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激发学生心灵的内动力

合集下载

运用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内动力

运用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内动力

运用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内动力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以读传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内容的意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交流语文素养大多数的初中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热情不高,态度冷漠,主要是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认识不到学语文的价值,尽管使劲学,收效却不大,特别是单纯的生字、生词教学缺乏趣味性。

其实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时缺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语文是一门集生活、趣味、哲理于一体的学科。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以读传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一、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课堂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不是单一方面的流动,这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注意因材施教,让学生宽松、和谐地与老师进行心灵的碰撞,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生命活力,致使学生依赖性强,学习效益低下,所以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

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教师要巧妙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相信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

教师要了解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意见、追求。

只有把情感因素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愿意学习。

因此,要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课堂环境,语言和态度要和蔼,声音要动听,给学生亲切感。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促进学生会学在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入情入理动真情春风化雨暖人心——谈关爱学生心理,提高德育实效

入情入理动真情春风化雨暖人心——谈关爱学生心理,提高德育实效

入情入理动真情,春风化雨暖人心——谈关爱学生心理,提高德育实效贾玉秋(徐州大屯煤电公司二中,江苏徐州221000)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知识出发,提出德育工作者应运用“南风效应”、“皮格马科翁效应”。

克服“马太效应”.切实关爱学生心理。

以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德育“南风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在十几年的政治教育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要收到较好效果。

光靠书本上的基本理论和道理还不够.必须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心理。

德育教学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学生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更有心理上的需要。

作为教育者,如果对心理学知识一无所知或学而不用,那是搞不好德育工作的。

一、运用“南风效应”——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南风效应”是法国作家写过的一则寓言。

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风凛冽。

冰冷刺骨,结果人们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

温暖宜人。

人们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效应”给德育教学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是南风效应的经典例子。

陶行知在校同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本班同学。

当即斥责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无疑是要好好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

放学后,陶行知见王友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却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

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迟疑接过糖果。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给他:“我让你立即住手,你听了,说明你尊重我。

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中:“我调查过了。

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

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敢于跟坏人作斗争.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

用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心中充满爱

用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心中充满爱

用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心中充满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心中充满爱。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爱是最重要的营养,它能够滋润孩子心灵的土壤,让他们茁壮成长。

只有学生心中充满爱,才能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茁壮成长。

用心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发言时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或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关爱他们,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时候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家庭的温馨。

可以通过课堂关怀、班主任关怀、心理辅导等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无论是在学业上、交往中还是心理上,我们都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指导。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展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团结协作,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步步坚定、茁壮成长。

用心倾注爱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潜能。

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潜能,让他们敢于追求梦想、勇于面对挑战。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用心倾注爱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激励能力。

只有通过爱的力量,我们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前进无惧。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作者:崔少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12期【摘要】德育和智育相比有着不小的差异,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情感联系。

班主任只有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走进学生心灵,才能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确保德育能够真正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关键。

本文围绕以生为本原则、榜样力量、方式方法、民主化管理、心理辅导等方面,就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学生心灵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情况下,德育已然成为初中教育的基础部分与关键部分,也成了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班主任要想有效开展德育工作,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式宣讲,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所需所求,把握学生在思想和心灵层面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打开心结,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德育实效。

一、践行以生为本原则要想走进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打开心结,那么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将学生放在首位,主动从学生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有效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这意味着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简单地以相关章程制度或规范为依据,而是要深化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方能确保德育工作始终有效,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

故而在日常工作以及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着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而且应当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兴趣爱好、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准确把握学生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结。

一般来说,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行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小型问卷调查、心理辅导、和家长沟通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让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契合学生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多方位的保障。

二、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需要做好榜样,发挥自身榜样力量,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典范。

用真情和智慧引导学生的成长

用真情和智慧引导学生的成长

用真情和智慧引导学生的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真情和智慧引导学生的成长。

真情是我们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智慧则是我们对教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就如何用真情和智慧引导学生的成长进行探讨。

