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合集下载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引领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引领

论马克思⼈的全⾯发展理论对当代⼤学⽣成才的价值引领2019-09-07摘要:马克思⼈的全⾯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命题和根本价值。

马克思关于⼈的全⾯发展可以理解为⼈在个性、社会关系和个体能⼒诸⽅⾯的全⾯、⾃由⽽充分的发展。

针对当代⼤学⽣成长现状,马克思⼈的全⾯发展理论对当代⼤学⽣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不仅指明了最⾼⽬标和发展内涵,⽽且对实现⼤学⽣成长成才提供了实现途径。

关键词:⼈的全⾯发展理论当代⼤学⽣成才价值引领⼀、马克思⼈的全⾯发展理论概述从苏格拉底将“认识你⾃⼰”作为⾃⼰哲学研究的宗旨开始,⼈的发展问题就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康德在《纯粹理论批判》、《实践理论批判》等著作中对⼈类的认识能⼒进⾏了系统客观的研究,认为⼈的本质是⾃由的,强调个⼈道德⾃主、个性⽆拘⽆束、⾃由发展的重要性。

⿊格尔在《美学》中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的在于使⼀切⼈类的潜能以及⼀切个⼈的能⼒在⼀切⽅⾯和⼀切⽅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

”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前⼈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度提出了⼈的全⾯发展理论,这⼀科学理论揭⽰了⼈的本质,研究了⼈的发展规律,阐释了⼈的全⾯发展的实现途径。

1、马克思主义关于⼈的全⾯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马克思对⼈的全⾯发展理论的论述是融⼊其全部著作中的,要对⼈的全⾯发展理论的整个形成过程有全⾯的了解就需要对其著作进⾏深⼊研究,进⽽从整体上把握这⼀崇⾼命题。

马克思关于⼈的全⾯发展理论经历了⼀定的历史过程。

从马克思在其博⼠论⽂中开始思考⼈的⾃⾝发展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稿》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发展。

这⼀阶段是马克思⼈的全⾯发展理论的启蒙阶段。

接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站在实践的⾓度分析了⼈的本质、⼈的现实性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马克思⼜系统的论述了⼈的全⾯发展理论,这⼀阶段主要是理论的形成阶段。

此后在《共产党宣⾔》、《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论述了⼈的全⾯发展既是⼀种理想境界⼜是⼀个动态发展着的现实,⼈的全⾯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提升⼈的主体性,不断提⾼⼈的能⼒,不断丰富⼈的社会关系和不断完善⼈的综合素质,进⽽实现⼈在社会中的全⾯发展和彻底解放,⼈的能⼒的全⾯提升。

马克思美学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美学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美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与形成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中初步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方式及其变化对艺术和审美有决定性影响。

2. 理论奠基阶段: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撰写美学著作,但他在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研究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例如,《资本论》(1867年)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异化以及与此相关的审美感受的变化。

3. 早期传播与发展阶段: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系统地引入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学。

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翻译和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到美学领域。

4. 体系化阶段:20世纪中叶,苏联和东欧等地的学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如卢那察尔斯基、日丹诺夫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强调艺术作品应当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阶级斗争。

5.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经过不同发展阶段,从早期介绍到逐步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和发展。

我们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后续又有众多学者如蔡仪、王朝闻、朱光潜等人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

6. 当代深化与拓展阶段: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继续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繁荣发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学者们不仅对经典文本进行细读和深度解读,而且结合时代变迁与文化多样性,探讨全球化、现代科技、生态美学等新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涵和外延。

总之,马克思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吸收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的过程,它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又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

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

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马克思主义情怀是指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的情感态度。

马克思主义情怀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体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

一、理论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重要目标。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革新,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情怀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求人们具备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

这种意识不仅仅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的了解,更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

只有具备这种思想意识,才能在实践中坚守正确的方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情怀要求人们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人们需要具备批判思维的眼光和能力,警醒和分析社会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马克思主义情怀还要求人们具备实践能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通过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人们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实践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情怀的实现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呈现。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情怀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杰出人才。

在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通过正确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确保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美学观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美学观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美学观作者:孙全胜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06期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含了马克思丰富的美学思想,主要论述了美的根源、美的规律和美感的形成等问题。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这是美的根源;美的规律在于物种尺度和人内在目的尺度的统一;美感来源于人化自然。

