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合集下载

《喧哗与骚动》赏析

《喧哗与骚动》赏析

《喧哗与骚动》赏析作者:荷风来源:《青春期健康》2015年第05期故事梗概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

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

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小外孙勒斯特了。

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

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

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

本书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

创作背景福克纳是在1928年2月至10月写成这部杰作的。

但糟糕的是,他原来的出版者又不愿接受他的新作,幸而那里的一个合伙人哈里森·史密斯独具慧眼,愿意让作者加入新成立的一家公司出版。

于是《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在1929年10月7日由乔纳森·凯普与哈里森·史密斯出版,发行量仅一千七百八十九册。

人物介绍班吉《喧哗与骚动》的开头是由白痴班吉叙述的,时间是1928年4月7日,这天正好是他33岁的生日,但智力却停留在3岁阶段。

他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嚎表达自己的心情,极度地渲染了康普生家颓败的气氛。

由于他只能索取,不能给予,对他的爱只能是无私和真诚的;由于他是白痴,不能开口讲话,人们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因此在他面前不需掩饰,直接展示出自己的本象。

所以有评论家指出他实际上“是一面道德镜子”,真实地反映周围人的本性,或丑恶,或美好。

凯蒂在班吉这面镜子里看到童年时候的凯蒂是一个纯洁的、充满爱心的、爱打抱不平的姐姐形象。

步入青少年时期渴望追求爱情与幸福,但是由于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加上挚爱的兄弟(即班吉和昆丁)的阻拦失去爱情,最终无法抗拒来自亲人的压力,接受母亲的安排跟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结婚,不久就遭抛弃,只好忍痛割爱将女儿送回家,而自己却无家可归,沦落风尘。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课件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课件

《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 南方的传统是逼压在心头的存在,难以 抗拒的强烈,不能忍受却又无法回避。战 前与现代的冲突,福克纳的全部作品就生 在这两种视野的夹缝中,旧秩序的破坏与 新世界的创造,是他作品的两大支柱,代 表着相生相克的两种力量:现在与过去, 忘却与回忆。
• 从代的大氛围看,福克纳无疑是时 一个现 代主义作家。从如实反应美国南方的历史, 从现实和风土人情看,福克纳又是一个现 实主义作家。从福克纳从以传统的价值标 准来对待周围陌生,时髦的环境来看,他 又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三、喧哗与骚动 the sound and the fury
• 1、《麦克白》“痴人说梦” • 2、氛围:班吉—哼哼唧唧、勒斯特的钢镚 • 昆丁—钟表滴滴答答声 • 杰生—头疼 • 3、文体
• 昆丁的部分:
• 窗框框的影子显现在窗帘上,时间是七点到八点之间,我又回到时间 里来了,听见表在滴嗒滴嗒地响。这表是爷爷留下来的,父亲给我的 时候,他说,昆丁,这只表是一切希望与欲望的陵墓,我现在把它交 给你,你靠了它,很容易掌握证明所有人类经验都是谬误的reducto absurdum,这些人类的所有经验对你祖父或曾祖父不见得有用,对 你个人也未必有用。我把表给你,不是要让你记住时间,而是让你可 以偶尔忘掉时间,不把心力全部用在征服时间上面。因为时间反正是 征服不了的,他说。甚至根本没有人跟时间较量过。这个战场不过向 人显示了他自己的愚蠢与失望,而胜利,也仅仅是哲人与傻子的一种 幻想而已。 • 我来到梳妆台前拿起那只表面朝下的表。我把玻璃蒙子往台角上一磕, 用手把碎玻璃渣接住,把它们放在烟灰缸里,把表针拧下来也扔进了 烟灰缸③。表还在滴嗒滴嗒地走。我把表翻过来,空白表面后面那些 小齿轮还在卡嚓卡嚓地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约克纳帕塔法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内容梗概小说的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1928年4月7日班吉部分白痴班吉是南方世家康普生家的小儿子,他最爱溜达的地方是高尔夫球场,那块地本是在他名下的牧场,因为家里要让他的大哥上哈佛大学被变卖了。