一、真情的关怀与关爱真情是我们与学生建立起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受和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用真情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需要我们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意见。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要真心实意地给予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感。

最后,我们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奖励。

通过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更加自信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二、智慧的教育方法和引导策略除了真情的关怀与关爱,我们还需要运用智慧来指导学生的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首先,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反馈。

通过及时的评估和反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项目,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总之,用真情和智慧引导学生的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用真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体育教学案例

《用真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体育教学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用真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用真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作为一名初中体育老师,原本以为只要肢体不残疾的学生就可以上好体育课。

我也一度认为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体育老师,一定可以让体格健全的学生自由地奔跑在运动场上。

但今年初一级小伟的事情让我改变了这一观点。

我这才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一个孩子的运动能力也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经典心理辅导案例:一、学生存在问题及分析:(案例背景)我第一次上课时,是上室内课,小伟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只记得点名时,小伟回答的声音比较小,也不敢抬头看老师。

这种情况在初一学生中并不少见,因此,我也没有特别在意。

但当我第二节课在室外时,就发现不对头了。

当时,我们进行课前热身:抱团活动。

其他的学生都积极去组团,没有顺利组团的学生也乐呵呵地站在边上,但小伟就接连几次都茫然地站在那里,面部表情僵硬,对其他同学的笑闹没有任何的反应。

我走过去询问,他也答非所问,我以为是学生面对新集体,不熟悉,无法融入而已,也就没有太过在意,只是鼓励他要多和其他同学接触。

身材高大的小伟只是漠然地看了看我就走开了。

但接下来几节课我都发现小伟没有办法参加活动,因为我们学校是小组合作式教学,我们的小组基本是固定的,有时需要临时组队。

但无论哪种情况,小伟都不和小组其他成员有任何方式的合作。

这时,我就产生了疑虑,打电话和小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的情况。

经过和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原来,小伟在很小的时候就经专家诊断有轻微的自闭倾向,对外界的事物不太感兴趣,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对此,家长也想了各种办法,但效果不太理想。

不过家长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专家说这个孩子需要别人多关爱,多沟通,但又说家长最好不要太过关注他,因为这样的孩子不希望引起别人太多的关注,你说这不是矛盾吗?我们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唉,随他去吧”。

此时,我就明白了小伟的情况。

其实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一点早已为世界公认,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诊断和康复工作一直存在着重“生理”轻“心理”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像一个“黑匣子”,很难开展研究和干预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少有专业研究人员关注和参与此项工作,所以导致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存在“易忽视性”和“难操作性”的不良现实,使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少,使诊断、康复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读《教育的智慧和真情》的心得体会

读《教育的智慧和真情》的心得体会

读《教育的智慧和真情》的心得体会(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读《教育的智慧和真情》的心得体会最近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感触良深。

肖教授的书读来完全没有一些教育类书籍教条式的说教,而是用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

读来就象是一位朋友就坐在我对面,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真情向我娓娓道来,既让我沉浸在对教育理论的沉思中,又让我对他独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开朗,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活泼中更深地去感悟我们的教育,使我对教育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有故事的人,尊重他们的故事,帮助他们延续心中的美好,这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

作为一名老师要善于在细微处浸润孩子的心灵,抓住一个个的教育机会来帮助孩子心灵的成长和进行个性品质的熏陶。

每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否则,你的教育就会退化成单方面的说教。

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如何与学生沟通呢?一、教师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愉快中改正错误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学生沟通既是学习但更主要是要实施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功能,那么要使学生改变错误,你首先就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愿意接受你的观念、思想、建议,让他能积极接纳你的思维和认知的方法,在这里学生良好的心态的保持离不开教师愉快的沟通方式,也就是说“愉快”应当是师生沟通取得成功的前提,当然愉快不是迁就、退让,愉快应当是彼此的信任以及良好的氛围,要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你的教育,你就应当学会运用“夹心饼干”的批评方式:先以肯定作铺垫——恰如其分地批评——安抚、鼓励,这种以赏识、激励为主的方法使学生能感受到你的爱心,那么他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优点也会进一步得到发扬,不至于挨了批评情绪受挫,萎靡不振,甚至自暴自弃。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教师良好的自身形象就是一盏不灭的明灯,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

