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人类发展历程中的贫困现象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并提出了反贫困的策略。
该理论认为,贫困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人通过对劳动力的剥削,获得了财富和权力,而工人阶级则被迫贫困。
因此,要消除贫困,就必须摧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并非空想,而是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反贫困斗争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建立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日益严峻。
传统的贫困定义方式往往是以收入、物质资源的缺乏为主要标准,而忽视了教育、文化、医疗、环保等非物质性方面的贫困。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贫困问题也更加复杂和困难。
因此,在当代价值研究中,我们需要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进行重新解释和定位。
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地认识贫困问题,将视野拓展到教育、文化、医疗、环保等非物质资源的缺乏方面,深刻地认识到贫困问题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全球化的影响,重视国际贫困问题,尝试寻找全
球合作的策略。
总的来说,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是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地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摆脱贫困,实现更加公正的社会价值和全球合作。
贫困理论
产出增 长停滞 或下降
收入水 平低
劳动生 产率低
负循环
生活水 平低
劳动力 素质低
• 结论:突破低收入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途径
➢ 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 平等
➢ 增加储蓄以促进资本形成,使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大幅 度提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产出水 平提高
收入提 高
(3)舒尔茨的“贫穷经济”已远远超出一般的经济 学范畴,特别是他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更是对 传统经济学的超越。(吴理财)
(4)舒尔茨把改造传统农业寄托于生产要素的输入, 忽视了传统农业发展的本身差异和不同特征,忽视了 小农经济和社会孕育现代因素的可能,这些都是应 当进行修正和发展的。(韩朝华)
5、中国: • 2008年确定的贫困线为1196元 • 中国计划在2011年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1500元 6、 越南: • 2011-2015 年间贫困户标准是:农村贫困户标准为人均
年收入480万越盾,折合成人民币为1511元
(四) 贫困的测度
1、国际贫困标准法 • 收入比例法,由OECD提出 • 操作方法: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该
地区贫困线,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2、生活需求法 • 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商品、服务列出清单 • 根据市场价格,计算拥有以上商品服务所需现金,即
“贫困线”
3、生活形态法 • 根据生活形态选择剥夺指标 • 根据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实际生活状况确定那些人属于
贫困者 • 根据贫困者被剥夺的需求、消费和收入,计算“贫困线” 2、恩格尔系数法 • 以一个家庭用于食品消费的绝对支出除以已知恩格尔系
道:“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食物、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和缺 少最低生活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 的。”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对人类减贫的启示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和贫困地区特点,形成的反贫困理论和政策体系。
这一理论和政策体系旨在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政策和措施,包括脱贫攻坚计划、扶贫开发、扶贫贷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对人类减贫的启示在于,在推进减贫工作时,应该根据自身国情和贫困地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统筹谋划、协调推进,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帮扶和扶贫,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同时,还应注重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务实合作,共同打击贫困,促进发展。
此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还强调了持久性和全面性的重要性。
反贫困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长期推进,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同时,反贫困工作要全面推进,综合考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所有方面,促进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总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人类减贫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提醒我们要根据自身国情和贫困地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坚持长期推进,全面推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贫困,促进发展。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反贫困理论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预防或最大限度地消除贫困的理论和政策。
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由于贫穷及其相关的问题,如子女受教育、人群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参与问题,引起了政府和专家们的强烈关注。
为此,越来越多的反贫困理论和政策应运而生,以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反贫困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它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为基础,将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公平和措施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降低或消除贫困的目的。
反贫困理论的核心理论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贫困的消除,这些措施需要从国家层面给予支持,通过国家财政投入、个人投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等手段来确保贫困人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分享发展成果。
