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理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对于贫困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研究。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贫困问题以及解决贫困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强调了经济结构对于贫困问题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贫困并非单纯是个人能力或者努力的问题,而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从而造成了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解决贫困问题,不能仅仅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出发,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强调了社会制度对于贫困问题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是贫困问题的根源,因为资本主义制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增长,导致了劳动者的剥削和贫困问题的加剧。
对此,马克思主张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来消除贫困问题。
当代社会,尽管很多国家已经有了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但仍然存在着贫困问题。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在寻求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社会制度,还需要关注和改变制度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强调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却常常被剥削和压榨,导致贫困问题的加剧。
马克思主张应建立起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和制度。
这一理论在当代贫困问题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不仅能减少贫困,还能提高社会公平性和稳定性。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也提醒我们关注贫困现象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马克思认为贫困不仅是物质贫困,还包括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贫困。
解决贫困问题不仅需要提高人们的经济状况,还需要提供教育、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全面看待贫困问题,不仅仅关注经济层面的解决办法,还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提升。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贫困问题以及解决贫困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通过关注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劳动者权益以及贫困现象的多元化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贫困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繁荣。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揭示贫困产生的根源,并探讨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本文将对马克思的贫困理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富人和穷人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无法从劳动中获得足够的报酬,导致贫困问题的存在。
这种贫困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产物,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无关。
马克思将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个体的收入和财富较低;绝对贫困则是指个体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包括食物、住房、医疗等方面的贫困。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是绝对贫困的主要形式,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劳动力价值的剥夺,使得劳动者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困的根源在于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配问题。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差额,也是资本家从劳动者身上获取的利润。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并支配着剩余价值,而劳动者只能获得微薄的工资收入。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贫困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剩余价值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和分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消除了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配问题,贫困问题也将得到根本解决。
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过渡时期或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腐败、经济落后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贫困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贫困问题的解决。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仍然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困问题愈发严重。
我们需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贫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完整版)贫困理论A-F双临界值方法介绍
A-F方法介绍贫困的内涵很丰富,也有很多种界定方式。
从最早的绝对贫困,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到的资源贫困、能力贫困等。
对贫困的认识经历了从单一贫困到多维贫困的转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也包括了人均寿命、卫生、教育和生活条件等社会文化因素。
直到2010年,UNDP第20个《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多维贫困指数MPI,认为贫困的维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收入不足的范畴,其涉及到不良的健康和营养状况、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谋生手段的缺乏、恶劣的居住条件、社会排斥异己社会参与的缺乏等诸多方面。
A-F双临界值方法,在2007年5月,由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OPHI)的Sabina Alkire和James Foster基于Sen的可行能力剥夺理论发展为多维贫困的测量方法,简称为AF 方法,并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如前文提到UNDP与2010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了AF方法计算得到的MPI指数。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小林(2009)采用A- F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王艳慧等(2013)对河南省南阳市四个国家贫困片区县进行了多维贫困度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A-F双临界值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同时将离散型的定型数据和连续型的定量数据纳入测试模型进行测量。
