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材料
XX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XX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3ea15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1.png)
XX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受XXX委托,XXX对该公司位于XX县易俗河的已出让土地(国土证号为潭国用(2008)第A号)进行规划用地性质调整的论证。
该地块位于易俗河南岸,地处市区中心区域,周边有多个商业、居住区和工业园区,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
二、现状情况该地块出让总用地面积为.7平方米,原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但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建设。
三、论证调整依据本次规划用地性质调整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XXX关于规范土地用途管制的通知》等文件的规定。
四、规划情况本项目规划调整为商住综合用地(C2/R2),其中商业用地占比为40%,住宅用地占比为60%。
规划建筑总面积为约3.5万平方米,包括商业服务设施和住宅楼。
五、规划调整类型分析本次规划调整属于由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住综合用地的类型,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六、用地性质调整原因原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但由于周边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用地的工业发展前景不明朗,而商住综合用地则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需求。
七、用地性质调整原则本次用地性质调整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原则,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八、用地调整情况经过调查分析论证,本次用地性质调整基本可行,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
九、调整用地性质的可行性分析本次用地性质调整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调整为商住用地后,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办公楼建设以及住宅建设等环境保护要求。
建议作出规划总平面图报规划局审批,在做规划总平面图时应考虑办公楼、住宅以及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的沿街立面与海棠路街道景观协调的关系。
建议按规定到国土部门办理相关的国土手续。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619bfa58f5f61fb73666cd.png)
一、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宏观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中观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微观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块详细规划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状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周边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块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论证调整依据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b016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a.png)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商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工业用地的资源闲置和商业用地紧缺的现状,将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论证报告旨在探讨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商业用地需求分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用地需求逐渐增加。
商业用地不仅满足了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然而,当前商业用地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商业设施的拥挤和服务质量下降。
三、工业用地资源闲置问题与商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相比,工业用地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许多工业用地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或企业搬迁而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将这些闲置的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够满足商业用地的需求。
四、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可行性分析1. 土地利用效益提升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商业用地的开发和经营往往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税收收入,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通过调整工业用地为商业用地,可以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优化。
商业用地的集聚有助于形成商业中心和商业区,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
3. 就业机会增加商业用地的建设和经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将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商业用地的建设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设施和服务,方便居民的生活和消费需求。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商业用地的调整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五、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必要性分析1. 商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商业用地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的商业用地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
将闲置的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 工业用地资源闲置浪费大量的工业用地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或企业搬迁而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平昌土地调整情况汇报材料
![平昌土地调整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90f5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c.png)
平昌土地调整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平昌地区土地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全面了解土地调整情况,特汇报如下:一、土地调整范围。
本次土地调整涉及平昌地区范围内的农田、城镇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共涉及XX平方公里。
二、土地调整目的。
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 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3.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调整主要工作。