他爱听打球的嚷叫开弟(意即球童),弱智的他误以为是叫他心爱的姐姐凯蒂。

童年时凯蒂经常照顾安抚他,她身上的树林般清香对他是安慰剂,但后来姐姐有了男友,他嗅不到那清香了,便大嚎起来。

他还曾下意识地去追逐路过的女学生,二哥杰生给他做了去势手术。

在他毫无逻辑的头脑里,许多发生过的家庭大事绞成一团,构成了一个贵族世家日益衰败的独特图景。

1910年6月2日昆丁部分昆丁是康普生家的长子,在哈佛大学念书。

这天早上他没有去上课,出门去买了两只沉重熨斗,准备带着它投河自尽。

他的绝望直接来自于妹妹凯蒂的不规行为和婚事。

她先是与北方来的推销员幽会,怀孕后又嫁了一个银行家。

昆丁曾试图教训那个推销员,也曾拒绝替未来的妹夫掩盖以前在哈佛大学时的劣迹,劝说妹妹不要嫁这个小人。

他脆弱的心灵无法承受罪恶的现状和暗淡的前景带来的精神压力,决心一死了之。

在信步漫游中,他帮助一个迷路的意大利女孩寻家,被误认为拐带幼女,抓进警局。

后又与傲慢粗暴的同学打了一架。

他洗净伤口,收拾好衣物,给家里留下一封信,准备自杀。

19284月6日杰生部分杰生是康普生家的次子,从小自私冷酷,缺乏爱心。

他觉得家里亏负了自己。

离婚的姐姐把私生女小昆丁寄养在他家,他不但克扣了姐姐寄来的抚养费,还时时找借口在精神上折磨17岁的外甥女。

1928年4月8日迪尔西部分迪尔西是康普生家的黑人女佣,忠诚地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服务了几十年。

这天大早起来拾掇柴火,准备早餐。

杰生发现他多年积攒和克扣来的七千美元被小昆丁盗走,气急败坏地请警察帮忙,厌恶他的警长不予理会,他只得自己追踪,无功而返。

迪尔西带着白痴班吉上教堂听牧师布道,深受感动。

研究综述福克纳在我国开始引起较广泛的关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

福克纳及其《喧嚣与骚动》.ppt

福克纳及其《喧嚣与骚动》.ppt
1929年1月31日,《萨托利斯》 出版,这部小说开创了福克纳伟大 的小说家的历史,是作家头脑中一 个巨大的小说世界的第一部。
这一年10月7日,他的《喧嚣与 骚动》出版。
这两部小说构成了福克纳神话 王国——“约克纳帕塔法”的两道最 引人注目的风景。
约瑟夫·布洛特那在《二十世纪 美国文学》中对福克纳的“约克纳帕 塔法世系小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杰生是福克纳正式出版的长篇小 说中的第一个工商势力的代表人物。 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他的性格充分反映了正值衰朽残 年的美国南方庄园主阶级最后一代的 心态与特征。
杰生是一个“新南方”的代表人
物,他是从康普生家族和萨托利斯家 族演变到斯诺普斯家族的一个过渡性 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福克纳这样 的观点:
194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该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福克纳,以 表彰“他对当代美国小说所做出的强 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在我弥留之际》通过对送葬过 程的描述生动地表现了美国南方一个 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经历与精神面 貌 ,揭示了在这次艰辛的旅程中 本·德仑家庭所有成员的种种心态以 及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福克纳力图完全遵循白痴的感知 方式,呈现白痴的特有的思维“逻 辑”、叙事逻辑和心灵“秩序”。
小说的基本主题是死亡。它通 过本·德仑家庭成员及其他人物对艾 迪去世的反应与反思来折射人生的 意义和生活的本质。
这部小说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 结构的设置上。小说由15个人物的 内心独白构成,一共59个形式不同、 长短不一的意识片断。
相邻的两节在时间或空间上往 往并无联系,也就是它们之间没有 线性时间上的逻辑联系。
一、生平和创作。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的 小说。《萨托里斯》(1929)所 描写的悲剧,小说的重要意义。 《当我弥留之际》(1930)的艺 术技巧。《八月之光》(1932) 的现实主义特征。《押沙龙!押 沙龙!》(1936)的情节基础、 人物形象、现实意义和艺术手法。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喧哗和骚动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喧哗和骚动

