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笔记——第三章 学校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论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原则1、科学研究的特点科学研究与常识或日常经验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有控制的特点。
(1)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目的。
(2)控制的机制。
(3)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与一般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科学研究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理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3、辨证唯物论是科学研究的指导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主要著作《新工具》强调了归纳法的重要性,他对归纳的三种方法:求同法、差异法和共变法作了详细论述。
笛卡尔是唯物论的创始人,他的《方法论》一书特别重视演绎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严格地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为基础,越来越称为科学研究的指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
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
(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3)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
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比较一致的分类,把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分成六大类: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一、早期心理学研究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学派,人们把这个时期称为“学派时期”。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1、大样本研究范式1925年,费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研究工作者的统计方法》中,把大样本范式引进心理学研究。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是较为新兴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校教育中的心理问题,如学生学习动机、学业困扰、心理健康等。
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探讨。
一、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从感知现象和实践经验中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表现为描述性和诠释性。
在学校教育心理学中,定性研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详细观察、收集和分析个体或群体的相关原始资料,探究某一特定心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比如,对某一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分析,探究其学习成绩和成绩波动背后的原因。
2、个体访谈法个体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进行交谈,了解其感受、观点和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方法。
比如,对某些学生进行深入访谈,探究其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遇到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3、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法是指由研究者组织几个有代表性的个体自由讨论某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
比如,组织几个学生自由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问题,加深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经验的理解。
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一种利用数学和统计学工具分析和归纳大量研究数据的研究方法。
在学校教育心理学中,定量研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收集大量数据,运用统计学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用所得结论推断总体情况的研究方法。
比如,进行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收集大量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社交关系等方面的数据,用来推断整个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状况。
2、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设计,对某一变量进行控制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确定变量对另一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研究方法。
比如,设计两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的波动情况等指标,来研究哪一种学习方法更适合学生。
三、综合应用在实际研究中,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往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1.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直接观察和描述被研究对象的行为、心理状态和环境等方面,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观察法有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两种形式。
自然观察法主要用于研究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而实验室观察法则更适用于控制条件和变量,以测试特定的心理理论。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对受试者进行调查来获取数据和信息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可以量化和标准化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观点和行为等,以及研究对象的背景和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
问卷调查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来决定。
3.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和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建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处理和观测,来研究变量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受试者的方法,来排除外部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实验证明了一种假设是否成立,从而推论心理学的普遍原理。
4.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时间序列上的观察和测量,以了解其发展和变化过程。
纵向研究可以对个体或群体的发展轨迹和趋势进行观察和比较,并推断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横向研究是指对不同群体或个体在同一时间点上进行观察和测量,以比较其差异和关系。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相互补充,可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5.脑成像技术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脑成像技术成为了研究心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脑成像技术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等。
这些技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量个体的大脑活动,以研究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过程的基础和机制。
总之,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类和应用,不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来确定。
当然,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也可以组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果。
同时,也需要小心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偏见和限制,并努力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一、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心理学研究的一级方法学:主要目的是收集研究数据和资料。
根据控制的不同水平,研究设计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准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或现场实验法)、非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心理学研究的二级方法学:其主要作用是对已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中的各种因素和研究结果加以分析、综合、比较和推理,从而获得科学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它包括: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法、推论统计法)、逻辑推理方法(分析和综合法,分类和比较法,归纳和演绎法)。
心理学研究的三级方法学: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主要内容包括:决定论原则、反映论原则、实践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1.自我观察法(内省法)——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的研究方法。
2.实用主义——机能心理学的方法论思想,主张心理学要强调意识的功能,强调方法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3.操作主义和实证主义——行为主义以其为方法论基础,发展起来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4.现象学和场论——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重视对整体的自然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5.信息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方法论。
以信息加工的理论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
6.整体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方法论。
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力图使每个人的身心得以健康充分的发展,它不排除传统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努力建立新的范示。
三、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一种与任何物质现象不同的观念现象。
人的心理是以观念的形态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以其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人的行为,按照一定的目的去改变客观世界。
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其基本步骤包括问题提出、假设设定、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释和推论。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变量,确定因果关系,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
1. 研究问题和假设设定实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研究问题并建立相应的假设。
研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假设应具备明确性和可检验性。
2.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核心,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随机分组等。
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前后测试设计、双盲设计等。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数据分析可以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推论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向被试发放问卷来获取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大量数据,适用于大样本研究,但也存在信息获取的限制。