同时,A-F双临界值方法提供的是一种测量多维贫困的框架,非常具有弹性,更多的关键选中留给研究中自己决定,包括选中贫困的维度、各维度的临界值、各维度的权重以及贫困的临界值等。
Sen (2002)把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实质自由的一个过程,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可行能力。
人们的这些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因而导致贫困,所以,多维贫困测算的目的就是识别出哪些个体的哪些可行为能力被剥夺,从而测算出标示贫困个体多维贫困状况的“多维贫困发生率”指标(H),标示贫困深度的“平均剥夺份额”指标(A),以及标示贫困人口群体综合贫困状况的“多维贫困指数”指标(MPI)。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他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批判之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得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们必须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得生活所需,而这种交易过程中,剥削已经内在存在。
资本家为了最大化利润,不仅压榨工人的劳动力,同时还通过压低工资、提高工作强度等手段来压制工人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工人们难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马克思认为贫困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必然结果。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
然而,货币是市场上的唯一媒介,这导致了产生货币财富的不平等,使得一部分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而另一部分人则无力竞争和生存,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沦为贫困。
尽管距离马克思提出贫困理论已有足足一个世纪的时间,但是在当今社会,贫困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出台更全面、有效的政策来降低贫困率。
然而,当代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一些方面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应对。
纵观当下的异化经济形态,不难发现市场经济的不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变得更加明显。
因此,要彻底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进行系统性的改革,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在当代仍然有高度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我们思考并解决当代贫困问题的一部分,需要重视和研究,引入新的经济理论,尝试在当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发展模式,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公平和持续的发展环境。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被剥夺,造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并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扩张的系统,它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市场和劳动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剥夺无产阶级的财富和权力,从而循环往复地维持着这个系统的运转。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于当代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无产阶级的权利和利益。
无论是在经济政策制定上,还是在社会福利的保障上,都应该把无产阶级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仅会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还会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的不幸。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公正的税收政策和福利制度,以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的程度。
最后,我们也应该重视环保问题。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它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环保措施,取缔污染企业,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总之,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我们应该关注无产阶级的权益,关注社会的平等与公正,重视环保问题,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1st.把贫困归咎于资源状况先天性恶劣,由于土地资 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不足、资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贫 困。 2nd.贫困是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使然,由于 资金缺乏、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严重落 后导致贫困。
宁夏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宁夏煤炭具有分布广、品种全、 煤质好、埋藏浅等特点,且构 造简单,易于开采。 • 宁夏石膏储量居中国首位,且 分布广,矿床厚,便于机械开 采。 • 宁夏土特产品很多,其中枸杞、 甘草、贺兰石、滩羊二毛皮、 发菜最为著名,被称为“红黄 蓝白黑”宁夏五宝。
(1)贫困者每一种行为方式中,都存在一定的合理 依据,但同时这种行为又对于他们的贫困产生了 影响。 (2)每一个环节(短缺要素配置、人力资本运行、 家庭内部代际交换等)上的行为理性积淀,客观 上却导致了小农总体行为的非理性。
每一种解释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但每一种视 角都或多或少的只重视了贫困原因的一些方面而忽 视了另一些方面。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借
3.瓦伦丁:情境适应理论
a.穷人的生存理性:贫困是适应环境的 一种无奈之举。如果环境改变,他们可 以有新的选择,而放弃贫困。
b.贫困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乃至价值观 念对贫困环境的麻木适应。
4.社会排斥理论 (1)欧洲委员会折中的定义:对基于公民资格权利 主要是社会权利的否定,或者这些权利未充分实 现。 (2)主要内容和类型: a.经济排斥:三个指标:劳动力市场排斥、收入贫 穷、消费市场排斥 b.政治排斥 c.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 e.文化排斥 f. 福利制度排斥
鉴各种理论的合理解释,综合全面地判 断与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反贫困措施。
谢谢聆听
Thank You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贫困的理论和观点。
这些理论和观点对当代社会的贫困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导致了贫富分化的问题。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剥削无产阶级,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控制了经济的命脉,而无产阶级则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来生存。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困的存在。