三、《喧哗与骚动》的分析评论
• 小说的中心主题来自于“一个非常动人的意象”, 它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死亡和失贞。
• 凯蒂的失贞是最后的致命打击,展现了康普生家
族及其代表的旧传统的死亡。
• 美国旧南方的没落还有更深刻的根源,最根本的 原因有两个。首先,这个家族还生活在过去之中: 传统与变革的冲突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一条主线。
• 他几乎在所有作品里都批判了清教主义;也严厉 批判了商业社会的拜金主义,这主要表现在关于 斯诺普斯家族的长短篇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福克纳的批判根源于他本质上的人道主义思想。
• 他穷毕生精力对小说形式和技巧进行实验和探索, 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福克纳风格”。
二、《喧哗与骚动》的内容梗概
由四个主要部分外加“附录”组成,实际上 是这个大家族从1898年到1928年这30年中每况愈 下的没落史。 (1)1928年4月7日(班吉叙述) (2)1910年6月2日(昆丁叙述) (3)1928年4月6日(杰生叙述) (4)1928年4月8日(第三人称叙述者叙述) (5)附录:简介了康普生家族“辉煌”的历史并分 别交代了书中人物的最终命运。昆丁在哈佛自杀; 班吉被送到疯人院;凯蒂被抛弃;凯蒂的女儿小 昆丁受到杰生虐待,最后偷走了杰生的钱。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和近100个短篇,其中14部 长篇和大多数短篇都是关于约克纳帕塔法县的。 第一部是以曾祖父的传奇故事为素材的《沙多里 斯》。
• 《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下 去,摩西》等作品,也是描写大家族的没落史。
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来谴责奴隶制和种族主义, 如《八月之光》和《坟墓的闯入者》。
• 其次在于父母的失职。他们传授给孩子们的是已 经死去的传统;所有的孩子们都没有得到母爱。

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哗与骚动英文ppt

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哗与骚动英文ppt

C ha ra cte rs
•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一家之长 pson是一九一二年病逝的。他整天发些愤世嫉俗的空论, 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儿子昆丁。
• pson自私冷酷,无病呻吟,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她念 念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以致仅仅成了一种“身份”的化身, 而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与妻子应有的温情,家中没有一个人能从 她那里得到爱与温暖。
act 5, scene 5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Macbeth
S tyle a nd S tructure
• The four parts of the novel relate many of the same episodes, each from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and therefore with emphasis on different themes and events. This structure makes any true synopsis of the novel difficult, especially since the narrators are all unreliable in their own way, making their accounts not necessarily trustworthy at all times. • Also in this novel, Faulkner uses italics to indicate points in each section where the narrative is moving into a significant moment in the past. The use of these italics can be confusing, however, as time shifts are not always marked by the use of italics, and periods of different time in each section do not necessarily stay in italics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flashback. Thus, these time shifts can often be jarring and confusing, and require particularly close reading.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相关知识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相关知识

