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
调皮的作息时间
教课内容 ,调皮的作息时间,课时 1
教课目的:
1联合生活情形,领会时辰与经过时间二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会计算钟面的简
单的经过时间。
2联合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经过时间,发展时间观点。
3能够用时,分,秒描绘一些生活现象,感觉时间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课要点:正确用时,分,秒描绘一些生活现象。
教课难点:能迅速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辰。
教课过程:
一、口答题
1、钟面上共有()大格。
共有()小格?分针走一大格是(),时针走一大格是()。
2 、1 小时=()分 1 分=()秒 3 、分针从 12 走到 3,要走()分, 12 走到 6 要走()分,从 12 走到 9,要走()分。
时针从 12 走到 5,要走()小时,从 12 走到 7 要走()小时,从 12 走到 11,要走()小时。
4 、小明每日下午 3 点下学,走了
10 分钟到家,而后做 30 分钟作业,再加上()分钟是 1 小时。
二、基此题目训练
1、填空
2、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下边的时辰。
3 :45 6 :55 9 :05 10 :30 12:15······
3、同桌互相说一个时辰,而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
4、在()里填上小时、分钟或秒
( 1)我每日夜晚大概睡8(),补评:
三、讲堂小结
指引学生自己总结。
1 / 1。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板书
设计
《淘气的作息时间》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30 ——6:50
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
作业
设计
课堂
作业
必做题: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选做题: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
课后
作业
作业
反馈
课后
反思
课题
淘气的作息时间
所属单元
七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淘气的作息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得填一填,说一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2.结合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经过时间,发展时间观念,逐步形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难点:理解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
资源
准备
课件、应用班班通教学软件。
落 实 目 标
信息技术应用
自主
调整
【温故知新】
1.填一填:
1分40秒=( )秒 120分 =( )小时
80分=( )时( )分 1时半 =( )分
2.作业点评了什么?(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展示汇报。
问题二: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小组内交流,并解决问题。
问题三:时刻与经过时间有什么区别?
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巩固提升】
课本第81页“练一练”第1、2题。
独立完成,同桌相互说说。
【达标检测】
1.小丽1秒跑6米,跑了9秒,小红9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了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时间的相关概念,如时、分、秒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一些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早上、晚上等。
但他们对时间的精确理解还不够,如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如何将时间进行转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的时间概念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更精确的时间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如时、分、秒,并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时间、分析时间的能力,并能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知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灵活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如何将时间进行转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间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故事课件,讲述淘气的作息时间,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2.准备时间相关的实物,如钟表、计时器等,用于直观展示时间概念。
3.准备时间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如时间卡片、时间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淘气的作息时间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出现的时间,如早上7点、下午3点等。
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天的各个时刻。
2.学会在不同时间画出不同的事物。
3.掌握用时间单位“分钟”表示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长短。
4.学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整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准备1.教学文本: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P69-70。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钟表,信封,卡片。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1.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一天的时间表,让学生感受一天的长度。
比如:时间活动6:00起床7:00早餐8:00上学12:00吃午餐13:00下午学习18:00吃晚餐20:00完成作业21:00洗澡22:00睡觉2.教师让学生用卡片写下自己一天中的活动,每个卡片上标出活动的时间。
比如:“6:30起床”,“7:00早餐”,“8:00上学”等。
3.学生上来挂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大家观察和比较,看每个同学一天的活动时间都差别多大。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24小时制。
然后让学生自己想象,想象一下他们的孩子、家长、老师等人,那些人在早上收拾行李时该看大的时钟,还是小的时钟。
3.2 学习新知1.学生将卡片取下,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时间顺序排列,模拟自己的一天。
2.教师出示钟表,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时间,模拟一天中的各个时刻。
3.学生通过观察每个时间段的卡片,画出对应的事物。
比如,“6:30起床”可以画出一个床和一个起床的人,“8:00上学”可以画出学生和书包等。
4.通过画图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时间段的变化和相对长度。
5.教师让学生理解分钟的概念,然后通过观察相邻时刻的卡片计算出两个时刻之间的分钟数。
6.学生尝试用整数计算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分钟数。
比如,“6:30起床”到“7:30吃早餐”之间有多少分钟。
3.3 拓展应用1.教师将不同的任务放在信封里,并标注出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
2.学生抽取任务,然后利用画图和计算等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好自己的任务时间表。
3.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绘制一天的时间表、模拟自己一天的活动、绘制不同时刻的图画等方法,学习了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长度以及如何用分钟表示不同时间段的长短。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认识整时和半时: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普通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课件、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钟表模型、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了解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以及普通计时法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操作,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认知。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钟面的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 判断题:判断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了解时间单位和时间计算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教材以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时间、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数学应用兴趣浓厚,通过实际情境让他们学习时间计算,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时间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作息时间相关的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起床、吃饭、上学等。
