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3北京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北京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育明教育【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3北京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课后题答案解析概念题1.垄断答:垄断是指把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大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极少数大资本家,为了规定垄断价格、控制原料来源和销售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达成协议而实现同盟和联合。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答: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而成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垄断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银行业高度集中,由原来的金融中介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产生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一般资本统治发展为金融资本统治。

同时,在商品输出的基础上,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垄断资本在国际上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从而导致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并开始了对世界的分割。

垄断资本主义推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它不仅不排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加剧,特别是使国际竞争加剧。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

3.垄断利润答: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一般企业通常只获得社会平均利润。

2013中山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中山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13中山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概念题1.食利阶层答:食利阶层是指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脱离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的垄断资本家组成的阶层。

占人口极少数的垄断资本家,依靠对国内外人民的剥削,在手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他们通过攫取的巨额货币资本,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作为进一步增加财富的重要手段。

他们投资和参与众多的公司,这些公司分散于许多部门和行业,甚至分布于世界各地。

他们不可能一一地进行具体的管理,而只能通过雇用大量的经理和技术人员来代为经营。

以“剪息票”为生而不参加任何经营管理活动的食利者增加了,他们依靠握有大量股票和债券而获得的股息和利息,使他们可以过着穷奢极侈的寄生生活。

二次大战后,随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财富也更加集中在少数垄断资产阶级的手里。

日益扩大的食利阶层不仅直接无偿地占有巨额的国民财富,而且为了满足他们腐朽的寄生生活,还发展了许多专门为之服务的行业和部门,如赌博、贩毒等等。

食利阶层的出现表明,资本家对于社会再生产过程已经是多余的了,他们逐渐成了社会的赘瘤。

2.食利国答:食利国是指脱离生产,专靠剥削别国,特别是殖民地人民的劳动以维持生存的国家。

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成为食利国的坚实基础。

巨额的资本输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国外利润收入。

巨额的资本输出和所带来的利润,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加重了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剥削,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成了它们的债务奴隶。

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今后不断吮吸世界各国人民血汗的吸血管,它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货币信用制度危机答:货币信用制度危机是指金融市场上出现大量抛售一国货币,从而导致该国货币大幅度贬值,货币信用领域发生极度混乱和剧烈动荡的现象。

资本主义的货币信用制度危机是进入垄断时期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危机的产生表明,资本主义的货币信用制度已从根本上丧失了稳定性。

2013中央党校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中央党校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13中央党校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1.资本国际化的程度是怎样发展和提高的?答:资本国际化的程度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资本各种形态的国际水平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1)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中,资本的形态是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依次变化的。

在剩余价值得到实现后,它又重新回复到已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形态。

但在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中,各种资本形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却并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

最早表现出资本国际化趋向的是商品资本。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需要不断扩大市场,这就促使资本家奔波于世界各国,以大力在国外市场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实现资本的增值。

世界市场因之逐步形成。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因之以大量的商品输出为其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

(2)随着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所出现的大量过剩资本开始涌向国外,到世界各地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

这时,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已不再仅仅是为了与商品资本的国际化相适应,而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且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输出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经济生活国际化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

再加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争夺,已不能再简单地依靠国际贸易来进行。

垄断资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来安排资本循环的整个过程,不仅把生产配置到国外,而且往往还把分工引进自己设置在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企业之中,形成了国际生产的流水线。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突出起来,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所以,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资本国际化的特点已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为什么成为国际垄断的主要组织形式?答:跨国公司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2。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政治经济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经济制度的两种规定答: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1)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2)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2.相对人口过剩答: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减的速度减少,从而导致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失业问题是制度性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顽症。

3.超额剩余价值答: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单个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商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资本家就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

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

但另一些使用最新生产技术和方法的资本家,又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4.金融资本答:金融资本是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资本形式。

它是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通过融资、控股、参股等形式融合为一种既控制生产又控制流通的万能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1)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统一的组织范围内实行直接的结合;(2)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资本关系、信贷关系和其他关系方面实行紧密的联系,共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

历年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

历年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

南 京 财 经 大 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第一部分 西方济学部分(共90分)
一、名词解释(2×5分=10分)
1、经济模型
2、菲利普斯曲线
二、简答题(4×10分=40分)
1、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存在粮食总量危机,但可能存在粮食分配问题。

为什么?
2、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不会在其市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部分进行生产。

为什么?
3、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实践,解释过分节俭对他人也可能是一种罪恶。