1. 问卷编制问卷编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设定合适的问题,问题应具备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避免问题的冗长和重复。
2. 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问卷可以通过邮寄、在线调查等方式进行发放,被试应按要求填写问卷并及时返回。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可以采取匿名方式和鼓励诚实回答等措施。
3.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可以通过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的解释应结合研究问题和假设,进行科学的推论和解读。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行为来获取信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1. 自然观察自然观察是在被观察对象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其行为特征和规律。
自然观察可以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但受环境因素和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2. 实验观察实验观察是在实验室中对被试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以控制和操作变量。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笔记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
其中包括实验、调查、案例研究、观察等各种方法。
以下是相关笔记。
一、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对实验对象的操作,来控制其变量因素,以检验某一因素对行为或心理过程的影响。
实验法有独立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等概念。
实验法需要注意的问题:1. 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需要控制。
2. 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原则,提高研究精度。
3. 实验结果应该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心理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来了解某个事件或现象。
问卷调查法在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避免问题主观性影响。
2. 受试者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
3. 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偏差要扣除。
三、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较多,通常选取一些特殊的个体进行深入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在以下情况下比较适用:1. 研究主题涉及到特殊的心理现象,通常是人类普遍行为中的少见现象。
2. 该方法可以用于个体的发展历程、生命经验和心理状态的研究。
四、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通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自然环境中的野外观察,也可以用于人工环境中的实验观察。
其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活动中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观察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观察者的严谨性。
2. 观察内容的正确性。
3. 观察结果的数据化处理。
总之,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研究者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相互补充,以便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笔记一、引言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技术和工具,用于收集、分析和解释心理学数据。
舒华笔记旨在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各种研究工具,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二、实验设计2.1 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组设计是一种经典的实验设计方法,它通过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以降低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干扰。
以下是随机分组设计的步骤:1.确定实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2.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明确定义不同的处理条件。
3.随机分配参与者到各个处理条件中。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2.2 交叉设计交叉设计是一种常用于比较不同处理条件效果的实验设计方法。
它要求参与者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反复进行实验,并比较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以下是交叉设计的步骤:1.确定实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2.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明确定义不同的处理条件。
3.让参与者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2.3 因素设计因素设计是一种通过改变多个自变量,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方法。
以下是因素设计的步骤:1.确定实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2.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明确定义不同的处理条件。
3.对不同的自变量进行组合,形成处理条件。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三、数据收集3.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向被试者提供一系列问题,以便了解他们的态度、看法和行为。
以下是问卷调查的步骤:1.确定调查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2.设计问卷,包括问题的选择和顺序。
3.发放问卷给被试者,并确保他们的回答有保密性和匿名性。
4.收集问卷并整理数据。
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3.2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观察者的行为、动作和态度的数据收集方法。
分章节笔记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首先要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突显出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个体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由于发展心理学研究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程的发展与变化历程)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2)解释: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作出说明。
:(3)预测:根据研究形成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作出推断。
:(4)控制: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总结:四个功能具有层次递进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合理解释变量间关系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解释才能产生准确的预测,根据正确的解释和预测才能进行有效而符合预期目的的控制。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表现在:(1)首先表现在它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函数)(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期到老年期(3)就研究过程而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还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4)研究对象的意识性可能使他们的反应中带有许多掩饰甚至虚假的东西;(5)研究对象的心理的许多方面是不稳定的,这种特性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6)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既是生物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社会性是其显著的特征(7)研究者不能随意控制或操纵研究对象(8)研究者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
而且还要从道德,伦理及人道的角度考虑(一)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1.分析这个自变量时应注意:(1)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帮助研究人员收集、分析和解释心理现象背后的数据。
本文将总结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以及其他常用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控制变量来识别因果关系,并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确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元素包括:1.1 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操作或控制的变量,而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
1.2 随机分组: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条件组,以保证实验的随机性和可靠性。
1.3 控制变量:除了自变量外,研究者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4 实验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适当的实验设计,如前后测试设计、重复测量设计等。
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大量信息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问卷、面访或观察等方式,采集被试的经验、观点和行为数据。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2.1 样本选择:研究者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样本,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2.2 测量工具:设计合适且可靠的测量工具,如问卷、面访指南等,以收集被试的信息。
2.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频率分析、相关分析等,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其他常用研究方法除了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心理学还使用其他方法来进行研究,如下所示:3.1 观察研究:观察研究通过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情绪和认知过程来获得数据。
观察研究可以进行实验室环境下的观察,也可以进行自然环境下的观察。
3.2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详尽地描述和分析被试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个案研究能够提供丰富而独特的信息。
3.3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组被试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观察或测量。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某一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演变。
总结: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以及其他常用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准确的数据,从而揭示心理学的奥秘。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
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
心理学文献就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
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
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择被试。
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
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第三章 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回溯设计在寻找现有行为的原 因时很有帮助,但是有时找不 到强有力的,有关系的以前行 为的证据.
