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一章
二、媒介
从另一种角度看符号,它们是信息、知识的载体, 即媒介。 语言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单独使用这种媒 介的历史有数万年。 数千年来,文字以植物纸草、泥板、竹片或木片、 羊皮等作为载体被人工书 写。 其实,当把印刷品视为传播媒介的时候,它承载 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种媒介; 当把广播电台等视为 传播媒介的时候,它承载的言语本身也是一种媒 介。
要点思考
communication(传播)的双向、共享意义。 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循环传 播模式。 用社会学家米德“主我”、“客我”的观点说明人内传播 (以“阅读”为 例)。 符号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 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内涵和外延。 信息(information,港台译为“资讯”)与讯息 (message)的差别。 人类依次经历的语言媒介、文字媒介以及印刷术的发明、 传统电子媒介、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等几个传播发展 阶段的各自特点。
二、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符号所表征的、由人类赋予事物 的认识或含义,并不仅仅意 味着人们通常对讨,更多地集中在语言符号的意义 领域。
在层次上,语言符号有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之分。 表面意义是指符号的本 义,是符号基本或核心 的意义;引申意义则是符号的暗示或深层的意义。
谁 传播者
说了什么 讯息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 向谁说 受传者 有什么效果 效果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1954年,施拉姆在 《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受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 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1916—1991)观点的启 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模式与类型
传播学提纲
第一章传播时代与媒介社会一、信息社会就是传播社会二、传播社会亦是媒介社会三、媒介传播时代的基本走向四、媒介的异化五、媒介素养的培养媒介的异化1、媒介异化了大众2、媒介异化了自己(1)媒介产品的异化。
(2)媒介活动本身的异化(3)媒介组织与媒介从业者的异化(4)媒介权力的异化媒介素养的培养(重点)媒介素养,是指人民对于大众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辩性回应能力。
即人民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1、公民媒介素养的培养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前提。
批判意识与独立的主体人格即现代人格的形成。
主要内容包括:(1)微观层面:媒介基础知识教育,包括接触媒介、认识媒介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特性等,渐渐参与到媒介中去。
扫盲阶段(2)中观层面: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以及受众的认知(3)宏观层面:媒介的政治和经济、媒介与公共领域、大众媒介与文化研究、女权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媒介与国家发展、媒介发展趋势等(4)超越媒介:社会学习理论,变革媒介观念,正确评价自己的传播行为通过教育,培养受众对媒介信息的理解力、质疑力与判断力;学会制作媒介产品,增强媒介使用能力。
第二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什么叫传播学(理解)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与新闻学的关系(重点)新闻学在传播学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助产士”的作用,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A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
⏹B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
⏹C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现象。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一)2024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过程和现象的学科,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不同传播媒介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传播学概论是传播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文:一、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1. 传播学的定义和特点2. 传播学的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3. 传播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学派4. 传播学的发展阶段与关键理论5. 传播学的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二、传播过程和模型1. 传播过程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传播模型的类型和作用3. 传播中的关键角色和互动关系4. 传播效果评估及其方法5.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过程和模型三、传播媒介与技术1. 传播媒介的分类和特点2. 传统传媒与新媒体的异同3. 媒介效果研究与应用4. 社交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5. 传媒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四、传播伦理与法律1. 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2. 媒体职业道德与责任3. 知识产权与传播的关系4. 媒体法律制度与规范5. 传播伦理与法律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五、传播研究方法与实践1. 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2. 调查方法与内容分析3. 实验研究与观察法4. 传播管理与实务5. 传播教育与传媒职业训练总结: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通过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媒介、伦理、法律和研究方法的全面介绍,使学生对传播学形成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播学打下基础。
同时,传播学的学习也涉及到实践和应用,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传播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将来进入传媒行业或相关领域做好准备。
传播学纲要读后感范文(二篇)
传播学纲要读后感范文在读完《传播学纲要》后,我对传播学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本书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使我对传播学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本书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一定义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传播学不仅仅是关于信息传递的研究,更是研究人类社会交流与互动的学科。
传播学对人类与人类之间的传播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传播行为暗含的文化、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意义。
其次,本书还对传播学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传播学的理论主要包括传播效果理论、传播过程理论、传播行为理论、媒介效用理论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对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传播效果理论探讨了传播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帮助我们认识到传播行为对受众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传播过程理论则着重解释了传播信息的传递过程,指出了信息的源头、传播媒介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本书还对传播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内容分析等。