1. 土地调查评估,对涉及土地进行详细调查,评估土地质量和适宜用途;2. 制定土地调整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地调整方案;3. 征收补偿安置,对涉及土地的农民进行征收补偿,并进行合理安置;4. 土地整理复垦,对调整后的土地进行整理和复垦,确保土地质量;5.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配套建设农田水利、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
四、土地调整效果。
1. 农田整理效果显著,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产量;2. 城镇建设用地合理规划,促进了城镇化进程;3. 生态保护用地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 继续加大土地调整力度,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 完善土地调整政策,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 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质量和产能;4.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六、总结。
通过近年来的土地调整工作,平昌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保护,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深化土地调整工作,不断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为平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以上为平昌地区土地调整情况的汇报材料,望领导审阅。
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
![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260373bd64783e09122bdb.png)
xxx市x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C区C-01-09地块调整说明xxx市xxx镇规划管理所xxx市城建规划设计院2007.4《xxx市x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06年12月开始正式实施。
原规划C-01-09地块性质商业金融地块(C2),为北岸片区袁屋围旧村改造的商业金融地块,根据xxx镇旧村改造压力和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本次规划将C-01-09地块的用地性质改为商住混合用地(R5)。
本次规划调整只涉及到C街区C-01-09 一个地块的调整.二、调整地块区位及范围本次规划调整地块位于xxx大道西侧的C街区C-01-09一个地块,调整范围约13139平方米。
本次规划调整主要把原规划C-01-09地块性质商业金融地块(C2)变为商住混合用地(R5).由此带来地块相关技术指标的调整。
四、规划调整前后对比本次规划调整涉及用地性质调整,调整前后用地控制指标对比如下:地块编码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m 2) 容积率 建筑密度(%) 限高 (m) 绿地率(%) 建筑面积(m 2)居住人口(人) 原规划 C-01-9C2商业金融用地13139 3.5 45 90 20 45986 —— 调整规划R5 商住混合用地131393.5409025459861030由此可见,调整后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发生了变化,其他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建筑密度由45%变为40%,绿地率由20%变为25%。
规划调整前后方案对比五、规划调整影响分析根据前述分析,本次规划C-01-09地块用地性质的调整,带来地块相关技术指标的调整,主要是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发生了变更,总居住人口增加了1030人;按照《x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需增加2班小学,2班幼儿园,1班初中和1班高中,在编制《xxx 镇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教育设施配套规划中小学与幼儿园的学位和用地指标略有盈余(详见《xxx 镇教育设施规划汇总表》), 其中北岸片区技术标准要求幼儿园最低用地标准126班,片区规划130班,幼儿园用地3.3公顷,有4个班学位余量,幼儿园配套可以满足本地块教育设施增量的需求;北岸片区技术标准要求小学最低用地标准12.8公顷,片区规划小学用原方案调整后方案地13.3公顷,实际小学有0.5公顷用地的余量,相当于5个班,可以满足本地块教育设施增量的需求;中学可在育英中学满足。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一)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400a23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4.png)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一)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一、背景概述•工业用地空置率高,商业用地需求强烈•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的需求增加二、调整原因1. 工业用地空置率高•工业用地在市场上的需求相对较低•许多工业用地持有者难以找到租户或买家2. 商业用地需求强烈•商业发展带动了商业用地的需求增长•商业用地供不应求,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三、调整优势1.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将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商业用地在市场上能够更容易吸引投资和租赁者2. 推动商业发展•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能够促进商业发展•商业项目的建设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增加3. 增加土地价值•商业用地调整能够提高土地的价格和价值•商业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周边房产价格和地区形象四、调整步骤和风险控制1. 研究调查•对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市场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分析市场趋势和土地供需关系,为调整提供依据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商业用地调整方案•考虑到周边环境、交通、市场需求等因素3. 征求意见•向相关部门、专家和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评估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 风险控制•制定详细的项目风险控制计划•考虑到政策调整、市场竞争、资金压力等风险因素五、总结•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商业发展水平•在实施过程中,需严格遵守规划和风险控制要求,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六、未来展望•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行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调整方案,持续推动商业用地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商业用地建设,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就业增长七、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调整项目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在商业用地调整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提升土地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效率八、结语•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是一项具有潜力和挑战的任务•在坚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相信随着商业用地调整的不断推进,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改土地性质申请报告
![改土地性质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b5452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6.png)