反贫困理论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经济发展,即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创造条件来促进贫困人口的社会化和财富化;二是政治改革,通过政治参与来推动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社会权利;三是社会参与,即在一个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公民社会中,确保贫困人口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
反贫困理论常被用作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政策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支持国家财政投入,而且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政策,以支持贫困人口获得足够的权利和自由。
反贫困理论认为,政策必须突出建设发展型公民社会,提供培养公民参与的机会,提升社会的受教育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支持贫困人口获得参与经济活动和受教育的机会,从而逐步消除贫困。
反贫困理论的实施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包括减少贫困收入收入差距,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等,而长期目标则是在贫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改善家庭收入,提高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还有提高就业机会、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等。
在反贫困理论的实施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发挥其责任,把贫困纳入其发展战略,积极推行反贫困政策。
政府保持共同发展的理念,建立公平的社会环境,通过政府财政投入,下调贫困线,拨款贫困地区,实施贫困脱贫政策,制定适宜的政策来支持贫困人口,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反贫困政策的落实,促进贫困人口实现幸福发展。
社会工作:反贫困社会工作
目录
CONTENT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贫困问题概述 02 反贫困理论 03 反贫困领域中的社会工作 04 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贫困问题概述
什么是贫困
绝对贫困:如果一个家庭总收入不足以取得维持仅仅是物质生活所 必备的需要,那么该家庭就是处于贫困状态。
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少到一定 程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它不是根据某一固定标准,而是根 据最低收入者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定义贫困。
参与设计并实施缓贫计划
1、项目规划 2、目标组的参与与贫困者的能力建设 3、培训
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
城镇社会救助:三无孤老、困难户、精简退职 老弱残职工 农村社会救助:孤老残幼、贫困户
开发性扶贫与贫困地区社区发展
特点: 银行贷款扶持为主;资金集中使用;政府 各有关部门、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共同扶贫;资金、 物资、技术、人才、信息的综合投入。
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 扶”“如何退”的问题。
五个一批,这是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和实现途径。“十三五”期 间,将重点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劳务输出脱贫一批,通过易 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低保兜底脱贫一批,还要实施医疗脱贫、加强 教育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和资产收益扶贫等。
国民生产总值
人口数量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国民生产总值=国内 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析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析作者:袁鸣捷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21年第2期文/袁鸣捷【摘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自创建伊始便成为学者们研究反贫困问题的典范,他从现实的贫困群众出发,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从制度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剥削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罪魁祸首,并指出革命是无产阶级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在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实现反贫困愿景努力奋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精准扶贫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自身为了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逐步推进的历史,研究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和切实把握这一历史过程,从现实的贫困现象中剖析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探寻反贫困实践的合理路径。
一、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发展过程(一)青年马克思对反贫困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曾在报社任编辑,当时的普鲁士政府为维护贵族和私有者利益,纵容土地私有化,进一步把贫苦人民捡拾枯枝树叶的行为也视为盗窃,并且指责贫困群众的合理请求是图谋私利的恶劣动机和无理的控诉。
马克思深感贫苦人民在现实社会中遭受的不公待遇且无力反击,于是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为贫困群众发声,对普鲁士政治专制蛮横的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指出法律的制定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遵循自由理性的原则;国家维护私有者和贵族的利益,而侵犯了基本群众的利益。
所以青年马克思认为当时的社会关系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反贫困应该改造社会制度以及实行开明的立法。
(二)马克思对反贫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批判为无产阶级谋解放的政治立场,激发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批判。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深刻批判了纯思辨哲学在解决现实难题时的缺陷,转而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无产阶级贫困问题。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作者:杭盖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1期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至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理论目标的确定,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观点以及立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于承认我国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贫困问题。
