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并非疾病,使用药物反而有害
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有什么不良后果
![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有什么不良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4d6b18dc52ea551811a6874d.png)
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有什么不良后果
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有什么不良后果?对于小儿多动症,很多都是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往往药物治疗会出现不良的后果,例如:食欲下降、心率和血压增加、失眠困倦、神经性抽动等,所以当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时,需要多为注意。
1、食欲下降
主要出现在早上或中午,多数儿童在傍晚食欲恢复。
每天应给服药的孩子提供丰富足量的食物,特别是在食欲好时(如晚餐)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也可用一些增进食欲的酶类或中药制剂和早餐一起服用或饭后服药,以减轻食欲下降的副作用,但疗效也可能稍有下降。
2、心率和血压增加
在服药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率和血压可能会有轻度增加,然而这些改变是轻微的,对大多数孩子不会造成任何危险。
如果孩子已患。
治疗多动症3误区.docx
![治疗多动症3误区.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5255047be1e650e52ea992b.png)
治疗多动症3误区目前在我国,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药物疗法是宣传最多,也是争论最多的。
据了解,在药物疗法中,中枢兴奋药的应用最多,利他林和匹莫林,各地都已证实它能有效地改善行为、学业和社会适应力。
但是,对于多动症的治疗,专家认为有必要向公众澄清几个错误观念。
误区1:多动症不需要用药许多家长认为,多动症不是病,用心理治疗就可以了,而且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尽量不要吃药。
批判药物治疗的人多认为儿童多动症的症状纯粹是由社会因素引起,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单纯社会原因会导致多动症。
现在已知多动症主要是遗传性障碍,与大脑中负责抑制、注意和自控的脑区功能缺陷有关。
迄今为止,中枢兴奋药是纠正多动症儿童注意不集中、冲动和多动行为的唯一疗法。
误区2:药物影响智力发育不少家长认为,吃了精神科的药以后,孩子就会变呆,影响孩子的精神和智力发育。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枢兴奋药主要适用于注意力缺陷和多动明显的儿童,用药后患儿注意力会明显改善,多动减少,情绪稳定,行为改善,继之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与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系。
另外,中枢兴奋药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口干、厌食、恶心等,但这些副作用在临床治疗剂量范围内不会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
在掌握好剂量,酌情服用的情况下,多动症患儿不仅不会智力减退,注意力得到改善后,学习成绩会随之提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有改善。
误区3:周末无需服药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目前我国临床普遍采用药物假期治疗法(周六日不服药),认为在上课等主要学习时间约束调整孩子的异常行为就可以了,至于周末等娱乐时间,孩子多动、过分调皮没关系,药物还是尽量少吃的好。
但在欧美,多动症的治疗为持续性的,孩子在周末也需服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n-thongL.Rostin教授说,周末是孩子自由娱乐的天堂,如果不服药,患儿异常的多动行为会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这对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时报记者李劼怎样区别好动与多动?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似乎一样,许多家长常弄不清,其实只要用心观察,区分起来并不难。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44ef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7.png)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也可能持续到成年期。
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给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困扰。
因此,对多动症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药物治疗是多动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安非他明(Adderall)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失眠、食欲不振等,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行为疗法也是多动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行为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和社会技能训练等。
通过这些疗法,患者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减轻多动症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外,家庭教育也是多动症治疗的重要环节。
家长需要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与医生密切配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奖惩制度等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控能力。
此外,体育锻炼也对多动症患者有益。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患者释放过剩的能量,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改善情绪,增强自信心。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多动症患者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最后,心理治疗也是多动症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学会应对挑战和困难,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家庭教育、体育锻炼和心理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长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多动症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世界上没有“聪明药”
![世界上没有“聪明药”](https://img.taocdn.com/s3/m/7134c7276f1aff00bfd51e27.png)
世界上没有“聪明药”作者:时仲省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8年第9期据报道,目前有一种所谓“聪明药”在美、英、法等欧美国家走红。
