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岳阳楼记》导学案
第11课《岳阳楼记》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1.《岳阳楼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品味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4.正确理解和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知识梳理1. 文学常识:范仲淹(989 - 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2.一词多义①通:政通人和(顺利)然则北通巫峡(通往)②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③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④一:一碧万顷(一片)而或长烟一空(全)⑤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尽头)⑥空:浊浪排空(天空)而或长烟一空(消散)⑦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词类活用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太守)②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4.成语积累①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形容国泰民安。
②百废俱兴:许多原来荒废了的事情,都一下子兴办起来。
③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
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④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5.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还)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岳阳楼记》导学案导学案:《岳阳楼记》一、导语《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叙述作者游览岳阳楼的经历,感慨人生之短暂、变幻和无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本课将以《岳阳楼记》为主线,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艺术特点。
二、课前预习1. 阅读课文《岳阳楼记》,了解作者简介以及作品背景。
2. 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
三、课堂学习【导入】呈现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展示】导师在黑板上展示《岳阳楼记》的片段,让学生一起欣赏。
【导读】请学生跟读课文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段进行解读和想象。
【学习内容】1. 学生对范仲淹的生平、作品背景进行介绍。
可通过课本、参考书或者网络进行查阅。
2.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重点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体现诗词的韵律之美。
3. 学生分析文中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的语言技巧。
对比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探讨他们的联系和作用。
4. 学生感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通过诗词表达的对人生、故乡和国家的思考和忧虑。
四、课后巩固1. 请学生写一篇总结性文章,通过以范仲淹的名义写一篇《岳阳楼记》的后记,对自己的人生、家乡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前景进行思考和感悟。
2. 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写一篇《我的故乡》的课文,通过描写自己的故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岳阳楼记》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感受作品所展现的景色和人物的美,同时也能够体味到作者对人生、故乡和国家的思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导学案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参与,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六、拓展延伸除了学习《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之外,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和研究。
《岳阳楼记》导学导练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导学导练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滕(téng)谪守(zhé)衔(xián)吞(tūn)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樯倾(qiáng)楫摧(jí)冥冥(míng)谗言(chán)波澜(lán)芷(zhǐ)汀兰(tīng)郁郁(yù)神怡(yí)偕忘(xié)嗟夫(jiē)(2)形似字区别(3)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4)解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若夫:像那。
(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语)至若:至于,又如。
(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论述)薄暮冥冥:迫近。
嗟夫:唉。
【重点句子分析】课文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重修岳阳楼”写起,这说明他在逆境中也能做到“不以己悲”’,并且奋发有为,勤奋治理政事,使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明他也有阔大的胸襟,跟下文所写的那种“以己悲”的“迁客”是不同的。
作者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来概括那些“迁客骚人” 的“悲”;用“心旷神情,宠辱偕忘”来概括其“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他们的悲喜之情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抒情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第5段两个设问句,一层层深入:先谈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有异,用“何哉?”引出古仁人之心,强调一个“忧”字;于是自然地引出了“何时而乐?”,使文章推进一层,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结论,古仁人的伟大胸襟由此顿出,令人钦叹。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
(2)文学常识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
《岳阳楼记》 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感受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2)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章的写景技巧和抒情方式。
2、难点(1)理解文中“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2)体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2、写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
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范仲淹作记。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但仍积极有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之机,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1)谪守(zhé)(2)属予作文(zhǔ)(3)浩浩汤汤(shāng)(4)阴风怒号(háo)(5)日星隐曜(yào)(6)樯倾楫摧(qiáng jí)(7)薄暮冥冥(bó míng)(8)忧谗畏讥(chán)(9)岸芷汀兰(zhǐ tīng)(10)宠辱偕忘(xié)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1)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
(2)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3)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同“俱”,全、皆。
(4)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旅游游记,整篇文章以"登高"为主题,叙述了作者游览岳阳楼的见闻和心情,格调优美,形象生动,并通过对楼台、山水、人文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感情和理想。
一、课前预习1.预习时先看题目和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概。
2.仔细阅读第一段,注意文中使用的一些比喻手法,如“溪流星散,烟霞云散”,描绘的景色和氛围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景色和氛围让作者感到“奇妙”?3.认真品味第二段中的句式,例如:“前不见庭,后不见路,旁不见人”,用什么修辞手法,是想表达什么?4.体会第三段“攀登”的过程,仔细品读每个细节,如何表现了作者的不畏困苦,不断向高处追求的精神?二、课堂学习1.引导学生分段分析本文的结构,整篇文章围绕“登高”为主题,分为“游览开端”、“入楼中”、“登楼之后”三个部分。
2.鼓励学生通过四线三格的方式,将文章中的比喻、排比、倒装等修辞手法标注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的表达和意义。
3.带领学生探讨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特点,如爱国情感的体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崇高的人性理想等等。
4.通过对文章中的人物、山水、楼阁等景現的描写,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风景描写的特点,从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人文情趣。