这种贫困不仅是个体的经济困境,更是整个阶级的集体困境。
马克思认为,贫困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他注意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注重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竞争,这使得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工人则成为雇佣者掌握的廉价劳动力。
这导致了工人的工资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因而产生贫困现象。
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使得贫困现象更加严重。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还涉及到了社会福利和公平正义的问题。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慈善和福利机构来解决,而应该通过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根本解决贫困问题。
他主张工人阶级应该团结起来,通过阶级斗争争取自身权益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而建立一个消除贫困的社会。
马克思贫困理论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认识到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和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不能忽视贫困人群的生存状态和权益。
它指出了贫困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教导我们要思考如何改变这些制度和方式,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贫富均衡。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为贫困人士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帮助,以减少贫困现象。
当代社会面临着诸多贫困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加剧、劳动力剩余等,应当深入研究和借鉴马克思的贫困理论,通过改革和政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劳动法律的完善和执行,加强对贫困地区和人群的扶贫政策,推进公共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发展,以提高贫困人群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贫困理论
三、贫困理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相关研究
(1)马尔萨斯的贫困理论 • 结论:贫民自身是贫困的原因,社会制度没有责任 • 在理论上首次提出贫困问题 (2)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 最早从制度层次上揭示贫困根源 • 结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是“剥夺者被剥夺”
2、20世纪50、60年代后的贫困理论
(二)贫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贫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穷人问题。
➢ 研究内容: • 贫穷的原因; • 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 • 政府如何助推穷人发展; • 如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贫困经济学的宗旨
➢ 贫困经济学奉行均衡发展战略
• 城镇贫困阶层作为一个整体,其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已经出现相对集 中的现象,并开始表现出与其它社会阶层居住空间相对分隔的趋势。 (刘玉亭,2004)
2. 国内研究综述:关于贫困经济学
(1)在舒尔茨之前,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贫穷经济中 的农民是愚昧的,他们并不能对市场信号和经济机会做出 合理的反应,舒尔茨教授首次对这种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蔡昉) (2)将发展与公平纳入贫困经济学的视野。(卢周来)
者资源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所在国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 活方式之外。
3、 欧共体: • 1989年 :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资源——包括
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至于他们被排除在 他们所处的国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4、 中国学者: • 童星、林闽在《我国农村贫困线标准研究》一文中对贫困的定
碑意义的文章《贫困经济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经 济学家应将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纳入经济学的研究 范畴,建立专门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性学科——贫 困经济学。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1.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们合作编写了《共产党宣言》等重要著作。
马克思主义是由他们创立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理论体系。
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套关于贫困原因和解决办法的理论,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以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为基础,探索其当代启示,希望能够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考和解决思路。
2.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贫困问题分析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是导致贫困问题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自己所得到的报酬,剩余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从而导致劳动者持续处于贫困之中。
2.2 社会阶级和贫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阶级是决定个人贫困与富裕的重要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形成了明显的阶级对立。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垄断,享有巨额利润,而无产阶级则被迫接受低工资、恶劣工作环境等不公平待遇,导致贫困问题的加剧。
2.3 资本积累与贫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资本积累是导致贫困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不断积累资本,进而扩大自身的财富。
与此同时,劳动者所得到的报酬相对较少,难以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平,从而陷入贫困。
2.4 政府政策与贫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政府的政策对贫困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他们呼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废除私有制、追求公平正义等政策来解决贫困问题。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国家的干预和调控,才能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消除贫困现象。
