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PPT课件
▪ 3.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物品混合 装载时,以最难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标准。 难于灭菌的大包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在下层; 敷料包放在上层,金属包放在下层。
▪ 4.金属器械包与自动启壁式筛孔容器应平放; 布包类物品应垂直放置;盆盘碗类包应稍倾斜、侧 立或倒立;纺织品类应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开口 应一致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36
▪ 真空型的用l6条全棉手术巾每条41cm×66cm,将 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 叠放,做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放 置于排气口上方,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 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中的指示管,参照说明书, 将测试管与阳性对照管分别以45。角插人ll8型干热 式培养器中,按到底挤破培养基管,使菌片与培养 基混合,于56。C培养器中培养,分别于6小时、 12小时、24小时、48小时观察结果。
完全闭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
但不可太松,以免脱落。
20
▪ 4.持针器 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根 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将 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 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 需要更换。
▪ 5.剪刀的检查 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 曲、缺口的现象。需要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 隙,主柄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 开,螺丝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 尖处一次剪齐四层纱布;5cm以下的剪刀,则应 以刀尖处一次剪齐两层纱布;眼科剪不用此法检 查,以防损伤精细器械。
类、油类、粉类等。不锈钢材质的管腔长度
≤50cm,直径≥lmm;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材
质长度≤200cm,直径≥lmm。当物品长度l~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1.3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遵循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二、组织管理2.1 建立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组织,由院长、分管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感染管理科主任、消毒供应室主任组成。
2.2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定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监督实施质量管理措施,定期进行质量检查、评价和改进。
2.3 消毒供应室主任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2.4 建立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小组,由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质量管理措施。
三、质量管理内容3.1 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管理3.1.1 制定完善的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包括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等环节。
3.1.2 对工作流程进行定期审查、优化,确保流程合理、高效。
3.1.3 对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3.2 人员培训与管理3.2.1 制定消毒供应室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在岗员工培训、继续教育等。
3.2.2 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3.2.3 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
3.3 设备、设施管理3.3.1 定期检查、维护消毒供应室设备、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3.3.2 制定设备、设施使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3.3.3 建立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档案,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3.4 消毒剂、灭菌剂管理3.4.1 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灭菌剂,并建立采购、验收、储存、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
3.4.2 定期对消毒剂、灭菌剂进行质量监测,确保产品质量。
3.4.3 建立消毒剂、灭菌剂使用记录,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最新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要求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包装、消毒、保养、登记和分发、回收工作,定时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损坏及时修理、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
3.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各科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预防差错事故。
5.做好物品清点工作,定期交换班次。
6.各班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本室各项任务,并认真做好统计工作。
7.物品发放、领取、使用等应有严格的手续,供应室有统一帐目,各科室有分户帐,每周清点一次,每月总记一次。
8.严格执行器械物品破损报销工作制度。
9.认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每日二小扫,每周一大扫,以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干燥、无尘。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制度1.专人负责,定期、定时监测消毒质量,并随时进行抽查。
2.每季用指示剂监测高压锅的灭菌性能,每锅有大于5个点的化学监测指标,并有操作记录,每月对治疗包及注射器进行细菌培养、热原试验及氯化物测定各一次。
3.每周二次抽检注射器的洗涤质量,包括澄明度测定、酸碱度测定,均需阴性,并记录,每月对治疗包及注射器进行细菌培养、热原试验及氯化物测定各一次。
4.购进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每批抽样监测热原试验及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发放。
5.每天对清洗室、包装室、手套间、无菌室用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并做好记录,每月对无菌室进行一次空气培养。
一、包装制度1.物品应分类包装,同一品种或类别的物品应按顺序摆放整齐,以便于使用。
2.空针筒装配时,必须严格检查是否配套、清洁、有无裂缝、漏气管,并按需要放上针头,贮盛于带有通气孔、筛孔的方盘中,在物品放入后应将筛孔密闭(到灭菌时再打开),写上有效期,签名。
3.对要保管的金属器械上油,尤其是器械的关节处,以防生锈,检查刀、剪是否锐利,其他器械功能是否良好,按各包装所需配齐器械,经第二人核对后进行包装,挂上小牌,注上名称、有效期,并签名。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其工作质量不达标,将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基础。
医院应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如消毒技术规范、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医院应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严格把控物资采购和质量验收物资采购是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商,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和器材,确保物资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对每批次的物资进行质量验收,包括产品的外观、性能和检测报告等,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强化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同时,要定期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协作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有着密切的。
