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学生练习题
孔子专项练习题
孔子专项练习题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被誉为"万世师表",对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孔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的专项练习题。
题目一:孔子的出生年份是公元前几年?题目二:孔子的字是什么?题目三: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这是指他在哪个方面给后世人树立了榜样?题目四: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
请简要解释一下孔子对于“仁”的理解。
题目五:孔子强调“礼”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中的重要性。
请列举三个孔子关于“礼”的观点。
题目六: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认为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社会稳定和谐?题目七:孔子对于教育的看法有哪些?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题目八:孔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书籍是什么?请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和意义。
题目九: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是谁?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和贡献?题目十:孔子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请简要描述一下孔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回答:题目一:孔子的出生年份是公元前551年。
题目二:孔子的字是仲尼。
题目三: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这是指他在品德和行为上给后世人树立了榜样。
题目四:孔子对于“仁”的理解是指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以及积极推动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题目五:孔子关于“礼”的观点是:第一,尊重长辈和祖先;第二,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第三,注重仪式和礼仪的规范。
题目六: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以仁德来统治国家,他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和保持社会稳定。
题目七: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个人修养。
他强调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规范,并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题目八:孔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书籍是《论语》。
这本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内容涵盖了政治、道德、教育、家庭等方面的言论和教导,对后世影响深远。
题目九: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是子路、颜回、子贡等。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事情。
然而,正确的学习态度往往需要培养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的《论语》被广泛传播和研究,其中的第十二章提供了一些有关学习态度的思考。
本文将通过回答论语十二章的练习题,探讨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一、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学生?孔子认为适合做学生的人是那些勤奋且志向远大的人。
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学生应该从基础开始,努力学习,同时要具备孝顺和尊敬他人的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如何在学习中追求真理?在学习中追求真理是培养正确学习态度的关键之一。
孔子强调了“温故而知新”,即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先回顾和巩固已有的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追求真理。
三、怎样正确处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们。
孔子说:“温恭而正诵,久之必得我哉!”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和掌握学科的本质和规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处理不同的学科。
四、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不因为遇到困难和挫折而气馁。
相反,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们,不断努力克服困难,迈向成功。
五、为什么坚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坚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好的人生。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感到满足和快乐。
六、应该如何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学习与生活是学生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强调了与朋友的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性。
有关孔子与《论语》的101个趣味问题
有关孔子与《论语》的101个趣味问题1.孔子的原名是什么?2.孔子的故乡在哪里?3.孔子的年龄是多少?4.孔子有多少个学生?5.《论语》一共有几篇章节?6.孔子在《论语》中的形象是怎样的?7.《论语》中最常用的字是什么?8.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个国家?9.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个人物?10.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个城市?11.孔子的说教有多少是关于人的?12.孔子在《论语》中最喜欢用的比喻是什么?13.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种品德?14.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种人生观?15.孔子对待弟子的方式是怎样的?16.孔子在《论语》中有多少条教条和格言?17.孔子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最为优秀?18.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个学科?19.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个道德范畴?20.孔子认为哪种学问最为重要?21.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个礼节和规范?22.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多少个历史事件?23.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什么?24.孔子在《论语》中发表了多少篇弟子的赞美文章?25.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哪些宗教信仰?26.孔子对于兵器和战争有何看法?27.孔子对于家庭、社会和政治有何看法?28.孔子对于妇女和儿童有何看法?29.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大丈夫?30.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小人?31.孔子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32.孔子认为什么样的功夫才是最难练习的?33.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哪些特别有趣的故事?34.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哪些令人反思的观点?35.孔子是否表达过对于自己临终前的想法?36.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死亡和生命的看法?37.孔子对于财富和物质有何看法?38.孔子对于文学和艺术有何看法?39.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学什么样的技能?40.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哪些关于自我修养的话题?41.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哪些关于心态和个性的话题?42.