三、课后延伸1.通过课外阅读其他游记、名著,了解不同的地域、历史、人文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特点和风情。
2.采用组织春游、夏令营等方式,让学生在旅游和活动中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增强个体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3.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游记或随笔,以记录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或对景观、人事的感悟,从中发现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游山西村》这篇游记的学习,我们不仅有机会了解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旅游风情,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7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7篇)《岳阳楼记》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进入诗文意境。
3、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
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
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复习并导入新课:1、检查背诵《诗两首》。
2、《岳阳楼记》作者简介:袁中道,明代文学家。
字小修,一作少修。
湖北公安人。
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
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
其绩稍逊于宏道。
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
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
二、感知课文:1、请学生根据课文注解,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第一段写洞庭湖水奇的原因;第二段写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的联想和感慨。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是什么?(即“所以奇也”的原因)提示:袁中道的文章用知识为我们客观准确地回答了此问题,他在文中谈到如此盛大的水势,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了,才有湖的规模。
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
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水面扩大了,才“澄鲜宇宙,摇荡乾坤八百里。
”第四,岳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
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观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
第六,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蒨”弥补了缺陷。
《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班级:92班课型:讲读课制作人:任广【课题】二十岳阳楼记(第一课时)【任老师寄语】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
北宋的参知政事范仲淹在他被贬谪的时候,不仅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反而心怀天下,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千古名句。
同学们,让我们也做一个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人。
【学习目标】1 翻译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积累常用文言词2、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 识记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1、熟练朗读并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翻译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积累常用文言词汇。
【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1045年)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1046年6月)。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教学过程】:【导学】1.请大家回忆一下江南的三大名楼和中国的四大名楼。
2.搜索一下你大脑里储存的古诗词,看看有没有关于江南四大名楼的,十二个小组组内成员互相搜索,每人记住一两首。
3.解题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抒情 .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4. 了解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记导学案(精选2篇)
岳阳楼记导学案(精选2篇)岳阳楼记导学案篇1语文导学案(87—88)班级:初二主备:王继军审核:课题《岳阳楼记》课型:复习课时支配:二课时时间:、6、8复习目标1、把握本课重点字词2、精确翻译重点句子3、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一、解释词语百废具兴具去国怀乡去把酒临风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朝晖夕阴晖登斯楼也斯则有心旷神怡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连月不开开薄暮冥冥薄谪守巴陵郡谪山岳潜形潜而或长烟一空。
或把酒临风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求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是进亦忧,退亦忧是退予观夫巴陵胜状状:樯倾揖摧摧:浮光跃金金:薄暮冥冥多会于此春和景明不以物喜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特别依据你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天际海角涯:②日薄西山薄:③白头偕老偕:④如临大敌临:二、翻译句子春和景明:长烟一空:宠辱偕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三阅读理解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详细内容。
一是:二是: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概括其次段文字的中心。
“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详细指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第11课《岳阳楼记》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导学案一、了解学习目标1、诵读文章,在诵读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音韵美。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延伸拓展,探究作者写作目的,感受作者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二、发布学习任务《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组选中了《岳阳楼记》制作下期节目,现到我校组织一场选拔会,希望挑选出有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同学组成一支“文化领队”,带领“书本旅行团”成员登亭台览风景,悟家国天下情。
选拔会任务如下:1、诵其声·入其境2、登斯楼·绘美景3、知人世·悟心志任务完成后,将选出最佳“文化领队”团队,受邀参加节目摄制。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句读。
(1)读准字音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朝晖()()骚()人淫()雨霏霏()隐曜()潜()形樯()倾楫()摧冥冥()忧谗()畏讥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偕()忘(2)为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节奏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④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⑤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越.明年:__________ ②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百废具.兴:__________ ④属.予作文:__________⑤巴陵胜状..:__________ ⑥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⑦南极.潇湘:__________ ⑧得无..异乎:__________⑨淫雨霏霏....:__________ __________ ⑩连月不开.:__________⑪日星隐曜.:__________ ⑫樯倾.楫摧.:__________ __________⑬薄暮冥冥..:__________ ⑭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 ⑮春和景.明:__________ ⑯翔集.:__________⑰长烟一.空:__________ ⑱宠辱偕.忘:__________⑲把.酒临.风:__________ __________ ⑳微.斯人:__________(4)翻译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学习任务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
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水平: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过程与方法:1、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水平。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准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
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
他持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