报告编号:〔2023〕土地改字第001号报告单位:XX市XX区人民政府报告时间:2023年4月1日一、报告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就XX地块进行土地性质变更申请。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XX项目2. 项目位置: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3. 项目性质:房地产开发项目4. 项目用地现状:该地块原为工业用地,现状为闲置土地。
二、申请变更土地性质的原因1. 政策要求:为响应国家关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要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有必要将闲置的工业用地变更性质为住宅用地。
2. 社会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区人口增长迅速,住宅需求不断上升。
将工业用地变更性质为住宅用地,有利于缓解住宅用地紧张状况,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3. 经济效益:将工业用地变更性质为住宅用地,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土地价值,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 环境保护:工业用地变更性质为住宅用地,有利于改善周边环境,降低工业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申请变更土地性质的具体情况1. 土地面积:该地块总面积为100亩,其中实际可用地面积为80亩。
2. 土地用途:原为工业用地,现申请变更为住宅用地。
3. 土地权属:该地块权属清晰,无争议。
4. 土地规划:该地块已纳入我区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5. 土地使用条件:该地块土地使用条件良好,符合住宅用地建设要求。
四、变更土地性质的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土地性质变更工作的组织实施。
2. 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编制土地性质变更方案,明确变更范围、变更方式、变更程序等。
3. 依法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确保土地性质变更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土地性质变更工作顺利推进。
5. 严格按照土地性质变更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变更工作合法合规。
湾田新增用地论证报告材料2015.02gg
![湾田新增用地论证报告材料2015.02gg](https://img.taocdn.com/s3/m/920626817fd5360cbb1adb9d.png)
某某市望城区丁字镇建设开展规划局部优化〔丁字东接线与腊树塘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论证报告某某市望城区规划信息服务中心2014年11月目录一、项目根本情况4〔一〕项目由来与历史情况4〔二〕区域位置与规划修改X围5〔三〕拟修改X围与周边区域权属、建设情况5〔四〕拟修改X围用地现状6二、相关规划要求7〔一〕《某某市望城区丁字镇建设开展规划〔2011-2030〕》〔2012年〕7〔二〕《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9〔三〕《丁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9〔四〕《某某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丁字东接线与湾田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块规划修改论证报告》〔2013年〕10三、修改要求、理由与依据13〔一〕修改要求13〔二〕修改理由15〔三〕修改依据17四、修改论证18〔一〕主要控制指标论证18〔二〕常住居住人口论证19〔三〕公共服务设施影响论证20〔四〕道路交通影响论证20〔五〕生态环境影响论证24〔六〕历史文化保护影响论证25〔七〕空间景观影响论证25〔八〕市政设施影响论证25五、论证结论30附图:1、区位图2、现状图3、周边遥感影像示意图4、周边规划示意图5、国土规划情况示意图6、规划修改前图如此7、规划修改后图如此8、管线综合情况示意图9、远期规划协调图附件:1、关于项目用地性质调整的申请报告〔某某港湾置业某某 2014.04〕2、中南石材建材产业园项目商务协议〔湘望府招商字[2009]032号〕3、关于丁字镇腊树塘路与向东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规划条件〔望规条件[2011]20号〕4、某某市望城区城乡规划局请示报告单〔2013年4月〕5、关于湾田502亩地块明渠改暗渠工程的意见〔望规报[2014]53号〕6、湾田地块明渠改暗渠工程方案一〔2014.09〕7、某某市望城区城乡规划局规划技术管理会议纪要〔望规纪[2014]38号〕8、关于本次论证报告的修改情况说明9、相关单位提供模拟方案一、项目根本情况〔一〕项目由来与历史情况某某市望城区人民政府与某某湾田集团于2009年11月30日签订的商务协议〔湘望府招商字[2009]032号〕中明确:原丁字双桥片区现丁字湾街道桃园路东接线以南1492亩用地作为中南石材建材城项目建设用地〔现更名为湾田中南国际商贸物流园项目,下文统称商贸物流园项目〕,其中位于湾田路与腊树塘路东南角,用地面积约925亩的地块为商贸物流园一期用地,现已具备一定建设规模,而位于一期用地北侧、湾田路与丁字东接线交叉口西北角剩余约567亩的商贸物流园二期用地,有待进一步完善规划行政审批与土地出让程序,为商贸物流园二期项目建设奠定根底。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控规YK03-04-01地块用地性质及指标修改论证报告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控规YK03-04-01地块用地性质及指标修改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e3ef6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b.png)
02修改内容及指标可行性分析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控规YK03-04-01地块用地性质及指标修改论证报告三亚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07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区位1.3 项目地块现状及周边概况1.4 相关规划01论证必要性分析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央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毗邻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大小洞天风景区,规划面积为26.1平方公里,重点打造“一港、三城、一基地”(南山港、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科教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是三亚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重点推进的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12个先导项目之一。
2020年6月13日,东航集团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成立三亚国际航空的合资框架协议,后因局方管控政策原因,项目一直无法突破落地。
为尽早投入并助力海南航空运输业发展,公司经研究决定将原项目分步推进,先以在海南成立东航分公司为起步。
“围绕旅客出行,做强产业链周边”、“围绕生活,做大航空生态圈”两个同心圆,聚焦主业和辅业产品的开发和整合,打造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创造航空业务新生态。
公司总部所在地拟选崖州湾科技城YK03-04-01地块,定位航空现代服务业中心,同时入驻航空产业链相关旅游服务、航空金融、免税商业配套等高端服务业,按照市场化运营,并赋予其在营销、服务、资源整合方面改革创新的任务,打造特色创新的分公司,树立东航在自贸港的新形象,助推自贸港建设。
本项目位于崖州湾科技城西北部,在崖州湾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规划建设东航集团海南分公司集总部办公,航空金融、航空产业链、免税商业配套和航空配套于一体的航空现代服务中心,推进建设海南航空产业新业态。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6b62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4.png)
风险评估
对经济可行性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市场风险 、政策风险、财务风险等,确保经济上无重 大问题和风险。
社会接受性
1 2
公众参与
在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后,组织公众参与讨论和征 求意见,了解公众对用地性质调整的看法和建议 。
生态保护
通过用地性质调整,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规划用地性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环境质量。