3、智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
•《1928年4月7日》 “班吉的部分” •《1910年6月2日》 “昆丁的部分” •《1928年4月6日》 “杰生的部分” •《1928年4月8日》 “迪尔西的部分” •C——A——B——D •有内在的逻辑性:童年时代的事、大学时代 的事、杰生当家后的事、当家前的事。
• 故事从班吉遥远而原始的情感世界进 入昆丁理想而脆弱的主观世界,又进入杰 生卑微而庸俗的常识世界,最后结束于迪 尔西那个平静而充满爱的宗教世界,全面 展现了凯蒂 “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二)、《喧哗与骚动》
• “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 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 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 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 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 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 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是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 斯泰因对 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 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 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 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 谓。 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 情绪。“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 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
了。
6、艺术手法
•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法。让三兄弟 即班吉、昆丁与杰生各自讲一遍自己的 故事,随后又自己用“全能角度”,以 迪尔西为主线讲剩下的故事。 •主要借用意识流技巧来表现人物隐秘 的、混乱的内心世界。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家族秘密 - 教案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家族秘密 - 教案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家族秘密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美国文学历史背景1.1.2威廉·福克纳的生平与创作风格1.1.3《喧哗与骚动》的出版历史及影响1.1.4作品主题与家族秘密的关联1.2教学目的1.2.1理解福克纳的文学地位及《喧哗与骚动》的重要性1.2.2探讨家族秘密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1.2.3分析小说中的叙述技巧与主题表达1.2.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文学鉴赏能力1.3教学方法1.3.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1.3.2文本细读与小组合作1.3.3视频资料与多媒体辅助教学1.3.4写作练习与个人反馈二、知识点讲解2.1福克纳的叙事技巧2.1.1多视角叙事2.1.2时间非线性叙事2.1.3心理描写与意识流2.1.4地方色彩与象征主义2.2家族秘密的揭示2.2.1康普生家族的衰败2.2.2凯蒂的失贞与家族荣誉2.2.3班吉的视角与真相2.2.4杰生的复仇与道德沦丧2.3作品中的主题探讨2.3.1南方贵族的衰落2.3.2种族、阶级与性别问题2.3.3时间、记忆与历史的关系2.3.4真相、道德与个人救赎三、教学内容3.1文本分析3.1.1班吉的视角解读3.1.2杰生的道德沦丧3.1.3凯蒂的象征意义3.1.4康普生家族的悲剧3.2讨论与写作3.2.1家族秘密与个人身份3.2.2叙事技巧与读者体验3.2.3作品中的道德困境3.2.4福克纳的现代主义特征3.3批判性思维训练3.3.1比较福克纳与其他南方作家3.3.2分析小说中的社会问题3.3.3探讨作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3.3.4评价福克纳的文学成就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理解4.1.1理解《喧哗与骚动》的主要情节与人物关系4.1.2掌握福克纳的叙事技巧及其在小说中的应用4.1.3分析家族秘密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与作用4.1.4认识作品反映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4.2技能目标4.2.1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4.2.2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文学鉴赏能力4.2.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4.2.4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讨论交流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增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4.3.2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4.3.3激发学生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与反思4.3.4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人文素养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理解福克纳复杂的叙事结构与时间安排5.1.2分析家族秘密背后的社会与文化因素5.1.3剖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与深层主题5.1.4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与个性化解读5.2教学重点5.2.1福克纳的叙事技巧与人物塑造5.2.2家族秘密的揭示与主题探讨5.2.3作品中的社会问题与文化背景5.2.4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与投影仪6.1.2教学课件与相关视频资料6.1.3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文本6.1.4相关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与文具6.2.2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文本6.2.3相关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6.2.4小组讨论与写作的材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福克纳及其作品背景7.1.2激发学生对家族秘密的好奇心7.1.3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方法7.1.4分组讨论与任务分配7.2课堂讲解与讨论7.2.1讲解福克纳的叙事技巧7.2.2分析家族秘密的揭示与主题探讨7.2.3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与批判性思考7.2.4组织小组讨论与分享7.3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7.3.2强调教学难点与重点7.3.3布置写作作业与阅读任务7.3.4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自主学习八、板书设计8.1章节与核心概念8.1.1《喧哗与骚动》8.1.2家族秘密8.1.3福克纳的叙事技巧8.1.4作品主题与象征意义8.2教学内容梳理8.2.1康普生家族的衰败8.2.2凯蒂的失贞与家族荣誉8.2.3班吉的视角与真相8.2.4杰生的复仇与道德沦丧8.3教学难点与重点8.3.1理解福克纳的叙事结构8.3.2分析家族秘密的象征意义8.3.3探讨作品的社会问题8.3.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九、作业设计9.1阅读作业9.1.1阅读小说《喧哗与骚动》的相关章节9.1.2阅读福克纳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评论文章9.1.4分析家族秘密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9.2写作作业9.2.1写一篇关于福克纳叙事技巧的分析文章9.2.2写一篇关于家族秘密主题的探讨文章9.2.3写一篇关于作品中的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9.2.4写一篇关于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的文章9.3讨论作业9.3.1准备小组讨论的主题与问题9.3.2搜集相关资料与观点9.3.3参与小组讨论并积极发言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0.1.2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效果10.1.3学生的参与度与反馈情况10.1.4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适用性10.2拓展延伸10.2.1探讨福克纳的其他作品10.2.2比较福克纳与其他作家的叙事技巧10.2.3分析家族秘密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表现10.2.4探讨作品中的社会问题与文化背景重点关注环节的补充和说明:1.教学难点与重点:理解福克纳的叙事结构、分析家族秘密的象征意义、探讨作品的社会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解读 《喧哗与骚动》 精华版