马克思美学思想是《手稿》整体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美学观。

这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为美学研究提供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前提和指针,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化发展指出了正确的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美学观;休闲美学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7)06-0039-0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学、哲学方面的一部未完成的草稿,马克思美学思想以零散的形式包含在他的关于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实践的论述中,特别是在“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两章中有较多的论述。

马克思美学思想在实践的基础上解决了美的根源、美的规律及美感的形成等美学问题。

一、美及美的规律要研究美学问题,首先要问的就是:美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基本的美学问题,从古至今,无数的哲学学者、审美家、建筑师、规划师等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但都未能揭示它的本质。

唯有马克思采用实践唯物主义科学地回答了美学的这个基本问题。

马克思在涉及到美学问题时,是把美感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考察的,而且把美感作为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构成要素,认为社会的运作模式、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对美感的产生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具有自己的特点。

其一,马克思超越了以往的美学家。

在他看来,美感是始终不能离开人的劳动实践的,离开人的劳动实践来谈论美学问题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其二,马克思反复提到人的感受性。

审美彰显着人的感官能动性,人的感官能动性的增强,拓展了审美的范围和内容。

自然合目的性和愉悦心情的结合,呈现着美学意象。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不同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不同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不同阶段作者:刘尧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3期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关于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

本文试对“人的全面发展”形成阶段的来龙去脉进行归纳总结,使现今社会结合需要更好的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应用和创新,促进整个人类的解放,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一、萌芽期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界定,早在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完美的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提出了——在理性的支配下,人身心应达到全面发展,达到美、智、仁、勇。

黑格尔曾对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描述:“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

”这些都是在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提出前,人们(主要指启蒙学者、空想社会主义及德国哲学家)对人发展问题的思考和美好愿望的描述。

直到19世纪,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全面发展的人”理论。

欧文试办共产主义移民区即劳动阶级各个人的脑力和体力广泛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德、智、体、行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克劳德·昂利·圣西门这样定位劳动目的:“我终生的全部劳动目的,就说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全部才能。

”空想社会主义学者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基础,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使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科学、系统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空想主义者之所以是空想主义者,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还很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只能是这样。

他们不得不从头脑中构想出新社会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在旧社会本身中还没有普遍地明显地表现出来;他们只能求助于同时代的历史。

”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者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依据,以理想中的人的发展模式为模型,去探究人的全面发展,未能看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与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思想的重要话题,尤其在当今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与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的不竭动力源泉。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而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竞争与奋斗。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与精神生活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的实现。

只有当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到全面的发展,当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当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尊重与公平对待,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才能够真正实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解放。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奋斗。

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与人格,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利益。

只有当每个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与创造力,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一个复杂而又多样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奋斗,需要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与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双赢。

希望在未来的每一天里,人们都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愿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

马克思主义情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情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情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和思想体系,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情怀是指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热爱和追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不断奋斗。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情怀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情怀的形成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充满了纷乱的斗争和混乱的局面。

此时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学理论,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情怀逐渐成为人们思考社会问题和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动力。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情怀的核心是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基于对社会现象的具体分析和逻辑推理,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阶级斗争,社会将不断向着进步的方向发展。

这些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情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情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要求消除剥削阶级的压迫和不平等现象,为每个个体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情怀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情怀指导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法治建设等方面的进步,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

总结来说,马克思主义情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基础的,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信念和追求。

这种情怀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的作用,同时也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情怀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以实现一个公正、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论人的全面发展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论人的全面发展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论人的全面发展金鑫在近期的《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注重从人性理论出发构思新的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了阐释,提出了一些见解,其中有些观点值得研究和重视。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应是一个以人为目的,关心人、尊重人,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健全的充满爱心的社会。

弗洛姆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人,是一个为人的真正需要服务的社会,人的价值高于一切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

马尔库塞强调,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压抑的人的本能结构完全解放的社会,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生产关系,而是人性的标准,社会主义必须以人性的实现作为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所实现的是建立在快乐原则基础上的自由社会。

哈贝马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交往合理化”的社会,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意味着人的解放、个体化、不受限制的交往的扩大,交往的合理化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进一步解放的不断个性化的机会。