孔子对于自律和纪律有何看法?43.孔子认为哪些品德和行为是大忌?44.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易经》中,有哪些内容?45.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哪些经典?46.孔子对于禅宗和佛教有何看法?47.孔子对于宗教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有何看法?48.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好的领袖?49.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公务员?50.孔子对于博学和多才多艺的人有何看法?51.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朋友?52.孔子对于夫妻关系有何看法?53.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54.孔子是否探讨过人的福利和福利政策?55.孔子是否认为有必要慷慨解囊?56.孔子是否认为富裕和贫困是合理的现象?58.孔子是否对于人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59.孔子是否对于性格失调和人格障碍进行了探讨?60.孔子是否认为纪律和道德相互作用?61.孔子是否认为职业和品德具有一定的相关性?62.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统治和民主的看法?63.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战争和和平的看法?64.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爱和仁爱的看法?65.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忠诚和背叛的看法?66.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愚蠢和智慧的看法?67.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世俗和信仰的看法?68.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道德和法律的看法?69.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武功和经验的看法?70.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高兴和悲伤的看法?71.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信任和怀疑的看法?72.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革命和改良的看法?73.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宽容和狭隘的看法?74.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看法?75.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历史和现代的看法?77.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的灵性和精神的看法?78.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的自由和命运的看法?79.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天命和天道的看法?80.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宿命和自由意志的看法?81.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志向和追求的看法?82.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智慧和怀疑的看法?83.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性和人情的看法?84.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认知和真理的看法?85.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教育和启发的看法?86.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伦理和后勤的看法?87.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的道德性和理性的看法?88.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职业和人性的看法?89.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本主义和宗教主义的看法?90.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女性和男性平等的看法?91.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文化和民族性的看法?92.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权和人道主义的看法?93.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习惯和规律的看法?94.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技术和知识的看法?95.孔子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有何看法?96.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的困境和精神压力的看法?97.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人的理想和追求的看法?98.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生活和健康的看法?99.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美德和美学的看法?100.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讲义气和友情的看法?101.孔子是否谈论过对于自由和平等的看法?。
《孔子》进阶练习(一)
《孔子》进阶练习(一)一、选择题1. 最早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2. 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智慧”是指A.“仁”和“德治”B.“兼爱”和“非攻”C.“无为而治”D.实行“法治”3.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
这表明孔子提倡()A.因材施教B.启发诱导C.实行德政D.有教无类4. 世界上有300多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
通过“孔子学院”主要可以了解哪家学说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5.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有教无类”思想的是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实行德政C.创办私学,广收门徒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6. 电影台词:“能以礼让治国是国家社稷人民之福,有什么难处不能克服呢?礼法丧失,国家就会混乱。
”影片名称应当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7.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若要深人研究这种思想,需要查阅A.《论语》B.《孙子兵法》C.《道德经》D.《韩非子》8.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以“德”教化人民B.以“礼”治理国家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9.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东平籍进士刘公瓘到南方做官,当地有些才子和他对对联,“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
刘公瓘对到:“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
刘公瓘对联中的“一圣人”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孙子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新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练习题及答案
孔子练习题及答案
1. 孔子的本名是什么?
2. 孔子出生在哪一年?
3. 孔子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4. 孔子的“仁爱”思想具体指的是什么?
5. 孔子的“礼”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6.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
7. 孔子提倡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
8.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哪种思想?
9. 孔子的“君子”与“小人”有何区别?
10. 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如何理解?