这些方法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更帮助我们系统地研究传播现象。
例如,案例研究能够深入分析特定传播事件或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调查研究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大样本范围内的传播情况;实验研究则可以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来分析因果关系;内容分析能够揭示传播媒介中的主题、价值观和态度。
总的来说,本书对传播学的全面梳理和介绍让我对传播学的重要性和学科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涉及到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入分析,更关乎到信息传递和意识形态的塑造。
通过对传播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在读完《传播学纲要》后,我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热情和动力。
作为一名传媒专业的学生,我深感传播学对我专业发展和个人提升的重要性。
传播学教学大纲(一)2024
传播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传播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类社会中信息和意识的传播现象。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传播学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传播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正文:一、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1. 传播学的起源和背景2. 传播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3. 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历程4. 传播学在社会文化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5. 当前传播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二、传播过程中的要素与理论1. 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媒介、受众2. 传播效果理论:以言说人理论、两步流理论为例3. 传播行为理论:犯罪媒体效应理论、媒介多元化理论4. 传播伦理与道德:公共关系伦理、媒体伦理5. 传播策略与战略:宣传理论、公关理论三、媒介与传播内容1. 媒介与传播技术:印刷媒介、广播电视媒介、网络新媒体2. 媒介产业与政策:传媒经济、传媒监管3. 媒介素养与传播职业:媒介写作、摄影摄像技巧、编辑设计基础4. 传媒创新与传播趋势: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与传播四、传播研究方法与应用1. 传播研究方法概述: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2. 媒介内容分析方法:纵向研究与横向比较、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3. 传播效果评估方法:实验设计、调查问卷与统计分析4. 传播策略与传播评价:媒介计划、广告效果测评5. 传播实践:公关策划与执行、媒体管理与运营五、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发展1. 传播学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2.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学挑战与机遇3. 传播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4. 传播学与跨文化交流5. 传播学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总结:传播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教学大纲对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过程的要素与理论、媒介与传播内容、传播研究方法与应用以及传播学与社会发展等五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为未来在传播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六章
首先,文学文本的参照系是虚构的情境,而讯息性文本的 参照系是具体的、现实的或历史的,总之是真实的。
第二,文学文本是非实用的,人们接受文学文本是为了满足 审美的需要。而讯息性文本是为了说明某一问题、达到一定 的功能目的而发出的,有的带有相当的说服性质。
第三,在结构上文学文本通过适当增加文本的不确定性而留 给接受者联想、想象、意象、意会等参与创造的机会,它给 予接受者的不完全是精确信息,而讯息性文本需要通过递进 的、多方面的说明或连续报道,给予接受者精确的信息,以 达到说明或说服的目的。这就要求讯息的内容连贯和有逻辑 性,通过这种文本的结构减少接受者对于意义理解的不确定 性。
区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目的是强调文艺传播 过程中读 者与文本的交流。文学接受理论重点研究第二文本,对此做 出了相当深入的理论分析。 另一位文学接受理论的著名学者伊泽尔(Wolfgang Iser, 1926— )指出,文艺文本与一般的讯息性文本的一个不同 点,就在于它具有“交流能力”,可以使读者在阅读它的时 候体验到、而不是认识到某种当前世界不存在的或者读者尚 未意识到的东西,而一般的讯息性文本是以材料的形式存在 的人类的认识成果,不具有文艺文本的交流功能。他写 道:“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验不复存在的事物,能够理解对 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事物,现在需要研究的正是这个令人惊 奇的阅读过程。”
第六,从交流过程看,文学文本通过提供形式上完整的文本, 激发接受者的审美情趣,在“观念”领域参与艺术的创造或 直接享受一种美感,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是形象性信息的再 创造或直接感知。而讯息性文本同接受者的交流过程,通过 不断地提供信息和逻辑地编织信息,在接受者那里积累起来, 用于认识变化着的现实世界,因而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是个 信息确认或材料收集的过程。
传播学纲要——精选推荐
传播定义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将信息进行传递或接受的过程。
1,这一定义明确了人类的传播与物理传播和生物传播的区别。
物理自然界存在的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人类的传播行为则是一种运用符号进行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可以运用符号来准确表达意义的活动。
2,传播的内容是信息。
一切与人有关的,或是人们感兴趣的自然信息都是传播的内容,同时,传播的重要内容便是社会信息,这又是人类传播区别于其他类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
施拉姆说“传播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
”传播建立了,改变了,维持了社会关系。
3,传播行为既可以是传递行为,也可以是接受行为,所以是双向的共享行为。
传播双方通过信息的传递,反馈来形成互为一体的传播模式,建立协调社会关系,这种双向模式是共享模式。
(1)传播可以分为自我传播,人及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
传播的类型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生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人内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指人的思维活动。
(一)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最早从传播学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 米德。
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是具体体现出来;另一个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值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成自我的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发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为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关系:所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非语言符号不能表达所有语言符号的信息(特别是较抽象的语言符号,非语言很难表达。
传播学复习纲要