预测设计.与回溯设计相反, 事先区分儿童的不同心理特 点,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比较 这两组儿童的行为. 例如可以事先区分挫折耐受 性不同的两组学生,一个学 期后再进行观察,发现没有 变化.
优点是结论直接就具有了一定 的预测性,有利于确定现有问 题与未来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 的相关性. 缺点是在预测期间其他不可控 因素对被试的影响无法预测和 控制.
概念: 通过与被试进行口头交谈,了 解和收集他们有关的心理与行 为特征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 方法. 最大特点是:整个访谈过程是 访谈者与儿童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的过程.
(一)访谈法的分类 (二)访谈法的设计 (三)注意事项 1.熟悉内容 2.建立友好关系 3.把握谈话方向 4.注意记录
三,问卷法
普莱尔是最早使用该方法的人. 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 时期内反复观察和测量同一组 个体.
(二)评价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 连续过程和质变量变的规律. 缺点: 样本流失严重; 反复测量容易影响数据可靠性.练 习效应的问题. 不容易控制社会变迁,文化等因素 对个体心理的长期影响作用.
着眼于对干预,治疗的效果进 行检测的一种研究设计. 有以下几种基本设计: 1.A-B 2.A-B-A 3.A-B-A-B 4.多因素设计
A-B设计
A-B-A设计
A-B-A-B设计
多因子设计
几点注意事项:
1.首先建立基线,也就是进行前测. 2.时间序列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治疗, 干预后的行为较之基线发生了明显 改变,说明治疗,干预是有效的. 3.A-B-A-B之后的稳定性,必须要在 第二个,第三个……被试身上同样 获得,才能证明真正是稳定. 4.时间序列设计的数据并不适合于做 高级的统计和更深入的分析,只能 是直观了解其意义,因而没有太多 的统计学意义.
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点归纳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建立实验条件,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变化来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法的特点是可以控制变量,减少杂散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在实验中,研究者通常需要预先设立假设,并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制定应用操纵变量和测量变量的操作程序,并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结果的显著性。
通过实验法,可以验证与否定心理学理论,揭示心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通过给受试者提供一份包含预设问题的问卷,让受试者自行回答,从而了解其心理状态、态度、行为等信息。
问卷调查法的优势是可以一次性收集大量数据,并且受试者回答问题的匿名性相对较高,有利于获取真实信息。
同时,问卷调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受试者回答的主观性和误差问题,以及样本的代表性等。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另一常用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对象的行为、表情、交流方式等来获取信息并研究心理现象。
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两种形式。
自然观察是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自然发生;实验室观察是在实验室中人为控制条件,观察对象的行为。
观察法适用于研究对象无法自行反映其心理活动,或者研究对象心理现象涉及到非言语交流等情况。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一种深入研究特定个体或群体的方法,通过对受试者进行多种数据收集,如个人访谈、观察记录、文献分析等,来全面了解其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
案例研究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得丰富的细节信息和个体差异,有利于研究特定心理现象的个例。
然而,由于案例研究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结果的普遍适用性相对较低。
五、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心理学研究中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工具。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并验证研究假设的合理性。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
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论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原则1、科学研究的特点科学研究与常识或日常经验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有控制的特点。
(1)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目的。
(2)控制的机制。
(3)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与一般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科学研究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理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3、辨证唯物论是科学研究的指导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主要著作《新工具》强调了归纳法的重要性,他对归纳的三种方法:求同法、差异法和共变法作了详细论述。
笛卡尔是唯物论的创始人,他的《方法论》一书特别重视演绎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严格地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为基础,越来越称为科学研究的指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
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
(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3)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
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比较一致的分类,把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分成六大类: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一、早期心理学研究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学派,人们把这个时期称为“学派时期”。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1、大样本研究范式1925年,费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研究工作者的统计方法》中,把大样本范式引进心理学研究。
学校心理学笔记

学校心理学笔记学校心理学是一种广义上的学科,它涉及对教育、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解以及对在学校的情况的研究。
学校心理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在学校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改善校园文化,确保充分的参与,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果,社会发展。
学校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探索学业、人际关系、社会化以及情绪等方面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成果;以及学校如何处理学校环境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教育心理学涉及诸多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以及如何在学术上指导学生,使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教师的表现和培训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表现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有助于他们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成就;此外,教师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了解和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
学习心理学主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研究学习方法、记忆、注意力、智力和情感等方面,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使用这些心理因素的情况。