亚当·沙夫认为,社会主义以真正的人和实现人的幸福的条件为出发点,并以实现这种幸福的社会制度为目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消费主义生存方式和消费文化,认为这种消费方式只会导致市场畸形、片面发展。

安德烈·高兹认为,生产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反对人们无限制地追求高消费,提倡适可而止的消费。

弗洛姆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自由,没有从精神的、性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就不会有人道的社会主义。

一切政治经济制度都要符合人性,应该服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虽不再为物质的匮乏而发愁,但人被剥夺了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这种异化劳动是对快乐原则的否定。

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经济和政治上的解放,也是人的总体的、全面的解放。

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是一个道德和美学的天地。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作者:饶晓燕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异化劳动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首先阐述了美的来源、美的规律和美的本质,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扬弃走向自由王国的叙述,最终揭示了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逻辑归宿。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自由自觉,异化劳动;全面的发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论和改造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论证马克思自身经济学哲学观点的同时,涉及并阐述了关于美和美感等问题,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美学思想。

《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将人的实践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与美结为一体的重要著作。

这种把实践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并揭示美的更深层次的价值,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学观。

一、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表现是美的本质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美,不仅如此,因为社会实践劳动的社会性,美具有个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性。

可以说创造性的社会实践劳动是美的来源社会实践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对象,人与人的中介。

通过劳动这个中介,人被对象化了,对象化被人化了,自然和人,对象和人都各自有了对方的烙印。

人在劳动过程中,物化了个性和个性的特点,因此,人通过产品直观地享受到个人的乐趣,感受到个人的生命表现。

不仅如此,人还通过劳动使自己二重化,对象化中看到对象化的物体中的自己,人的真正的本质得以实现。

所以说人通过劳动改造了世界,同时也享受、创造了美,创造性的社会实践劳动是美的根源,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创造美” 。

此外,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观点还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的基础上的。

人是类存在物,那么人能把自身和其他一切存在区别开来,而劳动就是区别的根本所在。

但是,“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 。

【精品】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精品】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精品】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劳动,是人的主体活动之一。

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不仅仅是人类生命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命的目的。

”艺术创作是人类生命的目的之一,在劳动中实现了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首先,劳动是人类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了文明和社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而艺术创作则是一种高度自我实现的形式,艺术家在劳动中创造出了具有自我特征和独特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虚心探索和直接表达,传递了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高度的人文价值。

其次,劳动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状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体力、心理、智力等各个方面。

而艺术创作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具有文化和审美意义,而且是人类性格完善、心灵修养的重要途径。

艺术创作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具有特殊的功能。

艺术创作不仅可以满足人的审美体验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人的社交、思考和交流。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得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发展。

同时,艺术作品还可以传递历史和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总之,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艺术创作是人类在劳动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艺术创作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代社会,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更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弘扬人类文明,而且可以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对马克思美学劳动范畴的新审视

对马克思美学劳动范畴的新审视

富的、 活生 生 的 、 性 的 、 体 的 、 象 性 的 真正 现 实 的 活 动 。 且 在 《 稿 》 , 正 重要 的是 马 克 感 具 对 而 手 中 真 思所 说 的现 实 的 、 象 性 的活 动 是 当 下 直 接 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 的 活 动 , 的最 集 中 、 典 型 的 一 般 表达 就 是 劳 对 它 最 动 。正 是 在 这个 意 义 上 , 克 思在 《 马 手稿 》 中说 : 黑 格 尔把 人 的 自我创 造 看 作 一 个过 程 , 对 象 化 “ 把 看作 失 去 对 象 , 作 外 化 和 这 种 外化 的扬 弃 ; 看 因而 , 抓 住 了劳 动 的 本 质 , 对 象 性 的 人 , 实 的 他 把 现 因而 是 真 正 的人 理 解 为他 自己的 劳 动的 结 果 。 E3P ) 这 里 , 对 象 性 的人 , 实 的 因而 是 真 ” 2 ( 13在 6 把 现
马 克 思 与 费尔 巴哈 的不 同之 处 在 于他 不 像 费 尔 巴哈 那 样把 黑 格 尔 哲 学 的本 质 归结 为 神 学 就
不 再理 睬它 了 。马克 思 抓住 了黑 格 尔哲 学 中 的“ 粹 活 动 ” 把 它放 在 现 实 性 的基 础 上 去 理解 。在 纯 , 黑 格 尔 那里 ,纯 粹 活 动 ” “ 是纯 粹 抽 象 , 非对 象 性 的 活 动 , 这 并 不 妨 碍 马克 思 把 它理 解 为 内 容 丰 但
马 克 思 美 学 的精 髓 是 向现 实 生 活 转 向 , 重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克 思 说 : 哲 学 家 只 是 以各 种 注 马 “
方 式 解 释世 界 , 重 要 的是 改 造 世 界 。 r]P 7 在 美 学 上 , 克 思 也 体 现 了这 样 的 革 命 实 践 思 但 ”1(5) 马

