包括鼓励产业升级、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发展服务业等措施,在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提升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2.2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了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发展中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建立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以及提供基本的退休养老保障等。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搭建,弱势群体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并减轻贫困现象的发生。
2.3 教育和培训投入加大针对人力资本峪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课程。
此外,还要注重提高教师和培训师的素质,以保障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发展中国家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反贫困法治的中国道路
.120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文章编号:1674 -5205 (2021 )03冶120-(011)反贫困法治的中国道路杨强(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陕西西安710122)[摘要〕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法治,经历了体制改革式反贫困、开发式反贫困和精准扶贫式反贫困三个阶段,形成了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主导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法治模式,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应合理定位政府扶贫职能,实现扶贫方式从微观到宏观、从直接到间接的逐步调整,同时提高贫困人口的权利保障,推进我国反贫困楔式从动员型治理向法治型治理转型。
中国的反贫困法治注重保障人民的相当生活水准权、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为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反贫困;人权;法治A bstract:The anti- poverty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vers three types,the system reforming type,development-orientated type and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ype,and has formed the anti - poverty legal model in developingcountries,that is,basing on the market regulation and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The anti - poverty system in Chinahas created a Chinese sample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anti- poverty theory.We should reasonably position the governments func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should gradually adjust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from micro to macro and from direct to indirect,should guarantee the rights of the poor and promote the China*s anti —poverty mode from non—institutional to law- based .China*s anti—poverty rule of law focuses on protecting people*s right to basic standard of living,the right to subsistence,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nd the right to equality,further,it provides a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the anti—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Key Words:anti—poverty;human rights;rule of law中图分类号:D922. 182文献标识码:A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发达国家存在着富裕社会的贫困,发展中国家更是深受贫困的制约。
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与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贫困问题的解决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国家的责任。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贫困问题,推动着反贫困政策的实施。
那么,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又是怎么样的呢?一、反贫困政策的实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扶贫工作早已有了一段深厚的基础。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2014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十项扶贫行动计划”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旗帜鲜明地为全党全社会下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定下了目标,制定了任务。
1. 完善扶贫政策在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中,完善扶贫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政策的完善不仅包括了财政支持,还涵盖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医疗救助等多方面的支持。
对于农村地区的人民来说,政策的完善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方便,激励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
2. 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反贫困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向贫困地区注入了大量的产业扶持资金,鼓励贫困地区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供销,开展产品加工等活动,提高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
3. 教育扶贫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子女受教育就是最好的富裕和希望。
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本再造的关键一步,也是贫困家庭走上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实施反贫困政策的过程中,教育扶贫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
4. 就业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为贫困家庭增收,改善其现有的生活水平。
因此,就业扶贫也是反贫困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医疗救助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资源匮乏。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加大救助力度,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
二、反贫困政策的效果在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效果的出现。
那么,反贫困政策的效果又是怎么样的呢?1. 贫困人口减少实施反贫困政策的过程中,贫困人口减少是最为明显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04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 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对全球贫困问题的独特见解与启示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 义反贫困理论对于理解贫困的根源和 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 法。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强调贫困的阶 级性和社会性,认为贫困是资本主义 制度下的产物,这为全球贫困问题的 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启示。
在社会主义的平等观下,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 会,得到公平的待遇和尊重。反贫困实践则是通过社会主义 的平等观来实现的,即通过公有制、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等 原则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03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 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与发
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反贫困经验
0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反贫困经验
对未来全球贫困治理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于未来全球贫困治理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2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贫困问题仍然是一个普 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3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各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上 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全球减贫事 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苏联在建国初期面临严重的贫困问题,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通过
发展农业和允许小规模私人经济活动成功缓解了贫困。
02
斯大林时期的贫困消除
斯大林执政后,苏联经济逐渐集中化,虽然工业化进程加快,但贫困问
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03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与反思
赫鲁晓夫对农业和集体农庄进行改革,但改革并未根本解决农村贫困问