融情于教 以情育人

融情于教  以情育人

融情于教以情育人教育是一种温润心灵的行为,它既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沟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情感的引导者与育人者。

融情于教,以情育人,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师的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育人的心灵力量。

本文将从融情于教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中情感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融情于教的意义融情于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注入情感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和支持,让教育的过程充满温暖、美好和幸福。

融情于教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融情于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

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

教师的情感投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勇气。

融情于教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关爱与理解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阳光雨露,能够温暖他们的心灵,驱走内心的孤独与恐惧。

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教师能够在学生心灵受到创伤时,给予他们及时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在挫折与失败中迅速走出困境,重拾自信与勇气。

教师的情感投入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挫折与困境时,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融情于教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懂得感恩、友爱、宽容和尊重。

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者,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感受到爱与温暖,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教师的情感投入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在学习中懂得尊重师长,爱护同学,尊重他人,学会礼貌和谦逊。

融情于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嵌入情感元素,为学生心灵成长注入温暖和力量。

用爱心善待学生 用真情感染学生

用爱心善待学生  用真情感染学生

用爱心善待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作者:李君华来源:《中外教学研究》2013年第09期捷尔任斯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师的工作就是爱的工作。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既能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又能满足学生被理解的需要,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爱,是对学生进行一切教育的开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也一样为人师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用良好的道德形象感染学生为师先为人,做人德为先。

作为一名教师,时时刻刻都与学生在一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好工作,用昂扬的工作姿态和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的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当学生没吃早餐饿得肚子痛时,给他买一个面包;当学生不舒服吐了,给他清扫地上的污物,擦拭衣服上的污点;当学生破了鼻子,给他擦洗血迹;当学生受了委屈时给她安慰;当学生气馁时给予鼓励,当学生“想不开”时予以开导;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及时纠正……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小插曲无不昭示着教师的爱,如春风、如细雨、如涓涓细流,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

二、用炽热的爱心激励学生在工作中,用火热的爱心感染学生,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学生,用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学生犯错误时,用爱心和宽容做工作,比生硬的打击挖苦要好得多。

一次,开学第一天,两个学生吵起来了,原来是往楼上搬桌子,一个着急下,一个赶着上。

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的心房

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的心房

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的心房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学生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用真挚的情感去温暖学生的心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心灵之间最美好的纽带。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让他们敞开心扉。

我们可以坦诚待人,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用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们的故事,尊重他们的意见。

通过建立信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帮助他们。

二、关注学生情感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日常琐事、学业压力息息相关。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

当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或困扰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给予关怀和安慰。

无论是家庭问题、友情纠纷还是学习压力,我们都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关注学生情感,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到被关爱,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困境,重拾信心。

三、表达真挚的情感情感是生活的基调,是教育的温度计。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勇于表达真挚的情感。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时地表达对他们的欣赏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

同时,我们也应该用真挚的情感鼓励学生,让他们在犹豫和迷茫时找到前进的动力。

我们可以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身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关爱和期待。

四、创设温馨的教育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室是学生成长的家园。

我们应该创设一个温馨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浓浓的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打造美丽整洁的教室、准备精心的教学材料、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方式,让学生在学校里有归属感。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建设,在集体活动中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彼此关心和互助的精神。

五、耐心倾听与理解耐心的倾听与理解是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心房的关键。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倾听,让他们有机会通过口述来释放情感。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用爱心去理解和安慰,给予积极的回馈和建议。

通过与学生共同经历的分享和心灵的契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学生建立情感的纽带,为他们带来抚慰和力量。

