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首先,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差异很大,一些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
其次,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浪费和损耗,例如耕地的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等。
同时,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也不高。
再次,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在某些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生产技术、品种改良等。
这也限制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优化。
针对以上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大对畜牧业和渔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发展。
同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
其次,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推广生态农业,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等。
再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品种改良水平等。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我们需要全面分析当前的困境和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农村地区对各个产业进行重新组织与调整的行为。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旨在优化农村产业布局、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调整的主要内容和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农业占据了大量资源和人力,但效益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其次,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缺乏多元化的经济来源。
此外,农村地区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需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1.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模式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业被认为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挖掘农村的旅游资源,提升农村旅游服务水平,吸引城市居民和游客前往农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村应当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的多元化。
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4. 加强农村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营销环节,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农产品加工,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具有附加值的农产品深加工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1. 政策引导: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提供政策扶持和经济奖励,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建议与措施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建议与措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如何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当前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建议与措施。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
政府应当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使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高效化。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和支持,推广发展一些高效益的农业产业,例如深加工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等。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还应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合作,引导和帮助农民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技术、设备、管理模式等。
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改革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当通过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向高效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支持,减少低效农业生产的补贴。
同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农业风险保障,减少农民种植和养殖的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环境保护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只有保护好农业环境,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与教育改善农民素质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的培训与教育力度,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农村的产业布局和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符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策略和措施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
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以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减少,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村传统主导的农业产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其次,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再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最后,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策略和措施为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应该明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其次,应该加强农村产业转移和农村就业促进,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再次,应该加强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广农村创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等措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农村产业调整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问题,因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而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许多乡村仍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产业单一,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
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特色资源。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比如,有些乡村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发展乡村旅游;有些乡村具有独特的手工艺传统,可以打造特色手工艺品产业;还有些乡村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特色资源,能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同样如此。
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采用智能化的灌溉系统、精准施肥技术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能够更快、更广地进入市场。
再者,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以往,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产,而现在要将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
比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农产品加工成食品、饮料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或者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增加农业的服务功能。
通过这种融合发展,能够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
此外,培养和吸引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
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吸引外部人才到乡村创业就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住房保障等,吸引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于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和现状入手,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与措施。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各个部门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形态。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农业产业占比过高,现代农业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因此,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二、现状分析传统农业占比仍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传统农业产业如粮食、畜牧、渔业等仍占据农业产值的相当比例,而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却发展缓慢。
此外,农村地区人均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较低,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这些问题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三、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应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投入,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
其次,加强农技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现代农业的研发水平。
此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运用能力。
四、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要鼓励和引导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提供金融支持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资本进入农村,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
同时,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农民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五、推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乡村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水、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同时,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
七、推进农业与城市产业融合要促进农业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打破农业领域与城市产业的界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4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一、背景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结构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二、调整目标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产品供应的多样化和优质化。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的竞争力。
4.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调整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坚持粮食安全为基础,推进绿色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
(2)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畜牧业、水果种植、蔬菜生产等多元化发展。
(3)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合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
(4)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2)加强新品种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推广农业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推动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减量化、绿色化,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品质。
(3)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排涝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路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路径和策略呢?1.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2. 拓展农村产业多元化除了农业生产,农村还可以发展其他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拓展农村产业多元化,减轻农业对经济的依赖程度。
3.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建设完善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5.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就业转岗的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引导等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转岗,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6.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出。
7. 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税费改革等措施,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8.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9. 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农村市场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农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等方式,拓展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10.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农村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支持。
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新时代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应对措施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问题我国农业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生产要求,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附加值较低,难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2.农业生产环境问题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土壤污染、水资源紧缺等问题的影响,产量波动大,品质不稳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3.农村经济结构问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来源狭窄,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就业压力较大。
4.农村基础设施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农村人口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外流加剧,留守儿童和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加剧了农村社会问题。
二、对策探讨1.调整产业结构应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服务业、农业龙头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推进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应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和治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多元化农村产业发展应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民从事养殖业、旅游业、家庭手工业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5.实施农民就业扶持政策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帮助农民就业和创业,减轻农村就业压力。