03
用地性质调整的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
调查和分析
对需要调整用地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用途 、建筑物情况等,分析调整的技术难度和实施时间。
规划和设计
加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力度,让公众更 好地了解和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提高城 市规划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加强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确保规划方案 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提高城市规划的有效 性和权威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项目范围和限制
项目范围
本次用地性质调整涉及的区域为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
限制
由于该区域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涉及到众多居民和企业,需 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和影响,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妥善 处理好各方关系。
02
用地性质调整的必要性
城市发展需要
城市规划调整
随着城市发展和规划的调整,部分用地性质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城 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的需求。
详细描述
土地功能置换是将原有用地性质进行改变, 以实现土地资源更合理利用的一种调整方案 。例如,将工业用地置换为商业用地或住宅 用地,以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升级。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763c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c.png)
增加公共设施用地
在住宅区、商业区等增加公共设施用 地,如公园、广场、学校等,提高居
民生活品质。
增加绿化用地
通过增加绿化带、公园等,提高城市 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提高用地效率
集约利用土地
通过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高层建筑建设
在城市核心区域鼓励高层建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污染环境
02
一些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后,可能会产生噪音、废气、废水
等污染环境的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03
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用地性质,可以改善
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用地性质调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农业 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就业机会
一些用地性质调整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 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城市发展
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用 地性质,可以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综 合竞争力。
05
用地调整优化建议
优化用地结构
调整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规划、交通流量、人口分布 等因素,对不同功能用地进行合理布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实证分析、统计分析、GIS技 术等。
VS
技术路线
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开展文献综述和实 证分析,进行用地性质调整的动因、影响 及风险评估,提出用地性质调整的优化方 案及政策建议,撰写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 告。
02
用地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调查目的
了解土地利用现状,为用地性质调整提供依据 。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c017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d.png)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商业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在城市规划中,工业用地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商业用地的供应却相对不足。
为了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进行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论证,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商业用地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商业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商业用地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可以容纳各类商业企业,如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等。
商业用地的供应不足会导致企业无法扩大规模,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潜力。
因此,调整工业用地为商业用地,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商业设施的需求,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工业用地调整的必要性1.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工业用地通常占据了城市的大片土地,而商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较高。
通过将部分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商业用地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企业进驻,带动消费和就业增长,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商业用地的建设也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3.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商业用地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多的购物、娱乐和文化活动场所,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
商业设施的提升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工业用地调整的可行性分析1. 土地资源充足:目前工业用地的供应相对充足,可以在不影响工业发展的前提下,将部分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2. 技术支持: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但现代城市规划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3. 利益平衡:在进行工业用地调整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可以通过合理的安置和补偿政策,确保利益的平衡。
4. 市场需求支撑:商业用地的建设必须依据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可以预测到商业用地的需求,并进行合理的规划。
金阳县地块调整论证报告
![金阳县地块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ac0389102de2bd960588fb.png)
金阳县中心城区B27-1地块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地块区位
西城组团
唐家屋基组团
务科组团
规划用地区位
