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交公路发[2004]372号
![《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交公路发[2004]372号](https://img.taocdn.com/s3/m/e5ddee2de2bd960590c67737.png)
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通部文件交公路发[2004]372号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各计划单列市交通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部制订了《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在农村公路建设实践中,注意收集、积累有关经验和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将意见和建议函告部公路司。
附件: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二○○四年七月十二日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县道、乡道和村道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条农村公路通过村镇的路段应考虑村镇的特殊需求,应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及技术指标的选择,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对于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的路段,可按照《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附后)执行,也可结合当地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用当地的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第六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出行需要,一条农村公路可视情况分段采用不同技术等级,但不同技术等级或不同设计速度变更点应选择在驾驶员容易判断路况变化的地形变化处或路线交叉地点,并设置警示标志。
第七条路线选线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意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农牧民出行,服务城镇化。
第八条选线时应注意尽量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尽量利用老路、原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必须穿越时应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a8db69866fb84ae55c8d59.png)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1 总则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路线交叉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村镇路段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1 总则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
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
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
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
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表1.0.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
表1.0.4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注: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对应等级的公路在预测年限所能适应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1.0.6 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文档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3483f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0.png)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本文档旨在为江苏省农村公路的建设提供标准指导意见。
农村公路是连接农村地区与城市或乡镇的重要交通设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是建设高质量农村公路的基础。
1. 农村公路建设目标•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度,缩短农民出行距离;•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公路网络,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连通性。
2. 农村公路建设原则•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走向和节点位置;•统筹兼顾,建设各类农村公路,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合理投入,高质量建设农村公路,确保长期稳定运行;•环境友好,建设绿色农村公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 农村公路分类标准根据农村公路的功能和技术要求,可以将农村公路划分为以下几类:3.1 主干公路主干公路是连接主要农村集镇和交通枢纽的重要农村道路,是农村公路网络的骨干。
主干公路应具备较大的通行能力和较高的速度等级,同时要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支线公路支线公路是连接次要农村集镇和主干公路的农村道路,是农村公路网络中的次要组成部分。
支线公路应考虑到农民出行的需求,并合理布局和连接农村地区。
支线公路的规划和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3 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是连接农村内部各个村庄的道路,是农民出行的主要通道。
农村公路的建设要考虑到农民的出行需求和农村地区特点,注重路面硬化和安全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农民的出行体验。
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要求根据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建设标准要求:4.1 设计标准•道路纵坡:根据土质条件和土地利用状况,确定合理的道路纵坡标准,以保证路面排水良好;•路基宽度:根据路段交通量和地质条件,确定适当的路基宽度,以确保路基稳定;•路面硬化:要求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路沟设置:合理设置路沟,并保持路沟通畅;•定位标志:设置明确的路段定位标志,方便农民出行和路线导航。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320038caaedd3382c4d30a.png)
四级公 三级公路
路
设计行车速度 80
(km/h)
60 40 30 20
车道数
2
2
2 2 21
一般 12.0 10.0
5.5 4.5
8.50 7.50 6.50 6.00
路基宽 值 (15)(12)
00
度(m) 最小 10.0
- - --
8.50 - -
值0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为非汽车交通量较大且地形 条件许可时采用的路基宽度。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1 总则 2 控制要素 3 路线 4 路基路面 5 桥涵 6 路线交叉 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8 村镇路段
附录 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
1总则
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 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JTG B01-2003),结合 农村公路建设实际, 特制定《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 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通乡(镇)公路是指县 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
EE H LWL 图 2.0.6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尺寸单位:m) 图中: W——行车道宽度或行车道宽度加中间带宽度; H——净高。一条公路应采用一个净高; L——侧向宽度,其值为各级公路相应的路肩宽 度减去 0.25m;
第 7 页 共 34 页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 L≤1m 时,E=L; 当 L>1m 时,E=1m。 一条路线宜采用同一净高,二级公路为 5.00m, 三、四级公路为 4.50m,经技术经济论证也可适当降 低,但应满足当地农村公路的运输需求。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dbdd57cc22bcd127ff0c0c.png)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省境内从事农村公路建设活动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农村公路质量,是指有关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和部、省有关文件以及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工程合同对建设农村公路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改善和发展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工程质量为龙头,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投资的关系,通过加强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推动全省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目标是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行为进一步规范;所有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85%以上。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实行建设单位全面负责,设计单位负责设计质量,施工单位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单位1负责工程监理质量,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的质量管理体制。
第七条农村公路建设要严格执行《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实行质量公示,明确工程质量责任人。
县、乡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负领导责任,公路建设管理机构负技术责任,交通质量监督部门负监督责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负直接责任。
各单位的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工程项目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工程技术方面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建立“政府监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检评单元质量控制,以抓好工序质量保证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
![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75d9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2.png)
加强安全教育培 训,提高员工安 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应急救援机 制,确保事故发 生后能够及时有 效处理
资金来源
政府财政拨款 社会资本投入 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 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农村公路建设贷款 农村公路养护贷款
