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4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六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_1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_1

发明方法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创造发明的意义,知道创造发明的重要方法——加一加,加一加创造发明法的一般步骤。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注重学生对实践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学会运用科学的创造方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需要创造,发明无处不在,做生活的有心人。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加一加创造发明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教学难点:运用加一加创造发明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改联一联学一学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定一定等十二中发明的方法,称作十二聪明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十二聪明法里面的第一种发明方法:加一加。

二、新课教学:要会发明,必须要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同学们要做到以下三种启示:1、认真观察,开启发明的大门在我们身边,充满着发明课题,如果我们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事物,看看这件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功能及不合理的地方,只要我们专心致志,细致入微,善于捕捉点的注重,就会有忽然的发现,从而开启发明的大门。

2、积极思考,碰撞火花经历过观察后,要进行思考研究,用心找出缺点来,并要产生联想,要进行反复对比,如何改进它的不合理的地方?采取何种方法?只有这样多想,才能碰撞出发明的火花3、精心设计,完善作品观察、思考后,对事物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确定改进重点,设计改进方案,形成鲜明特色,具有创新点、新功能,使事物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发明的具体方法:1、事物+事物=?钳子、电话机、U盘、排气扇、电脑、接口、USB、烤箱、垃圾桶、桌子、椅子、床、窗户、信箱、手推车、门铃、遥控器、取暖器、领带、圆珠笔、铅笔、铅笔刀、钥匙、背包、微波炉、电磁炉、电视、白菜、番茄、饮水机、电饭锅……同学活动:任意两种事物相加看你能得到什么?同学举例组合U盘+领带=?灯+电话机=?扫帚+筷子=?排气扇+马桶=?……与同学共同分析:结果分析:第一种:已有的(或者没有意义)的第二种:奇怪的第三种:可笑的教师:我们去除已有的或者暂时认为没有意义的,保留奇怪的,不要扔掉可笑的。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
有误
【答案】:
【解析】: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逐渐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段时间后,他将观察到图中A、B间的距离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有: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______
方法迁移: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呢?据上述实验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芽的中轴线上,如图中甲所示,画上一条红色竖直线AB(红色竖直线比较难褪去,可以在植物芽上保留较长时间),让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直立生长;②几天后,观察现象,结果如图中乙所示。
【答案】:
【解析】:
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月相的变化规律
B、地球自转方向
C、日本常发生地震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纵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______的发展,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真可谓功勋卓著.
【答案】:
【解析】: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______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跨入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______,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但同时,______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______污染严重……
【答案】:

华师大版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科学与社会发展》每课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科学与社会发展》每课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科学与社会发展》每课教学反思1 科学就是力量成功之处:1、重视基础,强调知识的整体,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活化历史知识,切准发展脉络、把握时代特征,提升了能力,拓展了思维。

2、突出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学史明志,培养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3、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4、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师生互动交流法、说、评、议结合法;引导法;教授法,设计开放性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5、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恰当,反馈训练的设计,考虑到层次性、开放性和教育性。

不足之处:1、如果说本课教学有缺陷的话,就是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没有完全放开,应该多给学生发言讨论的机会和时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一、科技在教学中的优点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优点。

首先,科技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在线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文档、视频、图片等。

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科技工具,如电子白板、投影仪等,将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科技在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科技工具,学生可以与教学内容进行互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完成在线作业、参加讨论、进行在线考试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科技还可以促进教学与社会的结合。

通过科技工具,教师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在线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学生也可以通过科技工具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

这样,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了解实际应用。

7.4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7.4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例如,选取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交易等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针对青少年如何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具体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例题2:请举例说明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并谈谈你认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答案: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我国还实施了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放缓,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等。
3.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演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例如,让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调查,了解周围人群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科技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_0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_0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4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第7章学科年级九下学习目标1.了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现在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有什么解决办法。

2.能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重点了解和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难点能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的生态变化图片过去生态:如今生态:为什么会这样?(资源的过度消耗)怎么办?观察图片思考、讨论利用图片,进行对比,从而引出所要讲述的内容。

讲授新课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有哪些?自主学习:教材190页资源面临枯竭、环境退化、自然灾害频繁解决办法如何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展延伸: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独立完成读教材、独立完成阅读所给出的材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从材料中找出所需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阅读190页材料“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回答问题:什么是清洁生产?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什么是绿色产品?亦称为环境友好产品,如无汞、节能和长寿命的灯,无苯、无卤的壁纸,无铅、安全的玩具,无有机溶剂、无剧毒物的驱蚊剂等。

设计过程有什么要求?要求少用资源,尽可能用无毒原料;其生产过程,要求无废少废,废物回用,综合利用;其使用过程,环境友好,无毒副作用;其处置过程,要求可拆卸、可降解、可再生。

拓展延伸:绿色食品等级划分绿色食品分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二种。

A级标志为绿底白字,AA级标志为白底绿字。

拓展延伸:A级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读教材的相关材料找出:什么是清洁生产?什么是绿色产品?设计过程有什么要求?这三个问题了解绿色食品等级划分阅读给出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所给材料,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自然科学(下)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自然科学(下)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自然科学(下)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华东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教学目标:1识别遗传与变异,懂得遗传与变异的应用。