答案
1. 孔子的本名是孔丘。
2.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
3. 孔子的主要学说包括“仁”、“礼”、“义”、“智”、“信”等。
4. “仁爱”思想指的是爱人、尊重人、帮助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相处。
5. “礼”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包括礼仪、礼节等。
6. “中庸”之道是指在处理事物时不偏不倚,保持适度,避免极端。
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味着要不断学习,永不满足;同时要乐
于教导他人,不感到疲倦。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的“恕”思想,即要求人们在
对待他人时,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9.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
品德;而小人则只看重个人利益,缺乏道德约束。
10. “温故而知新”意味着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的理解或认
识。
孔子的思想和教诲至今仍对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和理解孔子的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语文练习题
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1、23、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A、善于识别人的人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默默无闻的人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A、恭B、敬C、怨D、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B、使民如承大祭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B、《左传》C、《庄子》D、《孟子》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役使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诸侯之邦卿大夫之家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聪明实践4、举直错诸枉正直的人同“措”,弃置不用5、不仁者远矣离开6、居处恭,执事敬平日的言行举止端正庄严,从事工作严肃认真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和语录的形式,来阐述有关“仁”的问题。
这两种文体形式也是《论语》中最常用的形式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
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
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原君一、填空题1、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论证的基础。
3、4。
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A、明太祖B、汉高帝C、崇祯帝D、商纣王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祖B、汉高帝C、崇祯帝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第二章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练习题)
第二章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西周的“六艺”之教分别为:_礼__、乐、射、__御_、书、数。
2、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_____,“习”是指_____。
3、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4、“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教学原则,哪个是孔子提出的……( c )
A.居敬穷理
B.深造自得
C.举一反三
D.虚壹而静
2、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D)
A、孝
B、礼
C、忠
D、仁
3、以下不属于孔子教育精神的是……(b)
A、对学生一视同仁
B、提倡师生平等
C、主动施教
D、以身作则,注重人格陶冶
4、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b)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三、简答题:
1、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2、“学在官府”主要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教育状况?其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2、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3、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是什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是什么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可以从《论语》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学习观念与方法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通过分析《论语》中的十二章与孔子对学习的态度相关的内容,来探讨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追求道德成就和人格完善的途径,是获得智慧和真理的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学习的看法:通过不断温习、巩固已有的知识,就能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从而成为别人的老师。
孔子还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传达了他对于学习与关爱他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的看法。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了解他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和关怀他人。
而且他认为人的学识智慧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和谐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孔子强调个人应该勤于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素质,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也非常注重实践和反思。
他强调通过实践与经验来验证和巩固学习的成果。
在《论语》中,有一则关于学习的对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吗?”孔子回答说:“唯公事,丘未尝无诲焉。
”在这个对话中,孔子表达了学以致用的立场。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中的公事,才能真正体会到学问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这种实践的精神反映了孔子对学习方法的要求。
此外,孔子对学习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待学生的教育上。
他主张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观点表明他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重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和能力。
他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崇尚终身学习。
他的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学而篇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是的,学习并不断地复习,不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答案:是的,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无论和谁一起行走,必定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地方。
4. 吾日三省吾身。
答案:我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
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在为人提供帮助时是否真诚?与朋友相处时是否可信?学习的东西是否能够应用于实践中?”第二章:为政篇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孔子说:“治理国家要以德行为基础,就像北极星一样,固守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会围绕它。
”2.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答案:孔子说:“人民可以按照规定去做,但不要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原因。
”3.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答案:孔子说:“君子只展现自己的美好一面,而不表现出丑恶的一面。