1.2 调整背景
根据《金阳县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拟调整地块(B271)原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为响应金阳县委、政府建立“金 阳县东区医疗统一区域规划和连片建设”要求,拟在本地块建 设医疗设施,属于医疗卫生用地,与该地块用地性质不符,为 推动医疗设施的建设,特提出申请,将该地块调整为医疗卫生 用地,经县政府研究,原则同意启动该地块规划调整论证程序。
金阳县中心城区B27-1地块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拟调整地块
2.3 公服配套的可行性研究
教育 木腊沟组团规划中共规划小学2处,在控规中已落实。
小学按规划人口的5%计算学位需求,小学生均占地面积 取10m³,服务半径取500m,
金阳县中心城区B27-1地块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小 小
项目
提供学位 需求学位 数(个) 数(个)
绿地率(%)
二类居住用地 27693 1.8 — 20 30 30
拟调整方案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m)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医疗卫生用地 27693 2.0 — 30 30 30
金阳县中心城区B27-1地块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2.7 城市景观可行性
拟调整地块位于金阳县木腊沟组团,属于核心区,拟建设项目为医疗卫生设施,调整后,能与周边住区形成连贯的加到界 面,有利于美化街道景观。
生用地,是金阳县的城市的文化、医疗中心。
将拟调整地块调整为医疗卫生用地作为金阳县 城市医疗设施用地,有利于万善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符合《金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年)》对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发展的指
E村片区控规用地性质调整请示报告
![E村片区控规用地性质调整请示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f0aa53910ef12d2bf9e725.png)
E村片区控规用地性质调整请示报告E村关于片区控规用地性质调整请示报告一、基本情况E村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岸,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介于东经118゜41ˊ~119゜01ˊ ,北纬25゜03ˊ~25゜15ˊ之间。
处于z镇政府所在地西南侧,东与前亭村交界,南与峥嵘村接壤,西至联岩村,北连诚峰村,与郭厝村对望,交通十分方便快捷。
村的西侧沿海大通道壮观宽畅,通镇路于东北侧横村而过,环村路与邻村交接,是居住投资的最佳环境,全村人口1093人,分成3个村民小组,面积2平方公里。
二、发展思路为了改变我村贫穷落后面貌,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根据闽政办[2011]173号文关于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我村因地制宜,在符合z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节约用地坚持保护耕地,注重旧村庄的规划引导集中建房,着眼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农村原生态资源进行规划。
20**年在区委、区政府关心扶持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全体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对我村旧村改造首期规划250亩,整体规划,利用村民集中建设,村统一户型设计合资建设新村,利用节约下来的土地进行盘活村集体资产,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用地,招商引资引导群众自主创业,资金补助及村委会集体银行担保等扶持。
我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制约我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开拓创新,着力解决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问题,继续解决农民转产转业和富余劳动力就业,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多方筹集资金,办好实事,甩后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代。
三、发展项目1、发展村集体经济。
20**年拟定对旧村部和旧学校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改造,一解决历史宅基地遗留问题,二是以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为中心,设立农家书屋,健身活动场所和老人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a744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e.png)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对用地性质的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其中一特定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调整。
本报告将对此进行论证,以加强对调整决策的支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目前该地块用地性质存在的问题。
该地块目前的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而根据我们的调查,附近区域的工业企业已经逐渐转移至新的工业园区,导致该地块的利用率低下。
此外,该地块周边交通条件较差,缺乏配套设施,使得该地块的开发和利用面临很大的困难。
因此,将工业用地转变为其他适宜的用地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针对调整用地性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调整用地将为该地块的开发和利用带来新的机会。
根据市场需求和购房者的偏好,我们可以将该地块转变为住宅用地,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此外,该地块也可转变为商业用地,以便储备更多商业用途的土地,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长远考虑,调整用地性质还可以促进该地块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对调整用地性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土地的规划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限制。
如果调整符合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那么调整的可行性将会大大增加。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潜在购房者的意愿。
通过对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我们可以评估转变为住宅用地或商业用地的潜在利润和市场竞争情况。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开发项目的投资和盈利情况,从而评估调整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该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调整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调整将为该地块的开发和利用带来新的机会,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但是,在决策时我们仍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政策法规以及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等因素,以保证调整决策的顺利实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具体的调研和分析,为调整决策提供更充分的支持。
谢谢。
XX地块用地性质和指标调整论证报告
![XX地块用地性质和指标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85dcc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47.png)