解读 《喧哗与骚动》 精华版

解读《喧哗与骚动》脱水精华版这一期要给大家解读的作品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福克纳的家乡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牛津镇也可以译作奥克斯福盛。

这座城市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用福克纳自己的话说才邮票般打,但是啊,这座默默无名的小村镇注定将通过他的笔端以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个虚构的名称而举世闻名。

根据我国作家莫言的自述,他就是在读到福克纳的作品之后才决定把高密东北乡也建造成了一座文学王国的。

福克纳在三岁的时候就随父母移居到奥克斯福了,他天生放荡不羁爱自由,高二的时候退了学往后的日子她谈起这段经历时宣称自己从来不喜欢上学,他大脑能打球了,就经常逃学,而且从没有被抓到一年后和她青梅竹马的姑娘爱斯特尔嫁人。

新郎不是他这件事给福克纳带来沉重的打击,伴随他一辈子的酗酒问题似乎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两个月后,为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从朋友那里学会了英国口音还用假文件证明自己有伦敦的住址,把自己伪装成英国人后成功的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

可是没多久,福克纳就回来了,因为战争已经结束,但是他仍旧到处跟别人吹嘘自己上阵杀敌,死里逃生还装瘸,虽然没有人相信他的鬼话,1919年福克纳入读了当地的密西西比大学被录取的原因是他的父亲在为学校工作,不过好景不长,热爱自由的她在大学第二年的秋天又退学了。

退学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因为这旷课太多成绩不佳,比如他有门英语课,只拿了地,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品行不端,沉迷酒色,但我个人认为这很有可能只是福克纳自己的选择罢了。

不过呢,年轻的福克纳跟密西西比大学的缘分还没有尽。

他先去纽约赞助了一些时日之后回来在学校担任邮政局局长,这是个上报国会的永久职位是个铁饭碗,工作也很循规蹈矩。

分拣邮件。

收发报刊卖邮票等等,然而我们这位未来的大作家可能是史上最不称职的邮政局局长很多,他收发的信件和包裹从未寄达工作期间,他整天看书,还有顾客说他之后出版的书啊,就是在邮局工作的时候写的。

更夸张的说法是,他把邮局当成自己的家,想开门就开门一但要喝酒或者打球就东主有喜。

外国文学第32章《喧哗与骚动》_OK

外国文学第32章《喧哗与骚动》_OK
10
练习思考题 1.萨特对于福克纳的评价是“我喜欢他的艺术,但是我不相信他的哲 学”。你如何理解这种评价?你本人是否认为《喧哗与骚动》“描绘出了一个 正在苍老中死去的世界”?据此写一篇小论文。 2.仔细阅读《喧哗与骚动》,如果要从中选择一个中心场景,你会选择 哪个?这个中心场景和作品的总体结构是什么关系?对理解整部作品有何作用?
13
EdelL.1962.HowtoRead“TheSoundan dtheFury”.NewYork:NewYorkUniversit yPress.
14
WeinsteinPM,ed.2000.TheCombridg eCompanionto William Faulkner.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7
这种希望最终一定是破灭了,因为有一天突然好像有一道门在我和所有 出版商的地址和推荐书目之间悄然地和永远地关上了,这时我对自己说,现在 我可以写了。现在我可以只是写了。于是我,一个有三个兄弟但一个姐妹都没 有的人,一个命中注定第一个女儿会早夭的人,开始写关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8
《〈喧哗与骚动〉透视研究》节选 美国学者威克瑞在《〈喧哗与骚动〉透视研究》一文中,对这部作品的 结构、主题等进行了论述。福克纳把结构固定下来,但却让这个结构的中心状 况模糊不清,他就通过这一点强迫读者重建这个故事并自己去领悟其含义。因 此,一旦读者抓住了班吉、昆丁和杰生的关系,也就复原了那个故事。这一点 还有赖于读者对于小说前3章中各自存在的过去和现在事件的关系的充分理解。 随着读者从一章读到另一章,事件逐步被澄清,由班吉提供的那些场景和对话 的碎片逐渐拼合。
6
《〈喧哗与骚动〉前言》节选 威廉·福克纳1933年,在为《喧哗与骚动》写的前言中,对这部
作品的创作历程进行了描述。……当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根本没计划。 我甚至都不是在写一本书。在那之前我写过3部小说,越写越不容易,越没有 乐趣、收获和酬劳。其中第三本3年不能面世,在那3年之中我把那些书稿送 到一个又一个出版商那里,保持着一种顽固和越来越淡漠的希望,希望最终证 明我至少对得起我用掉的那些纸和花掉的那些时间。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威廉。