社会主义性质的贫困通常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滞后,在制度方面受私有经济规模较大发展的影响。
因此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消除贫困助力。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为解决贫困问题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当代价值人类社会的进步,纵观其历史,是由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逐渐演变的历史,同时还是一部逐渐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以及消除贫困不断推动人类解放的历史。
资本主义的剥削使得无产阶级产生的整体贫困的问题,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在此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指出变革要从根本制度上出发不断铲除阶级的压迫与剥削的根本,这样才能实现消除贫困的目的。
将声场要以所有人共同富裕作为目的,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大家所创造的福利,只有坚持共同富裕才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一、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内容(一)马克思反贫理论始于对贫困现象的认识马克思首次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寻求人类的解放之路,用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最终建立起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确立了方向。
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正是为帮助无产阶级告别贫困的阶级立场,马克思反对将代表着特殊利益当作是浪漫主义的观念,明确表示“作为特殊利益的代表将会消灭所有精神差别与自然差别,这种行为会将特定物质与特定奴隶一般逐渐屈从物质意识的不理智、不道德与无感情的抽象物代替这些差别”当时情况下马克思从纯粹理性主义中的国家理性的立场,因此在对贫困问题的思考上仅限于对法律与国家等相对抽象的法哲学的范畴,故此在分析农民贫困的根本分析过于主观。
但当时面对着普鲁士政府黑暗的统治使得马克思更为关注以及批判社会现实,开始正视社会上的贫困问题。
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 美国的劳埃德· 雷诺兹(Lloyd G.Reynolds)在《微 观经济学》:“所谓贫困问题,是说在美国有许 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 水平”。 • 世界银行在以“贫困问题”为主题的《1990年世 界发展报告》中,将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 生活水准的能力。
•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 家庭和人的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 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在的成员 国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 • 台湾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和实务》:“通常 所称的贫困是指生活资源缺乏或无法适应所属的 社会环境而言,也就是无法或有困难维持其肉体 性或精神性生活的现象。”
社会排斥的定义
•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使用频率很高的 一个词。所谓“社会排斥”,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 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建 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主导群体已经握 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 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 现在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领 域中这个词的含义已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 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
依法强制加入保险 劳动者为中心 须缴纳保险费 依工资比例 有规定,有期或无期 特定事件发生时 保险有效期内 预防生活被破坏 互助、责任与义务
被保护者申请受保护 贫困居民 免费,公费 最低生活水平 无期 贫困事实认定时 贫困调查属实者 贫困救济 社会力量救助
贫穷陷阱
• “贫穷陷阱”(poverty trap),税制诱发 的贫穷。对于接近贫穷者,任何微薄薪资 上的增加,都将造成其社会给付权利的丧 失,甚至成为国家课税的对象。这种征税 和受益制度的运作机制下,形成一种反诱 因,使接近贫穷者害怕脱离贫穷的地位保 障(Parker 1989:38-54)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反贫困理论是全球贫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贫困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经济条件。
它以认识贫困问题的根源、从根源出发消除贫困的原则为指导思想。
其目的是通过消除贫困、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使贫困社会脱离贫困,实现贫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反贫困理论强调消除贫困的根源,以减少贫困和改善社会结构为目标。
它指出,贫困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其原因不仅是低收入和低财富。
更重要的是,贫困在许多情况下是一种政治经济秩序的结果,如果想消除贫困,首先应改变政治经济秩序并实施有利于全体人民的公平分配政策。
其次,反贫困理论强调以最贫穷群体为中心,从根源出发消除贫困,采取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它指出,消除贫困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援助和援助政策,更需要贫困社会发挥自身的活力,发掘本地资源,扩大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
只有贫困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使贫困人口脱离贫困。
此外,反贫困理论还强调开发人力、科技和资源,实施健全的政策,促进贫困人口受教育和获得就业机会,改善社会和经济状况。
只有增强受教育的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就业率,才能有效地消除贫困,实现贫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反贫困理论是消除贫困的有效策略,目的在于通过改变政治经济秩序,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贫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采取政策、施行改革,促进当地贫困社会发挥自身活力,
广泛开发人力、科技和资源,实施健全的政策,促进贫困人口受教育和获得就业机会,改善社会和经济状况,从而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反贫困理论》是一种主张将贫困视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个人的具体情况的理论。