3.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当代启示3.1 社会公平与贫困解决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现代贫困问题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延续马克思的思想,继续探讨当代贫困问题。
一、马克思的贫困理论1. 资本主义剥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剥削机制,导致了贫困问题的产生和加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据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而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所需。
由于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他们可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将其转化为利润,而工人得到的报酬则往往远远低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2. 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些经济危机往往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工人的收入减少,从而加剧了贫困问题。
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家往往会通过裁员、减薪等手段来维持自己的利润率,而工人则面临失业和生活困难,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贫困群体。
3. 消费主义导致浪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消费主义的风气,人们追求奢侈品和过度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消费主义也导致了社会贫困问题的加剧,因为大量的财富被用于奢侈品和过度消费,而无法有效地用于解决贫困问题。
虽然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机制的分析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贫富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依然存在,导致了社会贫困现象的不断加剧。
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和思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探索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对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分析也有当代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经济危机依然时有发生,而且往往会引发失业率的上升,工人收入的减少,从而加剧了贫困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在经济危机期间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工人的权益,缓解社会贫困的压力。
3. 环境和资源的浪费马克思对消费主义的分析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他对社会经济体制中贫富不均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他认为,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剥削人的体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存在。
以下是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的一些重要观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贫富不均。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人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运作使得少数人能够积累财富,而大多数人则无法摆脱贫困。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不断积累财富,而工人则只能获得微薄的收入。
这种剥削关系无法根除,导致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马克思强调了贫困与社会剥夺的关系。
他认为,贫困不仅是个人努力不足的结果,更是社会制度和结构所带来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使得某些群体被剥夺了获取财富和资源的机会,从而使他们陷入贫困。
这种剥夺可能是因为种族、性别、阶级、地区等原因导致的。
马克思强调了贫困的历史性和发展性。
他认为贫困不是永久存在的,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贫困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也会不同。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困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变革才能解决。
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借鉴价值。
我们应该意识到贫困是一种社会问题,而不是个体的失败。
在解决贫困问题时,不应该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个体,而是要从制度和结构层面入手。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提供更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以减少贫困。
我们需要关注贫困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教育、健康、社会关系等方面。
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剥夺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在解决贫困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和增加GDP,还需要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全球贫困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贫困问题已经超越了国家的范围,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解决全球贫困问题。
《哲学的贫困》中的贫困理论逻辑研究
《哲学的贫困》中的贫困理论逻辑研究《哲学的贫困》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于1931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其中提出了"贫困理论"。
这一理论囊括
了萨特对哲学的批判,以及对哲学的贫困状况进行的逻辑研究。
本文将从
三个方面探讨这一贫困理论的逻辑研究。
首先,萨特认为哲学贫困的核心问题在于哲学家没有给予现实的足够
关注。
他指出,哲学家们在自己的思考中往往追求纯粹的理性思维,忽略
了现实世界的存在和影响。
他认为,哲学的使命应该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来推导出普遍的原理和真理。
因此,贫困理论的
逻辑研究首先应该关注哲学家们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其次,萨特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哲学的贫困。
他认为,哲学家们
常常倾向于将自己局限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上,忽视了人的具体存在和自
由选择。
他指出,哲学家们应该意识到人类是在存在于世界中的有限存在者,应该关注具体的存在情境和人的自由选择。
因此,贫困理论的逻辑研
究还应该关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以及这些方式和方法论是否能
够与存在主义思想相协调。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在我们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重要性。