3.学习工具:为学生准备计时器、钟表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4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4 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章《淘气的作息时间》。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钟表和日历来理解时间,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我们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
难点:秒的认识和秒的读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时钟模型、挂图、卡片等。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早上,小明起床后,他妈妈告诉他已经7点了,然后帮他整理书包,送他上学。
通过这个情景,让大家来猜测一下,现在是什么时间?2. 认识时钟:介绍时钟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字等,并讲解时、分、秒的概念。
3. 学习读写时间:通过电子钟和时钟模型,学习如何读写时间,如7时、7分、7秒等。
4. 练习读写时间:用卡片和挂图进行读写时间的练习,大家一起来互动,看看谁读写的时间最准确。
5. 认识秒:讲解秒的概念,并通过电子钟和时钟模型,让大家观察秒针的运行。
6. 学习秒的读写:通过练习,让大家掌握秒的读写方法。
7. 合理安排时间: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早上起床后要先刷牙洗脸,然后吃早餐,去上学等。
8. 课后实践:让大家回家后,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现在的时间,并帮助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时钟的各个部分(时针、分针、秒针、数字)、读写时间的方法(如7时、7分、7秒)、秒的认识和读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画出一个钟表,并标出时、分、秒的刻度。
2. 作业答案:每个学生画的钟表可能不一样,但要求能够标出时、分、秒的刻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时钟的认识和时间的读写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拓展延伸:大家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看看自己能否按照时间表来安排一天的生活和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七章第三节《淘气的作息时间》。
我们将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时钟和计时器表示时间,并能够简单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和计时器,了解时间的单位是小时和分钟。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和计时器,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训练学生能够计算经过的时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钟和计时器,学会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理解时间的递进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计时器、教学卡片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淘气的作息时间》讲述一个关于淘气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们理解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时钟和计时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例如:开始时间是3点10分,经过25分钟后是几点几分?4. 随堂练习学生们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填写时间表格,写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小时和分钟。
5. 小组合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互相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并互相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小时:分钟:3 103 354 2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一个小时有____分钟,一分钟有____秒。
2. 选择题:下面哪个选项表示3点30分?(A. 3:30 B. 3:03 C.3.30)3. 计算题: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答案:1. 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2. 选项A表示3点30分。
3. 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4点1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时间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少数学生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还存在困难。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一天的作息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管理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时钟的读取和作息时间表的制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读取任意时刻的时间,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作息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怎样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制作一个简易的作息时间表。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所学时间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还不够细致,或者需要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打算利用更多的实物模型和动态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和钟表的运行规律。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成果时表现得比较害羞,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答案不够自信。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营造轻松、包容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钟的认识和读取时间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时钟的构成和读取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了时间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用多长时间指的是经过的时间,即一项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分享。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淘气起床的时刻是6时30分,吃早餐的时刻是6时55分,我在钟面上5分5分地数一数,5、10、15、20、25,一共花了25分。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明确了1时等于60分。教学时,要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算一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经过的时间,目的是让他们了解计算时间的经过。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节课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自主探索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备注
一、情境导入(4分钟)
师:说一说淘气在什么时刻分别在做什么?