它的目的是减少社会不平等,同时让贫困人群获得有价值的物质物品以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
以贫困发展重建为基础,《反贫困理论》同时鼓励政策制定者以改革政策来缓解贫困,并让政府在抗击贫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反贫困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贫困不仅是个人贫困,还是社会贫困。
它指出,贫困不仅与个人特征有关,还与社会结构有关。
也就是说,贫困是由社会经济不平等的机制驱动的,而不是由个人的特定情况决定的。
也就是说,预防或减轻贫困的措施不应该集中在个人特征,而应该是全面的社会政策。
反贫困理论强调物质的贫困,而不是精神贫困。
它把贫困视为有限的物质资源,而不是缺乏精神财富,并提倡政府改革以增加贫困家庭的物质财富。
通常,反贫困理论要求政府实施可行的社会经济政策,以减少贫困和提高服务水平。
反贫困理论也认识到,贫困的根源不在于个人的努力,而在于外部的原因,例如政治、经济或社会现象。
它认为,解决贫困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它要求政府采取全面的行动来解决贫困,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
基于这种观点,反贫困理论提出了许多消除贫困的政策建议。
例如,它主张增加低收入家庭的金钱收入,改善就业机会和政府服务,改善经济和政治环境,并恢复代际传承的完整性(例如,通过教育和健康服务)。
反贫困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减少或消除贫困。
它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采取多种政策和行动,以有效地抗击贫困。
因此,反贫困理论重点强调的是长期的改革计划,而不是短期的应急措施。
总的来说,《反贫困理论》是一种为了减少社会不平等和缓解贫困的理论。
它要求政策制定者以一种全面的和平衡的方式制定政策,以增加贫困家庭的物质财富,同时改善经济和政治环境,从而有效地抗击贫困。
它也同时强调了长期的改革计划,而不是短期的应急措施,以有效地减少贫困状况。
因此,《反贫困理论》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有效地抗击贫困。
探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
探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摘要:马克思主义反贫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政策制度的角度剖析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是对贫困阶级化的理论分析,追述并揭示贫困根源的理论。
探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有助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略、总体格局、实践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脱贫攻坚(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反贫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政策制度的角度剖析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是对贫困阶级化的理论分析,追述并揭示贫困根源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理论逻辑是趋于异化劳动转入雇佣劳动。
在马克思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
就是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
”1所以,马克思对贫困的根源性的理解及阐释,是以人类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角度对贫困根源进行剖析,通过对社会的变革,把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模式下所遭受到的各种异化、剥削以及奴役中解脱出来,以求得到人类本质属性的回归。
但又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差别,以及各个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导致形成贫困的因素、实质和表象也不尽相同。
因此,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认为贫困的根源性问题来自于资本主义模式下的劳动异化。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贫困思想,在国家政治法律层面寻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时德国社会存在严重的贫困问题,使马克思摒弃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正式开启关于贫困问题的探讨。
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黑格尔将贫困的产生简单地归咎于市民社会中偶然的、自然界的、外部的因素,是逻辑范畴各个环节的理性演绎,而非对市民社会和物质世界的实践批判。
这为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探究普鲁士封建社会的贫困问题提供了理论范畴和现实主题。
第16讲 反贫困政策
? 生活形态法: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 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 选择出若干“剥夺指标”,再根据这些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 计算出“贫困门槛”,从而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最后再来分析 他们的需求及消费和收入,来求出贫困线
第十六讲 反贫困政策
1
贫困的定义
? 贫困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伊利莎白济贫法》,布思(Booth)和阮垂 (Rowntree)的著作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因此关于贫困的定义非常多
? 世界银行:贫困不仅指物质的缺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 ? 汤森(英):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
? 国际上常用的家庭规模和构成调整系数的确定方法有:预算 方法、生活必需品费用比例方法和消费理论方法
? 测量时间:年、月、周 贫困线划定的时间越短,越 能准确地反映贫困的短期变化。时间的选择受到资料 来源、所用指标的限制
6
贫困的测量
? 建立贫困线的方法
? 市场菜篮法: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的清单,内容包括维持社会认定 的起码生活水准的生活必需品的种类及数量。根据市场价格计算拥 有这些必需品需要多少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是 朗特里和欧珊斯基先后提出来的,后得到广泛应用 直观明了,便 于公众表达意见;能够保证贫困者起码的生活需要;便于比较和分 析,但贫困线容易偏低
7
贫困的测量
? 我国确定农村贫困线的方法及程序
? 根据营养部门专家的意见选择最低热量摄取量 (2100千卡)
? 选择合理的食物消费项目和数量 ? 结合调查得来的相应价格水平,计算出最低食品支
第二章贫困和反贫困
2013-5-29
“低水平均衡陷讲”理论从多方面探讨了发展中国 家贫困的原因,分析了资本稀缺、人口过快增长对 经济增长的障碍。 强调了资本形成对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决定 性作用。人均收入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 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 资本形成不足。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 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这样才能冲出 “低水平均衡陷阱”。
②贫困是动态的。
