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是表达情感、寄托人生情怀最精妙、最灵动的文体。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但现在却失落了曾经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力。探讨古典诗歌在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处境与未来走势,为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找到可
以继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每一个诗国后人应有的文化责任与历史担当。
现代律诗的创作与批评,存在着“以律绳诗”的单维批评定式。专求格律,
忽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志内涵,并不十分在意诗歌的意境、韵致或是格调。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曾对当时类似的风气进行分析,认为“泥古诗之成声”和在平
仄字句方面“摹仿而不敢失”的做派,会导致“无以发人之性情”的结果。任何
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性和实践期许及时进行创变。“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只有灵活、开放地审视格律要求,不斤斤于格律的形上法则,才能创作出更符合当下人们精神和情感品位的古典诗歌。明代中期的诗风也表现得较为迂执。对此,何景明曾希冀用清通简易的方式予以调适。在《与李空
同论诗书》中,何景明把那种规行矩步的作诗方式称为“稍离旧本,便自杌陧,
如小儿倚物能行,独趋颠仆”。他不否认作诗应遵循古人矩镬,但认为应“泯其
拟议之迹,以成神圣之功”,关键是要写出真的自己。而我们今天的律诗创作,
却是一种以格律为宗旨和评判法则的单维批评模式,甚至是唯一的评价矩镬,或者可以叫作一种公式化的思维定式和批评行为。这种批评思维和批评逻辑实际上比概念化批评更缺乏艺术精神。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以意为主”便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要领。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指出,“学诗当识活法”,而“活法”,是“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
亦不背于规矩也”。诗人“以意为主”,创作时再以“活法”运之,便可造就鸢
飞鱼跃般活泼生动的诗歌境界。
作诗当“以意为主”,当以“活法”运之,古人看得何其透彻!“意”可包
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精神活动。“活法”则是诗人贯通自身与前人矩镬并“神而明之”的诗学真髓。只有写出真景、真情,才有真诗。也只有不拘束于形式格律,不计较于尺寸得失,才能“以意为主”,才能不失真率自然之妙。作诗要真,就不能以律绳己,更不能以律绳人。盘活古代诗歌艺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不
能“参死句”,守“死法”。唯有开放和包容,古典诗歌才有未来。
(选自郭鹏《当前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批评》,2017.11. 6《光明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批评,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是诗国后人的文化
责任。
B.不打破以格律为宗旨的形式主义法则,就无法创作出契合新时代精神的古典
诗歌。
C.清通简易的方式,重在写出真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
诗风。
D.“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是“以意为主”创作理念的实践运用
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交待写作目的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
论述。
B.文章引用了多则古典文论,在增强论证说服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论题的历史延
续性。
C.文章从创作和批评两个维度切入,着重论证两者互相影响造成了现代律诗的
闲境。
D.文章提出“作诗要真”,是对“以意为主”“活法”这两条作诗原则的概括
和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激活古典诗歌表达感情、寄托人生情怀方面的优势,就能使这种艺术形式重
续辉煌。
B.通过李东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律绳诗”可能给现代律诗发展带来不
良后果。
C.格律在严格要求诗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诗歌内容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D.现代律诗是古典诗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格律上的进一步解放,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糖桂花
唐玉霞
炎热还未走远,桂花就开了,仿佛迫不及待。油绿的叶子里密密麻麻绽满了细细小小的花朵。雕琢般的四片花瓣,一星半点花蕊,能爆发出浓烈的芳香。来
来去去的人,简直要在桂花香里迷失了方向。开黄色花的金桂,开橘红色花的丹桂,开淡黄近乎白色花朵的银桂,在村子里次第开放,熙熙攘攘地开着,浓浓的
香气笼罩着整个村子,经久不散。
这样酽酽地香醉几日,就有桂花窸窸窣窣地往下落,像下雨一样。老娘坐在树下补衣服,儿子、媳妇都在田里忙。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老娘插不上手。老娘已经下不了田,只能在家里烧烧锅,扫扫地,喂喂猪,其实也是不少事,但
因为不割稻不插秧,家里的事情再多人也是看不见的。这一日老娘刷了锅,舀了两瓢子糠到桶里,余火热了洗锅水,连中午饭剩下的锅底,舀进桶里,搅拌了,
拎到猪圈里。但是一拎却拎不起来。老娘不敢要强,慢慢挪到猪圈,自言自语,
一定是今天糠舀多了,水倒多了,不然昨天还拎得起今天怎么会拎不起来呢?自
从耳朵开始聋,老娘就喜欢自言自语。
揣着一点心思,老娘做事有点儿走神。她拿扫帚把苹屑扫扫,扫到桂花树下,地上铺了一层落花。老娘索性不扫了,抱了张破床单铺在树下,她自己掇了条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