此外,学习心理学也致力于关注学习资源分配问题和学习留级的心理因素,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有效利用学习的资源,并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建议,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社会心理学研究学校社会结构,及它对学生行为和学习成果的影响,并考察学生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如何影响学校环境。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探究构成学校环境的多种因素,如管理方式、师资配备、社会结构、历史文化等,并且考察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
此外,学校心理学还涉及教育测量、研究方法学和心理统计学等内容,以便对学校环境、学习、行为和成果等进行更加准确和有效的评估和研究。
总之,学校心理学是一门广义的学科,它旨在研究学校环境、学习、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在学校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果。
学校心理学应运而生,将历史、文化、心理学文献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者们更好地认识学校环境,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黄希庭《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试
统计
笔记
教辅
研究
经典
分析
方法
辅导
图书 笔记
概述
心理学
复习
数据
习题
心理学
第章
技术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圣才电子书产品内容全面,涵盖考研考博教辅图书;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证券金融类、工程类等各种 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各种职称考试辅导图书;外语、经济、理工类等相关考试辅导图书。
第13章数据化简技术——因素分析法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研究的综合——元分析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研究报告的撰写与交流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黄希庭《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03
第7章非实 验设计(Ⅰ)
05
第9章质的 研究设计
第11章推断统 1
计原理和SPSS 应用概述
第12章研究设 2
计的SPSS统计 分析
3 第13章数据化
简技术——因 素分析法
4 第14章研究的
综合——元分 析
5 第15章研究报
告的撰写与交 流
第1章心理学与科学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逻辑清晰,分析辨别有力,非常有助于帮助初学者理解研究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修正自己的误区。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一、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心理学研究的一级方法学:主要目的是收集研究数据和资料。
根据控制的不同水平,研究设计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准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或现场实验法)、非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心理学研究的二级方法学:其主要作用是对已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中的各种因素和研究结果加以分析、综合、比较和推理,从而获得科学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它包括: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法、推论统计法)、逻辑推理方法(分析和综合法,分类和比较法,归纳和演绎法)。
心理学研究的三级方法学: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主要内容包括:决定论原则、反映论原则、实践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1.自我观察法(内省法)——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的研究方法。
2.实用主义——机能心理学的方法论思想,主张心理学要强调意识的功能,强调方法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3.操作主义和实证主义——行为主义以其为方法论基础,发展起来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4.现象学和场论——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重视对整体的自然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5.信息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方法论。
以信息加工的理论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
6.整体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方法论。
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力图使每个人的身心得以健康充分的发展,它不排除传统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努力建立新的范示。
三、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一种与任何物质现象不同的观念现象。
人的心理是以观念的形态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以其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人的行为,按照一定的目的去改变客观世界。
学校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部分学校心理学的背景与框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一、学校心理学的对象与性质学校心理学家工作领域主要是小学生也包括部分非教育系统学校心理学家的服务对象为在校学生(主要是5-18岁)及其教师、家长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是问题学生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内容包括: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职业指导学校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徐光兴,2000):发展性心理辅导、预防性心理辅导、治疗性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学的特点:1)实用性/应用性:理论的应用性很强、直接的心理学服务2)综合性:多学科渗透3)职业性:有专职工作人员;要求执照开业,并遵守职业法规;有酬劳动。
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与职能:测评、咨询、干预。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一、社会问题(一)国外学校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西方三大社会问题:犯罪、毒品、家庭破裂日本学生三大问题:学校恐怖症、压力症等问题严重;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欺侮问题;校园暴力。
(二)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新旧体制转化、应试教育、离婚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社会问题——犯罪率上升、自杀、吸烟吸毒、网瘾。
二、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计算机普及、溺爱、升学压力三、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学校心理自行事业的发展促进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推广,学校心理学家已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主力军。
四、危机期问题的讨论·危机论第三节学校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了给儿童青少年提供具体的、高质量的服务,学校心理学家一方面要深入实际,凭借临床的敏锐以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他们还要从事课题研究,运用研究的智慧以提高服务的科学性。
学校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应用性课题。
一、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离异子女心理特点及其良好适应性的研究·问题儿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学习困难、学校恐惧症·青少年抽烟问题的探究·青少年上网成瘾、自杀、接触毒品、性问题等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知识点归纳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科学而系统的方法来探索和理解人类行为和心智的奥秘。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有关心理现象的结论。