接着在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概述、贫困的根源分析、当代贫困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总结出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贫困问题在现实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并在当代社会中找到应对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当代启示、根源分析、当代贫困问题、社会挑战、应对措施。
1. 引言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揭示了贫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贫困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贫困并非是个体能力不足或个人努力不够导致的,而是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以及剥削制度密切相关的。
贫困的产生和存在与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是复杂的社会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当代社会,贫困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深刻理解和分析背后的社会根源,需要从制度、政策、制度等方面入手,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 正文2.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深刻分析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贫困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由于被剥削而陷入贫困,资本家阶级则通过剥削工人来获取利润,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作为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的贫困理论不仅解释了贫困的根源和本质,还对当代社会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启示。
在当今社会,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理解和借鉴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我们解决当代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贫困是一种经济系统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困是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平等和剥削所致。
资本家以私有制手段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只能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而资本家则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财富,从而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导致贫困问题逐渐严重化。
这一理论对当今社会同样具有启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平等依然导致了贫困问题的存在。
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马克思强调了贫困对人的全面影响。
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他还关注了贫困对人的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贫困不仅使人陷入物质困境,更重要的是剥夺了人的尊严和自由。
贫困者因为缺乏物质基础,无法获得教育、医疗等基本权利,使得他们陷入社会边缘和无助的境地。
这种社会排斥和边缘化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地位,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也给我们当代社会提出了一些警示,即解决贫困问题不仅要关注经济层面,还需要从社会和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我们需要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为贫困者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困境。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也强调了社会组织对贫困问题的影响。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使得社会结构呈现出分化和冲突,贫困问题的根源正是源自于这种社会结构的不公平。
他主张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生产关系,从而实现对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
这一观点对当代社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即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对贫困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倡导更多的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为解决贫困问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有关贫困的理论和观点。
他的贫困理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和当代启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马克思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认为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不平等的结果。
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大多数人则陷入贫困和困境。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将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却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导致了贫困的持续存在。
当代启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虽然是在19世纪提出的,但是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前,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甚至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形式。
对于当代社会来说,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是社会阶级不平等的结果。
在当代社会,尽管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贫富分化依然存在,贫困问题依然严重。
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贫困问题,探讨贫困问题的根源和原因。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要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消除剥削制度和私有制。
在当代社会,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由于生产力不足所导致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所导致的。
只有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消除剥削和私有制,才能根本解决贫困问题。
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在当前社会,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很多贫困群体依然处于生存的边缘。