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用我通常赞赏的口吻说,是“有巨大的信息含量”的小说。

此前,对于福克纳,只闻其声,未读其作。

只是知道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大家。

我在图书馆某个阴暗角落无意发现它的时候,赫然发现这本书收集在《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的集子里,与海明威、纪德、川端康成、菲茨杰拉德、黑塞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师们的作品摆在一起。

我将它带回家,用了几乎整整两个星期,每天陆续读一点,完成了它。

我得说,如果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几乎是无法读完这本具有高超的创作艺术的小说的。

这是福克纳最为喜欢的作品,也被认为是一本小说创作的教科书。

什么是我认为的“具有巨大的信息量”的小说呢?我认为它首先在胸襟上体现了一种广阔,深深触及灵魂,超越时间的局限,让五十年一百年后的读者读来,仍然感觉新鲜。

它的具体表现并非一般线性叙事的那类以情节推动的小说,无论情节如何精彩,总是显现出某种单薄,它有一种让人一下子难以言清的思想性文学性上的交融互汇。

这本书以通篇的意流识手法,描写了一个没落的美国南方种植园家族在时代的崩溃。

我总是不愿意在一个书评中来详细介绍一个小说的故事梗概,这绝不能体现出作者在创作一部作品时的所有精神气质。

如果我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尽可能表达出作者不同寻常的创作艺术,这才是我写一个书评的最初愿望。

在最初的那些没有连贯性的意识流里,恐怕每一个读者都会感觉到,当你粗粗读几页的时候,感觉是多么困难。

人物意识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段大段从一个意识跳跃到一个意识,只在有些地方用不同的字体来给你提示,或者,以某种气味,某样东西给一点提示,这些零乱的、无序的意识流手法,很奇特地,在阅读中虽然让人感觉到相当的不厌其烦,但是,当你耐心读完后,却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阅读过程中的这个问题,到了最后,却变成一幅幅鲜明而图象,让人感觉是这样的印象深刻。

福克纳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即具体在刻化人物性格时,从外部世界逐少过渡到内心世界,他反其道而行之,以意识的流动,引领着读者在阅读本身的过程中去参与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最后,他以生花妙笔,拨开重重迷雾,让我们来到阳光之下。

《喧哗与骚动》导读

《喧哗与骚动》导读

《喧哗与骚动》导读《喧哗与骚动》《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作家花费心血最多、本人最喜欢的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

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

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为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

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力。

本书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

小说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

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

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未按时序展开叙述,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参与创造,把事件的全过程拼装完整,这说明表面颠倒混乱的时序下发生的故事有着内在的秩序。

作品的叙述角度是由内向外的,叙述者头脑思绪的不断变化成为作品内容延展的主线。

文中跳跃变幻的思绪不用清晰的文字作交待,而是采用诸如变换字体、口气、称谓等手段,需要读者细心辨别。

《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

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作者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

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经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