医院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协作,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和意见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要与临床科室共同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或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六、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必要手段。
医院应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各项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工作人员的表现等。
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 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 5)指标计算方法:灭菌包的包装合格率=灭菌包的包装合 格数/包装总数
四、灭菌质量的监测——物理监测
• 1)指标名称:各灭菌参数 • 2)选择依据: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
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4.4 • 3)监测范围:所有正常运行中的灭菌器。 • 4)监测频次:每锅次 • 5)指标计算方法:直接查看物理记录
监测频率
实际意义
每锅进行
物品放行依据之一
每日进行 每锅进行
冷空气排出效果测试 非植入物物品放行重要依据
1次/周(压力蒸汽)、1次/ 每锅(EO)、1次/天(过氧 化氢等离子)、
植入物每锅进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规监测、植入物放行重要 依据
每包包外 每包包内
暴露控制包裹放行依据
无菌包裹使用依据
环境分类
I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 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Ⅳ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 3)监测范围: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压脉带) • 4)监测频次:每季度1次消毒效果监测 • 5)指标计算方法: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值
三、包装质量的监测
• 1)指标名称:灭菌包的包装合格率
• 2)选择依据: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 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5.7
消毒供应中心检查标准
12、洗涤用水的要求:应有冷热水供应,自来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配有软化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水电导率应小于5us/cm(25℃)。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表三)
项目
分值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及扣分
六
管理要求及标准
污染区
5
1、装载已使用过物品的运输车,不可进入污染区以外的区域。
实地查看
提问相关工作人员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清洗使用过的物品时,一律戴手套。
3、清洗时使用的手套,不可再接触已清洗过的物品。
4、一般感染器械及物品应经清洗、消毒后再灭菌。特殊感染器械及物品应先消毒、清洗、消毒、灭菌。
2、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3、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4、差错事故预防及处理登记报告制度、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5、查对制度、护理缺陷处理程序。
6、下收下送制度、器械丢失损坏赔偿管理制度。
7、相应的岗位培训制度、业务学习及考评制度。
8、清洁卫生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
6、无菌包要注明品名、日期、签名。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表四)
项目
分值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及扣分
包装区
7、抢救物品打包前需2人核对、签名。
8、润滑剂的要求:应为水溶性,成分符合药典要求,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溶性。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安全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安全控制【摘要】目的为了保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感染因素及控制措施。
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及职业防护等。
结论有效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切实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安全;控制1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消毒供应中心相关管理部门,如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备后勤管理部门等,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履行职责。
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清洗、消毒、灭菌等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消毒供应中心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专人负责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2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1 布局合理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合理化,是医院消毒供应的保障,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工作区域划分遵循物品由污到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
22 清洗、消毒、灭菌①清洗:医疗器械的清洗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和手工清洗。
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气溶胶。
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清洗;器械轴节充分打开;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金属器械在终末漂洗程序中使用润滑剂;定期检查清洗设备的完好性,每天清洁、除垢,做好相应登记。
②消毒: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这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控计划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控计划2015年中心供应室护理质控计划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中心供应室根据2015年工作计划和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护理质控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和全体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工作。
组长为XXX,副组长为XXX,成员包括XXX、XXX、XXX等。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包装、灭菌及发放;各种工作表格的制定书写、灭菌质量的监测、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晨会及护士例会上进行通报,让所有的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无菌包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不合格包装,以保证无菌物品质量。
二)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1.实行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质控的目标。
2.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和重点问题的整改及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周、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3.加强落实督导检查力度,注意对新入科护士、清洗工人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量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清洗灭菌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作用,全员参与护理管理,各项工作有检查记录、问题有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4.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5.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导检查各工作的环节质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和质量管理