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

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

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

这种呵护就是爱。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用真情教书,用真心、爱心育人。

一、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和心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二十几年,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人,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予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

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

工作二十几年来我对所教学生从始至终都倾注着爱,并时时用我的爱、我的知识去感、教育他们。

多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比如:赵俊杰他刚转入我班时一个字不写,胖行动缓慢,由于父母离婚,由爷爷奶奶照顾,家长觉得孩子可怜就比较娇惯,给他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自从他来到我班作为他的班主任我不能够放弃不去管他,对他真是做到了苦口婆心,给他讲道理,关心他。

衣服破了,拿起针线为他缝衣服,经常找他聊天,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多去理解他,我又利用课余时间在他奶奶有病时我带上水果去他家家访。

我的关心让他和他们家长感动,他现在很听我的话。

和刚转入我班时进步很大,改变了很多。

我还能够时时处处为特困学生着想,给特困生拿衣物。

买吃的。

比如:我班王笑迪和姥姥、舅舅生活很困难,有一天我给她水果,她没有吃,说要给姥姥吃,我感动了,第二天我买来水果让她拿回家给姥姥。

她的姥姥感动得不得了,看见我就流泪谢谢我。

说我对王笑迪很好,很关心她们。

我还给她和段博文拿衣物。

有活动时我班张雨轩什么吃的也没有带,我就把我带的食品给她吃。

在夏天期末复习时比较热,为了让学生凉爽的复习我为他们每人买了冰棒。

用“爱心、耐心、慧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用“爱心、耐心、慧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用“爱心、耐心、慧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在教育的道路上,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

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如何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位班主任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用“爱心、耐心、慧心”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一、爱心:温暖学生心灵的源泉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世界。

班主任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关心他们,去理解他们,去尊重他们。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要通过点滴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比如,当学生生病时,班主任可以送上一句问候和关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可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这样的关爱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更能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前进的动力。

同时,爱心也意味着包容和理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班主任要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们,以理解的心态去引导他们。

面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班主任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指责,而是要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和时间。

这样的包容和理解,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更能让他们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二、耐心:倾听学生心声的桥梁耐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去理解他们的困扰。

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同时,耐心也意味着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引导。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班主任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他们,去鼓励他们,去引导他们。

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耐心和努力,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真正的提升和进步。

三、慧心:启迪学生智慧的明灯慧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情感激励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情感激励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情感激励"付涛(界首师范附属小学,安徽界首236500)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班主任工作.强化班级管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保障。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情感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以情诱情、以情激情、以情促情,在真情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在愉悦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高效而持久地学习。

实现快乐而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情感激励多样性全体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情感激励”就是教育者以这种态度和体验对被教育者进行诱导激励,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情感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

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为搞好班级工作,班主任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天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和心理需求等。

然后不失时机地实施情感激励.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支持、理解和尊重,在精神和心理上得到满足、鼓舞、快乐和幸福,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的目的。

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情感激励要把握关键时机1.在事前进行情感激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始阶段.正确做好起始阶段的工作,是一个有经验教师的经常注重的问题。

每天班主任早晨、下午提前到校,走在学生到校的前面。

早晨,在课前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下午。

在课前组织学生写作业或看书。

其实就是班主任掌控班级管理,抓学生学习的起始点。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摘要: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本文阐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灵魂和灵魂激荡,才会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的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育倾听尊重和关怀2008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一、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月霞指出,倾听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元素,它是一种接纳的心底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

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

教师在学生面前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在我所教的2008届学生中,有一个性格比较古怪的男生,他学习勤奋,争胜心强,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从高一开始,他的心理压力就很大。

高一开学一个月后,学校组织第一次月考,他忘我地复习,甚至在学校开秋季运动会时,他也在班里复习功课,国庆节放假期间,他也在家里认真学习,基本不出门,在月考成绩出来后,他的成绩居全班第一名。