今年6月《国际药物政策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述,服用“聪明药”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对3 万人的调查显示,至少服用过一次“聪明药”的人,从2015 年的5%飙升到2017 年的14%。
但是,世上并没有“聪明药”。
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治疗多动症的,如阿得拉、利他林;另一类是治疗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眠症的,如莫达非尼、安帕金。
它们都属于神经兴奋性药物,能够提高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清醒,缓解症状。
严格说来,这些药物只有改变脑细胞代谢、短时间兴奋脑内神经元的作用,并不能增强智力和认知能力,而且都有严格的适应证,属于处方药。
即使患有多动症和嗜睡症者,服用此类药物时也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长期服用还会有一些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失眠、恶心、神经过敏和焦虑等。
因此,要对症按时按量应用,切不可当“聪明药”随意服用。
记得上世纪四十年代曾流行一种补脑糖浆,喝着甜酸可口。
其成分有甘油磷酸钠、咖啡因、维生素、烟酸、磷酸、糖等,可用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目眩、精神疲倦以及低磷血症,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用药,现已改名为较为确切的“维磷补汁”。
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补脑就是补充脑力之不足,是提升智力,增强灵感”。
为迎合这种误解,有的说明书也印有“健脑提神,益智安神”等语句,即被人们误认为是一种“聪明药”。
剥开这些所谓“聪明药”的外壳,原来都是针对某些疾病的专用药,对某些疾病或缺乏某些营养元素有一定治疗功效。
但“是药三分毒”,长期大量服用难免会有某些副作用。
没有疾病者,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聪明一些。
但聪明从何而来?有人认为聪明是天才。
可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有人认为聪明是脑子结构与常人不同。
可是医学家对爱因斯坦的大脑研究后,认为与常人并无很大差别,而且与他大脑结构相同者也并不比常人聪明。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_儿童保健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_儿童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4ccca97ef18583d04864596f.png)
随着生活脚步的加速,临床上多动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当很多孩子被疾病缠身的时候,家长都非常焦虑,尝试各种方法来尽可能的减轻疾病。
那么,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下面就由专家针对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1、多动症不需要用药
有的人认为多动症不是一种疾病,不需要用药物来进行治疗,还认为它是由各种不同的因素引起,所以用药并不能治本,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是药三分毒,但是当孩子疾病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应该配合医生来进行药物治疗,以免使病情进一步蔓延。
2、周末无需服药
很多家长认为,在上学的孩子服用药物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注意力认真听讲,尽可能避免多动症状的发生,而在周末休息的时间则不需要用药物来控制孩子的情绪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长期坚持配合服药能够促进疾病的恢复。
3、药物影响智力发育
有人认为儿童过多服用精神科药物是对大脑和智力的刺激,还能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
其实,对于多动儿童来讲,适当服用中枢系统的兴奋药物对患儿的多动症状以及情绪上的波动都有很好的疗效。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用药来进行治疗,如果孩子不能够正常的进行学习,并严重打扰了课堂秩序、在任何场合都不受控制的多动等情况,则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配合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诊治。
2、心理治疗
可以咨询心理专家对孩子进行辅导,并积极配合专家对孩子的治疗方法。
3、环境治疗
患儿发病有很多原因不是出于自身原因,都是由于外界因素所导致的,应该对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以达到治疗效果。
多动症药物治疗有什么副作用
![多动症药物治疗有什么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71605eb307e87101f69669.png)
多动症药物治疗有什么副作用相信许多爸妈都曾因“过动症药物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的原因,而迟迟不愿意让孩子服用过动症的药物,但根据调查显示,现今有11%的学龄儿童被诊断出有过动的症状,且从2000年至2010年间,每年以3%~6%的幅度直线上升,过度诊断的结果也伴随着令人忧心的药物使用问题。
对此,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期刊针对性的进行了15个不同的研究,研究包含了超过2500名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服用过动症药物-利他能(Ritalin)或Adderall与一般未服用此药物的群体相同,并不会增加对酒精、大麻、尼古丁成瘾的机率。
因此UCLA心理系副教授Steve Lee表示,这是很好的证据,证实了这些用来治疗过动症状的兴奋剂,与药物成瘾及酒精成瘾的比例高或低并无直接的关联,克里夫兰儿童医院医生表示,若兴奋剂不会增加药物滥用或成瘾的机会,也就能减少家长初期对于孩童需要服用过动症药物的疑虑。
虽然要扭转过动症药物会引发成瘾的状况有些困难,但有学者指出,若一个过动症孩童因服用药物而让他在学校能有更好的表现,注意力能够提升,与家人、老师及同学的关系融洽,那么这也将降低他因为压力而想要去服用其他非法药物的机率。
也有其他还在测试的研究提出,早期开始服药的儿童,反而能够降低服用毒品的风险性。
此研究还在持续观察中,但也引发了许多质疑与争议性,因为除了样本的选择之外,还同时包括了可能出现误诊的状况,因此医生还是建议那些认为自己孩子可能出现过动症状的家长,需先到医院去做全面性的评估,确认需要服药后也该定期追踪以确保孩子所需要服用的剂量与持续时间,医生表示因为大多数患者都不需要从幼儿时期一直长期服药到成年,所以若有适时的控制,也能避免长期服药所导致的依赖性。
东方启音致力于推广国际先进的专业言语治疗技术,让言语发展障碍的个体轻松与世界对话。
我们将会坚持不懈地与大家分享所有对言语发展有益的文章和报告。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东方启音。
本文系东方启音言语治疗中心独家撰写,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优势风险与注意事项
![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优势风险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20c4c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4.png)