生1:淘气早上6时30分起床。
生2:淘气6时55分吃早餐。
生3:淘气7时15分吃完早餐,收拾餐具。
生4:7时30分去上学。
师:完全正确,淘气每做一件事,之间都会经过一段时间。
本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看图说出并写出各项活动的时刻,体会每项活动之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生2:我在数线上画了画,也是5分5分地数了数,一共经过了25分。……
2.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这里的经过时间指的是什么?
生:从开始吃早餐到吃完早餐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师:没错,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淘气开始吃早餐的时刻是6时55分,吃完早餐的时刻是7时15分,我在钟面上5分5分地数一数,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时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会看懂和解读时钟,掌握时间概念;3. 学生能够练习并熟练掌握时间转化和计算。
教学重点:1、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钟的使用方法;2、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学知识解题。
教学难点:1、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间转换与计算;2、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对计算题目的策略性思考。
教学用具:1、《淘气的作息时间》一书;2、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今天的课程目标:让同学们掌握时间转化和计算,掌握时钟的使用方法并能解读时钟,培养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解题的策略性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思考通过阅读故事,学生可以知道淘气的小兔偷懒,睡懒觉,但是仍然逃不过父母的严厉惩罚。
教师可以发问,对学生进行引导:1)小兔睡懒觉的时间都在哪些时间段呢?为什么会这样?2)小兔想要逃避父母的惩罚应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把他们引入到今天的教学主题。
2、教授时钟结构和秒针的概念时钟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物品之一,而其结构则对数字的正确性及时间要求十分关键。
在教学里,可以使用一个有秒针的时钟模型,进行讲解。
让学生逐步理解时钟的组成部分,从而初步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小时,分钟,秒,这是学生需要知道的最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是进行时间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时间相关问题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常见现象(例如早晨,中午,傍晚等)与时间的关系。
4、讲解时间单位的转换小时与分钟,秒与分钟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因此教师需要讲解时间转换的方法,包括算数方法和尺规法。
5、教学演示时钟上刻度的意义是小时刻度(1-12个刻度),这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了解时间。
教师可以演示一些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练习认读时钟和判断时间的基本操作。
例如:1)现在是中午12点,请推算接下来4个小时是几点(4点)2)现在是晚上6点,请推算经过15分钟是几点(6点15分)6、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整理问题、构思方案、找出解决方案、检查解决方案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培养策略性思考、结构化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思考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概念,学会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能够认识钟表,知道一天有24小时。
但部分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化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概念,学会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的方法。
2.理解时间与生活作息的关联,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时间概念,培养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表模型、计时器等教具。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故事素材、图片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个孩子因为不知道时间,导致作息混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
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记录时间,互相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时间题目,让学生回答。
如:现在是3点20分,请问50分钟后是几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时间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与生活作息的关系,如: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认一认2.看图讲故事师: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吗?二、导入新课师: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我们宝贵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一天却过得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淘气安排的作息时间好吗?一、淘气的作息时间师:闹铃响了,淘气的一天开始了。
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观察的真仔细!要想更加准确的描述淘气的作息时间,想想还缺什么呢?师:说的真好!老师找来了他的作息时间,你们看!课件出示:师:这些钟表上是什么时间呢?认一认,把时间填在方框中。
师:谁来说说淘气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事情师:原来是求经过的时间,想想6:30到6:55经过了多长的时间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师: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的?反馈:我是利用钟表得出的:从6时30分开始,5分5分的数,数到6时55分,刚好是25分。
我是利用画图法得出:一小段表示5分钟,5、10、15、20、25,一共花了25分。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25分,这里的25分是指一段时间,在数学中叫做经过时间。
大家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师:是的,利用5分5分的数,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反馈:(1)10+10+5=25(分)(2)30-5=25(分)师:大头儿子看到大家帮忙解答了这个难题,非常的高兴,于是他炫耀的去考棉花糖了,我们去看看他出的是什么问题好吗?课件出示: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师:这可把棉花糖给难住了,我们还是帮帮她好吗?师:要求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需要找哪两个时间?师:经过了多长时间呢?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反馈:(1)从6:55开始,5分5分的数,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2)6:55到7:00是5分,7:00到7:15是15分,5+15=20,所以一共花了20分。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一个单元,主要讲解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特别是作息时间的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描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学习目标1.理解时间概念,包括小时、分钟和秒钟。
2.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时间的方法。
3.能够在图表上阅读时间,并能够画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4.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性。
教学重点1.理解时间概念,包括小时、分钟和秒钟。