关于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的浅析

关于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的浅析

关于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的浅析【摘要】“劳动创造了美”,这句话源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美学的核心命题,在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美与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产物,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另外,自然美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问题,只有放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正确理解才能解决。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劳动的现实化和结果,同时又是美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生活实践自然美异化劳动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能“按照任何一种尺度”进行创造,这即是指人能全面地改造自然,能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不仅按照客观规律改造自然,而且按照主体目的进行改造,这也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这句话表明,美的规律即人的本质规律,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另外,自然美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问题,只有放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正确理解才能解决。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劳动的现实化和结果,同时又是美产生的根源。

一、从社会劳动看美的来源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生产劳动是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

社会的生产劳动过程本身就是美的,因为它能够使人在自然物中实现自身目的。

正是在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才能真正证明自己是人类,自然界也才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

因此,通过能动的、有目的的生产劳动,使人类的生活对象化,人类就不仅会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还会在现实中能动地复现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和艺术的世界中直观到自身。

马克思指出,美和艺术是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结果。

他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劳动创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决定的。

人是类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决定了人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要“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实现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

马工程教材美学笔记

马工程教材美学笔记

艺术与美学1.艺术只有作为审美的形态才进入审美的研究范围。

P112.即使作为独立形态的艺术,一个以舞蹈者肢体生理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也比静态观赏舞蹈者的审美心理更为本源。

P133.作为人文学科,美学并非自然科学式价值中立的客观剖析,而具有价值批判引导功能,美学对商业消费主义审美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这一特性。

→审美的意义,意义在今天多大程度上能发挥,古今怎样发挥以及地位如何?P154.审美共鸣p185.所谓现代性,是与现代化相对应的人的精神特性这是一个指向主体人性的人文科学概念;而现代化则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在客观变化的社会科学概念。

现代性的核心是面向未来的时间—历史心态,由此衍生出的一个代表性特性是——理性化。

现代社会去魅化了。

现代性理性精神将古代社会的神秘权威崇拜消解了、理性化了。

→商业化了,一些祭拜仪式的舞台再现不过是为了过把瘾。

P206.20世纪消解审美本质思潮表明,这是一个缺乏甚至贬低理想的时代。

→现在社会上很强调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

消极自由主义似乎就很贬低理想,但是贬低理想似乎在不同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对崇高的解构,涂鸦猎奇心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或许是时代本身存在的多元化造成的,没有了权威崇拜后,提倡包容开放的轻松氛围,这是当代人的精神气质。

或许我们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太多反思,因为举动实在太过微小,不值得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细究,时间是金钱,我们却经常大肆挥霍。

P307.马克思“美的规律”的思想①审美的本质→自由的劳动人的本质→自由能动自由劳动→审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审美就是审你自己②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人的本质三位一体只有在美的规律所昭示的自由劳动方向中,人的劳动才是人的劳动。

③自由的劳动→是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价值论批判→是人性自我肯定的方式④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在意识中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里直观自身。

↓人的自由本质要依托于劳动。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挖掘其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作为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劳动思想作为其核心理论之一,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首先概述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劳动价值的理论等。

我们将分析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我们将总结马克思劳动思想在当代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其精神实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把握其精神内涵和实践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根植于他的哲学体系之中,特别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更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核心哲学基础。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而劳动则是物质生产的基础。

他强调,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社会。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这些关系又反过来影响劳动的发展。