4、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三、计算题(2×10分=20分)
1、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 ,他在1x 和
2x 中的偏好可以用1212(,)U x x ax x =+(0a >)代表,1x 和2x 的价格分别为1P 和2P 。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

2、假定一国生产函数为1/32/3()Y=K AL ,其中资本存量为K =43200,有效劳动力AL =200,折旧率为5%,储蓄率为0.4,试求:
(1)有效人均产出;
(2)若该国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和2%,求稳态有效人均资本水平;
(3)在稳态水平上产出、资本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各为多少;
(4)计算该国有效人均黄金资本存量,稳态时达到该黄金资本存量的储蓄率是多少。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练习册及答案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练习册及答案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解释概念: 1、政治经济学 2、经济规律二、单选题:1、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蒙克莱田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完成者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蒙克莱田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A、18世纪初B、18世纪中C、19世纪初D、19世纪中4、创立帝国主义理论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5、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A、生产B、生产关系C、生产力 D 、劳动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B、生产关系C、生产力D、劳动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分析框架是分析()A、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与消费矛盾C、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D、资本与货币的矛盾8、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 )A、生产过程B、商品经济C、经济规律D、资本主义的本质9、以《资本论》体系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10、下列属于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三、多选题: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蒙克莱田B、威廉·配第C、亚当·斯密D、大卫·李嘉图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成份主要表现在()A、认为自利是人的本能B、提出劳动创造价值思想C、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D、把资本主义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制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根本的改造,表现在()A、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B、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C、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D、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4、社会再生产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5 、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它们是()A、生产关系层次B、经济运行层次C、微观经济层次D、宏观经济层次四、判断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不需要涉及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说明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一解释下列名词1 所有制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

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

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

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 所有权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

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二是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答案】C【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

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

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

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

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概述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分为两个部分,A卷和B卷。

A卷为选择题,共50道,从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方面考查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掌握程度;B卷为主观题,共6道,分为两个大题,通过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两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部分(A卷)1. 题干:我国的混合经济是指()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分割发展C. 忽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性质差异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混合经济指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并存和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

2. 题干: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是()A. 资本主义社会B. 非资本主义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完全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阶段性目标。

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现的,既反对封建主义,又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合并统治。

3. 题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的经济基础A. 主体B. 核心C. 基础D. 特点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和基本特征。

4. 题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形成的第一个主要的思潮是()A. 共产主义思潮B. 爱国主义思潮C. 社会主义思潮D. 马克思主义思潮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形成的第一个主要的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思潮。

5. 题干: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职能是()A. 政治领导B. 经济建设C. 社会主义教育D. 革命斗争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职能是政治领导,即通过工人阶级的政治领导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三、主观题部分(B卷)1. 题干: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答案:逐题解析此题要求考生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导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首先,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现在服务领域因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而进入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

这里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不只研究生产关系,还要研究生产力,研究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到底偏重生产关系还是偏重生产力,要看研究任务。

其次,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运用的哲学方法,也就是唯物辩证法和抽象法。

政治经济学发展到现代阶段,方法论应该与时俱进,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研究方法都应该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关于数学方法,可以肯定,能够得到数学证明的理论是科学地理论。

但不能反过来说,得不到数学证明的理论就不是科学的。

2、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在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主线应该是如何通过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以增进国民财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目标和归宿。

第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回答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这样的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应围绕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理念。

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任务,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它是批判的武器;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是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目标。