将灭菌后的器械储存于专用无菌 物品存放区,确保储存环境符合
无菌要求。
发放
根据各科室需求,按照规定的流程 和时间将无菌器械发放至各科室。
记录管理
对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灭菌、 储存、发放等各环节进行详细记录, 以便追溯和管理。
0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制定质量标准和指标
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
定期评估与更新
清洗设备
包括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清洗 机、手工清洗池等,用于清洗
各种医疗器械和物品。
消毒设备
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 化学消毒剂浸泡池等,用于对医疗 器械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包装设备
包括封口机、真空包装机等,用 于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进 行包装,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检测设备
如生物监测阅读器、化学监测 试纸等,用于对消毒灭菌效果
识别潜在风险点
01
02
03
04
设备故障
包括消毒设备、清洗设备、包 装设备等可能出现的故障。
供应物品质量问题
如医疗器械、敷料等存在污染 、破损、过期等问题。
人员操作失误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违反规程、疏忽大意等问
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如传染病疫情、自然灾害等导 致的消毒供应需求激增。
评估风险等级和影响范围
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 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
3
激励与惩罚措施
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激 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消毒供应中 心的工作质量。
04 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措施
污染器械接收环节控制
严格检查污染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常态管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一处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查看资料
3、有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难度、风险度、技术要求、患者满意度等要素的绩效考核方案 并实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5
制度更新(5 分)
1、健全并定期更新护理管理制度流程、护理 常规、服务规范和标准等,并组织培训,护 士知晓并落实,有追踪与评价
5
一处不符合 要求扣 2 分
现场查看
专科监测 指标
(10分)
1、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恰当的质量监测指标 及干预措施,实施监测,每月对监控指标数 据有分析和改进
10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2分
查看资料
满意度
调查
(10 分)
1、定期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和建议,做好服务 质量持续改进
5
一项未落实 扣 2 分
查看资料
2、每月满意度调查≥10 份,有记录和反馈、有改进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常态管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共100分,≥90分为合格)
科室:
检查时间:
检查者:
分数: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考核方法
计划与
方案
(5 分)
1、科室有工作计划和优质护理方案、质量改 善计划等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晓,并按计划按时实施
5
未按时落实 各项计划扣 1 分
查看资料
环境管理(25 分)
1、消毒供应中心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工作区域划分符 合消毒隔离要求
10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未体现持续 改进扣 2 分;未按照上级 要求及时整 改扣 5 分,
询问护士 查看资料
人员管理(15 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第三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原则,确保消毒供应工作的安全、高效、优质。
二、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第四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小组,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组成。
第五条质量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第六条质量管理小组应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内容(一)人员管理第七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职业资格,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消毒供应工作的安全、高效。
第九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二)设备管理第十条消毒供应中心应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设备、清洗设备、灭菌设备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第十一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等情况。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三)物料管理第十三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物料采购、验收、储存、发放等制度,确保物料质量。
第十四条物料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
第十五条物料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确保物料质量合格。
第十六条物料储存应按照规定条件存放,防止过期、变质。
(四)消毒灭菌管理第十七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制定完善的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第十八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校验,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第十九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期对消毒剂、灭菌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保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的质量,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达到国家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监测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过程及其效果的监测。
三、监测内容1. 清洗质量监测(1)每日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目测检查,确保其表面光洁、无污渍、无血渍、无锈迹、无水垢、无油渍。
(2)每月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细菌培养,确保其细菌总数符合国家标准。
(3)定期对清洗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2. 消毒质量监测(1)每日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目测检查,确保其表面无菌。
(2)每月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细菌培养,确保其细菌总数符合国家标准。
(3)定期对消毒剂进行浓度检测,确保其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 灭菌质量监测(1)每批次灭菌后,对灭菌包进行物理监测,包括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达到灭菌标准。
(2)每批次灭菌后,对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包括外化学指示剂、包内化学指示卡等,确保其变色达到规定条件。