因此,劳动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既是社会历史的起点,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则为马克思理解劳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一方面,劳动创造了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劳动也带来了剥削和压迫,造成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矛盾性,是劳动内在的、本质的特性。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辩证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的异化现象,即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分离,以及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被动和受剥削的地位。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简述马克思“劳动创造美”这一美学命题

简述马克思“劳动创造美”这一美学命题

简述马克思“劳动创造美”这一美学命题马克思的劳动创造美这一命题,历来为美学界所关注。

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的一些经典论述,通过对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的原理的梳理和解读,初步说明劳动创造美的基本内涵,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马克思的劳动创造美的含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我们可以从下列两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创造美的含义。

(一)、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的原理。

(二)、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的依据。

(三)、劳动创造美的客体。

(四)、劳动创造美的主体。

1、艺术是由实践决定的。

艺术作品的产生和存在是为了反映实践的,也是为了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的,而不是别的。

同时,实践的观点还告诉我们,当社会实践高度发达并具有完备意识形态的时候,它就不再是处于生物进化阶段上的人的自然需要的简单满足,而成为艺术生成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如果把美比做生长着的植物的话,那么美的感性显现或外部对象的生成,就是植物对阳光、雨水、空气、土壤等等生长条件的感觉”。

2、艺术在实践中反映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首先,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性的统一体,而艺术则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美的形式。

其次,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审美表现,因而艺术的美学特征就在于它直接地表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性。

3、艺术的社会功能在于揭示和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类通过艺术活动表达、交流和传播自己的思想情感、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的实际效用和目的。

艺术作品能够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积极向上的社会作用,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普遍的认同。

二、“劳动创造美”的历史形成。

“劳动创造美”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马克思说:“但凡具有必要的知识的人,在他们所做的一定的无愧于他们的人类品质的一切工作中,都是美好的;反之,没有必要的知识的人,就没有美好的品质,因此也就没有美好的工作。

”这里马克思将劳动创造美分成两种情况:一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即通过人的实践改变客观事物而获得的成果作为标准来衡量,二是,以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即人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的愉悦感受作为标准来衡量。

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美学思想,主要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经济学手稿(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等著作中,对某些作家、作品的具体评论是他们美学思想的运用。

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物质变换过程。

人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占有和利用自然物质,人使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当人类通过这种运动作用并改变他身外的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自身的自然;外部自然的变化是产生客观世界美的根源,人自身的变化则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感性,形成了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在蒙昧时期的低级阶段,劳动的主要客观条件并不是劳动的产物,而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

它们是劳动的前提。

人类只有事先就把生产的自然条件看作是他自身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把自然界当作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才能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

所以广义的劳动对象应当包括进行劳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

不能把人对自然的改造简单地理解为对个别自然形态的改变,而应理解为对整个自然的支配和占有。

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发生了多方面的不可分离的联系之后,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而进入人的意识。

刻在美洲印第安人酋长墓表上的日历、四季日至点的石柱,证明在野蛮时期的人们已经把部分自然界纳入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人在生产之前已经在观念上提出了想象中的生产对象,并把它作为内心的图象,作为需要、动力和目的提了出来,然后通过实践活动,把主体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使对象主体化,主体对象化。

在生产中,人首先产生对实际效益的意识,并由此产生对制约这些效益的自然规律的理解。

自考《美育基础》复习资料:第1章 绪论

自考《美育基础》复习资料:第1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1.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

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2.美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审美教育现象及其普遍的规律。

3.审美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被人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其中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审美教育活动、审美教育问题、审美教育理论研究等等。

4.美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美育现象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

※5.美育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研究的范围:包括美育的基本理论和美育的实践与实施两个方面美育的基本理论包括:美育的性质、美育的特点、美育的任务、美育的功能、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等。

美育的实践和实施:美育的媒介、美育的途径、美育的实施原则和方法以及施教者的审美素养等。

※6.美育学与美学的关系:①美育学是在美学理论中发育、形成并逐步分化出来的,它既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美育学与美学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

②美育是实现美学的任务和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也是美学最终的落脚点。

③美育正是按照美的规律美化人类自身的一种教育,它是实现人的自我塑造的途径和手段,因此,美育是美学的重要内容,是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④美学理论的价值只有通过人及其审美实践才能得以实现。