一开始,我并没有过多地注意他,因为刚开学一个月,对他的了解还不够深。

以后通过与他的家长接触逐步了解到,他的家人过于看重成绩,而且仅仅看重考试成绩,常常给他讲考试不好没脸见人,这样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栋梁。

而唤醒学生的心灵,不仅仅是指教育他们知识,更是关照他们的情感、精神和人格。

在教育工作中,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当他们内心得到滋养,才能真正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而如何用真心和真情来唤醒学生的心灵,是每一位教育者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用真心真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基础。

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愿意接纳老师的教育,真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一个温暖亲切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才会被唤醒,才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

用真心真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和个人特点。

作为教育者,要用真心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困惑,关怀他们的成长过程。

只有当教育者真正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才能真正唤醒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对教育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用真心真情教育学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和人格。

在面对学生时,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用真心真情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德观。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教育他们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才会被真正唤醒,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成为积极健康的个体。

用真心真情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教育者要用真心真情去沟通和合作,携手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共同关注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只有在学校和家庭共同用真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才能够唤醒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中获得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在教育工作中,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是至关重要的。

唤醒学生的心灵,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和热情,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健康、自信和积极。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5篇模版)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5篇模版)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5篇模版)第一篇: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播种者、耕耘者。

班主任教育学生,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

在这过程中,班主任的语言便是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心灵火花的重要工具。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注重情感的交融。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顺水推舟”,宽容相待。

学生的自尊心尤如一株含羞草,一触即收,因此需要细心照料、精心呵护。

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学生有意无意地犯些小错误,或在老师面前揭发同学的短处。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常常是宽容相处、淡然处之。

一次广播操结束回到教室,一名学生站起来告诉我:“老师,今天广播操做得很不认真。

”那位被指名的学生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我深深地望了他一眼,语气平和地说:“可能他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所以做是不好,不过老师相信,他明天一定能做好。

”那位学生慢慢抬起了头,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

果然,第二天广播操时,他做得格外地认真。

遇到类似的情况,有时,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并巧妙地给学生台阶下,维护他们的自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

”二、选准时机,事半功倍。

我们批评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

在批评教育时,我较注意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使用最恰当的语言。

曾经有些任课老师向我告状:“真是不听话,批评他还犟头倔脑,不屑一顾。

”对这样的学生,我通常采取置之不理,冷眼旁观的态度,因为此时任何的批评教育,都只会引起他更对立的情绪。

等到他冷静下来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已感到不好意思了,这时时机成熟,再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深入浅出,因势利导。

深入浅出,因势引导,常常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可采取的语言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北京市十一学校伊胜华【内容提要】本文结合笔者亲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体验,从指导每个学生进行动态目标规划、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包括:用宽容和激励期待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想法自由生长、鼓励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以及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特长和发展的各种课程三个方面谈论了面对个性化教育时代的到来,我们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主题词】内动力、目标、个性、选择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塑造了这样一个马修老师。

面对一群调皮捣乱的学生,马修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依据学校的“行动——反映”原则狠狠批评那帮学生,反而选择了爱,选择了完美的爱,一直用宽容、幽默和智慧爱着这些问题少年。

最终,当马修老师再次拎起他的皮包远去时,一只只纸飞机从窗口飞起来,纸飞机写满了富有个性而又深情款款的语句,天空中传来嘹亮而感人肺腑的歌声。

马修老师的胸怀和境界令我们敬佩,面对个性化教育时代的到来,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学校森林里那一株株独一无二的树苗。

如何为那些树苗提供养分助其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的教育实践感受与体会。

一、指导每个学生进行动态目标规划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一个坚定地向目标迈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人总得有一个目标去追寻,让希望带来光明。

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尽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踏实前行。

《哈佛大学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报告》表明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成功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一个人要想更好地生活下去,必须有一个目标。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尽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按照规划踏实前行。