小人则相反。
”4.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答案:孔子说:“君子可以和睦相处但不失个人特色,小人则只会盲从而无法和谐相处。
”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答案:孔子说:“君子注重整体而不追求个人的比较,小人只关注个人的比较而忽视整体。
”第三章:八佾篇1.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答案: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还不如诸夏没有君主。
”2.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答案:孔子说:“人生下来是直的,如果不受外界的影响就会保持这种直性。
”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孔子说:“了解知识的人不如喜欢实践的人,喜欢实践的人不如享受其中的人。
”4.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答案:孔子说:“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可以进行高层次的对话,而低于自己水平的人则不能。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篇一:论语练习题】、知识要点填空:1 .《论语》是记录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论语》是我国古代(体裁)的典范。
答案:《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散文的典范。
2 .孔子,名(朝代)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他是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朝代)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 .、“四书”。
答案:《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4 .《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答案:《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如: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举一反三。
二、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a学而时习之(温习)b .不亦说乎(也)c .人不知而不愠(愤怒)d .不亦君子乎(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答案:( c )2. a.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b .可以为师矣(能够)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d .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答案:( b )3.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称为)b .不耻下问(可耻)c .默而识之(记住)d .学而不厌(满足)答案:( b)4. a.诲女知之乎!(教导)c .不愤不启(启发,开导)答案:( d )5. a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关系)b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关系)c .默而识之(表修饰关系)d .学而不思则罔(表并列关系)答案:( d )6. a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用)b .是以谓之文也(因为)c .可以为师矣(凭)d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由)答案:( a )7. a .何有于我哉(对)b .学而不思则罔(就)c .不亦君子乎(吗)d .必有我师焉(啊)答案:( d )8. a .默而识之(它,学习所得的东西)b .学而时习之(助词,无实义)c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他,代孔文子)d .诲汝知之乎(代孔子的训言)答案:( b )三、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b .是知也(此,这) d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返回)3. 诲女知之乎!() 4 .不愤不启()5. 不悱不发()6.温故而知新()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不亦说乎(高兴,愉快)答案:1.学而时习之(按时) 3.诲女知之乎!(你) 4.不愤不启(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意思)5. 不悱不发(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6. 温故而知新(新的东西)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类推)四、翻译下列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六则练习题
论语六则练习题一、选择题1.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论语》中的内容?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人之初,性本善。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子罕篇3. 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提倡的“仁”的内涵?A. 爱人B. 克己C. 礼让D. 竞争4. 《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具有以下哪些特质?A. 温良恭俭让B. 好勇斗狠C. 唯利是图D. 知者不惑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重视个人修养B. 重视人际关系C. 重视社会地位D. 重视物质财富二、填空题6.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7.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8. “_________,不亦乐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
9. “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是对君子品德的要求。
10. “_________,不亦远乎?”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仁”的内涵是什么?12. 《论语》中提到的“礼”与“乐”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13. 孔子在《论语》中如何论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14. 请解释《论语》中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的含义。
15.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四、论述题16. 结合《论语》的内容,论述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17. 《论语》中孔子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有何启示?18.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道德修养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题(含答案)
二十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指导:1.孔子,名____,字_______,春秋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_____》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散文集,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集而成。
宋代朱熹把《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3.本文以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和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性格,反映了儒家以_____治国的政治主张。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千乘之国(shèng) 吾与点也(yǔ)风乎舞雩(yú)浴乎沂(xīn)B.毋吾以也(wú) 莫春(mù)三子者之撰(zhuàn)铿尔(kēng)C.冠者五六人(guàn) 愿为小相(xiàng)饥馑(jǐn)哂之(shěn)D.喟然叹曰(kuì) 曾皙(xī)以俟君子(sì)舍瑟而作(s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求则非邦也与 B.莫春者,春服既成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侍奉B.居则曰居:闲居、平时C.如或知尔知:了解D.以吾一日长乎尔长:成长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率:轻率B.吾与点也与:赞成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D.且知方也方:道,准则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乎:语气词,吗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连词,或者C.子路率尔而对曰而:连词,表修饰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连词,至于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因之以饥馑毋吾以也C.如或知尔如其不才,君可自取D.如或知尔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7.下列句中的“尔”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子路率尔而对曰C.鼓瑟希,铿尔 D.夫子莞尔而笑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9.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0.与“夫子何哂由也”中的“何”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11.下列句子词类活用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是()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风乎舞雩,咏而归 D.范增数目项王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十二章专项强化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专项强化练习题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的十二章是孔子弟子们记录下来的言行录。