所以提高人们的美学理论水平,加强人们的审美修养,培养“审美的人”是美学实现其理论价值的关键所在。

美育是美学的落脚点和归宿。

7.美学研究内容的四个部分: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审美教育。

※8.美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所提出的全面教育,也包括审美教育。

教育学所规定的一般教育的性质、任务、方针、原则、方法等等,也为审美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从这个方面来说,美育学是教育学的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是教育学的扩展和延伸。

区别: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普遍规律,美育学研究的则是审美教育的特殊规律,他们是一班与特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从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看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通

从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看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通

[摘要]美育和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两育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都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只有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创性地将劳动和美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

这为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融通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来看,劳动是美育的实践基础,劳动教育有育美的功能。

美育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促进正确劳动观的树立和良好劳动文化的形成,对劳动教育形成有机补充。

同时美育还可以对抗异化劳动给人带来的对立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实践类课程中选择开展兼具审美和劳动双重特点的课程内容,可收获更好的育人成果,能有效促进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融通。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美育;劳动教育;异化劳动[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2)05-0001-03从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看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通①曹雨晖(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102628)在美学领域,对美之本质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在众多哲学家看来,美是生活、是愉悦、是完善、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只有马克思,创造性地将美和劳动联系到一起。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多方面的论述。

提出是劳动创造了美,人对美的感知是从劳动实践中获得的。

劳动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也正是劳动使人区别于自然和动物,是人本质对象化的一种实践。

可以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起源,劳动创造了美也是马克思劳动美学的原点。

而马克思将劳动与美学的结合也就是马克思劳动美学思想,给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融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一、现实意义:相互融通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美育一般解读为“美感教育”“审美教育”,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美育工作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是核心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实现途径。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层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一概念强调了个人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还具有思维、情感、创造力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要素。

在物质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享有基本权利和福利,实现物质上的富足。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文化层面,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个体接受全面的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精神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个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选择权。

个体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权利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时,个体还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体的幸福至关重要。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之一。

只有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够实现整体的进步和繁荣。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

当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并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就能够减少贫富差距、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此外,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推动社会创新和进步的关键。

当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时,社会就能够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个体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首先,应该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主体性、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的再审视

实践性、主体性、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的再审视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出现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之后,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对于美的一系列问题的解答。

纵观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自19世纪40年代,在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提出唯物史观的一些美学命题后,历经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思想家不断阐发、丰富,至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已经构成对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人类审美历史进程和审美经验的科学概括[1]。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毛泽东的《实践论》为代表的工农革命美学思想为开端,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七八十年代的《手稿》研究带来的“美学热”,再到90年代末逐渐升温的“美学复兴”,已经成为美学界的主流话语。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由开始的西方话语环境体系在中国的阐释与运用,发展成为逐渐体现华夏民族美学话语语境,使马克思主义美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批判性地继承人类所有先进美学思想并适度加以创造性更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的美学理论体系。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本,以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延伸解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命题是围绕着美的本质与根源、审美主体辩证关系和审美活动与异化劳动关系展开的。

一、美的本质与根源理论:实践性区分美学流派的最根本标准就是关于美的本质与根源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上的观照,它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性——实践性;而实践性揭示了唯心主义美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美学的根本缺陷。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学界主要分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前者认为美是理性的衍生或中介,后者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美在客观事物本身。

而马克思归纳提炼出一个重要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劳动创造美”,即美并不完全靠理性或者完全依存客观物质,而是产生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物质劳动。

虽然马克思当时语境下的“劳动”还是异化了的劳动,而此处达成的“美”也还不是真正自由的美,但是究其终极目标,马克思的命题还是充满着对美的实践性根源的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2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V ol.21 No.22008年2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 2008 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汪 梨,马 进,陈 竹(武汉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摘要:在现代西方思想中,马克思从劳动的角度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以及异化劳动对人的贬损。

基于这一揭示,马克思认为要实现美学的繁荣,劳动者能拥有美和享受美,就必须对异化劳动进行克服和超越。

但是,要克服异化劳动,不仅要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区分和人自身的区分,根本的问题是对私有制的扬弃,消灭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劳动者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异化劳动;克服;发展;中图分类号:B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08)-0056-04马克思一生对美学发表了很多见解,但未能给我们留下一本系统的论述和研究美学的著作,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见解,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马克思美学的途经。