威廉·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演示教学

威廉·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演示教学

凯蒂
杰生
小昆汀
康普生家族
班吉
迪尔西
威尔许 (1905前)
T.P (1905后)
勒斯特 (1928年)
黑奴家族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
01 班吉的部分:1928年4月7日。以33岁却只有3岁智力 的班吉的视角讲述,主要是康普生兄弟童年的事情, 事件多以凯蒂为中心。
02 昆汀的部分:1910年6月2日。多愁善感的昆汀回想到 生活中太多的不如意,在夜幕降临之时,走出门去投 水自尽。
3
所谓“神话模式”,就是在创作一部文作品时,有意识地使其故事、人物、结构, 大致与人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在《喧哗与骚动》中,三、一、四章的标题
分别为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至八日,这三天恰好是基督受难日到复活节。而第二章
的一九一〇年六月二日在那一年又正好是基督圣体节的第八天。因此,康普生家历
史中的这四天都与基督受难的四个主要日子有关联。
• 哥哥昆丁和凯蒂儿时感情很好。作为没落的庄园主阶级的最后一代的代表者,一种没落感始终追随着昆丁。这 个“簪缨之家”的孑遗极其骄傲,极其敏感,却又极其孱弱(精神上、肉体上都是如此)。他偏偏又过分重视 妹妹的贞操把它与门第的荣誉甚至自己生与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凯蒂的遭遇一下子使他失去了精神平衡。就 在妹妹结婚一个多月后,他投河自尽了。
作品简介
• 1919年9月,福克纳成为了密西西比大学里的特 殊学员,在《密西西比人》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 说《幸运着陆》
• 1925年2月他首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正式出版
• 1928年春,他开始写第三部关于康普生家族的小说《黄 昏》,这就是后来的《喧哗与骚动》
• 1932年,福克纳与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米高梅签约, 开始撰写电影剧本

福克纳《喧哗骚动》

福克纳《喧哗骚动》

简析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摘要:《喧哗与骚动》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它不止是五个人讲的故事,而是一曲华丽的乐章,福克纳用其独特的意识流手法演绎了一曲美国南方的悲歌,让我们沉湎、陶醉其中。

关键词:福克纳思想背景人物简析艺术手法一、作家生平思想及家庭背景威廉·福克纳于1897年9月25日出生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个叫纽艾尔巴尼的小镇,他的祖上曾经有辉煌的历史,是南方的名门望族。

他的曾祖父威廉·福克纳,人称老上校,既是种植园主又是军人、作家、政治家,尽管老上校在曾孙出生八年前已经死去,但他对福克纳的影响很大,他的才干、魄力和创业精神为小福克纳所倾倒。

福克纳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故事充实着他的日常生活,听父亲的朋友们讲故事,听老人们讲南北战争的故事,尤其是他家的一个黑人女佣考利奶奶会讲很多故事。

镇上的人们完全沉浸在过去时代,对旧南方的怀念、对现实的不是他们不断美化战前那段短暂的繁荣和夸大南方将士在内战中的英勇。

美国南方最本质的特点是农业社会、种族主义和清教传统。

南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思想意识深深影响着福克纳,他的身上和作品都带有“南方性”他不仅强调他同南方这块故土之间的联系,他更强调同南方的过去和历史之间的渊源,这使他的思想带上了向后看的深沉的历史意识。

埃兹拉·庞德曾经说过,“在城市里,视觉印象接二连三而来,既有重叠,又有交叉,是‘电影摄影式’的;在村镇上,人们有着顺序感和共同分享的知识。

因为镇上人知道革命前后和革命期间那些人干过些什么事情,镇上人的生活是‘叙事的’”。

福克纳的现代主义思想,除了受艾略特、乔伊斯、伯格森等人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根源于一战以后西方世界普遍存在的深刻的精神危机,这场空前规模、空前残酷的战争给本来就处在衰落中的基督教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致命的一击,使它终于崩溃了。