贫困群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获得相应的权益和资源。无产阶级革命旨在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为贫困群体争取更多的权益和资源,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
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单孝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摘要〕 邓小平立足国情又放眼世界思考中国反贫困的战略意义,他认为反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不仅关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更能促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邓小平从两个层面阐明了反贫困的价值目标,一是国家兴旺富强;二是人民共同富裕。
邓小平认为:帮助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摆脱贫困是中国反贫困的着力点;要探索一条通过改革开放,制定并实施由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先富带后富,发达地区帮助落后地区的反贫困道路;反贫困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邓小平反贫困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成就卓著。
学习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对于当前做好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反贫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5-0053-13〔收稿日期〕2016-05-28〔作者简介〕单孝虹(1969),女,四川西昌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
邓小平以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深情来思考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为让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基本目的。
他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从维护国家形象,实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构建世界公正合理政治经济秩序的高度来谈反贫困的战略意义,从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来思考反贫困的实质和内涵,并对中国反贫困的价值目标、可行路径、着力点及必须坚持的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贫困理论。
在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空间与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空间与途径社会工作能够在农村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的农村扶贫没有脱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政策的影响。
克服扶贫政策的缺陷与不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修正与弥合扶贫政策不足、提升扶贫对象能力的重要举措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措施的缺陷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所采取的扶贫政策和实施的扶贫措施对于缓解我国农村贫困状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就巨大。
但是,从扶贫的实际效果看,现行的农村扶贫政策和措施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
1 现行扶贫政策目标不清。
现行扶贫政策是为了维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还是要促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如果仅仅局限于维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会不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贫困层?2 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
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往往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疲于应付。
实际上是“救火”政策,哪里起火,就应付哪里,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周密的考虑。
贫困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它将长期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贫困人口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因此,应系统地考虑和设计扶贫的长期政策,避免政策的短视。
3 现行政策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
农村“五保户”的确定缺少科学的方法、可操作性差。
往往很多应该得到救助的人,却没有救助,生活十分凄惨。
4 单一的政府扶贫模式,不仅给政府增加了沉重负担,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5 忽视广泛的社会服务和人力资本投资。
没有向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卫生保健、供水设施、教育设施及广泛的适用技术培训;农业中的中介服务机构严重缺乏;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6 缺乏专业工作方法和职业扶贫队伍。
因此,现行扶贫政策需要改革,在扶贫过程中亟需导入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
2021年第2期理论建设NO.2.2021摆脱贫困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并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作出了新的要求和阐释。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对于进一步落实“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逐步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来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不是主观上的臆断,一蹴而就,而是在原有理论之上孕育出的新成果,具有深邃而又丰富的理论根基。
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反贫困思想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除贫困思想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前的国情党情,形成了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一)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有诸多关于反贫困问题的论述。
尽管鲜有直接论述“扶贫脱贫”的章节,但他们始终将反贫困思想贯穿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中。
马克思认为,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异化劳动,即工人的辛苦劳动与自我价值的严重分●新理念·新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陶娴静,姚宏志(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制胜法宝、“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纳入到逻辑框架中,彰显了其核心要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研究
国化研究》2023-10-28contents •引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实现途径与经验目录contents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贫困问题对全球反贫困事业具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全球反贫困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则更具中国特色。
背景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扶贫扶贫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意义02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概念贫困现象01指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原因,部分或全部处于物质、精神困境的一种社会现象。
反贫困02指通过政策、经济、社会等手段,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03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贫困现象的本质和根源,提出反贫困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和谐和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无产阶级贫困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程度将不断加深,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反贫困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阶级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贫困现象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认为,贫困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使得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
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我国当前的扶贫#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03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主要通过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
减贫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
减贫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减贫是一个全人类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更加突出。
许多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贫策略,但不同策略在不同的国家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对减贫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减贫策略的理论基础减贫策略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学。
经济学认为,财富是限制贫困的关键。
因此,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富,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贫困。
