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 《政治经济学》(第3版)逄锦聚 学习笔记 合成版【呕心沥血整理】 打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1 复习笔记
一、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交换。

表现在: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交换越发展,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如果交换受阻,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2)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

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另一方面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①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

②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

③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既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包括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二、所有制与产权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2.产权和产权制度
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权能:(1)收益分享权能;(2)收益支配权能。

产权的基本特征是:(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

(2)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指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和,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三、生产力及其发展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体现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社会制度的属性,但它又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

如果抽去各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法只是它们的自然的或技术的结合方式。

没有不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力,也没有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

(3)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
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并使劳动者创造出新的劳动资料和工艺方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例如分工、协作等生产组织形式和对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经济运行的监督与调节制度进行创新等。

2.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1)分工
①形式:各种社会劳动的分工;劳动职能的分工;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②作用:分工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分工使生产工具专门化。

③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2)协作
①含义: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②协作的优越性:协作能抵消单个劳动者的差别;协作能节省生产资料;协作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协作能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协作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在很大空间上同时进行劳动。

③协作的负效应:集体成员偷懒。

因此协作所产生的新的生产力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统一的指挥和管理。

(3)机器大生产
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结果是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即用机器生产机器,人力被自然力所代替,这标志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机器大生产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
①机器大生产促进了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推进了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

②机器大生产创造了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促使生产的社会化。

③机器大生产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跳跃式的扩展能力。

3.新科技革命
新科技革命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

新科技革命的前景和可能带给社会、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至今还很难全面准确地估计,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肯定将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

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
①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当稳定,不像生产力那样积极、活跃;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当一种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之前,它就不会灭亡;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成熟时,它也不会出现。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①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②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从本质上说,经济体制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③两者的关系
两者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经济体制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但经济体制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2)制度创新
在经济学中,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是指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

随着生产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任何社会的制度发展过程都将是一个从制度创新,到制度均衡,再到制度创新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3)制度均衡
制度均衡是指一种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此时无论怎么样改变现存制度,都不会给从事改革的人带来追加利益,于是没有了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而一旦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如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或有了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的新发明,或社会政治环境有了变化,这时又出现了获得潜在利益的机会,制度创新又可能重新出现。

第2章商品和价值
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1.商品经济
(1)含义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
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
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②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3)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①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着相反的运动。

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

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3)两者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

而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相关。

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1)个别劳动
个别劳动是指由于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别行为或私人行为。

(2)社会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

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的条件下的个别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二、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下面几点内容:
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③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

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可以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时间
产品量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效率和劳动投入的效益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或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2)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3)二者关系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则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便越少,从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

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则生产每一单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

因此,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4.技术、管理与价值创造
(1)技术与价值创造
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

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2)管理与价值创造
管理是整个生产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管理劳动首先是一种具体劳动,因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

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商品之中。

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计划配制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①计划配置方式是指以计划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方式,它是通过计划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

②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

(2)几种主要的市场机制
①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

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

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制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

②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

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

由此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又一个重要机制。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便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和市场竞争实现的。

②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③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价格背离价值的运动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种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
①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②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

③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关系,在价格的不断波动中,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

第3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
1. 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用做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具有价值储藏作用的商品或者法定的凭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产生过程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其中,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主动地要表现价值;表现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就商品全体来说,其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

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充分地表现出来。

(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3.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样是实在的商品体,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货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现材料,执行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只是观念的货币。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货币用作偿还赊购欠款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当商品流通越出国界产生国际贸易关系后,货币便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

二、货币的形式
1.货币由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演化
在简单物物交换时期,贝壳、食盐等实物都曾充当过货币的角色,之后随着扩大的物物交换和一般商品交换形式的逐步出现,出现了金属货币(主要是金银),并且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2.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是由货币形式的内在矛盾决定的,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是分不开的。

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来看,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

纸币只有代表金量,才成为价值符号;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来看,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包括:
(1)由银行信用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支票、汇票、期票、存款货币等。

(2)银行券。

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

现代国家的主要货币形式是由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能兑现的信用货币。

(3)存款货币。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5)其他信用货币。

4.外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包括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
①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②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静态含义的外汇具有两个本质特征:第一,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第二,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2)汇率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①国际收支状况。

②一国物价水平。

③国际间利率的差距。

④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

⑤外汇储备。

⑥财政状况。

(4)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①当一国的汇率上浮时,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民收入将会随之减少。

②如果一国的汇率上浮,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这样,国内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受阻,从而国内就业量就会减少。

③一般而言,汇率上浮的国家其利率水平偏高;汇率下浮的国家,其利率水平偏低。

④若一国汇率上浮,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便会下降,进而带动国内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本国商品的价格下跌;而且,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将上升,致使部分出口商品转而内销,进一步促使国内的物价下降。

⑤本币的升值或贬值最终会减少或增加本国的外汇储备。

⑥汇率变化对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有很大影响。

本币汇率下跌导致资本外流。

反之,如果本币汇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

三、货币流通量
1.货币层次
(1)货币层次划分
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出现了M0、M1、M2、M3、M4……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

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