他的作品中“过去”经常是压倒一切的因素,人们笼罩在过去的阴影中,或者简直就是生活在过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他本 人最钟爱的一部小说。
福克纳在写作
《喧哗与骚动》情节
主要人物: 康普生先生 康普生太太 长子昆丁 次子杰生 幼子班吉 女儿凯蒂
黑人女仆迪尔西 迪尔西丈夫罗斯库司 儿子威尔许 女儿弗洛尼 小外孙勒斯特
小说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928年4月7日。“班吉的部分” 班吉:患精神疾病,33岁却只是3岁孩子的 智力水平。这一天是班吉的生日,勒斯特带 他到外面去玩,这一章记录了班吉一路上的 所见和所想,大部分内容是康普生兄弟小时 候的事情,大多事件以凯蒂为中心。
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 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 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 ,熄灭了吧,短短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 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 ,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第二部分,1910年6月2日。 “昆丁的部分” 昆丁:多愁善感,回想到生活中太多的不如 意,夜幕降临,他走出门去投水自尽。
第三部分,1928年4月6日。 “杰生的部分” 杰生: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唯利是图,他 对这个家族充满仇恨,并把复仇的对象确定 为姐姐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
第四部分,1928年4月8日“迪尔西的部分” 在此部分里,作者用第三人称,试图以一种 冷静和敏锐的目光审视康普生家发生的一切 。
美国的南方文学指20世纪出生于美国南 方的作家所创作的,以反映该地区的社 会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南方文学执 意于反映南方落后的病态社会,通过忧 郁、多思的人物形象,倾吐愤世嫉俗的 真言。
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 说
约克纳帕塔法(Yoknapatawpha) 名字源于印第安语,意思是“河水静静地流 过平原”,福克纳用这个名字命名作品中的 县城。在福克纳先后创作的19部长篇小说中, 背景在这个县城的就有15部之多。它是美国 南方的缩影,展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 气息,同时又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评论家把福克纳的这些作品统而称之为“约 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
“我看见了始,我也看见了终。” ——迪尔西
——麦克白
凯蒂:
凯蒂的堕落彻底摧毁了南方传统的道德观 念,曾有过辉煌昨天的南方传统已经一去不 复返。凯蒂和她的女儿无家可归,这一事实 也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现代人精 神上的失落、空虚和孤独。
迪尔西
代表了人类中正直、善良、乐观、勤奋、 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作者歌 颂她的优秀品质,因为在她的身上看到了 人类的希望。
小说的结构:
首先,小说的四个部分使康普生家的故事 逐渐地、越来越完整、清晰地展现在读者 的面前。
班吉——昆丁——杰生——作者 其次,小说的结构从时间上讲是不符合顺 序的,但在内容上讲却是按照时间顺序发 展的。
作品的艺术技巧:
第一,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意识流 的手法存在于小说前三个部分的每一页。 福克纳运用的意识流进一步发展了乔伊斯 和沃尔夫所开创和运用的意识流手法,他 更注重用这一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 精神面貌。
1、 “什么叫丧礼呀?”杰生说。
2、“妈咪不是叫我们别告诉他们的吗。”威尔许说。
3、 “丧礼就是大家哭哭啼啼。”弗洛尼说:“贝拉·克莱 大姐死的时候。他们足足哭了两天呢。”
4、 他们在迪尔西的屋子里哭。迪尔西在哭。迪尔西哭的时 候,勒斯特说,别响,于是我叫起来了。后来迪尔西停 住了哭,我们也不哭不叫了。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的生活道路
(William Faulkner l897-1962) 生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曾因 家境破落而辍学,一战后在州立 大学读了一年,当过记者,《士 兵的报酬》是其第一部小说。50 年代,多次到南美、欧洲和日本 演讲,成为公众瞩目的人物。
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 《我弥留之际》、《圣殿》、 《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 龙!》
福克纳在他的小说里运用的多重叙事角度是 指他分别从几个不同的人物角度入手、从不 同人物的理解着眼讲述同一个故事的一种写 作方法,也有评论家把这一手法称作“对位 式结构”。
第三,隐喻和象征的运用。
1、小说有许多地方借用了《圣经》中的典故 或场景。
2、题目本身的寓意:显赫一时的南方贵族在 面临灭亡时的失落与绝望。
约克纳帕塔法的文学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神话
、寓言,是一个虚构的想像王国,它折射了 美国南方的历史和现实,此系列小说的一个 核心的图景就是关于保守的南方的颓败的历 史,福克纳自己就曾说过《喧哗与骚动》是 一个关于“失落的天真”的故事。
动》
the fury
the sound and
该作品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核心
福克纳所获得的荣誉
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75个短篇小说 和两本诗集。他于1939年和1949年两次获得 欧·亨利奖,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1 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1955年和1963年两 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62年,荣获美国文 学艺术院颁发的金质奖章。
福克纳:美国南方文学的奠基人
5、“噢。”凯蒂说:“那是黑人的事。白人是不举行丧礼 的。”
6、“妈咪叫我们别告诉他们的,弗洛尼。”威尔许说。
7、“别告诉他们什么呀。”凯蒂说。
8、 迪尔西哭了,声音传了过来,我也哭起来了…… 9、 ……等我睡醒重新睁开眼睛时,我听到了母亲的声音 ,听到急匆匆地走开去的脚步声,我闻到了那种气味。
第二,叙事角度的多重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