一、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信息: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人类社会的传播具有普遍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便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组织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都是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5.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短信参与等),但这种反馈一般是滞后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及时的干预能力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社会信息的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示意图辩证的相互作用,意味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二、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人类语言的特性: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从生物信息系统进化的角度而言,人类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语言的特点:1.词语创造的随意性2.语言的开放性3.语言的概括性4.语言的社会性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分为这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不断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创造人类新的经验类型:加速发展趋势、传播方式的叠加2.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3.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巴勒克拉夫【英国】概括的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们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2.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电子媒介的意义: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的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2.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3.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传播媒介的类别:1.示现的媒介系统。
传播学纲要(第二版)课件:批判视角看传播
第三节
培养媒介素养
新媒介素养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前主编雷恩 尼和加拿大社会学家威尔曼在《网络 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中提出了新 媒介素养的要求:图像处理能力、导 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 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 神以及道德素养。
新媒介素养更强调公众作为传播者的 角色。
新媒介素养不仅仅是一种网络技术上 的强调,更包含了道德素养的要求, 这是传统媒介素养中所忽略的。
符号提供“一种比剥削要更为精巧和更 为专制的控制与权力结构”,由此,资本 主义的社会控制也更趋全面、系统和隐蔽。
第二节
当代信息社会批判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
2
“内爆”:机械的技术使得 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 内的延伸,时间差和空间差 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 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 段——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 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 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 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 类社会的一切领域。
第三节 1 免疫范式阶段
培养媒介素养
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和他的学 生汤普森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 一书中,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进 行了阐述。
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 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是在推销“低水 平的满足”,这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 求,尤其会对青少年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因此,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 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 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第三节
培养媒介素养
新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与媒介发展背景相关。当媒介环境发生变化 的时候,对公众媒介素养的要求会随之更高。但是,媒介素养 的基本要素不变,即: 一种方法,通过媒介观察世界的方法。 一种手段,利用媒介认识世界的手段。 一种技巧,掌握媒介、使用媒介的技巧。 一种能力,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 一种观念,批判、驾驭媒介的观念。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1节传播的含义一、什么是“传播”?传播不仅仅是人类的权利,而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其分类如下图:传播人类传播非人类传播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传播学中所使用的“传播”一词,限于“社会传播”这个范畴之内,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
Communic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catio和communis。
其含义很多,包括:通信、传达、交流、交往、传染、交通等。
1、共享说: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的分享2、影响说:传播是传者对受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3、符号(信息)说: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二、传播的特点(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传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2节传播的类型第3节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一、传播学诞生的条件——经济:广告传播效果研究需要相应理论支持——政治:选举和两次世界大战对传播效果研究的直接催化——社会:迅猛发展的大众传播事业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学科自身机制的发展与演化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以及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发展。
传播学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征。
美国传播者施拉姆曾用“租界”、“绿洲”、“十字路口”等比喻来说明这一点。
二、传播学的形成传播学有着悠久的学术思想渊源,但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没有人专门研究传播问题。
许多学者只是从各处在的学科关心出发,附带性地对传播现象做了某种程度的考察。
我们可以从下列著作的发表看出传播学走上历史舞台的轨迹:1922年,李普曼(Walter Lippman)的《舆论学》出版。
1927年,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较系统地研究了一战中的宣传。
1944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出版,系统研究大众传播与投票行为的关系,并且提出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传播学纲要》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选择、名词解释
1、传播的类型
2、五W(拉斯韦尔)线性传播模式
3、双向“循环模式”(何人提出,有何特点)
4、讯息寻求模式(何人提出,有何特点)
5、人类最基本的媒介是什么?