XX地块⽤地性质和指标调整论证报告揭阳⼤南海⽯化⼯业区⽯化产业⽚区B-07-13号地块⽤地性质和指标调整论证报告2018年05⽉⽬录⼀、项⽬概况 (4)(⼀)地块位置与范围 (4)(⼆)地块现状情况 (4)(三)周边地区概况 (5)(四)规划依据 (5)⼆、现⾏城乡规划要求 (7)(⼀)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7)(⼆)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8)三、申请修改的内容与依据 (10)(⼀)申请修改的内容 (10)(⼆)修改的必要性 (10)(三)修改⼯作过程 (11)四、修改后⼟地使⽤规划 (12)(⼀)修改后⽤地性质 (12)(⼆)修改后控制指标 (13)(三)修改后地块图则 (14)五、概念规划⽅案 (16)(⼀)设计理念 (16)(⼆)总平⾯设计 (16)(三)道路交通组织 (17)(四)绿地景观设计 (17)六、修改后⽅案影响评价 (18)(⼀)总体评价 (18)(⼆)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18)(三)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19)(四)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19)(五)对设施承载⼒的影响 (19)七、结论 (20)⼀、项⽬概况(⼀)地块位置与范围拟修改地块位于揭阳⼤南海⽯化⼯业区南海街道,原南海中学北侧,总⽤地⾯积6779.58平⽅⽶。
图1.1:拟修改地块位置⽰意图(⼆)地块实际⽤途现状情况拟修改地块现状⼤部分⽤地为平缓荒地,西部和南部为农林⽔渠,整体建设条件较好。
图1.2:拟修改地块⼟地使⽤现状图(三)周边地区概况拟修改地块交通便捷。
南部靠近104县道,北部紧邻正在修建的⽯化⼤道西段,通过⽯化⼤道可便捷连接揭阳市区和沈海⾼速。
拟修改地块周边为规划的⽯化产业⽚区,现状周边区域有⼯业区管委会、⼴东⽯化炼化⼀体化落户项⽬、中下游产业落户项⽬及⼏处零散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缺乏。
南侧紧靠区管委会,现可通过104县道连接周边城市及村镇。
(四)规划依据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揭阳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政策⽂件及相关上位规划开展本次⽤地性质修改论证。
用地调整研究报告
![用地调整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1156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0.png)
用地调整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研究用地调整的背景、目的,分析用地调整的步骤与方法,并评估其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通过对用地调整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背景与目的2.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的需求与供应出现了不平衡局面。
原有土地的利用形式不再适应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用地调整,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布局。
2.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用地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调整方案和实施措施,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3. 用地调整步骤与方法3.1 用地调查及数据收集通过实地调查、统计数据、遥感技术等手段,对研究区域的用地进行全面调查和数据收集,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性质、土地产权归属等信息。
3.2 分析与评估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用地利用评价、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土地规划与管理效益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量化分析和模型模拟,评估用地调整可能的影响及效益。
3.3 制定调整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和研究需求,制定合理的用地调整方案。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确保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4 实施与监测根据制定的调整方案,组织实施用地调整工作,并建立监测系统,对调整后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影响评估4.1 社会经济影响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评估用地调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4.2 环境影响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探讨用地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关注点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通过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轻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3 土地利用影响评估用地调整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强度等方面。
部地块规划条件调整论证报告
![部地块规划条件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d28d7577232f60ddcca1da.png)
关于《百花生态新城(清镇国际休闲度假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G3—B单元、G4—A单元、G4—B单元局部地块规划条件调整论证报告为更进一步合理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科学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衔接好城市规划的近期与远期发展关系,按照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拟将《百花生态新城(清镇国际休闲度假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百花控规”)中G3-B单元、G4-A单元、G4-B单元局部地块规划条件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如下:一、调整范围调整地块位于《百花生态新城(清镇国际休闲度假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G3—B单元、G4-A单元、G4-B单元内。
G3-B单元北至三号路、南至云岭东路、西至百花大道、东至百马大道,涉及调整规划条件的地块在已批的“百花控规”中为G3-04-08地块。
G4-A单元北至金清大道、南至三号路、西至百马大道、东至金马大道,涉及调整规划条件的地块在已批的“百花控规”中G4-03-09地块、G4-03-10地块、G4-03-11地块。
G4-B单元北至三号路、南至栗山路、西至百马大道、东至金马大道,涉及调整规划条件的地块在已批的“百花控规”中G4-06-09地块、G4-06-10地块、G4-06-13地块、G4-06-14地块、G4-06-15地块、G4-06-23地块、G4-06-24地块、G4-06-25地块、G4-06-26地块、G4-06-27地块、G4-06-28地块、G4-06-29地块、G4-06-30地块、G4-06-31地块、G4-06-32地块、G4-06-36地块。
二、调整原因(1)公租房和安置房建设G3-B单元规划建设蔡家坟组老凹坡拆迁集中安置房,原绿化用地需调整位置;G4-A单元中G4-03-09地块内规划建设清镇市百花社区公租房项目,且地块内部分山体需要保留,因此对地块用地进行调整。
(2)工业用地实施难度较大G4-B单元内的现状拆迁难度较大,工业用地实施较困难,将地块内的工业用地与G4-A单元内地块经行用地置换。
变更用地属性的申请报告
![变更用地属性的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8ca2a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7.png)
尊敬的[审批部门名称]: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的需求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现就我单位拟变更用地属性的申请事项,向贵部门提出以下报告。
二、项目背景我单位原用地位于[具体位置],占地面积[具体面积],用途为[原用途]。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原用地已无法满足我单位的生产经营需求。
经研究,我单位决定对原用地进行变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三、变更用地原因1. 政策因素: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原用地性质已不符合当前土地利用要求。