6.实施留守儿童关爱政策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减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差距。
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
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农村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农村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必要性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
2. 提高效益: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多以粮食种植为主,但粮食生产利润微薄,产销不畅。
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能更好地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3. 资源合理利用:农村地域资源以及劳动力等资源在传统农业模式中未得到合理利用。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能够使农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方法与途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与途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与效益。
2. 多元化经营: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业经济的多样性。
3. 发展特色农产品:通过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研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机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5. 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三、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与影响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1.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浅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应对策略近年来,我国特别是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特征已由单纯量的扩张逐渐向质的提高方向转变。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农村信用社不仅要从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更要在经营理念和支持方式上加以改进。
本文拟结合浙江湖州的实际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对策建议”作一探讨。
一、主要矛盾1、信贷支持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转型必然要打破时下农民所熟悉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突出和加强一些具有潜在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经营,并使之走上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之路,最终形成区域优势产业。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自然灾害风险之外,更要面临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生产、加工、销售链脱节等风险,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政策性风险。
作为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使信贷资金做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统一,这与农业生产内在的高风险之间是相互矛盾的。
这一矛盾不解决,势必会阻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的增长。
2、组织分散与集约经营之间的矛盾。
由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经济发展分散,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还没有实现由数量型、速度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和集约型方式的根本转变,产品还停留在“杂、大、初、低”上。
一是品种杂,缺乏深加工与增值的有效途径,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品牌意识缺乏,市场拓展乏力。
二是农村个私工商户生产的产品优质率低,大路货多,缺乏竞争力,一旦宏观经济步入调整,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变化,往往是发现什么产品价高货扬才开始调整,刚刚调整完市场又有新变化,不能做到有预见的超前性调整。
3、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
当前,由于农业产业链不长,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增值少,农业增产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四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一、背景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目标设定1.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 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农民增收。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三、主要任务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多样发展。
2. 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先进化。
4. 加强农业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四、具体措施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1)加大粮食生产力提升力度,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推广科技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2)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根据地区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
(3)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灌溉效率和节水技术的应用。
2. 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1)加强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的环节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和农业示范园区,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2)推广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
挖掘农业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互联互通。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1)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4. 加强农业农村产业协调发展(1)推动农业产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五、实施保障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范例(四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范例一、背景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产业结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业投入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
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必然的选择。
二、调整目标1. 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
4.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自给率。
三、调整措施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产业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增加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化,促进农业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
2.优化农产品结构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调整农产品结构布局,逐步减少低附加值农产品的产量,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规模。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鼓励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参与农产品销售,拓宽农产品的市场渠道。
3.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构建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价值链延伸。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深加工业和农业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品牌价值,拓展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4.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创业教育。
建立完善的农民技能培训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鼓励农民参与创业教育,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经营能力。
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政策解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5.加强农业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加大对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合格。
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
在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是目前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经营方式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对策一: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多元化产业,增加农村产业收入来源。
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使其适应新型产业的发展需要。
问题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是限制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的顺畅进行。
对策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农田水利及灌溉系统,修建农村公路和农村交通枢纽,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PPP等模式,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问题三:农村产业化程度低农村产业化程度低是阻碍农村产业振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农村企业小规模、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难以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需求,限制了农村产业的发展。
对策三: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贷款、技术和管理培训等支持,帮助农村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农村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问题四:农民素质不高农民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产业振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低、技术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限制了他们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应用的能力。
对策四: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能力。
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传授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等知识,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案。
一、国家政策的引导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政策的引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宏观调控、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民逐步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培育新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三、加强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效益的提升。
四、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路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引导,完善农产品市场、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八、拓宽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农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方向。
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必须对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投入对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支持,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创新意识。
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变。
政府应该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三、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加强农村产业的融合。
政府应鼓励农村发展多种产业,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相互融合,形成农村经济的多样化特色。
同时,还应加强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是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电商的支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建设农村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将农产品直接销售到市场上,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效益。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运营和管理能力。
五、鼓励农民参与产业合作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产业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支持,帮助农民组建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并推动农产品集中采购、加工、销售。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民的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提供农村贷款和信用担保服务,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风险。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保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修建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水利效益;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提升农业生产力。
其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需要从扩大粮食种植,增加农产品供给,减少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等方面入手。
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推进农牧业一体化发展。
农牧业一体化发展可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在推进农牧业一体化发展方面,可以鼓励农民发展农牧业综合经营,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牧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第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亟待解决。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农田水质,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第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竞争力。
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最后,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需要制定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供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和扶持。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
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时,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有哪些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有哪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那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有哪些呢?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同样如此。