6、什么是语言符号?什么是非语言符号?
7、信息与知识、讯息的联系与区别。
8、什么是符号?
9、什么是媒介
二、问答
1、“传播”概念的理解(为什么说传播的基本内涵是”互动”和”共享”)
2、什么是人内传播?理解米德的”自我”形成理论.
3、语言学家索绪尔关于符号与意义的表达。
(什么是能指?什么是所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三种关系;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怎样的?)
4、语言与非语言的区别是什么?对传播学研究有何意义?
5、非语言符号的作用是什么?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6、什么是符号的意义?
7、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能举例说明)
8、语言符号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能举例说明)
9、、语言符号的情感意义(能举例说明)
10、如何理解符号的准确和模糊(能举例说明)
11、信息的内涵与特征
12、能够概述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人类传播的历史经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传播媒介是什么?),理解媒介并不是依次取代,而是依次叠加。
13、重点理解电子媒介传播时代的特点(教材六点)。
传播学纲要——精选推荐
传播学纲要传播学纲要第三章⼈际传播第⼀节认识⼈际传播1.⼈际传播与⾃我1)⼈际传播的第⼀个⽬的便是确认⾃⼰的⾝份,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2)通过知⼈⽽知⼰,是⼀种伴随⼈⼀⽣的、必需的却⼜是有意⽆意的⼈际传播。
3)美国和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的⾏为很⼤程度上取决于对⾃我的认识,⽽⾃我认识的形成依赖与他⼈的互动。
4)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的⾏为很⼤程度上取决于对⾃我的认识,⽽⾃我认识的形成依赖与他⼈的互动。
这种互动主要是他⼈“镜⼦式”的对⾃⼰的评价和态度,⾃我根据这种镜⼦的“映照”进⾏调整以使⾃⼰不断进⾏社会⾃我的实现。
2.“我——他”的⼈际传播1)申农、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其实是较早的关于⼈际传播的直线性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2)⼈际传播当然不是直线性的,于是第⼀个纠偏模式便是“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它把申农传播模式的两头——即传播者和接受者——变成了两个交谈的⼈。
3)美国学者丹斯“丹斯螺旋模式”A.⼈际传播经过⼀轮⼜⼀轮的讯息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累进,扩⼤了传播双发的认知或达成某种协议、获得更多的交流话题。
B.它强调:⼈际传播的性质是动态的,⼈在传播中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
4)“⼈际需求理论”从⼼理层⾯对这种传播给予解释。
这种观点认为,⼈际传播处于三种需求:A.⾸先是情感需求,主要表现为倾诉和倾听。
B.第⼆种是归属需求,希望通过与他⼈交往建⽴某种联系,摆脱⼼灵的孤独状态,获得“我们”这种⼼理安全感。
C.控制需求,每个⼈在不同的问题上或多或少都有影响他⼈的需求。
5)还有⼀种关于⼈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
它的特点是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其扩⼤到⼈际传播领域,认为⼈际传播之所以发⽣,取决于传播双⽅或多⽅所能获得的报偿与付出交往的代价⼤⼩的互换。
3. “我—你”的⼈际传播1)美国学者斯图尔特在他的⼈家传播专著《桥,不是墙》中谈到的⼈作为传播者的五个特性值得重视。
传播学纲要汇总
绪论学习目的:1、人类离不开传播,一切传播都是意义的传递。
2、所有知识提供的都是一个看世界和认识你自己的窗口。
3、科学精神,不是臣服,是疑问。
任何科学都是有缺陷的,敞开即遮蔽。
4、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我们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
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传播。
2.解释大众传媒的工作方式。
3.更有效的传播。
4.探索传媒在总体上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和意义。
5.传媒在塑造我们文化方面扮演的角色。
6.成为更敏锐、更有责任感的公民。
学习纲目: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史和流派第三章信息符号第四章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第五章控制研究第六章媒介研究第七章受众分析——传播的受体研究第八章效果分析第九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注:宏观研究:第一、二、四、九章微观研究;第三、五、六、七、八;分别针对内容、传者、渠道、受者来展开。
)《枪毙越共》亚当斯(1969)新闻囚徒的概念:1.职业人与自然人的分裂。
2.新闻专业主义可能在选择的刹那失去对生命的敬畏。
3.新闻人的本分——新闻现场的无限逼近,呈现真实。
4.新闻灵魂:对事实和真相的无限接近。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作为基本问题的传播①信息的重要性:1.科学家们发现,动物对信息的需求有时要强于对食物的需要。
由于人是能够思维的高级动物,而且具备社会性,所以人只有在同外界进行连续的信息交往的条件下,才能长时间进行正常思考。
2.刺激思维的外界信息联系像食物和热一样必需,同外界完全隔绝是丧失理智的开始。
3.人能够世代积累知识。
人们知道得越多,就越希望了解似乎是实际生活必需范围以外的信息。
4.因此,科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力求获得关于外界最大信息的活生物,最能适应生活,活下去的可能性较大。
5.所以人力求获得信息甚至不是历史所决定的,而是决定于较深的生物学水平。
②人类获得信息的历史努力,即传播史:1.从原始部落到现代社会,一定量的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2.就像没有水、阳光、空气就不可能有生命一样,没有信息、没有信息的沟通就没有人类社会。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精讲版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communication)传播的双向、共享意义:(1)传播的双向意义是从指传受双方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沟通”,传播双向和互动意味着信息在共享意义上的累加和增值。
(2)传播的共享的基本涵义,表明其本意是双向、互动的。
它指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
比如甲乙两人聊天,双方交谈的过程中,信息在两人之间流动,聊天使得两个人自有信息量都有所增加,甚至发生质的改变,导致双方在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体现了传播的双向和共享。
2.(1)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进行顺序化的结构性处理,形成广为人知的“5W 模式”或“斯韦尔模式”即 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该模式对纷繁复杂的传播活动进行了清晰的把握,将其视为五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结构过程,为传播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但该模式的解释力因其直线型大打折扣,使传播效果成为一个归宿和终点,从而忽略了传播的环境因素和传播的双向、互动特征。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式: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施拉姆收到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
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并且强调了传受双方对信息的编码、释码及译码处理,从而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但该模式忽略了传受双方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性,片面强调二者的平等性不太符合人类传播实际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状况。