2. 经济因素:原用地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价值较高,我单位需将原用地进行变更,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生产因素:原用地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我单位生产发展需求,为保障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需变更用地性质。
四、变更用地内容1. 用地面积:变更后用地面积为[具体面积]。
2. 用地性质:变更后用地性质为[变更后用途],具体包括:(1)工业用地:用于建设生产车间、仓库等设施。
(2)商业用地:用于建设商场、办公楼等商业设施。
(3)住宅用地:用于建设住宅小区。
3. 用地规划:根据变更后的用地性质,重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五、变更用地程序1. 我单位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要求,依法办理变更用地手续。
2. 我单位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用地调查、评估、审批等工作。
3. 我单位将按照审批要求,及时完成变更用地后的各项建设工作。
六、变更用地承诺1. 我单位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变更用地合法、合规。
2. 我单位将严格按照审批要求,按时完成变更用地后的各项建设工作。
3. 我单位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变更用地后的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七、附则1. 本报告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2. 本报告如有未尽事宜,我单位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敬请贵部门审批!特此报告。
申请人:[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电话号码]申请日期:[年月日]。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2602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9.png)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论证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发展中,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论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对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进行论证,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商业用地与工业用地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位是不同的。
商业用地主要用于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酒店等服务性行业,而工业用地则主要用于工业园区、生产企业等生产性行业。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商业用地的需求会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而不断增加,而工业用地的需求则会受到环保、产业升级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通过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还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随着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结构逐渐淘汰,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则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通过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可以将原本用于传统工业的土地重新规划为商业综合体、科技园区等,从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还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较低,而商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较高,因此通过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可以提升土地的整体利用效率。
同时,商业用地通常会引入更多的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从而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商业用地调整工业用地的可能性,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况 (3)(一)区域情况 (3)1、宏观区域 (3)2、中观区域 (4)3、微观区域 (5)(二)项目概况 (6)二、规划情况 (7)(一)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报告 (7)1.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7)2.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10)(二)地块详细规划情况 (11)三、现状情况 (15)(一)周边情况 (15)(二)地块现状 (16)四、论证调整依据及要求 (21)(一)论证依据 (21)(二)修改要求 (21)五、拟规划调整类型分析 (24)(一)规划修编 (24)(二)规划整合 (24)(三)规划局部调整 (24)六、用地性质调整原因 (26)(一)规划调整的现实原因 (26)(二)规划调整的社会原因 (27)七、用地性质调整原则 (29)(一)整体性原则 (29)(二)以人为本原则 (29)(三)区位原则 (29)(四)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 (29)(五)经济利用的原则 (30)八、用地调整情况 (32)九、调整用地性质可行性分析 (34)(一)规划用地分析 (34)(二)交通影响分析 (37)(三)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38)(四)环境影响分析 (38)(五)城市景观影响分析 (38)(六)社会效益分析 (39)十、结论及建议 (40)一、概况(一)区域情况1、宏观区域沾化,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是山东省海上北大门,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
沾化区位于滨城区东北方向,距滨城区35km,之间有国省道连接,交通便利。
据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
区境内有荣乌、津汕、滨德三条高速公路5个出口,205国道纵穿南北,超二级永馆路横贯东西;黄大、滨港铁路穿境而过;大高通用航空机场被批准核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1000-3000吨级泊位码头5个,千吨海轮可直接驶入县城。
沾化已经构筑起"海陆空铁"立体交通格局,已成为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
2、中观区域城区内道路采用外环、内环加方格网布局形式。
“外环”在18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以外,是整个城区对外交通联系纽带;"内环"即南外环、东外环、北外环、荣乌高速沿线段、海天大道围成的内环路,与城区内26条主干道贯穿相通;两条横向主干道富国(金海六路)、富桥路(金海四路)将县城城区、老城区和沾化经济开发区三区联接,对外扩大开放对内紧密联系,形成了纵横贯通的大交通格局。
地块位于沾化区新城区,综合行政中心核心地段,处于连接老城区、新城区的中间地带。
东邻徒骇河城市水系,南侧为横穿城区东西的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金海六路,西侧为纵贯城区南北的交通性主干道银河四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3、微观区域地块北侧为政务中心,西侧规划为沾化区商业中心,东侧为现状居住小区,南侧为村庄用地。
从整个区域看,位于新城区规划核心地段。
(二)项目概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城市规划确定的每块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质,是根据城市用地的区位、规划用地布局与结构、交通组织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生活活动需求的制约,也受到市场供求调节机制的影响。
由于对城市本身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局限与城市自身发展受众多外部因素影响而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使得由预先编制的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某些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在一定时期内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最初静态的形态规划发展到今天动态的过程规划,城市规划已经从对城市发展的终极蓝图的描绘,发展到一种从决策到实施的连续统一体。