马克思认为人不单纯是理性的人,应该是比理性更高层次的人,更本源和更真实的人,即生存者。

作为把人类看作生存者而言,我们在研究马克思美学时就“必须把握马克思的生存观,亦即马克思所诠释的劳动观” [1]。

劳动在马克思美学中有双重性:异化劳动是非美的,对人是贬损的;劳动是美的,对人是全面发展的。

我们首先从生存角度分析人与动物的区分,人与自身的区分,展开一个多维度的空间,在这一规定的实践基础上构建劳动者,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劳动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劳动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劳动首先使人类构建了社会形态。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区分,而这恰恰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在劳动中对美的追求,所以劳动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正是劳动使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1.1劳动使人类与动物相区分劳动是马克思认为区分人类与动物的最大特征,不仅因为劳动使人得以进化,更重要的是劳动使人与动物得以区分。

在原始社会,人类往往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诸多活动中,形成一种意识,确立了主体和客体。

这一社会形态的初显影响了人类世界感官的形成,迫使人类劳动者去创造世界,去不停地区分我所拥有的和非我所拥有的,非我所拥有的又常常引诱人类去争取拥有,在争取过程中会用到非劳动手段,这就形成一个负面社会。

马克思将劳动者视为生存者,生存者具有喜怒哀乐,并且具有了解外界、评价外界的特性,那么这无非是显露出进行相应实践活动的人们的社会性高于环境发生本能关系的动物类的生物性。

劳动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丰富了劳动者及其生存的社会形态,使劳动者生活得更充实。

1.2劳动使自我意识得以形成马克思所规定的自我首先从批判黑格尔的主体自我开始,黑格尔认为“人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精神,特殊精神具有一种协调力量,利用这种协调力量去克服矛盾,那么这种力量来源于精神的不断自我设定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2]。

精神将自己设置为自己的主体对象,并在主体对象中认识到对象要不断自我设置和自我发展,人类所有矛盾和世界在黑格尔看来都追溯到自我本身的世界中了。

收稿日期:2007-11-14作者简介:汪梨(198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告艺术与传播美学.第2期 汪 梨,等: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57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自我观是批判的,马克思反对将自我绝对化,反对将人的理性作用推上一个过高的位置。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生存者,生存者不光有理性作用,而更多的包括人的本真的属性。

人与动物的区分说明人并非只具有生物性,但这一区分又不能区分人自身的历史本性和内心世界。

人只有通过劳动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通过劳动来铺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其社会表征表现为:“工人和它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3]。

并且“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劳动的外在性,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4],由于劳动的异化,使得劳动变得枯燥无味,而使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他人相对立,人们劳动都是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就缺失了社会性,倒退到生物性,甚至为了生存运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马克思时代的劳动者就是异化劳动者,劳动者自我的区分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成为共产主义者才是人的本源属性,才是一个生存者。

1.3生产劳动者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使人类产生了物质财富,构建了社会,等到生产劳动发展到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相对于历史上所有的社会文明而言,所创造的文明、构建的社会形态是前所未有的,但人类的社会矛盾也是前所未有的。

马克思经过研究认为生产劳动并不是阻碍了社会发展,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必然结果。

劳动对象在罢工,好像在拒绝劳动,但其本质上不是针对生产劳动而言,而是针对异化而言——工人和他的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这一系列异化的产生,是因为私有制产生之初就逐渐使本源的东西与异化的东西开始分道而行。

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那就需要一个外部世界作为对象,即人类社会。

“劳动者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5]在劳动过程中,外界的原始形态,经过人们的劳动被劳动产品所替代,而且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产品,劳动者就去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这样,劳动对象就成了社会化的对象,劳动产品就成了对象化的人。

1.4劳动与人类对美的追求长期以来,美学研究处于不涉及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柏拉图曾在《斐得若》中,把“人分为九等,第一等人是爱智慧者……列在第六等的是诗人和其他的模仿的艺术家”[6],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将世界分为三种: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式世界在他看来是最高形式。