从传播类型角度看,该模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际传播“面对面”的特点,但就大众传播而言解释力相对较弱。
3.用社会学家米德“主我”、“客我”的观点说明人内传播(以阅读为例):人内传播也称为内向传播,即人的思维活动,只要具有正常的意识,人内传播活动就在进行。
外界的刺激不断与已有的内在经验、知识相互碰撞,形成思考、判断和“思想斗争”等大脑内部的交流的方式。
传播学纲要(第二版)课件: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概念
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作为社会遗产为人类所特有。 第三, 文化是后天的烙印。 第三,既定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第四,文化是动态的。
文化是一个共享的系统,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帮助每个人 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世界的认识,每个人都 是通过自己所处的文化系统获得的。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文化休克
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提出 “文化休克”概念:跨越文化进行交 流时,原本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陌 生起来,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也随之而 来。
“文化休克”的程度与人们对异文化 的了解程度、在异文化中生活时间长 短以及开放的文化心态等因素有关。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文化休克
奥伯格分解了“文化休克”的心 理演变过程(U形曲线): 蜜月期:新的环境给人们心理上 带来的兴奋阶段。 沮丧期:对异文化熟悉之后,心 理上的兴奋消失,文化适应问题 提上日程,由此带来失落、失望 和焦虑等消极心理。 调整期:是人们对异文化努力适 应的阶段。 适应期:人们经过文化的调整, 逐渐认同或接受了异文化的阶段。
男性特征文化的国家:奥 地利、委内瑞拉、意大利、 瑞士、墨西哥、爱尔兰、 英国、德国等;
女性特征文化的国家和地 区:挪威、荷兰、丹麦、 前南斯拉夫地区、芬兰、 泰国、秘鲁等。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跨文化传播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即传播活动的具体时空环境以及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跨文化传 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跨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布•霍尔将跨文化传播中发生冲突的主要表现归结为三大类型: 1 客体冲突 由具体的事件、问题引发的跨文化传播冲突。特点是围绕着客体发 生有意无意的分歧和误解,在同一个事物或问题上,不同文化得出 不同结论。 2 关系冲突 人们的行为对彼此的不同意义。主要表现为冲突各方在各自文化框 架内的不同认识,而这些认识是确立人的身份关系的基础。 3 权重冲突 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关于道德判断的冲突。 “权重”,指遇到具体 问题时,把什么置于重要的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同一件事 情的看法常常相左。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2、现实的人后天习得文化。
文化具有传承性,但不是生理的遗传,而是后天的学习。 人拥有何种文化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3、既定的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生活中言语、行为的进行都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并且 这种规范 是先验的,很少有人凡事去问个为什么、去深究。
4、文化是动态的。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崇尚人的个性和自由,强调独立意识,认 为个人的权利、利益不可侵犯;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保 护和捍卫个人的权利,集体的存在为的是维护个人的利益; 鼓励个人奋斗、个人成功、个人为决策负责任;在这种文化 氛围中人一般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感情上不会依赖于组织 或机构;追求平等,每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具有同等意义而 不分高低贵贱。 “集体主义”文化中,“我们”的意识强烈,“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强调个人利益从属于集体利益;个人融于集体, 与集体合而为一,不提倡突出个人,通常将个人的成功归于 集体,当然相反的情形则是“一人飞天,仙及鸡犬”;讲求 集体和谐,不惜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社会等级分明,成员各 安其位,以维护集体的稳定。
二、爱德华·霍尔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即传播的“背景”,是传播活动的时空环境以及社会
文化环境。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语境在文化中的突出倾向,将文化分为高
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又译作强势语境和弱势语境)。他 认为:“强环境交流突出按预定程序传输的信息,这样的信 息储存在受信者身上和背景之中;传达的信息中只包含极少 量信息。弱环境交流则与之相反: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 传达的信息之中,以弥补环境中失却的信息(包括人体内和 人体外的信息)。”
一、跨文化的语言传播
传播学纲要第三章
自我传播是人与自己进行的交流,当个体把自己变成自己的对象、客体或者他者,产生了“自我”,自我 传播也就随之发生,并且这种自我传播一定是在一定 的社会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
第一节
认识自我传播
无处不在的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或者“人内传播”。
自我传播中,传播者与接收者是同一个人,所以自我 传播是规模最小的传播类型。
人的生命中有两个系统: 1、信息系统——有很强的自我组织 能力 2、意识系统——有非常的自我控制 能力
人的信息系统在很多时候是受意 识系统影响的。
要点思考
1
2 “镜中我”理论。
3
。
4
5
。
6
7
传播。
。
。 。
,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
我们总是在跟自己说话, 就像演独角戏一样。有的 时候,我们说出声来,别 人听见我们嘟囔着什么, 却不一定听得清。有的时 候,我们在心里说给自己 听,别人听不见,自己也 常常听不见而意识不到。
阿兰·格内《对话式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
我决定要娶她。求婚不过是走过场而已。 不过,求婚的时候我该说些什么呢?“你想不 想要我?”这似乎太低级了。“嗨!”这又似 乎太普通,不适合给我未来的新娘。“我爱你! 我已经热血沸腾了!”这似乎太前卫了。“我 希望你能够成为我孩子的母亲。”这又好像太 幼稚了。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 梦是愿望的伪装满足。因为梦使 用的是象征语言,所以表达得隐 晦而婉转。
弗洛伊德
第三节
自我传播的渠道与方式
梦:无意识的自我对话
大多数梦使用象征语言编织而成, 这不是人们在清醒世界里所通用的 语言编码。所以我们好像在与自己 交流,但又无法与自己交流。 属于梦的工作的一切事物,其实差 不多都可以归为白天的潜意识活动, 这种潜意识活动即是梦的诱发动因, 同时也是神经症症状的诱发动因。
传播学纲要——精选推荐
传播学纲要第⼀章⼈类传播活动与传播学在⼈类传播发展历史上,经历了符号和信号传播时代、⼝语传播时代、⽂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与⽹络传播时代五个发展阶段,每⼀次传播发展阶段的演进都对⼈类⽂明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因此⼜被称为传播⾰命。