在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增加对农业和小企业的支持。
这将提高农民和小企业家的生产能力,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减少他们的贫困。
除经济学之外,社会学和人类学也对减贫策略的理论提供了支撑。
这些学科强调贫困是一种社会问题,需要从社会文化和政治角度来理解。
因此,在减贫策略中,还应考虑到社会配套措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以解决社会问题。
二、减贫策略的实践经验总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贫策略。
虽然不同国家的减贫策略不尽相同,但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
1. 政府扶贫政策政府在减少贫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国家,政府实施了扶贫政策,如提供现金援助、对农业和小企业进行训练和技术支持、提供公共服务等。
这些政策都有助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使他们逐渐摆脱贫困。
2. 学习型扶贫学习型扶贫强调的是贫困家庭自身的发展能力。
在学习型扶贫中,政府和其他机构为贫困家庭提供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技能和知识。
这种扶贫措施考虑到了贫困家庭自身的发展潜力,不仅能够解决贫困问题,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水平。
3. 战略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是指国家或其他机构投资于有利于减少贫困的项目和计划。
例如,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卫生保健项目等。
这些投资对减少贫困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提高贫困家庭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促进贫困家庭逐渐摆脱贫困。
4. 收入转移收入转移是指政府或其他机构提供现金援助、券或商品,以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帮助贫困家庭改善生活状况,但不能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化的反贫困道路及其当代价值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4卷第04期(总第504期)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内涵及背景1.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立足于政治经济学原理,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科学地揭示了对贫困的认识用政治经济学批判贫困的根源。
从早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对工人和无产者的利益不断压榨将他们的劳动异化后转化为获取资本和扩大生产等一系列资本主义制度来无休止地剥削榨取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关注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和劳动者财富积累越来越少的艰难处境从而导致的愈发贫穷的生活。
马克思对认识不断进行反复辩证和的思考,从这些悲惨的贫困现象入手,层层深入制度层面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做出坚决的批判和反抗,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贫困产生的根源分析贫困标签对产生这一现象的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的内在实质,为摆脱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局面消除贫穷予以贫困者解放,详细地勾勒出反贫困理论路径与根本方法,为无产阶级谋求自身利益,获得合法权益提供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抓住社会贫困的根源和问题,为无产阶级人民提供理论基础,对于给当今贫困地区的贫困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带去信心和动力。
1.2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产生的背景1.2.1 为贫苦群众辩护的历史背景马克思在17岁上中学时就把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作为自己的梦想。
对莱茵省议会讨论通过的一项法案,穷人如果在树林中捡拾枯死的树枝也会被当作盗窃林木,贫困农民因此而受到处罚的残酷生活现状,让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贫困问题产生认知思考与关注,这为了保护资有者阶级利益的法律对贫苦大众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篇文章里自觉的让自己成为了贫苦农民的法学家站在对贫民受剥削的同情立场同林木所有者的法律展开了一场猛烈论战与深刻抨击,明确的站在了贫困农民这一边,承担起为他们辩护的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准脱贫逻辑、困境与价值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精准脱贫:逻辑、困境与价值实现倪良新1欧树同2(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合肥230022:2.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合肥230022)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精准脱贫三重逻辑包括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和行动逻辑,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逻辑要求和实践必然,为精准脱贫提供价值指引,为精神扶贫提供行动指引。
当前,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融人精准脱贫仍存在三重困境,社会转型结构性干扰力导致价值倾向偏离,价值观内化时 滞导致社会价值标准离散,价值观认同路径不通畅导致社会价值弱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准脱 贫价值实现前提基础是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基本原则是回应群众利益和社会关切,制度保障是坚持制度设计价值引领,实践探索是提供多样化培育践行渠道。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理性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20)04-0069-00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 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 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 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深 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是社会主 义的本质要求”等重要论述,是推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融入精准脱贫的重要逻辑起点,在新的 历史方位中呈现出了鲜明的价值契合性与共有 的价值指向性,对我们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 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精准脱贫的价值观意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 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 报告中提出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脱贫攻坚的力度、规模和影响前所未 有,显著改善了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 件,谱写了我国乃至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
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反贫困问题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
尽管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将近8亿农村人口从贫困线以下的生活中解救出来,但仍然有大约4亿农村人口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状况中。
因此,研究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首先,要研究农村反贫困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缺乏、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土地流转困难、就业机会的匮乏等都是导致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农村贫困问题变得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其次,针对农村反贫困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是农村反贫困工作的主导力量,应该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投入,推进农村发展。
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农村反贫困中的短板和瓶颈问题。
在政府的引导下,各级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应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农村反贫困工作。
此外,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主要集中在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上,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资源。
但我们也应该关注贫困的根本解决办法,即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措施,帮助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长期的减贫效果。
此外,要研究农村反贫困问题,还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
教育是解决农村贫困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提高技能和素质水平,他们将更具竞争力,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贫困的原因和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我们有望实现农村贫困的根本解决,推动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
2021·06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张奇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我国2020年后的贫困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0年后,我国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遵循延续性与创新性相统一、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应立足于相对贫困的特殊性,分别从治理主体机制、识别机制、协同机制、衔接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起一套不同于绝对贫困的全新的治理机制,为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的缓解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基本原则;实践路径作者简介:张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湖北武汉430072)DOI :10.19865/ki.xxdj.2021.06.022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1)06-0064-04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绝对贫困的消除,我国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时刻。