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培育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抗病虫害、耐旱、耐盐碱的农作物品种,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推广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如无人驾驶的拖拉机、精准施肥的无人机等,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程度。
其次,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每个农村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要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产业。
比如,在山区可以发展林果业、中药材种植;在平原地区可以发展优质粮食、蔬菜、花卉等产业;在水域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
以某地为例,当地利用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并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将猕猴桃打造成了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者,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要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要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话语权。
例如,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合作社合作,建立了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和产品销售,农民负责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双方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建议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农民群众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产品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
因此,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优化调整的建议。
一、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产品结构是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当前,我国农产品结构存在着过多的粮食和蔬菜等问题,而部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如有机农产品则较少。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民转产转业,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有机农产品、水果、畜禽等高品质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为了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技示范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农业结构的调整。
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少农业品种和减少种植面积,引导农民转向科技农业和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供给结构。
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农产品为主,种植业和养殖业仍未能实现升级换代。
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将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
首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单一、粗放、传统等问题。
农业主要以粮食、棉花、油料等传统农产品为主,农业经营方式主要以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大的特点突出。
此外,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过于依赖传统农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农产品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的结构调和。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调整,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可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业产业发展支撑。
此外,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例如,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扶持力度,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同时,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实现。
政府可以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提升农业科研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加强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撑。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邓启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3)摘要: 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提出了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着重就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优化; 农村; 农业中图分类号: F 321 文献标识码: ATh ink ing and coun termea sures for adjusting the rura l industr ia lstructure in the new situa tionDEN G Q i2m ing( Institue of S cientif ic and T echnolog ical Inf orm ation, Fuj ian A cad em y of A g riculturalS ciences, Fuzhou, Fuj ian 350003, China)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adjusting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new situation w as analyzed. The guidingthough t, basic p rincip le and noticeable p roblem s in the p resent adjustment and op tim 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w ere put forw ard. The p relim inary exp loration w ith the focus on the direction and useful countermeasures in the adjustment and op tim ization w as conducted.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A djustment; Op tim ization; Rural area; A griculture1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我国和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呈现出三次产业都得到发展并协调并进的良性态势。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
表现在农业上, 主要是: (1) 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生产的任务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小康的需要, 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2) 农业的发展已由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 但区域性结构差,不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更难以适应加入W TO 后所面临的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在农村工业方面, 则表现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难以再继续支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此外, 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却明显滞后, 而且近年来还有放慢的趋势, 这就不可避免地阻止了农村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产品供求格局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变化, 正是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到来的本质反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
并认为,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求, 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1 ]。
2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211指导思想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基本规律,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 紧紧围绕指导思想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高举“质量和效益”这面旗帜, 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 加强和稳定第一产业,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更福建农业学报15 (增刊) : 117~ 120, 2000Fuj ian J ournal of A g ricultural S ciences高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规模经营、技术先进、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212基本原则新形势下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应主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原则。
具体地说, 主要是: (1) 以农业为基础,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原则; (2)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3) 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 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
总之,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仅要使最佳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而且要使经济保持长足发展后劲, 避免短期行为和盲目冲动。
213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当前,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应该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 加强和稳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确保食物安全问题。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人口多、人均土地少, 是我国最大的基本国情。
虽然1993 年以来,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渐进并进而急促地取代了农业产业而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主力结构, 但无论如何农业在国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 决不会因为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份额的下降而改变。
相反, 必须不断地得到加强。
(2)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一直都比较低, 再加上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3 年下降, 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投入, 而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 ]。
此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及人均资源紧缺和农业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 也都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并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3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是质与量的统一。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既没有一劳永逸的调整,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调整, 而应把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和即将加入W TO 的当前, 则应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2~7 ]。
311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我国以往的结构调整中, 由于片面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 一些地方并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产品和区位等优势, 而是市场上缺什么就上什么, 结果是各地区结构趋同、重复建设, 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结构的优化和各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避免重复建设和出现新一轮的卖难, 新形势下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应从市场需要和当地的优势出发, 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突出各地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各地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并制定出适合于本地区的结构调整规划, 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减少结构调整的肓目性。
具体地说, 就是要在现有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并进的基础上, 并以此为方向, 继续优化。
在区域布局上, 农村各地由于其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其产业结构调整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 应以花卉和无公害蔬菜为主, 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在平原地区, 则应以粮、菜、果、畜为主, 合理布局并逐步建立肉、蛋、奶等生产基地, 并适当发展养鱼和其他水产养殖业, 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在广大农村山区, 除了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外, 还应充分开发、利用山区丰富的资源, 加快绿色果蔬、食用菌、优质茶叶和草食畜牧业等的发展。
当然, 市场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 还必须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分析与预测, 并从当地的优势出发, 大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尤其是要尽快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充分发挥其导向和协调功能。
312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有识之士指出, 解决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的根本出路, 并不在于提高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而在于尽快摆脱我国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即尽快通过农业市场化,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建立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农业(金成晓, 1999)。
为此, 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与适度集中。
在条件尚不成熟的当前, 政府必须首先制定一些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政策, 如改土地无偿使用为适度有偿使用, 同时规定土地最低生产率, 刺激土地的流动和重新配置。
至于如何在长期稳定农地承包关系的条件下,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正常流转制度, 促进农村各生产要素118 福建农业学报第15 卷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则是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研究、回答的重要课题之一。
与此同时, 还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逐步剥离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为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提供条件。
此外, 还应着重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及就业制度, 建立统一、公平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再就业的优惠和培训制度。
313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改变传统农业高投入、低产出, 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是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相割裂, 农产品增值的收益回不到农业生产中去, 是过去我国农业效益一直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如果将发展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等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 将农业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 使农民获得生产环节以外、尤其是加工和流通等后继环节的收益, 就可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社会化服务和规模效益的矛盾; 而且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还可以有效解决农户分散经营条件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问题。
因此, 立足区域优势, 培植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