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举例说明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工程,说出人类基因组的意义。

4知道遗传病,懂得近亲结婚的危害。

5列举生物进化现象,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6描述健康的概念。

7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8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描述平衡膳食的观点。

9能识别健康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描述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

10说出引起冠心病、肿瘤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1说出传染病特点,传播的三个环节以及其预防措施。

1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13了解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14了解科学对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诸方面的正面影响。

15全球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及其产生原因。

16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知识归纳: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生物的遗传(一)生物的性状1性状:包括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如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

有些性状是可见的,有些性状是难以观察到的。

2相对性状: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

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3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

动植物的性状主要也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

(二)遗传物质及传递途径1染色体(1)细胞核中有一种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

(2)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3)体细胞染色体数成对存在,生殖细胞染色体成单存在,即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4)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父亲体细胞(对)精子(条)母亲体细胞(对)卵细胞(条)受精受精卵(对)发育子女(对)232323232323→→⎫⎬⎪⎭⎪−→−−−→−−(5)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第4节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学案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第4节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学案

【预习案】1.应对全球性的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2.环境污染的治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和自然灾害的防治,仍然需要依托__________来解决。

可持续发展需要__________支撑。

3.科学可以为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__________4.科学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__________,人们可以根据理论开发出相关的__________技术5.科学可以为开发生态农业、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理论基础,人们可以以此来提高农产品产量、__________和环境质量,推动农业的__________。

6.科学可以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人们开发出__________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和__________等提供理论基础,为人们深度开发地球上的__________提供理论基础。

7.科学可以探究__________的成因,开发监测自然灾害的技术,以此来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性,为__________服务。

【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点一: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2.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有哪些?3.如何利用科技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4.举例说明科学可以为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合理依据?5.举例说明科学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6.什么是清洁生产?它的实质是什么?7.什么是绿色产品?8.举例说明科学可以为开发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技术集约化农业技术提供理论基础?9.举例说明科学可以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人们开发出资源可循环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提供理论基础?10.什么是“玻璃地球”计划?11.举例说明科学可以探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开发监测自然灾害的技术?【训练案】1.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叙述是( )①开垦红壤地区的荒山荒坡②使用一次性筷子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④骑车工作和购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月相的变化规律B.地球自转方向C.日本常发生地震D.某个国家的建立3.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4.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的是( )A.唐诗→宋词→元曲B.电话→寻呼机→手机C.留声机→随身听→MP3D.煤炉→燃气灶→电磁炉5.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 )A.它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九年级自然科学(下)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自然科学(下)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自然科学(下)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华东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教学目标:1. 识别遗传与变异,懂得遗传与变异的应用。

2. 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 举例说明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工程,说出人类基因组的意义。

4. 知道遗传病,懂得近亲结婚的危害。

5. 列举生物进化现象,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6. 描述健康的概念。

7. 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8. 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描述平衡膳食的观点。

9. 能识别健康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描述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

10. 说出引起冠心病、肿瘤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1. 说出传染病特点,传播的三个环节以及其预防措施。

12.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13. 了解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14. 了解科学对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诸方面的正面影响。

15. 全球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及其产生原因。

16. 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知识归纳: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 生物的遗传(一)生物的性状1. 性状:包括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如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

有些性状是可见的,有些性状是难以观察到的。

2. 相对性状: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

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3. 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

动植物的性状主要也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

(二)遗传物质及传递途径1. 染色体(1)细胞核中有一种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

(2)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3)体细胞染色体数成对存在,生殖细胞染色体成单存在,即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科学与社会发展4 科学技术
与可持续发展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
B、环境问题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C、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
D、自然灾害包括环境问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A、阅读、笔记和练习
B、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实践和应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B、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C、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处将占主导地位
D、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坏处将占主导地位【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月相的变化规律
B、地球自转方向
C、日本常发生地震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害处的是( )
A、飞机大大缩短货运和客运的时间
B、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三废”
C、移动电话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D、洗衣机能在短时间内洗涤大量的衣服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雨后彩虹
B、嫦娥飞天
C、流星划破夜空
D、大雁南飞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张一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
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科学研究是从______开始的。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______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______的方式,也带来了一些______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______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跨入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______,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但同时,______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______ 污染严重……
【答案】:
【解析】: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指甲的生长究竟发生于哪一部位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

”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下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擦掉,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段时间后,他将观察到图中A、B间的距离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有: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______
方法迁移: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呢?据上述实验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芽的中轴线上,如图中甲所示,画上一条红色竖直线AB(红色竖直线比较难褪去,可以在植物芽上保留较长时间),让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直立生长;②几天后,观察现象,结果如图中乙所示。

①实验中该同学的假设是:植物茎的生长可能发生于芽尖端的______。

②得出结论:实验中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______部位(选填“AC”“AB”或“BC”)。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