每个学期我都会利用班会课,指导每个学生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详细的规划与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实现动态目标规划,具体包括:介绍高中三年的学习整体规划(《高中三年学习规划表》),每学年、每学期的学习重点(《阶段学习目标规划表》),指导学生协调好专业课程学习与语言考试的关系,安排好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作好大学与专业的选择规划1(《大学申请进度跟进表》和《个人大学申请规划表》),准备大学申请等。

创设美好意境,真情激活心灵

创设美好意境,真情激活心灵

创设美好意境,真情激活心灵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创设美好意境,真情激活心灵浙江省乐清市石帆二小柯旭玲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渠道,而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因此,一位出色的教师,要用语言渲染创设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雾,用诱导引发深远的思考,用智慧让自己的语言“靓”起来!一、让语文课堂评价更真1.评价要回归真实在新课标提倡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以来,课堂上几乎听不到任何中肯的批评,只有表扬之声不绝于耳,其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夸大事实;有的以偏概全,突出了正确、合理的一面,对其中不合理因素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加引导,还盛赞其见解之独特……这些过于夸张甚至失实的“表扬”,带来的可能是学生思想上的模糊与片面,可能是学生对表扬的“没什么感觉”,可能是滋生了学生的骄傲情绪,而并未给学生的生命带来向上的力量,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

在一次调研中听一位老师教《狐狸和乌鸦》,即将结束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狐狸?”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

”老师随即肯定说:“有道理,和乌鸦相比,狐狸的确是很聪明。

”表面上看,这位老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实则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

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

2.评价要流露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都必须动情。

真诚的评价是心与心的交融,是情与情的碰撞。

无论是教师还是同学,真诚的评价,如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声赞许,一次抚摸,一次握手,一片虽不整齐但发自真心的掌声,都能给被评价的学生以极大的满足感,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励他更加主动地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激发学生心灵的内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

的确,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而赏识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关键。

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赏识,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维护他们的自豪感,使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行!”这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实践证明,激动、赏识能使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取,从而获得成功。

一、以“放大镜”的眼睛看到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为做好对学生的自信心教育,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必须先赏识学生,要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用爱心、诚心去开发。

对于学生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优点和成绩,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作为老师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不失时机地用“放大镜”的眼睛进行适当的“放大”,公开地进行表扬、鼓励。

这样既对学生本人进行了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对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了很好的引导。

例如:我班王宇同学课上经常无聊焦躁,听不进去,从不举手发言。

打不起精神,思想不断溜号。

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他尽量抑制自己,强迫自己听课,想回答点什么问题。

可是,看来努力完全要白费了。

想来想去又插不上话,搭不上言。

我眼看到他又要走神了。

我微笑着用激励的目光看着他。

当他眼睛注意到我看着他时,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及时的作出了反应。

我一下子便发现了王宇的表情的变化,于是我兴奋地说:“你们瞧,王宇现在多认真啦!”王宇脸红了,举了举手,又放下了。

从他的表情看出,他今天也要和大家一样,抢着回答问题了。

“好!别急,王宇,再过一会我一定叫你回
答。

”这是预告。

我平时经常这样预告,激励学生动脑思考问题。

此时此刻的预告的奥妙在于给王宇一点时间,再为王宇的进步铺垫上一个易于迈步的台阶,这对一般学生来说,自然不必要了,而对王宇这样的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听了我的预告后,王宇更加注意听课了。

不久,我提出一个问题后,叫大家先讨论一下再举手发言。

我微笑着来到王宇身边,鼓励他在四人小组里试着谈谈看法。

他红着脸,断断续续地半天才说明自己的意思。

我兴奋地拍着王宇的肩膀说:“好,太好了。

你还真有点独特见解。

等会,就由你代表这个组在全班发言,大声点,勇敢点,相信自己,没错的!”王宇在这个时间里,又把自己方才说的话大声地念叨两遍。

在全班发言时,由于是我的鼓励使他增强了信心。

比在组里发言时强多了。

我当时好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喜悦,激动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再次表扬他说:“王宇能回答得这样好,太了不起了,真是太好了,今后我们班争抢发言,善于思索的勇士队伍中,又多一个新兵,那就是王宇。