(3)每周对灭菌包进行生物监测,包括生物指示剂的放置和培养,确保其灭菌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4)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四、监测方法1. 目测检查: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肉眼观察,判断其清洁程度和有无菌斑。
2. 细菌培养:将清洗、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分别放入无菌培养皿中,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3. 化学监测:使用专用的化学指示剂、化学指示卡等,对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观察其变色情况。
4. 生物监测:将生物指示剂放入灭菌包中,进行生物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5. 物理监测:使用专用的物理监测设备,对灭菌过程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进行监测。
五、监测频率1. 清洗质量监测:每日进行。
2. 消毒质量监测:每日进行。
3. 灭菌质量监测:每批次灭菌后进行。
六、监测记录1.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认真填写监测记录,包括监测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等。
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规定及措施
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规定及措施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一一、、消毒供应中心监测的有关规定 ( 一) 建筑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完善,符合规范要求,工作区域划分符合消毒隔离要求。
1、消毒供应中心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
2 、内部环境整洁,通风、采光良好,分区明确并有间隔。
3、配置有基本消毒灭菌设备设施,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4 、污物物品由污道洁,不交叉、不逆流。
污染物品有污物通道,清洁物品有清洁物品通道。
5 、护理人员直销供应中心洁污区分开流程规定余履职要求。
6 、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
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7、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模、任务及工作量,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8 、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区物品存放区之间有实际屏障。
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有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缓冲间应设洗手设施,无菌物品存放区内不应设洗手池。
(二)设施集中管理,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符合规范要求。
1、根据医院规模和工作量合理配合人力,设专职护士负责。
2、开展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确定满足岗位需求。
3、保障物资、水电气供应,设备运行正常;相关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
4、在护理部及院感科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5、临床科室重复使用的无菌物品全部采取集中管理(回收、清洗、消毒剂灭菌)完成。
(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符合规范要求 1、科室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2、有与临床科室联系的相关制度。
3、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健全,具有专科特色。
4、工作流程符合规范要求。
5、定期征求临床意见,改进工作。
6、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及时修订、完善,体现持续改进。
(四)、建立工作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新知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质量管理。
第三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消毒供应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组织,由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第五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协调消毒供应中心各部门的工作;(三)监督、指导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四)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五)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改进。
第六条消毒供应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小组,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人员担任成员。
第七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实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三)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四)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五)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三章质量管理内容第八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一)人员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设备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物品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储存、发放,确保物品安全、有效。
(四)消毒灭菌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五)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九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或职称;(二)接受过消毒供应专业培训;(三)熟悉消毒供应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一、引言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全院提供安全、高效、合格的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的任务。
为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质量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质量监测制度。
二、目的1. 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2.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3.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三、监测内容(一)人员管理1. 员工健康管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及皮肤破损等影响工作的情况。
2. 员工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人员配置: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环境管理1. 环境卫生:保持消毒供应中心环境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 设施设备:确保消毒供应中心设施设备齐全、完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环境安全:加强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等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三)物品管理1. 采购与验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采购的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 存储与管理:对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进行分类、分区存放,确保储存条件适宜,防止过期、变质。
3. 发放与回收:对发放和回收的消毒灭菌物品进行详细记录,确保物品去向明确,防止丢失。
(四)消毒灭菌管理1. 消毒方法:根据物品材质、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2. 灭菌效果监测:定期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灭菌合格。
3. 消毒剂管理:对消毒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消毒剂质量合格,使用安全。
(五)感染控制1. 感染监测: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消毒灭菌物品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无菌合格。