贫困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 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它描述的是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上的不均等。 它依赖于一定的主观价值判断
7
③贫困具有不平等性。
④贫困具有主观性。
2013-5-29
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2013-5-29
8
(三)贫困的界定标准——贫困线
2013-5-29
24
(二)劳动力数量挤压贫困论
其一,劳动力总量增长失控,或劳动总供给超过劳动力需 求的失衡状态。必然导致人均生活消费资料减少或增长缓 慢,致使劳动力平均拥有的生产资料数量迅速下降,劳动 吸纳严重不足,在农村落后地区形成了劳动力替代技术, 阻碍了技术进步,并造成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
2013-5-29
城市:贫困线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参考。
12
二、反贫困与扶贫
(一)反贫困与扶贫3-5-29
13
(一)反贫困与扶贫概念
1.反贫困
在人类不断的同贫困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对反贫困的表 述主要有三种:一是减少贫困(poverty reduction); 二是减缓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三是消除贫困 (Poverty eradication)。 扶贫是中文特有的词汇,表示反贫困的一种具体行为。 由于中国农村扶贫采取的是瞄准贫困人口(90年代中 期以前主要瞄准贫困地区)的发展援助方式。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
2021年第2期理论建设NO.2.2021摆脱贫困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并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作出了新的要求和阐释。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对于进一步落实“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逐步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来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不是主观上的臆断,一蹴而就,而是在原有理论之上孕育出的新成果,具有深邃而又丰富的理论根基。
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反贫困思想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除贫困思想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前的国情党情,形成了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一)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有诸多关于反贫困问题的论述。
尽管鲜有直接论述“扶贫脱贫”的章节,但他们始终将反贫困思想贯穿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中。
马克思认为,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异化劳动,即工人的辛苦劳动与自我价值的严重分●新理念·新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来源、核心要义及时代意义陶娴静,姚宏志(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制胜法宝、“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纳入到逻辑框架中,彰显了其核心要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研究
国化研究》2023-10-28contents •引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实现途径与经验目录contents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贫困问题对全球反贫困事业具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全球反贫困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则更具中国特色。
背景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扶贫扶贫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意义02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概念贫困现象01指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原因,部分或全部处于物质、精神困境的一种社会现象。
反贫困02指通过政策、经济、社会等手段,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03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贫困现象的本质和根源,提出反贫困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和谐和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无产阶级贫困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程度将不断加深,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反贫困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阶级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贫困现象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认为,贫困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使得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
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我国当前的扶贫#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03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主要通过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反贫困论述
马克思反贫困论述
马克思反贫困论述的核心是认为贫困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社会制度引起的结果。
他认为贫穷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这种社会制度创造了一种富人越来越富,贫人越来越贫的现状。
马克思认为,只有消除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消灭贫穷。
马克思反贫困论述的实际含义是,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根本从源头入手,争取消除私有制这种导致贫困的根本制度,而不仅仅止于提供救济和财政补助等手段,以此解决贫困问题。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和富有的不平等分配,并不是由于法律或政府不公所造成的,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本身自然而然地导致的。
马克思主张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体制,这样的社会体制将根除贫穷问题,本貌上就不存在着不公,富有和贫穷的分别,全部的资源、财产都将归属于整个社会,实现人人同样平等的生活权利。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特质及展望