第⼀节传播与传播学定义⼀、什么是传播(⼀)传播概念的历史现代传播学意义中的传播概念是西⽅的舶来品,是英语“communication”⼀词的翻译。
“communication”在英语中含有通信、传递、传达、交流、交往、沟通等⼗⼏种含义,是英语词汇中的⼀个普通词汇,具有传播学中传播的含义,但⼜不等同于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
在古代汉语中,“传”、“播”最初是两个独⽴的词,“传”指传达、流传、传送、传授等,从传播学的意义来讲,具有时空上的传达、流传意义,即在空间上将信息从⼀个地点传达到另⼀个地点,从⼀部分⼈传达给另⼀部分⼈,在时间上将信息从⼀个时间点流传⾄后世。
这些含义现代汉语中仍然使⽤,如“传经送宝”、“传承”等词语中的“传”字就是这个意义。
“播”指传扬、传布,强调信息的扩散,即信息从⼀个中⼼点向四周扩散,与现代汉语中的“⼴播”⼀词意义相近。
传播作为⼀个合成词,较早见于史籍《北史·突厥传》:“已敕有司,肃告郊庙,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这⾥的“传播”⼀词与现代传播学中的传播意义接近,但这种⽤法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
传播⼀词作为学术概念和学术范畴使⽤,始于⼆⼗世纪初,并伴随着传播学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不断被赋予特定的含义。
作为现代传播学意义的传播概念有两个来源传统,⼀是基形成了传播概念的基本内涵,并随着信息科学的产⽣⽽进⼀步完善。
1909义: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段。
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语⾔、⽂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类政府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传播概念的另⼀个来源传统是语义学或符号学。
1911年,《思想的法则》⼀书中专门设计了《传播》⼀章,尽管他没有对传播给予⼀个明确的定义,但从符号学意义上对传播进⾏了描述:“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惟⼀⼿段是像。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传播学一、选择题1 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2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3 所谓意义,就是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 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
拉斯韦尔。
5 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将5W模式画成图式。
6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7 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8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9 人类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
10 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件大事”。
11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12 库利提出的两个概念:初级群体、镜中我。
13米德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
14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15 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16 伊里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17 “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填空题1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3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4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
5 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
6 传播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
7 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8 传播过程模式:直线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一、选择题1 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2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3 所谓意义,就是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 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
拉斯韦尔。
5 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将5W模式画成图式。
6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7 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8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9 人类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
10 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件大事”。
11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12 库利提出的两个概念:初级群体、镜中我。
13米德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
14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15 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16 伊里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17 “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填空题1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3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4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
5 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口语传播时代; 2 文字传播时代; 3 印刷传播时代;4 电子传播时代。
6 传播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
7 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8 传播过程模式:直线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9 传播的五大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10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11 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12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与“三功能说”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娱乐功能。
13 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精英媒体、大众媒体、专业媒体。
14 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15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欧洲源流、美国源流。