3. 感染预防与控制: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位置 排气口的上方,靠近门处
时间:≤3.5分钟 温度:132 ℃~134 ℃
4.灭菌质量的监测
颜色不均匀一致,B-D试验不通过,可再重 复一次B-D测试,如合格,灭菌器可以使用; 如不合格,则灭菌器不能使用,需检查B-D 测试失败原因,直至B-D测试通过后该锅方 能使用。
4.2.2 B-D测试结果判读(测试前后对比)
3.消毒质量的监测
3.2化学消毒
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 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
3.3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 果符合GB15982要求。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cfu/ 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 性微生物。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内容
CONTENTS
PART ONE
清洗质量的监测
PART TWO
消毒效果的监测
PART THREE
灭菌质量的监测
PART FOUR
质量控制与可追溯要求
前言
发放
回收
分类
工作流程中最为重要
储存
清洗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流程
灭菌
消毒
过程受控
包装
检查
医院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和用品的灭菌质量,是病人健康和医疗安全的保障,这一切 依赖于消毒供应中心每位员工高度的责任感,而责任感就体现在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消毒 供应中心的九大工作流程,最为重要的是把控每一个环节工作过程中的质量。
有ATP,可以定量分析污染物的多少。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消毒供应室是集回收、消毒、灭菌、保管和发放无菌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周转的中心,虽不直接面向病人服务,但其工作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是病人的生命安全。
消毒供应室是集回收、消毒、灭菌、保管和发放无菌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周转的中心,虽不直接面向病人服务,但其工作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是病人的生命安全。
1制定质量准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十余项制度,各类各班人员工作职责、各工作间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均上墙张贴,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区域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一般工作区,各区之间有明显的标志与界限,走向由污到洁,不逆行、不交叉。
工作流程按回收、洗涤、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监测、无菌存放和发放顺序进行。
实行人物分流,所有器械均通过双扉传递窗进行跨区传递,工作人员跨区工作必须换鞋更衣。
做到工作间与生活区分开,污染区与清洁区分开,未灭菌与灭菌分开,粗洗和精洗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责任管理根据不同的区域分组,由小组长负责本区域的质量和安全,真正落实责任到人,并与科室奖金直接挂钩。
2控制环节质量回收、洗涤专人、专车回收,回收的器械集中在污染区处理。
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
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要求按分类-浸泡-清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干燥的步骤进行,然后通过双扉窗进入清洁区包装。
检查、包装逐个检查器械是否清洁、干燥,对照包装卡片进行包装,各种器械包、穿刺包经两人核对后包装,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标识清晰(品名、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查对者),包装大小、松紧适宜。
灭菌制定有脉动真空灭菌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消毒员经专业培训,严格遵守灭菌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第一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院感控制要求(1)建筑布局、物品处理流程合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3)有灭菌效果监测设施设备,有操作流程与判定标准(4)物品的清洗、消毒符合“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有监测记录(5)有供应室特殊感染记录(6)有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护理主要检查点:(1)CSSD四个区域划分明确,人流物流不交叉,三个通道不逆行。
检查复用器械的处理流程。
(2)除特殊感染外,物品的处理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程序,取消初消毒的程序。
(3)预真空灭菌器每日空锅正确进行B-D测试(下排气压力灭菌器不做),每周有一次生物监测。
必要时现场抽查灭菌器的性能和灭菌过程是否合格。
(B-D测试过程参数记录、灭菌过程参数记录?)(4)检查去污区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各类复用器械是否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包括手术室、外来器械、门诊和病区的复用器械)。
检查管腔器械或穿刺针的清洗流程,有无血(5)检查科室的特殊感染记录本。
(6)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
血迹、锈迹。
2、有相关的护理管理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操作常规。
(核心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灭菌监测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器械管理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追溯制度、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等)检查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的台账、流程的落实和询问护士,检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和记录情况*3、有与相关科室关于灭菌物品质量信息的反馈与记录,并有整改措施检查科室有关临床科室对灭菌物品质量信息反馈的记录和存在问题整改。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4、有各项培训及考核记录检查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记录本,并有签名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5、有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有记录,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检查科室的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有定期检查的结果记录和质量改进的内容(如有质量问题)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6、有各种安全警示标识科室应在相应位置设有烫伤、防跌倒、针刺伤、设备故障等警示标识实地查看,询问护士7、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演练科室有消防安全等应急预案,并提供相关演练和签名记录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第二篇: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1、有新生儿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1)科室有相关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病房安全管理制度、配奶间管理制度、沐浴间管理制度(2)科室相关流程:新生儿出、入院流程,新生儿转运、转科流程,各类护理操作流程询问护士有哪些相关核心制度2、对护士进行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的培训、考核并有记录查看培训考核记录婴幼儿出入院身份确认流程护理主要检查点:(1)新生儿室相对独立空间合理,每房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每床有免洗手液配置(2)有相对隔离的传染病儿区域及相应防护用品(3)保暖箱、奶具消毒规范,有监测记录(4)查看一名工作人员洗手,询问工作人员何时需洗手、何时需手消毒。
并有平时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反馈记录情况(5)查看或询问传染患者隔离、护理措施(6)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符合要求3、建立与完善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有新生儿病室紧急风险预案或流程(2)实施新生儿身份识别标识管理有紧急预案:婴儿失窃、窒息、婴儿坠床、烫伤、静脉外渗(尤其是钙剂外渗)、身份识别管理制度,询问护士其中一个预案询问护士: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评估及及观察要点。