2021年第2期理论建设NO.2.2021●新理念·新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特质及展望宁甜甜,吴宁(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摘要: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立足国情,深刻揭示反贫困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具有鲜明特质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是“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
其特质蕴含了人民至上的理论情怀、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和放眼世界的理论视野。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对于推进2020年后贫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理论内涵;理论特质中图分类号:D616;F3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1)02-0082-07收稿日期:2021-03-26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17JZD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17FZX030)作者简介:宁甜甜(1993—),女,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吴宁(1966—),女,安徽桐城人,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DOI ]10.19810/j.issn.1007-4767.2021.02.012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
在反贫困实践中,一些国家形成了相应的反贫困理论和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斗争史。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开启了追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伟大征程。
发展经济学课件 第四篇17权利、自由与反贫困化理论
制度,角点解法) 8、独立的中央银行或钉住通货膨胀目标 9、社会保障体系 10、减贫目标(比如启动重债穷国计划)
16
(三)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战略
➢ 超越战略同样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中国、越南、白 俄罗斯和乌干达的减贫政策实践为案例,提出了针对以提 高经济增长速度为核心的减贫战略。
1、贫困的根除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即GDP增长率高于一 切。
13
二、华盛顿共识和后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美国财政部以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政府机构,提出 了致力于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增长并减少贫困的官 方政策建议。
14
(一)华盛顿共识:约翰·威廉姆森 1、缩减财政赤字至不引起通货膨胀的水平; 2、把公共支出装修教育和基础设施等; 3、开展税制改制、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 4、过渡到市场决定利率(金融自由化 5、充分竞争的汇率制度,促进非传统行业出口的
12
➢ 3、加强穷人的安全保障 适合穷人的几种风险管理手段包括:医疗保险、老龄资助和
退休金、失业保险和救济、以工代赈计划、社会基金、小额 融资计划以及现金拨款。
➢ 4、减轻贫困的国际行动 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途径。 降低经济危机的风险。 鼓励有益于穷人的国际公共品。 确保穷国和穷人能在国际论坛上发表意见。
困指标
S H1 u* u*G
H为贫困人数, 为表示贫困人口平均福利水平的指标,G为
贫困者之间的福利基尼系数。其
中
u * 1 H
n i 1
f i ri u i
,ui = yi / zi
5
17.2 基于自由扩展的发展理论
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 —权利分析方法, 即从权利、自由与贫困关系的分析发展问题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作者: 朱玲琳[1]
作者机构: [1]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湖北武汉430023
出版物刊名: 长江论坛
页码: 13-1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绝对贫困;精准扶贫;中国方案
摘要: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世界仍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推行的"精准扶贫"实践,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使8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核心的内涵或要素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旨归、"精准扶贫"的基本工作理念以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它们不仅是中国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根本法宝,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且能为世界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贫困理论名词解释
反贫困理论是21世纪初,社会学家凯文比布尔提出的一种研究贫困的理论,旨在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让贫困地区的居民脱贫,最终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并获得财富。
反贫困理论有三个主要概念:贫困可选择性,贫困社会动力学和社会公平。
反贫困理论的首要概念是贫困可选择性,即贫困不是由人类偶然的经济和社会的偏差而导致的,而是由人类的有意选择导致的。
事实上,贫困是有结构和可选择性的。
这就是说,贫困是由社会结构性的结构,社会精英统治和政治结构所导致的。
贫困也可以由人类行为,个人决策和社会行为所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贫困不是无可避免的,人们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贫困,如开展政策创新、扩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反贫困理论的第二个概念是贫困社会动力学,即贫困的变化受到社会结构的约束,它以如何形成社会结构以及如何维持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变化。
也就是说,影响贫困变化的因素不仅是个人和家庭因素,还包括社会因素,如政策、社会保障水平、医疗卫生等。
反贫困理论的第三个概念是社会公平,即提倡公正的社会分布,重视政策的效用对贫困的减少来说,公平和正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促进正确的政策,有效的贫困管理,提高社会的福利状况。
同时,社会公平可以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权利,不受忽视,有更好的财富分配和收入差异管理,从而有助于改善社会环境,促进贫困减少。
总之,反贫困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理论,重视贫困可选择性、贫困社会动力学和社会公平,旨在改善贫困缺乏服务和资源的地区,加强其经济社会发展。
贯彻反贫困理论,需要从政府结构和政策本身来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努力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减少贫困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