我们需要关注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探索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探索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恩格斯贫困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诸多经济学理论中,恩格斯贫困理论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阶级分析方法,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尖锐度和准确性,更是因为它揭示出了经济制度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是经济学大师主义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探讨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恩格斯贫困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制度致使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工人阶级贫困的普遍性。
在制度中,由于资本的积聚、垄断和支配,一部分社会财富被几个富豪把持,而另一部分农民和工人则处于贫困和剥削之中,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长期低于其生产所创造的价值。
在恩格斯看来,体系致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一差距在不断膨胀的同时,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了。
使得经济制度矛盾的扩大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与劳动人民之间,二是不同资本家之间。
而产生巨大矛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人用来生产的劳动力就是奴隶(贱民)的劳动力。
因此,与制度相对抗的工人阶级,就是产生这种矛盾的重要主体。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恩格斯将劳动力市场作为开展阶级分析的切入点。
他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就是:劳动力本身是一种商品,劳动力的销售要受到市场需求条件和工人竞争力影响,而出售劳动力的工人基本没有什么议价权,导致了货币生产、交换价值和商业机制都被削弱了。
长此以往,无疑会导致动员不行,并让资本家不断地获得更多的收益。
从当代的角度来看,恩格斯贫困理论对经济学发展的启示是很多的。
以笔者看来,这一理论尤其表现为以下几点:1.经济制度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恩格斯贫困理论之所以能够在长久的时间内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这个极具市场化的时代仍然能够看到、感受到制度的巨大影响。
而当代经济学的学者们应该更注重从当代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各种经济制度的实际运作,以此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调节市场机制;2.劳动力市场依然是阶级分析的重要切入点。
从恩格斯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力市场的剥削性及工人阶级的低劣地位是阶级分析的重要切入点,这种分析方式对于当代经济学研究也同样适用。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他认为贫困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并将其归因于私有制和剩余价值的产生。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认为,贫困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的普遍现象,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运作逻辑所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使资本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因为无法拥有私有资本而陷入贫困。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私人占有,而这种积累在劳动者中得不到充分回报,导致他们的劳动被剥削。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当代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的根源和机制,为我们思考贫困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只有深入剖析社会经济结构,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醒我们关注生产关系和社会公平的问题。
他认为私有制和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导致贫困的根源,我们需要建立公正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公平的报酬,并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强调了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被剥夺了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权,他们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计。
这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剥削和贫困的影响,我们应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尊严,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也提醒我们思考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不稳定和具有自我破坏性的,资本主义的繁荣和危机是相互交替的。
贫困问题的恶化往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个信号,我们应该警惕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找寻解决方案。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于我们思考当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贫困问题,为建立公平、平等和可持续的社会作出贡献。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1. 引言1.1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的背景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贫困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量的农民和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工厂主却往往剥削工人,给他们带来了极低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条件。
这种剥削和压迫使许多工人陷入了贫困和绝望之中,他们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马克思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分析,他认为贫困不是个别个体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产物。
工人的贫困不仅是由于工厂主的剥削,更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公正性所导致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财富被少数人无限制地积累,而劳动者却只能获得微薄的报酬,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马克思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以期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提供根本性的思路和方法。
1.2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其经济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贫困并不是个别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产物。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困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关系所导致的。