)4、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演练建议查停电或火灾的应急处理5、有介入诊疗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仪器管理制度、耗材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6、科室药品标识清晰,放置符合规范药品标识清晰,放置规范,定期清点、检查(药品浓度、剂量、有效期等)有记录,无过期药7、抢救仪器专人管理,有定期检修及保养记录仪器设备外观整洁,配有简单易懂的使用说明,定期测试8、对护士有培训及考核记录检查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记录本第三篇: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急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院感控制要求(1)布局合理,手卫生设施齐全(2)有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及培训记录(3)有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护理主要检查点:(1)手卫生设施齐全(2)查手卫生监测和院感培训记录(3)医疗废弃物是否分类处置。
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2、有急诊室/科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和操作常规(1)科室相关制度:抢救工作制度、预检分诊制度、绿色通道制度、急诊仪器管理制度等(2)科室工作流程:预检分诊流程、绿色通道流程、危重病人转运流程、入观和出观流程等(3)科室各区域各班的岗位职责明确(4)科室有各类急症的护理常规(5)各类急救仪器操作常规:呼吸机、洗胃机、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3、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件等的抢救预案科室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件等的抢救预案人员、仪器、床位的调配预案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呼叫1-2备班人员4、有危急值报告制度,护士能掌握并正确运用报告流程(1)科室有危急值报告制度(2)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查看登记情况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5、有医疗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制度,保证危重患者救治的连续性和及时性(1)科室建立医疗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制度(2)实地查看与院前急救的交接情况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6、有完善的预检分诊制度。
分诊护士能对患者正确分诊,对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优先就诊(1)科室有完善的预检分诊制度和流程(2)实地查看预检护士的分诊情况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1名护士7、抢救仪器、药品、物品配备合理、管理规范,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定期检查并记录(1)抢救仪器、药品、物品有专人管理,完好率达到100%(2)定期检查性能、有效期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8、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及相应的急救技术,有培训、考核记录(1)科室有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进行培训和考核记录(2)考核操作(选择1项):心肺复苏、呼吸囊、除颤、洗胃、呼吸机。
考核1名护士,查看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人员9、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有记录,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成员职责,每月有质量检查评分标准和改进措施(2)每年有两项以上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第四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方案二、分工及职责组长职责:1、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负责全科护理质量的督导,按照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无菌技术、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实施情况,预防事故、差错。
4、经常与各手术科室取得联系,了解病员术后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种手术配合和抢救工作。
6、检查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定期进行空气、物品表面及工作人员手部的细菌培养,监测消毒、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
7、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定期进行护理跟班、护理查房和护理安全形势分析,确保护理安全。
8、负责安排进修,实习护士的培训,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
副组长职责1、完成本专科的日常工作,协助护士长对组内人员及护理工作进行二级管理。
2、担任本专科组手术配合及抢救工作,了解本专科手术进展及新业务的开展情况。
3、担任指导本专科组护士的技术培训,参与考核工作。
4、负责本专科组手术器械、手术物品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
5、负责协调本专科组与手术科室的关系,定期征求科室意见。
定期召开组务会,分析护理形势。
6、参加科室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参与护理科研活动。
成员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理组长指导下进行工作,参加科室一级质量管理工作2、担任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负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及手术标本的留取、保管和送检。
3、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预防事故、差错和医院感染发生。
4、负责管理手术间,及时检查、清理、补充各种物品,并做好登记。
5、负责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认真管理手术间工作环境。
6、指导消毒员、护理员进行手术物品消毒和手术间的清洁、整理工作。
7、协助配合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1.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器械齐备完好率100%3.病人满意率≥95%4.医生满意率≥95%5.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06.压疮发生次数07.坠床发生次数0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7%9.护士三基考核平均分≥80分10.专科护理考核平均分≥85分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内容1、手术室制度管理: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护理人员的管理:建立各班、各岗位护士的职责及工作标准,建立所有护理操作、仪器的操作指引及考核标准,要求科室内护士工作中严格执行。
3、手术室环境管理:布局合理,洁污分开,无逆向,无交叉,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保持室内整洁, 肃静,物品存放有序,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归还原处。
手术间每天早晨湿式擦净台面保持整洁。
手术室每周有固定清洁日,每周彻底清洁1次。
4、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1)、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以手术通知单为依据安排人员进入手术间,2)、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标志明显。
3)、手术所用物品均应达到无菌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成立感染监测小组, 每周对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月对手术室高压灭菌器及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灭菌物品、手术间、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层流洁净手术间空气培养细菌≤10cFu/m3,医护人员手细菌≤5cFu/cm2,物体表面细菌≤5cFu/cm2)、病人所用物品均一人一消毒,尽量用一次性物品,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5、手术室物资的管理:满足临床手术需求,保证质量,类别规格齐全,达到手术要求。
专人分类管理,每日检查库存数量,及时调整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