著有《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
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个年9月15日写成的。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使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文意。
A、读准下列字音: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霪()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潇()湘属()B、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增.其旧制.3、前人之述备.矣4、然则..北通巫峡5、连月不开.6、则有去国..怀乡7、沙鸥翔集.8、而或长烟一.空9、把.酒临.风10、不以.己悲11、微.斯人,吾谁与归.12、是进..亦忧,退.亦忧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通假字1、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D、一词多义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极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4、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E.翻译下列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岳阳楼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岳阳楼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杨万里所著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作者游览湖南岳阳楼并赞美楼观的奇妙壮观与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以《岳阳楼记》作为导学案的主要内容之一,详细分析其文学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意义及其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一、文学特点《岳阳楼记》是一篇散文,其特点是文笔简洁优美,蕴含深刻的人文情感,形成强烈的意境感染力。
杨万里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古诗词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而有趣,表达了他对壮美山川和文化历史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文中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始终注重文字与境界的协调统一。
这使得整篇文章笔调优美、雄壮恢宏,既有学问,又在跨越时空的情感瞬间中,肆意留连。
二、历史背景《岳阳楼记》是唐朝诗文的代表之一,写作于唐朝贞观年间。
当时,唐朝的疆域逐渐扩大,文化交流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中国文化迈上了新的高峰,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代表。
杨万里的《岳阳楼记》便是其中一篇,其艺术精湛,形式新颖,极具代表性,于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文化内涵《岳阳楼记》深刻地表现了杨万里对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情感。
他借湖南岳阳楼一处闻名世界的胜地,表达了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怀疑和思考。
通过对这座楼观的描述,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自然风光的热爱,也点明了历史文化的内涵给予自己深刻的启示。
同时,文章的句句言犹在耳,语言清新,婉约中有深沉的文化内涵,深刻地折射出了唐代文化的特点。
总之,通过《岳阳楼记》这篇经典散文,我们可以对唐代山水文学、历史文化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领悟到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在今天,我们应当在传承好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的责任感,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通过《岳阳楼记》的阅读,可以充分感受到唐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瑰丽多彩。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1、XXX谪守巴陵郡谪:被降职、调往远离原居地的地方。
2、增其旧制增:扩大规模,增加。
3、前人之述备矣备:已经详尽地叙述过了。
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北面通向巫山和长江峡谷,那么……5、连月不开开:持续了一个月的阴雨终于停止,晴朗起来。
6、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国都京城,怀念家乡。
7、XXX集集:一群鸥鸟停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一:有时长长的烟雾在空中弥漫,有时又一片晴朗。
9、把酒临风把:举起酒杯,对着风景。
10、不以己悲以:不因自己的得失而悲伤,而是因为别人的遭遇而悲伤。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依,那么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归哪里呢?3.将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2分)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改写: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人民和睦,各种事业都兴旺起来了。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改写: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闲话,害怕别人讽刺的情绪,再抬头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
1.第一段写了XXX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其中提到了XXX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在第二段中,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作者从景物的宏伟、广阔、壮美等方面展开描写。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引出了下文对景物和感受的描述,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
4.XXX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5.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过午没,人家并在水一方。
”还有“岳阳楼”的描写也涉及到了洞庭湖的景色。
6.“前人之述”指的是XXX今人诗赋。
7.XXX的诗句“气蒸XXX,波撼岳阳城。
”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特点。
8.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宾至如归。
其喜洋洋者矣。
”原因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十、全文翻译 (10)一、学习目标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范仲淹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所表达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安宁的深切期盼。
掌握文中的文学手法和写作技巧,如生动的景物描写、形象的比喻、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严谨的结构和逻辑。
通过学习本文,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要学会将文中的精神内涵转化为自己的人生动力,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学习重难点深入理解作者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所传达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这是文章的核心思想,也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文中丰富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如生动的景物描写、形象的比喻、对比和排比等,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文章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富有艺术魅力。
理解并体会范仲淹在文章中展现出的高尚情操和人生哲学,这也是文章的一大难点。
通过克服这些重难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岳阳楼记》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________家、________家,字希文,谥号________。
2.文中概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异”指的不同心情,从文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四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臣不见其迹C.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D.然则北通巫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然则/何时而乐耶三、简答题1.请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理解。
《岳阳楼记》000导学案_.doc
《岳阳楼记》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学习难点学习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精神,处世、处事要胸襟开阔。
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品味,体会文章的特色。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一、自主学习(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疏通课文第五六两节)(1)、(重点词:求,探求。