2.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时间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利用幻灯片讲解时间的概念,包括小时、分钟和秒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钟表,体验时间概念,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时间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作息时间表1.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个标准的作息时间表。
2.解释作息时间表中的每一个时间段代表的意思。
3.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画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进行时间的练习,包括阅读时间和计算时间。
2.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
3.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如何改进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第四步:总结1.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概念和作息时间表的重要性。
2.告诉学生,作息时间表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学习和生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学生需要在家里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课后老师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一些关于时间概念和作息时间表的知识点,学生需要进行学习和练习。
教学反思时间概念和作息时间表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交互方式,利用实物操作和图片演示等方式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练习环节中,我也注重了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表现出很强的学习热情。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及其关系。
2. 时间换算: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间的应用: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的换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作息时间表。
2. 学具:时钟模型、作息时间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方法,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进行时间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设计作息时间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淘气的作息时间2. 板书内容:-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及其关系- 时间换算: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时间的应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时间换算知识。
2. 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否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是否能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时间的概念与单位,认识24小时制。
2.能够将时间用数字表示,并用“时”“分”表示具体时间。
3.能够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巩固掌握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二、教学重点1.时间的概念与单位。
2.时间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钟的表示方法。
2.时间的加减法。
四、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班级数字钟表。
3.实物钟表。
4.作息时间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展示班级数字钟表,进行时间的简单介绍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有初步了解。
然后教师给出一个问题:“9:30是上午还是下午?”请学生一起讨论,找到答案。
2. 时间的概念和单位教师通过实物钟表和数字钟表,让学生学会观察钟表上时间的表示方法。
利用教材上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天空颜色及地球自转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询问学生:一天有几个小时?一小时有几分钟?分钟的表示方法是什么?教师给出简单的上码练习题,让学生手写表示几点几分。
3. 时间的表示方法教师利用作息时间表,演示出常见的时间表示方式,例如 9:00、9点整、九点零五分、九点五、九点十分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时间表示练习,并强调时间表达方式的细微差别。
4. 时间的加减法利用作息时间表,教师给出一系列例题,让学生进行时间的加减法练习。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时间加减法的技巧。
5. 课堂总结教师请学生回答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巩固学生对时间单位及表示方法的掌握,让学生进行时间的游戏练习,锻炼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精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认识24小时制,熟练掌握时间的数字表示法及精确表示方法,掌握时间的加减法技巧。
同时,教学中加入实物钟表、数字钟表等教具和时间练习游戏,使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到时间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作息时间,认识不同作息时间的特点;2.学生能够使用时钟和数学知识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3.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七章第三节“淘气的作息时间”。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什么是作息时间,认识不同作息时间的特点;2.学习使用时钟和数学知识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3.探究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作息时间的特点;2.学习使用时钟和数学知识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教学难点:1.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作息时间联系起来;2.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作息时间的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每天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作息时间。
”2.展示图片:老师出示不同作息时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询问不同的作息时间的特点:“同学们,上学前、上学后、晚饭后、睡觉前,这个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与其他时间有什么不同呢?”2. 拓展知识1.引导学生认识时钟:老师出示时钟图片,让同学们来辨认小时和分钟的指针。
2.学习制定作息时间:老师出示一个作息时间表,解释其中的各项内容并教授如何使用时钟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 深化学习1.探究作息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来探究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共同讨论如何制定更为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2.练习作息时间:老师出示一些作息时间表,让学生们模拟这些作息时间表,并说出这些作息时间表的优缺点。
4. 课堂总结1.老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指出本节课的教学要点,以及学习本节课的目的和意义。
2.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回到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模拟几天使用,总结其中的得失。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息时间的概念,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学会看钟表。
2.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学会计算时间差。
3. 时间的应用: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时间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时间的换算、时间差的计算、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作息时间表、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入时间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4. 演示与讲解:通过钟表模型和PPT课件,演示时间的计算方法,讲解时间差的计算。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练习,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2. 板书内容:-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学会看钟表。