三、名词解释1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
3所谓信息环境拟态环境 ,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4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变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5 所谓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6选择性接触: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7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8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9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10香农信息论11威纳控制论四、简答题1传播的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 2 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3 物化、活动化、程氏化、仪式化的符号。
3 传播过程的要素构成: 1 传播者。
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2 受传者。
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即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3 讯息。
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 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5 反馈。
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6 此外,还有传播情境。
4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
拉斯韦尔。
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要素: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直线模式,又称“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画出来的是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
意义: 1 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 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5W”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3 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4 这个模式太果断,传播的过程不一定有传播效果。
5 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1 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意义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合载体; 2 媒体也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 3 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传播活动时,提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 4 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无疑是语言。
语言又分为声音语言和书写语言。
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也是自我表达的最基础的媒体。
书写语言是在文字发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不能活不便使用声音语言的场合,书写语言便成为人际传播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 5 语言自我表达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媒体。
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6 大众传播的特点: 1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 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7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反映的效果观: 1 “子弹论”以本能的“刺激—反应”论和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为基础,再加上“相互隔绝、孤立无援”的受众关,其结果也就必然会得出大众成员可以被媒介所“左右”的结论; 2 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 4 忽略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 4 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8 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 1 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2 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3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4 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9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概要: 1 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 2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1 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的世界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个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10 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 1 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2 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3 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灯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4 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
11 为什么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之所以诞生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 1 从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来说,在这个时期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经高度普及,作为新的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2 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时代; 3 在这个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传播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 1 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2 在1933年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3 传播学虽然诞生在美国,但它在欧洲也有着社会的学术思想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