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优势风险与注意事项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优势、风险与注意事项导言:多动症(ADH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药物治疗是管理多动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讨论药物治疗多动症儿童的优势、风险以及家长和医生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药物治疗多动症的优势药物治疗在管理多动症方面有许多优势,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1. 增加注意力和集中力:多动症儿童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注意力不集中。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和日常任务。
2. 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多动症儿童往往表现出过多的活动和冲动行为,这会给他们自己和周围人带来困扰。
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使儿童更容易管理自己的行为。
3. 改善社交交往:多动症儿童常常面临社交困难,他们可能难以与同龄人合作、沟通和交往。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改善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增加他们与他人的互动。
二、药物治疗多动症的风险尽管药物治疗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关注:1. 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如果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咨询医生。
2. 药物依赖和滥用:部分多动症药物属于兴奋剂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滥用的风险。
因此,家长和医生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和定期监测。
3. 心血管风险:少数多动症药物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如增加心率和血压。
医生在考虑药物治疗时会评估儿童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以减少潜在风险。
三、使用药物治疗多动症的注意事项除了对药物治疗的风险要有所了解外,家长和医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每个多动症儿童的情况是独特的,有效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方案。
家长和医生应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并根据儿童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2. 定期咨询医生: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剂量需要定期评估。
西药治疗多动症的利与弊
![西药治疗多动症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756ac5691ed9ad51f01df269.png)
4、 药物治疗会成瘾吗? 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后,患儿注意力集中,多 动减轻,冲动改善,但绝不会产生欣快感及情绪 高涨等异常感觉,且所用的剂量较小,即使长期 服用,一般也不会成瘾。
5、 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症有 何副作用? 多动症用中枢兴奋剂进行治疗, 皮肤苍白、头晕、腹疼;其次 为心率加快、精神紧张、失眠 个别的还可以出现头痛、心悸、 运动障碍、恐惧等神经精神症 状。另外,这些药均可抑制体 重及身高的增长,因此,一般 6岁以下以及青春期以后的患 儿不宜服用。
西药治疗多动症的利与弊
济南六一儿童医院
1、 多动症药物是“聪明药”吗? 由于药物能提高注意力及自控力,改善认知,患儿服药后成绩可能会提高。如果智力 较差、或有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存在,即使服药,学习成绩也不一定能提高。更不能 将服药后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评价药物效果的唯一标准。 2、 药物会使孩子变笨吗? 药物用量过大或是剂量增加过快后,有些患儿可能会神情木讷,只要合理运用药物, 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至今尚未发现有患儿因服用药物引起“变笨”或智力减退的报 告。 3、 服药使孩子长不高吗? 精神振奋抑制剂抑制生长的作用与剂量有关,主要发生在服用苯丙胺的患儿身上。停 药后身高会反跳,即使长期服药也不会影响患儿最终的身高。
6、 多动症药物能引起发育 问题吗? 多动症药物本身不阻碍发育, 有的孩子服用多动症药物而 失去胃口,这又可能会影响 体重和生长。每年应测量3~5 次。专家提醒:治疗过程中, 是否需要换其他药物,就看 该药物的效果如何,患儿能 否承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添加文本
如果服药能帮助减少多动症的症状,值得则必须改用其他药物。
有关多动症的误区及其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有关多动症的误区及其药物治疗的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e0da929748d7c1c709a145aa.png)
有关多动症的误区及其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最近这几年还没有几个心理学上的话题象多动症那样产生这么多的争议。
为了澄清一些仍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关于多动症的错误认识,在这里,我们首先对照那些误解告诉你一些目前美国学术界的有关多动症的科学常识,然后再讨论有关多动症的药物治疗的潜在风险的最新医学发现。
标签:多动症;儿童;药物治疗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教师们,特别是小学教师都常常为教室里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头痛不已。
事实上,最近这几年还没有几个心理学上的话题象多动症那样产生这么多的争议。
多动症是一种学龄儿童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自主性动作多且难以控制,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故儿童多动症又名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简称ADHD)。
儿童多动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不能正常学习生活,学校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家庭生活不能平静,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最后往往延续为成人多动症。
成人多动症被称为注意力缺失症。
为了澄清一些仍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关于多动症的错误认识,在这里,我们首先对照那些误解告诉你一些目前美国学术界的有关多动症的科学常识,然后再讨论有关多动症的药物治疗的潜在风险的最新医学发现。
一、有关多动症的七大误区误区之一:多动症不是真正的医学意义上的病态。
多动症已经被国际上主要的医学和心理学以及教育组织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美国教育部认定为合理的诊断。
美国心理学学会在它的被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用作圣经的《心理病态诊断和统计手册》里把多动症认定为医学上的病态。
多动症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
研究表明,多动症是由于大脑里的“化学使者”-神经传递素的不平衡而导致的病态结果。