为了使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更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效的按城市规划实施,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做到合理用地、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保证用地,根据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在不违反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金海五路至金海六路,银河二路至银河四路地块进行用地性质调整论证。
地块由银河三路分为东西两个片区。
西片区现状为人民公园,东片区现状为市民活动中心。
本次论证一是论证现状建设改变用地性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是东片区为完善功能用地需调整部分城市绿线,通过对地块调整后用地性质的分析,论证调整后的影响。
二、规划情况(一)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报告1.《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沾化县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始于2004年,《山东省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于2005年由滨州市政府批准实施。
《山东省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批准实施至今已历经11年,近年来,沾化县的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建设项目众多。
特别是随沾化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工业用地范围也早已突破原总规确定的建设用地边界,现行由山东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的《山东沾化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确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相对原沾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内容具有较大变动,存在两者衔接与协调的问题。
与此同时,沾化县的发展也随着各项新的规划和政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区2010年人口15万人,2020年人口26万人。
建设用地2010年为18.00平方公里,人均120.00平方米;2020年为28.84 平方公里,人均110.91平方米。
城区向西跨越徒骇河发展,形成“一带两轴双中心”的布局结构。
其中提到:保留和发展文化路附近的文化馆、图书馆和吕剧团等文化娱乐设施,形成旧城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在新城区行政办公中心南侧、富国西路与富城西路之间的地块建设文化中心。
在新城区和旧城区各建设一个体育中心。
近期在现有体育中学的基础上,建设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
远期在新城区一经路以东和富国西路以北新建县级体育中心。
新城区路网基本按总体规划路网框架形成,但城市土地在开发过程中与总体规划有出入,特别是公园绿地、体育用地的位置与总体规划差别较大。
针对地块,总体规划中确定,地块西片区用地性质为文化娱乐用地和水域,地块东片区用地性质为文化娱乐、公园绿地和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中确定的用地性质布局较为分散,对于中小城市来说,集聚力不够,不能满足综合行政中心区域的使用和景观需求,且现已与建设不符。
2.《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在2013年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中,已对现状土地使用性质与总体规划不符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规划调整的建议方案,特别是综合行政中心区域。
建议方案中,地块西片区调整为公园绿地,地块东片区调整为文体混合用地。
(二)地块详细规划情况根据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整个地块功能区分为两部分,一为公园绿地区,二为市民活动中心区。
人民公园和市民活动中心的体育馆、文化馆、体育场已建设完成。
2015年12月,针对市民活动中心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对其功能缺失进行补充,并对地块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和景观设计进行梳理。
规划去除北侧支路,增加了室外体育场地和游泳馆。
市民活动中心影像图人民公园鸟瞰现市民活动中心方案三、现状情况(一)周边情况地块位于沾化区新城区,综合行政中心范围内,周边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
道路控制红线按下表控制:路段名称等级红线宽度(m)横断面道路功能后退红线(m)金海五路主干道32 6-20-6 生活20 银河三路主干道30 6-18-6 生活20 银河二路主干道40 3-4.5-1.5-22-1.5-4.5-3交通20金海六路主干道50 6-6-2-22-2-6-6 交通30银河四路主干道40 3-4.5-1.5-22-1.5-4.5-3交通20地块西邻沾化区商业中心,北邻沾化区政务中心,东邻水岸龙居、泰和景园、国土馨园等新建居住小区,南邻现状村庄,区域居住人口较多。
沾化区商业中心鸟瞰图(二)地块现状地块由银河三路分为东西片区,地块西片区为人民公园,地块东片区为市民活动中心,其中人民公园、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已经建设完成并使用。
地块影像图金海五路水系绿化带现状1金海五路水系绿化带现状2沾化体育馆现状沾化文化馆现状沾化体育场现状沾化区人民公园四、论证调整依据及要求(一)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滨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2012.6;《沾化区市民活动中心北侧新增地块规划方案》2015.12;单位申请报告;宗地图;现场采集的资料。
(二)修改要求地块功能由文化商业中心调整为公园绿地和市民活动中心。
用地性质:地块东片区由文化娱乐、公园绿地、商业金融用地调整为体育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地块西片区由文化娱乐、广场用地调整为公园绿地。
地块东片区市民活动中心城市绿线距金海五路道路中心线96米调整为距金海五路道路中心线67米。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土地性质现状用地性质拟调整用地性质五、拟规划调整类型分析从城市规划的实际工作来看,目前规划调整工作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类型:(一)规划修编修编一般是指规划的时效性逐渐减弱,或者社会经济发生重大改变,引发规划的不适应性,例如总规、控规已不适应发展需要,或者政府对该区域需重新定位,或者指导控规的上层次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发生了较大改变等,都将引发重新规划修编工作。
规划修编工程量大,时间持续较长,对于时间紧迫的建设项目来说,实施难度较大。
(二)规划整合规划整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不同于规划修编、规划局部调整,规划整合的对象是至少2个以上的规划。
现行规划以控规为例,控规大都是以标准分区为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工作的,部分由于缺乏对相邻标准分区规划或者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与协调,出现不同标准分区控规成果的“打架”现象;部分由于控规编制主体不一,控规主导思想不同,各自为政,以致相互衔接不够,于是控规整合工作应运而生。
(三)规划局部调整由于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城市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导向作用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规划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对于规划的各项具体控制要求进行调整的各种变动诉求,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划局部调整工作,例如对某地块用地性质或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变更、改变城市道路走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