-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学会计算时间差。
- 时间的应用: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空题主要包括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时间差的计算等。
2. 判断题: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掌握。
3. 应用题:应用题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再说一说作息时间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提问题的意识。
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几分?9:00到9:30经过了几分?不要求列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整合思路
教材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从而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了普通常规教学的不足。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时钟读数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读出不同小时数的时间。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时间感知和时间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时钟读数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时间计算和时间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仔细观察时钟,了解时钟的构造和特点。
–学习具体的读数方法,如整点、半点、一刻钟等。
–练习读取不同时间的时钟数值,如7:20、11:45等。
–使用时间概念和时间计算方法,如求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等。
2.教学方法:–观察、举例、实践、探究的方法结合。
–分组探究、小组合作和互动辅助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内容方式时间导入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认知了解不足,时常会迟到和错过重要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讲述10分钟详细讲解1、观察时钟,介绍时钟的构造和特点。
2、介绍时钟读数方法,如整点、半点和刻钟。
讲解20分钟举例演练阐释时钟读数方法,配合实际时钟进行实际读数,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分组练习30分钟合作练习练习读取不同时间的时钟数值,如7:20、11:45等。
小组合作练习20分钟巩固练习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求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等。
课堂小测验20分钟五、课堂评价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生应能够掌握时钟读数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读出不同小时数的时间,并且提高对时间感知和时间计算的能力。
课堂完成情况和测验结果可以为下一步教学方向指明方向。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的生动活泼。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搞笑有趣的时钟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钟读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再说一说作息时间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提问题的意识。
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几分?9:00到9:30经过了几分?不要求列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整合思路
教材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从而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了普通常规教学的不足。
学情分析
学生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会容易。
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学生的兴趣会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意识增强,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选自己喜欢的作息时间来安排。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
齐唱《时间是小马车》。
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爱惜时间的小模范。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一)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因此学生的兴趣浓厚,以此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要遵守作息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
(二)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把完成的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展示、交流,然后结合上学的作息时间表,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3、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四、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
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解决这两道题要让学生弄清楚哪个已知条件是解题所需要的,哪个已知条件与解题无关,不要盲目用上所有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①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②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
③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④从12:00开始,时针走一圈,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这道题学生一定会十分感兴趣。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拨一拨,学生能独立完成。
)
2、实践应用。
(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上学时间的长短。
可先引导学生估计大致时间,然后再实际记录出发时间、到校时间。
最后讨论出经过的时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这道题的设计是知识的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从7时40分上的,到几时几分下课?从上课到下课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增长了哪些本领?
以后,我们要按照自己做的作息时间表,按时上学、按时上、下课,并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
只有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应有的魅力。
如果我们的课堂仍像传统那样讲究师道尊严,而没有平等民主的氛围,不容学生异议、不注意让学生表达,孩子的自由天性将受到压抑,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中,学生就仅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试想,前面几个片断,如果没有在长期的平等宽松的课堂培育起来的心理安全状态,学生将不敢大胆的发表意见,新的教育资源就不可能生成;就做不出生动的、饱含童真的动作。
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发言、敢表现。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多姿多彩。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要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必须顺应他们好玩的天性,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这样的学习状态才是最佳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快乐,共享阳光,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