在这种制度下,少数人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和财富,而广大劳动者被剥削、压榨,导致贫困现象的持续存在。
马克思认为,贫困不仅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更是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公平和剥削造成的。
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占有。
这种剥削导致社会分裂和阶级矛盾,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
马克思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者平等分配财富的社会。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着眼于社会结构和制度问题,提出了根本性的改革方案,对当代社会的贫困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中贫富差距的产生和扩大的根源,并寻求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剥削劳动力,通过剩余价值的榨取来获取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获取了大部分的 wealth,而劳动者却只能得到微薄的 wages。
这种剥削劳动的本质使得贫富差距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日益扩大,穷人越来越贫困,rich人越来越富有。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着劳动力商品化的问题。
在这种制度下,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可以被购买和出售。
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资本家会尽量压低劳动力的价格,使得工人处于贫困的境地。
劳动力商品化也导致无业者的存在,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劳动力能力的人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找到工作。
马克思还关注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社会结构问题。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两个对立的阶级组成:bourgeoisie(资产阶级)和proletariat(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垄断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控制,掌握了社会的资源和财富,而无产阶级则被压迫和剥削。
这种对立关系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存在。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对当代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意识到贫困问题的存在,并深入了解其根源。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我们才能找到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我们应该重视劳动力的价值,并寻求提高劳动力的定价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的结构问题,努力消除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虽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过于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其他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对贫困问题的影响。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多个方面。
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多种手段和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题的理由多半来自阅读:阅读现实和阅读文献。
阅读现实时,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社会转型已经掀起了一轮新阶级的涌动:人们热衷讨论的“新中产阶级”、“新管理精英”诞生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城乡新贫困群体――城市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那些因制度变迁而越发贫困的乡村贫穷人口――也作为新阶级相继出现。
然而目前有关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相当乏力,多是围绕贫困线的讨论,或是一些经验层次上的描述与对策的实际操作性文章。
在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贫困的理论纷争就已十分激烈,尤其是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对垒,已经将原本尚属政府行为的政策学贫困研究纳入了理论轨道。
走进理论,我们才有入世(入贫穷世界)的感觉,需要梳理、归纳和评价它们,更需要将它们借鉴到转型中国的发展实践。
这是这篇文章选题的初衷和目的。
本文章将沿结构和文化两个面向,对现有的贫困研究作一系统的综述和评价。
力求在“综述”中透析贫困研究随社会发展从经验迈向理论的路程;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社会学的贫困研究提供新思路。
结构取向的解释不平等:社会力制造的贫困制度造成贫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比如,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出卖劳力,一无有。
这就形成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形成了支配和被支配、压迫和被压迫的生产关系。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工人贫困化。
随着资本的增长,工人阶级的贫困会进一步加剧,因为“资本增长得愈迅速,工人阶级的就业手段即生活资料就相对地缩减得愈厉害” (马克思,1972:380),工人将愈面临严重的失业贫困。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通过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社会政策导致的不平等是制造贫困的元凶。
英国有“圈地运动”造成数以百万无家可归者的贫穷;美国有“种族歧视政策”下的有色人种的穷困潦倒;中国有“剪刀差”下的农民的穷困……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感悟,制定政策本身、政策的失误或不合适的政策导向,都将引起不平等而导致贫困。
奥科克(Pete Alcock)首先指出,“从政策决定问题的意义上来看,贫困的界定通常取决于应对贫困的各项政策,于是政策和贫困就好像学术圈内存在着的‘鸡和蛋’的谜面,理解贫困首先就要去理解政策”(Alcock, 1993:4)。
我以为,这里至少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政策可以确定“穷人”标签的指向,即“谁是穷人,谁将成为穷人”;其二,政策可能再造贫困。
后一层意思又可让我们具有两种可能的想象空间:(A)解救贫困的政策因执行失误再造了贫困。
(B)政策本身就不是平等之策。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种观点:“谁决定政策?如何实施政策?谁就对决定人们在社会体系里的生活环境(包括贫困状态)起重要作用”,因为“政策行为随时准备或时刻能够左右社会结构”(Alcock, 1993:13)。
类似的论述也体现在文森特(Vincent)对20世纪英国贫困史的讨论中,他说,贫困和政策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穷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地位。
穷人是由那些反映贫困的经济政策创造和再创造的。
因此,在文森特看来,治理贫穷状况的政策的历史,就是贫困本身的历史。
而马克格拉杰(MacGregor)则从政策失误导向不平等,尔后产生贫困的角度去说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政策是政治家决策的产物,贫困就相当一个政策概念。