有典型多动症的人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遭遇很多困难,包括缺乏时间观念和妥善安排生活的技巧。
误区之二:患多动症的儿童得到特殊优待是因为他们的多动让他们得到不公正的好处。
多动症的患者的确受到他们的父母和老师的较多的关注,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己照料生活和学习的技巧。
治疗儿童多动症 不要掉进三大“陷阱”
![治疗儿童多动症 不要掉进三大“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11150d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7.png)
治疗儿童多动症不要掉进三大“陷阱”在日常生活中,多动症对儿童的危害不容低估。
那么,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治疗多动症的误解是什么?治疗多动症有哪些误区?1、多动症不需要用药有些人认为多动症不是一种疾病,不需要药物治疗,也认为它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所以药物不能治愈根本原因,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是三毒药,但当儿童疾病达到一定程度时,应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以免使疾病进一步蔓延。
2、周末不需要吃药很多家长认为,上学的孩子吃药是为了让孩子注意认真听讲,尽量避免多动症状的发生,而周末不需要用药来控制孩子的情绪。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长期坚持服药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3、影响智力发育的药物有些人认为,儿童服用过多的精神药物是对大脑和智力的刺激,但也会影响儿童的智力水平。
事实上,对于多动症儿童,适当服用中枢系统的兴奋药物对儿童的多动症症状和情绪波动有很好的疗效。
多动症的诱发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原因,如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原因,许多儿童多动症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或破裂的家庭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多动症,严重危害其正常的身体发育。
一些遗传因素认为,先天性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精神疾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的大脑功能,导致先天性体质缺陷,导致多动症。
这也是多动症的原因。
心理因素,由于儿童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间,家庭关系不和谐,经常殴打、责骂或学校受到不当的体罚和歧视会使儿童遭受重大精神创伤,导致抽搐或多动等行为异常。
饮食因素。
研究发现,儿童过量食用含铅食物可能与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有关,这可能是多动症的潜在原因。
脑器质性因素。
研究发现,孕期感染、接触有毒物质、营养不良、吸烟、饮酒、宫内窘迫、分娩异常、出生体重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脑外伤可能导致儿童神经发育异常,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
缺铁。
外国学者还注意到,缺铁也是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除了输送和储存氧气外,铁还参与了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儿茶酚胺代谢、核糖核酸合成等生化过程;缺铁会导致多巴胺受体功能障碍、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副作用和管理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副作用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2187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c.png)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副作用和管理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以及还有其他行为问题。
药物治疗在管理和减缓儿童多动症症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药物治疗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进行有效的副作用管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管理方法。
一、药物治疗的常见副作用1.1食欲减退和成长抑制常用的儿童多动症药物如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和阿莫西林(Atomoxetine)等,可抑制食欲,导致儿童食量减少,进而可能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发育。
这种副作用的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监测孩子的体重、身高等生长指标,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健康饮食。
1.2情绪波动和失眠药物治疗还可能对儿童的情绪产生波动,例如出现烦躁、易激动等情况。
另外,一些儿童可能出现失眠症状。
针对这些副作用,家长和医生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与儿童多动症专科医生保持沟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在用药期间保持稳定的生活作息规律,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避免过度刺激和娱乐活动。
1.3心率增加和血压升高某些刺激类药物可能导致儿童心率增加和血压升高。
家长和医生应定期监测儿童的心率和血压指标,确保在正常范围内,并随时与专科医生沟通,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二、药物副作用管理的策略2.1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儿童多动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合作,收集并分析儿童的病史、药物反应和副作用等信息,以便调整药物类型、剂量和给药时间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
2.2逐渐增加药物剂量在使用儿童多动症药物时,家长和医生应遵循“逐渐增加剂量”的原则。
初始时,药物剂量应该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最小副作用。
家有多动儿,应谨慎用药
![家有多动儿,应谨慎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8f213b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e.png)
《《科学育儿家有多动/L,应谨慎用药^■文/王小梅图/张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诊断患有多动症。
家有多动儿,家长首先要弄清孩子患病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谨慎用药,避免造成病情误判或陷人认识误区。
根据报告分析显示,现在有越来越多孩子之所以得多动症,原因之一是户外活动的时间太少,导致他们对外界失去.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坐着不动的,整体来看,活动时间远远不足。
他们很难像过去的孩子那样有机会去爬山、爬树、自由自在地玩耍;孩子在学校的体育运动时间因为课业负担而被缩短;加上家长对儿女安全的担忧,孩子在户外玩的时间少得可怜。
不过专家提醒家长们:在给孩子用药治疗多动症时要谨慎。