第一等和第六等人的分别可以看出柏拉图并不注重劳动者在实践中来创造美。

在近代,唯心主义的美学把审美看做人的精神的特殊调和力量。

然而,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把审美看作是人的实践积极性的一种内在规律了。

把它看做是人“按照美的规律” [7]创造世界,然后遵守规律以相应的方式感受、评价、享受世界中的美。

在马克思看来,美的规律需要实践活动去发现它,并按内在规律去丰富美。

马克思首先将自己的美学体系建立在创造物质层面上,并在劳动者进行实践劳动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规定下展开的,说明实践活动受劳动者自身的影响,而劳动在马克思美学中的地位是首要的。

接下来,劳动使人有权力去追求美,而作为劳动对象在进行两个区分之后,让劳动者特别感受到自身生命意义所在,比动物的优越之处——动物无法去按照美的规律去实践、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两个区分同时使劳动者觉得:在劳动这一过程中就蕴藏着人的本能,并凭此去追求美。

2异化劳动及其对人的贬损前面我们对劳动做了充分的肯定,提出马克思美学观点中的若干个观点,但其美学观点的出发点是对异化劳动的批判。

异化劳动对人进行的贬损——痛苦、挣扎、否定,这也正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展开批判的一个原因。

异化的本意是“陌生化和疏远化” [8],即一个事物不再成为它自身而变成了一个对立物,远离了本源和真实面目。

2.1劳动的异化和异化的劳动劳动的异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从劳动产生之初,私有制的形成,劳动就已经开始异化了,劳动的异化就是作为劳动者不再把劳动作为最本源的活动去展开,而是在他人的支配、控制、奴役下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异化终将结束,随着私有制的扬弃,社会主义的建立,劳动恢复它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劳动者将拥有劳动以及劳动产品,劳动者的生活将在劳动中完善。

58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异化的劳动的劳动者变得陌生化和疏远话,劳动不成为其劳动本身,人的劳动仅仅是为了取得生活资料,也就是劳动除维系生命外别无他获,劳动者“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9],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劳动使劳动者生活在痛苦中,所以社会体制改革和革命一浪高过一浪,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的劳动使其不相符的社会体制终结。

2.2异化劳动对人的贬损异化不肯定劳动者,还对劳动者带来了贬损,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痛苦就越多,就越成为劳动产品的奴隶,异化劳动使人对生产资料很陌生,生产资料不归劳动者所有,而成为资本家压榨劳动者的工具,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憎恨,就外化为对资本家生产资料的破坏,但这种破坏反而把劳动者丑化了,让资本家有借口用社会统治力量去镇压。

劳动产品的异化和生产资料的异化从本源的层面上必然导致次层面精神领域的异化,也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这样异化劳动对人的贬损就更显然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表现在其生物性被抬到一个绝对高度,彻底压倒了人的社会性,人类的爱心和品格被否定了。

人与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情难觅,失去了常人应有的道德品质,马克思认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10],内心世界有限的生活尺度让劳动者很难发现美的特性,劳动者失去了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实践活动的权力。

根据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批判论断,我们可以得到异化劳动对人的贬损的程度:人的社会性贬损到生物性层面上;人的自我消失;劳动社会形态的丑化;劳动活动是美的缺失。

2.3异化劳动与非美的生活劳动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源泉,同时也是构建社会形态的基础,相应的劳动构建相应的社会形态,那么异化劳动则构建了一个非美的社会。

并且劳动者的精神生活也同样是非美的。

异化劳动使劳动者丧失了实践美的规律,以及将劳动变成一种享受的属性,人的劳动使生命的意义有限的放置在维系生命的层面上。

异化劳动使生活充满了物质至上的观念,劳动者过着一种非美的生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和大量剥削财富的资本家,也生活在痛苦中,因为资本家在异化劳动中,形成了自我与劳动者之间的疏远,失去了交流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得以产生。

3异化的克服与劳动对人的完善一系列异化是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对异化的克服才能真正步入美学的殿堂,社会才能全面发展,劳动对人的完善才能实现,劳动者即将担当历史角色,成为共产主义者。

3.1异化的克服与超越马克思对异化的揭示,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表现为工人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指出了人的劳动在这一系列异化中对社会的影响,对劳动者的贬损。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对异化进行扬弃和超越,克服了异化之后,劳动者对美的来源方式发生了变化,因而成了社会性的自然的存在者,自我确证,快乐、美感、幸福都将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