群体间利益的争夺是遭遇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根源,这是冲突学派的贫困观。
冲突学派认为,不平等和贫困是社会各群体之间在利益分配过程中争夺有限资源的结果。
每一个不同群体在任何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都倾向于为自己争夺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各个群体所拥有的权力和占有的资源不等,也由于能够给予争夺的资源总有短缺,利益争夺的结果必然是出现不同群体间利益的不平等分割,进而使部分群体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伦斯基(Lenski,G.E.)在他的《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中说,贫困者之所以陷入贫困,主要是由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很少。
具体而言,穷人在经济领域里缺乏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因而难以获得较多的经济收入。
在政治领域里他们缺乏政治活动的参与能力和机会,因此不可能对决策、投票等产生实际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穷人无力于影响教育、传媒和社区组织,他们普遍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
总之,是权力结构的不平等、不合理,迫使社会部分成员“失能”而陷入贫困或长期陷于贫困。
其结果往往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他们的排斥和偏见,加剧了社会矛盾(参见,Lenski,1966)。
与冲突论的观点相比,功能学派在指认不平等现象存在的同时,并没有任何需要消除它的意愿。
相反,功能论者的信念是:大凡某种社会事实屡禁不止,又不断出现,就一定有它不能不如此的社会功能。
不平等或贫困现象就是如此。
功能主义贫困观的基本视角是,贫困乃社会功能之需要。
其中,最具代表的为美国学者甘斯(Herbert J. Gans)有关贫困的诸多论述。
他主张,社会不平等是由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功能需要共同决定的。
这种理论首先假定社会中各种职位在实现社会价值目标中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同时假定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程度也不同。
社会为了有效地达到其主要的价值目标,就需要一些天赋优秀的人去担当较为重要的角色。
为了吸引天赋高者去占领这些更重要的社会位置,并使其充分发挥才能,就必须赋予这些位置较高的报酬。
同样,那些对实现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的重要性程度不高的职位,社会所提供的报酬就较低。
甘斯还估价了贫困所具备的社会正功能,即对社会整体的运行和发展起到某种积极作用。
譬如,穷人可以去承担社会中较为低下、肮脏的工作;穷人为劳动市场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也间接促进了职业者的劳动积极性;穷人的消费,延长了一些商品的经济使用寿命;穷人可以成为社会变迁和经济增长的代价等等(Gans,1979:275-289)。
总之,不平等和贫困的存在,在甘斯等功能主义者眼中,乃情所必至,因为社会需要它们“调色”。
失业:经济力制造的贫困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工作、是否能获得自己喜爱或合适的工作,以及工作报酬的高低等都经常取决于经济力──市场结构中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而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贫困是个人的选择行为和市场调节的结果。
就像亚当•斯密所说,贫困是由经济体系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人口的生育情况共同决定的。
依靠工资维持生计的工人,其所获工资是他劳动的基本价格,即维持工人及其家庭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在市场中,工人的实际工资为劳动的“市场价格”,它是随市场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的。
当劳动力供大于求时,劳动的市场价格会低于其基本价格。
此时,劳动报酬降低,部分工人会因此而陷入贫困。
而贫困又会使劳动者的供养能力降低,从而抑止人口的增长,减轻劳动力的过剩,使经济复苏,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增加,劳动的市场价格上升(亚当·斯密,1972:73-74)。
显然,斯密认为,贫困是市场情境中劳动力供需关系波动的结果。
他提醒我们注意的一个社会事实是:由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动而产生的贫困是不可抗拒的。
经济力不可抗拒的社会事实还可以用另一个社会事实──反贫困政策失败──来加以说明。
奥科克在考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三次世界经济不景气时期出现的,由大量失业遭致大幅度贫困现象的案例后指出:“失业、低工资、早退休、高税收等引起了贫困,因此,国内外各种各样经济力量的变化都可能而且正在引起贫困,这类经济力量的影响不得不被归属到宿命论者的悲哀之中,因为几乎任何政府、任何政策都无法真正抵御或改变它。
”我们永远不敢肯定,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将来这些经济力不会被修正,但至少现在“政策意愿和经济力的互动不可能解决贫困问题,因为经济力是导致贫困现象的原因。
”(Alcock,1993:32)很多反贫困战略的失败往往都因为它们不敌一些或然的也可能是必然的经济力。
在这层意义上说,任何解救贫困的政策措施都好似建立在漂浮不定的沙滩上。
对此,有人干脆模仿功能主义的说法,赋予它合法之地位,这就是“市场需要贫困”。
换言之,市场为了有效地运作,需要相当一部分穷人徘徊于市场的边缘。
贫困者的等待与徘徊,会以一种无形的压力,作用于在职的工人,鼓励他们勤勉工作、克服懒惰(参见Novak, 1988, 转引Alcock,1993:33)。
按是否拥有职业,穷人可以分为两类:失业的穷人和工作的穷人。
针对工作的穷人,美国学界有所谓“利益均沾论”(trickle down theory)。
该理论假设:经济增长能有效地抑制贫困。
安德森(Anderson)在1964年发表的《利益均沾:经济增长和美国家庭贫困的程度》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有助于减低贫困的发生。
在后续的研究中,人们根据安德森的理论,归纳了经济影响贫困率高低的主要理由为:经济繁荣,劳动力市场紧俏,此时雇主少有余地去选择他们雇用的人,穷人尤其是有工作能力的穷人就容易找到工作,而工作的穷人也会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进而摆脱贫困。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利益均沾经济”,并且视这些穷人为成功的政府财政政策的得益者。
遗憾的是,这一论点并没有在经验层面上被认证。
事实是,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期,“利益均沾”的经济现象并没有发生,贫困率并没有就此降低。
为什么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威廉姆(William,1994)指出,这种事实说明,并非每个人皆能在利益均沾的过程中获益。
具体而言,当经济领域发生了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信息业的结构变迁后,威廉姆认为,美国的经济呈现出三个阶段:大众生产阶段、超大众生产阶段和大众消费阶段,每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本性都赋予穷人一个完全不同的雇用关系。
总起来讲,这些阶段性变化成全了“自动化、钢铁、消费电子产品工业中的高收入工作的欠缺”,穷人不是缺乏工作,而是缺乏技能去承担这些高收入的工作(参见Kelso,1994:226-246)。
大量“微卑工作”(lousy jobs)涌出,壮大了穷人的队伍;又有相对“高精尖的工作”创造了“高收入”工作的富裕阶层。
愈来愈明显的两极分化,愈来愈壮大的穷人队伍,突显在经济发展之后,这不能不让人再度触觉到经济力的谜幻。
经验报告对这种谜幻的答复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改变贫困,经济成长与贫困率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的。
分析与结论社会力和经济力对贫困的结构解释各有侧重,但它们都是悲观地看待结构:结构是具有无法满足全人类需求的架构。
明确而说,几乎结构的方方面面,都会引起和制造贫困,而且结构的调整不能真正解救贫困。
结构的“悲观”反映在两个方面:(1)实际操纵结构的智者,像每一个结构解释那样,往往仅注意结构条件对发展的某一方面的限制,注意到引起贫困的某方面原因,而忽视结构整体,忽视结构具有联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