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这两句是互文,不能一句一句地直译,而应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重点词:以,因为)。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句中的“高”、“远”分别是“庙堂”、“江湖”的后置定语,翻译时要把它们放到中心语的前面。
(4)、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二、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小组集体的智慧,展示本小组的智慧)1、“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什么?请从第五段中捕捉有关信息,用六个字概括“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特点?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4、“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5、“进”指什么?“退”指什么?6、“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7、文章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怎样理解这句话?三、达标测试、检查验收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方式?2、解释下面句中的“或”:或以钱币乞之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3、“二者之为”指上文所说的()()两种心情。
4、“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运用了()修辞方法,分别指()和()。
5、与“是进亦忧,退亦忧”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B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C二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D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
《岳阳楼记》 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并背诵全文,体会文中描绘的洞庭湖景色及作者的情感。
3、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本文将多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的写作手法。
2、难点(1)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2、写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
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范仲淹作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被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记,希望能够借文名传千古。
范仲淹深知好友心意,借题发挥,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四、字词积累1、字音滕(téng)谪(zhé)属(zhǔ)浩浩汤汤(shāng)淫(yín)雨霏(fēi)霏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忧谗(chán)畏讥岸芷(zhǐ)汀(tīng)兰宠辱偕(xié)忘2、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3、一词多义(1)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2)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穷尽)(3)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4)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5)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4、词类活用(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3)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5、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五、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田丽芳
从教十一年,虽说不上经验丰富,但也算得上久经考验。
坦白地说,我自认为自己教书教得比较糊涂,尤其是前几年,自我反省的时候实在太少。
所以猛然间被别人问起来:"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心中竟有些茫然。
这些年,书是越来越不好教了,既要素质,又要应试。
作为老师,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的确是一门艺术。
以下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提出来和大家共勉,望各位指正。
博学多才。
身为语文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一个能吸引学生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先具备各方面的学识和才华,他精通语言文学,了解一定的政治与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心理学,伦理学;这样,他上起课来,才可以做到旁征博引。
因为老师的思想是开放的,所以他的课堂才可以做到大气,开放,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他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者。
文学的根本目的是感染人,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自己都不被自己所讲授的文字感染,那怎么渴望学生受感动和启发呢?虽然最近有人也在提倡可以理智地教语文,但我认为这不是语文老师的首选,而是退而求其次的折中。
人格魅力。
常言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想想我们现在的孩子吧,他们从上小学开始,就大部分时间和老师呆在一块儿,耳濡目染,可以说,老师是除父母以外,对孩子未来的个性人格心理影响最大的人。
那么,一个老师该如何去承担好引路人这一角色呢?如今的很多老师,或受利益驱使,或为生活所迫,或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已经全然没有了以前老师身上的那种清高,淡泊。
我们常常认为:孩子小,他什么也不懂!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细想,当年我们小的时候,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一无所知呢?不是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我们,是如此的敏锐和善感。
很多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会影响我们一生。
学生们是如此的喜欢模仿老师,所以,老师的言谈举止,哪怕是举手投足,我相信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
可是现在我们的很多老师,已经不喜欢关心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只想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殊不知,做人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小学六年,能给学生留下好的人格心智,道德品性,我相信于学生于家长于社会,都会是一大幸事!
方法技巧。
教学是一门艺术。
我们要用责任和爱去教学,但千万不要忽视了技巧与方式方法。
毕竟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充满青春活力,他们时而懵懂无知,时而乖巧懂事,时而活泼好动,时而安静而忧郁。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思想和个性,所以,光有责任与爱是不够的,面对一群个性鲜明的孩子,我们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些时候,老师就像一个演员,对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该生气时要会生气,该奔放时要奔放,该克制时就应该克制,该快乐时要快乐,该严厉时要严厉,该放松时则放松。
面对各种学生,应对各种场景,老师要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对待不同的学生,老师心中要有自己的一套应对的独特的办法,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以不变应万变。
持之以恒。
教书是一项非常磨砺人意志的职业。
尤其是面对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
这些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思想与情感都极不稳定,在学习知识与学习做人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
比如学习,对于很多差生而言,那确实
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此时,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放弃学习,爱上学习,并且永不放弃的努力下去,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外乎鼓励、表扬,关爱、教育等,但问题是这些努力过后,学生可能会好几天,或者好上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出现反复,这时,我们就会教育学生说:"要坚持,要持之以恒。
"可是我们自己呢?往往在几次或多次的努力之后,有意或者无意的放弃了。
言谈举止之中,会不经意的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不满,厌恶乃至嘲笑。
深深的伤害着这部分学生的心灵,但我们还不自知,因为我们是无意的。
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学生就在我们不经意疏忽之中,慢慢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这一点,我自己也做得非常不好。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尽全力去关爱差生,鼓励差生,永不放弃。
给学生做一个最好的表率。
同时,我相信,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个人的性格更加完美!
十年的时间并不太短,可这十年,我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真的太少。
也许今天我所说的,很个人,并不代表大部分老师的现状。
但我还是真诚地希望与大家共享。
路很长,且行且思吧!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