资金使用
资金来源:政 府财政拨款、 社会捐赠、企
业赞助等
资金管理:设 立专项资金账 户,实行专款
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交通标志、标 线、护栏等设施,保证交通安全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资金
资金来源:政府财政、社会资本、银行贷款等 资金管理: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资金使用:用于道路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 资金监管: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合规
建设程序
方面的工作
监督方式:定 期检查、随机 抽查、群众举
报等
考核标准:农 村公路建设、 养护、管理等 方面的工作完
成情况
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定期检查、随机 抽查、第三方评估等
考核内容:包括工程质量、 进度、安全等方面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 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考核奖惩:对优秀单位给予 奖励,对不合格单位进行处
专用
资金使用:用 于农村公路建 设、维护、管
理等方面
资金监督:定 期进行审计和 检查,确保资 金使用合理、
合法、有效
资金监管
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 资金使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 资金监管: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实行专款专用,定期审计和公开透明 资金管理: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规划内容:道路等级、路线走向、 技术标准、投资估算等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质量控制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f59b5dd02d276a200292ec2.png)
建设规模 41656公里
9024座
41656
规划规模 40239公里
5000座
完成比重(%) 103.52 180.48
9024
5000
规划规模
建设规模
规划规模
建设规模
公路
桥梁
全面实现了农村公路“十一五”提出的目标。
项目
“十五”期间 “十五”期间年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 “十一五”期间年均完成情况
325 5277 5831 4472 3378 19283
桥梁 (座)
1072 1030 2409 2172 2341 9024
图1.1全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示意图
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危桥改造
图1.2全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情况图
表1-2 全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完成投资情况表(单位:万元)
表1-1 全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表
年份 合计(公里) 县道(公里) 乡道(公里) 村道(公里)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合计
11201 11069 8850 6043 4493 41656
4131 3641 2143 1057 731 11703
6744 2151 877 514 384 10670
农村公路融资渠道
省补助(含贷款利息) 地方自筹
359585
338073
354504
411477
351036
466393
282095
296441
230366
Hale Waihona Puke 2742621577586
1786646
图1.3全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完成投资情况图
农村公路标准
![农村公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3c46f8aef8941ea76e053e.png)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县道、乡道和村道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条农村公路通过村镇的路段应考虑村镇的特殊需求,应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及技术指标的选择,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对于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的路段,可按照《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附后)执行,也可结合当地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用当地的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第六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出行需要,一条农村公路可视情况分段采用不同技术等级,但不同技术等级或不同设计速度变更点应选择在驾驶员容易判断路况变化的地形变化处或路线交叉地点,并设置警示标志。
第七条路线选线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意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农牧民出行,服务城镇化。
第八条选线时应注意尽量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尽量利用老路、原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必须穿越时应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第九条路线设计应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根据使用功能、工程投资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论证,综合考虑平、纵、横要素,合理选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满足行车安全需要。
第十条路基路面应根据使用功能、技术等级和交通量情况,结合沿线地形、地质、路用材料和施工方法等进行综合设计,重视排水、防护及取(弃)土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和堵塞河道。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15c2350998fcc22bdd10d3d.png)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2004-0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便字(2004)22 号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工程治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为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指导,合理把握、运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指标,我司组织单位编写完成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公路xx二0(四年二月目录1 总则2 操纵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隧道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村镇路段1 总则1.0.1 为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升投资效益,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乡级(包括乡级)以下的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
西部县际公路专门路段可参照执行。
1.0.3 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规划先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差不多原则,走可连续进展之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环境爱护,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应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因受经济、地势、地质和其他自然条件限制实施困难的路段(以下简称受限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并报审通过,可按本《指导意见》执行。
件具备时应尽快改建,以达到等级公路标准。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推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举荐按10 年推测。
2 操纵要素2.0.1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换算采纳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2.0.2 除受限路段外,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受限路段的设计速度举荐按不低于10km/h 操纵。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2da369f78a6529657d533c.png)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省境内从事农村公路建设活动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农村公路质量,是指有关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和部、省有关文件以及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工程合同对建设农村公路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改善和发展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工程质量为龙头,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投资的关系,通过加强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推动全省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目标是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行为进一步规范;所有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85%以上。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实行建设单位全面负责,设计单位负责设计质量,施工单位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质量,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的质量管理体制。
第七条农村公路建设要严格执行《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实行质量公示,明确工程质量责任人。
县、乡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负领导责任,公路建设管理机构负技术责任,交通质量监督部门负监督责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负直接责任。
各单位的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工程项目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工程技术方面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建立“政府监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检评单元质量控制,以抓好工序质量保证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850ba6ca58da0116d174930.png)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1 总则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
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
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