”他当时非常高兴,心里像吃了蜜,发言更积极了。

后来,我在一段时间里,又故意鼓励他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巩固他回答问题成功的自信心。

渐渐地王宇变了,上课比以前专心多了,学习成绩有了长足进步。

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学生信心的源泉。

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不仅可以击退学生的自卑心理,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旦学生有了自信,就会主动要求进步。

那时,就不是老师使出“杀手锏”,而是学生扛起了“冲锋枪”。

当然表扬还要适当。

不要一好遮百丑,表扬的是孩子的具体表现,不是孩子整个人如某学生的作文获奖了,你表扬他的应是他的作文能力,而不是:“他真聪明,无论做什么都顶呱呱”也不要成为孩子的负担,有的老师怕学生自满,一
面称赞一面告诉他你的某某方面还做得不好。

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扫兴,觉得有压力和负担。

表扬还要真诚。

表扬学生时要看着被表扬的学生,面带笑容告诉他或其他同学因什么被表扬,老师为他感到自豪。

千万不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让学生感到只是为了安慰他。

表扬还要巧妙,不要笼统。

如一个积极发言的学生,你经常表扬他踊跃还不如表扬他一个精彩的回答。

二、深入观察、了解学生,在适当的时机给于指导和帮助,让学生重建信心。

我们的教育对象现在只有十一、二岁,心理素质普遍不好,心理调节能力不高。

特别是自卑感强的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一但受到点挫折,很容易一撅不振、自抱自弃,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发现,于细微处见赏识,及时地给以安慰和指导。

平常我要求全班学生写悄悄话,我一般利用课余时间抽查、检查、督促学生,并写上鼓励性的批语。

在学生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悄悄话成了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手段,一些学生有了心里话、有了困难就写在本里。

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同学的悄悄话一段时间后,综合各方面的表现,我觉得他进步挺大,就及时在班上提出了表扬,在班上帮他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还例如:我班周丽,课堂作业拖拉,家庭作业经常不做。

由于懒惰,成绩较差,她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家长来校无可奈何地表示:“毫无办法”。

我就在她作业后面写道:“周丽,你的字真漂亮,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没你得好。

认真对待每次作业,会更好。

先向你透露个秘密:下周班队课举行作业展览,相信你的作业本也会被展览,那天,我亲自为你颁奖。

期待着,周丽!”以后,每次布置作业,我总向她投去和善的,信任的目光。

课间,特意多辅导检查她的作业,暗示她尽快完成。

一周后的班队课上,周丽的作业本果真在“学习园地”展览了。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她高兴地捧回了封面上有大大“奖”字的本子。

我以此为契机,纠正她的缺点,激发她的自信心。

这学期,同学们都夸周丽进步了,她父亲也来校说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应该承认,每位学生个体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也应该承认,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发展区”。

做教师的,鼓励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扬己所长,诱发潜能,使他们像老师期望那样发展,甚至发展得更好。

例如我班吴梦,上课爱打瞌睡,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他偏爱手工制作。

在一个双休日,我帮助他制作了轮船模型。

告诉他,学习和手工制作一样,只要勤动脑,有耐心,也一定会成功。

星期一的晨训课上,我高兴地对全班同学说:“爱
好手工制作,是聪明的表现,大家看,吴梦制作的轮船模型。

”同学们啧啧称赞,吴梦激动了,“能做这样好的模型,真不简单!相信通过吴梦同学的努力,学习成绩不会掉队的。

”果然,吴梦课上不打瞌睡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更重要的是,学习信心足了。

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明显取得进步,英语还考了100分呢!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话告诉我们:培养孩子就是给他们指明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就可以激发孩子们实现目标的内动力。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孩子未来的成功,有一半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作为教育者,这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责任。

老师们,用你们的赏识策略让一张张成功的笑脸,让祖国明天的富强,从我们手中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