发表在美国儿童医学协会期刊的报告指出:对于多动症儿童,需要家长、学校和医生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加以重新认识。
目前对多动症儿童的诊断,主要基于家长和医生的问卷调査,如果发现孩子在常见的9个症状中达到6个,就会被诊断患多动症。
所以,很多情况下存在主观认定,建议最好能够根据孩子的个例和所处环境来具体分析其注意力的问题。
家长们要弄清楚:孩子是否真的有注意力缺失的问题,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注意力问题都是因为得了多动症,也可能是因为孩子觉得无聊或是缺少睡眠。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 12岁,得多动症的几率较低,之前官方诊断多动症的年龄,主要是看孩子在7岁之前是否有严重的注意力缺失问题。
2013年被改为12岁,因为女孩子得多动症的年龄较晚,专家建议家长们如果孩子到五年级都没有得多动症,但是到了八年级突然出现问题,父母们要考虑一下是否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在用药的态度上,专家也建议家长们不要抱着先试着吃 吃的心态,特别是在无法确诊的时候;如果确实孩子到了需 要用药的地步,最好能先开始使用安全的药物。
没有哪种药 物是没有风险的,家长可尽量选择使用那些不会对大脑造成 损害的药物3还有专家指出:有时那些被诊断有多动症的孩子,未必 就是有注意力的问题,他们也可能是遭受了创伤。
多动症的几个治疗误区 做错的家长还真不少
![多动症的几个治疗误区 做错的家长还真不少](https://img.taocdn.com/s3/m/b22ec61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4.png)
武汉中原医院—多动症的几个治疗误区做错的家长还真不少
多动症是一种行为疾病,多动症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患上多动症要尽早带孩子治疗,并且要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尽量避开治疗多动症的误区,多动症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那么,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
1、不需要进行治疗
很多人认为多动症不需要治疗多动症的,孩子长大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2、治疗只是医生的事
父母要注意尽量避开多动症的治疗误区,多动症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多动症的治疗要家长学校老师和医生共同配合,这样才可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3、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要多方面,多动症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更为重要,必要时也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4、不需要长期服药
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而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疾病,因此需要服药的时间也比较长。
如果服药时间短或不规则,就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
5、拒绝药物治疗
其实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目前治疗多动症最主要的药物是精神振奋剂,与其他的药物相比,精神振奋剂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小的。
6、服药后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有些人认为多动症儿童服药是服“聪明药”,服药后学习成绩都可以提高,其实这也是错误的。
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许多因素有关,尤其是孩子的智力因素、兴趣及老师教育方法等。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评估利弊的重要性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评估利弊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67ec55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f.png)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评估利弊的重要性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等症状。
随着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药物治疗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种选择。
然而,药物治疗对儿童多动症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的评估利弊,旨在提醒家长、教育者以及医疗机构重视评估的重要性,以确保儿童多动症患者能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一、药物治疗的益处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可带来一系列益处。
首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多动症患者的核心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跃。
这些症状的改善有助于儿童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更好地适应,提高学习和社交能力。
其次,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多动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减轻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这有助于改善他们与他人的相处关系,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此外,药物治疗还能够改善多动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包括计划能力、时间管理和决策能力等。
多动症患者常常面临学习障碍和学业成绩下降的问题,药物治疗的效果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最后,药物治疗还能够减少多动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益处共同促使多动症患者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二、药物治疗的限制尽管药物治疗在改善多动症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药物治疗的疗效因人而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调整。
其次,药物治疗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失眠、头痛等,这些不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一些药物还可能引发心脏问题和精神病症状,如心悸、幻觉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最后,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多动症,只能缓解症状。
一旦停止使用药物,症状有可能复发。
多动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多动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352bc4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d.png)