横跨该历史性时刻,我国的贫困治理逻辑亦须得到重构。
2020年之后,我国贫困治理的对象将由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脱贫和高标准的小康是两码事……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
为了应对2020年之后我国贫困治理的新形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由此,如何构建解决相对贫困之长效机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从分析基本原则着手,以期为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供理论指引与方法论指导。
一、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1.延续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坚持延续性是指在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过程中,要将脱贫攻坚战中所采取的一些扶贫政策与经验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延续。
一方面,之所以要延续一些过去的扶贫政策,其原因在于扶贫政策应逐渐过渡、适当调整,而不能断崖式终止。
中国特色反贫困的理论向度与价值旨归
作者: 官进胜[1,2]
作者机构: [1]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200233;[2]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上海200233
出版物刊名: 科学社会主义
页码: 78-8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反贫困;中国特色;理论向度;价值旨归
摘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具有深邃的理论根基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华传统小康理念以及共产党人不懈的初心追求构成坚实的理论之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派生于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在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价值取向、科学谋划、人文底蕴层面彰显其清晰的逻辑理路与丰富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
Resources,Core Points,and Epochal Significance of Anti-povert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 陶娴静[1];姚宏志[1]
作者机构: [1]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出版物刊名: 理论建设
页码: 75-8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准扶贫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制胜法宝、"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纳入到逻辑框架中,彰显了其核心要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三农经济反贫困的实施路径探讨
三农经济反贫困的实施路径探讨农村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贫困是影响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了积极推动三农经济反贫困工作,探索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要坚持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发展农业是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基础。
因此,在推动三农经济反贫困工作中,要以农业为主导,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发展乡村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发展乡村产业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
通过开发乡村资源、壮大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企业发展等措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乡村经济活力,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再者,要加强农民素质提升。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提升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措施,提升农民素质水平,使他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融入现代社会,摆脱贫困状态。
另外,要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加强政策扶持是推动三农经济反贫困工作的核心环节。
通过制定扶贫政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建立扶贫机制等措施,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此外,要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倡循环农业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要注重农村金融支持。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实现三农经济反贫困的关键之一。
通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信贷市场、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等措施,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
增能主义理论视角下贫困山区的反贫困实践
增能主义理论视角下贫困山区的反贫困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大。
贫困山区面对的挑战更为严峻,反贫困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此背景下,增能主义逐渐成为反贫困的重要理论基础,其理念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
本文旨在通过增能主义理论视角下贫困山区的反贫困实践,探讨如何实现精准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增能主义原理及其意义1.增能主义的内涵增能主义是日本学者岩泽宏的理论贡献,指导思想是“有产权、有技能、有品德的市场参与者是经济发展的根基”。
增能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增强社会参与者获得国内和国际市场机会的能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增能主义认为,通过资本的投入与技术的升级,提高失落地区的产业能力,让突出的人才、技术和企业在保护政策的熏陶下,透过竞争的优胜劣汰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并借此达成经济振兴和社会增益的共同目标。
2.意义增能主义的意义在于在贫困山区的反贫困实践中,为改变单纯的“给鱼”的落后状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办法。
增能主义通过提高社会参与者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能力,提高反贫困工作的总体效益。
在反贫困实践中,增能主义可以在社会资源配置和政府政策制定上,采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手段,促进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机制的兴起,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贫困地区及人民脱贫致富。
1.农业增能贫困山区的经济单一,多为农业,因此,农业增能是该地区反贫困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应通过技术创新和扶持政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比如,在云南大理,政府通过资金、技术和科学的扶持,将该区的植物精华、农产品和制品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之都”,提升了本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2.人才荟萃在贫困山区,缺乏人才往往是反贫困的制约因素之一。
因此,要想实现贫困地区的工商业发展,首先要在科技和人才引进上下功夫。
比如,在河南省孟州市,通过引入电子商务人才和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缓解困难地区的人口离去问题,让人才留在这里,并将技术和经验贡献给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对推动全市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反贫困理论学科化的依据、价值与实现路径
向亚雯;罗正茂
【期刊名称】《理论建设》
【年(卷),期】2022(38)3
【摘要】后扶贫时代,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亟须进行学科化建设。
将走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建立一门以减贫为导向,以贫困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贫困生成规律,最终实现减贫目的的新学科。
目前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具有良好的知识、组织和制度基础,为其学科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反贫困理论学科化不仅可以促
进知识专门化和系统化,而且可以培养高层次减贫专门人才和指导减贫实践,解决贫
困理论研究与减贫实践创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推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学科化建设,需要遵循“由外而内”“内外兼修”的学科发展路径;建立学科范式,界定学科边界;开展跨学科研究,克服学科边界带来的障碍。
【总页数】11页(P95-105)
【作者】向亚雯;罗正茂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经济伦理特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实现
2.马克思贫困理论及对新时代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实践价值
3.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的历史依据、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
4.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化的反贫困道路及其
当代价值5.反贫困理论背景下工会参与乡村振兴的遵循原则和实现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