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
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表1.0.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
表1.0.4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注: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对应等级的公路在预测年限所能适应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1.0.6 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
《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交公路发[2004]372号
![《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交公路发[2004]372号](https://img.taocdn.com/s3/m/e5ddee2de2bd960590c67737.png)
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通部文件交公路发[2004]372号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各计划单列市交通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部制订了《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在农村公路建设实践中,注意收集、积累有关经验和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将意见和建议函告部公路司。
附件: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二○○四年七月十二日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县道、乡道和村道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条农村公路通过村镇的路段应考虑村镇的特殊需求,应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及技术指标的选择,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对于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的路段,可按照《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附后)执行,也可结合当地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用当地的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第六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出行需要,一条农村公路可视情况分段采用不同技术等级,但不同技术等级或不同设计速度变更点应选择在驾驶员容易判断路况变化的地形变化处或路线交叉地点,并设置警示标志。
第七条路线选线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意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农牧民出行,服务城镇化。
第八条选线时应注意尽量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尽量利用老路、原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必须穿越时应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交公[2008]37号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交公[2008]3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85ff0f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d.png)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交公〔2008〕37号)各市交通局:为提高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交通运输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
根据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总体方案》要求,我厅制定了《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精心安排、科学组织,认真做好实施工作。
附件:《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附件: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精神,提升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现制定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以下简称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为先”的原则,加快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完善农村公路附属设施,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为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打实基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活动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质量年活动,实现“五个明显”目标,即质量意识明显提高,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具体目标:1、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制度,保障各级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正常。
2、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逐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3、省级抽检(项目见附表)项目合格率达95%。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3f68961ef111f18583d05aff.png)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
【法规类别】公路运输
【发文字号】苏政发[2003]78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08.02
【实施日期】2003.08.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
(苏政发[2003]78号2003年8月2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农村公路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
经过多年建设,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目前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仍然偏低,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省政府决定,今后3至5年,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把它作为繁荣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
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建设和改造农村乡村道路28000公里,实现县至乡村道路灰
黑化、等级化。
再用2年时间,建成和改造乡际道路12000公里,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任务。
二、精心制订并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省计委、省交通厅要根据全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尽快研究制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与农村经济社。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fa177483d049649a6658d8.png)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1 总则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路线交叉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村镇路段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1 总则1。
0。
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1。
0。
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
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
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表1.0。
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
表1.0.4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注: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对应等级的公路在预测年限所能适应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1.0。
6 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b1704734ec3a87c24128c42b.png)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江苏省交通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二○○四年六月目录1 总则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路线交叉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 村镇路段9 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1 总则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
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
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
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
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表1.0.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
表1.0.4 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注: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对应等级的公路在预测年限所能适应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5539f83186bceb19e8bbba.png)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1 总则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路线交叉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村镇路段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1 总则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
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
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
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
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表1.0.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