多动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也影响一部分成年人。
而药物治疗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多动症的管理中。
本文将讨论多动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并探讨药物治疗在多动症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多动症药物的安全性多动症药物主要包括刺激剂和非刺激剂两类。
刺激剂如甲基苯丙胺(俗称Ritalin)和安非他酮(俗称Strattera)一直被认为是多动症治疗的首选药物。
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和验证。
然而,虽然多动症药物被广泛使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失眠、焦虑、心悸等。
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生长延迟和心血管问题。
因此,在使用多动症药物时,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定期检查和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二、多动症药物的效果多动症药物主要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症状。
这些药物被认为可以改善多动症患者的专注力、控制冲动和注意力,从而提高学校成绩和日常生活功能。
研究表明,多动症药物对大多数患者都有效。
一项关于刺激剂药物的综合分析发现,在短期内,使用刺激剂可以显著改善多动症患者的症状。
同时,长期使用刺激剂也可以维持症状改善,并提高患者的学术成就。
此外,非刺激剂药物如安非他酮也被证明对一部分患者有效。
然而,对于某些患者,多动症药物可能效果不显著或无效。
此外,个体差异也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
因此,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
三、药物治疗在多动症患者生活中的作用除了改善症状,药物治疗还可以在多动症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通过改善患者的专注力和注意力,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药物治疗也可以改善多动症患者的社交和情绪调节能力。
多动症患者常常难以控制情绪和冲动,使得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变得困难。
而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这些问题,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增进与他人的互动。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及其副作用管理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及其副作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b69b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7.png)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及其副作用管理引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其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等症状。
儿童ADHD的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
本文将探讨儿童ADHD的药物治疗及其副作用管理的相关问题。
药物治疗方法刺激剂类药物1.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面对被用于儿童ADHD药物治疗的两类主要药物-刺激剂类药物与非刺激剂类药物,刺激剂类药物例如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和阿莫西林(Dextroamphetamine),虽然在缓解症状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
2.工作机制:刺激剂类药物通过影响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活动,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鉴于不同儿童对刺激剂类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医生通常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非刺激剂类药物1.选择的原因: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刺激剂类药物可能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因此非刺激剂类药物就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
2.常见的非刺激剂类药物:包括布托剂(Bupropion)和阿法酮(Guanfacine)等。
3.应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选择:医生通常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注意力问题、过动行为以及心情问题等,来选择合适的非刺激剂类药物。
副作用管理常见的副作用1.食欲抑制:刺激剂类药物可能导致儿童食欲下降,甚至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
2.头痛与失眠:一些儿童在使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和失眠等问题。
3.情绪波动与焦虑:部分儿童可能在服用药物后出现情绪波动、焦虑等心理反应。
4.心率增加:刺激剂类药物可能导致儿童心率增加,需要密切观察。
副作用的管理1.严密观察:对于儿童使用药物后的副作用,医生和家长都应该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精品推荐】多动症药物副作用大吗
![【精品推荐】多动症药物副作用大吗](https://img.taocdn.com/s3/m/8553464bcc7931b765ce1581.png)
多动症药物副作用大吗
小编希望多动症药物副作用大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是药三分毒,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毒副作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那么,多动症药物副作用大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用药安全小知识吧。
随着药物的频繁使用,其不良反应即副作用逐渐显漏出来,在缓解疾病临床症状的同时也给患者生理、心理方面造成了严重危害。
那么,多动症药物副作用大吗?就让小编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多动症药物副作用:
多动症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头晕等,绝大部分孩子的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但是很多家长却因为忌讳药物的副作用而中断和停止药物治疗,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危害将远远超过药物副反应带来的危害。
专家指出:如果临床医生确诊孩子是多动症,而且需要用药物治疗,家长们就要正确看待药物的副作用,权衡药物的利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副作用不可避免,但可积极应对:
服药后,如果孩子出现胃口差,我们首先要看这些孩子平时胃口好不好。
如果孩子平时胃口一直不太好,我们就要注意。
开始用药时候剂量要小一点,待适应后。