这些章节包含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诲,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的思想和学习儒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专项强化练习题来深入探讨论语十二章。
第一章:学而篇1.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他如何描述学习的过程?2. 学而篇中提到了“温故而知新”,你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第二章:为政篇1. 孔子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你认为这些特征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适用?2. 孔子提到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这种区别?第三章:八佾篇1. 八佾是古代宫廷礼仪中的一种舞蹈,孔子认为八佾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现代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仪式和礼仪?2. 孔子提到了“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礼仪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四章:里仁篇1. 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重要的品德,你如何理解仁的含义?你认为仁在现代社会中还有重要性吗?2. 孔子提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这种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适用?第五章:公冶长篇1. 公冶长是孔子的一位学生,他在这一章中提出了关于仁的问题。
你如何理解他的问题?你认为孔子的回答是否令人满意?2. 孔子回答公冶长时提到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外貌在评判一个人的品德上是否具有重要性?第六章:雍也篇1.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君子不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2. 孔子提到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这种差异?第七章:述而篇1.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君子和而不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和而不同的境界?2. 孔子提到了“君子易事而难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这种境界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容易达到?第八章:泰伯篇1.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君子不重则不威”,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平衡权威和重要性?2. 孔子提到了“君子不以言举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第九章:子罕篇1.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言行一致?2. 孔子提到了“君子不重则不威”,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平衡权威和重要性?第十章:阳货篇1.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君子不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2. 孔子提到了“君子和而不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和而不同的境界?第十一章:微子篇1.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这种差异?2. 孔子提到了“君子易事而难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这种境界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容易达到?第十二章:子张篇1.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君子不以言举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2. 孔子提到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言行一致?通过以上的专项强化练习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论语十二章〔先秦〕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如何谈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又从何谈音乐呢?”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论语第五章练习题及孔子论教育与学生的培养
论语第五章练习题及孔子论教育与学生的培养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文献之一,被誉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瑰宝。
其中的第五章包含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和学生培养的内容,探讨了孔子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就论语第五章的练习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孔子论教育与学生的培养。
在论语第五章中,孔子提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改进学习方法。
其中一个问题是:“说者无罪,听者足戒。
”这句话意味着,说话者应当自觉审慎,言语要负责任;而作为听众,应当保持警惕,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
这个问题表明了孔子对于言论自由和思辨能力的重视。
他认为学生们应当积极思考,并对他人的话语保持审慎的态度。
另一个问题是:“里仁为美。
”孔子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内心的仁爱是美德的体现。
这个问题鼓励学生们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内心,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表现。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此外,在论语第五章中,孔子还提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问题。
孔子认为,对于学问的追求者来说,仅仅了解和理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热情和兴趣去学习和实践。
只有真正热爱学习,并从中获取乐趣的人,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们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不仅要追求知识,还要享受其中的乐趣。
孔子论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学相长”。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单向传授,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过程。
孔子主张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群四方面的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论语中,孔子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他注重修身养性,强调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孔子认为,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模范的行为,才能够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对于道德和学问的兴趣。