2013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资本的一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 做准备。 (2)生产阶段 即资本家使所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生产出新的产品和剩余价值的过程。如果用 P 表示生 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 w ′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那么,生产阶段可用公式表示为: 。这里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为了产业资本的又一种职能形式,即生产资本。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发挥作用,生产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 新的产品。 (3)销售阶段 即资本家从生产领域退回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如果 以 W′和 G′分别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和货币,则销售阶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G′。这里的商 品是产业资本的另一种职能形式——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商品的出售,实现包含在其 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商品出售是惊险的一跃,所以,商品的出售或商 品资本职能的实现,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循环和资本家的命运。 综上所述,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 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又回到原出发点使价值得到增殖的全部过程,就叫做产业资本的循环。 用公式表示为: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三两个阶段是流通领域,
(1)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终点是已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因此、 它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取得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其片面性在于容易 忽视生产阶段,仿佛价值增殖是在流通中完成的。 (2)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是: 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 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不停顿的再生产过程, 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造成的假象。其片面性在于,它使资本主义生产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被模糊了,似乎 是为生产而生产。 (3)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既能反映出资本生产是不断的 再生产过程,也能反映出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是产业资本正常运转的条件。其片面性在于,模糊了资本家 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仿佛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以上分析表明,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 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必须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产业资本的循环就是三种循环 形式的统一。 3 .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答:产业资本家为了不断地获取剩余价值,他的资本就必须不问断地进行循环运动。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 断地循环,需具备两个条件: (1)产业资本家的全部资本不能同时存在于循环的某一个阶段上和处于某一种资本形态上,必须把全部资 本按一定比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处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态上,使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空 间上同时并存(即并存性) ,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断。 (2)产业资本家的三部分资本,其中每一种职能资本形式,都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顺次通过三个阶 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原来的形式上,使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 继起性) 。如果任何一部分资本,在循环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中断,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同时并存的状 况就不能保持。 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而没有继起 性也就不可能有并存性,继起性又是并存性的结果。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只有同时并存并依次相继转 化,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才不致中断。 4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周转速度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的次数。影响资本周转速 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产业资本构成和生产时间及流通时间长短两个因素。 (1)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两者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 12、13 。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①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 快。 ②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由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快于固定资本,所以固定资 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 (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013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答: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 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 ,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因 此,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为 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可见,工人的 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所谓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 .资本 答:资本是指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它体现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问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 系。资本在物质内容上和现象上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只有当货币和生产资料用于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时,它们才成为资本资本的基本特 点是:增殖性、运动性和返还性。资本的本性就是要在不断的运动中、在循环和周转中不停地增殖。按资 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其周转方式,可分为固定资本 和流动资本;按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独立职能,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按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形式,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按其社会构成,可 分为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私人资本、国有资本和股份资本等。 7 .剩余价值 答: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或者说,剩余价 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剩余价值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 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按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 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压 缩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以获取绝对剩 余价值为主。后来变为以获取相对剩余价值为主。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它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8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指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具 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工 人为资本家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本身并不是资本家追求的目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要生产具 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生产能够出卖的商品;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还要带来剩余价值。商品生产过程 具有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这 个生产过程也具有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就是说,把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 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 生产过程。 9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答: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武汉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武汉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13武汉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概念题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答: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被社会或劳动者集体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经营、使用等诸方面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虽然由于承担职能的不同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共同占有剩余产品,以消除人们在经济上的对抗和剥削关系。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答: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除原始公社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外,各种社会形态一般都同时并存着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是由一国范围内各地区各部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决定。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构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同时,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所有制形式。

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包括: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中外合营企业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等形式。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有:(1)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建立起来并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

2013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2013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题及其解析一、概念题1.政治经济学答: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

在本章中,政治经济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它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它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

2.物质资料生产答: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屋住等等,否则,人们就无法生活下去。

而要取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

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劳动答: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劳动是人类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必须途径。

劳动的进行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要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

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因素,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者利用某些物质资料,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使其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

2013南京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理论 考研 状元笔记

2013南京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理论 考研 状元笔记

注意,最优化的时候,有些厂商有可能产量为零(边际成本太高)。 (4)准竞争模型 准竞争模型和竞争模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区别在于准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数量 要大大小于竞争性市场,正所谓,竞争不需要过多的厂商,有时候两个就够。
(5)价格领导模型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第十五章 博弈定价模型
博弈论要求掌握均衡观念,不同博弈类型对应的均衡观念。在中级阶段我们掌握的均衡观念有两个纳什均 衡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这些都是在完全信息下的均衡观念,前者是完全信息静态的均衡观念,后者是 完全信息动态的均衡观念。另一类要求掌握的博弈是重复博弈。尼克尔森书上比较乱,我们稍加整理一下 使得更加系统化。 1. 基本概念 ( 1)博弈三要素 参与人:谁与谁互为博弈对手 策略:每个参与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可选行动 支付:博弈结果给予每个参与人的报酬。 比如著名的囚徒困境 参与人B 参与人A 坦白 抵赖 坦白 -3,-3 -6,0 抵赖 0,-6 -1,-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传统模型
这一章的基本模型是复杂题目的基础,有关产业组织的考题都从这些模型中演变出来。 1.同质寡头下的定价 (1)模型的基本结构
(2)古诺竞争 多个厂商同时选择产量水平。
结合所有企业的反应函数,我们求解这些方程,市场的均衡解可以得到。 (3)卡特尔模型 卡特尔是指尽管市场中有超过一个的厂商不过这些厂商联合起来充当一个大联盟,就好像市场只有一个垄 断厂商一样。
1 2
1 1 2 1
=0
2 1 a-2bq -bq =0
推出反应曲线为:

2013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状元笔记-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2013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状元笔记-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因此,该理论有代表性的论 文都把技术冲击作为波动源, 认为技术变化包括任何使生产函数发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 数量变化的因素。 2.基本理论 1)分析前提 技术变动表现为生产函数的变动; 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 本存量;每个人具有相同的偏好;每个人在整个生命期内均匀地消费。 2)技术进步的影响 由于技术进步,产量、总资源会增加,从而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相应地增加,收入也就 相应增加。在此过程中,经济以收敛方式增长而趋向新的稳定状态。最终,资本存量、收入、 消费和投资都将增加到各自新的稳态水平上。这样,经济经历了扩张直到稳定的过程。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率即消费者愿意用第二期消费替代第一期消费的比率。
跨期消费的无差异曲线
第三,最优的消费者跨期消费 最优的消费者跨期消费出现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 消费者跨期消费最优决策 的条件为: MRS=-(1+r)
借贷约束下的跨期消费决策
2.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 1)随机游走的含义 如果永久收入假说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消费者能够进行理性预期,那么,消费随着时间推 移而发生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这种不可预测的变动被称为随机游走。 2)随机游走学说的基本观点 根据永久收入假说, 消费者的收入处于变化中,并且消费者总是使自己的消费在时间上保 持稳定。 在任何一个时点, 消费者总会根据当下对一生收入的预期选择消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 消费者总会根据新获得的信息修正其对一生收入的预期,并相应地进行理性消费。只有不可预 测的事件才会令他感到意外,从而改变消费。由此可见,消费的变动是随机游走的。 3)随机游走学说的政策意义 如果消费遵循随机游走方式, 则决策者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经济发展,还可以通 过影响公众对政策行为的预期来影响公众消费,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发展。 eg: (中央财经大学,2011 年) 一个人的生命期分为工作期和退休期,工作期内此人的收入为 Y ,退休期无任何收入,利 率为 r,其他条件不变,工作期消费是退休期消费的两倍。 (1)假设此人工作期间收入为 100 万元,利率为 50%,请问个人储蓄是多少?工作期的 消费和退休期的消费分别是多少? (2) 假如社会保障系统给此人支付 25%收入的转移支付,请问个人储蓄是多少?工作期 的消费和退休期的消费分别是多少?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习题册答案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习题册答案

政经习题册论述题、简答题答案论述题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知识)l 六、论述题l 1、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法制性,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在一起。

不仅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

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 唯物史观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的过程2商品货币关系不等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3商品货币关系可以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结合。

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生产,是由于间接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而这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l 2、我国30年改革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当前还面临着哪些迫切问题需要解决?谈谈你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1) (一)必须坚持以社会和谐为目标。

(二)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人民生活状况的好坏、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建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必须坚持社会体制改革创新。

(五)必须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高。

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收人差距不断扩大。

三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公共服务存在明显差别。

四是城乡要素市场不均等,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是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是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缓慢,整合支农资金困难重重。

(3) 思路:一是改革财税体制,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二是建立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体制机制。

三是改革城乡分割的公共服务体制,为农村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练习册答案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练习册答案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练习册答案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练习册答案第二章1.简述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答: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但它不是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3.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答: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4.简述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1.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答: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首先由马克思发现并加以科学论证的。

他“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他阐明了具体有用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以此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课件)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集中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当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成为一种天然货币形式。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可以用来表现、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13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概念题
1.生产成本
答: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

生产成本不仅是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家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生产成本代表资本的耗费,资本家只有在出卖商品后能将其价值收回,才可购买下一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使再生产得以实现。

(2)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成本越低,在竞争中就越能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就越会处于不利地位。

(3)生产成本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

只有在获得的商品价值超过生产成本的条件下,资本家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否则,资本家就无利可图。

生产成本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利润
答:利润是指资本在运行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

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即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

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3.利润率
答: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的周转速度。

4.平均利润
答:平均利润是指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预付资本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

公式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额×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只是通过市场竞争和资本转移而形成的大致的平均数,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平均趋势。

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利润来自剩余价值这一本质联系。

因为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一个部门获得的利润量与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往往是不一致的。

5.平均利润率
答: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不能被理解为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也不意味着
各部门所得到的绝对利润量相等,更不能认为它会成为一个不变的量。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