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贫困现象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经济评论

经济导刊58

2011 / 05

贫困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就算在美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强国也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中。对于不同的国家贫困也有不同的定义,在我国是用绝对贫困来定义的。

所谓绝对贫困就是指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取得维持仅仅是物质生活所必备的需要,那么该家庭就处于贫困状态。因此,绝对贫困也叫生存贫困,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准的状况。

之所以采用绝对贫困这个定义,是因为绝对贫困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处于绝对贫困状况的人很少。即使由于突发事件或

其它原因使有的人陷入绝对贫困,也能很快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济,这种绝对贫困是暂时的。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有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没有得以解决,政府也不能短时间内解决,实际上我国目前实现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尽管贫困根据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学科可以划分为很多类别,但绝对贫困的概念更具有现实性,它能更加准确地概括这些贫困者的生活境况,为此,这里就采用绝对贫困的定义。

现阶段我国城镇中存在的

贫困问题

社会学家划分为了新的十大阶层,其中【关键词】 中国,城镇,贫困,贫困阶层,贫富差距

我国城镇贫困现象的现状及对策

文 | 陈锡萍

可以看到一般工人、农民、失业者和半失业者排在了最后,这些也正好是贫困阶层的主要人员。贫困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形势严峻。在我国,又把贫困阶层分为农村贫困阶层和城镇贫困阶层两种。贫困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首先,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质是贫富差距扩大。我国社会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农村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消除。据媒体报道,我国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差距已达15倍之多。在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地区收入差距不

断扩大的同时,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日趋拉大。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城乡还是地区之间,收入的差距都在逐年拉大。而且由于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还要更大,并且财富的收入差距更远高于收入差距。

其次,城市出现大量新的贫困阶层。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了以失业、下岗无业和困难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这些贫困者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第一,城镇贫困群体的人口规模庞大。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的成员包括:失业人员与下岗职工,效益欠佳企业的职工,许多退休者、

低收入或无劳动收入的残疾人和长期患病

经济导刊

59

2011 / 05区域经济

对剥夺感,而相对剥夺感则会强化人们对于贫困的感受。尤其因为身在城镇,更易见到富人的豪华生活,对比自己的艰辛生活,贫困人群的不平衡感受挫感会更加强烈。

第二,心理压力增加,阶层矛盾明显化。户籍制度的放松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工作和定居,在客观上既减少了城镇贫困群体成员就业的机会,也会增大同一聚集地贫困群体成员的密度,使得城镇贫困群体压力更大、心理更为紧张,阶层矛盾也就明显化。许多城市人认为正是因为农民的涌入使城市的治安遭到破坏,所以对农民的涌入并无好感。

第三,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当前,由贫困引起的家庭矛盾、各种犯罪与治安问题以及各种劳动争议案件逐渐增多,贫困给当前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般而言,下岗人员具有文化程度偏低、所在行业不景气、女工比例较大、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特点。其中年龄较大、文化较低、身体不好的一部分人生活无着落,因此怨气很大,有的甚至产生绝望心理。他们对严重的腐败现象,尤其是表现在自己单位领导身上的腐败,通常都表现出极大的愤慨。而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产生竞争的不公平,分配不公,从而让贫困人群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有少数人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前途无望。

解决城镇贫困阶层的根本出路

首先,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容量。在我国,GN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创造出近百万个就业机会,社会就业量就会相应扩大。发展市场经济,就业机会就会增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开放地区

的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某些县市地区不仅不存在失业的问题,反而出现劳动力不足,需要大量引进外省的劳动力。失业下降,可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使一部分人脱离贫困阶层。

其次,进一步加速乡镇企业发展,特别

是加速内陆地区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的发展。者、孤儿、未获得社会保险又无其它收入的鳏寡老人。

第二,城镇贫困群体收入低、财产少。从贫困人群的组成不难发现,由于受客观或主观的诸多方面原因,这些贫困人群的收入少甚至没有收入,生活较难维持。对于财产的储备更是少之又少。社会养老保险虽被最广泛接受,但也要等到退休后才有。现阶段维持这些贫困人口的生活主要是提供给他们最低生活保障金,但这些救济对城镇贫困人口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许多城市只是按国家的相关文件中制定的标准发放,未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联系,也未与物价挂钩。在市场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低保实际上难以保证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

第三,城镇贫困群体购买力差、生活困难。贫困群体成员用于食品项目的支出比重过大,食物消费也是量少而质差,营养严重不足。贫困群体成员在其他主要消费项目上的支出均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

第四,医疗保健状况令人担忧。贫困群体收入低、消费水平低、营养不良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其心理压力往往也很大,因而,他们的患病几率往往高于非贫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保健条件将越来越成为贫困群体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公费医疗得不到保证,这已成为许多员工及其家庭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第五,城镇贫困短期内难以完全消灭。为了提高国企的竞争力,下岗、分流是必然的,贫困群体还会继续增加。房产制度的改革使城镇居民之间在家庭财产方面的差距明显增大。户籍制度的松动还有可能对城镇的贫困群体构成一定的压力。

由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这些贫困问题导致我国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日渐扩大是贫困问题的突出表现。

首先,贫困造成相对剥夺感较强,并伴有放大效应。在贫困的基础上,势必产生相

加快城镇建设,减少农民数量是我国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在城乡差别巨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之势的今天,城市对农民产生巨大的诱惑,而农民的大量涌入又会使城市中的居民就业压力加大。因此,深化乡企改革,把农民劳动力留在农村,改造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操作,农村实现城镇化,就可以减少农民进入城市的压力,而且也不会影响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范围;合理分流劳动力资源,缓解失业压力。我国第三产业的潜力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已超过就业总量的50%,发展中国家也普遍达到30%左右,而我国目前只有2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劳动力就业水平远未达到国际标准,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如果第三产业就业量的比重达到30%的水平,将新增加1亿多个就业机会,对合理分流劳动力资源配置,缓解失业压力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第四,要作好舆论导向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转变观念,避免失落感。让人们在心理上、行为上理性对待贫富差距的现实,就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转变观念,并增加人们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促使人们不断发展自己,避免失落感,甚至是绝望情绪的产生。

第五,加快保障制度的改革,切实解决

社会保障实施中的一些难题。建立社会保障,保护弱势群体对社会成员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兼顾公平。

第六,建立城镇贫困职工的检测体系。第七,调整分配政策 缩小收入差距。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将各种非货币收入货币化。把垄断行业转变为竞争市场。完善税收税制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加大打击偷税、漏税力度;税收收入用于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

加快民主进程,扼制腐败的蔓延之势。

(作者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