减少小儿多动症治疗的副作用
![减少小儿多动症治疗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fd743f76c66137ee06193b.png)
减少小儿多动症治疗的副作用*导读:简单的方法,如更改就餐时间和健康的饮食,将有助减少小儿多动症的副作用。
……胃部不适,体重下降,失眠都是治疗小儿多动症常见的副作用。
它们往往不激烈的,并不会持续超过几个星期--但并非总是如此。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场与副作用对抗的战争是长久的。
波士顿医学中心的小儿行为与发育科主任医学博士史蒂文派克,和多动症的临床专科医学博士查理德,为大家提供处理常见的副作用的方法。
帕克说:“多动症药物治疗对绝大多数的孩子,是非常有益的,但大多数药物都有一个或更多的副作用。
”派克说:“你是否需要换其它的药物治疗,应取决于其带来的好处,以及现有药物的副作用程度如何。
如果服药能帮助减少多动症的症状,值得坚持服用,有时不久副作用将离我们远去。
有时候你也可以避免或减轻副作用,如进食后才服药,可减少胃痛。
但有时副作用程度大,令人难以接受,必需改变药物。
”派克和查理德是资深儿科顾问,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
胃和食欲的问题由于孩子适应了多动症药物,胃部不适多时候会在几个星期内消失。
但是许多孩子,胃口欠佳等问题却会持续。
试试以下三个简单的方法:·进食后才服药。
如果早餐后才服药,胃部不适的风险大大减小。
·鼓励健康的零食。
有很多的健康零食--蛋白质含量高、高能量,和液体餐,如即食早餐。
·改变用餐时间。
傍晚晚一点才吃饭,等你孩子的药物药力消失后。
头痛头痛,像胃部不适一样,是由于空腹服用多动症药物引起的。
查理德说:“这就像饿着肚子喝了一杯特浓咖啡一样。
”试试以下的方法:·总是饭后服药。
没有食物,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吸收得更迅速,导致血液中的药物的浓度迅速升高。
这可能引发头痛。
·考虑长效型药物。
当药物浓度快速下降时也会出现头痛,这种现象在短效型药物中是较常见的。
有必要改用长效型药物或尝试用另种不同的药物。
难以入睡睡眠障碍对患有小儿多动症的儿童来说是是常见的,因为这些孩子天生处于活跃状态。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效果副作用和合理使用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效果副作用和合理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ed33c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b.png)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效果副作用和合理使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效果、副作用和合理使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其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行为。
为了减轻这些症状,医生通常会采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治疗的效果、副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要点。
一、药物治疗的效果ADHD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刺激类药物,如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和阿莫西林(Atomoxetine)。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改善大脑的神经传递,来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可以显著减轻ADHD症状,包括注意力和冲动行为障碍。
许多患者在使用药物后可以集中注意力并更好地控制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改善家庭和社交功能。
二、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尽管药物治疗在改善ADHD症状方面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1.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副作用。
这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生长发育受阻。
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饮食状况,并在必要时采取补充措施。
2.睡眠问题:一些药物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不稳定。
这会影响患儿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日间的注意力和学习表现。
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要确保患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遵循良好的睡眠习惯。
3.情绪波动:个别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焦虑和易激怒等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定期与患儿进行心理咨询,以及与医生保持沟通,对于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三、药物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ADHD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建议:1.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提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神经科专家理查德·索尔(Richard Saul)博士即将发布名为《ADHD并不存在:有关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的新书,索尔长期治疗声称注意力集中时间太短和无法集中的病人,他相信ADHD是一组症候,而不是疾病,不应当被列入美国医生学会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观点。
揭开“多动症”的谎言
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在座位上不停地动来动去……面前这位13岁的男孩在我咨询室里的表现,几乎就是多动症(ADHD)的典型症状。
他绝望的母亲希望我能帮助他康复,因为曾经很爱学习的他在学校的成绩开始下滑,但他却毫不关心,并且很认真的声称自己“很累”。
他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并且开始吃药一年了。
令他母亲和老师感到绝望的是,他的症状并没得到改善。
对此我并不感到惊奇。
因为经过我50余年的行医经验,以及看到的成千上万多动症患者的症状,我得出的结论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多动症。
多动症这种病症,近年来就像野火一样,在全球蔓延开来,关于其的案例诊断和药物治疗也在大量增加。
数据统计,超过4%的成年人和11%的儿童被诊断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在美国,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年以超过40%的比例飞跃上涨;在英国,多动症已成为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障碍,影响了大约5%的学龄儿童。
儿童多动症似乎成了“流行病”。
回顾自1980年以来注意力缺乏症发展成为多动症的变化,尤其是因为定义松懈,病例数量大量增加:从2003年的%上升到2011年的11%。
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三分之二都被开出兴奋剂处方药。