本文将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操纵,以便观察和测量其反应和效果。
除了操纵变量外,实验中还需要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因果关系,并提供关于心理现象的详细信息。
二、观察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事件或情境来研究心理现象。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自然观察或者受控观察来进行。
自然观察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而受控观察是指在实验室等受控环境中进行观察。
观察研究法可以提供关于行为模式、社交互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信息,但也存在观察者偏见等潜在问题。
三、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通常通过问卷、面试或访谈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们的看法、态度、信仰和行为等,从而获得关于心理现象的信息。
在进行调查研究时,研究者需要设计问题、选择样本和分析数据,并保证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对个体、团体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个体信息来了解和描述特定情况下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案例研究法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和深度的理解,但也受到了个体差异和个案特殊性的限制。
五、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是指基于实证证据和数据来验证和检验已有理论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而理论研究则是对心理学理论进行构建、推理和验证的研究方法。
这类研究着重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已有理论的分析和整合来提出新的理论框架。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笔记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自修笔记贺琬珺 第一篇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心理、教育科学与科学研究一、科学与科学研究心理、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了解这些异同,对于掌握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的含义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
科学还有特定的研究过程。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的过程。
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理论或观察事实,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然后收集和分析资料以验证或推翻假设,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研究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思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研究,就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
他有以下特点:继承性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由零开始的,它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在前人与他人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系统性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其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一个由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研究方法组成的系统;其三,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也是一个系统。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控制性如果缺乏控制,科学家就难以辨别研究的对象,就不能确认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
上述四个特点表明,科学研究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如日常生活等),它是人类文明的推动力。
了解科学研究的特征,是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与地位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这种双重性质,使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态度
1.发展观:生理、认知、社会性的变化
发展的动因包括遗传与环境的问题、个体心理发展与外因的关系、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
2.系统观
系统与系统方法
布朗芬布伦纳“四系统观”微观系统(自身因素)、中型系统(学校等)、外部系统(父母生活的环境)、宏观系统(社会环境)。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设计
一、追踪设计
追踪设计是指同一组被试在一定时间内被连续考察,它可以提供实际年龄变化的数据。
如果研究的目的是追踪某些行为的发展过程,追踪设计是必要的。
例如研究羞怯和攻击行为。
A O——样本A O——A1 O1——A2 O2——A3 O3
优点:1.能够系统详尽地反应心理过程、量变质变;
2.了解某一群体在相似环境中的典型行为。
缺点:1.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2.被试流失,样本数量随时间减少
3.反复测试会影响到数据的可靠性
4.历时长,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特定心理行为的影响大。
二、横断设计
横断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来(年级)或某几个年龄的被试心理、行为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时间A——B——C——D
优点:省时省力,可以快速获得行为资料。
缺点:1.看不出同一个体发展的连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
2.被试的选择易出现误差。
三、聚合交叉设计
既可以在较段时间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行为的总体特征,又可以从纵向的角度了解个体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很好的研究结果。
四、时间序列设计
(这是学校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时间序列设计对某一被试或某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进行测量、对比,目的在于考察某个实验控制的主效应以及它与时间的交互作用。
(因为有干预,所以属于准实验设计)
五、实验设计
第三节数据收集方法
一、观察法(是学校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普通的方法)
(一)类型: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
(二)观察的设计
1.确定观察内容
2.选择观察策略
3.制度观察记录表——观察代码系统
4.训练观察人员
(三)注意事项
二、访谈法
特点:互动较好
(一)分类
谈话项目特点
无结构有结构
反应无结构
的可能有结构
(二)设计
设计问题:研究问题的确定
访谈程序的制定
访谈对象的选择
访谈人员的选取与训练
(三)注意事项
三、问卷法
(一)设计
设计步骤
常见问卷类型:
1.总加量表(3-5-7点计分)
例如利克特量表
2.累积量表法(可以考察态度的递进程度)戈特曼
3.语义分量表法
(三)注意事项
1.问卷数量不能太多问题
2.儿童了解熟悉
3.封闭问题为主,开放问题为辅
4.隐蔽研究的真实意图。
四、测验法
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一般是用标准化了的题目,按规定程序对儿童心理某一特征测验。
(一)类型
按功能分:能力、学绩、人格。
按目的分:描述、诊断、预测。
按方式分:个体、群体。
按要求分:最高行为、典型行为。
按应用方向分:职业、临床。
(三)常用工具
例如,瑞文推理、韦氏智力量表、卡特尔16PF等。
五、个案研究
这种方法是临床心理学家的偏爱。
既然是这样,那这种方法也是学校心理学的重
要方法。
第四节研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
定性的整理与编码
步骤:目标——结果——结论
(并不常用,也不好用)
二、定量分析
用描述统计(平均数、标准差、卡方等)和推断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进行分析。
思考作业:
1.设计一种研究方案,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年级上的效应。
2.用研究方法搞清某一问题行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