表1.0.4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注: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对应等级的公路在预测年限所能适应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1.0.6 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江苏省交通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二○○四年六月目录1 总则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路线交叉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村镇路段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1 总则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
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
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
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
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表1.0.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
表1.0.4 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注: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对应等级的公路在预测年限所能适应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1.0.6 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
农村公路应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公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对农村公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对公路沿线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2控制要素2.0.1 根据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本《指导意见》采用的设计车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其外廓尺寸规定如表2.0.1,并以小客车为标准车型进行交通量换算以确定公路等级。
表2.0.1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2.0.2 农村公路设计行车速度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各级农村公路的设计行车速度见表1.0.4。
县通乡公路,一般选用60km/h的设计行车速度,交通量较大及具有干线功能时可选用80km/h的设计行车速度;乡际公路一般选用40km/h的设计行车速度,交通量较大时可选用60km/h的设计行车速度,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选用30km/h的设计行车速度。
通村公路,一般选用20km/h的设计行车速度,交通量较大时可选用30km/h或40km/h的设计行车速度。
2.0.3 各级农村公路不同路段交通量变化较大时可采用不同标准分段实施,需改变设计行车速度时,应设置过渡段。
设计行车速度变更点的位置,应选择在驾驶人员能够明显判断路况发生变化而需要改变行车速度的地点,如村、乡(镇)、交叉道口、车站或地形明显变化等处,并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2.0.4 新建农村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通乡公路外侧宽度可要求不小于2m。
高填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计算确定公路的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还应包括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
2.0.5 农村公路每侧绿化带宽度应不大于3m。
城镇出入口路段可适当加宽绿化带的宽度,每侧栽植2行以上的乔木,且栽植的乔木要选用大苗、壮苗。
绿化树种的选择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引种外来树种时,应注意外来树种与当地树种的共生性。
绿化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要同时做到公路绿化与沿线环境相互协调。
2.0.6 农村公路的建筑限界应符合图2.0.6的规定。
EL W L图2.0.6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尺寸单位:m)图中:W——行车道宽度或行车道宽度加中间带宽度;H——净高。
一条公路应采用一个净高;L——侧向宽度,其值为各级公路相应的路肩宽度减去0.25m;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1m时,E=L;当L>1m时,E=1m。
一条路线宜采用同一净高,二级公路为5.00m,三、四级公路为4.50m,经技术经济论证也可适当降低,但应满足当地农村公路的运输需求。
3 路线3.0.1 一般规定1)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利用地形,正确适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
不同的路线方案,应对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论证。
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在进行路线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注意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应保持线形的连续性,避免在通乡公路中采用长直线;应尽量少破坏自然景观,注意与当地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2)路线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充分利用原有桥隧,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方便农民群众出行,服务城镇化;注意与沿线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相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
3)应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等地质不良地段,必须穿过时应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处理措施。
应注意粉土、膨胀土路段的工程技术处理。
3.0.2 各级农村公路行车道宽度,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0.2 农村公路的行车道宽度四级公路单车道路面仅适用于通村公路,虑到江苏省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本标准为单车道的四级公路制定了三种不同的行车道宽度,其值分别为:3.5m、4.5m和5.0m。
其中,4.5米为行车道宽度的推荐值,当条件许可时,行车道宽度值也可采用5.0米,3.5米仅适用于乡通单个行政村公路行车道宽度的采用值。
3.0.3 各级适宜公路的路肩宽度,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表3.0.3 农村公路的路肩宽度3.0.4 通村公路,当采用3.5米宽的单车道路面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
设置错车道路段,路面宽度应不小于6.00米,土路肩宽度不小于0.25米,路基宽度不小于6.50米,有效长度不小于20米,间距不宜大于500米。
3.0.5 农村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宽度(含中间带)与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路基宽度值如表3.0.5所示。
表3.0.5 农村公路的路基宽度注:表中括号内数值为非汽车交通量较大且地形条件许可时采用的路基宽度。
3.0.6 连续的长陡下坡路段,危及行车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
3.0.7 农村公路在平曲线和竖曲线上的停车和超车视距,不应小于表3.0.7的规定。
表3.0.7 农村公路的停车与超车视距各级农村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会车视距的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通乡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3.0.8 直线路段,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和驾驶人员的视觉、心理状态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方面进行合理布设。
直线路段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与曲线路段长度的比例应合理。
3.0.9 一般路段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小坡长、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等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4路基路面4.0.1 一般规定1)路基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质、材料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尤其应重视排水与防护设施设计,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
2)修筑路基取土和弃土时,应符合环保要求,宜对取土坑、弃土堆加以处理,减少弃土侵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
3)通过特殊地质、水文条件地带的路基,应做好调查研究,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特别设计。
4)对于旧路改造,要对原有路基路面进行分析研究处理,充分考虑原有路基路面的材料结构,使之符合路基路面的标准要求。
5)因受自然、经济和其他条件限制不能一次到位的路面工程,应按照总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先通后畅,使前期工程在后期能充分利用。
4.0.2 路基宜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填筑,一般路段路肩边缘应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0.5m以上,并确保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段路基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
其中,二级公路设计洪水频率按50年一遇考虑,三级公路按25年一遇考虑,四级公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4.0.3 农村公路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路基压实。
路基填方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0.3的要求。
表4.0.3 农村公路的路基压实度要求注:表列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达不到要求,或因缺乏压实机械及未做分层碾压导致压实度不足的填方路段,应暂缓实施路面工程或采取简易路面过渡,待路基自然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新路面。
4.0.4 各级农村公路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筑路材料及周围环境,针对易塌方的高边坡、不稳定的高路堤、受冲刷较大的沿河路段等重点路基部位,采用护岸、挡土墙、石砌护坡、石笼、抛石等工程防护和种植灌木等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注意与周围景观协调,将路基防护和路基边坡的绿化、美化相结合。
特别是沿江、沿河及沿湖地段、洪涝灾害严重地区尤其要做好路基防护工程。
4.0.5 地形特别险峻、工程量巨大、易发生塌方的改建路段,在满足机动车通行的前提下,可维持原路基和防护的稳定状态,同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4.0.6 各级农村公路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4.0.7 路面类型应根据交通量、自然和社会环境、地产材料和建设资金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
通乡、乡际公路的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交通量较小的乡际公路经技术论证后,路面可采用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等次高级路面;通村的四级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