而在2003-2008年间,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处方兴奋剂,包括利他林(Ritalin),儿童服用率上涨了两倍,而成人上涨了四倍。
这些兴奋剂——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们是因为其旨在刺激部分大脑——不仅不能对症状起到帮助,反而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甚至使症状更恶化,危害人体健康。
ADHD是一组症候,而不是疾病,不应当被列入美国医生学会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把多动症当做疾病去诊断,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事情。
毫无疑问,下面这些症状确实是存在的:无法集中注意力、坐立不安、打断他人谈话、难以保持坐着、行为冲动等等。
但是把这些症状混在一起,并诊断为ADHD,然后用兴奋剂去进行治疗,就像一个剧烈腹痛的病人走进诊所,医生给开出止疼药一样。
如果止住疼就走开,病人可能随后就因为阑尾炎而死亡。
这是极度危险的、不负责任的、以及错误的做法。
如果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也许我会相信有ADHD,因为它似乎解释了为什么注意力问题影响了这么多孩子。
但现在我却认识到,这些症状的背后其实有一系列被忽视的潜在原因。
在我的书中,我将确定20多个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原因。
回到前面那个13岁男孩身上。
我给他做了血液测试,结果显示他有铁缺乏症,当他母亲出去工作后,他在家只吃高糖但低铁的垃圾食品。
而缺铁贫血会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问题。
一旦通过补充含铁药丸,饮食中多摄取鱼类、水果、蔬菜和坚果,增加他的铁摄入量,他的成绩和表现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法国,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84%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缺铁,相比之下,“非多动症”儿童这一比例为18%。
多动症的诊断和兴奋类药物的使用已经掩盖了真正的问题,这是常有的事。
一次又一次,医生忽视了背后真正的原因,错过了那些严重的、或者容易矫正的问题,而代之以“ADHD”的标签。
多动症的定义已经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宽泛。
现在开始将不注意细节、看起来不听别人说话、经常丢东西、健忘、心不在意的用手或脚摆弄东西、该睡觉时不睡、喋喋不休、脱口而出说出答案、打断别人谈话等等表现,都断定为多动症。
这些定义是如此主观,难怪越来越
多的儿童和成人在西方世界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
许多ADHD患者有其他并发病症,如抑郁症、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通常被称为“共存”多动症。
但在我看来,这些并存症状才是“多动症”产生的真正原因。
治好这些症状,“多动症”也就跟着治好了。
其实,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揭穿过“多动症”这个世纪谎言。
德国自然科学家、最佳医药记者耶尔格·布勒希的《疾病发明者》,美国著名记者兰德尔·菲茨杰拉德的《百年谎言》,这两本书都用翔实的资料和和透彻的剖析,揭露了现代医药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陷阱与黑幕。
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儿童多动症”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无端地被制造和扩大化的“疾病”。
耶尔格·布勒希认为,“多动症”就是典型的“被发明的病症”。
他说:“医生自己经常搞不清楚,因而常常误用有争议的诊断辅助工具。
连多动症支持者都估计,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有1/3是诊断模式下的牺牲品。
比较各国,也可以发现把多动症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是多么随便的事。
根据研究,巴西儿童有%患多动症,芬兰有%,阿联酋%的孩子患有注意力缺乏症。
怎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谁知道!小孩每天服药的情况就这样盲目形成,要对抗的病状却十分模糊。
‘多动症儿童’的沉重标签往往基于医生的主观印象;诊断多动行为的某些准则也可以在多数健康儿童的身上找到,例如经常无法专注聆听他人说话、做作业和组织活动经常有困难、回答问题经常不假思索。
这些是症状吗?或者只是令(某些)大人心烦的行为?”
把所有的资料综合起来,基本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绝对地说“多动症”这个病不存在,因为它到目前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事;但就目前的诊断概念来说,它是不真实的。
当下对该疾病的诊断如同把所有咳嗽几声的人都断定为肺癌患者一样毫无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动症”是个谎言。
为什么“多动症”流行开来?
病人之所以去诊所治疗ADHD,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孩子看起来似乎真的存在“多动”的症状;有些人想得到令人愉快的兴奋类处方药物Adderall 或Ritalin;他们的父母希望孩子安静下来。
现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已有很多种,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哌醋甲酯(利他林)仍是最常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的价格都不菲。
资料显示,美国儿童缺陷多动症治疗和药品市场每年高达30亿美元。
到2012年,英国的儿童缺陷多动症治疗和药品市场也将达到1亿1百万英镑。
而各大相关制药公司每年还在向游说团体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求政府放宽对儿童缺陷多动症药品的限制和管理。
现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药品被销售到世界各个国家,ADHD这一疾病在中国也流行起来。
国内某医疗网站有这样一段话,“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利他林唯一的缺点是,它无法根除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
”网上售价每瓶从370—3400元不等。
在国外,家里如有孩子服药,这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治疗多动症药物的可怕副作用
关于利他林及其它儿童服用的中枢兴奋药的副作用,常见的有这些:食欲减退、失眠、头晕、体重减轻,此外还可能出现过敏、精神运动性兴奋、恐惧和被跟踪的妄想,偶见腹痛。
这些副作用一般是写在药品说明书上的,尚不是最严重的,严重的是下面这些不写在说明书上的:
中枢兴奋药抑制体重及身高的增长,连续服用中枢神经类药物两年的小孩,比对照组儿童平均身高低厘米,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身材矮小。
另外,服用哌醋甲酯类药品,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通告,在1999~2003年间使用治疗ADHD药品的病人中发现25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儿童;同时,一份FDA报告显示,治疗ADHD药品还使
用药者出现精神病症状的危险几率上升了千分之一,比如用药患者会出现听觉幻觉、无端怀疑、狂躁不安等精神病问题。
FDA建议,利他林应该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黑框警告,提醒人们这类药品可能会增加用药者死亡以及身体和精神伤害的风险。
【1】
参考文献: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北京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