而对于学生的培养,孔子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
他倡导学生们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孔子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以达到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论语练习答案
• 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乡原,德之贼也
B.恶不孙以为勇者
• C.民鲜久矣
D.必也狂狷乎
• 9.C(原-愿 孙-逊 狷-獧)
• 10.选出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 )
• A.义之与比
恶徼以为知者
• B.异乎三子者之撰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闵子侍侧
• D.乡原,德之贼也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6题。(20分)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 ⑵请结合第三章,简要分析颜渊喟叹的内容。(3分)
• 答案:1.哀伤欲绝的感情,足可催人泪下。
• ⑵颜渊对孔子的赞叹,共有三叹。一叹孔子学 问之深,二叹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 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 之耳。” (17.4)
• 子服景伯②以告子贡。
•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 子A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B之云,不亦宜乎!”(19.23)
•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 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9.24)
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 • 提问:⑴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 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 么?(1分) • ⑵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 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3分)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孔子论学习的重要性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孔子论学习的重要性经过千余年的岁月洗礼,孔子的《论语》仍然被广大读者奉为圭臬,亦成为一部至今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之作。
其中,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是《论语》中的一大主题。
本文将针对孔子对学习的看法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关的练习题,以进一步探讨这一议题。
在《论语》中,孔子通过一系列言行向人们传递了他对学习的观点。
他认为学习是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是一生都不可或缺的元素。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通过不断学习和反复巩固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对学习的态度反映了孔子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希冀。
除了重视学习的态度,孔子还强调学习的方法和内容。
他认为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另外,孔子还强调学习的内容应该涉及道德、礼仪、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基于孔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强调,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练习题,以检验自己对于这一议题的理解和思考:1. 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阐述。
2. 学习应该如何和实践相结合?请举出一个你曾经经历过的例子。
3. 学习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自己还需要学习什么内容?4. 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你是如何保持学习的动力的?通过回答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孔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看法。
此外,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实际情况,探索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
在总结时,可以强调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习的重视和论述的价值,并指出学习应该成为每个人一生的追求。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秉持孔子的学习态度,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孔子对学习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和强调。
小学生的孔子练习题
小学生的孔子练习题孔子,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的练习题,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思考。
1. 孔子的故乡是哪里?A. 鲁国B. 齐国C. 楚国D. 秦国2. 孔子提倡的“仁爱”思想,其核心是什么?A. 尊重他人B. 爱护自然C. 追求利益D. 个人自由3. 孔子的弟子中,谁被誉为“贤者”?A. 子路B. 子贡C. 颜回D. 曾参4. 孔子的“礼”思想主要强调了什么?A. 社会秩序B. 个人修养C. 家庭和谐D. 国家统一5.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做事要极端B. 做事要恰到好处C. 做事要随大流D. 做事要与众不同6.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A. 懒惰B. 懈怠C. 勤奋D. 骄傲7.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独立思考B. 要谦虚学习C. 要远离人群D. 要自我封闭8.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告诉我们什么?A. 要自私自利B. 要尊重他人C. 要盲目跟从D. 要追求权力9. 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强调了什么?A. 学习新知识B. 忘记旧知识C. 重复学习D. 只学新知识10. 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什么?A. 要假装知道B. 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无知C. 要隐藏自己的知识D. 要轻视知识答案:1. A 2. A 3. C 4. A 5. B 6. C 7. B 8. B 9. A 10.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时代的大教育家,对中国的_____________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称为___________。
3、孔子的四个学生各有优点和缺点,颜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子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与学生》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号数______
一、拼音
Shīféi bù jí jǐn shèn qiān xū yán sù
( )( )( )( )( )
Yōu diǎn yán jǐn jí gé yōu xiù xū róng
( )( )( )( )( )
Yīn cái shī jiào yóu jiào wú lèi péi yù
(3)吾爱___,__________.”
2、用“虽然……但是……”造句
四、补充词语
有( )无( ) 和( )( )色
万( )( )师
1、态度温和面露喜色。( )
2、根据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
3、为人谦逊虚心,办事严谨慎重。( )
4、声誉传扬国外。(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 )( )
Gǎn niàn qíng qù
( )( )
二、组词
施( )姿( )叨( )监( )
驰( )资( )叼( )临( )
池( )柳( )仰( )谨( )
多音字组词
教_____( )_____( )
乐_____( )______( )
处_____( )______( )
重_____( )______( )
三、按要求写词语。
例:容易(简单)(困难)
聪明( )( ) 赞扬( )( )
愚笨( )( ) 谦虚( )( )
糊涂( )( ) 茂盛( )( )
尊敬( )( ) 庄重( )( )
贫穷(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补充句子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
(2)_______,师不必贤与弟子。
4、课文概括叙述了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后,叙述了孔子与他的学生子夏的一段对话,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